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09|回复: 23

谁能说清“儒学”核心——“仁”?我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28 10:5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谁能说清“儒学”核心——“仁”?我说(之一)


       孔子一生坎坷,四处碰壁,被当时的人奚落为“累累如丧家之犬”。讲事功可说毫无建树;论立言,流传最广的《论语》不是他著;说立德,也没有感天动地的故事。可为什么偏偏孔子被公认为圣人?如北大教授李零所说,是历代统治阶级捧出来,人造出来?可为什么不捧别人?唐朝捧老子,宋朝推朱子,为什么老子、朱子没有成为圣人?

      我认为,孔子之所以成为圣人,最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论语》。可以说没有《论语》,就没有孔子圣人。《论语》是儒家学术的源头,《论语》是儒家学术的核心。弄懂了《论语》,搞清了《论语》的价值,就知道圣人非孔子莫属,就知道子贡之言恰如其分:“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寡矣”!“他人之贤者,丘陵也,有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也。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子贡就凭这三段话,足可成为当之无愧的贤人。

       一个已经作古的人,当代人为什么对他情有独钟?如果对我们没有好处,对我们没有利益,人们绝对不会尊敬他、纪念他。过世的人怎么会对当代人有利益呢?只有他的思想,他的精神,能给当代人以启示、激励,除此之外,再没有其它东西能利益当代人。请看历史上多少皇帝、多少宰相、多少将军,当代多少官员、多少老板,在世何等威风、荣耀,不要说死去,只要一旦无位失权,立马就成为不齿于人类的狗屎堆。不要说后人怀念,当代就臭不可闻。很简单,因为他没有利益别人,更不可能利益后人。

      《论语》所给与人类的利益,确如子贡所言,像“日月”一样,不求任何回报,源源不断、一刻不停给予光明和能量。任何一个真心追求利人利己、幸福圆满的人,只要“学者为己”,只要正确理解,只要“学而时习之”,就一定能心想事成,“贫而乐,富而好礼”;“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否则,任凭你天资聪明过人,必定无得而还。因为“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佛陀慈悲,只度有缘之人”。所以判断《论语》的对错,不需要任何权威,只问自己受益了没有?受益了,说明理解对了;没受益,说明理解错了。非常简单,非常方便。

       所谓“仁者”,即追求利人利己的人。因为只有利人利己,才能幸福圆满。这是唯一的一条路,没有第二条路。“泛爱众,而亲仁”。“亲仁”,即亲近利人利己成功的人,也就是以这样的人为榜样。“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即人如果不追求利人利己,学习作人的标准、规矩、礼节有什么用?如果不追求利人利己,高雅的音乐熏陶有什么用?设身处地的想想,如果自己不感兴趣,对自己又没有用,能学好吗?除了浪费时间有什么用?看看今天多少家长,逼着孩子学钢琴、绘画、舞蹈,而不是因为孩子兴趣才学,其结果如何呢?这种解释与现实生活相符。

       再如: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里”者,里面,内心也。不是表面,不是挂在嘴头上。“择”,选择。“处”者,深藏也。古代称无官职、在家谋生的学问人为处士,即在家,不参与公共事务。因此整句的解释是:孔子说,把利人利己这个目标放在心里,默默追求,天天进步,才是最美的。不选择把利人利己的目标深藏心中,而是挂在嘴上,言行不一,这个人难道有智慧吗?由此可知,孔子多么脚踏实地,埋头实干;又是多么讨厌两面派、伪君子。这难道是令人讨厌的“道德说教”吗?谁老老实实照着作,立竿见影,马上得利。谁自作聪明,巧取豪夺,损人利己,必定“聪明反被聪明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是万古不变的铁律!

[ 本帖最后由 inzaghi0301 于 2008-8-29 08:47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名望 +15 銀子 +40 收起 理由
inzaghi0301 + 15 + 4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28 10:52:10 | 显示全部楼层

谁能说清“儒学”核心——“仁”?我说(之二)

孔子自己说,“仁”就是“利人利己”。

      “仁”就是“利人利己”。这种解释,像光芒万丈的太阳,普照万物,一览无余,明明白白;像空气,与人人生命攸关,须臾不可离,又日用而不知。是我的发明?还是我的杜撰?通通不是!是孔子圣人自己,说得清清楚楚。

      子贡曰:“如有博施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第六)

      子贡向孔子请教说,如果有人能广博的救济人民,普渡众生,怎么样?他算一个仁者吗?孔子说,岂止是一个仁者,简直是一个大圣人!即使是尧舜这样做,也会累得生病。所谓仁者,就是自己渴望自立,自立后帮助别人自立;自己渴望发达,发达后帮助别人发达。象这样能从近处做起,可以说是实现仁的方法。

       大家注意孔子回答时的态度,“必也圣乎!”显然,子贡是把“仁者”想象的太高大、太神秘。仁者不是这样的,只是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所以孔子才有“立人达人”的回答。“欲立”者,利己也;“立人”者,利人也。“欲达”者,能力巨大,利益巨大也;“达人”者,让别人也能力巨大、利益巨大。孔子就是这样实实在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人人应该做,人人能够做,人人做得到,只是每个人愿意不愿意做的问题。能够利益每一个人,这才叫圣人。孔子当之无愧!历代统治阶级和御用文人,放着利人利己的光明大道不走,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损人利己,铁了心走向灭亡。那叫自作自受,咎由自取,于孔子何干?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颜渊第十二)

       仲弓问怎样才能做到仁。孔子回答,出门要谦虚谨慎,见到别人像接待国家贵宾一样庄重;带领大家做事,像主持大型祭礼一样用心。自己不喜欢做的事,不要转给别人做;自己不喜欢的话,不要说给别人听。无论在国家做事,还是在家庭生活,都能与大家合作愉快,彼此之间,无怨无悔,快快乐乐。

       尊重别人——利人,自然受别人尊重——利己。自己用心做事能成功——利己,别人用心做事也能成功——利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伤害别人,就是利人;“邦家无怨”——自己不受伤害,就是利己。所以利人利己,就是仁。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颜渊第十二)

      “讱”,语言像锋利的刀刃一样。说话要慎重,说到做到。

      司马牛问仁。孔子回答说,因为语言像锋利的刀刃一样,所以说话要慎重,说到做到。司马牛又问,难道说话慎重就是仁?孔子说,这桩事做起来很难,所以说话能不慎重吗?常言曰,好话一句暖三春,恶语伤人如冰寒。说好话,自己高兴——利己,别人感到温暖——利人。出恶语,心情不好——害己,伤害别人——害人。道理不难懂,做到却很难。所以孔子语重心长的告诫司马牛,要立志利人利己,就必须说话慎重,说到做到。

       综上所述,所谓“仁”,孔子自己说得的清清楚楚,就是利人利己。不神秘,不高远。人人能做,个个能行。细细想来,做人学问千言万语,能归结为一句话——就是利人利己。任何人要想幸福圆满,这是唯一的一条路,没有第二条路。它至高至简,又易知易用,是名副其实的粮食店。它放之四海而皆准,穿越历史而永生。弄懂了“仁”是利人利己,就是明白了儒家的核心和根本。

      大哉!孔子!大哉!圣人!

评分

参与人数 1名望 +10 銀子 +20 收起 理由
inzaghi0301 + 10 + 20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28 10:53:22 | 显示全部楼层

谁能说清“儒学”核心——“仁”?我说(之三)

谁能说清“儒学”核心——“仁”?我说(之三)


       “仁”——利人利己。不是口号,不是空喊,更不是道德说教。它是一点一点的实干,它是坚持不懈的努力。《论语》通篇都散发着孔子这种求真务实的精神。由此也可知道,“仁”,不是神秘的“本体”;不是玄虚得摸不着边际的“宇宙——生命系统”;不是在“意识”里下功夫;不是在象牙塔里高谈阔论。而是行动,货真价实的付出。下面摘录几条关于“仁”的篇目,与大家共同学习,请不吝指教。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第一)

       “巧言”,说得话非常巧妙动人,受人欢迎,讨人喜欢。“令色”,人的容貌、打扮,举止形象受人欢迎,讨人喜欢,因而具足征服别人的魅力,具有命令色彩。孔子说,一个人如果只是说话动听,容貌动人,取得的利人利己成果会很少。

       众所周知,由于电视机的普及,各级官员和各界精英的社交活动,普通老百姓也能看到,没有一个不是衣冠楚楚、光彩照人,说起话来昂扬顿挫、美妙动听。就连直销行业的普通工作人员也是如此。大家都明白“巧言令色”的价值。然而时间长了,见得多了,如果许诺不兑现,不能给别人谋得真实利益,这个人一定会遭到大家的唾弃,昔日“巧言令色”的长处,反而让人讨厌、恶心。自然他自己也得不到多少利益。“巧言令色,鲜矣仁。”真是至理名言!!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公冶长第五)

      “雍”,姓“冉”名“雍”,号仲弓。孔子的学生。“佞”,擅长说别人的好话,能言善辩。“御人”,役使别人,让别人为自己服务。“口给”,只是空口说好话感谢人,不能给人实际利益。

      有人说,冉雍是个利人利己的人,但是口才不好,不会花言巧语巴结人。孔子说,何必花言巧语巴结人?让别人为自己服务,只是用花言巧语报答人,必然每次都令人讨厌。不知道真实不虚地利人利己,花言巧语又有什么用呢?骗人一时,极难骗人永远。埋头苦干,任劳任怨,是“仁”——利人利己的第一要义。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子罕第九)

      为什么孔子很少谈论“利与命与仁”?因为,钱财是人不可或缺的利益。但画饼不能充饥,空谈不会天上掉馅饼;命是极难改变的人生轨迹,犹如人所养成的习惯,光明白、清楚、愿意、决心改,是没用的,必须长年累月、一点一点坚持,才能变好;仁——利人利己,无论通过利人以利己,还是通过利己来利人,都必须扎扎实实付出劳动,来不得半点虚伪。“利与命与仁”,每一样都需要真抓实干,点点滴滴、实实在在的做,只是空谈,毫无价值。理所当然“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了。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颜渊第十二)

      子张问,一心上进,追求真善美的人,怎样做到通达无碍呢?孔子反问他,你所说得通达是什么意思?子张说,就是在全国或地方上出名,广为人知。孔子说,这是闻名,而不是通达。一个通达无碍的人,一方面力量勇猛,能冲能打,崇尚真善美。另一方面,善于察言观色,谦虚卑下,甘心默默为人服务。这个人无论在全国或地方,都会通达无碍。一个虚名远扬的人,常常表面上宣扬利人利己,但行动上自欺欺人,并且理直气壮,坚持说自己是在为真理而奋斗,这样的人无论在全国或地方,都会声名显赫。

       一个真英雄豪杰,必然取其实,不取其名,功成身退,甘心寂寞;一个伪君子,必然取其名,不取其实,自甘堕落,但却鼓吹百分之百正确,为真理而献身。为什么道德教育收效甚微?极重要的原因是,只说不做的伪君子太多。道德根本不是说教,是身教!做出榜样!!



       孔子不愧是洞明千古人情的圣人!《论语》确实是人人须臾不可离的粮食店!

评分

参与人数 1名望 +10 銀子 +20 收起 理由
inzaghi0301 + 10 + 20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28 10:54:04 | 显示全部楼层

谁能说清“儒学”核心——“仁”?我说(之四)

谁能说清“儒学”核心——“仁”?我说(之四)


       三十年前的批孔运动,自上到下,遍及全国每个角落;男女老幼,人人上阵口诛笔伐。“把孔老二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的誓言,响彻960万公里土地的上空。至今恍如昨日,历历在目,惨不忍睹。中国唯一的圣人,竟遭此劫难!

      不走正路,必搞“异端”,“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把中国经济推到了崩溃的边缘。究竟为什么要把孔子打翻在地?说来青年人不相信,其实就是根据一句话,“克己复礼为仁。”全文如下: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第十二)

       “克”,严格要求。如克己奉公;“复”,成功。如收复失地;“礼”,做人规矩,做事标准。如“礼节”,用做人规矩节制自己的行为;“礼貌”,符合做人规矩的言行;“礼仪”,符合做事标准的程序;“礼品”,遵守人们友好往来的行为标准,而奉献的物品。一句话,“礼”是人们能和睦相处的外在规定。“仁”,利人利己。是和睦相处的内在根本。

       所以,这段话不复杂,不难理解,意思就是:颜渊问,怎样才能做到利人利己。孔子说,严格要求自己,成功达到做事标准,圆满遵守做人规矩,便能实现利人利己。如果有一天,全国的人都这样做,天下人就都能利人利己(国泰民安)。利人利己是每个人获得幸福的光明大道,人人应该自己主动追求,难道还要别人强迫才做吗?颜渊又问,这样做的具体要求是什么?孔子说,凡是不守规矩的人,不符合标准做得事,既不要看,也不要听,既不能说,也不能做。颜渊说,我虽不精明强干,但一辈子照这句去做。

      “克己复礼为仁”要点有三:一、“克己”,严格要求自己,自律而不是他律,这是前提;二、“复礼”,做人按规矩,做事按标准,不能乱来,老老实实;三、“为仁”,一切都是为了利人利己,出发点和目的。人人都这样做,就是和谐社会。今天我国现存的各种问题,追求其根源,还是违背了这三条。首先是自律太差。人不能自律,特别在有权有财的条件下,法律无论多么健全,都无济于事,他总能找出办法对付。第二、有法不依,明知故犯。第三、根源是损人利己。缺乏通过利人以利己,利己以利人的坚定信念。总想不劳动或少劳动,却要得到大利益。而周围“非礼”的人和事,经过媒体的渲染,由不得你不看,由不得你不听,只要上述三条不坚定,必然同流合污。由此可知,孔子在这里明明指出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光明大道,却偏偏被硬扣上,妄想恢复奴隶制度的大帽子。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词?

       孔子之所以是圣人,就是因为他的话放之四海而皆准。违背不得!谁照办谁幸福,谁违背谁倒霉。我们尊孔子是圣人,只是因为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获得幸福美满的生活。

评分

参与人数 1名望 +10 銀子 +10 收起 理由
inzaghi0301 + 10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28 10:54:39 | 显示全部楼层

谁能说清“儒学”核心——“仁”?我说(之五)

谁能说清“儒学”核心——“仁”?我说(之五)


       为什么“仁”成为儒家学术、《论语》的核心?“仁”对每个人有什么作用?搞清这个问题意义重大,因为它关系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不是无关痛痒的纯学术研究,更不是无聊文人的文字游戏。不论男女老幼、天南地北,也不论民族信仰、种族肤色,只要是人都息息相关,紧密相联。不可不知,不可晚知。越早越好,越明白越好。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里仁第四)

      孔子说,一个不追求利人利己的人,不可以长期生活在,贫困节俭的环境中,更不可以长期生活在,富有快乐的环境中。只有“仁者”,安心于利人利己,只有“知者”,以利人利己,作为人生之大利。

       世上几乎每个人,都有一段贫困节俭的经历。有一部分人,肯定也有一段呼风唤雨、锦衣玉食的经历。只是长短不一,程度不同而已。如何顺利度过,是每个人绕不开、躲不过的难题。不同的态度,不同的处理,结果绝对不一样,天壤之别,大相径庭。

       “君子固穷”,“回也不改其乐”,范仲淹穷且益坚,终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小人穷斯滥矣”,有的因抢劫几十元钱,而判几年牢刑。有的因卖身当二奶,葬送了终生美好前程。成克杰、李真贪污腐化,自绝于人民,家破人亡;范仲淹、周恩来克己奉公,终成一代名相,万古流芳。这一切追究其原因,最根本的只有一条:是否坚持“仁”——利人利己。“仁”至高至简,却易知易用。毫不神秘,人人能懂,个个能用。只要坚持住着“仁——利人利己”这一条,任凭风浪起,稳坐人生船,一定越走越光明,越过越幸福。反之,哪怕像希特勒,权力无限,统治欧洲;还是像和?#124;,富可敌国。不过短短几年、几十年就家破人亡,呜呼哀哉!谁遵守谁幸福,谁违反谁倒霉,丝毫不差,绝对公正。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孔子说,只有追求利人利己的人,才能分辨出什么是好人,什么是恶人。

      人生在世能否分清好人,恶人,事关一生的幸福。因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多少人因此误入歧途。譬如吸毒、赌博,打架、行窃等等。可上贼船容易,下贼船难,一失足成千古恨,眼看着走向深渊而无能为力。何为恶人?恶人尽管千差万别,但有一条是共同的,那就是不劳而获。因此无偿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损人以利己就是恶人。凡是上恶人当的人,尽管情况不一,但有一条也是共同的,那就是贪图小便宜——免费,或者是付出一点,能得到很多。如果坚守住“仁”——利人利己,不是自己劳动所得,分文不要。任凭恶人妙计千条,花样百般,必定让他一筹莫展,空手而还。所以只有追求利人利己的人,才能分辨出什么是好人,什么是恶人。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孔子说,假设一个人,立志于利人利己,这个人便没有令人厌恶的地方。

       一个人,不论男女老幼,只要令人厌恶,这个人就很难生活于世。因为个人的力量太渺小,如果不依附一个团体,可以说不可能生存。所以招人喜欢,被人接纳,实在是求生的第一要义。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让人喜欢,不被人厌恶呢?只有一条:立志于利人利己。即凡是利益自己的,都是通过利益别人而得到,并且绝对不损人以利己。只要坚守着一条,哪怕是孤身一人闯天下,必然四海之内皆兄弟。

      任何一个人只要能“久处约,长处乐”;“能好人,能恶人”;又“无恶也”。仅此三条,就足以自立自强,奉献爱人,生活的幸福美满。由此证明“仁”——利人利己,对每一个人是多么重要。孔子、儒家、《论语》专讲做人学问。“仁”对每一个人如此重要,当然是核心中的核心,根本中的根本。由此可知李零把《论语》视为“道德说教”,是多么荒唐。说孔子找不到精神家园,是多么可笑。自取其辱,丢人现眼。聪明人当以李零为戒!

评分

参与人数 1名望 +10 銀子 +10 收起 理由
inzaghi0301 + 10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21 03:2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孔子是在吹喇叭的时候听说仁的吧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9 20: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利人利己空谈何用?

孔子:君子亲其亲,贤其贤,小人利其利,乐其乐。孔子明确反对谈利,明指其为小人。

曲解孔子的“圣人”。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10 04:5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李零:乌烟瘴气的复古潮》4楼贴中说:“论孔学,千人孔子,瞎子摸象,孔子成任人打份的小姑娘了,还是回归二千五百年前孔子的名与实,实实在在。论儒学,止于孔学,文化研究之弊根。言必孔子,挺儒反儒无定论,必致文化乱相”。话音未完,便出现楼主文贴的“范例”了。
孔子仁学思想体系有几个重要的哲学理念
一、克己复礼为仁,仁而礼,仁内礼外的道德关系。仁,道德的主持心,克己的自制力,在于复礼,据其角色位置,履道外在的言行规范。言行规范,群体礼俗,有约定俗成的礼仪形式,践道的礼义之实。礼义之实,该时代小农生产方式,既有礼的物物道,家族经济为生产方式的生之本;有礼之人伦血缘的类之本;有君师政体的治之本。对于礼义之实,孟子论述明确:“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从舜的治之本,庶物的生之本,人伦的类之本,归属为礼义之实。“仁义行”,礼义之实道德通行;“非行仁义”,通过治之本,“上事天,下事人,尊先祖而隆君师”(荀子礼三本),价值取向是生之本的天理达人欲,类之本的人欲见天理。如果说孔子的仁学体系是仁而礼,那么,荀子以言行的礼义规范质正仁心,辨析仁心的实(仁礼同体)与虚(假仁假义),就是礼而仁。仁心务实要自知者明,礼义质正要知人者智,德才善任,智辨仁心之实与虚。孔子的克己复礼,便引出孟子、荀子与船山的理论补充和逻辑提升,不能止于孔子,言必孔子吧!
二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的人际忠恕理念,能近取譬的仁之方。亲亲为仁,忠恕为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达到仁者爱人之境界。人生在世立心立命,“‘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此是施济(博施济众)中各正性命之实理”,(船山语)“循理应乎事物”,易简理得的尊卑在位。本着各正性命之实理,船山提出天下仁恕,“于天理达人欲,更无转折;于人欲见天理,须有安排”。船山天下仁恕理念,逻辑提升着孔子的人际忠恕理念,能止于孔子?言必孔子?
三、孔子仁心务实,“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弘道的主客关系是什么?孟子言述清楚了。尽心尽性的主观能动,知天事天的物理事则,包括易简理得的人事准则,乾刚健与坤柔顺的心性准则。尽心尽性,不一定能知天事天。理论指导实践,有真理与谬误,完善与偏蔽的是非之辨,所以有荀子的解蔽说,张载的参两说,船山的矛盾理一说。若因私己与虚空(道佛),缺失尽心尽性主观能动的乾刚健精神,决没有可能会知天事天。孟子的尽心尽性精神,被诬为主观唯心主义而批判,而践踏,社会负面的后遗症就是缺失了社会人的责任感,进而丧失了人生信仰和价值观。文化变革,其中的重要任务之一,恢复对孟子尽心尽性主观能动精神的弘扬。如果楼主认可此说?能止于孔子,言必孔子吗?
四、“仁者圣之体,圣者仁之用”(船山语)。孔子圣境的博施济众,孟子言圣神文化,“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内圣外神,神察物则人心的阴阳不测之几,鬼神心性的危微之几。论圣必论神,所以有精义入神的穷神致化,穷理致化就是“大而化之之谓圣”,圣神同体。“仁者圣之体”,内圣的仁礼同体,“仁心之大用因乎礼之体”。礼体是知识体系,“圣者仁之用”,即中庸体用,“维天之体即以用,凡天之用皆其体”。圣体的仁礼同体,也是仁智同用。智与神,智慧心性之内外。智内神外,实质也是圣神文化的仁礼同体,仁智同用。言圣境,何能止于孔子?言必孔子?(注:“尧舜其犹病诸”,病非生病,博施济众不足也。)
百年的文化研究乱相路,根本弊病在于:研究儒学言必孔子,失去二千五百年前孔子学的名与实;止于孔子,以孔子论语水平视为儒学水平,断送了后儒理性的逻辑次序和理论成果。前车之覆,后事之师。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10 09: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是“亲亲为仁”?

楼主一派空言,吹呗。。。。。。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18 23:32: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今天地 于 2016-10-18 23:34 编辑

隔空对话:
孔子说,恢复古人的衣服,恢复古人的传统,恢复古人的礼节,就是我们现在的礼。君子应该这样做,小人不喜欢这样做。
墨子说,难道古人都是仿造比他们更古的人的礼节,衣服和传统的吗?那么,茹毛饮血,结绳记事是不是我们现在应该恢复?不恢复的都是小人吗?
孟子说,墨子就是一个利益熏心的混蛋小人。我儒家最大。全是君子。
张仪说,你儒家得谁骂谁,说道家消极避世,说墨家功利,说法家残暴,说纵横家全靠嘴皮子,就你儒家好为座上客!
参照大秦帝国里张仪痛骂孟子的那段。

儒家整天空谈而已。抱团结党,排除异己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0 05:3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孔子的亲亲为仁,忠恕仁道;孟子的尽心尽性,知天事天;荀子的精于物者与精于道者的物物道;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船山以理道定所而定位定性的实学心性,“我性自天,不能自亏;我才自命,不能自逸;我情自性,不能自薄”。是“整天空谈而已”?荀子虚一而静谓大清明,解蔽于诸子学,集成于诸子学,融汇到孔儒体系中,为孔儒主流的思想体系发展奠基;船山对儒道佛思潮的批判,其中便有儒教行列的宋明理学,能说“抱团结党,排除异己”?当船山学昭明,孔儒发展系统的肯定阶段与孔儒脉理传承的更高阶段,哲学圆圈理论得以清晰和明确,盖棺论定;道佛及墨学的文化定性盖棺论定,作为炎黄子孙一员的今天地先生,无理“空骂”儒学,届时会愧赧不已。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0 08:59:12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亲亲,实践上就是裙带,到忠君,也就是没有底线地服从权力,再到宽恕,也就是一只眼开一只眼闭。
前面的基础就这样,后面尽心尽力,审时度势,自认天命。。。。。
儒家千变万化不外如此,骗你成为死心塌地的奴才。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1 03:04:04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久没有与混沌交手,混沌依然是顽冥不化。我与混沌搁置讨论,其人文理不通,却要装腔作态,且语言“尖酸刻薄”,所以应对几段。
荀子礼三本之中一本,尊先祖的类之本,血缘至亲,人伦至爱。对亲情深厚者,亲之至敬以尊爱。亲亲为仁,推及仁者爱人。奈混沌失中国人的人伦至爱“血统”,失中国文化亲亲“遗传”。道不同,言理也枉费。
儒家重民本,孔子斥苛政猛于虎;非忠君,伐纣,孟子非言伐君,伐独夫民贼。忠君风行在北宋,忠君报国的忠诚异化。阳儒阴法的宋明理学,附和法家君王南面而坐的统治术。政治腐朽,错在官僚。君主贪腐私蔽都不重要,为君王开脱罪与责。忠君何涉孔孟?混沌不分青红皂白,张冠李戴成混沌。什么服从权力,易简理得作简易解,尊卑在位与尊卑定理的意涵都弄不清,懂儒家权力观吗?宽恕,所言是以德报怨,以德服人的以诚待人之美德,什么没有底线?一只眼开一只眼闭。扭曲诚的本义,尽往歪门邪道想,狗嘴吐不出象牙!
儒家忠恕,忠于己而推及天下人。忠于己之情,推及天下情而理情,“我情自性,不能自薄”;忠于己之欲,推及天下欲而理欲,反对无欲理;以己之命,推及天下人之命,有天命之谓性;以己之性,推及天下人之性,有气质之谓性。所以,“我性自天,不能自亏;我才自命,不能自逸”。分明是倡扬个性,释放活力的实学心性。焉知混沌颠倒黑白,竟言出逆理不道的话:“骗你成为死心塌地的奴才”。
文理不通无所谓,有点自知之明谦恭点。奈混沌顽冥不化而装腔作态。算了,与其较真何必?搁置讨论!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6 23: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言行不一,孔儒是最大的精神分*裂群体!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7 03:55:51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命召虎 发表于 2016-10-26 23:21
言行不一,孔儒是最大的精神分*裂群体!

妄下结论,往往是低劣之所为。下结论者,须有充实的论理和论据去启通人的思维,悦服不同意见者。下结论,还是空空如也的空论,只能让人反感。知道什么是任人打份的小姑娘吗?该论理而不论理,文风不正!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7 08:55:3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说清楚仁,必须跳出孔子弟子记载说。在其弟子记载说里是永远说不清什么是仁。
孔子可能在某处已经说清楚了,可是他的弟子们是无论如何也不愿意说那个已经说清楚了的仁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7 13: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某楼点评的:也不能说孔子一无是处。一棍子打倒的话就又犯了马克思极端主义的错误。

孟子说:当今天下之学只有杨朱和墨子。杨朱自私利己,是为无君,墨子兼爱,是为无父之禽兽。号称道德仁义之君子的儒家,居然口出如此恶言攻击其他思想。不清楚孟子说禽兽的原意,不过后世儒家是用这个来骂人的,还骂得理直气壮:先师孟子之教。
我不仅要问问,他是怎么从自私和兼爱中推断出这等同于无父无君的?这样推断的话,是否孟子自己说的民贵君轻也是无君之言呢?后世很多皇帝把孟子赶下去都是出于这句话,不如孔子那句其实什么也没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无父无君,连续剧大明王朝1566嘉靖与海瑞中的情节:海瑞上疏把嘉靖大骂一顿。嘉靖很开明,还邀他来对话。嘉靖问:我看你的性格有点偏激,是不是缺少一点家庭教育?海瑞说:我4岁的时候家父就被倭寇杀*死了。嘉靖勃然大怒:弃国弃家,无父无君!坚定的儒家传承。呵呵,居然和孟子一样给人乱戴帽子。

孟子在哲学上还是发展了一点孔子思想,比如他说到人心,心本善,后世宋明理学其实是沿着孟子的思路进一步深入到哲学存在领域的。至本还要到王阳明心学的心本无善无恶,无善无恶之心,是指善恶这些后验的概念还未产生时的先验状态。孟子说:小孩出生时的心是至善的。现代儒家反驳到:小孩根本不知道有人落水后,需要施救,何来什么善?小孩是无善恶的。

孔子很诚实,可以说是做人的榜样,做事却不行。庄子中的两个故事。一个是颜回打坐时,见了无我。孔子说:我达不到这个境界,要向你学习。二个是两小儿辩日,孔子实告不知道。他不会不懂装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种谦虚谨慎的态度还是值得学习的。不过要如何才能知,就不能靠孔子了,庄子真知了,庄子的这两个故事其实是在讽刺孔子什么也不知道还要好为人师。逐渐向真知方向发展的是后世的宋明理学。不真知的话,这种谦虚谨慎的态度就会变成空架子,当作道德靶子来互相攻击。儒家在发展的同时,这种恶习却一直沿袭着。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8 02:07:46 | 显示全部楼层
郭志成 发表于 2016-10-27 08:55
真正说清楚仁,必须跳出孔子弟子记载说。在其弟子记载说里是永远说不清什么是仁。
孔子可能在某处已经说清 ...

孔子的弟子记载,说不清孔子仁的逻辑本义,有可能,已不重要了。即使说清楚了,跨越二千五百年的历史文化时空,现代人理解孔子仁的逻辑本义也会失其真。孔子仁的逻辑本义,不会止于孔学而不变。传人承续,不失孔子本义前提下,充实意涵,有拓宽和深化的逻辑提升。
孔子以忠恕道为仁,孟子增加恕的份量为强恕,随之有意涵的展述。“可欲之谓善”,忠于己和推及人的意涵并在,这就是“充实之谓美”。实,民贵核心,百姓安居乐业的恒心与恒产,开发自然物质,面对是人道弥补天道的丰岁温饱与歉年免于饥寒的民生问题。倡仁导义,克己强恕,“有诸己之谓信”。信道建立,迎合可欲善道之诚(实),诚信道的“充实而有辉之谓大”,不是为孔子忠恕仁道付予深化性注释。船山以仁恕天下的哲理,不是拓宽和深化了孔子忠恕人际的仁道意涵?
孔子的克己复礼为仁,仁心主持于克己的礼义规范。荀子以礼义的言行规范质正仁心,防避仁义入虚位的假仁假义。仁心主持与礼义质实的仁礼心物对流,不是从实学角度提升孔子的仁理?《易传》加深实学的理解力,从天地人参本体论的三道三才理论,仁义人道融入天道阴阳、地道刚柔,成形的仁礼本体论。船山作精练定论:仁心之大用因乎礼之体,都从实学与本体论高度,将孔子克己复礼的仁道发挥到淋漓尽致
范畴与范畴之间是普遍联系的范畴体系。在孔儒时代,初步建构是仁礼的本体论范畴,设定形上導的圣神范畴。经过儒教的唯心教条阶段后的传承实学,深化仁礼本体为中庸体用的同时,提出仁智同用论,究其因果所以然之理的精义入神,知几神理的圣神形上導,实践理性的性命一也,理气一也,理道定所的宜人*大环境的建设,为生民立心立命的定位定性,无疑也在拓展和深化孔儒的圣神文化。
孔子仁学,定在为二千五百年历史文化的时代缘,实实在在的孔子仁学。社会存在的演变,便会出现新的理性逻辑的时代缘,拓宽和深化了孔子的仁理逻辑。我的见解是:立足于孔子时代缘的社会实在,去理解孔子的仁理,也从孔孟荀的孔儒发展系统去质正孔子的仁理,从“为往圣继绝学”的孔儒脉理传承,张载气学与船山实学去质正孔子仁理,从会通古今通义,即理论理性的逻辑次序去质正孔子的仁理,从而清晰孔子仁理的时代性和局限性。从会通古今通义去精确儒学仁理,建构现代儒家的仁理体系。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30 14:47: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质文刚柔 发表于 2016-10-21 03:04
很久没有与混沌交手,混沌依然是顽冥不化。我与混沌搁置讨论,其人文理不通,却要装腔作态,且语言“尖酸刻 ...

与“又长又臭”的老先生交手? 实在不敢恭维,以免掉进粪坑里。。。。。

不过既说亲亲,就有不亲。既说血缘,就有远近。以此为“仁”,则公平何在?
“克己复礼”,却不问礼出何源,不是奴才又是什么?
孔子人品小道是佩服的。
不过小才大用,以至于己欲加人,小道窃笑而已。。。。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30 17:3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浑沌道长 发表于 2016-10-30 14:47
与“又长又臭”的老先生交手? 实在不敢恭维,以免掉进粪坑里。。。。。

不过既说亲亲,就有不亲。既说 ...

既然搁置讨论,各做各的事。要交手,总要平和点,客气点,避免论坛上惹火吧!混沌倒好,一出口便伤人:“举儒者不是脑残就一定是别有用心”。有你这样说话的吗?伤了多少人?你有什么资格说这样的话?谁予你这样说话权力?这样胡作非为?再看你的两贴,有论理学的性质吗?似一个文化人所为吗?孔子倡忠恕,现代人说换位思考,我以你所为,还治其人之身,你心景如何?我的贴虽有讽刺口吻,不应该以此还击?还是有论理的成份吧!你不检讨自己,反更作张狂?
希望你能易前辙,论坛之上平和,不要惹矛盾。儒学性质不是你混沌说了算,以你的学识,根本没有评判儒学性质的能力。自知之明吧!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 12:13: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对号入座。。。。
不知老先生是属于那一类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 13:34:17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号入座以后自有分晓。反正,我与混沌不同类。道不同不相为谋,话不投机半句多。既然搁置讨论,各守底线不好。不要再说“举儒者不是脑残就是别有用心”这类话了。天下举儒者,一人吐一唾沫,足以淹死你!!!学术人,即使理论全错,只能以论理方式争辩,没有结果搁置待后。人格不可辱。你连这点规矩都不知,滥竽充数站错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2 04:42: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上礼为之而莫应之,则攘臂而扔之。”

天下儒家风声鹤泪,破船烂钉,如何抵挡得住历史进步的浩浩潮流?
我对儒家理论的种种质疑,孔子在生时便无所答辩,又岂是又长又臭的几篇胡言能迷惑神经者?
坚持且不耻者属前类,无言却继行者属后者。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2 08: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混沌,名实相副。不分青红皂白,乱棒乱打。此非文化人,生来做打手命?
算了,不想与之计较,也不想与之争辩。混沌记住我说的话,记住你说的话,则可以。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