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81|回复: 1

《以尺量天:中国古代目视尺度天象记录的量化与归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10 08:54: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尺量天:中国古代目视尺度天象记录的量化与归算》
. ]" c  U! I% G: m( J- Z0 {3 T5 Y【作 者】:王玉民著! h8 {$ w! d" t0 }. ?; u) p
【出版商】:济南市:山东教育出版社 , 2008.03 ) {4 s3 s' y5 T$ n5 p7 B3 S# G
【ISBN号】:978-7-5328-5919-1
6 f# r% w: g1 H4 |" T1 ?0 \【中图法分类号】:P1-092& M& [% ^0 U+ R  S6 ^3 h
【页 数】:161 8 U: N2 c4 M! y6 G
【原书定价】:28.00% `2 I1 u) R+ g1 F" L# e" b
【主题词】:天象-天文观测-记录-研究-中国-x古代
' k# N2 }* V% b0 r- Q& e【参考文献格式】:王玉民著. 以尺量天:中国古代目视尺度天象记录的量化与归算. 济南市: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8.03.4 D" e5 |! \8 k  A+ C0 Y

% C4 j. a4 r: ~! y [王玉民]以尺量天 中国古代目视尺度天象记录的量化与归算.part01.rar (976.56 KB, 下载次数: 13) - ]0 n0 R1 F* N
[王玉民]以尺量天 中国古代目视尺度天象记录的量化与归算.part02.rar (976.56 KB, 下载次数: 6)
" z$ `+ q" R+ L. u, [1 ?, ? [王玉民]以尺量天 中国古代目视尺度天象记录的量化与归算.part03.rar (976.56 KB, 下载次数: 5) 2 c  D2 z6 R. V) o% @3 G
[王玉民]以尺量天 中国古代目视尺度天象记录的量化与归算.part04.rar (976.56 KB, 下载次数: 8)
- q8 O3 u' b* j8 u [王玉民]以尺量天 中国古代目视尺度天象记录的量化与归算.part05.rar (976.56 KB, 下载次数: 8)
% j# W7 E  m5 U [王玉民]以尺量天 中国古代目视尺度天象记录的量化与归算.part06.rar (976.56 KB, 下载次数: 8) ) {! h! Z# M' a8 d0 s' [
[王玉民]以尺量天 中国古代目视尺度天象记录的量化与归算.part07.rar (976.56 KB, 下载次数: 5) % z6 x) I& q# v; o7 C0 s5 f# Q3 A
[王玉民]以尺量天 中国古代目视尺度天象记录的量化与归算.part08.rar (976.56 KB, 下载次数: 6) 1 X7 j, C) l2 A( r1 o* L. t
[王玉民]以尺量天 中国古代目视尺度天象记录的量化与归算.part09.rar (976.56 KB, 下载次数: 6) & z( s) g4 {7 p  y6 V8 z; }$ i/ _
[王玉民]以尺量天 中国古代目视尺度天象记录的量化与归算.part10.rar (976.56 KB, 下载次数: 8) ; }+ c4 ?1 C# i2 j' k
[王玉民]以尺量天 中国古代目视尺度天象记录的量化与归算.part11.rar (672.51 KB, 下载次数: 7) * z* w$ w% g" X' C1 Y2 n
5 E9 R6 w3 L( C0 B

  H. P7 ?  |& x5 B# z6 Q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0 08:5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容简介
" S. }; @- ?6 n" M7 X% `  作者经多年研究发现,这是与每个人的视觉都有关的有趣话题。原来,人在抬头四顾、仰望天空时,会在潜意识中感到有一个半球形透明的假想天幕罩在头顶上,它以自己的眼睛为中心,半径约为13米。观天时,日月星辰、云气虹霓,都会在潜意识中被投影到这个天球上,那些长“四丈”、距离“二尺”、“大如鸡卵”、“大如盘”等都是人以这种投影为基准的一种估测。作者发现,各国天文馆的大型天象厅、穹幕影院的半径都设定在13米左右(见彩色插页),就反映了人的这种本能。书中还从古今中外大量典籍、各学科的事例、古代诗文甚至UFO目击事件中找出大量其他旁证,来支持这个假说。全书逻辑严密、形象生动、文字流畅,虽是学术著作,读者读后,定会感觉是完整地经历了一场心路历程和发现之旅。. j* i  N- r+ ?9 O8 E6 `6 M3 [, f, n
  
8 Y* X8 B" Q. G8 n1 a0 h4 c' z2 y6 u  5 W, V" j8 ^. q& h- Z
目录' s: l& G+ o/ \- r: E4 s/ O! t

) x4 I; a, p3 d本书摘要, u" a/ |4 R- H7 n$ s
绪论
0 P) c* Z1 X$ l* T) z2 g第一章 古代尺度天象记录分析
+ G5 L% W0 z1 E. O$ n第一节 “大如X”之以物作比方法的实质( Z8 g0 z- a' {8 {: J/ y
第二节 数据梯度的完备性
6 s; P7 ~7 z0 x第三节 历史记录的一贯性+ E+ y) ~) X; J- P2 N; c
第四节 地域覆盖的广泛性- D& y* m/ }0 Q7 Z( M
第二章 古代天象记录的“尺度体系”
4 ]$ a3 P( X# f2 }( e! g第一节 1尺=1°的再论证及外推
( C# Z* x: @. K6 g第二节 “丈、尺、寸”与“度”的文字学与标准计量学变迁的考释
& u$ f( r: k0 I4 q第三节 尺度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7 z& U: W+ D2 s2 c8 x第四节 尺度体系与古代赤道坐标体系的比较2 \: Y7 F8 h* [, J/ i* L3 p( F
第三章 尺度体系的天球模型
/ A/ Z% ~2 {) s+ }# m第一节 尺度体系几何意义的建立——天球模型% p4 H2 T1 Q5 c
第二节 尺度体系天球模型的心理行为渊源
  t' l! ?& O8 M第三节 尺寸记录和取象比类式记录的统一性: b* e4 B5 d( L! ~* i9 i  R
第四节 尺度体系天球模型的旁证
% J( U+ Y9 J. y' }9 W5 a第五节 “指”系统、牵星术及其他
: K3 f+ @7 W) T4 f6 y3 Y第六节 古人利用尺度体系观测天象时的操作方法! `  s: I! d6 L- L2 q& B9 b$ W+ }
第七节 13米半径的假想参照天球是人类目视观天时的共同知觉特征
- N( K8 f  o7 Q' p* L% ]第四章 目视观天时的视错觉及校正
! }) S7 z: W% e4 [! U1 D第一节 目视天穹视错觉的发现和解释5 K/ x3 L/ k* Q4 I
第二节 关于天穹扁平形状学说的验证和解释. n4 Z# X6 n: z& _& A* ?! m
第三节 目视天穹视错觉的校正和归算. r8 k( l# D1 L! M1 c- c4 s
第五章 目视观测天象时的其他视觉特征  x4 j8 j- Y& ^6 h# s  b
第一节 人眼的视觉能力7 a5 F- ?9 H0 t, j
第二节 人眼对太阳黑子的察觉能力% k1 o. b4 w2 g6 }  c4 E+ n
第三节 “光点显大效应”及“大如X”式记录的亮度意义) t: y+ e3 D0 b) F* d! |: m
第四节 目视观天时的其他视觉特征* a$ v8 I' @1 K/ B2 S, J$ U. s
第六章 取象比类之天象记录的量化: m0 R8 Y5 u1 j& a
第一节 黑子大小记录的量化8 R3 G* k) F5 X* y# D3 p+ ]
第二节 流星、流星雨大小(亮度)记录的量化3 o7 z$ @& e1 k8 e7 }: x# I% |8 S
第三节 新星、超新星亮度记录的量化7 T; ]' E. D8 p, v
第四节 极光、彗头大小记录的量化$ T2 m, Z% t7 Y4 c0 o& b( y' P
第七章 若干案例的综合分析5 @6 F# I$ X' e
结语
8 v7 n3 P8 Q# D9 K附录
8 S1 Q& M# J1 F8 G附录1 关于《南齐书·天文志二》中火星位置的推算(第二章第一节)
4 O8 _' E& t2 {& m9 O% m- W4 R附录2 表2.1数据的线性拟合过程(第二章第一节)
# z" N3 U" }% d9 |- m4 u附录3 由视扁度OH/OZ求高度角a的计算方法(第四章第三节)! w6 p* H8 c. f% o7 W6 j$ n) u
附录4 表4.3-4.7各种情况下目视天体高度与大小校正表原理(第四章第三节)# s' D) L, A7 i3 Y1 V+ i
附录5 古代陶瓷器皿口径分析(第三章第四节,第六章第三节)
9 H: h8 A' ?( J9 i" f附录6 古代铜镜、钱币、车轮等尺寸分析(第三章第四节,第六章第三节)
; Y0 n& X% `* Q$ Y- a9 z附录7 古代量器折合尺寸(第六章第三节)' w; G! V# c  I1 ~% {, V
主要参考文献
; I. k: G9 x1 n% u后记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