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75|回复: 0

川陕金牛古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25 00:45: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7-5-22 12:05 编辑
/ |9 Y9 u. z. {8 U: _$ Q% L
9 @: _+ G6 n6 ~4 Q4 f! t' [8 ?; V川陕金牛古道2 `5 G& W: S6 L0 J, E# ]/ I$ Y
转自:蜀道行' v7 ^# y- T' J0 q  W
  金牛道,是古蜀道的重要一段,北段起点在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的金牛峡谷,南段起点在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石牛镇。但中间线段,历史上稍有变动。据史料考证,秦时石牛道,自今陕西汉中而西,经勉县(古时称沔阳县,即沔水之南),出阳平关(古阳安关),由山道抵白水关(即今青川县白水镇,宝珠寺电站所在地)沿白龙江,到昭化(古时称葭萌关,今为广元市元坝区辖昭化镇),溯清江河西至沙溪坝,顺大剑溪峡谷上,直穿俭门关隘口,到今剑阁县城普安镇柳池沟,进武连场,上碑碑梁,到梓潼,直抵石牛铺。
; m( j' v6 ^' b1 Q0 [ cyl00596.jpg 7 |5 u6 J1 b( [# G* Z
  在汉中的古道路中,最有历史故事传播意义的是金牛道。
) H# L( Z4 B* o) e7 P$ j  据《水经注》卷二十七引来敏《本蜀论》记载秦惠文王(公元前356—前311年)用计灭古蜀时说: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欲伐蜀而不知道,作五石牛,以金置尾下,言能屎金,蜀王负力,令五丁引之,成道。秦使张仪(?-前309)、司马错(生卒年不详)寻路灭蜀,因曰石牛道。”这就是民间一直流传的秦惠文王欲灭蜀,道路不通,置石牛粪金,蜀王贪财,令五丁开关运石牛取金,秦惠文王因此灭蜀的故事。后人因此把这条道叫做金牛道。
* G- @- N4 h4 p' I; \ qhww0665.jpg ! d) k5 Z& f! \3 U/ z
zy000.jpg
9 t) E9 L. C! b- P9 c smc060af.jpg
3 Z: d) c9 Y% d jn23b.jpg 4 [% _  e( j  i* \2 {7 K3 y
  金牛道,是通益州巴蜀的主要古道路,无论是汉中的褒斜道、陈仓道、子午道还是傥骆道,凡是从北面进入汉中而要到巴蜀去的,就必须走金牛道,故而又称蜀道。
* ~- ~5 X7 u: Q! H% F  按照上述关于金牛道的开通历史和过程而言,此道的北端起始应该在褒斜道的南口,既褒谷口。金牛道的具体线路是:首先进入今天勉县的褒城镇、老道寺镇、黄沙、勉县县城、阳平关、新铺镇、青羊驿镇,进入宁强县的大安等镇、烈金坝(金牛驿),南折入五丁峡、铁锁关、五丁关至宁强县城,再转西南经牢固关、黄坝驿,再进入四川广元市的七盘关、中子铺、明月峡、五里峡、朝天镇,顺嘉陵江之绝壁上的飞阁栈道朝天峡、飞仙关至广元市。再南渡嘉陵江至要塞昭化镇,经古战场葭萌关,上牛头山,过天下雄关剑门关,穿越古柏夹道翠云长廊而至梓潼县,经涪城绵阳过鹿头关、白马关,旌阳驿、金雁驿、两女驿、天回驿,到达成都金牛坝。全程约600公里,这就是金牛道的全程路线。解放前,国民党政府为了修建川陕公路,绝大多数路线是沿用古金牛道,上世纪九十年代改建的108国道,也是在川陕公路——古金牛道的基础上建成的。* s; R% s/ u) [- J7 L2 o; D
  需要说明的是,金牛道在古代的宁强县的阳平关一带又和“嘉陵故道”相接,形成了同一条入蜀的古道路,但是以下还是称为金牛道,嘉陵江来的故道和金牛道、陈仓道是不同的古道路,不能够混为一谈。李白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说的就是入蜀的“金牛道”这条道路,足见这条道路的重要性和影响,因此,历史上有关它的记载和传说故事枚不胜举。: l  D" K; D) L2 c  f2 Y
  由于汉中在崇山峻岭中古道路纵横交错,又是秦、蜀之间的必经要津,所以,这里又是关隘重锁,层层设防,易守难攻。据地方志记载而知,历史上,控制汉中秦、蜀间几条古道路通途的主要关隘有:阳平关、阳安关、鸡头关、七盘关、武休关、百丈关、百牢关、铁索关、五丁关、父子关、仙人关、青石关等等,这些关隘因地制宜雄踞在汉中盆地的四面八方,它们借助于秦岭和巴山的险峻地形,扼守着汉中盆地的安全。
5 u( m2 }8 r: W9 C  汉中虽然是秦、蜀间的军事重镇,是西蜀的北大门,但是,汉中一旦受阻,则秦、蜀难通,汉中若失控,西蜀就不保。历史证明,在汉中发生的所有战争,都与图谋西蜀和夺取关中有关。因此,这些古道路和关隘,不但名垂青史,而且至今犹存。3 S8 [5 J$ }- `! Y4 l

9 H6 k5 a& E. O2 k) m翠云廊, a# s2 }! L8 X# ]0 e9 g( z, e1 n/ o
  四川以剑阁为中心有条翠云廊,翠云廊分为西段、北段、南段,以剑阁为中心,西至梓潼,
' p5 ?' p1 E- M0 [+ m% X. g  |3 j, y  翠云廊是古蜀道的一段,而且是以险著称的剑门蜀道的一段。翠云廊古称剑州路柏,民间又称“皇柏”,亦称“张飞柏”,位于四川广元市剑阁县和绵阳市梓潼县,以剑阁县部分为主体部分。剑阁县的翠云廊已建成国家级风景区。
9 I; `! H, b, x# N* ] cyl01596.jpg
; X8 S7 g: M0 g, h- B cyl11596.jpg . P, t0 P: C% V, t
  北到昭化,南下阆中,在这三条蜿蜒三百里的道路两旁,全是修长挺拔的古柏林,号称“三百长程十万树”。据统计,剑门蜀道有古柏12351株,有规律地分布在344里的驿道两旁,其中剑阁境内7886株,梓潼496株,昭化144株,阆中17株,南江3808株,可见,主体还是在剑阁境内。
9 w2 }9 y& L. ~0 r  张飞柏是一种古柏树,民间又叫“皇柏”,这种柏树传说是张飞号召人民所植,故名。张飞柏在四川古蜀道上分布较多,北起四川阆中,南到成都,但集中分布在剑门蜀道两旁。
  d# ]* D) E0 C" ~9 O3 @( d# I0 P
/ d( f! v! V: \# h% P" C# ]  中文名:张飞柏
& e! O) [3 z4 p, J. s3 e& r  别称:皇柏
& s' f' N+ I5 \5 _: h7 W  分布:集中分布在剑门蜀道两旁/ Q; u( _& n) G
  种植人:张飞号召人民所植
& K2 t$ L5 T1 g8 _+ D cyl21596.jpg 3 v9 \" [4 N3 q% x* Q
  历史上在翠云廊大规模植树先后有七次,其中第二次的倡导者就是张飞。相传张飞当年为巴西(今阆中市)太守,军政往来频繁。当时的剑州(今剑阁)又是蜀都成都至中原的必经要地,为适应政治、军事上的需要,张飞令士兵及百姓沿驿道种树,军民同心协力,完成了植树义务。今天民间还流传着张飞当年“上午栽树,下午乘凉”的故事和神奇的传说。据考,翠云廊上胸径1.8米以上的古柏当是“张飞柏”了。( `$ O/ q0 a% a4 [2 j9 {
  又传说,蜀汉时,张飞担任巴西(阆中)太守,军情政务,羽书出川频繁,往往因剑门山势险峻,不识路径而耽误。张飞便命令士兵自阆中至昭化凿石开山,将羊肠小道扩建成一丈多宽的石板大路,在两旁栽植柏树,并严加保护。柏道不仅有利于行军,还方便了商贾和当地百姓的行走,后来百姓为感谢他植柏护柏的功劳,还在今天的翠云廊景区勒石塑像以示纪念。
# J! P3 M5 `6 J+ P1 Y" K! K6 F0 d  翠云廊古柏是剑门蜀道保持得最好的一段,现在建成一个游览公园,就叫翠云廊。三百里翠云廊最大、最有名气的几棵树都在这里。' y3 d2 c, E2 B1 l- u/ V7 f) a
  翠云廊张飞石像" |6 m. A/ {' I: ^5 {$ k- _0 y* ~

; E- V8 B% U# L3 u& ^, c3 q cyl31596.jpg - V( q4 {4 w9 x. z. _
  翠云廊古柏形态万千,风姿各异,人们根据其长势、外貌和历史传说取了许多美好的名字。如以长势命名的"鸳鸯树"、"姊妹树"、"罗汉树"、"观音树"、" 白象吞石"等;以粗壮命使的"状元柏"、"帅大柏"、"寿星树"等;以史典命名的"阿斗柏"、"望乡柏"、"石牛树"、"仙女树"等,真是"千姿万态羞雷同"。; O9 _( [( Q+ ^8 n% r3 O5 y1 \
. G% `. ^# P( m! O' [6 ^3 y# ^4 m9 n
( S6 P5 i: c4 e! s3 o9 `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