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28|回复: 1

[戏曲综合] 安徽地方戏曲——岳西高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26 11:06: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4-3-26 11:09 编辑

安徽地方戏曲——岳西高腔
来源:岳西民俗网

yxgq0909.jpg
  岳西高腔属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地方古稀有剧种。是明代在安徽大地上形成并影响全国的第一代声腔——青阳腔的遗响。传入岳西后,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兴衰史。其戏曲文学、戏曲音乐、表演艺术及其基本活动形式自成体系,“唱、帮、打”浑然一体,一唱众和,锣鼓伴奏,不协管弦,风格独特。有着极高的戏剧学、音乐学、民俗学、文化学和社会学的学术研究价值和突出的艺术价值,在中国戏曲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被戏曲专家称为戏曲史上的“活化石”。岳西高腔2006年5月被国|国|务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这是岳西人的骄傲,是岳西的一张精美文化“名片”。
  岳西高腔在本土流行了近300年,有一定的群众基础,特别是建国以后,所做的一系列高腔演出和保护工作,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影响。当年演出高腔的演员和群众还有一部分健在,为岳西高腔的传承奠定了一定基础。虽然岳西高腔舞台辍演达30余年,但我们对高腔的研究基本没有停止过,并取得一定的成果。现在,仍保留着200多出高腔剧目和100多出高腔的唱腔录音。《中国戏曲志》、《中国戏曲音乐集成》等书中留有大量关于岳西高腔的艺术音乐资料。

  岳西高腔剧种史
  (一)剧种源于青阳腔
  岳西高腔,原称高腔,为什么叫高腔?此“高腔”是对应另一种“低腔”而言的。清康乾时期文人李声振在京都《百戏竹枝词?吴音》注释中说:吴音,俗名菎腔(即后世所称之昆曲),又名“低腔”,以其低于“弋阳”也。那么,“弋阳”是何腔调?“弋阳”即形成于江西弋阳县一带的“弋阳腔”。李声振在同书中对《弋阳腔》注释是俗名高腔,视菎腔甚高也。金鼓喧阗,一唱数和。弋阳腔(高腔)的这些特点均为岳西高腔继承。这种高腔因流行于岳西县,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定名。
  岳西高腔的前身是明代青阳腔,距今约五百年左右。其形成,戏曲史界一般依据明代文人徐文长、汤显祖的有关记载:浙江余姚腔与江西弋阳腔先后传入池州府青阳县一带,与当地语音、民间艺术、地方土戏结合相融,进而形成一种新的声腔。因形成于池州府青阳县一带,故称青阳腔。此一过程至明代嘉靖(1522)已告完成。青阳腔不断丰富、发展和壮大,至万历年间(1573-1620)已红遍天下,与中国南戏四大声腔之昆山腔并驾齐驱,时人呼之为“时调青昆”。其时南北书商也争相刊刻青阳腔剧本集,并誉之为“天下时尚南北徽池雅调”。
  青阳腔以其强大的能量,席卷剧坛风靡天下,盛极一时。与池州府仅一江之隔的安庆府人文环境相同,民间习俗相近,有着肥沃的戏曲土壤,势所必然地较早成为青阳腔的流布之区。其时,在安庆府平原地区各县乡村、民间灯会、乡间民俗活动及乡土文人中都有青阳腔的演唱活动。不仅如此,青阳腔发扬能博采众长,不断变革,“只沿土俗”,“改调歌之”的特点,每到一处便成为当地的地方戏曲,并给予各地后世戏曲以深远影响,促进许多地方剧种的形成,徽剧、湘剧、赣剧、花鼓戏、采茶戏、黄梅戏等地方剧种都与青阳腔有着亲缘关系。
  青阳腔风行百年左右,至明末清初,由于改朝换代、战事连绵、灾荒不断、瘟疫横行等诸多原因,使其由巅峰渐趋滑落。尤其是入清以后,安庆弹腔(即徽调)、黄梅戏等新兴剧种带来的冲击,加之自身的嬗变,更削弱其影响。

  (二)传承脉络(第一阶段)
  青阳腔自明末清初传入岳西地域,已有三百余年。按其活动方式可分为“文人围鼓”和“舞台演出”两个阶段。
  岳西县地处大别山腹地,为皖河源头,于1936年始建县,析潜山(北乡)、太湖(北乡)、舒城(西乡)、霍山(南乡)四县各一部组成。境内山高岭大,交通不便,处在较封闭的状态。
  据考查:岳西最早传入高腔的是原“潜北”地区,区内有潜水自山里穿潜、怀两县注入长江,昔日为山区对外文化、经贸交流的主要通道。“水路即戏路”,明末清初之际,潜水上游的柳畈、菖蒲、五河等地,在外做官、任职、求学、行医、经商的文化人,频繁往来出入于皖河流域的安庆、石牌等高腔盛行之区。出于自身对高腔艺术的爱好和家乡民俗、社会文化生活的需求,渐将高腔传进山区。
  早期传入的演唱形式是“围鼓坐唱”,起先传唱者不多,待入清之后,逐渐扩展,至乡土文人较集中的私塾,由塾师教学童习唱。清康熙年间五河沙岭乱弹腔名伶崔学京(1669-1730),就是少年时先在家乡随塾师学唱高腔,而后才出山从事职业演艺生涯的,这是小规模散唱的典型实例。
  县境内组成班社公开演唱,始于清乾隆、嘉庆之间:其时,柳畈的柳荣获(1784—1839,清优廪生)的七位胞兄弟(均文人)组成高腔围鼓班,在当地公开演唱并续传后人。
  稍后,道光早期,五河王达三(1808-1893,清监生)、王曰修(清举人、知县)和王炽远(军功六品)的六位胞兄弟(均监生)共十余人,组成一个规模较大的围鼓班,在五河、桃李演唱并续传文友。嗣后,潜北境内的茅山、小河南、向山、斑竹等数十处高腔围鼓班相继组成。
  这些围鼓班成员,全是文人学子,有举人、贡生、国学、监生、庠生学衔者过半,各班领头人多是赋闲官员、缙绅及塾师、郎中等。他们社会影响较大,具备较优裕的条件从事高腔演唱、研习与传播,许多人还是制曲、唱曲高手,技艺精到,唱腔板路规正。他们视唱高腔为雅事(称唱“曲子”),是文友之间的自娱自乐。所唱剧目是文词典雅、唱腔优美的明代文人传奇剧(明代文人传奇,是明代形成的一种戏曲基本样式)之精彩单出。间或在当地元宵灯会或某些喜庆场合演唱几支“喜曲”(高腔中专用的吉祥喜庆之曲),以因应民俗文化之需。因其演唱形式仅是“围鼓坐唱”,时人称之为“文人围鼓”。这是岳西高腔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围鼓坐唱”这种演唱形式,属曲艺范畴,有“以说唱叙述故事”的特点,与戏曲的“以歌舞演故事”有所不同。然而“围鼓”是早有流传的,道光元年(1821)的湖南《辰溪县志》有“城乡善曲者,遇邻里喜庆,邀至其家,唱高腔戏,配以鼓乐,不妆扮,谓之‘打围鼓’,也曰‘坐场’。士人也间与焉”。后来县内各地围鼓班大有发展,至光绪中期数以百计,成员达千人以上。此期成员已不限于文人圈内而扩大至社会各阶层,但“围鼓坐唱”这种形式传承至今,是乡村主要演唱形式。

  (三)传承脉络(第二阶段)
  岳西高腔的第二个发展阶段,是化妆登台表演高台大戏。清?光绪五年(1879年)冬,五河王达三、王曰修等捐资,请一外来(皖江地区人,由石牌进山)倪姓高腔艺人,在五河开设科班,教授王姓族中子弟。此人原就艺于京城某职业大班,因太平天国时期局势混乱散班后便浪迹江湖。他技艺不凡,文武兼备,各行当精通,唱做均佳,教戏成果显著,光绪六年(1880年)春节,其弟子便在灯会登台表演。倪某一住三年,教唱高腔戏号250余出(号称300出);培养了王友贤、王德冈、王尊贤等青少年,拿手戏有:《逼嫁》、《撬窗》、《扯伞》、《拜月》、《书馆》、《捧盒》、《夜等》、《秋江》、《百花赠剑》、《思妻》、《骂齐》等折子戏及《黄天荡》等武戏。接着,王达三等又出资添置衣箱设备。这样,一个行当齐全、设备较完善的五河高腔班得以组建。五河班一枝独秀,不仅在本地献艺,还常应邀至潜、太、英、舒、霍诸县毗邻地区巡演和传艺带班,桃李、河南、田头、斑竹等一批能登台唱高腔戏的班社相继建立。其间,双畈的汪顺香从长河流域传入高腔围鼓进入民俗活动演唱,白帽徐永和(中医、塾师)则率族中青少年,从石牌将皮影戏(唱高腔)传回家乡,巡演于英、太边境地带(该班后来皮影息演,改唱围鼓坐唱)。
  至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两种形式的高腔班遍布县内城乡各地民间灯会,仕农工商无不以唱高腔为乐事,一时蔚成风习。正如五河高腔戏联所云:一曲升平歌大有,万家欢乐唱高腔。
  在经历清末民初20余年的停滞之后,1925年起再度兴盛一时。涌现五河、桃李(组合班)、白帽、斑竹、田头、柳畈、小河南等二十多个各具特色的高腔班社,出现了王会明、储卓南、王再成、蒋希亮、柳帮举、杨根三、徐东木、余道龙、何华东等一大批享誉一方的出色艺人。
  此后,由于大别山区连年内战,社会动荡不安,加上弹腔、黄梅戏逐渐兴盛而带来的冲击,更因为岳西高腔班社均属各地民间灯会,战事频繁,天下不太平,导致民间灯会纷纷停办,这就使依灯会而生存的高腔失去核心平台。灯会高腔班其功能是配合当地民俗活动,全在自娱自乐,没有以商业活动为目的的职业戏班。这种体制能使高腔长期扎根于乡村并能维持高腔艺术形式少有变化,但艺术失去竞争却难以发展。诸多因素造成岳西高腔在建国前夕,处在濒危状态。

  (四)枯木逢春
  新中国成立后,五河王会明率五河高腔班于1950年冬就唱高腔戏庆祝翻身解放,引起岳西县委对这一古老剧种高度重视。其后,采取一系列措施予以大力抢救和扶持。自1952年起,文化干部就开始在乡村搜集高腔剧目,采访老艺人,选派王会明出席安庆地区老艺人座谈会;组织业余高腔剧团,选拔优秀节目出席县、地、省展演及会演调演;接待王兆乾、陆洪非等省内外专家采访,得到省、地领导和专家的支持与关注。1959年5月,省批准成立专业的岳西高腔戏剧团。地区文化局选派陈华轩、罗爱文等专业骨干支援,在短短的几个月中,培养26名青年演员,排演了6种10出高腔折子戏向地委汇报演出,其中《思春》、《拜月》、《抱妆盒》选为参省向建国10周年献礼演出节目,颇得好评;《安徽戏剧》发表了中共岳西县委宣传部长冯长禄的署名文章《青阳腔长出了绿叶》。其间,高腔剧团剧目组搜集整理校订明、清抄本,集成岳西高腔剧目200余出;记录高腔老艺人的唱腔资料;剧团老艺人应省徽剧团之邀赴肥口授高腔音乐资料。此外,剧团还进行了乐队体制改革(增加管弦民乐)和男女声分开演唱等许多艺术改革实践。其中,《匡孤》的新编唱腔,其典型唱腔已被时白林等多位黄梅戏作曲家选为创作素材,为舞台剧、电视剧、电影戏曲片作曲。1960年10月,随着国民经济的调整,县高腔剧团并归岳西县剧团(保留高腔小组),1964年冬古装戏被封箱,岳西高腔在城乡的舞台演出遂告中断。在“十年浩劫”中,城乡所存岳西高腔剧目、音乐资料被视为“四旧”而焚毁殆尽。

  (五)劫后重生
  1978年后,县文化部门再次着手抢救高腔艺术遗产,在白帽、五河率先恢复高腔演唱小组,接着柳畈、田头、茅山、向山、菖蒲、横河、道义、双畈等地高腔艺人也在组班演唱,部分艺人还新收艺徒,岳西高腔在民间再度薪火相传。
  1985年,国家艺术科研重点项目——国|国|务“十大集成志”编纂工作启动,给岳西高腔的全面抢救保护,带来绝好的时机。县文化局迅即抽调专业人员组成编辑班子,对县域戏曲文化艺术资源进行了全面调查,尤其对岳西高腔展开重点深入系统的资料采集与理论研究。重新搜集高腔剧目,记录、录制高腔音乐资料,在大量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研讨,在剧种史、剧目、音乐、演出、习俗等方面建立起较完整的理论,撰写有关岳西高腔百余篇志书释文和记录的百余首唱腔曲谱及部分折子戏,分别入编国家《戏曲志》、《戏曲音乐集成》、《曲艺志》、《曲艺音乐集成》以及多部地方志、专业志,已由国家出版社陆续出版。其间,班友书撰写的岳西高腔辞条入编《中国大百科全书》、《辞海》、《中国戏曲曲艺词典》等多部国家辞书;岳西与省、市艺研单位合作将现存岳西高腔剧目编成《青阳腔剧目汇编》(上、下卷,180出50多万字);县研究人员撰写的多篇岳西高腔学术论文,数次出席国家学术研讨会或由国家学刊发表、出版;多位参加编纂集成志书或撰写高腔论文的专业人员,多次获部、省相关单位及学术团体的表彰与奖励;《中国日报》、《中国文化报》及省市党报发表多篇专题文章呼吁保护抢救岳西高腔,推介为此做出成就的人物;省、市电视台分别为岳西高腔制作专辑在各自戏曲栏目播出;文化部门、高腔演唱者多次接待北京、上海及省内外专家来访,进行了学术交流。这一切,为岳西高腔的活态传承搭建了稳实平台。
  2002年,五河高腔围鼓班老艺人的“围鼓坐唱”与县剧团的高腔折子戏《过府》,同时参加县“民间文艺展演”,在城乡引起良好反响,从而激活了沉寂38年的高腔演出活动。《中国日报》、《中国文化报》、《安徽日报》、安徽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发表文章、拍摄专题,为抢救岳西高腔发出呼吁;安徽电视台“相约花戏楼”栏目,录制“岳西高腔专辑”播出,予以呼应;此期还整理改编的高腔折子戏《龙女小度》参加全省“小戏调演”,阔别43年的高腔古剧在省城高调亮相,博得好评。共7人获得演出、音乐、演员三个奖项。这些都对岳西高腔起到了积极的宣传和推介作用。

  (六)保护与传承
  2005年,是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年。同年7月,安徽省文化厅确定岳西高腔为省级首批申报项目。岳西的申报材料分别以文字和电视画面,全方位阐述和展示岳西高腔的文化内涵及其历史与现状、现存艺术遗产和今后的保护规划。省专家组对岳西高腔这一申报项目及申报材料给予充分肯定与高度评价。同年12月国家文化部向全国公示。2006年6月,国|国|务正式公布岳西高腔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同年10月,岳西县政府专设“岳西高腔艺术中心”,作为保护工作的专门机构;2008年6月,国家文化部批准,蒋小送和王琦福两位老艺人为首批“非遗”项目(传统戏剧)岳西高腔代表性传承人。同年,县政府特批恢复岳西高腔剧团建制,与县黄梅戏剧团一个单位两块牌子。2010年,岳西县在全国文化体制改革中,为理顺关系,整合资源,将岳西高强艺术中心和岳西高腔剧团合并,成立岳西高腔传承中心。至此,岳西高腔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步入一个新阶段。
  县高腔剧团作为专业保护单位重在舞台演出。近几年,县内在外省市举办的大型文化活动及送戏下乡,都安排有高腔戏的演出,“旅游节”、“民俗文化节”、“同乡会”等都见高腔古曲的倩影。在艺术上还选择部分剧目配置新型乐队,审慎的进行艺术改革,促其登上“大雅之堂”。2006年,改编《戏仪?夜试》应邀参加中国(安庆)第四届黄梅戏艺术节主题晚会展演,古老的高腔艺术首次登上央视荧屏。
  岳西高腔已历300余年,其剧目、音乐和演唱形式、生存方式,均已烙上明清时代的文化印记,存储着明清戏曲的古老信息,是明清戏曲艺术的“活体”。此外,岳西高腔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已深深融入岳西的民俗文化之中。因此,岳西高腔有着戏剧学、音乐学、文化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多学科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艺术欣赏价值与开发利用价值

  历史渊源
  岳西高腔,原称高腔,因流传于安徽省岳西县,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定名。
  岳西高腔系安徽省大别山区一个古老稀有的剧种,源于明代青阳腔,明末清初传入岳西,至今有三百多年的兴衰历史。
  岳西县于1936年由潜山、太湖、霍山、舒城四县相邻区域各划一部组成。其中,毗邻潜山县的潜北地区,有“潜水”,自深山蜿蜒而出,可行竹排,穿越潜山、怀宁两县注入长江,是昔日高山区对外文化、商旅交流的主要通道。安庆府及辖区又是青阳腔盛行的区域。潜水上游岳西境内的柳畈、菖蒲、五河等地在外做官、任职、求学、行医、经商的文化人,出于对高腔艺术的爱好和家乡民俗、社会文化的需求,逐渐将青阳腔传入山区。当初,演唱传艺者都是山区文人。清康熙年间,在乡土文人集中的私塾,已有塾师教学童习唱高腔。如五河沙岭崔学京即是少年时随塾师学唱高腔,而后出山从事职业演艺生涯的。
  早期对后世传人产生重要影响的高腔班社,较著名的有清代乾、嘉年间以柳荣获(1784—1840)七兄弟为首的柳畈高腔班和道光早期以王达三、王曰修、王炽远六兄弟为首的五河高腔班。两处高腔班社相继传艺文友。茅山、小河南、向山、班竹等数十处高腔围鼓班社陆续组成。此后,文人间皆以唱高腔为雅事,自娱自乐,时人称之为“文人围鼓”,通称“围鼓坐唱”。所唱剧目多为喜曲,间唱正戏,文词典雅,唱腔古朴。
  清光绪六年(1880),五河王达三、王曰修等人出资挽留来自京城散班的倪姓职业艺人,在五河长住三年,开科授徒,教唱高腔戏二百余出,培训了王有贤、王德冈、王尊贤等大批青少年,组建了一个行当齐全、设备完善的五河高腔班社,将《逼嫁》、《撬窗》、《扯伞》、《拜月》、《书馆》、《捧盒》、《夜等》、《秋江》、《百花赠剑》等折子戏及《黄天荡》等武戏搬上舞台,常赴潜山、太湖、英山(湖北)、舒城、霍山等毗邻县乡巡回演出,并传艺带班。桃李、田头等地一批从事舞台表演的高腔班社也相继建立。此间,岳西境内经长河流域传入的白帽皮影高腔班社,逐渐息演皮影,专唱高腔围鼓。
  至清光绪25年(1899),“围鼓坐唱”、“舞台演出”两种形式的岳西高腔班社已全面融入境内各民间灯会,与岳西本土民俗文化相融合,仕、农、工、商无不以唱高腔为乐事,一时间,习唱高腔蔚然成风。现存五河石刻高腔戏联“一曲升平歌大有,万家欢乐唱高腔”就是当年岳西高腔流行盛况的生动写照。
  清朝末,民*国初,因朝代变革动荡,岳西高腔沉寂二十余年,其间只有少量围鼓班社不辍活动,有所传承。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期,岳西高腔再度兴盛,涌现出五河、桃李、白帽、班竹、田头、柳畈、小河南等数十个各具特色的高腔班社,并陆续造就了王会明、储卓南、王再成、蒋希亮、柳帮举、杨根三等一大批享誉一方的出色艺人。
  岳西高腔班社依托于各地民间灯会,广泛融入民俗文化活动,这种体制不仅使高腔得以长期扎根于乡村,而且相对封闭、单纯的环境,客观上又让岳西高腔更多的保留着原始风貌。建国前一个较长时期里,大别山区连年内战,社会动荡不安,加之弹腔、黄梅戏的兴起,岳西高腔日渐衰落。
  建国后,五河王会明于1950年冬,唱高腔,庆解放,为这一古老艺术注入了新的生机。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岳西高腔,自1952年起派员搜集整理剧目;支持、组建数十个业余高腔剧团,精选优秀剧目参加省、地、县展演、汇演、调演,受到省内外专家的极大关注;1959年5月,组建专业岳西高腔剧团,将先搜集的大量手抄本,进行整理、校订,初步积累岳西高腔剧目250多出,并选拔、培养了26名青年演员,排演了6种10出高腔折子戏向原地委汇报演出,其中有三出参加安徽省国庆十周年献礼会演,深受好评。此间,著名高腔艺人储遂怀、崔梦常、崔永然等五人在省城演唱,由专业音乐工作者记谱,集成《岳西高腔唱腔汇编》3册和《高腔曲牌唱腔》1册,为岳西高腔留下了宝贵的音乐资料。“十年浩劫”中,所存剧目、音乐资料遭受严重损毁,岳西高腔陷入极度生存危机。由于珍贵史料损毁严重,专业剧团体制变异,民间班社活动萎缩,岳西高腔后继乏人,再次面临绝灭的危险。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岳西高腔经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26 16:35:18 | 显示全部楼层
真还没听过这个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