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61|回复: 2

云南滇西抗战松山战役旧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30 00:54: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4-6-30 00:56 编辑
6 }" O" r7 w  z
% N( P. H/ ~9 I5 X7 ~云南滇西抗战松山战役旧址
/ `( L# c# H1 G6 C4 i& X, J转自:滇西行" C9 X% w6 u% ]
  从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城东行39公里,便到了松山。松山雄踞于怒江西岸,顶峰海拔2200米,东临气势恢宏的怒江大峡谷,西控龙陵芒市、南北绝壁、谷深万丈、沟壑纵横,处处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是滇缅公路上的咽喉,是易守难攻的雄关要地。1942年日军侵占滇西,松山由日军第56师团被称为“战争之花”的113联队驻守。日寇在松山构筑的阵地主要有松山主峰子高地、滚龙坡、大垭口、长岭岗(包括大寨、黄家水井、马鹿塘)四个能独|立作战的坚固据点组成。阵地上有山炮、战车、汽车及其掩体,设有医院及慰安所,地下有电话、通讯、供水、照明等系统设施,有小型发电厂一座。粮秣弹药储备充足。1944年,中国远征军由宋希濂(1907-1993)将军指挥第11集团军之71军和第8军经过3个月零3天战斗攻克。第8军副军长兼荣誉第1师师长李弥(1902-1973)在战役中因功升任第八军军长。
1 C: v/ Y! z, B' h
, P$ j, [7 B* Z. r6 E sxl06914.jpg 5 N3 m+ t6 P1 p0 S3 X
sxl06924.jpg
) |' K# k% \/ J( [  松山战役响誉中外,松山是用英烈的鲜血筑成的红土地。
6 Q% H% E" j) Y8 L) `  现存的松山战役遗址,主要集中在腊勐乡大垭口村东西两侧的松山山顶一带范围约4平方公里。远远望去,松山宛如一只巨大的乌龟盘踞在怒江大峡谷上空,一派郁郁葱葱、生机盎然。进入松山,首先进入视野的是“滚龙坡”战场遗迹。“滚龙坡”是远征军在松山战役中首先攻克的一个外围据点,当年这里是日军的炮兵阵地,战斗历时29天,攻击达14次之多。绕过“滚龙坡”,便进入“大垭口”。攻克“大垭口”,经过8次激烈战斗,付出重大牺牲,第8军246团3营最后只剩下18人。在松山入口处,竖立“松山战役遗址”纪念碑一座,记载着烈士们用鲜血和生命铸成的历史!( u' `# O: r+ m+ i. X5 k
sxl16914.jpg ) M, G0 n8 s1 Y4 s2 m
  沿着公路往山上走约1公里处,在公路下面的苞谷地里有一座部分边沿已经残缺的日军蓄水池,几十年过去了,混凝土钢筋筑成的水池依然盛满了锈水。/ ~: K9 [! K% X/ X
  松山脚下,最引人注目的是铁链子围起来的一棵榕树,走近一看,伤痕累累,千疮百孔,它是松山上幸存的三棵古树之一,难以想像当年它的肢体被毁掉一半以后还能顽强地活下来,作为今天历史的见证。) R: ~' L$ j$ N. K
sxl26914.jpg
* z3 ?4 c5 ]9 w0 X% G( b sxl26924.jpg ( U5 P, X% o& }1 |" L% Z+ [& ]
  沿着林间的小路往山坡走,既是阴冷的马槽洼。马槽洼是通往子高地的要道之一。坡头竖立8号遗迹碑“马槽洼头”。左手边这座山叫狗头坡。当年,中国远征军第八军曾在此与日军发生激战,肉搏,现遗存多处弹坑、掩体、地堡、交通壕、环形壕等。往前有一个山包叫“官坟坡”。这里曾是怒江土司钱家的坟墓,日寇在此挖掘坟墓,把它作为指挥所。远征军第八军攻打此地时,曾打死了日军一位校官。这里一峰与一峰相连,10多个山峰都是日军阵地,每个阵地可以相互支援又可以独|立作战互不影响。! z5 M9 R! `  C. A
sxl56914.jpg
: G4 A) G$ L5 G  官坟坡脚,缓缓地出现一块平地,曾是日军停放坦克、战车、大炮的地方。我们往右边的小路走,来到核桃洼梁子,这里遗留下来的弹坑、战壕、掩体随处可见。绕过战壕、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爬上核桃洼山头,沿途是密密麻麻、纵横交错的交通壕,掩蔽部。山头战壕最密集的地方竖立着5号碑桩。上面写着“核桃洼坡头”。当年中国远征军第八军曾在此与日军肉搏血战,双方互抢撕咬战死者六十余对,肠肺狼藉,惨不忍睹。3 c6 T$ U. _% C2 c/ S( i
  继续往前,来到11号碑桩“红帽坡梁子”。“红帽坡梁子”是通往子高地的最后一个阵地,在茂密的树林和灌木丛中,脚下全是掩体、交通壕、弹坑。我们每前进一步都要十分小心,稍不留神就会掉下战壕。1944年8月2日中午,第11集团军总司令宋希濂来到久攻不下的松山主峰再次进行现场堪察,看到的是我远征军不断伤亡近1600多人,而不见敌人行踪的特殊战场。
/ A& R* I! }7 Z; g sxl36914.jpg
- N. i7 y- p8 q& |, I  L  经过两个月的炮犁火耕之后,地表上已没有了绿色。顶峰的堡垒,由于喷火器焚烧,并经搜索,已无敌踪。战场是静止的。但数日后,凡通过近旁者,多被射杀。后才发现堡垒下面有坑道或掩蔽。敌寇随时会放冷枪。为了胜利,远征军甚至用人肉战去耗尽日寇的枪弹,却是久攻不下。日寇狂言,不死10万人,休想攻取。5 K5 f" y+ A8 D! Z% @0 Z
sxl46914.jpg * T0 C! x7 x$ `4 c& S
  爬上松山的顶峰,如今只留下两个巨大的爆破落坑和掘进的地道痕迹。落坑旁分别竖有12、13号碑桩遗迹,此地是日寇的支撑点,工事最为坚固,有母堡两个,子堡多个。大、小堡垒都有掩盖。并分为3至4层,内部设施齐全,由轻重迫击炮、火箭筒、枪榴弹筒、轻、重机枪构成浓密火网。加之日军以武士道精神疯狂死守松山。山高坡陡,不易攀登,时值雨季,泥滑路烂,远征军的进攻十分艰难。在采用飞机、重炮轰击均未奏效而伤亡千余人的情况下,最后采用坑道作业,在山顶两侧距敌堡150m处掘进宽1m、深1.8m的两条坑道,在敌堡下掘药室两个。坑道内各装入TNT炸药70箱和50箱,于8月20日上午9时引爆,将整个山顶炸坍,才消灭了顽敌,结束了这场旷日持久的战斗。
7 n! o% e& q- Z6 H  f% Z3 E2 D  从松山主峰沿着远征军挖掘的两条坑道而下,山势陡峭、灌木丛生。山岩上生长着一棵弹痕累累、特别高大挺拔的榕树,是当年松山战役的最好见证。
* }: u# Z" `$ s8 A4 `# e, ^5 _* l# y  来到半山腰,眼前突然一亮,出现一个约1500平方米的草坪叫“道人坪子”,竖有14号碑桩。这里曾是日军的练兵场。当年远征军工兵挖掘坑道炸敌堡就是从这里开始的。“道人坪子”的另一端有一条小道返回松山脚,途中经过的一个积水塘曾是日军的停车场和放置武器装备的地方。水塘正前方有一棵古树,是松山幸存的三棵树之一,而旁边则是伤痕累累的小榕树。
& A, E" P% i# O0 i. q& w* m6 i  松山战役是整个滇西抗战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远征军先后投入了八个步兵团,两个炮兵团和一个工兵营加上盟军及其空军地勤人员4万余人的兵力,历经大战十次,小战百余次。全歼守敌三千余兵(生俘9人,俘获军妓30余人),中国远征军伤亡官兵7600余人,其中,第103师所属特、工两连伤亡殆尽,有的连队仅剩两人。松山的每一寸土地都渗透着英烈们的鲜血。松山战役是山地丛林攻坚的典型战役,它铲除了日军设置在滇缅公路上的最大障碍。为夺取滇西抗战的全面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L6 ]) ^6 \4 q- W& N% S. {& |3 W- F6 ~3 q
sxl56934.jpg
! q# h/ O9 ]& ], L$ w" ]% D  由于松山战役在滇西和整个抗日战争中的特殊地位和意义,1993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拨专款修复了抗日将士公墓等遗迹,修建了四座标志说明碑、十八座遗迹说明碑和一条上山的公路。1998年11月,松山被公布为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4年,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6 v3 @+ l  r. E* d' Q* P7 `; V sxl56924.jpg . Y0 Z; t, `0 n% v
  巍巍松山,记下了历史画册中悲壮的一页,滔滔怒江,流走了多少辛酸、屈辱……位卑未敢忘忧国,中华民族昂首阔步走向未来的时候,不会忘记自己的过去;不会随着岁月的流逝和国力的逐渐强盛而淡忘了受欺压、受屈辱的历史;不会忘记为国御寇、英勇奋战的民族英雄们!
: G- y; Q* a- q% l+ M- z  u* G. {2 L1 o  2006年05月25日,松山战役旧址被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u. ^7 e1 C+ W* Q, H( Z( Z$ Q$ W

6 |8 [' o' C% H6 |

相关帖子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30 01:04: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4-6-30 01:06 编辑
: D; g2 T) P) }- `( H7 z0 X8 P' {* [4 S
《滇西1944》在腾龙桥开机拍摄8 ?6 t9 {- \8 ?2 A2 [5 n% d! i/ a
昔日烽火再现龙陵) v& L  v3 q( m
  2008年5月14日,以松山抗战为主题的大型电视连续剧《滇西1944》,在位于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和龙陵县之间的龙川江上的腾龙桥处开机拍摄,来自龙陵县城附近的职工、学生、群众及驻龙各部队300余人参与了拍摄活动。3 K+ g( O' ~% L/ C8 @
  清晨,天刚冒出鱼肚白,来自龙陵县的300多名参演人员早已冒雨来到了现场。参演人员无论是逃难的平头百姓还是“国|军”或“东瀛兵”,个个笑容满面、兴奋不已,纷纷合影留念,非常珍惜这个难得的机会。随着导演的一声令下,全部参演人员迅速投入到指定地点,认真听从剧组的指挥。在剧组人员的精心组织下,一幅幅宏伟的历史画卷展现在眼前,仿佛置身于当年烽火岁月。天空不时下起了阵阵大雨,参演人员一个个淋得像“落汤鸡”一样,可仍然情绪高昂,依然坚持到最后。演出从早晨7时一直持续到下午近20时,暮色慢慢降下,参演人员才逐渐退去,虽然已是饥肠难耐,但参演人员的热情依然高涨。
9 M" b( W8 Q' e+ y* _' p- [  电视连续剧《滇西1944》是全县的一件重要大事、喜事,这次电视拍摄宣传全部以龙陵真实地名报道,对龙陵县今后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随着《滇西1944》的上影播出,龙陵县的对外宣传将是火箭上天—飞跃提高,还有全面报道抗日战争对后人了解历史,增强青少年朋友爱国热情也有极大的帮助。
9 e4 _* q4 [5 L* O& C sxltl034.jpg 3 _* Y6 e, D' p1 e! w* G
sxltl134.jpg / o9 W( e# z. V% t1 L( P
sxltl234.jpg
: C7 ]# P; C  S" k5 e" V( s" } sxltl334.jpg ! Z& Y2 _. t( F. H
sxltl434.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30 01: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龙陵抗战纪念文化广场4 e7 }5 ]- I, w1 g; U9 d+ q
sxltlg24.jpg - Q  c+ g! s9 f4 p5 ?9 W, y- q7 E$ h
  龙陵抗战纪念文化广场位于龙陵县城龙山镇东卡地段,广场占地7.8亩,是集休闲、教育于一体的文化广场。广场于2004年元月动工,10月峻工,总投资650万元。广场由中轴大道、纪念坛、出征泉、日军碉堡、大型浮雕景墙、怀思池、升旗台、长鸣钟、抗战纪念馆共同组成,形象直观地展现了龙陵抗战的全过程。+ o2 P& i& W1 m7 H6 U6 f
  浮雕景墙,浓缩了龙陵抗战的整个过程包括了修筑滇缅公路、民工支援前线、龙陵沦陷、松山大战、龙陵战役等内容。! z# }% a/ B: T( `  N! i/ X
sxltlg04.jpg
8 h" N1 u5 L& c; A6 ` sxltlg05.jpg
+ c- ^% u0 L3 @0 Q9 L  广场上还遗留有当年日军的碉堡。
/ o4 Y; K& N4 a5 j; v0 f sxltlg14.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