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29|回复: 1

康熙字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4 01:36: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康熙字典
' Q( J8 d1 w$ Y1 V4 D* D$ _8 q8 [+ {转自:汉典
0 T0 P9 h8 I1 {- b. E; c# J  《康熙字典》是清代康熙皇帝(1654-1722)在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三月下达上谕,诏令张玉书(1642-1711)、陈延敬(1639-1712)等人以明代的《字彙》和《正字通》为蓝本编纂的,第一部以皇帝命名、第一次用“典”命名的字书,成书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历时6年,是古代字书的集大成者,其影响之大唯《说文解字》可相提并论,以至后来的众多字词典都仿效以“典”命名字书。. M: |3 r3 c& ]$ N4 S, x
kxzd3049.jpg 6 Q7 E) P# ]$ _

9 `4 ]7 V4 y: p

相关帖子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4 01:3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5-5-31 10:07 编辑 ' G5 B( U. T$ f! [5 G* J
: U6 m+ M) r, D
陈廷敬故里皇城相府
/ d$ d+ W- p8 n2 o hcc23gp0.jpg
2 a& |( y6 ~$ S2 U! `2 \ hcc23gp1.jpg
# \- v- H; @4 V# }% k hcc23gp2.jpg
4 j. U% j# @. |6 [+ G% e kxzd3149.jpg * q, ^1 P5 F! J2 U
czsd3.jpg
6 u- m6 H6 I3 E& ?0 r: l czsd2.jpg * `$ k# ]5 D# p9 ^6 z8 f
  陈廷敬故里皇城村,位于山西省东南部的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境内。$ I$ A5 j; I/ T4 }' T
  皇城相府是康熙朝经筵讲官、文渊阁大学士、历任吏、户、刑、工四部尚书加三*级,康熙大帝的老师,《康熙字典》总阅官,清代名相陈廷敬的府邸。由内城、外城两部分组成。
1 T( ]2 K; a) F, O( X( N  皇城相府景区游览面积十万多平方米。其建筑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层楼叠院,错落有致。内城为陈廷敬伯父陈昌言于明崇祯六年所建,名为“斗筑可居”。
. g  I: m* s9 F3 N- H! l  外城为清康熙四十二年陈廷敬所建,名为“中道庄”。内外城总长为678米,全城总面积3.6万平方米,为城堡式建筑;外城完工于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建有前堂后寝、左右内府、书院、花园、闺楼、管家院、望河亭等,布局讲究、雕刻精美。康熙御赐的“午亭山村”匾额及对联“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至今保存完好。8 `/ o7 x3 \7 w: y( D
  这里最具特色的建筑物是取“河山为囿”之意的河山楼,据说是为抵御流寇侵扰所建,整体为砖石结构,没有方木,同时能容纳千余人避难。如此大规模的民用军事防御堡垒,一般人很难想象,即使今天看来,河山楼的设计也非常科学合理。它三层以上才设有窗户,进入堡垒的石门高悬于两层之上,通过吊桥与地面相通。为了便于探知敌情,河山楼楼顶不仅建有垛口和堞楼,而且还专辟有利于转移逃生的秘密地道。为了对付可能出现的长期围困,河山楼内还备有水井、碾、磨等生活设施,储有充足的粮食。, w( S+ C/ Y1 F8 E1 \  G
kxzd3249.jpg , A- y& P9 |8 I( g% P
陈廷敬始终如一的清廉作风
7 L8 v8 |/ y1 I6 G2 A
( k. t7 W6 A* ~8 d/ L- J8 E' T  陈廷敬作为一个著名理学家,忠厚、谨慎是其基本的处世作风,他注重实践主张躬行,和同时代一些理学官僚高谈至道、精心钻营的浮躁习气形成了鲜明对比,在康熙朝官僚士大夫中可谓独树一帜。
& }$ u  R+ L( b6 h/ G  陈廷敬出身于士大夫之家,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进入士途,他父母经常告诫他不能有贪心。康熙元年,陈廷敬归省,其父陈昌期了解了他为官的情况,说:“汝清品正尔难得!”康熙四年,陈廷敬还京赴任之时,母亲张氏为他治理行装,告诉他说:“汝往哉!吾为汝娶妇嫁女,治装具给资斧焉,慎毋爱官家一钱。”自此陈廷敬每想到父母的教诲,辄往往失声痛哭。晚年,他检点自已一生,清廉自守,果不负父母期望,写诗道:“不负当年过庭语,先公曾许是清官。”他在建立清廉吏治上,特别注意以身作则,他的清廉作风,在康熙时期是有口皆碑的。清代《郎潜纪闻四笔》中记述其事迹说:“故事:国子监生入监,谒见祭酒下官,例有贽。泽州陈文贞公官司业时,正身董教,凡诸生以贽献者,悉屏去之。公官少宰,奉命督户部钱法,向有进呈样钱之陋习,公亦毅然裁革。两为大司农,处脂不染,清操肃然。调长吏部,厘剔铨政,宿弊悉除,夤缘者不得进。有藩司某,持千金为寿,愿一见执弟子礼,守公寓旁佛庐数日,忽暮夜乘间入,长跪哀请。公大怒,叱去之。后数日,其人以不法被斥。……”又说:“清廉虽不足以尽公,而略举数端,已足媲美杨震、邓攸无惭色矣。”这段记载中,列举陈廷敬为官清廉的事迹,并且认为他完全可以和古代清官的典范杨震、邓攸媲美,可见其当时清望之一斑。3 t# S6 x/ a4 p  D* n
czsd0.jpg : M, i2 u5 U/ Q+ A5 Y) w, c" ?
czsd1.jpg 9 |3 y9 W% \, |! H& i- G
  康熙二十三年四月,陈廷敬以吏部左侍郎管右侍郎事,督理京省钱法。他到宝泉局去接事,和僚属给事中、监察御史、监督郎官说:“此天下钱之所由出也。吾自矢不受一钱,愿与诸公同之。”然后与大家共同对着青天白日起誓。数月以后,监督官员从废铜中检得古钱数枚,拿给陈廷敬看,陈廷敬从中拣起一枚秦半两。监督官员告诉他说:“人言古钱佩之身吉,请公佩之。”陈廷敬同意了,便将这枚古钱佩带在身上。又过了数月,陈廷敬升任左都御史,因都察院有公务,不能到宝泉局。宝泉局吏员将铸就的新钱拿来请陈廷敬验看。吏员解开绳子,钱乱布于席上,陈廷敬一一视看后,吏员又将钱收起离去。后来陈廷敬发现,席上尚隐有一钱,便将这枚铜钱收了起来。一日早晨,他到宝泉局理事,忽然心有感触,想:“吾誓不受一钱,前后取其钱二,其何以自明?”于是,他立即呼宝泉局的官吏前来,说明己意,将前后所得二钱还给宝泉局,局吏拿着钱叹息而去。陈廷敬于是写了《二钱说》一文,用以时刻警戒自己。陈廷敬致仕后奉旨重掌阁务,凡有公事文札,他必在自己的官衔前填写“予告”二字。典籍官按他的大学士官衔为他请俸,被他坚决制止,不享受在职官员的俸禄。他在诗中写道:“莫以头衔溷大官,万钟一介要心安。”说他已经致仕,不能再以大学士的头衔领取俸禄,只有这样自已才能心安。实际上,他既奉旨重掌阁务,是完全应该享受大学士官俸的。
. Z: E4 ?, ~. X1 }- A0 _ czsd4.jpg
9 o: B; \! C$ M2 E! B& K* N czsd5.jpg
. s" {! x5 K7 a4 ?* r& y  陈廷敬虽然官至宰辅,但他的生活非常清贫,常常记诵唐代文学家陆龟蒙“忍饥诵书,率常半饱”的话,因此被人称为“半饱居士”。他自已也写了《半饱居士诗》,说“我自长贫甘半饱”。有人说:“天下难道有饿死的宰相吗?”但陈廷敬之语并非虚言,他在京为官五十余年,整理行囊,并无长物,只有老屋数间,准备变卖之后归老。他已至七十四岁高龄,致仕后方有闲情外出郊游,但贵为当朝宰相,出门竟无车坐,还要向同朝官员王方若借车。他生活俭朴,饮食无珍疏膏梁,一冬只吃腌菜,还甚觉有味,赋诗曰:“残杯冷炙易酸辛,多少京华旅食人。索莫一冬差有味,菜根占得菜花春。”“为客多时断五辛,山家计日望归人。黄齑瓮莫轻抛却,中有年年不老春。”- F" H: U1 a9 D% k  E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