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178|回复: 13

[講座] 大讲坛系列讲座之十八(二)秦伊人·古典国学结构·第二道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4 18:37: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秦伊人 于 2014-4-6 08:43 编辑

[講座] 大讲坛系列讲座之(十八)秦伊人·古典国学结构
【讲师简历】
网名秦伊人;居住地西安;自由职业;家传(医药);学业(理工);爱好(文史);专攻(历法)。
【讲座内容简介】
  古典国学基本包含“七学”(1名2老3易4儒5兵6医7史),窃以为这是古典国学的骨架,也是古典国学者入门之径。伊人借这里一席之地,只以讲座形式罗列本人学习所得,并不认为能对网友讲授学问。            
=========================
[講座] 大讲坛系列讲座之(十八)秦伊人·古典国学结构·第二道学

第二道学:(道德之原)

  道学之所以能理直气壮地登上“国学”的大雅之堂,有赖于两次考古发现,一次是马王堆《道德经》的发现,再一次是郭店《老子》的发现。有了这两次发现,尤其是郭店的发现,基本将道学的千年“污名”洗净了,再不会有严肃的学者会认为原始的道学是消极的、是反儒的。
  从两次道学文献的考古发现,也证明顾颉刚当年对典籍产生过程的判断,是基本正确的。一种学问体系,其典籍是逐渐增厚的,顾颉刚认为“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的观点,在道学典籍的发现中得到印证。


============

楚簡解老2014》
(漢帛書《道德经》曰: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人莫之能知也而莫之能行也)【近古必存真,此古教授之语,窜入经*文也。】
  老子的传说和《道德经》的流传已经有两千多年了,两千多年来老子其人和《道德经》的真本都是不解之迷,历来争论不断;在郭店楚简出土后,争论看似到了尘埃落定的时刻,然而两千多年的惯性又使争论从1993年往后延续了20年,今天覆盖在郭店楚简《道德经》上神秘的面纱应该掀起来了。
  1993年在荆门郭店一号楚墓出土了几种楚简典籍,其中有三种典籍是至今最原始版本的《道德经》,三种版本的楚简用三种长度来区分,其中最长者有39枚(或40枚),今称为甲本,简长度约323mm;中者18枚,今称为乙本,简长度约305mm;最短者28枚,今称为丙本,简长度约263mm。假设同一名类的经书其长短是区分等级的标志,而等级又是传承年代次序的标志,年代最早者则等级最高,所以在郭店是同时发现了三个等级的《道德经》,也就是同时发现了三代相传有序的《道德经》,而等级最低、与墓主人生活年代最接近的丙本,则最有可能就是墓主人的作品。墓主其人的年龄和年代与传说中的楚人老莱子接近,或许其人就是所谓“老莱子”。孔子去世在前479年,郭店楚墓断代约为前300年,其间隔约为180年,所以《道德经》的传人在此前至少有三代,而所谓“道德五千言”是传承四代以后的作品,其传人之一就是传说中的关尹。
  老子和孔子都是春秋末期著名的人物,老子的身份是“东周史官”,孔子的身份是“鲁国大夫”,在《史记·楚世家》有:“二十七年春,十月,昭王病於军中,有赤云如鸟,夹日而蜚。昭王问周太史,太史曰:‘是害於楚王,然可移於将相。’将相闻是言,乃请自以身祷於神。昭王曰:‘将相,孤之股肱也,今移祸,庸去是身乎!’弗听。卜而河为祟,大夫请祷河。昭王曰:‘自吾先王受封,望不过江、汉,而河非所获罪也。’止不许。孔子在陈,闻是言,曰:‘楚昭王通大道矣。其不失国,宜哉!’”这是史料明确记录在孔子时期有东周史官在为楚国服务,然而这个“东周史官”是不是老子?待考。但是孔子与老子的交往在《庄子·天道》中有记录:“ 孔子西*藏书于周室,子路谋曰:‘由闻周之征藏史有老聃者,免而归居,夫子欲藏书,则试往因焉。’孔子曰:‘善。’往见老聃,而老聃不许。”这里说老聃是“东周史官”,而且退休后归居在南方楚地。这位“老聃”就是老子,在《庄子·天运》里有:“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乃南之沛见老聃。老聃曰:‘子来乎?吾闻子,北方之贤者也!子亦得道乎?’孔子曰:‘未得也。’老子曰:‘子恶乎求之哉?’曰:‘吾求之于度数,五年而未得也。’老子曰:‘子又恶乎求之哉?’曰:‘吾求之于阴阳,十有二年而未得也。’”这说明老聃和老子是同一人,并且老子归隐在楚之沛地。沛地也就是楚国的沛县,楚人刘邦在此地起兵推*翻秦王朝。
  老子是《道德经》的作者,其書也稱為《老子》,在《庄子·寓言》里有:“老子曰:‘而睢睢盱盱,而谁与居,大白若辱,盛德若不足。’”这其中“大白若辱,盛德若不足”是楚简《老子·乙本》和传世本《道德经·四十一章》的内容。在《庄子·天下》里有:“老聃曰:‘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这些是传世本《道德经·二十八章》的内容。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里有:“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於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馀言而去,莫知其所终。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马王堆帛书《道德经》乙记“《德》三千四十一”、“《道》二千四百廿六”,合计5467字,合于上述“言道德之意五千馀言”;郭店楚简《老子》今被定为甲、乙、丙三本,这对应于崔仁义先生最初划定的C、B、A三部分,这三部分共有十六组,除去不见于帛书的“大一生水”组,合于上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里有:“孔子之所严事:於周则老子;……於楚,老莱子”,可见老子、老聃、老莱子应该是《道德经》不同时期的传承者和作者,只是他们的传说都与孔子有关,所以感觉老子年岁特别长。张岱年于1990年在高明的《帛书老子校注》序言里指出,“報怨以德”句子在《论语》里被孔子批评,说明老子与孔子为同时期的人。而“報怨以德”的句子在楚简《道德经》里还没有出现,只在“五千言”《老子》里有此句,以张先生的理据推论,孔子时期就应有“五千言”老子了,那么楚简《道德经》的源头就更早。而我认为,其实是“五千言”《老子》针对《论语·宪问》里反对“以德报怨”,而重新肯定了“以德报怨”的观点。(《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另外古人对同一学说的同宗同门之人也可以统称为“某子”,如对孙武和孙膑,不是因为其祖孙关系,而是因为对同门兵法的传承和发扬的关系,故都称其为“孙子”;所以对于老子学说不同时期的传人,古人也可以对他们统称为“老子”。
  楚简《老子丙·A》关于“大一生水”的阐述,是比《老子甲·C》“有状混成”更具体的思想,所以是針對前輩思想的解释性叙述,也是针对“状”的结构性描述。楚简《老子乙·B》结尾的“修之身”更是对“古之善為士者”的直接要求,所以楚简《老子乙·B》是以《老子甲·C》为基础的進一步論述。所以若没有《老子甲·C》,则《老子乙·B》和《老子丙·A》就无从谈起。国之大事唯祀与戎,家之大事唯教与生,人之大事唯知与行,天下之大事唯人与自然。在简本《老子甲·C》中,祀与戎、教与生、知与行、人与自然,这些基本的“道”都包含无遗,从“人-地-天-自然”这个序列,再到“天下-国-乡-家-人”这个序列,简本《老子甲·C》都表述无遗,简本《老子甲·C》对为人之道、持家之道、立国之道、认识自然之道,都说明无遗。所以郭店简本《老子甲·C》是完整的、自成体系的道学版本,也是已知最早的《老子》版本。

  从有《老子》河上公本和王弼本以后,我们就习惯了传世本《道德经》八十一章的面目,但是从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道德经》,到1993年荆门郭店一号楚墓出土战国楚简《道德经》后,我们必须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道德经》的起源和流传过程,不过传世本《道德经》已经流传两千多年,八十一章的《道德经》已经发展出自身的理论体系,所以找出竹简本《老子》原始的理论体系和思想框架才是研究者的目的。
  楚简《老子》甲本现有39支简,按照崔仁义先生的研究,可分为上下两篇。按先秦著作的習慣,可將《老子甲·C》分上下两篇,上篇讲道用:“天道”、“人为”,下篇讲德行:“子德”、“士行”; 《老子乙·B》是后世老子学者的作品,可以视为《老子》外篇;《老子丙·A》是三种里最短的简本,是主要针对《老子》上下篇的“天道”和“士行”而写的,可以视为《老子》上下篇的传。此传或许是郭店楚墓主人的作品。
  另一種分章方法是对于甲本上篇根据内容按顺序拟出七个主题,分别是:“道”、“亡为”、“亡名”、“闭塞”、“用兵”、“功退”、“不谷”;对于甲本下篇,根据内容和顺序又拟出“不谷”、“用兵”、“亡为”、“德”、“亡名”、“道”、“功退”。上下合并为八个主题:1、道,2、德,3、亡为,4、亡名,5、闭塞,6、用兵,7、功退,8、不谷。对于乙本(道、德、亡为、闭塞)和丙本(道、亡为、亡名、用兵、功退、不谷)的内容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也不超出甲本的这八个主题。作为不同时代和不同人物而同一门派的作品,围绕同样主题的写作,可以被视为是继承和深化前辈的理论体系。对楚简《老子》乙本我称其为“再传”,简称为“传”,认为是二代传人的作品;对于楚简《老子》丙本我称其为“记传”, 认为是三代传人的作品;因为丙本最有可能是墓主本人的笔记,所以简称“记”。
―――――――――――――――――――――――――

郭店楚墓竹簡《老子》影印竖排上传附件在11楼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4 18:4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讲坛系列讲座之(十八)秦伊人·古典国学结构·第二道学

郭店楚簡《老子》內篇、外篇和傳記
内篇·上(簡本C1《老子·甲上》)
-----------------------------------
一、天道
1[有狀混成]
01又狀蟲成先天地生敓穆獨立不垓可以爲天下母未知亓名孶之曰道吾01
02強爲之名曰大大曰筮筮曰遠遠曰反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國中有四大安王居一安人02
03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天地之間]
天地之間亓猶囚雚輿虛而不屈復而愈出■03
3[至虛恒也]
04至虛亟也獸中篤也萬物方作居以須復也天道熉熉各復亓蓳■04
二、人为
4[能爲術恒亡為也]
05能爲術亟亡爲也侯王能守之而萬物將自(為心)(為心)而欲作將貞之以亡名之撲夫05
06亦将知知足以束萬物将自定■
5[為亡為]
爲亡爲事亡事味亡味大小之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06
07猶難之古終亡難■  
6[天下皆知美之為美]
天下皆知美之爲美也亞已皆知善此亓不善已又亡之相生也07
08難易之相成也長耑之相型也高下之相浧也音聲之相和也先後之相堕也是08
09以聖人居亡爲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也爲而弗志也成而弗居夫唯09
10弗居也是以弗去也■
7[道恒亡名]
道亟亡名僕唯占天地弗敢臣侯王反能10
11獸之萬物將自賓■
8[天地相合]
天地相會也以逾甘露民莫之命而自均安始制又名名11
12亦既又夫亦將知至知至所以不始畀道之在天下也猶少浴之輿江海■12
9[亓安也易持也]
13亓安也易隶也亓未筮也易悔也亓霏也易畔也亓微也易散也爲之於亓13
14亡有也給之於亓未亂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成之台作【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
15足下■ 
10[知之者弗言]
知之者弗言言之者弗知閉亓兌塞亓門和亓光同亓誓誓銼亓銳解亓紛15
16是謂玄同古不可得而新亦不可得而足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16
17不可得而貴亦可不可得而賤古爲天下貴■
11[以正之邦]
以正之邦以奇用兵以亡事17
18取天下吾可以知亓然也夫天多忌諱而民卥畔民多利器而邦慈昏人多18
19智而奇勿慈起法勿慈章盜賊多又是以聖人之言曰我楳事而民自福19
20我亡爲而民自歸我好靜而民自正我谷不谷而民自樸√20
------------------------------------------------
[自然][自为][自定][自賓][自富][自化][自正][自樸](8)
[亡為][亡名][亡難][亡有][亡事](5)
内篇·下(簡本C2《老子·甲下》)
-----------------------------------
一、子德
1[絕智棄辯]
21繼知棄偏民利百倍■繼巧棄利盜賊亡又■繼悔棄詐民復孝子■三言以21
22爲使不足或令之或唬豆■見素保菐少私寡欲■
2[江海]
江海所以為百浴王以亓22
23能爲百浴下是以能爲百浴王聖人之在民前也以身後之亓在民上也以23
24言下之亓在民上也民弗厚也亓在民前也民弗害也天下樂進而弗厭24
25以亓不爭也故天下莫能輿之爭
3[罪莫厚]
罪莫厚唬甚欲咎莫險唬谷得25
26化莫大唬不知足知足之爲足此亟足矣
7[含德之厚者比於赤子]
34含德之厚者比於赤子虺蠆蛇弗蟄攫鳥猛獸弗扣骨溺蓳柔而踊34
35固未知牝戍之合脧怒精之至也終日唬而不嗄和之至也和曰常知和曰名35
36益生曰祥心使照曰強物壯則老是謂不道■
二、士行
4[以術佐人主者]
以術佐人主者不谷以兵強26
27於天下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強■果而弗伐果而弗驕果而弗矜■是謂果而不強亓27
28事好■
5[古之善為士者]
長古之善爲士者必北溺玄達深不可志■是以爲之頌豫唬如冬涉川■猶唬亓28
29如畏四嚴■敢唬亓如客■渙唬亓如釋■屯唬亓如樸■昆唬亓如濁竺能濁以束29
30者將徐清■竺能安以動者將徐生保此術者不谷堂呈爲之者敗之執之者遠30
31之是以聖人亡爲古亡敗亡執故亡逆臨事之紀誓終如始此亡敗事矣
6[聖人欲不欲]
聖人谷31
32不谷不貴難得之貨教不教復眾之所過■是谷聖人能輔萬物之自然而弗32
33【敢爲】33缺簡
8[名與身]
名與身孰新身與貨36
37孰多(之貝)與(亡貝)孰肪甚愛必大費厚藏必多(亡貝)古知足不辱知至不始可37
38以長舊■
9[反也者道動也]
返也者道僮也溺也者道之甬也天下之物生於又生於亡■
10[持而盈]
持而浧38
39之不不若已湍而群之不可長保也金玉浧室莫能獸也貴福驕自遺咎39
40也功遂身退天之道也√40
--------------------------
[亡為][亡敗][亡執][亡失]
外篇(簡本B《老子·乙》)
----------------------
1[上士聞道]
01上士聞道僅能行於亓中中士聞道若聞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弗大01
02笑不足以爲道矣是以建言又之明道如昧迟道【如類進】
03道若退上德如浴大白如辱廣德如不足建德(如)【偷質】真如愉03
04大方亡隅大器慢成大音希聲大象亡形(道)【善始且善成】
2[治人事天]
05治人事天莫若嗇夫唯嗇是以早是以早備是胃【重積德重積德則亡】
06不克亡不克■則莫知亓亟莫知亓亟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舊是謂深根固柢之法】
07長生舊視之道也■
3[學者日益]
學者日益爲道者日熉熉之或熉以至亡爲07
08也亡爲而亡不為繼學亡憂
4[唯與阿]
唯與可相去幾可美与亞相去可若08
09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  
5[寵辱若驚]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可謂寵09
10辱寵爲下也得之若驚從之若驚是謂寵辱驚【何謂貴大患】
11若身吾所以又大患者爲吾又身縱吾亡身或可【患為於身】
12爲天下若可以托天下矣愛以身爲天下若可以復天下矣■12
6[閉亓門]
13閉亓門塞亓兌終身不侮啟亓兌塞亓事終身不來■
7[大盛若]
大成若13
14垓亓用不敝■大浧若盅亓用不窮■大巧若拙大盛若詘大植14
15若屈■
8[燥勝寒]
燥勝寒靜勝熱清為天下定
9[善建者不拔]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15
16不兌子孫以亓祭祀不輟
10[修之身]
修之身亓德乃真修之家亓德又餘修16
17之鄉亓德乃長修之邦亓德乃豐修之天下【亓德乃溥以家觀】
18家以鄉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以此】
―――――――――――――
傳記(簡本A《老子·丙》)
--------------------------------
1[大一生水]
01大一生水水反輔大一是以成天天反輔大一是以成地天地【復相輔】
02也是以成神明神明復相輔也是以成陰陽陰陽復相輔也是以成四時四時02 
03復輔也是以成寒熱寒熱復相輔也是以成濕澡濕澡復相輔也成歲03
04而止古歲者濕澡之所生也濕澡者寒然之所生也寒然者四時【之所生也四時】
05者陰陽之所生陰陽者神明之所生也神明者天地之所生也天地05
06者大一之所生也是古大一藏於水行於時周而或【始可以爲】
07萬物母能垓能浧以記爲萬物經此天之所不能殺地之所07
08不能埋陰陽之所不能成君子知此之謂【道】
2[天道]
09天道贵溺雀成者以益生者伐於强賓於【溺……】
10下土也而謂之地上气也而謂之天道亦亓字也请聞亓名以10
11道从事者必托亓名古事成而身長聖人之从事也亦托亓11
12名古功成而身不剔天地名字并立古化亓方不思相当【天不足】
13於西北亓下高以强地不足於東南亓上【低以盈不足於上】
14者有余於下不足於下者有余於上■14
15大上下知有之亓即新誉之亓即畏之亓即母之信不足安15
16有不信猷唬亓貴言也成事述功而百姓曰我自然也古大16
17道廢安有仁義六新不和安有孝孳邦家【昏亂安】有正臣■17
3[执大象]
18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坪大樂與餌過客止古道【之出言】
19淡呵亓無味也見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而不可既也■19
4[君子居]
20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古曰兵者【不祥之器也不】
21得已而用之銛襲爲上弗美也美之是樂殺人夫樂【殺人不】
22以得志於天下古吉事上左喪事上右是以偏將22
23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居之也古殺【人衆】
24則以愍悲位之戰勝則以喪禮居之■24
5[为之者]
25爲之者敗之執之者逆之聖人無爲古無敗也無執古【無逆也】
26誓終若始則無敗事矣人之敗也亟於亓幾成也敗之是以【聖】
27人欲不欲不貴难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之所過是以能輔萬物27
28之自然而弗敢爲■28
―――――――――――――――――――――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4 18:4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秦伊人 于 2014-4-4 19:22 编辑

郭店楚簡《道德經》經傳記校解說
[經]:郭店楚简C《老子·甲》两篇1-40簡(323mm)(本經)(疑似東周太史老子作)
[傳]:郭店楚简B《老子·乙》一篇1-18簡(305mm)(再傳)(疑似老聃作)
[記]:郭店楚简A《老子·丙》一篇1-28簡(263mm)(記傳)(疑似郭店墓主老莱子作)
[莊]:《莊子》
[甲]:馬王堆帛書《老子》甲(疑似關尹傳承五千言)
[韓]:韓非《解老》、《喻老》(戰國)
[乙]:馬王堆帛書《老子》乙(5467(西漢抄本)
[河]:河上公《宋麻沙本老子道德經》(漢)
[王]:王弼《老子注》(魏)
[校]:文字校對
[解]:文義解釋
[說]:

------------------------------------------------------------
一、大道
[經]
01又狀蟲成先天地生敓穆獨立不可以爲天下母未知其名孶之曰道吾
02強爲之名曰大大曰筮筮曰遠遠曰反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國中有四大安王居一安人
03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之間其猶囚雚輿虛而不屈復而愈出
04至虛亟也獸中篤也萬物方作居以須復也天道熉熉各復亓蓳
38返也者道僮也溺也者道之甬也天下之物生於又生於亡
[傳]
01上士聞道僅能行於亓中中士聞道若聞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弗大
02笑不足以爲道矣是以建言有之明道如昧迟道【如類進】
03道若退
[記]
01大一生水水反輔大一是以成天天反輔大一是以成地天地【復相輔】
02也是以成神明神明復相輔也是以成陰陽陰陽復相輔也是以成四時四時
03復輔也是以成寒熱寒熱復相輔也是以成濕澡濕澡復相輔也成歲
04而止古歲者濕澡之所生也濕澡者寒然之所生也寒然者四時【之所生也四時】
05者陰陽之所生也陰陽者神明之所生也神明者天地之所生也天地
06者大一之所生也是古大一藏於水行於時周而或【始可以爲】
07萬物母能垓能浧以記爲萬物經此天之所不能殺地之所
08不能埋陰陽之所不能成君子知此之謂【道……】
09天道貴溺雀成者以益生者伐於强賓於【溺……】
10下土也而謂之地上气也而謂之天道亦亓字也請聞亓名以
11道从事者必托亓名古事成而身長聖人之从事也亦托亓
12名古功成而身不剔天地名字并立古化亓方不思相当【天不足】
13於西北亓下高以强地不足於東南亓上【低以盈不足於上】
14者有余於下不足於下者有余於上
15大上下知有之亓即新誉之亓即畏之亓即母之信不足安
16有不信猷乎亓貴言也成事述功而百姓曰我自然也古大
17道廢安有仁義六新不和安有孝孳邦家昏亂安有正臣
18執大象往往而不害安坪大樂與餌過客止古道【之出言】
19淡呵亓無味也見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而不可既也
[甲](马王堆帛书无章序数及章名·章序、章名参照河上公本另加)
同异41章·[上士聞道堇能行之中士聞道若荐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為道是以]9[建言有之曰明道如費進道如退夷道如類上德如谷大白如辱廣德如不足建德]10
[如輸質真如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天象无形道隱无名夫唯道]善[始且11善成]
去用40·[反也者道之動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12
道化42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12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13
洪德45·躁勝寒靜姓熱清靜可以為天下正18
俭欲46章·[天下有道卻走馬以]18糞天下無道戎馬生于郊19
归元52章·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29復守其母沒身不殆·塞其悶閉其門終身不堇啟其悶濟其事終身[不救見]小曰30[明]守柔曰強用其光復歸其明毋遺身殃是謂襲常·
益证53章·使[我介有知也行于大]道唯31[施是畏大道]甚夷民甚好解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采[帶利劍厭食貨]32[財有余是謂盜夸盜夸非道也]33
为道62章·[道]50者萬物之注也善人之寶也不善人之所保也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賀人人之不善何[棄之]51
有故立天子置三卿雖有共之壁以先四馬不若坐而進此古之所以貴此者何也不[曰求]52[以得有罪]以免輿故為天下貴·53
天道77章·天下85[之道猶張弓]者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故天之道損有86
[餘而補不足人之道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而有以取奉于无者乎[其惟]87[道者乎是以聖人為而弗又成功而弗居也若此其不欲見賢也]88
任信78章·[天下莫柔弱于水]88[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先也以其无以][之也故柔勝剛弱勝強天下莫不知而莫能]89
行也故聖人之言云曰受邦之詬是謂社稷之主受邦之不祥是謂天下之王[正言] 90若反
无源04章·[道沖而用之有弗盈]也瀟呵似萬物之宗挫其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呵似]100或存君不知[誰子]也象帝之先101
虚用05章·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101[天地之間其猶橐籥與虛而不淈動而愈出多聞數窮不若守于中多聞數窮不若守於中102
成象06章·浴神[]102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之根綿綿呵若存用之不堇103
易性08章·上善似水水善利萬物不有争居眾之所惡故幾于道矣居善地105心善淵予善信政善治事善能踵善時夫唯不爭故无尤106
赞玄14章·視之而弗115見名之曰微聽之而弗聞名之曰希□之而弗得名之曰夷三者不可致詰飲□而為一116一者其上不攸其下不忽尋尋呵不可名也復歸于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忽117
恍隨而不見其後迎而不見其首執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謂道紀118
归根16章·至虛極也守靜表也萬物并作吾以觀其復也天物蕓蕓各復歸于其根各復歸于其根曰靜122靜是謂復命復命常也知常明也不知常妄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123沒身不怠
淳风17·大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譽之其次畏之其下侮之信不足案有不信猗呵124其貴言也成功遂事而百姓謂我自然125
俗薄18·故大道廢案有仁義知慧出案有大125偽六親不和案有孝慈邦家昏亂案有貞臣126
虚无23章·希言自然飄風不終朝暴雨不終日孰為此天法138而弗能久又況于人乎故從事而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德139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140
象元25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呵寥呵獨立而不改140可以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道大141天大地大王亦大國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42
仁德35章·執大象天下164往往而不害安平大樂與餌過格止故道之出言也曰淡呵其無味也視之165不足見也聽之不足聞也用之不可既也167
[校]
·又狀蟲成:“又”手持为有;“状”似将;“虫成”类似无序的“蚁附”状态。
·敓穆:“敓”通兑,是言交换;“穆”通禾,是言植物生长。
·獨立不垓:“垓”是言大地。楚霸王死于有“垓下”。
·能垓能浧:“浧”为水中高地,楚都多称“郢”,由浧变郢。説“大一”能垓能浧,是说“大一”的普适性;同时说明垓与浧的对应性。
·孶之曰道:“孳”是言孳乳。

[解]:(吴按:道之核心
1
“有状虫成”:“虫成”是指混沌无序的状态,汉简《孙膑兵法》有“蚁附”,这与“虫成”同义,是指无序状态。天地是有序的,先天地生者则是无序的,“敓”者兑也,转换也,“穆”者大禾也,嘉禾也,禾者生长有序,“敓穆”是言从混沌状态转换为有序状态,这种转换自发无*界,是为天下产生之源,先天地生者,是为天下母;产生这种转换的动力还未知其名,孳乳之曰“道”。見《包山楚简》之“故敓之”。
2
天地之间就象个“囚雚”,“囚雚”俗称皮老虎,是古代冶炼用于鼓风的皮囊,也是风箱的前身。“囚雚”是有弹性的封闭空间,“虚而不屈复而愈出”是说皮老虎中之气体,排气时是要使皮囊空“虚”,这时感觉气体不愿意被排出而表现为“不屈”;进气时是要使气体“复”入皮囊,这时反而感觉气体还在外泄,表现为“愈出”。所以说“虚而不屈复而愈出”。这是一个“天地间”的模型,用这个模型来说明“天地”是一个封闭而有弹性的空间。
3
道之四表:大、筮、圆、返,道之四性:先天、宿命、循环、因果。(“大一”先天性、“卜筮”宿命性、“天圆”循环性、“溺返”因果性)
4
“大一”:是楚人信奉的最高神灵,是指岁星,其“藏於水行於时,周而复始可以为万物母”、“天之所不能殺,地之所不能埋,陰陽之所不能成,能垓能浧以記爲萬物經”、“君子知此之謂道”。 “大一生水……復相輔也成歲”此是用岁星运行轨迹作为模型,其蕴数为六,同筮数,其蕴物一为天地,二为神明,三为阴阳,四为四时,五为寒热,六为燥湿;筮数恒用双,与岁数十二合。注:这是对道的四表之一“大”的说明。)
5
貞(甲骨文贞是占卜断语)之以亡名之菐(僕僮弗称其名,字从为臣仆,菐、卜双关)(見《包山楚简》亟貞吉)若说:贞之以卜,则明白是侯王用占卜测未知之事,因为占卜所以有夫亦将知,但是如是说则没有亡名天地弗敢臣之语。只有说:贞之以亡名之菐才对应天下弗敢臣,因为主人对僕僮不称其名,所以说亡名之菐;且字从为臣仆,同时这里用双关,卜筮通道,天地法道,故虽然字从臣,但天下不敢以菐(卜)为臣,所以说天地弗敢臣(注:这是对道的四表之一的说明。)
6
“至虚亟也兽中笃也”:这是对“囚雚”性质的另一种描述,是说越是被空虚化的空间,越是有向心力。“万物方作居以须复”是说众人劳作时要奔向四方,居住时却要回复原地,用此来说明“天道圆圆”,周行闭合,叶落归根。(注:这是对道的四表之一“圆”的说明。)
7
“返”是拉纖者将船拉向上游,“溺”是船順水向下流漂游;“僮”是拉纤者,“甬”是乘船者;“返溺”是一个封闭的循环过程,“僮甬”是一体两面,天下的事物“又亡”共生,既生于扶佑也生于框制。只有“返”才有“溺”,先当被限制的“返者道之僮”,后作被释放的“溺者道之甬”。
(注:这是对道的四表之一“返”的说明。)
8
大曰筮,大以其数曰筮;筮曰远,筮以其形曰远;远曰反,远以其意曰返;返曰道,返以其实曰道;道曰大,道以其义曰大。大数六象筮,筮形圆音远,圆义回谓返,返溺因喻道,道周始作大,大统数归一,是谓太一。(道之四表:大、筮、圆、返。)道有四表,表藏四性,四性相关,递传周始,皆不离道。故道名曰大,大曰筮,筮曰圆,圆曰返,返曰道,道复曰大。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4 18:46: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秦伊人 于 2014-4-4 18:53 编辑

二、積德
[經]
34含德之厚者比於赤子虺蠆蟲蛇弗蟄攫鳥猛獸弗扣骨弱蓳柔而
35固未知牝戍之合脧怒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和曰常知和曰名
36益生曰祥心使照曰強物壯則老是謂不道
[傳]
03上德如浴大白如辱廣德如不足建德如【偷質】真如愉
04大方亡隅大器慢成大音希聲大象亡形道【善始且善成】
05治人事天莫若嗇夫唯嗇是以早是以早備是胃【重積德重積德則亡】
06不克亡不克則莫知亓亟莫知亓亟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舊是謂深根固柢之法】
07長生舊視之道也
15善建者不拔善抱者
16不兌子孫以亓祭祀不輟修之身亓德乃真修之家亓德有餘修
17之鄉亓德乃長修之邦亓德乃豐修之天下【其德乃溥以家觀】
18家以鄉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以此】
[甲]
论德38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為而无]以為也上仁為之[而无]1以為也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也上禮為之而莫之應也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2
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也而亂]之首也3[前識者道]之華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實不居其華4故去彼取此5
同异41·上德如谷大白如辱廣德如不足建德10如輸質真如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天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始且11善成
任德49章·[聖人恒无]22[心以百姓之心之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23[德]信也[聖人]之在天下 焉為天下渾心百姓皆屬[耳目焉聖人皆孩之]24
养德51章·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是以]萬物[尊]道而貴[德道]27之尊德之貴也夫莫之爵而恆自然也·道生之畜之長之逆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生而]28
弗有也為而弗恃也長而弗宰也此之謂玄德29
修观54·[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絕修之身]33[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餘修之鄉其德乃長修之邦其德乃豐修之天下其德]34[乃溥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35
玄符55·[含德之厚者比於赤子蜂刺虺蛇弗螫攫鳥猛獸弗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會]36[而朘怒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物壯]37即老謂之不[不道早已]38
守道59·[治人事天莫若嗇夫惟嗇是以早服早服是謂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45[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深□固[柢長生久視之道也]46
守微65章·故曰為道者非以明民也將以愚之也民之難[治也以其知]也故以知知邦邦之賊也以不知知邦[邦之]60德也恆知此兩者亦稽式也恆知稽式此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乃至大順]61
任契79章·和大怨必有餘怨焉可以為善是以聖右契而不以責于人故有德司[无]91德司  夫天道親恒與善人[《德》三千四十一]92
能为10章·[戴菅魄抱一能毋離乎榑氣致柔]能嬰兒乎修除玄覽能毋疵乎[愛民活國能]108[毋以知乎天門啟闔能无雌乎明白四達能毋以知乎生之畜之生而弗有長而弗宰是]109[謂玄德]110
虚心21章·孔德之客唯道是從道之物唯恍唯忽忽呵恍132呵中有象呵恍呵忽呵中有物呵幽呵冥呵中有精呵其精甚真其中有信133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順眾父吾何以知眾父之然以此134
[莊]:卫生之经能抱一乎能勿失乎能无卜筮而知吉凶乎能止乎能已乎能舍诸人而求诸己乎《庄子·庚桑楚》
[莊]:儿子终日嗥而嗌不嗄和之至也《庄子·庚桑楚》
[莊]:大白若辱盛德若不足《庄子·寓言》
[韓]: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上德无为而无不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攘臂而仍之失道而后失德失德而后失仁失仁而后失义失义而后失礼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乎《韓非·解老》
[校]:
·赤子含德,原生未知,返高储能,溺下道用。嗇夫唯早,积德以备。(积德修身是有为)
·物壮则老是为不道,物壮是能量释放完毕,能量为德,无德则不道。
·返积德溺道用、居积德作道用、筮积德祭道用、大积德一道用。(道之四性与德道关系)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4 18:47: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亡爲
[經]
05能爲術亟亡爲也侯王能守之而万物將自謀謀而欲作將貞之以亡名之
06亦將知知足以束万物将自定爲亡爲事亡事味亡味大小之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
07猶難之故終亡難天下皆知美之爲美也惡已皆知善此不善已有亡之相生也
08難易之相成也長耑之相型也高下之相浧也音聲之相和也先後之相堕也是
09以聖人居亡爲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也爲而弗志也成而弗居夫唯
10弗居也是以弗去也
13安也易持也未兆也易謀也脆也易畔也微也易散也爲之於
14亡有也治之於未亂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成之台作【於累土百仞之高始於】
15足下
28古之善爲士者必北溺玄達深不可志是以爲之頌豫乎如冬涉川猶乎
29如畏四嚴敢乎如客渙乎如釋屯乎如菐昆乎如濁竺能濁以束
30者將徐清竺能安以動者將徐生保此術者不谷堂浧爲之者敗之執之者去
31之是以聖人亡爲故亡敗亡執故亡逆臨事之紀慎終如始此亡敗事矣
[傳]
07學者日益爲道者日損損之或損以至亡爲
08也亡爲而亡不爲繼學亡憂唯與可相去幾可美與惡相去可若
09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可謂寵
10辱寵爲下也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驚【何謂貴大患】
11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爲吾有身及吾亡身或可【患貴爲身于】
12爲天下若可以托天下矣愛以身爲天下若可以復天下矣
[記]
25爲之者敗之執之者逆之聖人無爲古無敗也無執古【無逆也】
26慎終若始則無敗事矣
[甲]
道化42章·物或損之而益13益之而損故人之所教亦我而教人故強粱者不得死我將以為學父14
偏用43章·天下之至柔[14]於天下之至堅无有一於无間吾是以[知无為之有益也不言之教无為之益天]15下希能及之矣16
忘知48章·為學者日益聞道者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21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將欲取天下者恒無事及其有事也又不足以取天下矣22
顺化58章·[其政閔閔其民屯屯其政察察]其邦缺缺禍福之所倚福禍之所伏[孰知其極]43[其正也正復為奇善復為妖人之謎也其日固久矣是以方而不割廉而不刺直而不]44[紲光而不曜]45
居位60章·[治大國若烹小]46[鮮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也其神不傷人也非其神不傷人也聖人亦弗傷[也夫]47[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48
恩始63章·為无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圖難乎53[其易也為大乎其細也]天下之難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54[夫輕諾者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於无難·55
守微64章·其安也易持也[其未]55[兆也易謀也其脆也易判也其微也易散也為之于其未有也治之于其未亂也合抱之木]56[生于]毫末[九成之]台作子蔂土百仞之高始于足[下為之者敗之執之者失之聖]57
[人无為也故无敗也无執]也故无失也民之從事也恆于其成事而敗之故慎終若始則[无敗]58[事是以聖人欲不欲]而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而復眾人之所過能輔萬物之自[然而]59弗敢為·60
养身02章·天下皆知美為美惡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95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意聲之相和也先後之相隨恒也是以聖人居无為之事[行不]96
[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也為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居是以弗去70
安民03章·[不上賢使]97[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不亂]是以聖人[之治也虛]98[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恒使民]欲也使[夫知不敢弗為而已則不治矣]99
虚用05章·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101狗多聞數窮不若守于中102
无用11章·[卅輻同一轂當]其[有車之用也埏埴為]器當其有埴[器之用也鑿戶牖]110[當其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為利之以為用111
检欲12章·五色使人目盲馳騁田獵使人[心發狂]111難得之貨使人之行方五味使人之口爽五音使人之耳聾是以聖人之治也為腹[不為目]112故去彼取此
厌耻13章·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之為下得之若驚失之113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也及吾無身114有何患故貴為身于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矣愛以身為天下女何以寄天下115
显德15章·古之118善為道者微妙玄達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曰與呵其若冬涉水猶呵119其若畏四鄰嚴呵其若客渙呵其若淩釋沌呵其若樸湷呵其若濁呵120
其若谷濁而靜之徐清女以動之徐生葆此道不欲盈夫唯不欲盈是以能敝而不121成
异俗20章·絕學无憂唯與訶其相去幾何美與惡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亦不128可以不畏恍呵其未央哉眾人熙熙若饗于大牢而春登台我泊焉未兆若嬰兒未129
咳累呵如无所歸眾人皆有餘我獨遺我愚人之心也惷惷呵俗人昭昭我獨130昏呵俗人察察我獨悶悶呵忽呵其若海恍呵其若无所止眾人皆有以我獨頑131以俚吾欲獨異于人而貴食母
苦恩24章·炊者不立自視不章自134見者不明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曰餘食贅行物或惡之故有欲者弗135居
重德26章·重142為輕根清為躁君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其輜重雖有環官燕處則昭143若若何萬乘之王而以身輕于天下輕則失本躁則失君144
巧用27章·善行者轍跡善144言者瑕謫善數者不以籌策善閉者關籥而不可啟也善結者145約而不可解也是以聖人恆善救人而棄人物棄財是謂明故善人善人146
之師不善人善人之資也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乎大迷是謂妙要147
反朴28章·知其雄守147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恒德不離恒德不离復歸嬰兒知其白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恒德乃148
足復歸于樸知其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恒德不忒恒德不忒復歸于无極樸散則149為器聖人用則為官長夫大制无割150
无为29章·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弗得已天下150神器也非可為者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物或行或隨或熱或吹或強或挫151或培或墮是以聖人去甚去大去奢152
微明36章·將欲翕之必因張之將欲弱之必固166強之將欲去之必固與之將欲奪之必固予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強魚不167脫于淵邦利器不可以視人168
为政37章·逆恒無名侯王若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168作吾將闐之以無名之樸闐之以無名之樸夫將不辱不辱以靜天地將自正169
(张岱年于1990年在高明的《帛书老子校注》序言里指出,“報怨以德”句子在《论语》里被孔子批评,说明老子与孔子为同时期的人。《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莊]: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庄子·天下》
�� �/p0w ��v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仿宋_GB2312;mso-fareast-font-family:宋体;mso-hansi-font-family:宋体;mso-bidi-font-family:宋体'>05章·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101[天地之間其猶橐籥與虛而不淈動而愈出多聞數窮不若守于中多聞數窮不若守於中102
成象06章·浴神[]102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之根綿綿呵若存用之不堇103
易性08章·上善似水水善利萬物不有争居眾之所惡故幾于道矣居善地105心善淵予善信政善治事善能踵善時夫唯不爭故无尤106
赞玄14章·視之而弗115見名之曰微聽之而弗聞名之曰希□之而弗得名之曰夷三者不可致詰飲□而為一116一者其上不攸其下不忽尋尋呵不可名也復歸于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忽117
恍隨而不見其後迎而不見其首執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謂道紀118
归根16章·至虛極也守靜表也萬物并作吾以觀其復也天物蕓蕓各復歸于其根各復歸于其根曰靜122靜是謂復命復命常也知常明也不知常妄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123沒身不怠
淳风17·大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譽之其次畏之其下侮之信不足案有不信猗呵124其貴言也成功遂事而百姓謂我自然125
俗薄18·故大道廢案有仁義知慧出案有大125偽六親不和案有孝慈邦家昏亂案有貞臣126
虚无23章·希言自然飄風不終朝暴雨不終日孰為此天法138而弗能久又況于人乎故從事而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德139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140
象元25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呵寥呵獨立而不改140可以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道大141天大地大王亦大國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42
仁德35章·執大象天下164往往而不害安平大樂與餌過格止故道之出言也曰淡呵其無味也視之165不足見也聽之不足聞也用之不可既也167
[校]
·又狀蟲成:“又”手持为有;“状”似将;“虫成”类似无序的“蚁附”状态。
·敓穆:“敓”通兑,是言交换;“穆”通禾,是言植物生长。
·獨立不垓:“垓”是言大地。楚霸王死于有“垓下”。
·能垓能浧:“浧”为水中高地,楚都多称“郢”,由浧变郢。説“大一”能垓能浧,是说“大一”的普适性;同时说明垓与浧的对应性。
·孶之曰道:“孳”是言孳乳。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4 18:48: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四、亡名
[經]
10道亟亡名僕唯占天地弗敢臣侯王反能
11兽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會也以逾甘露民莫之命天自均安始制有名名
12亦既有夫亦將知知至至所以不始譬道之在天下也猶少浴之與江海
36名與身孰新身與貨
37孰多之與亡孰肪甚愛必大費厚藏必多亡故知足不辱知至不始可
38以長舊
[記]
09下土也而謂之地上气也而謂之天道亦亓字也請聞亓名以
10道从事者必托亓名古事成而身長聖人之从事也亦托亓
11名古功成而身不剔天地名字并立古化亓方不思相当
[甲]
立戒44章·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16[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17
显质81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善[者不多多]者不善·聖人无[積既]66以[為人己愈有既以予人己愈多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弗爭]67
体道01章·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故]93恒无欲也以觀其眇恒有欲也以其所噭兩者同出異名同謂玄之又玄眾眇之[門]94
赞玄14章·視之而弗115見名之曰微聽之而弗聞名之曰希之而弗得名之曰夷三者不可致詰飲而為一116一者其上不攸其下不忽尋尋呵不可名也復歸于无物是謂无狀之狀无物之象是謂忽117
恍隨而不見其後迎而不見其首執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謂道紀118
圣德32章·道恒無名樸雖158小而天下弗敢臣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俞甘露民莫之159令而自均焉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所以不殆俾道之在天下也猶160小谷之與江海也161
辩德33章·知人者知也自知者明也勝人者有力也自勝者強也知足者富161也強行者有志也不失其所者久也死不忘者壽也162
任成34章·道汎呵其可左右也成功162遂事而弗名有也萬物歸焉而弗為主則恆无欲也可名于小萬物歸焉而弗163為主可名于大是以聖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為大也故能成大164
为政37章·逆恒無名侯王若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168作吾將闐之以無名之樸闐之以無名之樸夫將不辱不辱以靜天地將自正169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4 18:48:35 | 显示全部楼层
五、閉塞
[經]
15知之者弗言言之者弗知閉亓兌塞亓門和亓光同亓塵銼亓銳解亓紛
16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新亦不可得而足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
17不可得而貴亦可不可得而賤故爲天下貴
[傳]
13閉亓門塞亓兌終身不侮啟亓兌塞亓事終身不來大盛若
14缺亓用不敝大浧若盅亓用不窮大巧若拙大盛若詘大植
15若屈燥勝寒靜勝熱清為天下定
[甲]
洪德45章·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沖其用不窘大植17如屈大巧如拙大贏如詘躁勝寒靜姓熱清靜可以為天下正18
鉴远47章·不出于戶以知天下不窺于牖以知天道其出也彌遠其[知彌少是]20[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弗為而成]21
归元52章·塞其悶閉其門終身不堇啟其悶濟其事終身不救見小曰30明守柔曰強用其光復歸其明毋遺身殃是謂襲常31 
玄德56章·[知者]弗言言者弗知塞其悶閉其門和其光同其塵挫其銳解38其紛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39而貴亦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40
顺化58章·其政閔閔其民屯屯其政察察其邦缺缺禍福之所倚福禍之所伏孰知其極43其无正也正復為奇善復為妖人之謎也其日固久矣是以方而不割廉而不刺直而不44紲光而不曜45
谦德61章·大邦者下流也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恆以靜勝牡為其[靜也]48[故]宜為下大邦以下小邦則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則取于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故]49
大邦者不過欲兼畜人小邦者不過欲入事人夫皆得其欲[故大邦者宜為下]50
独*立80章·小邦寡民使十百人之器毋用使民重死而遠徙有車周无所乘之有甲兵无所陳64[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樂其俗安其居鄰邦相望雞狗之聲相聞民[至]65[老死不相往來]66
检欲12章·五色使人目盲馳騁田獵使人心發狂111難得之貨使人之行妨五味使人之口爽五音使人之耳聾是以聖人之治也為腹不為目112故去彼取此113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4 18:4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六、用兵
[經]
17以正之邦以奇用兵以亡事
18取天下吾何以知亓然也夫天多忌諱而民彌叛民多利器而邦滋昏人多
19智而奇勿滋起法勿滋章盜賊多有是以聖人之言曰我無事而民自福
26以術佐人主者不谷以兵強
27於天下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強果而弗伐果而弗驕果而弗矜是謂果而不強亓
28事好長
[記]
20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古曰兵者【不祥之器也不】
21得已而用之銛襲爲上弗美也美之是樂殺人夫樂【殺人不】
22以得志於天下故吉事上左喪事上右是以偏將
23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居之也古殺【人衆】
24則以悲位之戰勝則以喪禮居之
[甲]
忘知48章·[將欲取]天下者恒[无事及其有事也又不足以取天下矣] 22
贵生50章·[出生入死生之]24[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而民生生動皆之死地之十有三夫何故也以其生生也蓋[聞善]25
執生者陵行不[辟兕虎]入軍不被甲兵兕无所椯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26何故也以其无死地焉·27
淳风57章·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40也哉夫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民多利器而邦家滋昏人多智而何物滋[起法物滋章]41[而盜賊多有]42
三宝67章·[天下皆謂我大不肖]67夫唯[大]故不肖若肖細久矣我恒有三寶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儉]68
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事長今舍其慈且勇舍其後且先則必死矣夫慈[以戰]69則勝以守則固天將建之如以慈垣之70
配天68章·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弗[與]70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是謂天古之極也·71
玄用69章·用兵有言曰吾71不敢為主而為客吾不進寸而退尺是謂行无行攘无臂執无兵乃无[敵]矣禍莫72明於无適无適近亡吾寶矣故稱兵相若則哀者勝矣73
知难70章·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73也而人莫之能知也而莫之能行也言有君事有宗其唯无知也是以[不我知知我者]74[希則我]貴矣是以聖人被褐而褱玉75
知病71章·知不知尚矣不知不知病矣是以聖人之不病以其75[病病是以不病]76
爱己72章·[民之不畏畏則大威將至]矣·毋狎其所居毋厭其所生夫唯弗厭[是以不厭是]76[以聖人自知而不自見也自愛]而不自貴也故去彼取此·77
任为73章·勇于敢者[則]77[殺勇于不敢者則活知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天之道不戰]78[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彈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79
制惑74章·[若民恒且不畏死]79奈何以殺懼之也若民恒畏死則而為者吾將得而殺之夫孰敢矣若民[恒且]80
必畏死則恒有司殺者夫代司殺者殺是代大匠斲也夫代大匠斲者則[希]81不傷其手矣·82
贪损75章·人之飢也以其取食税之多也是以飢百姓之不治也以其上有以為[也]82是以不治·民之輕死以其求生之厚也是以輕死夫唯无以生為者是賢貴生·83
戒强76章·人之生也83柔弱其死也  仞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曰堅強者死之徒84也柔弱微細生之徒也兵強則不勝木強則恒強大居下柔弱微細居上85
俭武30章·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強于天下其事好還師之152所居楚□生之善者果而已矣毋以取強焉果而毋驕果而勿矜果而勿伐153果而毌得已居是謂果而不強物壯而老是謂之不道不道早已154
偃武31·夫兵者不祥之器也154物或惡之故有欲者弗居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故兵者非君子之器也兵者155不祥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銛龐為上勿美也若美之是樂殺人也夫樂殺人不156
可以得志于天下矣是以吉事上左喪事上右是以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157右言以喪禮居之也殺人眾以悲哀蒞之戰勝以喪禮處之158
微明36章·將欲翕之必因張之將欲弱之必固166強之將欲去之必固與之將欲奪之必固予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強魚不167脫于淵邦利器不可以視人168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4 18:49: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功退
[經]
38持而浧
39之不不若已揣而群之不可長保也金玉浧室莫能獸也貴福驕自遺咎
40也功遂身退天之道也(揣=短)
[記]
16有不信猷乎亓貴言也成事述功而百姓曰我自然也
[甲]
韬光07·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103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芮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无私]104與故能成其私105
运夷09章·持而盈之不[若其已揣]106而□之□之□可常葆之金玉盈室莫之守也貴富而驕自遺咎也功遂身芮天[之]107[道也]108
淳风17·信不足案有不信猗呵124其貴言也成功遂事而百姓謂我自然125
苦恩24章·炊者不立自視不章自134見者不明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曰餘食贅行物或惡之故有欲者弗135居
益谦22章·居曲則全枉則定洼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執一以為天下牧不自136視故明不自見故章不自伐故有功弗矜故能長夫唯不爭故莫能與之爭古137之所謂曲全者幾語哉城全歸之138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4 18:5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八、不谷
[經]
20我亡爲而民自爲我好青而民自正我谷不谷而民自樸
21繼知棄偏民利百倍繼巧棄利盜賊亡有繼謀棄詐民復孝子三言以
22爲使不足或令之或乎豆見素保菐少私寡欲江海所以為百浴王以亓
23能爲百浴下是以能爲百浴王聖人之在民前也以身後之亓在民上也以
24言下之亓在民上也民弗厚也亓在民前也民弗害也天下樂進而弗厭
25以亓不爭也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罪莫厚乎甚欲咎莫險乎谷得
26化莫大乎不知足知足之爲足此亟足矣
31聖人谷
32不谷不貴難得之貨教不教復眾之所過是故聖人能輔萬物之自然而弗
33【敢爲】
[記]
26人之敗也亟於亓几成也敗之是以【聖】
27人欲不欲不貴难得之貨學不學復衆之所過是以能輔萬物
28之自然而弗敢爲
[甲]
法本39章·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侯王得一而]以為5[天下]正其[致之也謂天毋已清將恐裂謂地毋已寧將恐發]謂神毋已靈[將]恐歇謂谷毋已盈6
將恐竭謂[侯王毋已貴以高將恐蹶]故必貴而以踐為本[必高矣而以下為基]夫是7[以侯王自謂曰孤寡不谷此其賤之本與非也]故致數與无與是故不[欲祿祿若玉珞珞若石]8
道化42章·天下人之所惡唯矜寡不穀而王公以自名也物或損之[而益13益之而]損故[人之所教亦我]而教人故強粱者不得[死我將]以為學父14
俭欲46章·罪莫大于可欲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憯于欲得[故知]19[足之足]恒足矣20
淳风57章·[是以聖人之言曰]我无為也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无事民[自富我欲]42[不欲而民自樸]43
守微64章·是以聖人欲不欲而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而復眾人之所過能輔萬物之自然而59弗敢為60
后己66章·[江海之所]61以能為百浴王者以其善下之是以能為百浴王是以聖人之欲上民也必以其言下之其欲先[民也]62必以其身後之故居前而民弗害也居上而民弗重也天下樂推而弗厭也非以其无[爭與故天]63[下莫能與爭]64
安民03章·不上賢使97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不亂是以聖人之治也虛98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恒使民無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為而已則无不治矣99
还淳19·絕聖棄知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126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无有此三言也以為文未足故令之有所屬見素抱樸127少私寡欲128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4 19:3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秦伊人 于 2014-4-4 20:04 编辑

附录:1

郭店楚墓竹簡《老子C·甲》影印竖排
郭店楚墓竹簡《老子C·甲》影印竖排.part1.rar (976.56 KB, 下载次数: 14)
郭店楚墓竹簡《老子C·甲》影印竖排.part2.rar (976.56 KB, 下载次数: 6)
郭店楚墓竹簡《老子C·甲》影印竖排.part3.rar (976.56 KB, 下载次数: 8)
郭店楚墓竹簡《老子C·甲》影印竖排.part4.rar (219.78 KB, 下载次数: 6)

郭店楚墓竹簡《老子B·乙》影印竖排
郭店楚墓竹簡《老子B·乙》影印竖排.rar (717.22 KB, 下载次数: 8)

郭店楚墓竹簡《老子A·丙》影印竖排
郭店楚墓竹簡《老子A·丙》影印竖排.part1.rar (976.56 KB, 下载次数: 7)
郭店楚墓竹簡《老子A·丙》影印竖排.part2.rar (90.61 KB, 下载次数: 7)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4 20:0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0 17: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艺不精,好难理解啊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25 03:4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反复看了多遍,好帖,得支持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