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59|回复: 1

[转帖] 君士坦丁堡战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6 16: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君士坦丁堡战役
(高山流水原创)  

  一、雄起
  奥斯曼土耳其人是突厥人的一个部落(“土耳其”名字来源于“突厥”的一种发音),在十三世纪中叶,居住在两河流域,其宗主国罗姆苏丹国(塞尔柱人所建)被大举西征的蒙古军毁灭后,该部落为躲避蒙古人,遂西迁到安纳托利亚高原,定居在马尔马拉海东岸的土地上(距离海岸不到100英里)。1281年,其首领奥斯曼(奥斯曼帝国即得名于此)即开始扩张领土,其时,拜占庭帝国内部正处于无序状态,外有蛮族入侵,内有佣兵作乱,因此,奥斯曼帝国趁机雄起。1326年,奥斯曼攻占布尔萨(并定都于此),使这里成为对欧洲用兵的大本营。1344年,拜占庭皇帝约翰五世将女儿嫁给了其首领奥尔汗,之后,奥尔汗数次派兵帮助拜占庭打退了强敌,同时也感受到拜占庭的软弱可欺,1357年,奥尔汗遣子苏莱曼攻占了著名的亚德里亚堡(改名为埃迪尔内,并定都与此),开始了土耳其人征服欧洲的征程。由于欧洲基*督徒对于土耳其人的作战屡战屡败,教皇乌尔班五世大声呼吁让欧洲人注意新来的危险,但英法两国正进行百年战争,双方打得难分难解;此外,欧洲人*大都认为,君士坦丁堡的城墙是攻不破的(事实上,几百年来也是如此)。1371年奥斯曼苏丹穆拉德在哈尔曼里(位于马里乍河上)大败塞尔维亚人的7万大军。1389年,在决定命运的科索沃会战中,土耳其人*大败欧洲联军(主力仍是塞尔维亚人),从此,塞尔维亚人失去了主权(直到1912年重新独*立)。1396年,土耳其苏丹“雷霆”拜亚齐德又在尼科波利亚大败欧洲十字军,随即进攻矛头指向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但这一次,仿佛上帝开了眼,一支蒙古人后裔的大军在其首领帖木儿的率领下席卷中亚,并在安卡拉大败土耳其人,拜占庭又得以苟延残喘了50年。1451年,土耳其新苏丹穆罕默德二世即位,千年古国拜占庭终于走到了尽头,因为,穆罕默德在历史上的绰号就叫“征服者”。

  二、穷途
  就在穆罕默德紧锣密鼓地准备战争之时,1449年7月,君士坦丁堡十一世继承了其兄长约翰八世的帝位,此时,拜占庭帝国正是风雨飘摇之际。早在曼齐克特战役(1071年)之后,拜占庭的兵源—亚美尼亚地区就落在了土耳其人之手。每当战争来临,拜占庭只能求助于欧洲天主教会的帮助。即便如此,双方的勾心斗角始终也没有停止过。1204年,第四次东征的十字军竟然乘拜占庭贵族内讧之机,为索取巨额好处而攻破了君士坦丁堡,大肆抢劫之后,建立了所谓的“拉丁王国”(拜占庭的一部分贵族逃到尼西亚,建立了政权),恶作剧进行了50多年后,君士坦丁堡被拜占庭人收复,拜占庭人(信奉东正教)与罗马教会之间的裂痕再也无法愈合,在约翰八世还在世的时候,面对土耳其人的步步紧逼,走投无路的他只好硬着头皮向罗马教皇求援。在1439年的佛罗伦萨会议上,教皇逼迫约翰同意东西方教会合并,并允诺如果约翰同意,新的欧洲十字军就会大举东进,对抗土耳其人,对此,君士坦丁堡的红衣主教也给予了认可。但拜占庭民众仍然不答应。后来的历史学者杜卡斯曾说过:即使天使降临,宣布拜占庭人如果投靠罗马教会,则他们即可免受土耳其人的欺凌,那么,天使仍然会被拒绝的。
  事实上,即使拜占庭人同意归附罗马教廷,也未必能摆脱土耳其人的魔掌,就在佛罗伦萨会议前后,1435年,苏丹穆拉德二世围攻贝尔格莱德,1446年土耳其大军毁灭了希腊半岛的科林斯地峡的要塞工事,1448年10月,欧洲联军3.5万人在特兰西瓦尼亚总督匈雅提统帅下,又在科索沃与土耳其人决战,结果仍然大败而归,现在,西方人只能用物资接济包围中的君士坦丁堡了。
js11eefa.jpg
  三、备战
  默罕默德二世生性残忍,但他的确能力超凡,他精通5~6种语言,酷爱知识和艺术,他是第一流的行政官员,组织能力在当时无出其右,他也极具军事眼光和外交能力。他少年时代就立誓取下君士坦丁堡。他一登上王位,就开始了针对灭亡拜占庭帝国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其一:对拜占庭大放和平烟雾,麻痹对手;其二:征服他背后的卡拉曼尼亚部落,免去大军西进的后顾之忧;其三:与匈牙利及一切拜占庭的潜在盟友签署和平条约;其四:1452年,他下令在君士坦丁堡以北几英里处的海岸建立要塞,从而,切断了来自乌克兰地区和黑海沿岸的援助;其五:组建了土耳其炮兵。更值得一提的是,一位名为乌尔班的造炮专家为土耳其人造出了一种巨炮(名为乌尔班大炮),炮弹(石弹)重达1500余磅。据说,乌尔班先去的是君士坦丁堡(他是基*督徒),但拜占庭人付不起乌尔班的天价酬金,乌尔班只好另谋高就,甚至不惜为异教徒服务(这种人的下场一般都不妙,在后来的交战中,他亲自操纵大炮,但由于大炮炸膛,他粉身碎骨,当然,天价酬金,他自然也无法消受了)。
  默罕默德磨刀霍霍,君士坦丁皇帝也在呕心沥血,可是,他没有对方的金钱和百战百胜的军队,他有的只是汗水和热血(象“二战”之初的丘吉尔)。据记载,曾经的君士坦丁堡周边的居民超过百万,但历经几十年的战乱,此时的城内人口不足10万,多数是无处投奔的老弱病残,或者是坚守岗位的各级宗教神职人员和政府官员。君士坦丁发出征兵令后,前来投军者还不足5千人,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修补城墙(传说中的君士坦丁堡城墙是攻不破的。1204年那一次是由于城里有内奸接应,才导致破城的)。1453年初,热那亚名将约翰•朱斯蒂尼亚尼率百战精兵700人分乘两艘大船前来增援(当即被任命为城防司令),同来的还有炮兵专家格兰特,他对守城防御也十分在行。

  四、攻防
  君士坦丁堡的城市近似地呈一个三角形,其中一条边由北向南(略有倾斜),面对内陆,这道陆墙即为传说中的“不倒的城墙”,称为“狄奥多西二世城墙”,建于五世纪,大约4英里长,共有三道墙,城墙之间为20多码宽的空地,内层高40英尺,有上百个碉堡,外层城墙外还有一道15英尺深,60英尺宽的护城河,极难攻破。但是另外两条边,一条由西北到东南,一条由东北向西南,都是海墙。前者面向金角湾,后者面临马尔马拉海,两道海墙的交汇点处正对博斯普鲁斯海峡峡口。海峡对面的加拉塔地区(属于亚洲领土)已被热那亚人接手。金角湾的入口处有粗铁链拴在海桩处,前面有水栅栏,后面有拜占庭海军的舰船防护。拜占庭守军大约为8千余人(包括外籍志愿军),在防守上,由于兵力不足,君士坦丁被迫采取重点突出的方法,非重点地区的碉堡只有数名守军。土耳其人的军队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各地被征服民族组成的“杂牌军”,训练和装备均较差;第二种是本民族的非职业军人,只有战时被征召,相当于“民军”;只有第三种,称为“新锐军”,人员来自各民族,但从小接受伊斯兰教的教育,并少时开始军事训练,人员有数万,是苏丹的王牌。此战,土耳其军参战人数至少超过了8万人(历史上记载数字不一),穆罕默德是志在必得。
  气壮山河的保卫战于4月6日打响,直至5月29日结束,这期间的过程可说是威武雄壮。守军在君士坦丁皇帝的精神感召与朱斯蒂尼亚尼的卓越指挥下,上演了一幕以弱抗强的经典大剧。土耳其人使用了当时最先进的攻城方式,象冲车战,坑道战等,但都被格兰特率守军逐一粉碎。由于众寡悬殊,或者说千年帝国气数已尽,这座名城终被攻破,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有以下几个因素。
js00eefa.jpg
  1、乌尔班大炮
  乌尔班大炮在开始使用之时,曾给守军心理造成了极大的震撼,但这些巨炮,每天只能发射7~8次,数量也不过是十几门而已(乌尔班也主持铸造了一些小型炮),此外,最初土耳其人的轰击方式也不正确,因此效果并不理想,后来在来访的匈牙利人指点下(匈牙利人既在搞绥靖政策,也在资敌),大炮改变了轰击一点的方法,改为轰击三角形的区域,进展颇多,但守军边战边修,使苏丹妄想只用大炮摧毁城墙的想法破灭了。
  4月18日,穆罕默德下令攻城,在隆隆的炮声中,土军蚁聚城下,开始了大规模的人海攻击。
js30eefa.jpg
  2、陆地行舟
  4月20日,三艘热那亚的大船(载有粮食、弹药,还有武装人员)突破了土军的封锁,强力冲进了金角湾,极大地振奋了守军的士气,这使穆罕默德大为光火,但他也从中受到了启发,他派人与金角湾对面加拉塔的热那亚人协商借道,而收了巨额好处的热那亚人竟卑鄙地同意了(或者说,他们也不敢不同意)。穆罕默德随即动员了数千人员,平整了数英里的地面,修建了一条木质的轨道,在上面涂满黄油,并在一夜之间,将在马尔马拉海的土军舰船通过这条特殊的轨道运进了金角湾,拜占庭人惊骇莫名,(他们难道是飞过来的吗?)随后的双方海上交战,又以拜占庭人*大败而告终(据说是情报被热那亚人泄了密,可想而知,拜占庭人树敌太多了)。之后,守军只好从陆墙方面分兵拒守,陆墙方向的防守压力更加严重,形势更加危急。

  3、查刚的力劝
  5月下旬,随着战事的胶着,土耳其军的困难也日渐增多。一方面,由于土军不断增兵,补给出现困难,另一方面,传说匈牙利人尽起大军从北面杀来,而教皇组织的海上十字军也将到达,苏丹举棋不定,征询众将的意见,多数人主张退兵,但大将查刚力劝苏丹坚持下去,他用亚历山大大帝的成功激励苏丹。既然希腊人只用一支人数不多的军队,就征服了波斯,我们的大军征服眼前一座城,更应该不成问题。同时,查刚指出,传说中的拜占庭援军不可轻信,因为,基*督教内部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我们难,守军更难,只要再坚持几天,胜负定见分晓。备受鼓舞的穆罕默德最终决定,5月29日发起总攻。
js10eefa.jpg
  4、惹祸的小门
  5月28日晚,预感到决战在即的拜占庭人在圣索菲亚大教堂做最后的晚祷,君士坦丁无畏的勇气再次感染了手下众将。当防守人员全体就位后,他下令将回城内的小便门全部堵死,他决心与城池共存亡。
  5月29日凌晨一点半,土耳其人山呼海啸的殊死攻击开始了,伴随着隆隆的枪炮声,土耳其军士兵潮涌般地向城墙扑来,但又迅速地被守军击退,守军的火绳枪的铅弹穿透力较强,有时能穿透二、三人,而且他们的小型炮弹类似霰弹,杀伤力十足。土军的“杂牌军”和“民军”死伤累累。不久,“新锐军”出动了,在守军已显疲态的情况下,双方战得难解难分,但都死战不退(双方都深知战败的后果)。这时,一个偶然的事件发生了。在陆墙北段的一个小门,也称“竞技场门”,多年前已被封死,只是近来,为便于作战,才被打开,不知什么原因,竟忘了关门,一股“新锐军”为躲避炮火,来到这里后,发现小门是虚掩着的,立即蜂拥而入,他们爬上城墙,向守军进攻,策应外面的同伴,同时在城墙插上土耳其的新月旗,形势一时大乱。危急关头,附近守军将领布柴尔迪兄弟率手下赶来,击溃了这股土军,堵住了缺口,转危为安。

  5、勇士怯战
  在陆墙中段的莱卡斯河谷地,君士坦丁和朱斯蒂尼亚尼已率军击退了对方的三次进攻,君士坦丁正抓紧时间,给众将鼓劲,忽然一发炮弹飞来将朱斯蒂尼亚尼击伤,血流如注(他在几天前已经负过伤),他疼痛难忍,提出去后方疗伤,君士坦丁力劝他暂忍一时,因为此时正是最危险的关头,主将的缺阵势必严重影响士气,但后者坚持要离开(几天后,他由于城失内疚,郁郁而终),皇帝只好找人护送他离开。与此同时,南面的圣罗曼努斯门附近,雷声滚滚而来,原来,从竞技场门溜进来的土耳其残军,发现退路已被布柴尔迪兄弟切断,故一路南行,在圣罗曼努斯门附近与守军发生了缠斗,恰在这时,穆罕默德的进攻开始了,里应外合之下,城墙终于失守,几千名土军涌进了两道城墙间的空地。君士坦丁回天无力,他满怀悲愤冲入敌阵,直至被敌人砍倒,君士坦丁堡失陷了。

  五、千古
  绵延千载的拜占庭帝国灭亡了(其属地全部被土耳其占领是1461年),君士坦丁堡城内5万多拜占庭臣民被虏为奴,但穆罕默德心中早已决定,将君士坦丁堡辟为帝国的新首都,改名为伊斯坦布尔(意为“伊斯兰的城”)。后来,他采取了较为宽容的宗教政策,容许当地居民信奉东正教。城内的一些东正教堂得以保护,但最著名的索菲娅大教堂被改作清真寺。
  尽管保卫战过程可圈可点,君士坦丁堡还是失陷了,当后世人们论及这难忘的50多天时,不禁感慨良多。假如乌尔班不叛教;假如竞技场的小门被堵死,假如热那亚商人不借道给土耳其人;假如朱斯蒂尼亚尼重伤不下火线,……,君士坦丁堡能否逃过此劫?如果再把目光向远处延伸,假如十字军能够东援,假如东西教会不分*裂,……,太多的假如实在很沉重,让我们换个角度思考,假如君士坦丁堡躲过此劫(历史上的它已遭遇了不下20次的围攻),那么,拜占庭帝国就能延续至今了吗?其实,早在十一世纪的曼齐克特战役之前,拜占庭高层的统治根基已经腐烂了,后面的诸位皇帝就算修补工作再突出,也难挽狂澜于既倒。在那样一个多事之秋,能挨到十五世纪,已经就是奇迹了。可以说,这个时代的拜占庭人,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力量,这就是保卫战几百年来被后人传颂的原因。
  就历史而言,拜占庭被灭国未必就是一件坏事。在十五世纪,随着战争的来临,大批拜占庭学者和能工巧匠西逃,将珍藏的希腊和拉丁典籍传到中欧,这无疑进一步推动了当时的文艺复兴运动。拜占庭灭国后,土耳其帝国独霸欧亚大陆的枢纽,关死了东西方贸易的大门,这逼迫基*督教各国向西寻找通往东方的通道,生活中,他们离不开产自南洋一带的香料,而且,地球是圆形的思想已被当时的精英所接受。葡萄牙王国就是在这个期间开始向西非海岸发起一拨又一拨的探险,培养了大批的水手和航海家,直至十五世纪末期,葡萄牙人达•伽马已绕过了好望角,到达了东方古国印度。同时,哥伦布等人发现了美洲,人类历史进入了新纪元,这些都是君士坦丁堡战役带来的直接后果,这足以影响历史进程了。
  土耳其人攻陷君士坦丁堡,成为横跨欧亚的大帝国,这是欧洲中世纪史上最重要的大事,700多年来,君士坦丁堡一直作为防范穆斯林的防波堤,如今坍塌了,其后的两个世纪里,勇猛善战的伊斯兰武士向欧洲腹地发起了侵略狂潮。1526年,土耳其人灭亡了匈牙利,1529年,土耳其军队围攻神圣罗马帝国的首都维也纳,但没有得手,此时的土耳其人的武功达到了巅峰。后来的日子里,土耳其国力日渐衰退,但其势力仍不可小觑。1571年,基*督教舰队在勒颁多大败土耳其舰队,成为这场旷世已久的两大教派战争的转折点,1683年,一度国力复苏的土耳其在维也纳城下,又被波兰国王索比斯基领衔的欧洲联军击败(从此,土军再也无缘于维也纳城下),1697年,神圣罗马帝国名将欧根亲王再次击败土耳其军队,土耳其被迫与欧洲各国议和,放弃大片领土(但伊斯兰教的影响在那里至今都存在),只保有其旧有领土(亚洲部分以及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地区)。至此,这场旷世战争降下了帷幕,土耳其沦为二流国家,对欧洲的威胁终于解除。
  君士坦丁堡战役作为土耳其帝国的巅峰之战,在军事方面也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中火炮的应用让各国*军界耳目一新,争相效仿,穆罕默德也被后世认为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炮兵专家之一。
js20eefa.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8 04: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ong321 于 2014-4-8 04:34 编辑

谢谢分享!

> 土耳其军参战人数至少超过了8万人(历史上记载数字不一)

维*基*百*科中文页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 ... 4%E9%99%B7%E8%90%BD
“反觀奧斯曼的軍力就強大得多,兵力超過10萬人”

但英文页
http://en.wikipedia.org/wiki/Fall_of_Constantinople
有一定分析,并在脚注中注明研究者的文献。
“Recent studies and Ottoman archival data point out that there were about 50,000-80,000 Ottoman soldiers... Contemporaneous Western witnesses of the siege, who tend to exaggerate the military power of the Sultan, provide disparate and higher numbers ranging from 160,000 to 200,000 and to 300,000"
(近来的研究和奥斯曼档案资料指出奥斯曼士兵有5万至8万......当时西方的围城目击者倾向于夸大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的军事力量,提供很不一样且高得多的数字,从16万到20万到30万。)

> 但拜占庭人付不起乌尔班的天价酬金


http://en.wikipedia.org/wiki/Orban
付不起乌尔班的酬金只是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是他们没有材料建造这种大炮。乌尔班是匈牙利王国的人,不过那个地方现在属罗马尼亚。一说他也可能是德国人。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