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66|回复: 4

颛顼历术乙卯篇重纂缘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11 15: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七秩龄童 于 2014-4-13 08:38 编辑

   颛顼历术乙卯篇重纂缘起
     一、秦汉之际历用《顓頊》,史有明确记载   
      前文《古四分历历术八议》己提到:元王秦献公(前424-前362)师隰(xie4谢)于公元前384年登位前,在魏国流*亡了长达29年;在流*亡的青中年时代,师隰不断学习东方中原各诸侯国先进文化知识。待到三十九岁回到“偏居中原之外”的秦国取得王位后,马上进行迁都栎阳、废止人殉,开发人才,引进中原国先进科学技术,大力进行一系列改革。献公十九年(前366年),秦国引进中原刚刚创立完备的先进的古四分历历术,改适秦国以十月(建亥)为岁首,将当时还捉摸未定的闰月位置固定于年末九月之后,并以《颛顼》命其《历》名,当是公元前366年开发于先秦国土上的一支科技奇葩。
       古六历同源古四分历理:公元前427年,随着天文学的发展,古四分历术,以古四分历术为历理的《殷历》,以密近天象为优越同时登上了历史舞台,使我国历法进入数字推步阶段。古四分历术以365.1/4天为岁策,以29天又499/940天为朔策,以此两大历算诸元推步授时历书,其精度可达308年始相差一天的水平。这一先时历术,逐渐普及于诸侯列国,形成夏、殷、周、鲁、黄帝、颛顼六种古历,汉人称作“古六历”,实质只有少许差异和叫法不同而己。
      汉行秦历,才使《颛顼历》奉为历法“正统”。其时古四分历理论已非常成熟,所谓《颛顼历》,只不过是月建有差,历策却仍是一个师傅下山的“畴人” 用古四分历方法拟订的。由于前367年夏历十一月初一日干支为乙卯(年干支也是乙卯!),是用古四分历推步而出,而《颛顼历》历家又称之为“乙卯元”可知,《颛顼历》不过是“古四分历”或迳是《殷历》的一支而已。关于此两历关系中的“正统”问题,应该从辨证的角度,加以正确区分。
      秦汉之际历用《顓頊》,史有明确记载,诸如:
     《史记‧秦本纪》:“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故其造历,以“颛顼”为名,名《顓頊历》。
     《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六年,秦初并天下“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
     《史记·楚世家》:“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楚人也自称“帝高阳之苗裔”,以颛顼为本民族的至上神祗,则楚用《颛顼历》也情在理中。
     《史记‧张丞相列传》:“张苍文学律历,为汉名相,而绌贾生、公孙臣等言正朔服色事而不遵,明用秦之《顓頊历》。”
     《汉书•律历志第一上》:“三代既没,五伯之末史官丧纪,畴人子弟分散,或在夷狄(也到了中原以外的邦国!),故其所記有《黄帝》、《颛顼》、《夏》、《殷》、《周》及《魯历》。战国扰攘,秦兼天下,未惶暇也。亦頗推五胜,而自以為获水德,乃以十月為正,色上黑。” “汉兴,方纲纪大基,庶事草创,袭秦正朔。以北平侯张苍言,用《顓頊历》,比於六历,疏阔中最为微近。”
    《后汉书‧律历志‧熹平论历章》:议郎蔡邕议,以为历主精微,去圣久远,得失更迭,术无常是。汉兴承秦,历用《顓頊》,元用乙卯。蔡邕《月令论》:《顓頊历术》:“天元正月己巳朔旦立春,俱以日月起于天庙营室五度。”
    《晋书‧律历志》:周德既衰,史官失职,畴人分散,禨祥不理。秦并天下,頗推五勝,自以獲水德之瑞,用十月為正。
  《开元占经》瞿昙悉达)105载《颛顼历》近距历元年份和近距历元:据《颛顼历》上元历元乙卯岁相当于公元前2760306年。若设定其近距开始的历元年份稍迟于古四分历成熟的年代,则可推出当在公元前2760306﹣76×36315 = 2760306﹣2759940 = 366年,即秦献公十九年为秦颁《颛顼历》术之年。
    《颛顼历》四时及月名荃同于《殷历》,并以《殷历》建寅“正月”朔旦立春为元,将“冬至”置于中冬的十一月,这些可说明它的历法诸元都是从《殷历》移植所致,只是保持了秦人以十月为年初,又从新测定了气朔而己。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11 15:4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七秩龄童 于 2014-4-13 08:43 编辑

      二、颛顼历术于古传六历有新观  
      先时由家世相传的中国传统四分历术,于春秋时逐渐普及于诸侯列国,形成夏、殷、周、鲁、黄帝、颛顼等诸多古历名称,被汉人统称作“古六历”。
      首先:颛顼历不同于其它历名之处在于,在继六历之《殷历》而后,实施时间最迟,因而历术也最成热,运用也较灵活;
      第二,《颛顼历》是经秦统一天下后,与书同文,车同轨,与统一度量衡一道,将《颛顼历》授时推广于全中国,且由汉世继承用于全国授时达一百多年的唯一历名。从秦献公(前424-前362)在世时于前366年于秦地颂行《颛顼历》算起,至汉武帝于太初元年(前104年)颁行《太初历》止,《颛顼历》由诸侯秦国至统一全国后的“秦始皇”帝,至汉传六世,其作于授时的时间长达262年,其间史载明显的微小变动,至少有两次。
     1、乙卯元:查公元前366年干支纪年为乙卯年,《殷历》岁首建子十一月朔52.246(乙卯246分),经调整+0.253分,为52.499(乙卯499分),为《颛顼历》术乙卯元的历元。故历家称《颛顼历》为“乙卯元”的来源。既以公元前366年岁前十一月乙卯朔小餘499,由此推前一月便得岁前十月23.00(丙戍0分,就是秦顓頊曆以十月為歲首朔数。
    2、文景议历:《颛顼历》源出于四分历制,然则以乙卯元更岁首十一月朔52.246(乙卯246分)为52.499(乙卯499分),即历算由秦宪公二十一年(前366年)十月朔丙戌(23.000,前367年11月18日)起步,匡算之,至汉武帝元封七年(前104)岁前十月三十日甲子(01,前105年12月25日)止,共计262年另1个月,合3242朔望月。以29.499天为朔策,94018天+1617758分(1721天018分)= 95739.018≡39.018,加起始天干支十月朔丙戌23.000,得算外一天:元封七年十一月朔日干支39.018 + 23.000 = 62.018≡2.018(乙丑018分),则与《太初历》实施前据《武帝本纪》所载初一日(前105年12月25日)“元封七年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和初一日(前104年1月24日)“元封七年十二月甲午朔,上亲上禅高里祀后土”,或称“元封七年十一月甲子705分” 有一天的差距,证明《颛顼历》在授时的262年间,由于朝代迭变和帝王世系的传位,其历数的微细变动不止一次。至于变动的时间指向汉文帝年间,由于下述两条:一者,继《太初历》后于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岁首)改用《东汉历》时,为了集中补偿与天象之间积累的错差,曾选定于汉文帝后元三年(前161年)岁首十一月所执行的《殷历》朔数2.5(乙丑470/940分)削去1.5天,提前为1.0(甲子0分)。为什么《东汉历》创制者编沂、李梵看中了文帝后元三年(前161年)作为新历元的起点,即当有文帝曾经调整历数的启示。二是:《史纪‧历书》有改历的记载:“至孝文時,鲁人公孙臣以终始五德上书,言“漢汉土德,宜更元,改正朔,易服色。当有瑞,瑞黄龙见”。事下丞相张苍。张苍亦学律历,以為非是,罢之。其後黄龙見成紀,张苍自黜,所欲论著不成。而新垣平以望氣見,頗言正历服色事,贵幸,后作乱,故孝文帝废不复问。后文帝虽无“改正朔,易服色”等大的举动,但确有进退朔策余分,更动纪元小举。《孝文本紀》载:“十七年,得玉杯,刻曰‘人主延寿’。于是天子始更為元年,令天下大酺”。
      3、三组文献和文物历纪记载  
      首组为近年出土的秦始皇廿六年至秦二世“简牍”历纪 :  包括1993年由湖北荆州周家台秦墓出土记有干支历日的私人记事簿册竹简和木牍(用蓝字体)、2002年由湘西里耶古城出土的大批秦简牍历日记载(用桃红色字体)、和2002年12月和2008年8月,先后分两批从香港回购,入藏于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用军绿色字体)其归入《日志》的简文有三种,年代为秦始皇二十七年(前220年)、三十四年(前213年)、三十五年(前212年):注意到:湘西里耶古城出土的大批秦简牍历日记载,属于公文文牍,其中卅二年四月朔丙辰三见,卅三年三月朔辛未四见,卅三年四月朔辛丑八见,卅四年六月朔甲午二见,卅四年七月朔甲子二见,卅四年八月朔癸巳五见,卅五年四月朔己未十二见,故此有重录的历点(用黑色黑体字录入)出错的可能性较少。

       第二组为張家山漢簡《奏讞書》历《谱》和历纪1983年12月至1984年1月,荆州地区博物馆在湖北江陵张家山清理了三座西汉初年的古墓(编号M247、M249、M258)。《文物》1985年第1期登载了荆州地区博物馆的《江陵张家山三座汉墓出土大批竹简》以及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的《江陵张家山汉简概述》,对该批汉简进行了简要介绍。汉墓中的二四七号汉墓随葬品中有竹简计一千二百三十六枚(不含残片)。
      張家山汉简《历谱》記录汉高帝五年(前202年)至呂后二年(前186年)間各年月朔日干支,為目前已知年代最早之汉初实用历表。
    《張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號〉》(释文修訂本),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5月,頁1。以下張家山汉简《历谱》皆征引自该书,不另出注。
    第三组为汉高祖刘邦三年(公元前205年)及吕后、文帝、景帝、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间《汉书》记载及谢家桥汉简汉墓竹牍“五大夫昌母恚” 吕后五年“五年十一月癸卯朔庚午”历纪,荊州高台18號汉墓发掘报告》(《文物》1993年第8期):汉文帝“七年十月丙子朔庚子”,湖南長沙馬王堆汉墓木牍(《文物》1974年第7期):汉文帝“十二年二月乙巳朔戊辰”湖北江陵毛家园汉墓木牍《告地书》:当文帝“十二年八月壬寅朔己未”,1974年第6期载湖北江陵凤凰山九号汉墓木牍记录“十六年9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1.jpg月戊申朔壬戌”《汉书·景帝记》景帝四年(前153年)“…十月戊戌晦” ,则十一月朔己卯。前148年10月22日汉景帝中元“二年九月甲戌晦,日有食之”九月晦日甲戌,则闰月朔乙亥,《汉书·景帝记》:汉景帝中“四年十月戊午,日有蚀之”,上年九月晦日戊戌,则十月朔己亥,随州孔家坡汉簡《历日》:汉景帝后元二年(前142年)“【十月大 乙亥】;十一月小乙巳;【十二月大】 甲戌;正月大甲辰;二月小甲戌;三月大癸卯;四月小癸酉;五月大壬寅;六月小壬申;七月大辛丑;八月小辛未;九月小庚子”,(七秩龄童按:随州孔家坡汉墓群于1998年被发现,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其日历经确认为汉景帝后元二年(前142年)。其八月“小”,九月“小”当为误书;因为中国古四分无连小月的历术。)前134年银雀山汉简《七年視日》(元光元年曆日)武帝元光元年历纪,金关简武帝元鼎五年历纪:《文物》1978年第1期肩水金关汉简:“元狩四年四月甲寅朔甲寅,尉史敢言之。”肩水金关简武帝元鼎五年历纪等。汇总于下表


近年出土的秦简历纪.jpg
1983年出土的张家山汉简《历谱》.jpg
汉书及出土汉简历日历点.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11 16:0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七秩龄童 于 2014-4-12 08:52 编辑

      4、对近年出土秦汉文物历纪记载的总评价:1970年代开始,各地相继出土了一批秦简和汉简,多有与《颛顼历》授时相关的历日记载,如1972年银雀山汉简《七年视日》(元光元年历日),1975年12月睡虎地秦墓竹简,1983年张家山汉简,1993年6月周家台秦简,2002年4月里耶秦简,2002年和2008年入藏的岳麓秦简。2006年孔家坡汉简,2010年入藏的北大秦简等,加上文献历纪记载的综合,为厘清秦汉之际单纯用《殷历》所推秦汉历表的出入,提供了丰富的实际和原始的历点资料,承载着中华文明秦汉之际厚重的历史,值得世人高度的重视。同时,也注意到:湘西里耶古城出土的大批秦简牍历日记载,属于公文文牍,其中卅二年四月朔丙辰三见,卅三年三月朔辛未四见,卅三年四月朔辛丑八见,卅四年六月朔甲午二见,卅四年七月朔甲子二见,卅四年八月朔癸巳五见,卅五年四月朔己未十二见,故此有重录的历点(用黑色黑体字录入)出错的可能性较少。
      但是,这些出土的简牍的历日记载,究竟出自掩埋在地下达2000多年。众所周知,中国古代四分历术,是一门由多种进位制组成的自然科学学科,连现代一些文史工作者都觉得头痛的计算技术,现代一些对古四分历法有兴趣的爱好者,也未必真的会对进行四分历具体“推步”运算,对其性能更未必深谙。所以对出自2000年被入土保存的历数简牍,除了应予以充份尊重爱惜外,鉴于当时的书写材料(竹木散片)的原始,运算使用“筹算”和“心算”方法的只有初级水平,其给出的历数出错的机会较大,也是自然有之的。

        其二,出土简牍虽然都是正宗的秦汉时期的纪时原始资料,即或从湖南湘西里耶古城出土的大批官方秦简牍历日记载,也是只能算是出自远离中央政府,地处边鄙区域的文献资料,而不是秦汉授时历书的蓝本原件或可靠性较强的转载文件,其可征信性,也得加上问号。常言说:“十里无真信”。犹记少年时在部队听说过的夜行军时,由前面发出“下准打手电(筒)”,到后面竟变成行军“不准解小便”的笑话。所以对于近年由地下保存的简牍历点材料的出土,应给予充份重视和发挥其史料的正常价值,但七秩龄童先生绝不同意,仅凭几处出土原始残文,就能恢复出原装的“颛顼历”来,所以从笔者的观点,仍应在中国特色的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参照出土简牍历点资料的丰富,编纂出更加密近历史真貌的《颛顼历》著来,才是年届八十,研究中国历法长达二十年的笔者的衷心景愿。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11 19: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从笔者的观点,仍应在中国特色的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参照出土简牍历点资料的丰富,编纂出更加密近历史真貌的《颛顼历》著来,才是年届八十,研究中国历法长达二十年的笔者的衷心景愿。
===============
老先生壮心不已,自觉应用二证法,晚生钦佩不已!{:soso_e183:}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14 09:06:02 | 显示全部楼层
秦伊人 发表于 2014-4-11 19:16
所以从笔者的观点,仍应在中国特色的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参照出 ...

敬谢伊人兄点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