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655|回复: 2

老子正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26 23: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wangofkings 于 2014-5-15 00:47 编辑

章一•帛书章四十五

【辯證本】
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恆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恆无欲,以觀其玅;恆有欲,以觀其徼。兩者同出,異名同謂。玄之又玄,眾玅之門。

【注疏】
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恆名。
首道者,《老貓字典》云:金文从行从首。會意。行者,象四通之衢形。四通之衢也。首者,頭也。道者,謂人至四通之衢,何去何从,由其首依理決斷也。故,道者,理也。
次道者,做動詞,解析也。

恆者,《老貓字典》云:甲骨文从重一从月。會意。上一者,二也。二于字上可省作一,此甲骨文通例也。二者,甲骨文上字。上也。下一者,一也。一者,象地平線之形。地也。重一者,謂天地也。月者,象月亮之形。月亮也。恆者,謂天地之間,月爲恆久者也。故,恆者,恆久也。

首名者,《老貓字典》云:从口从夕。會意。口者,象人口形。人之口也。夕者,象月亮之形。月亮也。名者,謂月下相對不識,惟以名字呼之也。故,名者,名字也。
次名者,做動詞,命名也。

故曰:道者,理也。理者,乃可析也。道非恆常不变者也。名者,稱呼也。稱呼,乃可名之也。名亦非恆常不变者也。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无者,《老貓字典》云:无字,非彼無字之簡化字也。无者,从人从亡。會意。人者,象人垂手而立之形。男性貴族也。亡者,隱也。无者,謂人皆隱也。故,无者,空无一人也。
老子之无,謂事物處于不可被主體,指人或物,感知之狀態也。

有者,《老貓字典》云:祭字之本字也。从肉从又。會意。肉者,側視之首也。此肉字之本義也。甲骨文以肉字造字皆出此義也。又者,象右手形。手執也。有者,謂手持首級以祭祀也。故,有者,祭也。
上天、祖先者,人所祭者也。上天、祖先得之,是爲有也。後乃抽象爲有无之有。
老子之有,謂事物處于可被主體,指人或物,感知之狀態。

物字之本字,勿也。勿字之義別有所專,後世乃復增牛旁,作物字。
勿者,《老貓字典》云:从彡从力。會意。彡者,象飾帶之形。飾帶也。力者,象犁之形。力量也。勿者,謂犁地所出之土若飾帶也。故,勿者,犁地也。
物者,《老貓字典》云:从牛从勿。會意。牛者,象牛形。大牲也。勿者,犁地也。物者,謂以牛犁地也。故,物者,犁地也。
以牛犁地,深耕細作,乃育作物,復可育萬物。
故,物者,萬物也。此物字之引申義也。

故曰:道生无,无生有。以无,命名天地之始;以有,命名萬物之母也。是道生萬物也。天地之始是不可感知者也。萬物之母乃生萬物,是可感知者也。
《道德经•章四十二》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故恆无欲,以觀其玅;恆有欲,以觀其徼。
玅者,《老貓字典》云:从玄从少。會意。玄者,變化也。少者,象細碎之物形。不多也。玅者,變化漸少,人可窺其微也。故,玅者,奧妙也。
知玅字必先之玄字。
玄者,《老貓字典》云:从入从幺。會意。入者,象箭頭之形。進入也。幺者,象一束絲之形。一束絲也。玄者,謂絲入于染缸染色也。故,玄者,變化也。

徼者,从彳从敫。會意。彳者,行省也。敫者,光景流貌。徼者,謂隨光景流動而行也。故,徼者,循也。
知徼字必先之敫字。
敫者,从白从放。會意。白者,米粥也。此謂白光也。放者,逐也。敫者,謂逐白光也。故,敫者,光景流貌。今言光散射狀也。

无欲者,謂欲望不可感知也;有欲者,謂欲望可感知也。
簡言之,遊戲之旁觀者,无欲者也;遊戲之參與者,有欲者也。

故曰:我恆无欲,是遊戲之旁觀者,乃可觀道生萬物之奧妙也;我恆有欲,是遊戲之參與者,乃可觀道生萬物之歷程也。

兩者同出,異名同謂。玄之又玄,眾玅之門。
謂者,《老貓字典》云:謂者,从言从胃。會意。言者,語也。胃者,消化器官也。謂者,言出于胃腑也。故,謂者,由衷之言也。

玄者,《老貓字典》云:从入从幺。會意。入者,象箭頭之形。進入也。幺者,象一束絲之形。一束絲也。玄者,謂絲入于染缸染色也。故,玄者,變化也。

故曰:有无兩者,同出于道,名雖異也,所言者皆爲道也。道生无,无生有者,是變化復變化也,乃得窺眾多奧妙之門徑也。

【譯文】
道理是可以被解析的,道理不是恆常不變的。名字是可以取的,名字也不是恆常不變的。(道生出无,即我們不可感知的事物;无又生出有,即我們可以感知的事物。)用无來命名天地初開,用有來命名萬物之母。我的欲望處于不可被感知的狀態,(我是遊戲的旁觀者,)就可以看見道生萬物的奧妙;我的欲望處于可以被感知的狀態,(我是遊戲的參與者,)就可以看見道生萬物的歷程。有和无,都是出于道,名字雖然不同,但同樣都是對道的描述。(道生出无的)變化加上(无生出有的)變化,是我們得以窺見眾多奧妙的門徑。

【版本】
帛书甲本-九三: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无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恆无欲也以觀其眇恆有欲也以觀其所噭兩者同出異名同胃玄之有玄眾眇之□
帛书甲本校本: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无,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故恆无欲也,以觀其眇;恆有欲也,以觀其所噭。兩者同出,異名同胃。玄之有玄,眾眇之門。
帛书乙本-二一八:道可道也□□□□□□□□□恆名也无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故恆无欲也□□□□恆又欲也以觀亓所噭兩者同出異名同胃玄之又玄眾眇之門
帛书乙本校本: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无,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故恆无欲也,以觀其妙;恆又欲也,以觀亓所噭。兩者同出,異名同胃。玄之又玄,眾眇之門。
王弼本: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辯證本: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恆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恆无欲,以觀其玅;恆有欲,以觀其徼。兩者同出,異名同謂。玄之又玄,眾玅之門。

【校勘】
辯證本以王弼本爲底本,蓋其流傳之廣,影響之大也,故非經義之謬而不改之也。

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恆名。
王弼本恆作常,乃避漢孝文帝劉恆諱。故改之。

帛書本多有也字,語尾助詞,乃刪之也。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无者,王弼本作,無。帛書本作,无。
无者,《老貓字典》云:无字,非彼無字之簡化字也。无者,从人从亡。會意。人者,象人垂手而立之形。男性貴族也。亡者,隱也。无者,謂人皆隱也。故,无者,空无一人也。
無者,《老貓字典》云:舞字之本字也。甲骨文从大,象人舞蹈之形。大者,象人站立之形。人也。故,無者,舞也。
無中生有,本爲舞中生有。謂原始宗教祈雨儀式之舞蹈。舞而得雨,是舞中生有也。後乃抽象爲有無之無。
老子之无,謂事物處于不可被主體,指人或物,感知之狀態也。
无、無,二字,以无字近老子本義。
故,當从帛書本作,无。

《藝苑雄黃》云:无亦作亡。古皆用亡无,秦時始以蕃橆之橆爲有無之無。《詩》、《書》、《春秋》、《禮記》、《論語》本用无字,變篆者變爲無,惟《易》、《周禮》盡用无。然《論語》:亡而爲有。我獨亡。諸無字,蓋變隸時誤讀爲存亡之亡,故不改也。
其說甚是。

故恆无欲,以觀其玅;恆有欲,以觀其徼。
玅者,帛書本作,眇;王弼本作,妙。
眇者,从目从少。會意。目者,象眼形。眼也。少者,象細碎之物形。不多也。眇者,人惟二目,少者,謂一目盲也。故,眇者,一目盲也。
眇字于此,不可解矣。
妙字,後起字也。先秦何來後起字耶?
故,此處當是妙字之本字,玅。
帛書本所見玄字,其字形若兩圈相連,作偏旁,乃似目字,致有此誤耶?

徼者,帛書本作,噭。
噭者,與叫字義大同。並無歧義。
噭字于此,不可解矣。
故當从王弼本。

兩者同出,異名同謂。玄之又玄,眾玅之門。
王弼本作: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帛書本經義近老子本義。故當从帛書本。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15 00:48:16 | 显示全部楼层
章二•帛书章四十六

【辯證本】
天下皆知美之爲美也,惡巳;皆知善,此其不善巳。有,无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聲之相和也;前,後之相隨也。是以聖人居无爲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也,爲而弗恃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弗去也。

【注疏】
天下皆知美之爲美也,惡巳;皆知善,此其不善巳。
美者,《老貓字典》云:徐鉉以爲,羊大則美,是其不知造字規範也。美者,从羊从大。會意。羊者,象羊頭之形。羊之總稱也。大者,象人站立之形。人也。美者,謂人頭戴羊角爲飾,以顯其威儀也。故,美者,威儀也。
是爲外在之美也。

惡者,《老貓字典》云:从心从亞。會意。心者,象心形。人心也。亞者,象城形。外也。惡者,謂外心爲過也。故,惡者,過也。
此用惡字之引申義。惡者,醜惡也。
知惡字必先之亞字。
亞者,《老貓字典》云:亞字,奇字也。故歷代之訓皆不著邊際,亦不足奇也。亞者,象城形。然四門緊閉,指其于城外之事也。象形兼指事。亞者,象城形。外也。
甲骨文有亞旅、亞宗。今人多不解其義。實乃外旅、外宗也。亞者,外也。外次于內,是有次第之說也。

巳者,从丁从乙。會意。丁者,象餅形。餅也。乙者,象蛇形。蛇也。巳者,謂頭大若餅之蛇也。故,巳者,大頭蛇也。
巳者,大頭蛇也。遇大頭蛇者萬事皆休。
故,巳者,終也。此巳字之引申義也。

善者,《老貓字典》云:善字之本字,譱也。譱者,从誩从羊。會意。羊者,象羊頭之形。羊之總稱也。誩者,競言也。譱者,謂群羊競與其言,其心乃且喜且憐愛之,是內在之美也。
善者,古人之簡化字也。然楚簡本、帛書本已如此。

善、美,二字,其義大同。美者,重外在之美;善者,重內在之美也。

故曰:天下皆知美之所以爲美,則摒棄醜惡;皆知善良,則摒棄不善。此相對之道也。

有,无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聲之相和也;前,後之相隨也。
相者,《老貓字典》云:从目从木。會意。目者,象眼形。眼也。木者,樹木也。相者,謂林中木上之目,惟可相互對視也。故,相者,相互也。
然,于此處,相,不當訓作,相互。
相者,當訓爲,所。
《道德经•章四十》云: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老子向未言有生无也。

故曰:有,无之所生也;難,易之所成也;長,短之所形也;高,下之所盈也;音,聲之所和也;前,後之所隨也。此看似相對,實則相合之道也。

是以聖人凥无爲之事,行不言之教。
聖者,《老貓字典》云:从耳从呈。會意。耳者,象耳形。耳朵也。呈者,現也。聖者,謂耳聞目見也。知者爲聖也。故,聖者,聖人也。
知聖字必先之呈字。
呈者,《老貓字典》云:从口从人从土。會意。口者,象人口形。人之口也。人者,象人垂手而立之形。男性貴族也。土者,土地也。呈者,謂出于土中人之口也。土中人,農人也。農人之口,乃現社會狀況矣。故,呈者,現也。
所謂聖人,體察民情者也。乃爲道之王侯也。

凥者,老貓曰:从几从尸。會意。几者,象几案形。几案也。尸者,陳也。凥者,謂陳放几案之處也。故,凥者,處也。

老子之无,謂事物處于不可被主體,指人或物,感知之狀態也。
爲者,《老貓字典》云:甲骨文从又从象。會意。又者,象右手形。手執也。象者,大象也。爲者,謂手引大象,必有機巧也。故,爲者,僞也。
爲者,謂手引大象。此亦是作爲也。故,爲者,作爲也。此爲字之引申義也。
故,无爲者,謂作爲不被感知也。

教者,《老貓字典》云:楷書教字,訛字也。教字,不从孝。當寫作,敎。𡥈者,从子从爻。會意。子者,象小兒于繈褓之形。父母之子也。爻者,效也。𡥈者,謂令子效之,乃令子學之也。故,𡥈者,令其學也。
敎者,从攴从𡥈。會意。攴者,小擊也。𡥈者,令其學也。敎者,謂擊之而令其學也。故,敎者,強迫教學也。
老子之教,乃不言之教,身教也,所謂樹之風聲也。

故曰:是故爲道之聖人,處无爲之事,乃有所作爲而百姓不知也。聖人化人而不以強,乃樹之風聲而已。

        萬物作而弗始也,爲而弗恃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弗去也。
作者,《老貓字典》云:作字之本字,乍也。乍者,人中矢也。人中矢乃突然彈起,此乃人之應激性反應。後世復增人旁,爲作字,以專其義。故,作者,起也。
知作字必先之乍字。
乍者,《老貓字典》云:甲骨文从反入从人。會意。入者,象箭頭之形。進入也。反入者,謂箭射我也。人者,象人垂手而立之形。男性貴族也。甲骨文乍字之人,作人中矢之扭曲狀也。乍者,人中矢也。

始者,《老貓字典》云:从女从台。會意。女者,象人跪坐形。婦人也。台者,悅也。始者,謂女之悅,乃其初爲人母也。故,始者,初也。
知始字必先之台字。
台者,从口从㠯。會意。口者,象人口形。人之口也。㠯者,象頭向下之子形。新生之子也。台者,謂新生之子才出產門,眾皆悅也。故,台者,悅也。
居者,《老貓字典》云:从尸从古。會意。尸者,陳也。古者,故也。居者,謂向可陳。橫陳而無約束者,是肆意而爲也。故,居者,肆意也。

故曰:萬物興起而不自以爲是創造者,有作爲而不自恃,有成就而不肆意,惟其不肆意,故而不去。

【譯文】
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爲美,醜惡就會被摒棄;都知道善良,這樣不善就會被摒棄。(這是相對的道。)有,是由无產生的;困難的事情,是由容易的事情組成的;長的東西,是由短的東西形成的;高的東西,是由低下的東西堆積起來的;音樂,是由聲響相和而成的;前,是因爲有後在跟隨。(這是看起來相對,實則相合的道)由此,懂得道的聖人,處事无爲,即有所作爲,而百姓也沒有覺察。聖人教化萬民並不強迫,而是以身教。萬物興起也不自認爲是創造者,有所作爲也不自恃,有了成就也不肆意妄爲。正是由于聖人不肆意妄爲,所以才不會消逝。
【版本】
楚简本-甲组4:7:天下皆智𢼸之爲𢼸也亞巳皆智善此丌不善巳又亡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耑之相型也高下之相盈也音聖之相和也先後之相隨也是以聖人居亡爲之事行不言之教萬勿作而弗始也爲而弗志也成而弗居夫隹弗居也是以弗去也
楚简本校本:天下皆智𢼸之爲𢼸也,亞巳。皆智善,此丌不善巳。又,亡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耑之相型也;高,下之相盈也;音,聖之相和也;先,後之相隨也。是以聖人居亡爲之事,行不言之教。萬勿作而弗始也,爲而弗志也,成而弗居。夫隹弗居也,是以弗去也。
帛书甲本-九五:天下皆知美爲美惡巳皆知善䚰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尺之相□也高下之相盈也意聲之相和也先後之相隋恆也是以聲人居无爲之事□□□□□□□□□□□也爲而弗□也成□而弗□也夫唯居是以弗去
帛书甲本校本:天下皆知美爲美,惡巳。皆知善,䚰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尺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意,聲之相和也;先,後之相隋;恆也。是以聲人居无爲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也,爲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居,是以弗去。
帛书乙本-二一八下:天下皆知美之爲美亞□皆知善斯不善□□□□□生也難□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聲之□□也先後之相隋恆也是以𦔻人居无爲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青而弗始爲而弗侍也成□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帛书乙本校本:天下皆知美之爲美,亞巳。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聲之相和也;先,後之相隨;恆也。是以𦔻人居无爲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青而弗始,爲而弗侍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王弼本:天下皆知美之爲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爲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爲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爲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辯證本:天下皆知美之爲美也,惡巳;皆知善,此其不善巳。有,无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聲之相和也;前,後之相隨也。是以聖人凥无爲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也,爲而弗恃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弗去也。

整章概而論之,以楚簡本經義爲尚,故多从楚簡本。

天下皆知美之爲美也,惡巳;皆知善,此其不善巳。
楚簡本作:天下皆智𢼸之爲𢼸也,亞巳。皆智善,此丌不善巳。
帛書甲本:天下皆知美爲美,惡巳。皆知善,䚰不善矣。
帛書乙本:天下皆知美之爲美,亞巳。皆知善,斯不善矣。
王弼本:天下皆知美之爲美,斯恶已。皆知善之爲善,斯不善已。

知者,楚簡本作,智。假字也。

美者,楚簡本作,𢼸。
𢼸者,甲骨文从习从人从攴。會意。习者,象羽毛形。半羽也。人者,象人垂手而立之形。男性貴族也。攴者,小擊也。𢼸者,謂攻擊頭戴羽飾之人,或爲貴族武士,其效乃不顯也。
故,𢼸者,不顯也。
或曰:𢼸者,媺字之假字也。
然,媺字,後起字也。或𢼸字有媺字之義,後世乃造媺字。
媺者,老貓曰:从女从𢼸。會意。女者,象人跪坐形。婦人也。𢼸者,不顯也。媺者,謂歲月之痕不顯于其身之女也。故,媺者,美貌也。

惡者,楚簡本、帛書乙本作,亞。假字也。

前巳者,王弼本作,已。
已字,後起字也。故,當用其本字,巳。

此者,帛書甲本作,䚰。帛書乙本、王弼本作,斯。
䚰者,高明本校作,訾。我不知其止何來也。
此者,斯者,皆發語詞也。

後巳者,王弼本作,已。帛書本作,矣。
皆傳抄之誤耳。

有,无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聲之相和也;前,後之相隨也。
楚簡本作:又,亡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耑之相型也;高,下之相盈也;音,聖之相和也;先,後之相隨也。
帛書甲本:有,无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尺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意,聲之相和也;先,後之相隋;恆也。
帛書乙本:有,无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聲之相和也;先,後之相隨;恆也。
王弼本: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王弼本諸句皆失,之、也,二字,致經義盡失,不可从也。

有、无,楚簡本作,又、亡。皆假字也。

短者,楚簡本作,耑。帛書甲本作,尺。假字耶?訛字耶?

形者,楚簡本作,型。帛書乙本作,刑。假字也。

音者,帛書甲本作,意。假字也。

聲者,楚簡本作,聖。假字也。

隨者,帛書甲本作,隋。假字也。

帛書本句尾作,恆也。
老子所言者,皆道也。
《道德经•章一》云:道可道,非恆道。
道无恆道,帛書本是與老子之經義相悖,不可从也。

是以聖人凥无爲之事,行不言之教。
楚簡本作:是以聖人居亡爲之事,行不言之教。
帛書甲本:是以聲人居无爲之事,行不言之教。
帛書乙本:是以𦔻人居无爲之事,行不言之教。
王弼本:是以聖人處無爲之事,行不言之教。

凥者,楚簡本、帛書本作,居。王弼本作,處。
居者,《老貓字典》云:从尸从古。會意。尸者,陳也。古者,故也。居者,謂向可陳。橫陳而無約束者,是肆意而爲也。故,居者,肆意也。
凥、居,二字,古已混淆。此處當用,凥字。
故,王弼本作,處。

无者,楚簡本作,亡。假字也。

萬物作而弗始也,爲而弗恃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弗去也。
楚簡本作:萬勿作而弗始也,爲而弗志也,成而弗居。夫隹弗居也,是以弗去也。
帛書甲本:萬物作而弗始也,爲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居,是以弗去。
帛書乙本:萬物青而弗始,爲而弗侍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王弼本: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爲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物者,楚簡本作,勿。其本字也。
勿者,《老貓字典》云:从彡从力。會意。彡者,象飾帶之形。飾帶也。力者,象犁之形。力量也。此力字之本義也。勿者,謂犁地所出之土若飾帶也。故,勿者,犁地也。
物者,《老貓字典》云:物字之本字,勿也。勿字之義別有所專,後世乃復增牛旁,作物字。物者,从牛从勿。會意。牛者,象牛形。大牲也。勿者,犁地也。物者,謂以牛犁地也。故,物者,犁地也。
耕種始育萬物。故,物者,萬物也。此物字之引申義也。

作者,帛書乙本作,青。訛字耶?

王弼本作,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
不辭者,蓋不解經義而擅改者。生而不有者,蓋注疏之辭混入經文者也。

恃者,楚簡本作,志。假字也。

成,帛書本作,成功。王弼本作,功成。

弗居,帛書甲本作,居。脫字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15 17:4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angofkings 于 2014-6-15 20:26 编辑

章三·帛书章四十七


【辯證本】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爲盜;不見可欲,使民不亂。是以聖人之治也,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恆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爲而巳,則无不治矣。


【注疏】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爲盜;不見可欲,使民不亂。

賢者,《老貓字典》云:从貝从臤。會意。貝者,象海貝形。貨也。臤者,堅也。賢者,謂貝之堅者,乃可爲貨幣也。故,賢者,優者也。

知賢字必先之臤字。

臤者,《老貓字典》云:从又从臣。會意。又者,象右手形。手執也。臣者,象豎目之形。伏身豎目也。臤者,謂手執伏身豎目者之堅,乃使其臣服也。故,臤者,堅也。

老子所謂賢者,乃爲達政治目的而不擇手段之徒。若《虞夏書》作者之類。有言曰:中國歷史皆爲當代史,是其事也。


爭者,《老貓字典》云:从爪从又引一。一者,指牽引之事也。爪者,象人覆手之形。覆手也。又者,象右手形。手執也。一者,指牽引之事也。爭者,謂一手牽引一手,是一人牽引一人也。故,爭者,引也。


盜者,《老貓字典》云:从㳄从皿。會意。㳄者,涎也。皿者,象盆形。器皿也。盜者,謂垂涎于皿也。故,盜者,見獵而欲得也。

知盜字必先之㳄字。

㳄者,《老貓字典》云:从欠从水。會意。欠者,俯首也。水者,象流水形。成江河湖海者也。㳄者,謂俯首其口水外流也。故,㳄者,涎也。

盜者,盜賊也。此盜字之引申義也。


見者 ,現也。假字也。


故曰:不以所謂賢達者爲尚,則民不得牽引;不以難得之物爲貴,則民不致見獵起欲;不現引人欲望之物,則民不亂。


是以聖人之治也,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虛者,《老貓字典》云:从丘从虍。會意。丘者,小山也。虍者,象虎紋形。虎紋也。虛者,謂山上可見虎紋,是有虎出沒,乃荒涼之地也。故,虛者,荒涼也。

虛者,荒涼也。荒涼之地,乃空虛之地也。


志者,从心从之。會意。心者,象心形。人心也。之者,往也。志者,謂心之向往也。故,志者,欲望也。


故曰:是故聖人之治,既無賢者牽引,民心乃虛,民腹乃實。既無難得之貨,民欲乃弱,民骨乃強。


恆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爲而巳,則无不治矣。

无知无欲者,謂知與欲皆不可感知也。


弗者,《老貓字典》云:从八从己。會意。八者,别也。己者,象纏繞之形。約束也。弗者,約束相別之物也。故,弗者,約束也。

弗爲者,非无爲也。

弗爲者,約束其爲也。


故曰:恆使民之知與欲不可感知,使其知不敢。賢者引領,則民敢;無賢者引領,則民不敢。有欲,則民敢;无欲,則民不敢。民无知无欲,自知不敢。聖人約束其爲而已,則无不治矣。


【譯文】

不崇尚所謂的賢人,百姓就得不到引領;不尊貴難得的物品,百姓就不會滋生貪欲;不露出可以引起欲望的東西,百姓就不致混亂。所以圣人治国,(不要讓所謂的賢人引領),空虛百姓的思想,充實百姓的肚子,(沒有可以引起欲望的東西),减弱百姓的欲望,强健百姓的筋骨。长久地让百姓的知和欲處于不可被感知的状态,让他们知道不敢。聖人約束其作爲,僅此而已,就沒有治理不好的。

【版本】

帛书甲本-九七:不上賢□□□□□□□□□□□民不爲□不□□□□民不亂是以聲人之□□□□□□□□□□□強其骨恆使民无知无欲也使□□□□□□□□□□□□□

帛书甲本校本:不上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爲盜;不見可欲,使民不亂。是以聲人之治也,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恆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爲而巳,則无不治矣。

帛书乙本-二二〇上:不上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爲盜不見可欲使民不亂是以𦔻人之治也虛亓心實亓腹弱亓志強亓骨恆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爲而巳則无不治矣

帛书乙本校本:不上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爲盜;不見可欲,使民不亂。是以𦔻人之治也,虛亓心,實亓腹,弱亓志,強亓骨。恆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爲而巳,則无不治矣。

王弼本: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爲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爲也。爲無爲,則無不治。

辯證本: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爲盜;不見可欲,使民不亂。是以聖人之治也,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恆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爲而巳,則无不治矣。


整章概而論之,以帛書乙本經義爲尚,故幾从帛書乙本。

帛書甲本殘毀之甚,幾不可識。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爲盜;不見可欲,使民不亂。

帛書乙本:不上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爲盜;不見可欲,使民不亂。

王弼本: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爲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尚者,帛書乙本作,上。

上、尚,二字,可互訓。

尚者,《老貓字典》云:从八从向。會意。八者,别也。向者,北向也。尚者,別北也。謂背北也。中國有史以來皆以面南背北爲正,爲上。故,尚者,上也。


亂者,帛書乙本寫作,从爪从乙字。蓋亂字之簡化字也。


是以聖人之治也,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帛書乙本:是以𦔻人之治也,虛亓心,實亓腹,弱亓志,強亓骨。

王弼本: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聖者,帛書乙本作,𦔻。其者,帛書乙本作,亓。皆假字。


恆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爲而巳,則无不治矣。

帛書乙本:恆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爲而巳,則无不治矣。

王弼本: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爲也。爲無爲,則無不治。


王弼本恆作常,乃避漢孝文帝劉恆諱。故改之。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