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13|回复: 0

[其它] 国学学术发展简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27 15:4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国学学术发展简史

万献初 撰 (宋时磊纂集资料)


    在西方话语占据主流地位的学术生态圈中,不少学者言必称国外学术之先进伟大,其实,中国传统学术广博精深,宏旨远奥,且具系统性和连续性,丝毫不亚于西方。
    国学,是指中国固有的全部学术,或称中国传统的学问,是成系统的、专门性的学问,是约定俗成的中国固有文化学术的总称。“学术”之“学”指学问,“术”指方法,中国传统学术有其系统的学问及其治学方法,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发展史中历代智者创造、传承下来的有关人的生存价值和生命意义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所独有的系统而完整的知识、文化和学术体系,这个体系涉及中华民族的心理特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规范、伦理道德和风俗习惯等。中国传统学术几千年的发生、发展、传承、流变,形成了国学的学术发展史。
    中国传统学术分段向来有不同的观点,如梁启超有“四分法”和“八时代说”等,而吕思勉“七分法”谓:“吾国学术,大略可分七期:先秦之世,诸子百家之学,一也。两汉之儒学,二也。魏晋以后之玄学,三也。南北朝、隋、唐之佛学,四也。宋明之理学,五也。清代之汉学,六也。现今所谓新学,七也。”[1]本章的论述取其前六段,即先秦诸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唐代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朴(汉)学。
    综观千年国学学术发展史,有其一以贯之的传统连续性,也有其各具特色的阶段性。中国传统学术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发展受到社会政治变迁的牵制、历史阶段性较为明显;二是以经学为中心、衍及其他诸科;三是以实用为旨归,较少形而上的哲理玄思;四是兼收并蓄,源远流长。就阶段性特点而言,先秦为国学的元典时期,重在原创性;两汉魏晋南北朝为学术范式建立的时期,重在多向度的探求性;唐代海纳百川,是不同学术冲击融合的时代,重在汇通性;宋元明为国学呈现为道统心性的时期,重在义理探求;清代为国学的全面总结阶段,体现出深广精博性。

第一节  先秦诸子学

    秦以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学术繁荣、学派竞出的时期。其时战乱频仍,社会动荡,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急剧的变革,导致意识形态的激烈碰撞和学术思想的争鸣,形成“诸子锋起,百家争鸣”的繁盛局面,产生反映各学派思想的学术著作百数种,成就了国学的元典时代,也是国学学术发展史上成果最为辉煌的时代。

    一、诸子学术思想的萌芽期

    中国历史,可以上溯到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代。其时洪荒漫漫,结绳记事,初民以生存为第一要务,学术无以立。及至夏商,政治制度渐次草创,人对自然、社会与自我有了初步的认识,学术思想得以萌芽。由于认识不足而敬畏自然力量,夏商两朝重鬼神不重人事,宗教观念极为浓厚,占卜、祭祀盛行,此时诞生了《连山》和《归藏》。至周武王伐无道而殷商覆灭,周公摄政,提出天命无常、敬天保民等思想,制礼作乐,确定了一系列行为规则来稳定社会秩序,封土建侯,中国封建制度由此建立。
    西周初年,《易经》成书。《易经》原只名《易》,后被尊崇为《易经》。其本经包括卦、卦名、卦辞、爻辞,易传包括“彖、象、系辞”各上下篇及“文言、说卦、序卦、杂卦”共“七种十翼”,后来《易经》与《易传》合称《周易》。相传伏羲氏画卦,神农氏推演为六十四卦,周文王作卦辞,孔子作《易传》,但不足采信。《易经》是对商周占筮术的总结,是以神秘化的方式对天人之事进行解释、预测。《易经》的核心是阴阳观念,阴阳二爻组合为八卦,八卦相配成六十四卦。《易经》内容包罗万象,体现了初步的辩证法思想,反映了商周时代的社会意识和精神状况,提供了一套体系化的宇宙生成图式,对后世的学术和民族智慧的形成影响极深,是中华文明与学术较为独特的源头。
    反映诸子之前学术面貌的另一部书是《尚书》,原只称《书》,又称《书经》,相传经过孔子的编纂。一般认为今传《尚书》是可靠的《今文尚书》二十八篇与被疑的《古文尚书》的合编,共三十三篇,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记载了夏、商、周三代的社会历史事件及思想状况。其文体分“典、谟、训、诰、誓、命”等,文辞古奥而艰深。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其《洪范》篇首次提出“水、火、土、金、木”五行之说,对此后的学术影响深远。《尚书》的版本流传问题一直是中国学术史上的公案,较著名的有汉代的今古文之争和明清以来的真伪之争。
    此外,《诗》、《礼》、《春秋》等先秦经典对诸子学术的产生和发展有着多种多样不同的影响,其中“三礼”之《仪礼》、《周礼》、《礼记》最为突出。
    老子(约前571-?),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人,曾任“周守藏室之史”。据《史记》记载,孔子曾问学于老子,后老子见周室衰而离周,至函谷关,关令尹喜强请著书,老子言道德五千余言而去,令尹将该书公诸于世,才得以流传,书名《老子》又名《道德经》。据1993年出土的郭店竹简推算,《老子》成书年代不晚于战国中前期。《老子》虽是即兴之作,但确是老子对天道人事长期思考的结晶。《老子》为语录式文体,言简意赅,旨意远奥,探讨了先秦诸子讨论的一些核心命题。老子将“道”视为最高的范畴,道取法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生成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他将“有无、有名与无名、阴阳、动静”等观念与“道”结合起来,提取出“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等观点,进一步丰富了道的内涵,体现出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绝圣弃智”、“与天为徒”而一切皆任自然,倡导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政治理想。老子的学术思想宏阔而深邃,为先秦诸子提供了可相与发明、辩论的共同话语,对其后学者的思辨内容、思维方式乃至整个学术生态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如果说老子是学术上的散户,那么孔子则是学术上的掌门人。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孔子四十余年坚持游学授徒、传布学说,开创儒家学派,为中国学术界培养出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他授徒三千,贤者七十二人,这些弟子及再传弟子将他的学说集编为《论语》,不断赓续其学说,或补充辩驳,或旁支分化,形成当时重要的学术力量,开创了学术繁荣的全新局面。
    孔子生活的时代,周室衰微,礼崩乐坏,邪说暴行泛滥。孔子以“克己复礼”为己任,诛杀少正卯,求学于老聃,周游列国,广传其学说,凄惶奔走,始终不懈,试图挽狂澜于既颓。孔子的学术观点记录在《论语》中,主要以“礼”、“仁”、“正名”等基本理念为中心建立起自己的学说体系。孔子有复古的倾向,试图恢复周代之礼,甚至要上升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高度,从实质上说,孔子是要不遗余力地去建立一种稳定的社会秩序与社会道德。为恢复秩序和谐的礼制,孔子力举“为仁”之说,“仁”字由“人、二”会意,处理好各种“二人”间的关系,社会就秩序井然而合周礼了。孔子主张为仁就要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行为上要“恭、宽、信、敏、惠”,要修养君子的品德,实际上是一种道德论和践行论。孔子又极其看重“名”,强调“正名”,因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正名说在他编订《春秋》时所用的“春秋笔法”中也有直接体现。孔子一生从事教育,提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诲人不倦”、“学而时习之”等教学理念,后世尊称其为“圣王先师”。孔子在治学上“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晚年退而修书,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对流传的“六经”做了细致的点校与整理工作。治学态度上,孔子崇平实而忌虚妄,不语怪力乱神,多闻阙疑,择善而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其态度,“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是其方法。
    与老子、孔子同处于发端期的学者还有一些,著名的如郑国的邓析,《列子》记载邓析“操两可之说,设无穷之辞”,主要研究刑名、论辩之术,提出“循名责实”、“按实定名”等观点,教民兴讼,开启了春秋末期的名辩风气。惜其著作散失殆尽,今传《邓析子》有《无厚》、《转辞》篇,多疑为后人伪作。再如鬻熊的《鬻子》、吕望的《六韬》、管仲的《管子》、司马穰苴的《司马法》等,也多疑为伪书,颇有争议,此不具言。

    二、诸子学术的派别与思想内容

    诸子学发端于春秋末期,到战国时则进入全盛时代。梁启超描述为“孔北老南,对垒互峙;九流十家,继轨并作。如春雷一声,万绿齐茁于广野;如火山炸裂,热石竞飞于天外。壮哉盛哉!”[2]后世将该时代称为百家争鸣的时代,是否真有“诸子百家”?实际上参与争鸣的并未有百家之多。分判诸子流派的文献记载有《庄子·天下篇》、《荀子·非十二子》、《淮南·要略训》、司马谈《论六家要旨》等,而本于刘歆《七略·诸子略》的《汉书·艺文志》分析最为详备,明确列出: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小说家不在九流之列,这就是“九流十家”之说的来源。各家又列出流传到西汉的重要典籍,如儒家细列五十三家即五十三部著作,总计“凡诸子百八十九家”,实际不止十家,如“兵书五十三家”、方技“三十六家”等,还不在十家之内。
    先秦诸子各家的学术思想指向不同的侧面而各具特点,实际上代表各阶层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利益,在当时各占一方的割据形式下,带有一定程度的地域文化色彩,相互之间不断争鸣、碰撞,如《汉书·艺文志》所说:他们“各引一端,崇其所善,譬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其中,以儒、道、法三家影响最大,墨、名二家次之,其余各家又次之。
    (一)儒家学派。儒家学派由孔子开创,然“儒家虽传于孔子,而不足以尽孔子”。[3]儒家的继承者多为孔子后人、门人及再传弟子,《韩非子·显学》谓孔子去世后“儒分为八”,分化为不同的派别,各派从自己的角度推重、阐发孔子相关的言论,进一步丰富了孔子的学说。诸派中最能光大其学术之业者为孟子、荀子两派。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人,受学于孔子孙子思之门。曾游学于稷下学宫,至齐魏宣扬“仁政”,然身处以攻伐为贤的战国乱世,其学说显得迂阔而不得采用。《史记·孟子列传》谓其晚年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孟子继承和发展孔子的“仁学”思想,主张“性善”和“良知”,以“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为善之四端,扩充之便可成为圣人君子。他将“心”作为“善”的载体,提出“尽心、养心、养浩然之气”的修养论。孟子政治上的贡献在于提出“王道”与“仁政”的社会理想,强调圣王要“制民之产”而使民有恒产恒心,要推恩普施仁政,扩充爱己之爱而推及于民,才能够“保民而王”。提出“民贵君轻”,反对战争,强调民生在国家政治机制中的主要地位。之思、孟子的思想后来发展为“思梦学派”,对后世儒学尤其是宋明儒学影响很大。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字卿,后避汉宣帝刘询讳又称孙卿,赵国猗氏(今山西安泽)人。《史记》说荀子“最为老师”,“三为祭酒”,多次出入稷下学宫,游于秦赵而仕于楚,汲取众家学术之长而立论,其学说阳儒阴法,著名弟子有韩非和李斯。荀子持论与孟子相反,认为好利、疾恶为人之本性,即“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故想改恶从善就要“积善以去恶”,要修生养性就须“虚一而静”,要学习要“师法”则“学不可以已”。荀子学说弥补了孔孟的一些不足,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官天地而役万物”,持朴素的唯物观。荀子同样重视礼制,发展孔子的“礼学”思想,主张隆礼的同时又须重法,援法入礼,适应当时社会需求。在名辩方面,荀子创立了一套正名论。胡适认为荀子的学说“是儒法过渡时代的学说”。[4]
    《汉书·艺文志》谓:儒家学说“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在春秋战国战乱纷争的时代,其学说“博而寡要,劳而少功”。因而当社会秩序得以稳定后,儒学终能大行于天下。
    (二)道家学派。道家由老子创立,后发展出很多分支,产生了一批著名的思想家,如先秦文献中记载的就有关尹、庄周、杨朱、陈仲子、尹文、彭蒙、宋钘、田骈、慎到、列御寇、庚桑楚、子华子、河上公等,不少都是稷下学宫的知名学者。道家各派对黄帝和老子互有诋毁或尊崇,不像其他各家只尊崇一位先师。儒家多讲政治、礼制、道德、伦理,道家则更注重宇宙、养生、方技等问题。道家内部可以笼统分为有为、无为两大派,又可再分以管仲为代表的有为派、以庄子为代表的逍遥无为派、以杨朱为代表的无为纵欲派、以陈仲子为代表的无为遁世派等。秦以后,道家与其他家思想结合产生了养生派、长生派、五行派、方术派、丹符派等,并进一步产生了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道家多个学者无著作传世,如杨朱持利己主义观点,与墨翟利他之言想对而传遍天下,《淮南子·氾论》谓其学在于“全性保真,不以物系形”。诸派中以庄子最著名。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宋国蒙(今安徽亳州蒙城)人,曾作过漆园吏,生活贫穷困顿,却鄙弃权势名利,保持独*立人格。其思想后来深受帝王重视,唐开元建被诏号为“南华真人”,《庄子》一书也被尊为《南华真经》。庄子继承老子学说,但多言玄理,张扬个性,追求逍遥无恃的精神自由与超脱。他将“道”作为最高的范畴,“道者,万物之所由也,庶物失之者死,得之者生,为事逆之则败,顺之则成”。他提出齐物论,泯灭“是非、有无、生死”等区别,要达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他提倡的人生最高就是逍遥无待,“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生无终始者为友”。政治上谴责诸侯、贵族造成的纷争,痛斥“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道家学术对后世影响至大,战国时还与名家、法家等结合而发展成为“黄老之学”,成为与儒家互补的经世之学,也是道教的思想源头。司马谈《论六家要旨》谓道家之说能够“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吕思勉认为道家学说“实为诸家之纲领。诸家皆专名一节之用,道家则总揽其全”。[5]
    (三)墨家学派。开创者墨子(约前468-前376),姓墨名翟,鲁国人,出身平民,曾为宋国大夫,自诩“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是一位同情“农与工肆之人”的士人。曾师从史角之后而传其清庙之法,又学儒而习孔子之术,称道尧舜大禹,明于《诗》、《书》、《春秋》,不满儒家礼乐之苛而弃周道用夏政。宣扬“兼爱、崇义、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天志、明鬼、任侠”等观点,主要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于自然、军事、器械等多有研究。墨子为人“以绳墨自矫,而备世之急”,为宣扬自己的主张,广收生徒,亲从弟子常至数百人,形成声势浩大的墨家学派。该学派不是一个松散的学术团体,而有统一的领袖与严密的组织,纪律性很强,兼有学术和政治的双重功能。其学说代表小手工业者和平民阶层的利益,《墨子·天志上》“上尊天,中事鬼神,下爱人”是墨子思想的集中概括。墨氏之说从者如云,战国时期迅速发展成为显学,培养了一批学者、论辩术士、军事人才和能工巧匠。墨子死后,“墨分为三”,其学说务实际,贵力行,多刻苦,然“简而难遵”,受到孟子的抨击。西汉以后尊儒抑墨,墨学几成绝学,直到近现代才得以重新发现和重视。
    (四)法家学派。法家学派的学脉和师承关系不甚严密,直到韩非子集法家之大成,才形成系统的理论构架。之前主要体现在一些政治改革家的施政方针中,魏国的李悝奠定基础,秦国的商鞅主要讲“法”(法令),韩国的申不害主要讲“术”(权术),赵国的载慎主要讲“势”(权势),这类学说探求富国强兵之道,产生了法治、权术等思想,为法家的形成提供了条件。韩非 (约前280-前233)是韩国的贵族,从学于荀子,当时韩国很弱而受邻国欺凌,他多次向韩王进强国之策而不被采纳,遂著《孤愤》、《五蠹》等一系列文章,后集为《韩非子》一书,秦王嬴政极为赞赏。韩非出使秦国,上书秦王劝其先伐赵而缓伐韩,其法家学说为秦王所采纳,终成统一天下的霸业。同门李斯忌韩非之才,进谗加害,韩非被迫服毒自*杀。韩非学说吸收儒、道、墨诸家思想并加创制,斥责儒墨两家“文以乱法,武以犯禁”,提出“法、术、势”相结合的系统性法治理论,非儒学,远仁义,冷静而理智,精较利害,“循名责实,信赏必罚”,适应了战乱纷争的社会严刑峻法的需求,秦国用其思想,加快了统一天下的步伐,后来也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五)名家学派。名家是春秋战国时期有较大影响力的学派,专门讨论名实关系、概念异同和离合等问题,代表人物是邓析、尹文、惠施、公孙龙、桓团等人,彼此之间的学说差异较大。《庄子·天下篇》记载了惠施“历物之意”的十个命题,与庄子辩论较多。公孙龙在《公孙龙子》里提出“白马非马”、“离坚白”、“二无一”、“物指”等命题,分析概念的规定性及其差别,但有混淆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之嫌弃。名家学说具有浓厚的逻辑学色彩,其短处在于“及謷者为之,则苟钩鈲析乱而已”,即互相诘难而为屈折常言正理的诡辩之言,故后世不传其学。
    此外,阴阳家以“阴阳五行”来解释世界,代表人物为邹衍;纵横家设第划谋,按政治需要来从事外交活动,代表人物为鬼谷子、苏秦、张仪等;农家推行耕战政策,奖励和研究农业生产,代表人物为许行等。此数家学说散布在先秦文献里,无专著传世。兵家研究军事理论并从事军事活动,具有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代表人物有孙武、司马穰苴、孙膑、吴起、尉缭、白起等,著作有《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吴子》、《六韬》、《尉缭子》等。方技家研究医药及养生,代表人物有岐伯、俞拊、扁鹊、秦和等,其“八百六十八卷”著作今多亡佚,只有《黄帝内经》流传下来,后分为《素问》、《灵枢》二书。
    战国晚期,不同学派相互攻讦,在争鸣中不断走向融合。秦相吕不韦组织食客编写《吕氏春秋》,成为杂家的代表著作,其书以“法天地”为准则,“兼儒墨,合名法”,试图构建宏大的体系来实现“上揆之天,下验之地,中审之人”的目标。《管子》则是另一部融合众家的文集,内容驳杂,堪称该时期的百科全书,有论者认为是稷下学宫的学术论文集。诸家学说相互碰撞并走向汇通,意味着百家争鸣时代的完结与学术统一的时代即将到来。

[1] 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第3页,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85
[2]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3] 张采田《史微·内篇》卷三“原儒”,清宣统三年(1911)印本
[4]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23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5] 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第27页,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85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