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91|回复: 0

《周易参同契·魏真人自序》阐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6 13:05: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周易参同契·魏真人自序》阐真

卢理湘

说明:本章题目、经*文采用清康熙年间仇兆鳌《参同契集注》。魏真人名伯阳,会稽上虞人(今浙江绍兴市上虞县),自号云牙子。真人得丹道之真旨,传万世性命双修之法。宋理学大家朱熹好读此书,但又不明其旨归,自号为空同道人,取空自羡慕《参同契》真旨之意。《参同契》被誉为“万古丹经王”,后世诸真,皆得明师传授后,通达此书,复修炼成真。

真人得明师真传,避世隐居修道,道成作《参同契》。 “参”同“叁”,指《阴符》、《道德经》、《周易》三书。《周易》为易道,日月为易;《阴符》为天道,道法自然;《道德经》为丹道,道成德就。“同”指易道、天道、丹道一理,互相“契”合。自东汉以来,因其著作词句艰深,丹理玄奥,注家蜂起,使人们难以窥其真面目。然而大道真传,由大志士一线继承,自有得明师真诀者,历代明注此书,然因道门铁律亦不敢泄天机,言语多为比喻。

吾访道前,读此书,虽多方钻研,费神尽思,难以明晓。遇明师得诀后,读之,明了如指掌,知大道传承,千年不变,万世不衰。吾不揣自己学识之浅薄,以龙门正宗一家之言,作注此书,希望对人民群众的健康长寿有所贡献。书中之内丹实景,皆一一明指,实为龙门派真修境界,好道之士,可细研之。

“郐国鄙夫,幽谷朽生,挟怀朴素,不乐权荣。栖迟僻陋,忽略利名,执守恬淡,希时安宁。宴然闲居,乃撰斯文。”

意译:我是郐国的老百姓,一生淡泊自守,不喜功名利禄,隐居于幽谷修道。希望时局和平,百姓安居乐业。我在修道闲居之暇,著作《参同契》。

邱处机祖师《青天歌》云:“纵横自在无拘束,心不贪荣身不辱。”又云:“闲唱壶中白雪歌,静调世外阳春曲。”

吾师云:“修道要一门心思,放下一切身外之物,隐居深山了道。”

魏真人之操守,正如三国诸葛亮之名言“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

“歌叙大《易》[1],三圣[2]遗言,察其旨趣,一统其伦。务在顺理,宣耀精神,施化流通,四海和平。表[3]以为历[4],万世可循。序以御政,行之不繁。”

[1]《易》包括《易经》和《易传》两部分。《易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爻各有说明,称为卦辞和爻辞,作为占卦之用。《易传》是对《易经》最早的解说,包括解释卦辞、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

[2]三圣为伏羲、周文王、孔子。相传伏羲画先天八卦,周文王继演后天八卦,孔子作《系辞传》、《象传》等《十翼》。

[3]表为圭表。圭表是我国发明最早、最简单的一种天文仪器。在地上立一根竹杆,称为表,一把南北朝向平放在地面上的尺子,称为圭,合称为圭表。主要用途是决定节气,指导农牧业生产。早在春秋战国时,人们就依据圭表测得一年的时间为365.25天。这种工具的使用方法为观察圭上面的表影,即太阳光照射在竹杆上,竹杆投影于圭上。表影最长的一天叫做冬至,意思是太阳到了最南点,冬天到了。表影最短的一天为夏至,夏天到了。

[4]历为历法,我国采用阳历、阴历。阳历即太阳历,也就是公历,它是国际通用的历法,以地球绕太阳转一周的时间定为一年,共365天。阴历以月亮圆缺一次的时间为一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

意译:我考察了伏羲、文王、孔子所作的《易经》,洞明其真旨,作《参同契》论述丹道与易道、天道一理,其要在宣扬丹道之精神,作为后世所遵循的标准。丹道万古不易,为自然无为之道,如以此道治国,则四海和平,政通人和,人民安乐。此道为性命双修之道,至简至易,行之不繁,如圭表之简易,但能万代流传。

《周易》通过八卦形式(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推测自然和社会的变化,认为阴阳二是产生万物的根源,提出了“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等富有朴素辩证法的观点。

魏真人取《易》之精髓,来比喻丹道。《易传》云:“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吾师云:“未修先天道,先明大道理。”真人宣示易道、丹道一理,用易道比喻性命双修之道。

先明性命。

丹经云:“性者,心也,发于二目;命者,肾也,发于淫根。”性,指后天真阴之,居于心脏。心脏的肌肉发达,因而能够强有力的收缩,能够将血液泵至全身各处,上至大脑,下至手指和脚趾。

但这里有一个问题,是什么力量使心脏的肌肉收缩和舒张?

丹家认为,是后天真阴之使心脏跳动。心脏为离,离卦为 ,为阳中有阴,其中之阴爻,为真阴。后天真阴之简称后天,其性属阳,因离为日,为阳,《参同契》中以“阳”比喻之。心脏停止跳动,是此后天之阳耗完。

中医以望、闻、问、切诊断病情,其中有听诊一项,将听诊器置于心位,可听到两个声音,即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第一心音时限较长,约0.1秒,与心尖及颈动脉搏动一致,同时出现;第二心音时限较短,约0.08秒,在搏动后出现。

龙门派炁体子认为:第一心音为血液流动之声,较缓;第二心音为后天之声,较急。后天催动心脏跳动、血液流动。

吕祖《太乙金华宗旨》云:“凡人投胎时,元神居方寸而识神居下心,下面血肉心形如大桃,有肺以覆翼之。肝佐之,大小肠承之,假如一日不食,则心上便不大自在,以至闻警而跳,闻怒则闷,见死亡则悲,见美色则眩。”

元神为阳神,居于心包,为先天阳所化。识神为阴神,居于心脏,为后天真阴之所化。此心中后天真阴之化为识神,佛家称为阿赖耶识,人之各种思虑、想法、乃至梦中出现的那个我,都是此神所幻化。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聪明智慧,即为此神用事。

人们有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感情,如见人死亡则悲,见美色则头晕目眩,事业成功则喜,前途渺茫则忧,遇强大对手则恐等等,种种心理活动,都是后天真阴之作用。

此后天真阴之从虚空中来,人投胎时居于心,人死亡,则归于虚空。人们今天一个念头,明天一个念头。很多修行人也是一个妄念接着一个妄念。此妄念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没有答案。有鉴于此,六祖慧能禅师在《坛经》中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吾师云:“要生一个人,先死一个人。”修道人炼己,先死一个人(识神),修至无妄念,晚上不作梦,一门心思守住元阳。“生一个人”即是积精聚所化之阳神。

体子云:“金丹道,要炼心,心不死,情不灭,采药时,难把握。”

修道炼己,修到心地洁净圆明,不染不昧,如莲叶上滚动之水珠,晶莹剔透,方能见色不动,坐怀不乱。三国时诸葛亮唱空城计,一曲十面埋伏,吓退司马懿大军,此为军事家之性格修炼。丹家也必须要修到不动如山,才能采得至清至足之药物。

清静散人孙不二祖师云:“性须澄似水,心欲静如山。”修道人心性如水波不兴,如山不动,水生波则有妄念。

吕祖云:“此道非极聪明人行不得,非极沉静之人修不得。”毛主*席诗词中“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说明了大将之才要意志坚定,冷静沉着,修道也是如此,待机而动。

因为妄念难伏,人们打坐,难以静下心来,故丹家称后天真阴之为火、龙、姹女、汞、太阳流珠等等。取龙之能大能小,隐显莫测,水银(汞)落于平板上,变为滚动之珠象征意义,比喻此真阴之变化万端,如妄念之层出不穷。

人二眼通心,成年后,此二眼尽找酒色财气,一心想着升官发财等名利之事,醉眼朦胧之中,何曾想过刻苦修道?所以,后天真阴之炁从上所耗。

张三丰祖师《无根树》云:“无根树,花正幽,贪恋红尘谁肯修?浮生事,苦海舟,荡去飘来不自由,无边无岸难泊系,长在鱼龙险处游,肯回首,是岸头,莫待风波坏了舟。”

《悟真》云:“只贪利禄求荣显,不觉形容暗瘁枯,试问堆金等山岳,无常买得不来无?昨日街头犹走马,今日棺内已眠尸。妻财抛下非君有,罪业将行难自欺。”

此二位祖师慈悲,指出人生无常,人生苦短。曹操也慨叹人生如朝露,何不求大道真诀,以了生脱死。

命,指先天真阳之精,居于内肾(睾*丸),又称为元精、元阳、阳精等等。

中医认为“肾主生殖,又主脑,脑髓实则诸髓实”,肾中之精是构成人体,维持生命活动以及延续种族的基本物质,肾气衰则五脏衰,五脏衰则人老,乃至于死亡。人由于肾气衰,则发白,男子阳萎,女人绝经,直至死亡。

肾在内丹书中有四意:一,指肾脏,为泌尿系统的重要器官;二,指外肾,丹书称为外阳,指yj;三,指内肾,为睾*丸;四,指肾位,为真穴、坤位、月窟等等。道家认为肾为生精之所,产精之地。精中藏有先天真阳之。柳华阳禅师云:“精为万物之美,人有其精则生,无精则死。”

《坛经》云:“谁知火宅里,元是法中王。”佛家认为自己身体是“火宅”,火为后天,为阴,“元”为元精,为法王。又如甘露,佛家称为甘露法王,甘露为元精所化。人们过夫妻生活,先天元精变为后天有形之精*液而泄,称为元精顺行,能生儿育女,丹书称为“百姓日用之事”。若于清静无念中,外阳举,兴至二候,一下手,将元精逆回督脉,上行至泥丸,化为比蜜糖还甜的甘露,从玄膺穴降下气管,归于中宫,则能成丹,丹书称为“百姓日用不知之事”。

性能量顺行逆行,张三丰祖师云:“顺为凡,逆则仙,只在中间颠倒颠。”就看你是否寻觅到真正的明师,能否于得诀后定下心来刻苦修道。

陈泥丸祖师云:“一些珠露,阿谁运到稻花头?便向此时采取。”“珠露”指先天元精,“稻花头”指龟*头。先天元精运至外阳,为二候,为采取之时。此时丹家称为“时至机动”、“水中火发”、“情来”、“盗机”、“爻动”、“一阳来复”、“望”、“八月十五”、“金精壮旺”、“二候”等等,此机为成佛作祖之机,千万不可错过,一错过,精泄,则大功尽废,又得重新安炉立鼎,从头再修。

假道实不知此先天精之动机,又兼之以自己之智慧曲解丹经,故不可胜数。丹道从千佛万祖传来,实千万年不变。达摩祖师西来,邱祖传诀,皆一理一法,讲的就是性命双修之道。

大志士如得明师真诀,则通晓万卷丹经。《周易参同契》为东汉魏真人所作,被人称为天书,实难解读,大儒如朱熹,亦只能望书兴叹,而不知其真意,实未得明师传授此性命双修真诀,故不甚明了。

得明师真诀者观此书,则清晰明了,决不似伪邪之道之似懂非懂,不懂装懂,学士亦可知性命双修之道,千年传承不绝,“古今道由一,对谈吐所谋”,故明师传诀,以心印心,口耳相传,道长存!

学士得明师诀法,将先天元精擒来,化为甘露,归于中宫,则身体会发生质的变化,其外在表现有:一,一辈子不生病,不打针吃药。吾师一生没有生过病,吃素,喝白开水,甘于淡泊,不似伪邪之道,骗人供养,吃补品,贪女色,身染疾病。吾自得传,亦从未生病。原因是任督二脉通,后天在脉道内循环,自身阴阳二平衡,故不生病。二,身轻,行走轻快,身雄体壮,中气充足。吾师行走如飞,陕西人称“水上漂”、“九曲回阳道人”。丹经云:“会采药,则身轻。”《高上玉皇心印经》:“一得永得,自然身轻。”陈泥丸祖《大道歌》云:“还丹入口身自轻,能消久病去妖精”。三,长寿。阳关一闭,则决可长生,不似凡夫于生死之事无法把握,阎王三更唤,不可留人到五更。四,成道。法财侣地齐备,则入山修大功,以了生死。

丹经云:“返回父母未生前。”此句修道人都知晓,但究竟怎样返回?

先看胎儿。夫妻交媾,受精卵分*裂、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八周左右发育成胎儿。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液体——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也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脐带为胎儿的大动脉,源源不断地为胎儿输送给养。

脐带通胎儿任脉中心,上通绛宫(心脏下一寸二分),再向上通心脏、泥丸,下通真穴(脐下一寸三分),再向下通睾*丸。

胚胎早期,睾*丸原位于腹后壁的上部,壁腹膜的后方,以后逐渐下降。胎儿6——8个月时,经腹股沟下降至阴*囊内。

新生儿降生后,百会穴软,颅骨慢慢发育,才合拢。

胎儿在子宫内,双手握固。修道人效法之,以握固闭住精,使不泄漏。

道家认为胎儿生活在子宫中,为虚无混沌状态,先天真一之在任督二脉自然流转,后升前降,效法天道,为天地未分之混沌时期。出生后剪断脐带,“便从一产阴阳”,效法“天地判,两仪分”,性命二立即分开,真阴之归于心位,为性,真阳之归于肾位,为命。

修道人以精补精,炼至马阴藏相,则龟*头缩入腹中,如胎儿在母腹中,外形有一点皮。

吾师云:“有生必有死,无生死何来。外阳动为有生,元精未炼完,继续采炼。外阳不动,没有生了,元精炼完,外表跟女人一样,阳根出来一点点,没有了,为马阴藏相,此为断淫根之真法。人从阴阳中来,从色性中来,你要磨炼淫根炼色心。此法自古至今,千佛万祖皆单传,要用心悟之,炼之。”

先天精渐积渐化,化为先天阳神,将阳神于中宫养熟,再迁至上丹田——泥丸宫。泥丸宫在脑正中,为阳神之室。具体位置为百会至两耳尖之连线作垂线,交点即为“中心之方寸”、“玉枕之中心”。丹家又称泥丸宫为“紫府内院”、“天谷”、“清虚府”、“昆仑顶”、“峰顶”、“太微宫”、“紫清宫”、“瑶池”、“彼岸”、“天堂”、“三摩地”、“甑山”、“玉京山”等等,因其位于人体之最高处。

丹道下手炼精化,以心位为鼎,以真穴(下丹田)为炉,将精炼完,下身马阴藏相,则移炉换鼎。鼎移至泥丸,炉移至中宫黄庭。“秘移炉,把鼎换”后,体内先天真阳之充足,闭目内观,鼎内烈焰腾腾,“金光满室森森然”,然后使上火下射,下火上炎,轰开紫府内院,百会开,心神意出百会,一跳,双目一开,则身外有身,天仙得也。

丹经云:“脱胎时,周身软。”百会穴会慢慢软化,向下凹陷,如初生之幼儿一样。吾师太成道时,百会穴有一洞,阳神从此出,洞中甚热,因元阳之充足之故。

修道人炼己,亦要修到胎儿之无妄想混沌状态,元精亦在混沌中才能产生。

老圣曰:“杳杳冥冥,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吾师云:“混沌之先一点无,有了一点生万物。”

体子云:“参透心性源头,才好炼己待时。”

性命既明,再论天道、历法。

《易传》云:“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君子以治历明时。”意为:圣人以诚信的心感应万民,因而使天下和平。君子推算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制定历法,以昭明四季变化的顺序。

魏真人以《卦律终始章》比一年十二个月之火候,按时行功。又以《晦朔合符章》比一月之火候,采炼成丹,此以天道日月之运行比喻丹道。

若明主治国,举贤能、明赏罚、一政令、崇节俭、省侈靡,则天下大治,四海和平,此以行政治国之道以喻丹道。

丹道至简至易,只取一味水中金,采得它来,归于中宫,凝为金丹,行之不繁,岂不至简至易哉?其要在于心传口授,不可以自己之智慧胡乱猜疑。

《悟真》云:“饶君聪明过颜闵,不遇真师莫强猜。”

修道人未得诀,可在家诵读丹经,以便日后访道,以丹经为试金石,明师通达丹经,能释疑解惑。丹经俱为比喻,直指很少,不可凭自己的智慧领悟,以免“中道生狐疑”,皓道穷经,反起虚无之叹。

魏真人此节以易道、天道(历法)、政道(明君治国)比喻丹道。为什么呢?因为丹道修的是先天真一之,没有形状,亦无名相,老君强名为道。此丹道传于后世,皆可遵循,万古不易,后世丹家皆以《参同契》为著述之渊源,尊称为“万古丹经王”。 未完待续)

(载于《道源》2009年第一辑)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