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79|回复: 1

三希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13 21: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8-9-7 17:19 编辑
8 B2 S$ q# g6 G. c6 I7 l1 a2 B3 w1 D) @0 Y3 A% y% d
三希帖
, q3 V7 a5 U+ p转自:中国书画
2 G/ ?. U' R0 R. R8 x1 F
+ G: p. V1 O. d; {6 k+ y6 j- e  “三希贴”是指清代藏于故宫三希堂的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344-386)的《中秋帖》和王珣(349-400)的《伯远帖》。这三幅字帖代表了中国书法艺术的最高水平,乃是清高宗弘历,即乾隆皇帝之珍藏。据说乾隆获得此三帖后欣喜若狂,认为其“千古墨妙,珠璧相连”,宝藏于养心殿西暖阁内,并御书匾额“三希堂”,视为稀世瑰宝。
0 |7 d8 f' z! f9 d8 W9 f0 q" l! |( L  《中秋帖》无款,传为王羲之之子王献之书,据当代书画鉴定家研究,大多认为是宋米芾所临,故同样宝贵。此帖被人称为“一笔书”之祖,情驰神纵,超逸优游,畅快淋漓的笔法令人叹为观止。
' }; s0 d$ ?# z/ Q( P# Y" V sxt001.jpg 3 j9 l7 ^) _/ E3 |& e! }3 Q+ s
sxt005.jpg
% F3 O4 c& Z4 s% V  《伯远帖》为“三希帖”中唯一的书法真迹,其作者王珣为王羲之的侄子,因而《伯远帖》也是东晋王氏家族存世的唯一真迹,一直被书法家、收藏家、鉴赏家视为无上至宝。此帖行笔自然流畅,俊丽秀雅,通篇用笔精熟,疏朗飘逸,尽显东晋尚韵之风神,弥足珍贵。
( U* M4 u. b4 _+ q+ y sxt002.jpg 6 M4 g% m! {' {2 R7 c8 i/ g
  《快雪时晴帖》,唐人摹本,为“书圣”王羲之传世代表作之一。此帖笔法雍容古雅,圆浑妍媚,其中或行或楷,或流而止,或止而流,无一笔掉以轻心,无一字不表现出意致的悠闲安逸,成为后世书法家顶礼膜拜的典范之作。
; ?+ P( H5 [+ a/ m( _$ o sxt003.jpg " g) Y* J. z; P
sxt006.jpg ( `! f" j7 z* I3 n
  清朝乾隆皇帝(1711-1799)酷爱书法,于是他在自己卧室旁边专门设置了一间十平米不到的小暖阁,用于珍藏三幅代表了中国书法艺术最高水平名贴以供他随时观赏,后来此阁被乾隆皇帝亲自命名为“三希阁”,而藏于此阁内的《快雪时晴帖》、《中秋帖》、《伯远帖》就被后人统称为“三希帖”。
* M0 s+ Z; m5 v% M! `! | sxt007.jpg
, L  F- s1 l2 W3 i" s sxt004.jpg
- [  R' y' r. I: M+ M sxt009.jpg 8 S, C4 I( T( {8 q/ A
xt3st1.jpg # x4 Q0 }/ r3 X! ^- Q# W
xt3st5.jpg ( W# y: ~, G7 U8 V* P
  辛亥革命后,清王朝倒台,“三希帖”中除了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仍被收藏于故宫博物院外,王珣的《伯远帖》和王献之的《中秋帖》流出了宫外不知去向。
0 k5 f. t! I# \5 ]  J  1951年11月5日,“三希帖”中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辗转数年后在周恩来(1898-1976)总理的亲自指示下以35万元港币的价格从香港购得,重新回到了北京故宫博物院。- I( G, I3 [. _' w- a) ^
sxt008.jpg
+ s6 B' p7 D8 Q5 Z: g4 e" X5 r5 z) C' C0 D' e0 D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2-13 22: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5-2-13 22:13 编辑 % g% W/ h% p3 l; [- T( j
% z: N6 E8 C/ R- m5 d
国宝风波4 F( h( ]) ?+ c( }
  民|国时期,大军阀张作霖(1875-1928)返回东北前,曾想索要《快雪时晴帖》。时任故宫博物院的易培基(1880-1937)急中生智,说此帖锁在保险柜中,要三个人三把钥匙才能打开,张作霖之后作罢。十几个小时后,张作霖的专列在沈阳皇姑屯被日军炸死。易培基得知消息后,庆幸国宝逃过一劫。抗战期间,为躲避战乱,此帖随故宫其他珍宝一起南下,后辗转到台|湾,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y8 t0 H6 z# B  P# b
ypj130.jpg
. b% }# n2 |2 r3 G ypj131.jpg 2 n) \) C; }! s. Z! W
ypj132.jpg $ d. \- q7 |7 s2 [6 k- |, o* F
9 F6 I4 g* G9 Q
  《中秋帖》和《伯远帖》曾在民|国初期被瑾妃(光绪帝的妃子,1873-1924)盗卖到一家古董店,后被古瓷学家郭葆昌(1867-1940)花重金收购。死后此二帖归他儿子郭昭俊所有。抗战胜利后,郭昭俊把他父亲郭世五(郭葆昌)的觯斋藏瓷全部捐献故宫博物院,因此郭昭俊得到中央银行北平分行襄理的职务。1949年他随银行撤退到广州,在广州被疏散,到了香港。他在香港向教会借一笔款,以二帖作抵押品。1950年因做生意赔本,而借款已到期限,他曾希望将二帖卖给台北故宫博物院,可院方无力收购。他又找到好友徐伯郊(1913-2002)商量办法。徐伯郊立刻给故宫博物院马衡院长(1881-1955)写信,马衡院长向恩来总理报告此事的原委,1950年恩来总理指示马衡、王冶秋(1909-1987)和徐森玉(徐伯郊之父,1881-1971)等专家前去鉴定,确认无疑后,将《伯远帖》、《中秋帖》购回,交故宫博物院收藏。7 |1 A6 E- q! K1 `+ y& ^0 l
ypj133.jpg
; E. c, f6 d4 ]! E( w ypj230.jpg
" W# H7 W6 K, C* { ypj231.jpg + V3 P+ T+ ]% W+ v/ `% w
ypj234.jpg + M4 C) j9 i/ V& Y3 O
ypj233.jpg 2 e& w  e) ?# I5 k: u3 n" u
ypj232.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