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46|回复: 0

[其它] “国学热”背后的冷思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17 11: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  光明网

最近随着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社会文化建设的需要,国学热又热起来了,弟子规、三字经等传统的国学作品从央视走进了课堂,走进了寻常百姓家。这种现象如作为传统文化回归可以看成是社会发展中的理性选择,但有人又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认为这样的回归是文明的倒退;也有人坚持,并将国学作为视为民族信仰的主题,更有人将它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相比,提出了另一种论调。这我们就要冷静想一想了。

首先我们要想一想国学是什么。其实关于国学思考,用一种国学式思维的话,就是老祖宗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近代最早提出国学的是胡适整理国故运动。关于这样的文字,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出版的各式文学史类教课书中是将他放在鲁迅文学思想的对立面来讲的。讲都讲了,但讲的语气和批判的态度却由鲜明而平和而暧昧,当然这和文学史思想变迁有着很大的联系。最早的文学史就是一部关于启蒙、探索、革命的知识分子奋斗史;改革开放后,知识分子放下了革命的担子,回归学术了,文学史也就有了另一种思想,起码对于胡适的整理国故这个问题就有了相对平和的看法。

到了新的世纪,再来提这个问题的时候人们已经采用了另一种态度,谈不上是认可,也谈不上是批判。用科学术语来讲就是更客观了,更历史化的眼光了。当然要谈国学问题我们是要客观,是要历史化的眼光。前不久网络上张鸣发表《胡适与“整理国故”运动》说:“国学在近代中国具有一种奇特的功能,使沉潜其中者一方面能逃避现实、在风暴中找寻到一块难得的安宁之所,另一方面又有维系传承民族文化血脉、以一种更间接却更深远的方式,实现“兼济天下”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将整理国故运动看成是知识分子间接服务与社会的成果。这就又有点不科学,不历史了。胡适整理国故是在民族危亡关头做出的一种知识分子应当做什么的选择。放开这样的背景大谈其国学成就,也太主观了吧。

还是钱穆先生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的序言中所说较为中肯,此种学风渐成气候,则使“治学者皆不敢以天下治乱为心,而相率逃于故纸丛碎中其为人高下深浅不一,而皆足以坏学者、毁风俗而贼人才。”启功先生曾追忆他的老师陈垣时说:“老师曾语重心长地说:‘从来敌人消灭一个民族,必从消灭它的民族历史文化着手。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不被消灭,也是抗敌根本措施之一。’”说到此,国学的意义其实就不必要再争论什么了。

国学不是纯粹的书斋式研究,不是静止的,国学是发展变化的,是要确立做为民族精神来发展的。 其次要冷静思考的是国学的价值对现实人生的作用。很多国学班开课了,人们津津乐道的是孩子们通过《三字经》、《弟子规》学习之后的乖顺,礼貌、小大人似的“世故”,但同时很多家长又焦虑这样的孩子能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这就有必要深入分析一下《弟子规》等国学产品背后隐藏的价值系统问题。

于丹《论语心得》在百家讲坛播出后,作为电视学人,可以说是给国学热添了一把火。但之后陷入了一系列的麻烦中,很多学者对她的言论中的错误进行了批评,这并不是一种人身攻击,是一种学术价值体系的攻击,是对于于丹误读《论语》后所宣传的价值的批判。因为借助于现代传媒,这种将国学作为现实人生安慰剂式的讲读很容易误导无知的迷茫于现代生活的人们,这也是这些电视学人成为影视明星一样得到追捧的原因。国学中所蕴含的价值系统是有着强烈现实感的社会哲学,当我们将他从现实人生中抽离出来时,其结果会造成人们更大的焦虑。

我们一方面想让自己的孩子在家是乖顺的,另一方面又想让自己的孩子在社会中是有个性的,是可以展示自己的。一方面想让自己的孩子是懂事的,善解人意的,另一方面又想让自己的孩子要有足够的进取心,不是保守的。这是民间人们对国学热敬而远之的基本态度,这样的态度也足以表现出人们对于国学的追捧其实还是一厢情愿的事情,我们谈国学时就真的是要想想他的价值应该是什么了。 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与其他不断发展的文明的价值是一样的,就是有着明确的变与不变。

孔子在乱世之中是讲求坚持,也讲求变化。他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同时孔子倡导弟子要善于学习,要适应当下时代的要求,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孟子倡导要在变中不变,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是他的理想。荀子就算是改革家了,在他的手中,建立了全新的不同于孔子的儒学思想,但骨子里却有着儒家的精神。所以儒家形成了以五经为核心的学说,后世称之为经学。国学就在对不变的经的阐释中对变化着的世界做出了不同的解释和思考。 不变的是什么?是经中所积淀的知识分子亦或是社会精英的道义和社会责任感,这是知识分子的脊梁。道义是积极的社会责任感和态度,而不是谨小慎微的言行和谦卑的举止。

这又回到一个老问题的讨论中“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个问题其实是个悖谬的问题,就像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对这样的问题没有讨论的价值。不过扫屋子的人还是值得讨论的,有人为扫屋子而扫屋子,只是机械的行为,仿佛一座空屋子,扫还是不扫其实没什么意义。如果扫屋子时能思考,是有目的,扫与不扫就有了意义。国学也是这样的,真正的国学是对民族的、先进的、科学的价值观和价值系统的学习。 当然不可否认,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国学热是人们面对现代教育缺失的一种反思。

一个学生不尊重师长,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行为习惯养成问题,而是一种思想的缺失,是现代教育中价值缺失的表现。国学热的兴起,不是源于一种知识的缺失,更多的是出自于一种价值补充。当把现代教育看成是一种教育工具时,教师也就是教书匠,只是个技术工人而已,而受教育者必需的社会、人生价值的东西更多的要来自于教育之外。这就像是心脏病人体外挂的另一个促进循环的人造心脏一样,对于人来说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教育也一样,最近教育界发生的种种关于教师的师德的反思,关于学生对教师的粗暴,以及教师尊严很多东西都说明了这样个问题。教育部也明确表明了适当惩治学生是老师的权力。

但这样的规定又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变现有的状态?试想在教育过程中,在教育人的教室内还发生这样的事情,其后的危机是不言自明的。价值体系的重构要很长的时间,有着明确目的的国学学习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但这不能靠体外循环的这玩意儿,必须成为自身的有机组成部分。 这样我们就可以思考第三个问题了,国学之本是什么?

国学本质上是民族之本,国家精神之源。我们没有必要非回到老祖宗哪把陈封了千年的东西搬出来,仿佛这才是货真价实的,更有甚者,硬是搬出些教条来。我们需要的是建立在民族文化基础上的适应时代促进时代社会发展的思想与信仰,不是回头来补一些《三字经》、《弟子规》之类的小学式的教条,正如医生治病,不能对症下药,就算是吃不出人命来,但对人终是无益的,害人害已。

国学是学,学就是科学,要有科学的态度。这种态度就是要尊重传统,要正确科学对待传统,尊重而不谄媚。这样的话我们回过就来就可以正确看等历史事实,也可以正确理解胡适其人其事了。胡适的国学提倡是现实人生中一个知识分子面对现实的个性化思考,这样的思考对社会是有益还是无益,就要从两方面来说了。对于学术来讲,有了一些学术研究的成果,而对于社会人生来说,实在算不得好的榜样。1934年中国东北被日军侵占,山海关失守,华北也在遭到日军的一步步蚕食时,鲁迅给人算了这样一笔账:“‘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这些小事情,不提也好罢,但失去全国的土地,大家十足做了二百五十年的奴隶,却换得这几页光荣的学术史,这买卖,究竟是赚了利,还是折了本呢?”

在现实人生中,我们要将社会责任感,要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要将民族大义,个人尊严作为现实国学的核心。不是空洞的理论教条,而是实事求是的思辨的哲学态度,是基于历史的、科学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国学不是一个简单的学术问题,他应该是一个社会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有待上升为一个国家的政府行为时,才能得到快速健康的发展。 不要再让孩子们在个性孩子和乖孩子的夹缝中无法呼吸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