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62|回复: 0

唯物论与辩证法的逻辑本义与古今通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7 06: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鄙曾解释过老子道法自然的逻辑,也从以人为本,履道人参而道法自然的逻辑,去理解《易传》的天地人参理念,列述如下:
有农村经历的人都清楚,“人法地”,大地万物生成养育着人。“地法天”,万物生成靠阳光雨露之滋长,风雨雷电之“洗礼”。“天法道”,天在昼夜不舍地运转。“道法自然”,春夏秋冬,二十四农历节气,培育并规律着大地之万物生成,此乃道法自然之道。万物生成的道法自然之道,复归人本性质,方有物、事、人基本三元素;事物、人事、心性的本体三要素;经济、政制、文化三领域。道法自然出现万物生成之丰年与歉年,常见事,应对而产生人参之经验,如丰年积谷防饥,渡过歉年饥荒,国家赈灾及民间慈善救助,兴修水利,注重农业生产技术与经验的应用和推广,等等,都是履道人参的道法自然之举,此乃《易传》的天地人参理念。
一、如何从《易传》的天地人参理论与老子《道德经》两种不同性质的理论学说,重新认识和论理唯物论的逻辑本义。
其实,《易传》天地人参观念,将道法自然观回归到人本性质角度去思考,方产生履道人参的物质性〔经济〕、社会性〔制度化〕、心性文化的客观化理论。方产生人本性质的动力源,人参性质的实践性和因果性,“通志成务”的实务性与观念性等一系列问题。
《易经》逻辑是天地人同,“浑然与天地万物同体”。演变出儒道两体系,天地人参与道法自然,该如何定性分析?
船山心物论,“顺乎物则”之“则”,故然有人参性质道法自然的“物则”之“则”,亦存有人参的社会之“则”,心性之“则”与文化之“则”。
现在常谈论的环保问题,纯自然问题,足以引起对儒道理论的再度思考与定性分析。
1〕、当市场进入无序竞争,劣质商品竞争力强于优质商品时,利润几乎成零而接近成本。为了生存,已经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及其它,何有条件增加环保费用?所以制止市场恶性竞争,合理化调节市场,保证合理化竞争的优胜劣败,保证合理价格而容留环保费用在内,这是研究市场规律不可忽视的市场规则。
2〕、干预并制裁不择手段而贪婪逐利的质野心性。枉顾他人的生命安全,枉顾环保的自然生态,枉顾子孙万代文化传承的千秋大业。这种道德沦落心性所造成漠视环保生态的无规则行为,危害性远远超越了历史任何一种“道德沦落”的“礼崩乐坏”。清醒看到这一点,方断下决心予以根治。道德心性,魏晋玄学时代纳入自然体系,方有道德的“迷茫心性”,方有“治世通行乱世迷茫”的道德定论,方有道德的自然走向必然的客观化理论。道德是唯心?唯物?该如何理解方符合客观逻辑?理论要清明了。
3〕、儒学政制的德主法辅。德主,道德治天下,无错,却是模糊概念。与法辅相连,表示为治理人心妄为的软性力量,礼俗与礼念的公共理论,道心的全民*意识,舆论的力度,规范并制止破坏环保生态的社会人心力量。当道心力量脆弱而不能承载,破坏环保的人心妄为便泛滥了。法辅,刑政法治的硬性力量。当道心软性力量脆弱时,法治力量当强化制度化治理,扶持道心力量。当制度化监管疏忽或不力时,同属“无作为”,导致人世间破坏生态环境的人心妄为。德主法辅所蕴涵着治理社会人心的客观化理论,主体实践的因果性客观化理论,必须理论清明。
4〕、文化学性质的科学规划,包括环保的科学知识体系、心性意识的规范化体系,治理社会人心的观念性体系与制度化体系,处在自然走向必然的整体性规划与长远性规划,此不在拙文叙说了。
环保问题已渉市场经济、心性规范、社会人心治理及科学规划的四大问题,毫无疑问地对天地人参与道法自然的儒道性质再度“盖棺论定”。前已有荀子的逻辑论断,“知于天而不知人”。老子道法自然观长期视作唯物论与辩证法的错误结论,应该要“拨乱反正”了。
唯物论,道法自然而回归人本性质,必与忠性求实的理性源流接壤。忠性,忠于人性自然,即质文范畴之“质”,“质者,性之府也”。孔子的忠恕之道,忠于本性本能,方有推已及人的意识与行为。道德心性的恕道,即质文范畴之“文”,由此扩展而有文化的道德心性,即仁;文化的理性悟道,即智。“仁智同藏仁为宝,仁智同用智为先”,仁智文化源流。求实,务实于民生经济。社会管理层的仁恕理念,仁是“天理达人欲,更无转折”。恕是“人欲见天理,须有安排”。实务安排,礼义明分。心性人事一体,实务道德一体,主客融和去实现“顺乎物则”的天下之变。忠性求实的社会实践,与国家领导层的民本心性相关。民本是孟子提出来。在进入君主专*制时代,民本与专*制并存。盛唐过后,治世少而乱世多,专*制压倒民本,导致世袭专*制走向衰亡的必然。实施民本政制的贞观时代,隋朝短命而终的历史教训,深悟“君舟民水”说的唐太宗,励精图治,治世的道德通行,致忠性求实的理性文化得到实践的验证。
唯物论的逻辑本义,源于“顺乎物则”之“则”,即经济之“则”、心性之“则”及政治人事之“则”在内的忠性求实人本文化之“则”。物质文明进势是提升心性文化的通达路,开发自然能力和智力的循序路,改善社会走向的文明路。经济、社会、心性文化三者综合,成为实践“顺乎物则天下之变”的客体基础,成为辩证法所思考的心物融和的唯物论。
二、辩证法,乃智慧型的理性思维方法,非道法自然的辩证法。正心逻辑为始源,进而辨析人心,与因果律衔接并验证。“天下之疑,皆允乎人心者也”。正视“疑乎人心”,辨析人心、凝聚人心,付与忠性求实的人类事业。辩证法思考“物则”之“则”的客观化理论,思考主体实践的因果性理论及自然走向必然的客观化理论,以此形成辩证思维的逻辑基础。
儒家文化重视“正心”,《大学》八条目中,正心是穷理与经世实践之间的中介性范畴,穷理的格物、致知、诚意的逻辑归属,又是经世实践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心性基础。正心,如孟子所说要尽心尽性,尽性,是尽心的务实。《易传》云:“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至于命”,把握现有的客观条件,去穷理与尽性。《易传》在研究人事本体理论,穷理的是天道阴阳、地道刚柔、人道仁义的道体客观化理论。尽性的是主体尽心而践行,有性命原理和本体运行原理。从“易简立本”到“刚柔立本”的主体实践因果性客观化理论。穷理尽性的价值取向是“日新盛德”与“富有大业”。“通志成务”,从正心到凝聚人心,落实到人事实务中。
心性文化有着内内外外之原理,性为内,情接通于外。情有负面,情之“淫”、之“过”、之“罪”,产生质野心性。从人欲横流到礼崩乐坏,鬼域成灾,情欲招惹之因果。抑制情欲成为儒〔宋明理学〕、道、佛内修学共同的心性特征。情有正面,情之“正”、之“贞”、之“功”,质文正心,达成质文融和合体,情成为正能量的原动力。“心统性情,性为情节”。情才施展,余情敏感,增益性而性情相资相生,非抑制情欲之惉滞之情。情通天下之情,发展人的心性意识,即气,“理在气中”,“气以理生化乎质”,非“理在气先”,囚拘于气。性情共进也在发展人的智神心性本质,智为内,神通达于外。“智为神节”、非“定智囿神”。情、气、神三大范畴都在启通外部世界而返回内在的心性世界,正心而达成知性和智性的发展,因而,情、气、神是正心与辨析人心的穷理尽性中三个最活跃的范畴,启通外部世界返回内部心性世界的无始循环,是研究客观化理论不可缺少和低估的三大功能性范畴。抑制情欲的惉滞之情,更多是注力于内修心性的自理自持,适者生存于社会存在,却“遗落”了客观化理论。内修学的论理基础是社会人生,道法自然所发生无为人生逻辑的重心转向。“内则道佛”的道家内修,与世浮沉。情兴而欲起,欲有天理人欲之分。情通天下情,智辨神察世人心。智神心性之理性方式,实现天理人欲的对立统一。“天理达人欲,更无转折;人欲见天理,须有安排。只为仁恕之别”。辨析于天理人欲;辨析于情的貞淫功罪、余情与惉滞情;辨析于以气函理,还是以理定气;辨析于穷神致化,还是天理定神。在辨析人心心态之万千,“性相近”而人性统同,“习相远”而质文融和、各正性命。关键点就是“须有安排”的仁礼共体,礼义明分,仁义的健康心性与礼义的健顺心性。这就是辩证法从“疑乎人心”到辨析人心而凝聚人心的哲理逻辑所在。辩证法的论理基础依然是社会人生,由道心与人心的心性矛盾,牵涉到心性文化的客观化理论,再连涉普遍联系着的经济、政制及本体全领域的客观化理论。辩证法的论理基础与内修学的论理基础同属社会人生领域,根本歧道在于:研究客观化理论与“遗落”客观化理论。
三、人本性质的唯物逻辑源生于忠性求实的理性逻辑,“顺乎物则的天下之变”,有系列性的客观化理论,人参性质的辩证法逻辑源于正心而辨析人心,“疑乎人心”而辨析人心而凝聚人心,方有主体实践的因果性客观化理论。船山心物论,“顺乎物则”与“疑乎人心”,已将唯物与辩证融合一体,成为古今通义的哲理逻辑。从先儒忠性求实的哲理逻辑与正心逻辑,到船山心物论逻辑,是传统唯物论与辩证法演变的逻辑循序。忠性求实及正心逻辑是理论逻辑的前奏,船山心物论则是理论逻辑的后续,共同见证唯物论与辩证法的逻辑本义与哲学的古今通义。
老子的道法自然观“遗落”的是人本与人参,“知于天而不知人”,“不知人”的道法自然,何以成为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理论学说,这是理论的误区。食洋不化到食古不化,导致囫囵之道的理论混乱。
结束理论混乱,务实于理论清明。理论清明乃政治清明要看到和得到的。理论清明协同政治清明,在深化改革中,务实而有效益的进行。注重研究客观化理论,促进理论清明,这便是鄙人所说的“中道客观心性”。中道客观心性回归到人本与人参的立场,重新认识和论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逻辑本义与哲学的古今通义。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