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86|回复: 2

[岁时节日民俗] 九九消寒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4 10:45: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九九消寒图
转自:民俗百科

  九九消寒图是中国北方的一项民俗,与数九的民俗密切相关。

  缘起
  传统华夏人民尤其北方,冬季的御寒保暖条件较后代简陋缺乏,寒冬也被视为威胁与惩罚而对天寒地冻生恐惧感,直接影响人的情绪,甚至会觉得冬季莫名奇妙漫长。当时人民为挨过漫长冬季,遂发明以“数九”方法消遣,以打发时间缓解寒冬威胁下出现的心理危机。而当时围着家眷数九亦被视为逍遥境界。
  而在宋元时期开始,数九娱乐流传中国南北各地,与此也产生了“消寒图”,亦即九九消寒图。

  内涵
  传统华夏文化中,九为极数,乃最大、最多、最长久的概念。九个九即八十一更是“最大不过”之数。因此中国人认为,过了冬至日的九九八十一日,春天肯定已经到来。

  结构
  九九消寒图是一幅双钩描红书法,九字每字九划共九九八十一划且须成完整语句(例子有:“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春前庭柏風送香盈室”、“幸保幽姿珍重春風面”、“雁南飛柳芽茂便是春” ,均为繁体字),从冬至开始每天按照笔画顺序填充一个笔画,每过一九填充好一个字,直到九九之后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图才算大功告成。也称作“写九”。一般而言在九九消寒图的一侧还应写有《数九歌》。
  此外另有涂圆版和染梅版的九九消寒图,分别以八十一个圆形和八十一朵梅花代替八十一笔划。

  用途
  填字版
  填充每天的笔画所用颜色根据当天的天气决定,晴则为红;阴则为蓝;雨则为绿;风则为黄;落雪填白。由于数九期间历时整整八十一天并且经历从仲冬到孟春的季节变化,每天的天气各不相同,因而九九消寒图色彩斑斓,颇为悦目。
990de.jpg

991de.jpg
  涂圆版
  除了文字版本的九九消寒图,还有用图形表示的九九消寒图。将宣纸等分为九格(纵三格横三格),每格用笔帽蘸墨印上九个圆圈(纵三圆横三圆),每天填充一个圆圈,填充的方法根据天气决定,填充规则通常为:上涂阴下涂晴,左风右雨雪当中。这种图形版本的九九消寒图简单易行,但显然没有文字版本的漂亮。
  《帝京景物略》卷二记载:“有直排圈九丛,丛九圈者,刻而市之,附以九九之歌,迷其寒燠之候。”
994de.jpg

995de.jpg
  还有太极九九消寒图,也属于涂圆版。
993de.jpg
  染梅版
  此外还有的九九消寒图采用图画的形式,也称作“画九”。在白纸上绘制一枝寒梅,该枝上绘有九朵梅花,每朵梅花含九块花辫(生物学上本应只含五块)。一朵梅花对应一九,一辫对应一天,每天根据天气实况用特定的颜色填充一块梅花花辫,称为“日染一辫,辫后而九九出”。[1]在寒梅图的一侧常常写有“试看图中梅黑黑,自然窗外草青青”,这种图画版的九九消寒图又被称作“雅图”。
  《帝京景物略》卷二记载:“日冬至,画素梅一枝,为辫八十有一,日染一辫,辫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

992de.jpg
  其他
  九九消寒图还有其他各种形式,例如:
  消寒益气歌版;
  鱼形版;
  蒸气版;
  泉纹版;
  葫芦版;
  四喜人版(娃娃版);
  ……等等。

评分

参与人数 1名望 +10 收起 理由
古越中兴 + 10 难得的雅趣图文。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4 10:48:29 | 显示全部楼层
九阳消寒图轴
  清乾隆年间。五彩缂丝加绣。高213厘米,宽119厘米。苏州出品。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996de.jpg
  《九阳消寒图轴》主题为九九消寒、春回启泰,是新年前后悬挂于清宫廷之中的装饰图轴,亦是清代缂丝的艺术珍品。
  《九阳消寒图轴》构图饱满繁复。上部以深蓝色天空为背景,衬以五彩祥云和青松、梅树、山石。下部以浅秋香色路石地面和水面为基,烘托九羊、三子和花树。男孩为阳,三子寓意“三阳开泰”。九羊姿态各异,即为“九阳”。 青松、梅花、茶花、月季则昭显出一派腊尽春回的景象。
  整幅作品色调温暖,画面富丽。主体部分以亮色按块面平涂,强调层次。花朵以及树干等细微部分则用针法以及绘绣结合之法,做出晕染的效果。再以彩色的晕条包边,强调地面上的路石边界。
997de.jpg
  这幅《九阳消寒图轴》制作工艺十分复杂。工匠缂丝技法缂织山石、流云、天空、树干,以苏绣的针法表现三子、九羊与松、梅、竹、鸟笼、灵芝与花草,再用墨笔将梅树、茶树、松树以及树干加以晕染。缂丝、刺绣和绘画三种技法综合运用,配合的恰到好处。
998de.jpg
(上图:乾隆御书)
  这幅《九阳消寒图轴》完成于清乾隆年间。乾隆皇帝曾御笔题诗:“九羊意寓九阳乎?因有消寒数九图。子半回春心可见,男三开泰义犹符。宋时创作真称巧,苏匠仿为了弗殊。慢说今人不如古,以云返朴却惭吾。”现于图轴装潢玉池中可见乾隆御书。
  《九阳消寒图轴》源自“九九消寒图”。按照中国的历法,从冬至的第二天起,以九天为一单元,历九九八十一天,称为“九九”,冬去春来。民间自古就有九九消寒之说,也流传有各种各样的九九消寒图。清代宫廷之中,九九消寒图十分盛行,所以就有了如此精美的缂丝《九阳消寒图轴》的问世。
999de.jpg
(上图:缂丝加绣乾隆御题三星图轴)
  明清两代,缂丝技艺服务于皇家,多用于龙袍衮服、宫闱之内的日用品以及官员官服上的官补等处。清代工匠将缂丝、刺绣、绘画三者结合,别具一格,创作出以《九阳消寒图轴》为代表的一批精巧工细的艺术品。  
  《九阳消寒图轴》原藏清宁寿宫,上面有皇帝以及其他人赏鉴时的玺印。而清代书画著录《石渠宝笈》三编中也记载有此艺术珍品。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25 14: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数九寒天能填充一日一图,古韵暖性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