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965|回复: 43

[易学研究] 四行,五行,与六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31 04:42: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因为研究周易卦序中的明暗卦问题,涉及到了四行五行六行的问题。
四行:是指西方古代文化中的四大:一说是水火土风;一说是地风水火;两者基本相同,故本文采用水火土风为西方四行;
五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金水木火土。
六行:见于尚书,是五行加谷字。
中国易学有一些学者善于把八卦配五行。京房易传已具规模。我想请国内外易友讨论一下,这三种行,那一个适用于八卦?最早的八卦配四还是配五,或是配六?为什么?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1 09:59:45 | 显示全部楼层
京房是八卦纳甲的创始人之一。我不认为八卦纳甲是春秋以前的文化。
周易的发展依照先后顺序是:(易数)——(爻 卦)——(辞 八卦)——(纳甲)
其中易数包括 九二 六三之类。

纳甲是有顺序规律的,如果用纳甲的规律来定型周易卦序是本末倒置。比如64个号码是有规律 顺序的,研究64个号码或给易卦安装上64个号码是序卦,这个序卦和易传里的序卦是一样的,两种序卦使用的东西不同(一个用数,一个用理),但他们使用的方法和技巧如出一撇。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1 22:40:4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红酒先生!
八卦纳甲至汉京房易传,已经定型。
问题一:八卦纳甲起于何时?根据是什么?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1 22:4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哦。红酒先生说了,京房是创始人。即是八卦纳甲起于京房。
我还是想京房之前,没有做过这个工作吗?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2 10:2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14-2-2 10:25 编辑

纳甲之说,多云为月相纳甲,使用月相纪时,起于西周,商代是没有的,春秋时期虽有使用,但极罕见,汉人使用之,是一种不明西周月相实际意义的文人复古之作,且不同的汉代人所用同一月相矛盾百出,表明汉代人没有统一的月相定义。

京房纳甲,与帛易卦序相类,而帛易卦序据笔者之研玩,不晚于周昭王十六年,所以,笔者以为月相纳甲说,实源于西周,非始于汉代京房。

关于月相纳甲与帛易的联系,本坛赵秋成先生早已揭示过,此处不再赘述。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2 10:3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14-2-2 10:35 编辑

对于中国古代的太极、两仪、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复、八卦、九宫等来说,均是在天文历法基础上,由具象而抽象出来的哲学范畴,是对于系统的结构的不同的数理分法。其间的关系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用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太极思维,可以很好的加以理解。凡静态解之者,可用偶数,凡动态解读者,可用奇数。可分可合,以奇偶配数,可以在具体运用中方便地处理整数和余数的问题。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2 15: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甲是指天干,十天干是用来纪日的。商周时期的某某日都用天干来说明,比如丁日乙日等。除非商周两朝代覆灭了才会出现把天干和月挂钩。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2 19: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干支纪日直到现在还使用,红酒先生以为把天干与月相挂钩会到明年么?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2 21: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声明一遍,商周以前天干独以纪日,秦汉开始月相掺和进来。纳甲是秦汉的产物,这个产物再使用个一万年也还是秦汉时期的产物。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3 09:2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14-2-3 09:30 编辑

说月相纳甲是秦汉产物,我倒不是非要反对不可,各有各的观点么。但是,红酒先生以“除非商周两朝代覆灭了才会出现把天干和月挂钩”,这个依据没有说服力呀,“声明”只能作为观点宣扬的方法,这可不能作为论据。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3 10:3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14-2-4 09:29 编辑

据公元前300多年的清华简《筮法》,可以看出,以卦配五行的观点是早已产生了的。这是东周战国时期的文物。实际上,春秋时期的《左传》就有了五行配方位的观点,而八卦配方位,早在商代就有了。

据睡简日书,纪日的天干,也有了五行的属性,即天干可以和五行相配。睡简日书是战国晚期到秦始皇时期的文物。这说明天干与五行的相配,应当更早。在《管子•五行》中有:“日至,睹甲子木行御。七十二日而毕。睹丙子火行御。七十二日而毕。睹戊子土行御。七十二日而毕。睹庚子金行御。七十二日而毕。睹壬子水行御。七十二日而毕。” 管子是春秋时人。

在东周,八卦可以配五行,天干可以配五行,那么八卦就不可以配天干么?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3 11: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14-2-3 11:31 编辑

纳甲说之所以形成的原理,正因为天干和五行的配合。天干可以与五行配合,八卦可以与五行配合,是以,八卦可以纳甲。纳甲说形成时间,应在天干与五行结合之际,这个时间,目前看来,只能在战国或以前,不会晚于秦朝。

就文献而言,这个五行与天干的结合,至少于礼纪月令篇中已出现:
孟春之月.日在营室.昏参中.旦尾中.其日甲乙.其帝大皞.其神句芒.其虫鳞.其音角.律中大蔟.其数八.其味酸.其臭膻.其祀户.祭先脾.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3 17:36:09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卦为水火地山泽天风雷八类现象,五行为金木水火土五大元素。两者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分属两大文化,他们可以融合在一起,但绝对不同源。如果承认数字卦是爻卦的原形,那么八象必定是在爻卦的基础上得出,爻卦八象不可能从五行敷衍出来。五行也不可能出自八卦。是谁把他们整合在一起?是文王还是周公吗?是孔子吗?易传也好左传也好,这两部书的出现必定是在周易成为大众文化的基础上敷衍出来的,周易又是什么时候成为大众文化的呢?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3 22:02:38 | 显示全部楼层
乾坤客,红酒二位春节好!
八卦配五行,已成古人定案,何时始配可以研究。
我的主题是八卦配五行好呢,还是八卦配四大好呢?亦或还可能配上六府?
我觉得,配四大比较顺,但这可能对八卦配五行说是一个颠覆。我现在猜测,四大可以做为易卦学中的四象的代名词。请二位教正。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3 23:24:52 | 显示全部楼层
德惟善政,
政在养民。
水火金木土谷惟修;
正德利用厚生惟和。

如果这样排列,就一目了然了。
。水为正,火为德,金为利,木为用,土为厚。谷指困境低谷,生指豁达生境。

养民的政策是善政,实行善政就是布德。
控制掌握“水”“火”“金”“木”“土”在于“修”
润养发扬“正”“德”“利”“用”“厚”在于“和”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3 23:4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以四象为准,地以八方为为参,国以九州为用。何来四大?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4 09:4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14-2-4 09:52 编辑
郭志成 发表于 2014-2-3 22:02
乾坤客,红酒二位春节好!
八卦配五行,已成古人定案,何时始配可以研究。
我的主题是八卦配五行好呢,还 ...

郭先生春节好,谈一些个人见解:
理解八卦配五行,可以用八卦配九宫相类。九宫者,洛书也,中宫五应配什么卦呢?所以,理解八卦与五行及四象的相配,先要从天文具体学科中找出原型来,就好理解了。八卦可以配四季,四季一年,365天,很明显不能均分,把不能均分的专设一季即土季,可以分置入四季之末,也可能置入夏季之后,作长夏季,这就是说,土是起调整作用的。对于分置于四季的土而言,与原来的四季相合,可以说八卦配四季,对于专设的长夏土而言,可以说八卦配五行。

如果再抽象一点:大极含阴阳,没错。太极含阴阳合,也没错。认识的角度不同,关键是看具体应用时是否把区分事物的那个“区分标准”----“合”单独出来,不单独出来,则八卦配四象,区分出来,则八卦配五行。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5 03:0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大是存在的,西方文化中的四大,水火土风。与东方的五行差了两个,一是四大有风,五行无风;二是四大无金木,五行有。这种差别很人看到了,但没有研究两者为什么会有差别?差别表达了什么?我想研究的是谁更适合配于八卦学说?我现在感觉是四大配八卦顺一些,八卦两卦配一大。八卦分四象。这不很好吗?
我不是崇西方,而是从伏羲是世界文化之祖这一设想考虑的。如果八卦配四大能够得到证明的话,那就可能说明,卦学在很古以前就是世界的,而不只是在中国存在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6 15:34: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进步可真慢!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9 16:25:02 | 显示全部楼层
郭志成 发表于 2014-2-3 22:02
乾坤客,红酒二位春节好!
八卦配五行,已成古人定案,何时始配可以研究。
我的主题是八卦配五行好呢,还 ...

在风水里面就有土付四行而行之说。如双山五行,三合五行。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17 10:5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明明白白先生参与讨论。
先生所说四行,是中国五行说的土寄四行说,此四行,还是中国五行之一部分,不是我说的西方与佛学中的四行即四大。土n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17 10:5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明明白白先生参与讨论。
先生所说四行,是五行中的四个,不是我说的西方四行,佛学中也称四大。土风水火。f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17 13: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印度佛教有地水火风理论,它那里的天文地理季节变化没有我中华地域之丰富,故印度的四大论及天象27宿万万不可运用于我们的理论体系中。
中国的五行也有缺陷,一是金木水火土中,土是中央守成,土只参与其余四行的变化,但从不以独*立之一行"运行"。
"水、火、金、木、土,谷惟修"中,“谷”并非是一行,即不等同于前之五行。“谷”的功能,正如红酒兄在15#楼所言:“谷指困境低谷,生指豁达生境。”,“谷”是针对前面“水、火、金、木、土”兴衰而言。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17 13: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因为五行元素并非等量齐观,在寒暑气候学中只有四季,从无五季之概念。也就是说,土依附于四季中,并不独*立存在。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17 13:2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现存五行理论的欠缺,很少有人发现。大家都会把它衍化的12支等量齐观,其实,12支及五行是有高低层次之别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21 04:5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古越先生参与讨论。
四大古印度有,西方文化中也有。
五行只在中国及周边地区流行(华夏文化圈)。
东西方为什么会出现四五的差异?是需要研究的。
对于伏羲创的八卦来说,五行配八卦好,还是四大配八卦好?伏羲画卦之后,先配的是五行,还是四大?我觉可能是得先配四大,后配的五行。
这是我提出的请易友诸贤讨论的主旨。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21 04:52:32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世界的范围看,我觉得先有四大,后有五行。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21 04:53:23 | 显示全部楼层
五行是四大的扩充和发展。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21 04:5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六行说是五行加谷。前人对此早有困惑。对谷字其说不一。红酒先生解“谷指困境低谷,生指豁达生境。可备一说。但还需要加一个生字。此处不说高只说低,只说困不说达,恐怕还有差别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22 07:56:24 | 显示全部楼层
空間概念,一定要用五行,沒有中做參照系,四方無法定位。
時間概念,四五六均可,中可隱而不顯。
物類歸納,四五六均可,中同樣可以隱而不現。
東方五行,源於河圖,河圖本就是以方位配數的圖式,故非五不成。
西方四大,源於物類歸納,四大無妨。
故一四而一五。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