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45|回复: 2

《周易》之包装术(三)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9 19: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在周易中作者还常用倒是为非的手法或用最冠冕堂皇的字样来讲述最倒霉的故事,以混淆视听。
    “三岁”与“十年”在周易中是常见的两个量词,谁也知道“三岁”短暂“十年”长久,可在周易中这两个词表达的意义正相反,凡见“三岁”定是长久,“十年”定是短暂,无一例外。别以为箕子是有意颠倒是非,原来他有他的一番用意。三代时用于纪年的单位各不相同,夏代用岁,商代用祀,周代用年。要问周武王开国为什么要启用年字,这还得从这个年字的结构说起,年字是一个“人”骑在“牛”的头上,这个年字正是“无妄之灾,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灾《无妄•六三》”的缩写版,它给亡国后的商人带来奇耻大辱,商人见到它就痛彻心扉,箕子甘心能让它长久吗。
    “金”字在世人心目中从来都是个吉祥体面的字,可在易中碰见了它全是倒霉的事,且看噬嗑卦中的两“金”:
          “噬干胏,得金矢。《噬嗑•九四》”
          “噬腊肉,得黄金。《噬嗑•六五》”
    噬嗑卦中讲的是监狱中用刑的事,这是容易看出来的。可有人看见在牢狱中“得金矢”“得黄金”便以为是牢狱中的犯人立下了什么赫赫战功,得到如此丰厚的奖赏,事情根本就不是这样。噬嗑卦讲的是当时牢狱里常见的六种用刑,即履校、噬肤、何校、灭趾、灭鼻、灭耳六种。其中的“噬肤”就是在犯人身上刺字,也就是黥刑,而噬肤又有三种不同的噬法:
    1是将浸有毒汁的箭头在犯人身上刺字,使其皮肤腐烂而留下字痕,这叫“噬腊肉,遇毒”。
    2是用火将箭头烧红,再在犯人身上刺字,使其皮肤焦灼而留下字痕,这叫“噬干胏,得金矢”。
    3是将烧红的金印(铜印)直接烙在犯人身上,留下大面积的印痕,这叫“噬腊肉,得黄金”。这“得黄金”的场面也着实让人恐怖。
    “见金夫,不有躬《蒙•六三》”这个“金夫”就是身上烙有金印,而没有人身自由的囚犯。前辈经师不解蒙卦卦意,妄说“金夫”是有钱的男子,女人见了这些有钱人就忘了个人的贞节,这种解释看似通顺,但他与前后的爻辞大相径庭。蒙卦讲的是纣王童年好与刑人为伍的故事。
“来徐徐,困于金车《困•九四》”困卦中的这段爻辞讲的是高*官犯罪,他们在服刑期享有一定的优惠待遇,即身不带刑具(刑不上大夫)来去有金车护送,“金车”即烙有金印的囚车,纣王的儿子武庚被周人俘获去周原,坐的就是金车。
    “系于金柅,贞吉《姤•初五》”周武王攻陷朝歌,灭掉了商的政权机构(鼎颠趾)杀了纣王和妲己两个否人(利出否),又将一些宫女及纣王的儿子即武庚俘获去(得妾以其子),其事记在鼎初爻。王子武庚自有金车可坐,而那些宫女就只得系在金车后的刹车棒上缓缓而行。这里的“金柅”指的就是金车后的刹车棒。
    从“得金矢,得黄金”、“见金夫”、“困于金车”、“系于金柅”有那件事是好事,可箕子却巧妙的给他们贴上了金,把人们的视线与思路都引开了。
    再看一个王字,这个集权力与尊荣于一身的王字,在易中却变成了灵魂出窍,肢体僵硬的死尸。且看下面二王:
          “王用亨于西山《随•上六》”
          “王用亨于岐山《升•ls》”
    随卦讲的是一少*妇想为当兵的丈夫再生一个儿子(随有求,得利居贞《随•六三》),于是她擅自跑到军营去与丈夫睡在一起,不久,就有了身孕(随有获,贞凶《随•初九》)肚子一天天大起来,出门在外不知如何是好(有孚﹝孕﹞在道,以明何咎《随•九四》)她的丈夫因此而获罪被拘禁起来(孚于嘉读“夫于枷”《随•九五》)最终按军法处死,所以这个“王用亨于西山”只能读成“亡,用亨于西山”。“西山”是这个城市的公墓所在地。
    升卦讲的是周成王登基后,为了免于日后干戈不息的王位之争,将他的同胞兄弟一一处死(冥升,利于不息之贞﹝争﹞《升•上六》)升卦中死去的不是普通百姓,都是王子,所以要归葬于岐山,这段爻辞也只能读成“亡,用亨于岐山”。
前辈经师对这两段爻辞的解释是“王”不是周文王就是周武王,“用亨于岐山”是祭祖,“用亨于西山”是主盟,纯系望文生义,不知周易是什么样的书。

评分

参与人数 1名望 +10 銀子 +20 功勛 +3 收起 理由
浅龙勿用 + 10 + 20 + 3 谨受教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9 21:26:56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历史故事读周易知道本质,从故事引伸哲学,这就是国学的形成过程.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9 21:3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漢以後所有閱讀經文的學者、文人墨客都在誤區中誤人、誤己、吳國幾千年了,只是因為他她們不以古文字入手,而用漢語文字想當然地固執己見、得意忘形地曲解夏、商人的歷史而自視甚高地指點江山,讓少數知明理的學者們忍無可忍了!樓主擺明態度也是應該的。

夏商周時代可沒有古漢語邏輯!

不過也和乾坤客先生一樣以愛護的角度講一句:對於一般性不理解的反駁意見先放一邊,不必作答,寫好自己的文章最重要!

向樓主學習!


{:soso_e181:}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