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康樂書僮

圓周約率(22/7)是這樣煉成的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6-26 19:4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先生,你知道實質性表征對象,但你可知什麼是抽象性表征對象?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6 19:4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14-6-26 20:01 编辑

1、上下经完全可以均分而不均分原因,如果是为了暗示圆周率,11:7不唯一,因此,说不明上、下经为什么非取这两系,那证明不成功。
2、我们可以设上经30卦、下经34卦,也可以使上下经有符合其它比例的配备。说明,11:7未必定是有意为之。
3、郭、书二人短时间内不太可能绘出令人满意的几何图,似只能说上经有这么个比例,是一个暗示。

可定为新假说,不妨作为一家之言,只要不下定论即可。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26 20:05:51 | 显示全部楼层
乾坤客,為何上經乾坤,為何下經巽兌,重點是這樣的排列合乎什麼邏輯。卦序中的排列,有的邏輯是絕對的,非這樣不可,但有的邏輯不是絕對的,是眾中擇一。
方陣圖的外卦排列,已經講的很明白:先天四正先天四隅,陽先陰後男先女後長先少後。
十一比七建構圖一.PN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26 20: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郭志成先生在《公佈我對通行本周易卦序排列法研究的成果》中指出,卦序裡面大量存在11:7之數。
1.        父母卦與子女卦在上經的體數比是11∶7。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圖30 父母卦與子女卦上經體數比圖

2.        不含坎離的卦與含坎離的卦在上經的體數比11∶7。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圖31 不含坎離的卦與含坎離的卦上經體數比圖

3.        不含震艮的卦與含震艮的卦在上經的體數比11∶7。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圖32 不含震艮的卦與含震艮的卦上經體數比圖






4.        含巽兌的卦與不含巽兌的卦在下經的體數比11∶7。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圖33 含巽兌的卦與不含巽兌的卦下經體數比圖
(按:由此可知,上經以乾坤系為主,下經以巽兌系為主。)

5.        互卦乾坤系與既未系在上經的體數比是11∶7。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圖25 歸藏互卦圖

按:郭志成先生稱此為歸藏互卦圖,反映歸藏卦序之卦象次序。上圖左側卦象稱乾坤系,右側稱既未系。值得注意的是,三四爻相重者,必為乾坤系、三四爻不相重者,必為既未系。本圖也反映了通行本周易卦序的卦象次序,體現在兩方面:成聯的卦對,乾坤系居前,既未系居後;卦宮的卦象,多依本圖之先後次序,除了坤乾,蒙屯,豫謙,井困,否泰五對十卦。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圖34 互卦乾坤系與既未系上經的體數比

6.        得中圖中顯示:一爻得中與二五爻全得中、全不得中的卦體在上經的體數比是11∶7。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圖35 得中圖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圖36 一爻得中與二五爻全得中、全不得中的卦體上經體數比圖

7.        骨卦從卦在上經的體數比11∶7。
所謂骨卦,是在《易緯乾鑿度》所說的乾坤泰否坎離咸恒損益既濟未濟六對說,沈有鼎、劉大鈞、李尚信等先生的乾坤坎離震艮巽兌泰否咸恒損益既濟未濟的十六卦說基礎上,吸收了王俊龍的三陰三陽卦為骨卦說後形成的郭氏大骨卦說,即以乾坤坎離震艮巽兌八純卦,加三陰三陽二十卦,加頤大過中孚小過四獨體卦,加夬姤剝復遁大壯臨觀八辟卦為骨卦,共四十卦、二十四體。其餘二十四卦、十二體為從卦。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圖37 骨卦從卦上經體數比圖

8.        上經以臨觀噬嗑為中分界,乾坤至臨觀為十一體,噬嗑至離七體。
9.        下經以艮漸之中分界,咸至艮十一體,漸到未濟七體。
按:臨觀噬嗑、震艮漸歸妹均為骨卦。

10.        下經巽兌與上經震艮體數之比是11∶7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圖38 下經巽兌與上經震艮體數比圖

11.        下經三三卦七體,非三三卦十一體11∶7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圖39 下經三三卦與非三三卦體數比圖

除此之外,筆者尚發現以下三條:
1.        以上上經篇首至臨觀為十一體,噬嗑賁至篇末為七體。臨觀居特區一之首。下經篇首至夬姤為七體萃升至篇末為十一體。夬姤居特區二之首。
2.        統計上下經本宮卦之數量,可得以下數據: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圖40 上下經本宮卦數量表

a)        上經震艮:兌巽=1:1
b)        下經乾離:坤坎=1:1(後天八卦離代乾,坎代坤)
c)        下經震艮:兌巽=1:1
d)        唯獨上經乾坤:坎離為11:7,極為特異
3.        卦序數一節大量存在11:7之數,留待下文再作分析。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26 20: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內在結構十六:卦序數

大道無積在《通行本<易經>六十四卦卦序探討》一文中,提出先後天八卦對舉卦象卦序數差之研究方向。沿此方向進行研究,我們可以發現通行本周易卦序數隱含了伏羲八卦、文王八卦、衛氏中天八卦與黃帝中天八卦之對舉(相對)與比鄰(相鄰)卦象。本節僅沿用大道無積之思路,與大道無積之研究成果大異,各位讀者可自行比較研究。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圖62 六十四卦卦序數圖














十六之一:正體自重卦、伏羲八卦與文王八卦對舉相合卦卦序數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圖63 伏羲八卦對舉相合卦圖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圖64 文王八卦對舉相合卦圖

將伏羲八卦與文王八卦對舉卦象相合,再合以正體自重卦,並將相關卦象之卦序數標示出來,可得下圖。分析相近兩卦卦序數之間的距離(如泰卦之11與乾卦之1,距離為11),會發現到卦序數之排列,存在著極其嚴密之相對性與對稱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圖65 正體自重卦、伏羲八卦與文王八卦對舉相合卦卦序數圖一

上經前後之數均為2,其間11、11,7、7,與下經11、11、11、11,7、7、7、7,前後相映,下經之數恰為上經之兩倍。上經11、11,7、7所取卦序數間隔二位,下經所取卦序數則間隔一位,恰成奇偶相對之勢。上經11、11,7、7間挾有一7,下經11、11、11、11,7、7、7、7中復有一11,似橋橫貫其間,取數又恰為相反。上經卦序數17至29,復有二7,所取卦序數一氣相連,前接間隔二位之7、7,恰為相對。
河圖陽數25、陰數30,地有餘而天不足,後天之象也。解析上下經卦序數之差,並將卦序數差為25與30(如1與31,31-1=30;15與54,15取64+15=79,79-54=25)之卦象相連在一起,會發現到正體自重卦,與伏羲、文王八卦對舉相合卦之卦序數,其布列甚為奧妙,呈兩兩相對之象。上下經,比之陰陽二氣,取河圖陰陽二數,示二氣往來,交互循環,庶物咸出,萬化資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圖66 正體自重卦、伏羲八卦與文王八卦對舉相合卦卦序數圖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圖67 正體自重卦、伏羲八卦與文王八卦對舉相合卦卦序數圖三

深紅線所示之卦序數差為30,紫線所示之卦序數差則為25,下同。





十六之二:伏羲八卦比鄰相合卦卦序數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圖68 伏羲八卦比鄰相合卦圖

將伏羲八卦比鄰卦象相合,並將相關卦象之卦序數標示出來,可得下圖。分析相近卦序數之差,會發現到卦序數之排列,存在著極其嚴密之相對性與對稱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圖69 伏羲八卦比鄰相合卦卦序數圖一

上經前四數7、7、7、7與下經前四數6、6、6、6遙相呼應,而所取卦序數均間隔一位,同中有異,異中有同。上經後有二9,下經有二11,恰為上下相應。下經後二數分別為11與7,則對應上下經7、7、7、7與11、11之數。

解析上下經卦序數之差,並將卦序數差為25與30之卦象相連在一起,會發現到伏羲八卦比鄰相合卦之卦序數,其布列體現陰陽相對之法則。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圖70 伏羲八卦比鄰相合卦卦序數圖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圖71 伏羲八卦比鄰相合卦卦序數圖三

將卦象所處之上經或下經位置標示出來,如夬卦處下經,履卦處上經,則於乾兌二卦處標示“上下”,見下圖。按先天數之走向(乾兌離震巽坎艮坤),可得:“上下-下-上下-上-上下-下-上下-上”,分佈錯落有致,如潮汐漲落有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圖72 伏羲八卦比鄰相合卦上下經圖

十六之三:文王八卦比鄰相合卦卦序數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圖73 文王八卦比鄰相合卦圖
將文王八卦比鄰卦象相合,並將相關卦象之卦序數標示出來,可得下圖。分析相近卦序數之差,會發現到上下經中間10個卦序數之排列,存在著極其嚴密之相對性與對稱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圖74 文王八卦比鄰相合卦卦序數圖一

上下經中間10個卦序數,卦序數27與37,32與42,35與45,距離均為11,所取卦序數分別間隔3、4、5位。卦序數36與42,37與43,39與45,距離均為7,均間隔2位。卦序數35與43、37與45、42與50,距離均為9,43、45、50三數比鄰而列,相連卦序數,分別間隔4、3、2位,循序遞減,與前者不同。其間尚挾有三個6。各有三個11、7、9、6,體例堪稱綿密工整。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圖75 文王八卦比鄰相合卦卦序數圖二

解析上下經卦序數之差,並將卦序數差為25與30之卦象相連在一起,其布列亦未如伏羲八卦工整,呈交錯之象。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圖76 文王八卦比鄰相合卦卦序數上下經圖

將卦象所處之上經或下經位置標示出來,仍為錯紊之象,蓋文王八卦表徵後天陰陽錯合,故與伏羲八卦相異也。




















十六之四:衛氏中天八卦對舉相合卦卦序數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圖77 衛氏中天八卦對舉相合卦圖

  本八卦圖乃鄒學熹先生於《易學精要》一書中,本衛元蒿《元包經》所繪之八卦圖。
將衛氏中天八卦對舉卦象相合,並將相關卦象之卦序數標示出來,可得下圖。分析相近卦序數之差,可見其距離均為9,卦象佈列極為工整。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圖78 衛氏中天八卦對舉相合卦卦序數圖一
解析上下經卦序數之差,並將卦序數差為30之卦象相連在一起,其佈列亦極工整。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圖79 衛氏中天八卦對舉相合卦卦序數圖二

十六之五:衛氏中天八卦比鄰相合卦卦序數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圖80 衛氏中天八卦比鄰相合卦圖

將衛氏中天八卦比鄰卦象相合,並將相關卦象之卦序數標示出來,可得下圖。分析相近卦序數之差,會發現到卦序數之排列,存在著極其嚴密之相對性與對稱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圖81 衛氏中天八卦比鄰相合卦卦序數圖一

解析上下經卦序數之差,並將卦序數差為30之卦象相連在一起,可得下圖: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圖82 衛氏中天八卦比鄰相合卦卦序數圖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圖83 衛氏中天八卦對舉相合卦與比鄰相合卦卦序數圖一

  將對舉相合卦與比鄰相合卦合並,並將相關卦象之卦序數標示出來,可得上圖。分析相近卦序數之差,會發現到卦序數之排列,存在著極其嚴密之相對性與對稱性。
  上經以11為中柚,左側為6、6,7、7,右側為6、7,雙9如橋交錯其間。
  下經以卦序數42、43為中柚,左側11、11,6、6,7、7,呈交錯之式,右側以9為中心,6、7分列兩旁,一交錯一分列,恰為相對。另有9、9、9與6橫貫下經兩側。
上經左側所涉及之數為11、7、7、9、9、6、6,下經之數則合為11、11、7、7、7、7、9、9、9、9、6、6、6、6,後者恰為前者之一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圖84 衛氏中天八卦對舉相合卦與比鄰相合卦卦序數圖二

解析上下經卦序數之差,並將卦序數差為25與30之卦象相連在一起,會發現到衛氏中天八卦對舉比鄰相合卦之卦序數,其布列體現陰陽相對之法則。






















十六之六:黃帝中天八卦比鄰相合卦卦序數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圖85 黃帝中天八卦比鄰相合卦

黃帝中天八卦對舉相合卦與伏羲八卦對舉相合卦同,故此處僅分析比鄰相合卦。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圖86 黃帝中天八卦比鄰相合卦卦序數圖

  將比鄰相合卦合並,並將相關卦象之卦序數標示出來,可得上圖。分析相近卦序數之距離,會發現到卦序數之排列,存在著極其嚴密之相對性與對稱性。
  特別留意下經6、6、6、6卦序數間隔一位,7、7、7、7卦序數間隔二位,11、11卦序數間隔三位,9卦序數間隔四位,呈遞增之勢。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圖87 黃帝中天八卦比鄰相合卦卦序數圖

解析上下經卦序數之差,並將卦序數差為25與30之卦象相連在一起,會發現到黃帝中天八卦比鄰相合卦之卦序數,其布列體現陰陽相對之法則。

        內在結構十三之一~十三之六之建構方法
1)        本節融合伏羲八卦、文王八卦、衛氏中天八卦、黃帝中天八卦、河圖與卦序數於一爐,建構得鬼斧神功,不落痕跡,按五步定位法,自然形成。

十六之七:三陰三陽卦與六陰六陽卦卦序數

將三陰三陽卦與六陰六陽卦之卦序數標示出來,分析相近卦序數之差,會發現卦序數之排列,存在著極其嚴謹之相對性與對稱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圖88 三陰三陽卦與六陰六陽卦卦序數圖一

  前為11、11、7、7,其後則為11、11、11、11、7、7、7、7,均為11、7之排列,而後者為前者之一倍。前後之間挾有兩個11。卦序數53至64,後加乾坤,接續標示卦序數為65、66,其間11、11、11、11與7、7、7、7交錯,與前兩對的並列之象恰為相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圖89 三陰三陽卦與六陰六陽卦卦序數圖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圖90 三陰三陽卦與六陰六陽卦卦序數圖三

解析上下經卦序數之差,並將卦序數差為25與30之卦象相連在一起,其排列呈現嚴謹的相對性與對稱性。其中下經41、42、47三數比鄰而列,相連卦序數,均間隔二位。通行本周易卦序數精妙若此,著實叫人嘆為觀止。

        三陰三陽卦與六陰六陽卦卦序數之建構方法
1)        按塔形圖原則建構即可。

內在結構十六之八:系辭傳三陳九卦卦序數

  《易傳.系辭傳》云:
  “易之興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憂患乎?
  是故履,德之基也,謙德之柄也;復,德之本者也;恒,德之固也;損,德之修也;益,德之裕也;困,德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制也。
  履和而至,謙尊而光,復小而辨于物,恒雜而不厭,損先難而後易,益長裕而不設,困窮而通,井居其所而遷,巽稱而隱。
  履以和行,謙以制禮,復以自知,恒以一德,損以遠害,益以興利,困以寡怨,井以辨義,巽以行權。”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系辭傳三陳九卦卦序數圖

  分析相近卦序數之距離,會發現到卦序數之排列,存在著極其嚴密之相對性與對稱性。
  前為9、6並列,後為11、11與7、7交錯,其數倍增而排列恰反。
  另外,上經履、謙、復,乃乾坤系卦,恆、損、益、困、井、巽,乃巽兌系卦。由前述11:7法則可知,上經以乾坤為主,下經以巽兌為主,蓋父母卦與子女卦在上經的體數比是11:7,含巽兌的卦與不含巽兌的卦在下經的體數比亦為11:7。
  至此可知,九卦從兩個角度,體現11:7法則。
  結合塔形圖研究,還可見九卦落於塔形圖前九層,合九九之數。
  本節,孔子結合卦序體例論述卦德卦義,十分精彩,也為後世研究卦序之學者指開一條明路,學者萬不可輕忽焉。同時,還應該注意到,孔子深識卦序體例,不能以《序卦傳》一文,而認定他為以理論序者。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26 20: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一比七到底是不是有意為之,具備邏輯思維,應該不是一個問題才對。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6 20: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书童,没用,真正学术讲究的,一是逻辑,二是证据,缺一不可。关于卦序方面2000多年来,牵强附会的太多,不是学者们没下功夫,而是条件还不到。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26 20: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22/7第二例證:

三陰三陽卦與六陰六陽卦,合共22卦,卦序作者安排下經共有7卦宮,正是22/7之圓周約率。
三陰三陽卦與六陰六陽卦卦序數圖一.PN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26 20:24:16 | 显示全部楼层
22/7第三例證:

這個組合也是二十二卦,依非覆即變之卦對為一組合,上經共有七組合,也是22/7之圓周約率。
伏羲八卦對舉相合卦圖.PNG
文王八卦對舉相合卦圖.PNG
正體自重卦、伏羲八卦與文王八卦對舉相合卦卦序數圖一.PN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26 20:30: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上面三個例證,都很明顯的體現出11:7法則,在這樣的基礎上,我們都可以進一步的發現22/7的現象。從大量的11:7到三例22:7,真的是恰合嗎?還不算證據嗎?真的還屬於暗示性現象嗎?諸君自個兒好好想想吧!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26 20:35:1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按乾坤客的思維方式,那我也可以說,西周陶拍顯現非覆即變的現象,又與通行本卦序暗合,那僅僅是在筮法中偶然出現的偶合現象而已,不足為憑。你以為如何?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6 20:35: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14-6-27 13:21 编辑

又很精妙是不是?


1、上下经完全可以均分而不均分原因,如果是为了暗示圆周率,11:7不唯一,因此,说不明上、下经为什么非取这两系,那证明不成功。

请问为什么?

2、我们可以设上经30卦、下经34卦,也可以使上下经有符合其它比例的配备。说明,11:7未必定是有意为之。

你说我们能不能找到另一个比例?

3、我以前根本不是为了什么13:6,搞了个上下经建构图,结果其上下经出现多个13:6.这是事实。这个13:6完全是无意中得到的。有此一例,难道还不能说明有些比例完全可以不自觉地形成么?凭什么通行本卦序就一定是11:7的自觉运用?如果自觉运用,凭什么 不用其它的11:7?

请说明?如果现在说明不了,还请努力。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6 20:4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没有否定郭版和书童关于11:7或22:7的意思,但也不能肯定。提出质疑。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6 20:4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康樂書僮 发表于 2014-6-26 20:35
如果按乾坤客的思維方式,那我也可以說,西周陶拍顯現非覆即變的現象,又與通行本卦序暗合,那僅僅是在筮法 ...

没有可比性。{:soso_e100:}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6 20:4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想不被质疑,拿证据,郭版知道这一点儿,是以,以圆率为依据进行解说,高了一畴,现在书童似也赞同郭版的观点了,无非郭版有据,但此据依然有一定的假设性和不唯一性,是以,郭版的观点是新说,不是定论。

不唯一,可以选择,也是逻辑,但只要缺少实证,只能是新说而暂时不能称为事实。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6 20:5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_ming 于 2014-6-26 20:54 编辑
康樂書僮 发表于 2014-6-26 19:38
三十六宮卦序圓圖,六十體卦序圓圖,都是圓圖,如何沒有圓?圓圖裡出現大量十一比七的比值,不指圓周率,倒 ...

那我还说地球是圆的,月亮也是圆的。什么叫圆?什么叫圆周?什么又是圆周率?明白没有?22与三十六宫、与六十体卦序圆圈是什么关系?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6 20:54:03 | 显示全部楼层
2、我们可以设上经30卦、下经34卦,也可以使上下经有符合其它比例的配备。说明,11:7未必定是有意为之。

你说我们能不能找到另一个比例?


我们是从通行序中找到的十一比七;先生如果从这个通行序中找出其他的比率。来说明是通行序本身的建构法则。当然可以。
但若脱离了通行序,只用先生所提的数排出了其他比率的卦序出来,那个序就不是通行序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6 20:5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_ming 于 2014-6-26 21:01 编辑
郭志成 发表于 2014-6-26 20:54
2、我们可以设上经30卦、下经34卦,也可以使上下经有符合其它比例的配备。说明,11:7未必定是有意为之。

...

11:7同样可以建构不同于通行本序的卦序。而且可以使用相同的或不同的两系组合。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6 21: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11:7同样可以建构不同于通行本序的卦序。而且可以使用相同的或不同的两系组合。

江先生此论不错。
承认通行序用了十一比七。是这个序的事实。我们就有了共同点。
别的序用十一比七也能排出,我是承认的。但不是我要研究的对象。如上经乾坤系十一,下经震艮系十一。和通行序用的是下经巽兑系十一,是两个序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6 22: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_ming 于 2014-7-3 09:29 编辑
郭志成 发表于 2014-6-26 21:21
11:7同样可以建构不同于通行本序的卦序。而且可以使用相同的或不同的两系组合。

江先生此论不错。

先生误解啦,通行本序对于11:7不是“用了”,而是其它法则导致的结果。
“11:7同样可以建构不同于通行本序的卦序。而且可以使用相同的或不同的两系组合”此一句说明它作为建构条件并不充分,有无皆可。
通行本序中巽兑系下经11,在交换之前就是了,是自然存在的东西。而且研究表明,交换对象并非人为,不存在有意维持11:7迹象。
再者由11过渡到22于数理上讲不通,几何学根本不存在半圆周率一说。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26 23: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康樂書僮 于 2014-6-26 23:52 编辑

單純從四系來論十一比七,證據稍嫌薄弱。要驗證四系的比值到底是有意為之,或自然形成,要尋找其他證據互證之。但我在很多年前就總結過,十一比七,是卦序中大量存在的客觀現象,偶合的機率是零。

再者由11过渡到22于数理上讲不通,几何学根本不存在半圆周率一说。

  
江先生,十一比七,只是建構二十二比七的工具,作者大量示現十一比七,是提醒後世研究者注意這個現象,恰如郭先生和我一樣,由這裡再注意到作者真正要表達的是二十二比七,有三幅圖式可以互證。
十一比七是建構工具,二十二比七是成品,一直盯著十一比七干嘛呢?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26 23:4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一比七這個建構工具怎麼印證?我在另一貼子中引述了大量文獻,足以證明在春秋晚期,三陳九卦已是儒者熟習的周易知識,而三陳九卦有很顯明的十一比七規律。
我們固然沒有辦法找到三陳九卦更遠古的考古資料。但從系辭傳及帛書易兩份傳世文獻所載來看,春秋晚期確實相傳三陳九卦源於周文王時期,有待出土文獻更進一步的證實而已。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26 23:51:2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是巽兑系是“长少族母系”,与周易“首乾主长男”或者“首乾尊长”不吻合。


周易卦理知識非常廣博,不能執一論百。巽兌、震艮系的設定,源於”非覆即變”的覆卦體例。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27 00: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周髀算经》中记载公元前11世纪时的西周时期,就有“周三径一”之说,认为圆周率是常数。

--數學史是這麼記載的,但實際情況,可能比這個數值更精確--22/7。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7 06: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_ming 于 2014-6-27 06:34 编辑
康樂書僮 发表于 2014-6-27 00:17
中国《周髀算经》中记载公元前11世纪时的西周时期,就有“周三径一”之说,认为圆周率是常数。

--數學 ...

圆周率是一个常数没错,但是论证它并不是“一个常数”这么简单。正因为是一个常数意味着它的几何意义是不可拆分的。
一个简单的道理,圆周率曾经是22/7,反过来22/7不一定就是圆周率,要证明它就是圆周率,必须与被表征的本体挂钩、与圆挂钩,必须要有圆的几何特征,圆指证什么?圆周指证什么?直径指证什么?几何要素清清楚楚,缺一不可,更不是拼拼凑凑。你们现在是在做论证,不是应用。应用的情况下,纯计算,拿来主义即可,π就可以,论证不行。你11/7也好,22/7也好,就是一个数值,没有理由与圆周率去挂钩,至少现在没有论证通过的情况下不行。
数学上是有π /2;π /4等等,这是数学等式综合的结果,表示的只是一个相约数值,为的是书写方便。从来没有半圆周率一说,哪怕计算万分之一的圆弧,采用的也是π ,完完整整的圆周率。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7 07: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14-6-27 07:20 编辑

88888.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27 07: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承認22/7,與承認這是圓周約率,這是兩碼子事。11/7與22/7在卦序中是一個有大量論據的客觀事實,我認為是一個不容否認的事實,但是否就是圓周約率,可以進一步思考。並不是要先證明了11/7與22/7的存在,才能承認11/7與22/7在卦序存在的事實。

如果依此邏輯說去--
我們必須先證明,主卦的概念先存在,才能承認卦序主散卦的事實。
我們必須先證明,錯卦與綜卦概念先存在,才能承認卦序非覆即變的事實。
我們必須先證明,零重爻與重爻概念先存在,才能承認卦序零重爻重爻的事實。
...

是偶合現象,或刻意編排,是很容易分辨出來的。
即便不承認22/7就是圓周約率,即便不認為11/7就是半圓周約率,難道對於22/7與11/7客觀存在的事實,便能視而不見嗎?這樣是不成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7 07:24:25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原始序到其它卦序的流传中,不仅有二次重排的过程,还有三次重排的过程。楚简序与通行序二者,就必有一者以另一为次母序的过程。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27 07:27:21 | 显示全部楼层
乾坤客,也許你應該出示傳世文獻,先證明一下後面四個卦序,有共同原始序,再等待一下出土文物,證明原始序的存在,你上面的推理,才算成立。一無文獻記載,二無出土文物,在歷史上煙滅無知,連有個原始序用作曆算,也無人知曉。你要求證的難度,遠遠比22/7與11/7更難。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27 07:29:57 | 显示全部楼层
乾坤客,且依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你必須證明塔形圖建構法先存在,你對原始序的分析才算成立,否則我質疑--你以為如何?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