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24|回复: 4

[其它] 国学复兴的当代意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18 17: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  人民政协报

 進入新世紀以來,“國學熱”在全國各地不斷升溫,也引起一些人的質疑與批評。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其背後的社會文化背景是什麼?下自民間,上至學界以及政府,不同的社會領域和階層在國學中尋求什麼?如何看待這種現象?民眾對國學有什麼期待?它應朝著什麼樣的方向發展?國學復興的當代意義是什麼?對此,著名學者趙敏俐先生有幾點看法,本刊分次發表以饗讀者,並期望學者專家共同討論。

  國學復興的相關事件

  要討論“國學復興的當代意義”這個話題,首先讓我們回顧一下最近20年來與國學熱相關的事件。據我個人所了解,國學重新受人關注,應該從上個世紀90年代初開始。其中有兩件事情值得我們特別注意。第一件是北京大學于1992年成立了傳統文化研究中心,並創辦了《國學研究》,2000年初更名為北京大學國學研究院。這是“國學”二字在中國大陸沉寂了近40多年之後的重提,從此國學開始成為中國大學學術研究的重要內容,這影響了以後中國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發展的方向。另一件事情是在1995年,由趙樸初、葉至善、冰心、曹禺、啟功、張志公、夏衍、陳荒煤、吳冷西九人在第八屆全國政協會議上提交的016號提案:《建立幼年古典學校的緊急呼籲》,很快得到了社會響應。1997年中國大陸第一所以傳統文化教育、經典誦讀為特色的聖陶實驗學校成立。自此而起,以誦讀經典為目標的中華傳統教育開始在全國重新興起。

  21世紀的國學復興是從教育領域開始的,它又包括兩個方面,第一是在高等學校內部開始的國學研究,第二是在中小學階段開始的經典誦讀活動。進入21世紀以後,在全國範圍內興起了國學熱,也主要在教育界展開。其中高校的國學復興以研究為主,逐步發展為學科建設、培養人才,並很快波及相關的研究院所與文化機構。以北京而言,又有幾件值得提及的重要事件,如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于2005年5月28日正式宣佈成立,2005年10月16日,中國人民大學隆重舉行了“國學院揭牌暨開學典禮”儀式,開始正式招收本科、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光明日報》于2006年1月10日正式推出“國學版”,全面討論有關國學的各類問題,發表有關的文化學術動態。首都師範大學于2007年10月10日舉行了隆重的國學傳播中心成立大會,開展了以“國學網”為標誌的一系列國學傳播活動。2009年7月21日開始,中央電視臺第三頻道(綜藝頻道)舉辦了“開心學國學”欄目,中央電視臺旅遊衛視頻道從2008年12月6日開播了國學堂頻道。在中小學階段的誦讀經典活動,也由最初的民間行為逐漸變成政府有關部門的積極參與。2002年8月,在北京四海兒童經典導讀教育中心(簡稱四海教育)的推動下,安徽省教育廳發出“關於召開兒童經典誦讀工程試點工作會議的通知”,並在16-17日召開了相關會議,這是中國大陸第一個以教育廳名義發佈的以學習傳統文化為內容的正式文件。此後,廣東省教育廳、內蒙古教育廳先後發文推動該項活動。2003年9月,民政部、中央文明辦、新聞出版總署和廣電總局四部委主辦“萬家社區圖書室援建和萬家社區讀書活動”,將經典誦讀作為社區活動開展。2008年,由中宣部、中央文明辦、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國家語委等六部委聯合發出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中華經典誦讀”活動的號召。在這十餘年的時間裏,各高等院校紛紛成立國學研究機構,開設相關課程,探索招生與培養人才的模式與方法,如武漢大學2001年招收了國學試驗班,廈門大學2006年成立了國學研究院,現在全國設有國學院及相關機構的高校不下幾十所,甚至在中央黨校,2006年也曾經舉行過“當前國學熱中的若干問題”的講座。各地中小學包括私立學校也紛紛把“三百千”、“四書”等作為教材。如山東萊西自2004年開始在濱河小學等幾所城區小學進行國學經典啟蒙教育,2005年在全市普及推廣。2006年,瀋陽市皇姑區在全區60多所中小學,近7萬名學生中開展以傳統文化經典為主的國學教育。香港、台灣等地區也同樣如此。如香港在2004年成立了國際經典文化協會,2004年7月主辦了“全球中華文化經典誦讀大會”,香港大學中文學院自2003年開始推動國學經典教育,1996年成立了以承接中華文化為宗旨的覺證文教基金會,2003年成立了弘揚中華文化會。台灣方面,1994年王財貴教授發起“兒童誦讀經典”的教育運動,16年來,他在台灣、美國、東南亞及大陸演講2000多場,掀起了全球華人“兒童讀經”風潮。出版社、電視臺、報紙等也紛紛出版各類國學著作,宣傳、介紹有關的國學知識和文化活動。中央電視臺舉辦以傳統文化為內容的“百家講壇”;在孔子的故鄉曲阜,已經召開了六屆世界儒學大會;2011年7月15日,在長沙舉辦了第五屆全球中華文化經典誦讀大會;7月18日,作為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所主持的中華傳統文化誦讀工程,在北京舉辦了《論語》100夏令營……其中最值得關注的,是2010年經過國務院常務會議批准,成立中國國學中心,隸屬國務院參事室。中國國學中心位於北京奧林匹克公園,與國家體育場(鳥巢)、國家游泳館(水立方)、未來的國家美術館、國家工藝美術館等為鄰,居於即將落成的北京國家級文化綜合體之首,總建築面積6萬平方米。日前,由國務院參事室作為主辦單位組織的中國國學中心(國學研究與國際交流中心)建築設計方案已經完成,預計11月2日正式動工。現在只要上網搜索,有關國學的各種活動的資訊就會大量出現在你的面前。“國學”真的是大有復興之勢了。

  以上這些事件,有的以“國學”為名,有的不以“國學”為名,但統統屬於當代社會“國學復興”的內容。有關“國學”的種種討論,自然也以這些現象的出現為背景。那麼,我們在這裡首先就要弄清一個問題,“國學”的最初含義是什麼?它是在什麼背景下提出來的。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把時間追溯到一個世紀以前。

  “國學”的最初含義與産生背景

  簡單地講,“國學”最初的含義專指中國古代以儒家學説為主的學問,這個學問以中國儒家經學為基礎,兼及其他諸子百家與文史之學。再擴大一點,我們也可以把它稱之為所有關於中國古代的經世致用之學,但是其核心是儒家的經學,這是不易之論。不過,在西方文化沒有大規模傳入中國之前,並沒有“國學”之名,那時候的學者只是把中國傳統的學問分為“經學”、“史學”、“諸子之學”,或者“漢學”、“宋學”等等。到了19世紀中葉,隨著西方文化,亦即“西學”的大規模進入,於是就有了“中學”之名,以之與“西學”相區別。後來,才由“中學”逐漸演變成“國學”。據我所知,“國學”這一名稱的流行,當是在19世紀末與20世紀初之間。當時的倡導者主要是辛亥革命後的一批文化改良主義者。他們之所以把“中學”改稱“國學”,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強調“學”與“國”相統一的關係,認為中華民族如果自立自強,在文化上就不能依靠西學,而必須依靠自己。如鄧實在《國學講習記》中説:“國學者何?一國所有之學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國焉。有其國才有其學。學也者,學其一國之學以為國用,而自治其一國也。”(《國粹學報》第九期,1906年)章太炎先生1906-1909年在東京創立“國學講習會”,1913-1916年在國內又再次辦起章氏國學會,舉辦國學講演。他在《民報》第七號所載的《國學講習會序》中指出:“夫國學者,國家所成立之源泉也。吾聞處競爭之世,徒恃國學固不足以立國矣,而吾未聞國學不興而能立者也。”由此可見,“國學”這一概念,是在與西方文化有了比較之後才出現的,它的産生,從一開始就與中華民族的興亡有關,是民族文化危機的産物,其核心則是強調中華文化傳統存在的重要性。

  “國學”在20世紀的命運

  雖然章太炎、鄧實等人強調“國學”作為中華文化傳統存在的重要性,將其視為中華民族“自立自強”的文化基礎。但是在當時的環境之下,他們的“國學”觀卻沒有受到重視,沒有成為當時主流的文化思潮。原因很簡單,也很清楚。因為從鴉片戰爭以來,隨著西方列強對中國的入侵,中華民族所面臨的主要危機是生存危機。

  最初,中國人認為産生這一危機的主要原因是我們沒有西方人的堅船利炮,技不如人,因此有了洋務運動。但是洋務運動並沒有拯救中國,在大清國海軍實力佔優的情況下,甲午海戰卻敗給了东瀛,而且敗得一塌涂地。於是一批有識的中國人進而認識到中國的封建政治不行,因此有了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但是辛亥革命之後中國仍然受西方列強的欺負,於是一部分激進的知識分子進而批判中國文化。他們認為中國的文化與中國的封建制度是同一種落後東西的兩個方面,因此就有了打倒“孔家店”的“五四新文化運動”。

  我們知道,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就是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文化,所以,打倒“孔家店”也就意味著要把中國傳統文化掃地出門。這一段耳熟能詳的中國現代史知識告訴我們,反對幾千年的中國傳統文化,否定國學的現代價值,乃是那一時代大部分中國人在實踐中得出的必然結論,符合歷史的邏輯,“五四運動”因而在中國近代革命史上具有了劃時代的意義。上個世紀20年代以後,雖然人們對“五四運動”以來的偏激行為進行了反思,但是接下來的抗日戰爭將民族的存亡變成了頭等大事,沒有將這個問題的討論再深入下去。雖然仍然有人倡導復興“國學”,保護“國粹”,雖然還有許多學者做著研究中國傳統學術的書齋式學問,可是,面對中華民族的生存危機,面對西方文化的強勢入侵,“國學”一度不可避免走向了衰落。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18 17: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要]  传统文化是我们身上的原初基因,它会通过遗传的方式代代相传,如影随形,从根本上不可能完全抛弃。、国学与儒家思想、传统文化的关系。国学指的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严格来讲它与“西方文化”不是一个对应的概念。
 
  精彩阅读:

  时代的语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是中国的经济腾飞,国力增强,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地位日益提高。一方面是我们对西方文化的认识日渐加深,对当今世界矛盾也有了更深的认识。所以今天国人的中西文化观也就有了新的提高。可以说,我们是真正较为清楚地认识到了什么叫“中国文化本位”。中国人所生存的空间是亚洲东部,中国人的生活习惯与思维方式都在这块土地上养成的,中国的现代化必须立足于此。传统文化是我们身上的原初基因,它会通过遗传的方式代代相传,如影随形,从根本上不可能完全抛弃。

  “国学”重新被关注的原因

  “国学”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再度被关注,首先是从对“文化大革命”的反思开始。自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发生的所谓的“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不仅把中华民族带到了经济崩溃的边缘,还彻底摧毁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道德信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开始了迅猛的发展,在物质文明上取得了飞速的进步,老百姓的日子一天天地好起来,家用电器从80年代初的录音机、电视机发展到计算机的普及,个人交通工具从改革开放时的自行车到摩托车再到今天已经开始普及的汽车,中国用了不到30年的时间赶上了西方社会近百年的步伐。如今我们走在城市开阔的马路上,眼前是一片数不清的高楼大厦,到处都是车水马龙。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目前我国许多大城市建设的现代化程度不比世界上任何一个西方发达国家差。但是与此同时,中国人的精神信仰却有所失落,文学、历史、哲学的知识日渐贫乏,说话的语气越来越粗俗,行为举止越来越缺少礼貌,我们正在远离文明的教养。工厂排污,奶粉掺假,法官嫖*娼,护士参与人口贩卖……在人们的身边发生着一件件耸人听闻的事情。

  没有了崇高的人生价值追求,唯利是图正在成为相当大一部分人的人生准则,民族正在集体丧失诚信,不仅丧失了个人诚信,而且有的地方连政府的诚信也面临质疑。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中国人面临这样的精神失落?为什么中国人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道德信任危机?为什么老人摔倒在大街上无人敢扶?为什么家家装上防盗门窗?原因何在?全国人民都在思考。老百姓从生活经验出发,总结自己的直观感受;知识分子从哲学历史等方面思考,进行理论的分析。许多人不约而同地把问题归结到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传统文化的断裂。我们曾亲手毁掉了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精心构建的文化大厦。我们曾经把精神文明的进步同样寄托于向西方文明的学习,这时候却又发现,虽然西方文化有可以学习的一面,但是它并不是拯救中华民族精神的灵丹妙药。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但是却很难移植西方的文化。于是我们开始明白,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了自己的文化和信仰,不可能支撑经济的长久发展,也不可能带来社会的幸福与和谐。于是有人开始重提“国学”这一概念,重新思考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价值,心向国学成为许多中华儿女在今天的自觉追求。于是,我们看到了复兴国学的种种迹象,传统的风俗习惯正在慢慢地恢复,传统的节日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正在重新受到重视,诵读古代经典的琅琅读书声正在从全国各地响起,“仁义礼智信”等传统道德价值观正在重新得到倡导。这一切都说明,“国学”的回归是时代的潮流,是老百姓的心愿,是中华民族对自己古老文化的重新认可,也是百年来我们自己在现代化过程中的实践经验总结。这就是国学在21世纪重新被国人关注的最主要原因。

  国学复兴与21世纪的国学观

  “国学”在一个世纪以来的兴衰命运,如果从学理上思考,其核心问题是如何看待它在现代化社会中的地位与价值。无论是“五四”以来对它的批判还是今天对它的重新弘扬,最终都指向这一点。在当下轰轰烈烈的国学复兴运动中,其实还有一些人持反对意见。如有的人就说:“所谓‘国学’,实质上是清朝末年、一直到‘五四’以来,有些保守的人抵制西方‘科学’与‘民*主’文化的一种借口,是一个狭隘、保守、笼统、含糊而且顽固透顶的口号。”“那‘国学’是什么呢?就是讲儒家的那点东西,封建的那些价值观念。”(见2006年6月28日《文汇报·“国学”质疑》一文)这话代表了当代很大一部分人的观点,它有两个要点,其一是将“国学”等同于儒家思想,等同于封建文化,等同于保守、顽固。其二是将“国学”与西方文化中的“民*主”、“科学”对立起来,认为二者势不两立。这恰恰是“五四”以来在国学问题上存在的时代局限,也是当下在“国学”复兴时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需要我们对其做出新的认识。

  第一、国学与儒家思想、传统文化的关系。

  首先是需要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广义的“传统文化”指的是中国过去所有的文化。自“五四”以来,由于一些学人过于强调传统文化的落后性,显然,这种观点不是历史主义的态度,也不符合历史发展的实际。首先我们应该懂得,人类社会是一步一步走向现代的,落后总是相对而言,不能因为昨天比今天落后就把昨天全部否定。此外,我们还应该知道,人类之所以能够一步一步前进,是因为他总是将昨天的进步当做今天的起点。否定了昨天所取得的成就,今天的进步从何而来?人类的历史是一个不断扬弃不断进步的过程,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是人类社会得以前进的基本前提。当然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中也有不少落后的东西,比如封建社会的专*制政治和等级制度等。即便是儒家文化当中也有很多值得批判之处,但其中更具有永恒价值的东西,如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念,勤俭知足的生活观念,贵和执中的处世思想,贵义贱利的价值取向,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等等。如果没有优秀的民族文化作为支撑,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如何可以延续五千年?

  其次是要弄清“国学”概念的意义。“国学是什么?”国学既不等同于儒家文化,自然也不等同于全部封建文化,国学应该指的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虽然对于什么才是优秀的传统文化,不同时代的人也许会有一些不同的看法。但是总的来讲,自20世纪初期学人们提出“国学”这一概念的初始阶段起,就特别强调它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优秀方面。洋务运动派最早用“中学”来对应“西学”,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口号,其目的就是既要吸收西方文化的优点,也要保持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后来国粹学派将国学称之为“国粹”,更鲜明地表达了这一思想倾向。所以,是否承认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着优秀的一面,可以看成是中国文化改良派和中国文化革命派的分水岭。中华民族的现代化离不开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就是说离不开“国学”。当下的学术界对国学的理解又有广狭之分。有人坚持大国学观,这以季羡林为代表。他说:“国学是中国五千年来各民族共同积累的优秀中国文化的总称。”张岂之也有相似的观点,他认为新时代的国学应该是“百家之学”,并对此做了更为具体的解释:“先秦诸子争鸣,彼此促进,形成了春秋战国子学与史学的繁荣;汉唐时期,儒道释教融通,共同发展,开创了宋明新儒学、新道家、新佛学昌盛的局面;西学东渐,方兴未艾,促成了中华文化发展的新态势。”有人主张狭义的国学,如汤一介引用马一浮在1938年说过的话:“今楷定国学者,即是六艺之学,用此代表一切固有学术,广大精微,无所不备。”对此他又有自己的解释:“盖‘六艺之学’为中国学术文化之源头,其后之学术文化皆源于此,而代有发挥,并在其间又吸取其他文化以营养之。”“六艺不唯统摄中土一切学术,亦可统摄现在西来一切之学术。”“人类社会所遇到的问题常常是共同的,人类往往对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考也是大同小异的。”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学者们对“国学”范畴的界定虽然有广狭之分,但是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即要继承中华文化当中“优秀”的东西。

  第二、国学与西方文化的关系。

  国学指的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严格来讲它与“西方文化”不是一个对应的概念。与“西方文化”相对应的应该是“中国文化”或者说是“传统文化”。如同中国文化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一样,西方文化也是如此。但中华民族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一开始所认识的西方文化,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且由于我们认识到自己的落后,更看重西方文化好的一个方面。从这个角度来讲,在“中西文化”大交融的时代,无论从早期的“中体西用”到19世纪末期的“维新运动”,再到“五四”以后有人所倡导的“全盘西化”,实际上中国人所使用的“西方文化”这一概念,主要指的是西方的先进文化,而不是西方的落后文化。这也是导致上个世纪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全面否定的最主要的客观原因。如今,时代的语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是中国的经济腾飞,国力增强,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地位日益提高。一方面是我们对西方文化的认识日渐加深,对当今世界矛盾也有了更深的认识。所以,今天国人的中西文化观也就有了新的提高。可以说,我们是真正较为清楚地认识到了什么叫“中国文化本位”。中国人所生存的空间是亚洲东部,中国人的生活习惯与思维方式都在这块土地上养成的,中国的现代化必须立足于此。传统文化是我们身上的原初基因,它会通过遗传的方式代代相传,如影随形,从根本上不可能完全抛弃。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杂交的方式改变我们的一部分基因,但是原初基因却会永远保留,它仍然是新生命中的一部分。

  既然如此,我们就会平心静气地来审视自己的文化,客观地看到传统文化的优点和缺点,立足于脚下这片土地和在这块土地上所生成的文化,同时接受西方文化的优点。我们既不能自卑,也不能妄自尊大。弘扬中国特有的文化智慧,使之成为世界多元文化中的重要一元,为全人类的和平做出贡献。时代进步了,现在的西方国家对中国文化的看法也正在改变,他们同样发现了中华文化的优点,也在不断地发现自己本土文化的不足。因此,平等交流,和平对话,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这应该是今天面对西方文化的态度。

  第三、国学与民*主、科学的关系。

  强调“国学”指的是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但是这种优秀的传统也不是全能的,也有它的不足之处。如果从具有现代意义的“民*主”与“科学”的角度来说,中国古代文化、特别是封建专*制政体,有着与近代的民*主科学不相容的一面。但是,经过将近一个世纪的探索,我们现在认识到两点。第一点是:中华文化的内容极为丰富,并不仅仅是落后反动的封建专*制主义,本身也包含着一定的民*主的科学的东西,包含着对美好的社会理想的追求。特别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思想,既有与封建专*制社会相适应的一面,还有对封建专*制进行严厉批判、高扬人文主义精神的一面。如孔子讲“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等。再如以“智”、“仁”、“勇”为代表的儒家“三达德”,由“仁”、“义”、“礼”、“智”、“信”组成的社会伦理“五常”,是维持社会稳定的道德伦理基础,是衡量一个人文明修养程度的标尺。第二点是:实现现代化光靠“民*主”和“科学”也是不够的,还需要一个更高的社会理想为目标,那就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真正的平等,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普遍相爱。要使“民*主”和“科学”成为实现人类大同理想服务的目的,就要有与之相应的具有较高文化水平与道德修养的国民来推行。在一个没有文化的国度,在一个没有道德信仰的民族中,是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民*主的,“科学”也未必能够给人民带来普遍的幸福。现代化的建设不仅需要民*主,需要科学,更需要道德,需要人性。不承认血缘亲情与普遍的人性,不承认人与人之间有共同的利益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民*主。而以儒家文化为主的传统文化,其精华之处正是它的高尚的道德追求。

  弘扬国学,其核心也是要重建中华民族的道德信仰。中国传统文化特别讲究“义利之辨”,强调将社会道义放在经济利益之上。这并不是说中国古代人不追求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是反对“见利忘义”,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近30年来,经济飞速发展,社会道德建设相对薄弱。毒大米、地沟油、问题奶粉,恶性事件不时见诸报端,社会集体道德濒临沦丧。贫富两极分化日益严重,财富高度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封建主义的官本位和特权制死灰复燃,都在侵蚀着社会。这些有违于中华民族近百年来追求的伟大理想,正在不断地引发社会矛盾。说明一个社会如果缺乏起码的公平原则,如果没有对正义的追求,如果没有高尚的道德理想作为个体和群体的奋斗目标,“民*主”也会成为某些人实现个人利益的工具。“科学”也会适得其反,可能成为危害人类的可怕的武器。可见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文化道德的建设至关重要!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18 17: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要]  以上,我们从20世纪末以来有关的国学复兴事件开始,进而讨论了国学在二十世纪的境遇以及国学观的变迁等问题。中小学教育是当下国学复兴的标志,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参与经典诵读活动的主体虽然是学生,推动这项活动发展的却是社会、是家长,是群众。
 
  国学复兴与当代文化建设

  以上,我们从20世纪末以来有关的国学复兴事件开始,进而讨论了国学在二十世纪的境遇以及国学观的变迁等问题。下面我们再来讨论国学与当代文化建设这个问题。我以为,国学复兴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国家的强盛和民生的幸福,它应该与国人的现实生活紧密相关。国学如果仅仅成为学者们在书斋中讨论的学问,那将是国学的悲哀,最终也不可真正的复兴。事实上,国学之所以复兴,首先因为它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可以说,国学的复兴,本身就是国人为了追求美好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化建设。

  标志着当下国学复兴的最重要现象并不是高等学校里有关研究机构的成立与学者们的纯学术研究,而是以中小学诵读经典为主的一系列教育活动。

  近几年,我曾参观过多所以读经为主要教学内容的私立学校,如北京的四海孔子书院,天津的天真国际书院等。来到书院,我首先被孩子朗朗的读书声所感动,为他们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所感动。同时也引发我一些深深的思考。我国现在已经实行义务九年制教育,上小学与初中基本上不用家长花钱,可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孩子家长要花费昂贵的学费把孩子送到私立学校让他们来读传统经典呢?难道现在的学校所学的知识还不够多吗?学生们的负担还不够重吗?在天津天真国际书院里,我看到校园里赫然书写着这样一些校训:“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语);“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唐君毅语);“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等等。于是我就想,为什么我在许多公立小学里看不到这些东西呢?显然,当下我国中小学的教育是有问题的。这个问题可能来自两个方面,第一是教育思想的问题,第二是教材的问题。这让我回想起我在小学时老师教我的东西,思想教育多是政治口号,很少讲道德伦理。那时候要我们学习的英雄人物是雷锋,而雷锋精神的最重要内容是爱憎分明,他的助人为乐是有阶级性的。总之,回顾从1949年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三十多年的中小学教育,我们一直是以阶级斗争教育来代替道德教育的。小学课本里面所选的课文多半是与之相配合的“半夜鸡叫”、“少年英雄刘文学”等故事。在我的小学教育里,基本上没有接受过多少传统文化知识,从来没有“人之初,性本善”这类的教育,《诗经》、《楚辞》、《论语》、《孟子》等从来没有听说过。改革开放以后,在一切以经济为中心的社会运作模式下,中小学教育变成了以升学考试为唯一目标的应试教育,文化知识被肢解,道德教育更加缺失。与此同时,充斥整个社会的金钱至上、权力至上的病态社会观念,早已把中小学生的心灵冲垮,把原本纯洁的校园搅得污泥浊水。我听说过这么一个故事。一个小学班里选班长,让学生们投票,结果一个小学生以两票当选。原因是这个小学生课下用一块巧克力贿赂了另一个同学,那个同学也投了他一票。其余的同学,在家长的教育影响下全都投票给了自己。而那个两票当选的学生,回家受到的父母的热情表扬。没有正确的是非判断,将行使民*主的权利变成谋取个人利益的手段,这样的事情竟然发生在小学生身上,想想多可怕啊。

  中小学教育是当下国学复兴的标志,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参与经典诵读活动的主体虽然是学生,推动这项活动发展的却是社会、是家长,是群众。是大人将在自己身上不能实现的理想寄托于下一代。这说明21世纪“国学”回归的大潮,包含着国人重建中华文明的深情期待,包含着国人对文化知识的追求与高雅的人格的期待。

  国学复兴另一个深厚的社会基础是中华民族的风俗礼仪生活。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它具有极强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因而也具有极强的生命力,既是一个民族物质文化的积淀,也是精神文明的载体。最典型的是各种传统节日的形成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风俗,如春节,本来是为了纪念一年的结束,庆祝新一年开始的传统节日,它所表达的核心精神是对家庭、宗族、国家、生活的热爱,所以围绕它而产生一系列的祭祀、庆祝活动,一系列与之相关的礼仪,以及由此而形成的饮食、起居、游乐等习俗。这些传统中国节日的形成,经过了相当长的时间,既反映中华民族的生活理想,也包含了他们的精神寄托,是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文化载体。取消了这些传统的节日,我们的生活就变得淡乎寡味,失落了民族之魂,有时候甚至感到生活没有意义。事实上,即便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传统节日在民间也不曾中断,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春节、中秋的地位也远远高于“五一”、“十一”。官方即便禁止,老百姓也会私下庆祝;你没有自己的节日,他们甚至会过洋节。可见节日在传承文化中的地位。正因为如此,经过一些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多次呼吁,到2007年,全国人*大终于将除夕、清明、端午、中秋列为国家法定假日,这是真正体现民*意的举措。

  21世纪的国学复兴运动发起于民间,源自于社会生活,它的最终目的是重建民族的精神大厦,追求高雅的文化生活,树立高尚的道德风范,使之与现代化的民*主科学协调发展,推动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它起码包括以下几个层次。第一是建设具有公平正义的物质文化环境:国学复兴的首要任务是要建立丰富的物质文化,提高中华民族的生活水平,是所有人的共同富裕,是建立一个民*主、自由、平等、和谐的社会,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大同社会”。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丰富的物质文化是人类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的基础。第二是提高我们的文化修养。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生存繁衍,最终积累为丰富的文化知识。这些知识是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提高我们生活质量、展示我们人生品位的基础。这些知识包括文化历史知识,如历史朝代的变更,人类各种文明的发现;天文地理知识,如历法的形成、节气的来源,地理的沿革、著名的风景名胜等等;文学艺术知识,如中国古代著名的诗歌、戏曲、小说、书法、绘画,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宗教礼仪知识,如中国古代的宗教形态、各种礼仪的来源等方方面面。知识虽然不能代表人的全部文化修养,但是没有丰富的文化知识的人则肯定缺少修养,他的精神生活一定会极度贫乏,肯定会缺少高尚的道德追求。中国人在对子女进行教育的初级阶段,就要教育孩子背诵古典诗词,学习琴、棋、书、画等等,所以如此,就是要把子女培养成一个具有文化教养的人。第三是道德人格与文化理想的追求。复兴国学的最高境界是要有高尚的道德追求,树立崇高的人格理想,这要与现代社会的民*主平等有机结合。道德本身具有抽象性,它的实现要有现代的公平正义为基础。举例来讲,孔子讲“仁爱”,他说“仁者爱人”,但是孔子又说“克己复礼为仁”,在这里,“克己复礼”是孔子的社会理想,其具体表现形态是周代社会的等级制度。而我们今天讲仁爱,首先是应该尊重人人平等的社会权利,自由平等是我们的社会理想,其具体表现形态应该是具有现代特征的人人平等的民*主社会。文化的核心表达是人类对社会理想的追求和建构,它本身就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中国文化之所以伟大,就因为世世代代的人们总是在不断地追求更加进步的社会理想,人类文明所需要的道德理想。

  国学复兴的当代意义

  以上,我们讲述了国学复兴、国学与中西方文化、国学与当代文化建设等问题,接下来我们再讨论一下国学复兴在当代社会的意义。如前面所讲,国学虽然指的是优秀的传统文化,但是从现代社会建设的角度来讲,它还是有许多先天不足的因素,如科学与民*主的缺失,如难以脱离的历史文化语境等等。现代中国社会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吸收全人类进步的文化,因为中国已经是世界的一部分。现代国家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平等、民*主、法制。建立一个民*主的法制的社会是这个社会发展的根基。之所以如此,因为民*主和法制是追求全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的基础。没有民*主和法制,如何追求公平和正义?没有公平和正义,哪会有国家的繁荣强盛与长治久安?这些现代社会的基本要素,更多的是现代西方文化传递给我们的。所以,重新思考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关系,重新认识国学与民*主和科学的关系,是国学研究者的重要使命。站在新世纪的今天,我们应该有超越洋务派、国粹派、西化派和革命派的眼光,从建设现代化的、民*主的、公平的和谐的社会制度这样的高度来复兴国学。国学复兴的本质是站在现代社会的角度,从民族历史中寻找文化资源,以丰富和完善现代化建设中的人文精神,是对传统文化的重新理解,是实事求是的历史研究,而不是简单的复古和照搬。国学复兴就是开掘民族文化资源的历史宝库,让这条历史的河流顺畅地流向现代,以滋养当代人的心灵。它本身就包括多个层面:有文化知识的学习,有艺术审美的观照,有历史经验的总结,有科学哲理的探寻,有高尚人格的塑造,有社会理想的追求。只有将这些丰富的人文精神与公平正义的、现代社会制度有机地融合,才能建设成一个人类美好的家园。从这一角度来讲,复兴国学不是现代化建设的全部,却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向西方先进文化学习、建设现代社会制度不是一种对立关系,而是一种互补关系。我们说国学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这个优秀文化的核心,就是建立一个美好的社会,追求生活的幸福,包括物质生活的幸福与精神生活的幸福。它既是人类的伟大理想,也是追求公平正义的强大动力,是实现这种公平和正义的强有力的保证。这就是为什么,21世纪的国学复兴首先从教育开始。因为全民都已经开始认识到:文化教育、人格教育和人性教育,是当代中国最需要的东西,也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基石。

  (来源:人民政协网)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18 22: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上论述了国学的精神世界观。而忽视了国学的物质世界观,国学的精神世界观来源于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国学的源头山海经、易经、道德经、诗经,首先是对物质世界的认识,然后才是对精神世界的引伸。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19 20: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学的核心是物质观与精神观的统一。历史(包括现代)已经证明。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