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36|回复: 0

四川双河镇安丙家族墓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22 21:02: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4-9-22 21:04 编辑
( y  E7 O' h/ W# x6 L+ d, z- z  V7 v- s; x% }' T. m& o
四川双河镇安丙家族墓地
1 F  y* h* V8 k: W' S9 [8 d# f6 I转自:文化广安7 M& W0 t0 c; {6 W
0 A- v5 n# m% E1 U0 \
  1.概况
: \7 d& }5 K8 k) R. I+ ]0 S  安丙家族墓地位于四川省广安市华蓥(县级)市双河镇昭勋村,是南宋四川宣抚使、少师安丙及其家族墓地,规模宏大,占地面积约100亩。安丙家族墓地保存十分完好,是迄今为止国内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级别最高、最具艺术价值的一处宋代家族墓地。墓内发现的大量精美石刻和珍贵文物,堪称十三世纪文物的精粹,对研究南宋时期的建筑、美术、音乐、历史,是认识南宋四川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2001年,安丙家族墓地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C* z: J* u+ o- Y  ]& v* W ab0101.jpg
7 o' c' `$ P8 u& E8 v4 N  2.地理位置
8 l# ?, O" x6 p  安丙家族墓地陵园地于华蓥山脉中段西麓,西北走向,系属于山地与浅丘宽谷地域的结合部位,坡麓剥蚀残丘及浅切冲沟地貌,由四个浅丘状山丘和中部的沟源山间坳地所组成。区内的最高点位于古墓区之后的山脊,高程385米,最低点为中部冲沟谷地,295米左右,相对高差为90米。陵园区南东面海拔为1198米,最低点为451米,相对高差达747米,。陵园北西面为浅丘谷地与平坝地形;浅丘为低山向平坝过渡地理,分布众多似馒头或条带状小山包,斜坡度约20度,支沟发育短且狭窄而主沟比降比例甚小。总的陵区地貌形势发育呈梯带状由上而下,气势辉宏、险峻而挺拔。
, h+ P! o0 g, v1 |  华蓥山脉早期均系人烟稀少的原始林区,森林资源丰富,植被以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交混林及针叶与阔叶混交林为主,自然风光秀丽。其陵墓东有著名的华蓥山白岩,即《华蓥山志》所载的“普贤洞”之所在地,亦因山石洁白晶莹而故名华蓥山。据清岳池知县武尚仁《虎溪诗稿序》载:“华银最高,诗有峭气;华银最幽,诗有逸气;华银最寒,诗有清气;华银最险,诗有奇气”;清《华银山赋》也谓:“天下之山西蜀为奇,青城、峨嵋而外厥惟华银。”7 j$ C/ @5 N# w% L" J( E
  陵墓区及周边地理环境看,安丙家族墓位于皛然山腰三面绝壁的外突台地上,其东依白岩,南面有团包山,北有风土梁子,西为开阔地,有小溪由北向西绕行南去。蓝天、白云、森林及奇特多姿的地貌互为一体,形成了安丙家族墓地陵园独特的地理环境风貌。 ​
$ X& r. H- o& F ab0001.jpg ; o" |* K$ A$ Q: R3 R, h3 y0 O" N9 N
  3.陵园构成  h) J7 i# `' Z3 s5 e# o8 m: |$ e3 [8 F
  通过对安丙家族墓地的发掘和陵墓区域内的考古调查情况看,整个陵墓区域内尚存建筑和祭祀遗迹远不止文献方志所载之例举,从文献记载可知,安丙家族墓地陵墓区分为两期建成。
1 d9 y) u+ R( j$ A% A' e9 C; I  1号墓为安丙夫人李氏墓,2号墓为安丙墓,两墓制同,均系仿木构建筑单间三进式制,建筑面积各为40平方米以上;3、4、5号墓墓主人身份不详,从墓葬风格、出土文物足以证明与安丙亲属相关。这三座墓室规模基本相同,建筑面积各为25至30平方米左右。值得提及的是,安丙家族墓群墓室内均有精美绝伦的石刻,内容涉及宗教、建筑、音乐、民俗等诸多题材,石刻技法有线刻、圆雕、高浮雕、浅浮雕等。  }7 H$ M& c  ~/ ~0 I, d
  享堂:位于1、2号墓前,考古发掘时发现,遗址尚存。面阔3间,当心间较阔,稍间较狭,进深1间约2米。现尚存方形柱础8个,柱础中央开方孔,便于立柱。从柱础、水沟及散布于享堂四周的素面筒瓦分析,该享堂应为木构建筑坊。
; c0 E& P% y) g& `  祭台:位于享堂之东,计3组。由石质祭祀桌、石香炉、石碑碣等组合而成。祭台根据地理条件用条石砌成台阶式分割为上中下3个台面,板石铺地,阔约35米,进深约5米。
" n) R3 N$ [/ g. A! I# L) ^  金刚墙:阔约80米、厚约50厘米(高无考),位于5墓室前。
, P) j  ^2 L" D" p- Q; g# X# |  墓室护墙:后墙距墓室约10米,左右距墓室约2至8米不等,四角施有重檐庑殿顶,方形仿木构石质阙阁,高约2.5米。
; z: M- V- j! {* g/ W3 ~  神道:位于1、2号墓前享堂轴线上,由上至下,长约80米,宽约1.5米,落差高度达20余米。神道左右分置有石人、石兽等翁仲,高约2米左右。
+ s  P) P' t% }$ \9 U  石马坪:位于神道下,阔5至12米,进深约40余米,板石铺地,左右分置石人、石兽等石质圆雕造像,高与神道翁仲类同。
1 f4 f/ [& k" g+ F$ y% q/ c' O  九层坎:位于墓室至石马坪之间,绕墓区前沿一周,因势按阶梯状修筑,层高在1.5至5米、层面阔120至150米不等。用不规则石条采用一顺一丁手法垒筑,石条缝隙间用铁水浇铸而成。1 q6 a( @' f6 {) Y) h; `) N( S, _
  九龙桥:位于石马坪下,高度差距约2.5米。有九龙池,为人工挖掘,池上原建有东西走向的石质3孔的3座石桥,近年因地方兴建公墓而淹埋。' q% E9 c0 P" V6 d/ m! A
  昭勋寺:位于石马坪东南台地上。为三进式前后院落,均系单檐歇山式屋顶,穿逗叠粱混合式粱架,绿色琉璃筒瓦屋面,占地面积约2500平方米。1225年(南宋宝庆元年)宋理宗勅建。现寺院已毁,遗址尚存。# d7 d4 s3 E- J
  昭勋寺坊:与昭勋寺同期建造,位于昭勋寺前30米,石坊已毁,遗址尚存,从遗迹可知,为石质3开间,尚有抱鼓、石狮可考。3 b; M3 E1 M, F7 H8 p- O$ d, m& ~
  入寺石道:与昭勋寺同期建造。板石铺砌,宽近米许,长约华里,至西北平坝。路面基本保存,路旁尚存榕树等风景植物。
3 x$ j0 o% R6 o% B3 T1 X5 j0 a  山门坊:位于入口出,原物已毁,遗迹尚存。与昭勋寺同期建造。​  P7 r( f) m; [1 V
ab0301.jpg # z* j  K# c& Y7 x% W. m5 \9 c* S$ ^
  4.考古发掘
) W. c" r, Y' N0 ]; v$ k  安丙家族墓地已发掘5座墓葬,发现享堂、九层坎、石马坪、昭勋寺等大片附属建筑遗址。墓内发现大量精美的高浮雕石刻及设色壁画,技法精细,线条流畅,形象生动、逼真,堪称一绝;石刻内容广泛,涉及人物、动物、植物、建筑、神兽、兵器、乐器等。墓中出土许多文物精品,包括金、银、铜币,金、银、铜、玉、陶等不同质地器物,以及大量的三彩俑。安丙墓内还出土一方墓志,铭文长达5000余字,详记安丙生平事迹。在墓地地面建筑遗址内则保存有柱础、水沟、翁仲、石象、阶梯、雕刻等。: W4 J4 Z4 T; j# m
ab0201.jpg   H" d5 n5 j! E. E
ab0211.jpg
, \  p0 I/ o1 Y: R2 c1 G2 {- e. @- _3 B3 J7 B/ U. _9 x* D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