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浅龙勿用

[易学研究] 重讀馬王堆帛書《繫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2-18 17:4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浅龙勿用 于 2016-2-20 16:16 编辑

老張學兄新年好!

看不懂沒問題,關鍵是你不是我。懂我的人知我立場沒變,因我不是學文科出身的,但從小有人教《周易》而學不進去也聽不懂;讀不懂《周易》而胡亂塗鴉感覺。當我建築設計學畢業而工作到有一定經驗後,開始想要自我搞懂古典文化而專攻《周易》時,發現我自然而然地對占卜產生了興趣,幾乎學了其它所有占卜算卦等術數的書籍讀物,卻想進一步去讀懂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六十四卦》漢化象形文字的原文。發現以前學的古典術數類東東,雖有一定的好處,但總覺得是走上了偏路!

借鑒學習《甲骨文獻集成》知識,利用繪畫語言技術,結合科技工作方式的經驗,目前可以通讀多遍帛書體漢化象形文字的《六十四卦》,知其是目前人類最早的歷史記錄的巨著讀物,例如:
鍵宮。
1,【鍵】卦,它在敘述史前的大水災,只有逃生出來的人才有機會;
2,【婦】卦,它在敘述水災後的人口下降,人類需要繁殖發展人口;
3,【掾】卦,它在敘述人口得到發展成部落,要選出有德的領導者;
4,【禮】卦,它在敘述人類社會團體中的個人行為規範與道德準則;
5,【訟】卦,它在敘述貫徹執行王權法令,有違反者必須得到懲罰;
6,【同仁】卦,它在敘述久別重逢的同族,聯合起來可去攻克其它;
7,【无孟】卦,它在敘述抗擊外侵戰事後失去老大地位,不得繼續佔有特權;
8,【狗】卦,它在敘述不勞而獲的混亂局面,游牧各地瓜分財產,女奴形成;

艮宮。
1,【艮】卦,它在敘述種植糧食作物的基本要求,敦根是個好方法:
2,【泰蓄】卦,它在敘述霸占儲蓄農作物可免去游牧方式專注家食;
3,【剝】卦,它在敘述防止外族和內族人掠奪糧食而興起混亂局面;
4,【損】卦,它在敘述找到解決過大損失得益的方式就是交換物種;
5,【蒙】卦,它在敘述搶奪蒙族之幼女做妻占卜得否是利族寇常為;
6,【蘩】卦,它在敘述秘密建立糧倉儲藏過冬食物,防備夏利混血;
7,【頤】卦,它在敘述掠奪者時常惦記作物的成熟季,不勞而獲者卻可偷襲;
8,【箇】卦,它在敘述服侍王矦者發明數字曆法,以四捨五入方式變本加厲;

.......

象帛書《六十四卦》這樣有條不紊地記錄和反應史前水災後的人類活動史實內容,就本人結合甲骨圖畫象形解讀《易》之個卦,也同樣是做了一番細緻的功課嘀。在下已經基本準確捕捉到夏商周時期的人文氣味了,那我還去關心“孔子周易和歸藏的區別”幹什麼?倒是淺龍一直關注你對孔子“周易”內容“鑑定”與無知看法與觀點是表示支持的態度,而只不過且發現那些初學者繼續在鸚鵡學舌般地找不到自學方法而氣急。如當前這一“重讀·《繫辭》”帖也只是本人在做其中之一功課而已,做給他們看,什麼方式都可以拆解、解構後,再組合,再談及本人的觀點。前提是自己的問題,自己先去找答案,要有依有據。老張學兄能明白嗎?


我知道您和陳光柱學者都是在《路史》裡找到的理論支柱的,那也不防事,畢竟《古本竹書紀年》裡沒有您們要找的答案。因老子所撰寫的《三絕》、《德篇》等,也正是反映了初夏至西周時期的人文亂象,與《易》六十四卦所反映內容相一致,只不過李爾老聃也同樣是個周人——是個夏利聰明的混血兒種。真難為他懂商人的甲骨文。而古公亶父還有什麼文王姬昌、武王姬發可否識別甲骨文?那些初學者根本就沒有這個時間好好想過這一問題。請讀讀台灣大學者、大考古、大史學家許倬雲先生的《西周史》吧,再去結合當代的野外科考團隊所發布的《考古發現》記錄片,就應該知道,易中所謂元、亨、利、貞,其實就是人族,先周(部分北方夏邦人)到周應是那時期將近8百多年後的夏、利人族的混血兒!從姬棄開始到古公亶父時期。自己算算。


长岛惊现“仙人”尸骨 六千年前的高个“女人”

http://v.ifeng.com/documentary/d ... 372.shtml#_v_www4js

淺龍沒資格去參加你們的關於老子其人其事其書等問題的討論,因為本人只讀過帛書《德篇》、《道篇》幾遍而已,還沒來得及做自己的功課,這個《重讀》帖還在稀稀拉拉地“堆砌”中,問題是想其中有些不成熟的觀點還沒徹底揭開,不能影響在讀學者們的“道聽途說”的老*毛病,但問題很清晰。看不懂是您自己“拔苗助長”隨意昇華古人語境的個人習慣,故而頻出不得自拔的離譜的個人觀點和主張。我基本贊同學者陳光柱先生的“西周意識形態”鯩,他的西周人類人文亂象已經表述得相當清楚了。但我有疑問的地方是,他把“行為規範準則”的《為篇》論的出處,又一次無根據地嫁接在混血周人古公亶父身上,這與先前大眾道聽途說的“《周易》出自姬昌或文王的手筆”有什麼不同呢?豈知混血周族能懂利人(白人)的語言、夏人(黃人)的語言,這不稀奇,但能看懂甲骨文,那就是個笑話了,不然的話西周初始之時老早就可以專著各種周人的所見所聞,但實際證明西周四百年時間過去才有古《易》的出現。斗大的象形文字如今還有很多人不屑一顧地聞所未聞,反而古公亶父時期卻著有《為篇》事實的可能?憑文王姬昌會寫幾個斗大的八卦符號,還是商妻乙妹教給他有限的知識,卻能寫出憤世嫉俗的《周易》來?下面非常難聽的話淺龍就不寫了吧!

您那三才的周易管理的理論也只不過是繼承著強權政治者的人治而已,也只能到宋朝的《路史》中吸收您的營養。讀不懂帛書《六十四卦·易》也就沒資格評論老子文的《德》與《道》;讀不懂帛書《繫辭》篇也同樣無知與它來自秦人先祖的所見所聞。所以本人在繼續尋找秦人的筆跡和足跡,這很需要時間!

關於95至尊的依據,來自算命先生們對迷信著灌輸勵志的幻覺,而《易》原文中沒有這些東東,它們到底是哪兒來的?讀者們自己查查看,而在當今科技現代化的社會裡,“
關於95至尊的依據”根本就不值一提!

多謝關注!

淺龍上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2-18 18: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浅龙勿用 于 2016-2-18 18:08 编辑

轉貼
一秦人起源:
公元前221年,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政权诞生,嬴姓的秦人建立了这一大帝国。相对于中原地区的华夏诸国来说,秦原是个经济、文化都落后的部族。周平王元年<前770)因秦襄公护送平王东迁有功,才跻身于诸侯之列。齐桓公称霸时,仍被拒绝参预会盟。这样一个落后部族,最终却在战国诸雄中卓然成功,完成统一大业,这就使历史学家对秦人的早期情况,特别是起源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但是,秦人早期历史的材料十分缺乏,直到秦文公十三年(前753),才“初有史以纪事”。有关其起源问题,只能靠《史记》中有关资料来推测,于是就产生许多歧异。大致有秦人“东来说”和“西来说”。  
人们过去普遍认为,秦是西北地区的部族成员。王国维在《秦都邑考》中指出:“秦之祖先,起于戎狄。”而戎狄一般聚居于酋北地区。蒙文通根据《史记·秦本纪》中申侯所说“昔我先骊山(今属陕西,古骊戎居此)之女,为戎胥轩妻,生中谲(秦人祖先)”之语推测,胥轩为戎,当非华族,此秦之父系应为戎;申侯之先为骊山之女,亦当为戎,则秦之母系亦为戎,父母系皆为戎,则秦人为戎族可确定无疑。此外,还可以举出一些例证:如一些先秦典籍中称秦人为“狄”或“戎狄”;春秋战国时期,华夏诸国将秦当戎狄看待;商、周时代秦人一直在西方活动,没有迹象表明此前曾有一次由东向西的民族大迁徙;湖北枝江出土的铜钟铭文写有“救秦戎”的字样,等等。总之,秦人起于戎狄,活动于西北地区。此说为较普遍的观点,有限的文献资料似已证明了这一论断。  
现代有些学者提出秦人与殷人同出东方的看法。认为殷人也曾被称为“殷戎”,因而“秦戎”、“狄秦”之类称呼,不足以证明秦人是戎狄。在殷商时期,秦人是从属于殷商的一个部族,殷商亡后被迁到今陕西地区,成为周人的,奴隶。周成王时,秦人参加反周大叛乱,失败后再次西迁,成为后来秦国人的祖先。此说也有一些史实可以证明,如秦人与殷人均以燕为图腾,共奉“玄鸟”为祖先;都是以游牧、狩猎为主要生产方式;殷制天子墓为亚字形,诸侯墓为中字形,界限分明,而在七个秦公陵,园二十二座大墓中,只有中字形墓、甲字形墓,绝无亚字形墓,说明秦的墓葬形式循殷制。秦人与殷人的祖先关系如此密切,而殷人早期活动于我国东方既已是不争之论,那么秦人的祖先也应生活在我国的东方。据此,这些学者还进—步推断秦人的发祥地在今山东境内的莱芜、泰安一带。  
另一说法是
西来的牧马民族
当居住在我们辽阔的中国土地上的人类还没有进入文明社会的时候,在一些水草茂盛的区域,散布着一个个原始氏族部落,秦就是其中之一。秦的祖先是黄帝之孙颛顼的一个支系,以燕子为图腾,作为他们部落的标志。颛顼又称高阳氏,与黄帝、帝喾、尧、舜并称为我国历史传说中的五帝。秦人的祖先叫女修,相传她吞食了燕子蛋而怀孕,生了一个孩子叫大业。这个传说反映了当时秦人还处于"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社会。那时,秦人部落还过着游牧的生活,他们的活动区域大约在黄河下游的东海之滨。
到了大费作秦人部落首领时,他帮助著名的贤人舜调驯鸟兽,很有成绩,舜便赐他为"嬴"姓,当时"秦"这个名称尚未出现。大费还同大禹一起治过洪水。治水成功后,大禹受到舜的夸奖,禹说:"这不是我一个人能干成的事,多亏有大费协助啊。"大费也受到舜的奖励。公元前21世纪,黄河中游地区出现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政权--夏王朝,秦人便在它的控制之下。夏代末年,大费的后代费昌脱离夏桀,投奔商族,并参加了商首领汤发动的推*翻夏朝的战争。商朝建立后,费昌为汤驾车,其后代世世为商做事,社会地位比较高。这时,有一部分"嬴"姓氏族来到黄河中游,同商族保持着联盟关系。
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发动灭商战争,推*翻了商朝,建立了周朝,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附近),史称西周。西周建立不久,发生了一件大事,几乎断送了秦人部落的命运。周武王死后,成王继位。成王年幼,所以国政由大臣周公执掌。这时,以武庚为首的商朝残余势力发动了叛乱,包括"嬴"姓氏族在内的一大批氏族部落均参加了这次叛乱。周公亲自率军两次东征,彻底打垮了叛军。平叛后,西周统洽者用极残酷的方法惩罚参与叛乱的人们,其中一个办法就是将他们赶离故土,迁往他乡,逐到遥远的地方。秦人的祖先就是在这时从黄河中下游被赶向西方荒凉的黄土高原,在周的西部边陲"守边"。秦人被征服后,社会地位一落千丈,整个氏族都沦为奴隶,受西周奴隶主的驱使和奴役。因此,当西周势力逐渐强盛,一步步向东发展时,秦人部落被摒弃于西周统治中心之外,默默无闻地徘徊于茫茫的黄土高原,仿佛已被世人所遗忘。
秦人部落与西周奴隶主贵族的关系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在西周奴隶主眼里,秦人就像牲畜、物品一样,可以买卖、赠送和赏赐。秦人的首领也常常被周天子征调去服役。传说周穆王曾经到西方巡游,同西王母相会于瑶池,最远曾到达中亚和欧洲,为他驾车的就是秦的造父。由于造父技术精湛,赶的车一日千里,很讨穆王的欢喜,被封于赵城(今山西洪洞县北)。周孝王时,为了对外战争的需要,对养马业十分重视。他听说秦人首领非子特别善于养马,就把非子召来,让他在汧水和渭水会合处(今陕西宝鸡一带)的平原上主管养马之类的事宜。由于非子对马调教有方,马群繁殖很快,周孝王对非子十分赏识,便将非子的异母弟成封于秦(今甘肃天水附近),作为周王的一个附庸,继承嬴氏血缘,号称秦嬴。所谓"附庸"就是还没有资格向周天子直接进贡,只能附属于某一个诸侯。尽管如此,秦在这时的地位毕竟比以前高了一点,周天子还允许秦人在"秦"这个地方筑城,此后,"嬴"姓居民才正式被称为"秦人"。
西周的西部边境之外,有一些少数民族部落,其中比较大的有"戎"、"狄"等,它们经常骚扰周的边境,甚至入其境内掠夺财物和人口。在周王室强大的时候,根本不把秦人放在眼里;当周王室衰落,在戎、狄进攻面前无力抵抗的时候,秦人才被重视起来。周宣王时,周王室为利用秦人抵御戎、狄,就封秦人的首领秦仲为"大夫"。秦仲受到周宣王的宠遇,非常卖命,率秦人向戎进攻,无奈力量单薄,屡遭失败,最后在一次伐戎战斗中,连秦仲自己也丧了命。秦仲死后,他的大儿子庄公率兄弟五人带兵继续同戎作战,取得一些小小的胜利,被封为"西垂大夫"。尽管秦人在戎、狄的进攻面前没有多少抵抗力,但对于周王室来说,秦人已经不再是从前那样无足轻重了,他们的首领在西周末年被升为级别较高的"大夫",这反映了秦人正在发展和壮大,即将在中国历史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西周末年,周幽王昏庸无道,宠爱妃子褒姒,整日沉醉于花天酒地的生活之中,为博得褒姒一笑,他上演了一场"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古时候交通不便,为了及时报警,在山顶上修建了许多高大的烽火台,上面准备了许多狼粪、火把之类的燃料,并派兵在台上驻守。一旦有敌情,看守烽火台的士兵白天就燃起狼粪,一缕白烟便直冲云天,很远的地方都能看见;夜里则点起火把,远处见到火光冲天,也能知道这里发生了敌情。周幽王这一天陪伴褒姒来到烽火台上,点起狼烟火把,并把大鼓擂得震天响。按照约定,周王室一旦有敌情,各诸侯国必须派兵相救。诸侯们一看烽烟大起,以为有外敌入侵都城,急忙率领兵马赶到镐京。但到这里一看,只是周幽王陪伴着褒姒在台上悠然饮酒作乐,并没有什么紧急情况,才知道受了愚弄,一个个懊恼地带兵回国。
褒姒在台上看到各国诸侯受骗的狼狈相,觉得十分开心,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周幽王一看这个办法终于逗得褒姒发了笑,心里也非常高兴,又依法炮制了几次,结果各国诸侯一次比一次来得少了。后来,当幽王再点起烽火时,就根本没人理睬了。
公元前771年,少数民族犬戎进攻周的都城镐京。周幽王慌忙燃起烽火向各国诸侯报警。但是,各国诸侯平时被幽王欺弄惯了,这次以为又是在戏弄他们,因此没有一国诸侯派兵前来救驾。镐京轻易地被犬戎攻破,周幽王带着褒姒仓皇出逃,在骊山脚下被戎人杀*死,褒姒也成为戎人的掳获品。繁华的镐京经过戎人的烧杀抢掠,变得残破不堪。周王朝聚敛的大批财宝、珠玉也被戎入席卷而去。
这次事件在秦的发展史上却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各国诸侯得知镐京失陷、幽王被杀的消息后,纷纷派兵救援。当各路大军赶到镐京后,看到的只是一座被焚殆尽、洗劫一空的死城。各国诸侯见幽王已死,便共同拥立太子宜臼为周王朝的天子,这就是周平王。当时秦的首领是秦仲的孙子襄公,他带兵全力救周,立下很大的战功。
周平王即位后,看到戎人随时都有卷土重来的可能,再加上镐京已成废墟,自己兵力有限,无法在关中地区统治下去,于是在公元前770年,由各国诸侯护送,把都城迁到了河南洛阳,历史上称这个王朝为"东周"。周平王东迁的时候,秦襄公率兵护送,出了大力。由于对周王室有功,周平王就把秦襄公从"大夫"提拔为"诸侯",并宣布把岐山以西的大片土地赏赐给秦。从此,秦正式成了一个诸侯国,可以同别的诸侯国平起平坐了。
尽管秦人获得了在关中地区自由发展的机会,但是在建国之初,还面临着能否生存下去的严峻考验。周平王赐给秦的土地,实际上布满了戎、狄部落,秦国要存在下去,就必须与戎、狄作长期的斗争,不断壮大自己,拓展疆土。最初几年的斗争,均以秦国的失败而告终。秦国统治者眼看着封赐给自己的土地却得不到手,很不甘心,于是连年向戎、狄发动进攻。秦襄公有一次率兵终于攻到属于自己的封地--岐山,但未能立足,只好又退回."西垂"故地。直到秦文公即位后的第四年(公元前762年),秦人才占据了岐山,真正取得了周天子赐给的封地,秦人从此开始定居于周人的故地关中平原。
岐山是周族人的故地,是当时古代农业生产最发达的地方。这里气候温和,土壤肥沃,还有不少拥有丰富生产经验的劳动者。秦人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在这里筑城,建立根据地,使原来落后的游牧经济变为较先进的农业经济。在秦文公当政的几十年间,秦国在军事上虽没有取得什么进展,但巩固了岐山以西的广大地区,发展了奴隶制经济,为以后的更大胜利奠定了基础。
秦文公死后,秦宪公即位。他将秦国都城迁往平阳(今陕西宝鸡),后来又消灭了国都附近的一些小股割据势力,关中西部基本上为秦国所控制。秦武公时,用武力向东、西两面扩展势力,不断取得对戎作战的胜利。经过80多年的斗争,秦国终于建立起以关中为中心、西至今甘肃天水一带、东至今陕西华县附近的强大诸侯国。
秦人的功业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其名声也远播世界其他地区。现在世界各国称中国为China,是由古代印度梵文china、chinas,阿拉伯文Cya、Sin,拉丁文Thin、Thinae演变而来的,都是"秦"的译音,这说明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早在公元前几百年就知道秦这个国家了。
扫六国天下归一
&#58853;&#58853;战国时期,除秦国之外,还存在着六个较大的诸侯国,它们是楚、燕、韩、赵、魏、齐。它们为争夺土地和人口,取得"霸主"地位,经常展开大规模的兼并战争,形成诸侯混战的局面。
&#58853;&#58853;当秦国向外扩展领地时,它的战略目标就不仅仅是一个魏国,而是各诸侯国了。关东诸侯国感到秦的威胁日趋严重,许多政治家主张联合起来抗秦,这种活动叫"合纵",即"合众弱以攻一强"的意思,是阻止秦国进行兼并的策略。秦国为击破各诸侯国的联合,也进行了活动,以拆散各国的联盟,称为"连横",即"事一强以攻众弱"的意思,是秦国迫使别国帮助它进行兼并战争。
&#58853;&#58853;公元前317年,魏相公孙衍首先发起合纵,联合东方各国,共同抗秦。这一次合纵攻秦,参加的有魏、赵、韩、燕、楚五国,又称"五国伐秦"。众诸侯推举楚怀王为合纵的纵长,大有压倒秦国之势。秦国则派张仪进行"连横"活动,说服齐、楚不与其他诸侯国联盟,因此齐、楚两国对合纵不热心,没有出兵,实际上只有韩、赵、魏三国与秦交战。三国联军刚进至函谷关,就被秦军击退。后来,秦军又在修鱼(今河南原阳)打败联军,歼敌8万。五国伐秦"壮举"至此宣告失败。
&#58853;&#58853;当时,东方诸侯国中势力最强的是齐、楚两国。齐与楚结成盟国关系,双方互相支援,加强了齐国与秦国争雄的力量,因此秦国千方百计要破坏齐楚联盟。公元前313年,秦国政客张仪来到楚国。他对楚怀王说:您如果听我的话,与齐国断交,秦王就献出商于(今河南淅川)一带600里的土地给楚国。楚怀王是个昏庸糊涂之人,被张仪的花言巧语所迷惑,不听屈原等忠臣的劝阻,贪图便宜,果然派人去辱骂齐王,齐王大怒,与楚绝交而与秦结交。当楚王派人向秦国讨取土地时,秦国拒绝不给,张仪翻脸不认过去许下的诺言,辩解说:没有这回事,是楚王听错了吧!秦国的土地哪里能轻易送人呢?我说的是献自己的六里地给楚王,哪里是什么600里啊!楚怀王听了使者的回报大怒,发兵攻秦。秦军在丹阳(今河南丹水)大败楚军,进而占领楚的汉中郡。楚失汉中后,又调集军队重新向秦反攻,一直打到秦国的蓝田(今陕西蓝田),但因孤军深入,又遭惨败。
&#58853;&#58853;公元前278年,在齐国政客苏秦的合纵鼓动和各国君臣频繁磋商下,韩、赵、魏、齐、燕五国组成联军,推举赵国的李兑为主帅,扬言要大举攻秦。但参加合纵的各国皆有各自的打算,没有一国真正肯拿出实力。就连主帅李兑也因接受齐国的拉拢,而准备帮助齐国灭宋国,并无攻秦实意。虚张声势的反秦联军,在函谷关外大肆鼓噪一阵之后,就没有任何行动地结束了。
&#58853;&#58853;自公元前286年以后,秦国不断向东方的韩、赵、魏和南方的楚国发动进攻,并取得辉煌的胜利。例如秦将白起率兵攻下楚的国都郢(今湖北江陵),迫使楚国迁都。秦军曾两次逼近魏国国都大梁,使得魏国献出大片土地。在这些年的战争中,多数战役都以秦国胜利而告终,秦军所向披靡,锐不可当。
&#58853;&#58853;在与六国的战争中,秦国同赵国的战争最激烈,规模也最大,其中最著名的是长平之战。
&#58853;&#58853;公元前262年,秦昭王采用范睢的"远交近攻"之策,派兵猛攻赵国的上党郡(今山西长治),赵军驻守在上党的兵力很少,顶不住秦军的进攻,被迫撤退到长平(今山西高平)。当时的形势是秦强赵弱,秦军想速战速决,而赵军则打持久战。赵军大将廉颇固守不战,以逸待劳,消耗秦的力量。双方相持3年,不分胜负。秦王看到战争旷日持久,攻不下长平,就采用范睢的离间计,散布廉颇惧敌不战的流言,赵王果然中计,马上召回廉颇,派年轻的赵括去作统帅。
赵括是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他从小跟父亲读了不少兵书,学了整套兵法,理论上很有一套,常自以为了不起。实际上赵括只会纸上谈兵,并没有真正打过仗。公元前260年,赵括挂上帅印,来到长平,代替廉颇统领40万大军。他一反廉颇原来的部署,撤除了防御工事,准备大举出兵攻打秦军。秦将白起针对赵括高傲轻敌的弱点,先用诱敌之计,故意打几次败仗,不断后退。赵括自以为得意,率兵紧追不舍。这时白起遣两支精兵,迂回抄袭赵军后路,把赵括的大军截成两段,首尾不能呼应,另派5000名轻兵直捣赵军营垒,使赵军失去根据地。秦军的精锐骑兵不断往来突袭赵军,赵军屡战屡败,只得就地筑营垒,由进攻改变为防御,等待援军。
秦军包围赵军的捷报传到秦国都城咸阳,秦王十分得意,亲临前线,把当地15岁以上的男子全部充军,调往战场,切断赵国的援兵和粮道。陷入重围的赵军断粮已46天,饥饿的士兵甚至互相杀食,情况十分紧急。赵括组织了四支突围部队,轮番冲击,企图打开一条出路。可是,秦军的包围似铜墙铁壁,突围了四五次都没有成功。最后,在绝望之下,赵括只得亲自率领精兵,披上厚甲,骑上战马,孤注一掷,强行突围。不料赵括刚出现在阵前,就被秦兵射死。赵军失去了主将,无人指挥,军心大乱,秦军趁机发动猛烈进攻,赵军大败,只得投降。
&#58853;&#58853;40万赵军投降后,白起怕已降的赵军寻机造*反,仅把年幼的240人放回赵国,其余40多万降兵全部被活埋,造成了一次空前的大惨案。直到现在,在山西高平古战场上,还经常发现有箭镞、戈头、枯骨等,大概就是长平之战的遗物。
&#58853;&#58853;赵国在长平之战中蒙受了惨重的损失,从此失去了与秦国争夺天下的条件。尽管在后来的邯郸之战中,秦军受到赵、魏、楚的联合打击,遭到挫折,但实力并未受到多大的削弱,也没有改变秦与东方六国间的力量对比,它仍不断向东方各国进攻。经过反复较量,秦越战越强,东方六国一个个败落下去,秦统一六国的条件逐渐成熟了。
&#58853;&#58853;公元前234年,秦军对韩国发动攻势,拉开了统一战争的序幕。尽管韩国割地称臣,以延缓秦国的进攻,但仍未使秦罢兵。公元前230年,秦大将内史腾率军长驱直入,俘获韩王安,将韩国变成秦国的一个郡,至此韩国灭亡。
秦灭韩后,下一个攻击目标就是赵国。
&#58853;&#58853;秦国在攻赵之初,遭到了赵国的顽强抵抗。赵国名将李牧骁勇善战,屡败秦军,以至秦军闻风怯战。于是秦国施计收买了赵王近臣,大肆诽谤李牧,赵王听信谗言,派赵葱、颜聚杀李牧而取代之。公元前228年,秦将王翦大破赵军,赵葱被杀,颜聚败逃,赵王迁成为秦军的俘虏。同年10月,秦军攻克邯郸,赵国公子逃往代郡(今河北蔚县),自立为王。赵国实际上灭亡了。
&#58853;&#58853;秦灭赵之后,王翦乘胜率军北上,驻扎于中山(今河北定州),形成兵临燕国,威胁代郡的局面,引起代、燕一片恐慌。燕国本来距秦国最远,但赵国亡后,燕国统治者感到唇亡齿寒,惶惶不可终日。燕太子丹派刺客荆轲刺杀秦王未遂,反而促使秦以重兵攻燕。公元前226年,王翦大军攻占燕国首都蓟城(今北京),燕王喜和太子丹逃往辽东。秦将李信紧追不舍,燕王被迫杀太子丹谢罪,但并不能扭转局面。燕王在辽东苟延残喘4年之后,终于被秦所灭。
&#58853;&#58853;秦军攻克蓟城后,把军事进攻的矛头转向了南面的楚国和魏国。
&#58853;&#58853;公元前225年,秦将王贲率10万大军攻打魏国。秦国包围了魏国都城大梁,放黄河、鸿沟的水灌进大梁城内。3个月后,城墙倒塌,大梁城被攻破,魏王投降,魏国灭亡。
&#58853;&#58853;此时,楚国正在发生内乱,政局不稳,国势日衰。公元前225年,秦准备兴师灭楚。秦王在制订作战计划时询问李信和王翦,攻楚所需多少兵力。李信年轻气盛,骄傲轻敌,说:不过20万吧!而王翦谙于用兵之道,深知楚国地广人多,坚持非60万人马不可。秦王认为年老的人到底胆小,就派李信为大将,蒙武为副将,率领20万大军伐楚。王翦遭到冷遇,便推托有病,告老还乡了。
&#58853;&#58853;秦、楚大战一开始,李信兵分两路,攻势迅猛,连连击败楚军。李信出师告捷,正准备与蒙武会师,不料楚国大将逃,士兵伤亡无数。消息传来,秦王大为震怒,把李信革了职。他亲自登门去向王翦承认错误说:我没有用将军的计划,李信果然使秦军丢丑,请将军出征吧!
&#58853;&#58853;公元前224年,王翦率领60万军队进攻楚国。王翦总结了李信轻敌冒进的教训,采取屯兵练武,坚壁不战,麻痹敌人,以逸待劳的战略。他选择有利的地形扎营,教士兵整日操练,坚守阵地,不理睬楚军的挑战。这样过了一年多,楚军的斗志渐渐松懈,而且粮草不足,难以支持,开始向东撤退了。王翦乘机率军追击,迅速消灭了楚军的主力,杀楚将项燕,攻占大片楚地。第二年,王翦、蒙武攻取楚国都城寿春(今安徽寿春),俘虏楚王负刍,楚国灭亡。王翦又挥师南下,平定楚国江南之地,降服了百越之君。
秦国相继灭亡了五国,最后只剩下齐国。
&#58853;&#58853;齐国曾是战国时与秦并列的两强之一,当末代国君齐王建继位时,国势已经衰落。当时秦国采?quot;远交近攻"的战略,对中原诸国攻伐不止,各国自救不暇,而齐国地处东方海隅,与秦和好,几十年未受兵火破坏。它与其他诸侯国的关系,则采取坐观成败的态度。秦赵长平大战时,秦军断绝赵国粮道,赵国要求支援粮食,齐国坐视不救,眼瞧赵军惨败。虽然齐国暂时避免兵祸,但秦国终究没有放弃灭齐,最后造成亡国的结局。
&#58853;&#58853;齐王建是位昏庸的君主,他任用秦国奸细后胜做丞相,朝政日趋腐*败。公元前237年,齐王建去拜会秦王。秦王特地设酒宴于咸阳,双方推杯换盏,显得十分亲密,这反映出秦国"远交近攻"策略的胜利。从此,齐国不修战备,不帮项燕率军奋起反击,经过三天三夜尾随追击,李信军大败溃助其他五国攻秦,使秦的统一战争减少了阻力。当时一些诸侯国贵族,曾相继流*亡齐国,有人劝齐王给予帮助,让他们复国攻秦,但是齐王建不听。当秦顺利攻灭五个诸侯国后,齐国灭亡的灾难终于降临。公元前221年,秦将王贲奉命从燕国边境南下,猝然攻占齐国都城临淄。秦王派人引诱齐王入秦,相约封给他500里地,齐王建果然入秦受封,结果被囚禁起来,最后在那里活活饿死。齐国灭亡。
&#58853;&#58853;从公元前230年灭韩开始,到公元前221年灭齐为止,前后经过10年的艰苦奋战,秦国逐步消灭了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的混战局面,建立起了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58853;&#58853;秦之所以能统一天下,最根本的原因是顺应了历史潮流,符合人民迫切需要天下安宁的要求。战国时代的特点就是各国诸侯争夺土地、兼并人口、战争连年不断,战祸极其残酷。当时的军队与盗匪没有什么不同,他们一进入到别国领土,就割掉庄稼,砍伐树木,破坏城市,平毁沟池,焚烧房屋,抢劫牛羊,敢于反抗的民众就杀掉,被迫屈服的便捆绑带回作奴婢。到后来,虽然只剩下七个大国,可战争规模却越来越大并且更加残酷。一场大战之后,交战各方损失都很惨重,往往出现国内空虚的局面。战乱不休的根源在于没有一个统一的政权。因此,当时的中国需要统一,统一已成为时代的要求,人民的希望。
&#58853;&#58853;自从秦统一以后,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虽然某些时候也出现了分*裂割据的状态,但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流,因此秦国统一六国在中国历史上是不朽的伟业
连年不息的征战
早在战国时期,在北方的蒙古草原上,游弋着一个强大的少数民族部落--匈奴。匈奴人以游牧为生,随水草迁徙,没有农业和城池,注重骑马和射猎。他们没有文字,尊重强健武勇的青壮年而轻视文弱老人。战国晚期,匈奴势力逐渐强大,匈奴贵族有强烈的掠夺欲,中原内地精美丰富的物质财富,正是他们梦寐以求的目标。因此他们经常入侵,抢劫财物,掳掠人口,造成很大危害,尤以与它接壤的燕、赵、秦国所受威胁最大。当时这三个国家都分别筑长城防守,还经常派驻数十万大军随时反击。
秦统一中国前夕,各诸侯国忙于战争,匈奴乘机长驱直入,占领了黄河河套地区。匈奴的骑兵十分凶悍,速度快,机动灵活,战斗力很强,驻守北部边境的少量秦军无法阻挡匈奴骑兵的进攻。为了清除匈奴的威胁,维护北方地区的安全,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亲自从东到西视察了整个北方边区,确定了大举进攻夺取河套地区南部战略要地的方针。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大将蒙恬率兵30万北击匈奴,迅速收复了河套南部地区,将匈奴赶往黄河北岸。这一场大战迫使匈奴向北退避700多里,10多年不敢南下掳掠,基本上解除了匈奴对秦帝国的威胁。秦始皇在这一地区新设44个县的建制,大量迁移内地民众去居住,把这个战略要地牢牢控制在秦的手中。后来,秦军又渡过黄河,继续向北进击匈奴,占领了阴山山脉的西段狼山及其山南的广阔平原,并设置九原郡统辖这一地区。
与此同时,秦朝开始在北部大规模修建防御工程,这就是闻名天下的万里长城。秦长城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郡内,长达5000余里。秦代的长城比现存的明代长城更靠北也更长。它的西段是防止西面的少数民族羌戎的入侵。长城的中段和东段是最重要的地段。中段穿行于黄土高原的峡谷之中,水流湍急,形势险要,长城城基最窄处宽仅1.1米。东段则以阴山山脉西段狼山之中的长城最为险峻,现在残存的墙基平均宽3.5米,高3米,用石块垒砌,因石质含铁,呈紫红色,俯视长城如一条紫色腰带,盘绕于挺拔峥嵘、连绵不断的崇山峻岭之中。
长城的建筑方式有三种,即土长城、石长城和木长城。木长城由于年代久远已荡然无存;土长城主要建在沙漠和平原上,用板筑法夯土筑造而成,墙身现在已毁坏不存,仅能见到墙基痕迹;石长城主要建在山岭上,用石块垒砌。长城的设施配备主要有烽燧、亭候和边城。烽燧就是烽火台,是传递报警信号的高台,遇到敌情时,白天燃起浓密的烟雾,晚上则点起火把。亭候是一座座很高的嘹望台,上面有一个亭子,故称亭候。边城是位于长城内侧的兵站,是军队的集结地点。长城所经过的地区都是人烟稀少的地区,军队供给很困难,所以守卫长城的军队就在边城开垦农田,以保证粮食供应。
长城的修筑共用了9年的时间,为加强对长城沿线的统治,秦朝在北部地区设置12郡进行管辖。在秦始皇统治时期,长城发挥了它应有的防御作用,它进可攻,退可守,使匈奴不敢轻举妄动,保证了北部边区安定的局面,这不能不说是秦始皇的一大功劳。长城是古代世界一项伟大的工程,它气势雄伟,历史悠久,至今还被看作是坚不可摧不可逾越的象征。
但是,修筑长城必然要耗费大量人力和物力,因此它也是一件劳民伤财的事情。蒙恬率领的30多万大军在冰封雪飘的北国艰苦奋斗十多年,大体上10个人当中要死掉六七个,更不用说那些调去修筑长城的民工的悲惨处境了。有一个流传很广的"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表达了百姓对修筑长城的不满情绪。传说孟姜女的丈夫范杞梁,结婚不久,便被征去修筑长城,一去音讯全无。孟姜女想念自己的丈夫,冬天没有寒衣,便亲手缝制,送到长城下去寻找丈夫,但丈夫已经累死了。孟姜女抚摸着丈夫的尸体,呼号哭泣,发泄了天下大众的怨恨。孟姜女的泪水感天动地,哭了七天七夜,长城也被哭倒了。后人怜其不幸,在山海关建造"姜女庙",撰联赋诗,表示同情。尽管如此,从历史角度来看,秦始皇修长城的积极意义还是应该肯定的。
为了便利中央同北部边区的联系,及时快速地调动军队支援,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命令蒙恬主持修筑了从北边的九原(今内蒙古包头)到首都咸阳附近的"直道",全长1800里。"直道"比喻路线笔直,马车在这种大道上可以飞驰,犹如今天的高速公路。直道的起点在云阳(今陕西淳化),沿子午岭北行,至陕北定边县,然后进入鄂尔多斯高原,至内蒙古东胜县附近渡过黄河,最后到达九原郡。直道一半路程修筑在山头岭上,一半路程修筑在平原草地,从直道残迹来看,路面宽达22米。直道工程非常艰巨,沿途开山填谷,到秦始皇死后还没能完工。现在,登上子午岭主脉的制高点,极目远眺,只见群峰起伏,如同一条条游龙分趋各方,层峦迭翠,一望无际。两千多年前,要在这样的几百里长的岭上辨明地形,选定线路,修筑一条贯通南北的道路,的确是相当不易的,这只有在秦朝这样大一统的国度中才能完成。
对于东南沿海和岭南少数民族聚居区,秦始皇采取了主动进攻的战略。南方的少数民族被称为"越人",是我国古老的土著民族之一,曾与周王朝有过交往。越人支族众多,种姓繁杂,因此又称"百越"。其中,"东越"分布在瓯江流域(今浙江温州一带);"闽越"居住在今福建地区、闽江下游(今福建福州一带);"南越"和"西瓯"散居在岭南一带(今广东、广西)。这些越人过着以农业为主、渔猎为辅的生活,生产技术比中原地区落后。春秋末年,越王勾践曾"卧薪尝胆",异军突起,吞灭强大的吴国,一度成为中原霸主。进入战国时代,越人遭到楚国不断蚕食最后被吞并。秦始皇灭楚后,降服了越族一些首领,建立了会稽郡和闽中郡,任命东越和闽越的首领为郡守。
全国统一之后,秦始皇派屠睢率领一支由流浪者、农民和小商人组成的军队,大举进攻南越和西瓯。秦军分五路进入岭南地区,遭到当地越人的顽强抵抗。秦军进展缓慢,一时无法降服越人,以至三年不能解甲弛弩,长期处于戒备状态,久而久之,给养供应发生了困难。
为了保证攻打岭南大军的后勤供应,秦始皇命令史禄负责转运粮饷。史禄继承秦国兴修水利事业的优良传统和经验,经过精心勘察规划,巧妙地在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关键地段,即湘江和漓江源头分水岭上,修建了著名的灵渠。史禄为解决行船的难题,在灵渠上修建了36座船闸,分段控制水位,使船只沿梯级上下,顺利通过两大水系的分水岭,把华中和华南联结起来。这一条设计精巧、工程艰巨的伟大航道,直到近代还在发挥它沟通南北的重要作用。就是在今天,它仍然在灌溉和发电方面继续发挥效益,这不愧是水利史上的一大杰作。
灵渠修成后,秦军加强了攻势,长驱直入,深入越人腹地,擒杀西瓯首领。在秦军强大军事力量的打击下,越人仍未屈服,他们逃入茂密的丛林中,利用熟悉地形、善于水战等优势,与秦军周旋,搞得秦军疲惫不堪,伤亡惨重,连主帅屠睢也丧了命。但秦始皇下定决心要平定岭南,不断增兵,终于在公元前214年彻底平定了南越,并在那里设置桂林、象、南海三郡。第二年,又迁徙50万刑徒戍守岭南,与当地越人杂处,共同开发南方地区。
在攻取岭南的同时,秦始皇派兵修筑通往云贵的道路,道宽五尺,称"五尺道"。秦军通过"五尺道"进入西南地区,迅速征服了当地少数民族,设郡立县,委任官吏统治这一地区。
经过重10多年的北御南征,秦始皇大大扩展了秦朝的疆域,秦的版图东临大海,西至今甘肃、青海,南抵南海,北到今内蒙古以及辽东,成为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帝国。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子 +2 收起 理由
yyangsy + 2 彩!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3-23 14: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浅龙勿用 于 2017-3-5 15:29 编辑

六千多年以前的人骨头01.jpg 六千年前的高歌女人頭骨還原01.jpg 六千年前的高歌女人頭骨還原02.jpg 六千年前的高歌女人頭骨還原03.jpg

陶土烧成的人型头像01.jpg 陶土烧成的人型头像02.jpg 陶土烧成的人型头像03.jpg

圖片源自【长岛惊现“仙人”尸骨 六千年前的高个“女人”】
http://v.ifeng.com/documentary/d ... 372.shtml#_v_www4js


六千年前的高歌女人頭骨還原08.jpg 六千年前的高歌女人頭骨還原09.jpg 六千年前的高歌女人頭骨還原10.jpg 六千年前的高歌女人頭骨還原11.jpg

六千年前的高歌女人頭骨還原12.jpg 六千年前的高歌女人頭骨還原13.jpg 六千年前的高歌女人頭骨還原14.jpg 六千年前的高歌女人頭骨還原15.jpg

六千年前的高歌女人頭骨還原16.jpg 六千年前的高歌女人頭骨還原17.jpg 六千年前的高歌女人頭骨還原18.jpg 六千年前的高歌女人頭骨還原19.jpg

六千年前的高歌女人頭骨還原20.jpg 六千年前的高歌女人頭骨還原21.jpg 六千年前的高歌女人頭骨還原22.jpg 六千年前的高歌女人頭骨還原23.jpg

六千年前的高歌女人頭骨還原24.jpg

圖片源自紀錄片《愚公移山》:其中《漁村》指山東省大魚島;《新疆的少数民族哈萨克族》指新疆伊犁牧場
荷兰著名纪录片电影导演尤里斯·伊文思与其夫人法国导演玛塞琳·罗丽丹·伊文思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合作拍摄的一套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系列纪录片。历时5年完成,长达12小时共12集。2014年由法国国家电影中心(CNC)首次作2K修复,并于戛纳电影节“戛纳经典”环节首度全球放映,此为全集首度发行DVD套装。
      
该片拍摄于1971年至1975年间,在周恩来的指示下,中国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全程配合进行了拍摄。该作品的部分独立影片受到了拍摄限制,完成后又被要求进行了大量改动,在1976年得以公映。尽管许多摄制成员都是中国人,受到WG思想较为严重与深刻,但是大多数影片都自由选材、自由创作,是记录WG期间中国社会的珍贵影像资料。影片以中法双语摄制,是世界上观影人数最多的纪录片。


六千年前的高歌女人頭骨還原04.jpg 六千年前的高歌女人頭骨還原05.jpg 六千年前的高歌女人頭骨還原06.jpg 六千年前的高歌女人頭骨還原07.jpg

圖片源自美國電視劇《永無止境》

愚公移山
荷兰著名纪录片电影导演尤里斯·伊文思与其夫人法国导演玛塞琳·罗丽丹·伊文思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合作拍摄的一套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系列纪录片。历时5年完成,长达12小时共12集。2014年由法国国家电影中心(CNC)首次作2K修复,并于戛纳电影节“戛纳经典”环节首度全球放映,此为全集首度发行DVD套装。
       该片拍摄于1971年至1975年间,在周恩来的指示下,中国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全程配合进行了拍摄。该作品的部分独立影片受到了拍摄限制,完成后又被要求进行了大量改动,在1976年得以公映。尽管许多摄制成员都是中国人,受到WG思想较为严重与深刻,但是大多数影片都自由选材、自由创作,是记录WG期间中国社会的珍贵影像资料。影片以中法双语摄制,是世界上观影人数最多的纪录片。
【DVD1】
1.《渔村》(103分钟)
2.《一座军营》(57分钟)
3.《北京杂技团练功》(20分钟)

【DVD2】
4.《上海电机厂》(129分钟)
5.《球的故事》(21分钟)
6.《手工艺艺人》(17分钟)

【DVD3】
7.《大庆油田》(87分钟)
8.《对上海的印象》(60分钟)
9.《钱教授》(14分钟)
10.《京剧排练》(31分钟)

【DVD4】
11.《上海第三医药商店》(81分钟)
12.《一位妇女,一个家庭》(108分钟)

*本集收录1972-1975年期间,伊文思和罗丽丹访问新疆之际拍摄的两部短片:《新疆的少数民族哈萨克族》、《新疆与维吾尔族》
【DVD5】
13.新疆的少数民族哈萨克族(48分钟)
14.新疆与维吾尔族(32分钟)
《愚公移山》埋葬了40年的秘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11 16: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丰富的历史资源,想得真知难、难!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11 17:4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望朔回归 发表于 2016-5-11 16:16
好丰富的历史资源,想得真知难、难!

除非您不是山東、東北、具有白人、蒙古、非洲、亞裔混血的學者。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11 17:5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淺龍的功課放在這裡了。
不識古文字就想不到需要查找這麼些各種資料。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11 18:0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浅龙勿用 于 2016-5-11 18:07 编辑

文 革前期,毛澤東為什麼要把高亨叫到北京準備與之《易》學歷史問題進行商談卻沒能辦到。
文 革後期,毛澤東為什麼要把最後一篇詩文送給了郭沫若?

《七律·读《封建论》,呈郭老》
                  毛澤東
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
祖龙魂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
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
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

因為據查毛澤東是商人後裔。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12 00:3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昼耕夜读 于 2016-5-12 00:37 编辑

秦人东来说和西来说并不矛盾。关键是你追溯到何时?
秦人先祖文献有伯益之说。伯益赢姓。伯益东夷族人当然东来。史记中还有他们沿伯益的世系。
西来说记述非子以后世居秦地,当然有西来之说。
秦人有游牧民族戎的特点很多。比如,善养马。秦人居秦也是因为善养马于秦为周王室养马。造父善驾驭有功于周穆王,分封赵地为赵姓祖。商鞅变法,改民俗,禁止父子同居一室。同居一室是游牧民族帐篷居住方式,在中原农耕民族很难想象。再看与赢姓同祖的赵氏。赵奢在赵国被封马服君,马服者能驯服马者。其后以马为姓,为马姓始祖。三家分晋的赵襄子杀了智伯后,将其头颅做成酒碗。这习俗中原无有。史记中记载匈奴杀了月氏国王也是用了月氏国王的头颅作了酒碗,这只酒碗在以后匈奴与汉朝结盟的庆功会上还用过。即使是东夷部落久居西戎之地,随戎习俗也是于理所容。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12 01: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浅龙勿用 发表于 2016-2-18 17:43
老張學兄新年好!

看不懂沒問題,關鍵是你不是我。懂我的人知我立場沒變,因我不是學文科出身的,但從 ...

“利人”之说我才看明白,你是认为易经中元、亨、利、贞说的是族人。这该是你的独创!
即使这样怎么就会有“利人”白人之说呢?
把这易经最常用的四个字解释成族人,可是有太多的不适用。
西周时期将所有的关中以西的民族称作“戎”,这已经表明西周时期对关中以西的民族有很模糊的认识,你的“利人”是西边的?还是中原的?看你引用长岛的长人新闻,好像你再说中原或中原以东也有白人种群。
再说喜欢考据的浅龙兄怎么会大量的引用新闻部门的新闻做依据,这也不符合你的风格啊!新闻的引用慎之又慎,不小心就落到喜欢胡吹卯聊的新闻记者的沟里。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12 02:2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yangsy 于 2016-5-12 02:30 编辑

中国这块地,自远古以来就一直受到北方、西北方向游牧民族的冲击。这个游牧民族,每隔那么些年就会起来一拨儿,冲杀进来,民族融和,然后又有新的游牧民族起来,再冲杀进来,再融合……这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民族融合过程。历史上那些有文字记载的北方、西北方游牧民族还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周、商、夏、前夏、前前夏……一直都是如此,只不过绝大多数没有被记录下来而已。为什么生活在这块地域上的人们会修建长城那么浩大的防御工程,就是被北方、西北方民族不断侵袭而形成的“集体无意识”。生活在这块地域上的人总感觉会遭到北方、西北方向的游牧民族冲击,尽管在融合以前也是游牧民族,进来以后也同样会防备再次崛起的游牧民族的冲击。

中国在过去18个世纪里之所以处于比较强大的地位,其实正是为了应对游牧民族的侵袭。游牧民族逼着你不得不强大,不强大就等着被冲击、被融合。这是由地理坏境所决定了的。世界上那些由于特殊地理环境而一直没有受到打扰的民族,直至近现代都处于比较原始的文明状态,就是因为这些文明没有生存压力,也就没有向前发展的动力。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12 03:4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昼耕夜读 于 2016-5-12 03:42 编辑

一般讲农耕民族文化、经济强于游牧民族。农耕民族受侵于游牧民族那是占文化优势的农耕民族自己说的。比如长城,我们所说的秦长城那段建立在自己的国家内?都是夺了人家的地盘,然后在人家的地面上建长城,与其说抵御游牧民族侵略,到不如说为了巩固侵略成果。
拿秦长城来说。秦长城有三种长城,一是秦国长城,二是赵燕长城,三是秦朝长城。
秦国长城是秦穆公灭十二个西戎称霸关西,把很多少数民族灭了,然后修了,从临洮至陕北的秦国长城,他灭人在先,防人在后。蒙恬开阔的新秦地原来也不是秦地,那儿原来是楼烦、白马之国,匈奴侵占后,又被秦掠夺。又建秦朝长城于陕北,与赵长城相接。赵长城也是在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对匈奴战争取得胜利后,将匈奴赶出河套与阴山之南后,为抵御匈奴建立而建。燕长城一直到辽东还不知夺了谁家的地,在谁家的地面建的长城。
兔子吃草,兔子总会以自卫名义说:是草先动手的。
有诗为证:秦时明月汉时关。
还是农耕民族占了便宜。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15 16: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浅龙勿用 于 2016-5-15 16:18 编辑

“利人”之说我才看明白,你是认为易经中元、亨、利、贞说的是族人。这该是你的独创!
即使这样怎么就会有“利人”白人之说呢?
把这易经最常用的四个字解释成族人,可是有太多的不适用。
西周时期将所有的关中以西的民族称作“戎”,这已经表明西周时期对关中以西的民族有很模糊的认识,你的“利人”是西边的?还是中原的?看你引用长岛的长人新闻,好像你再说中原或中原以东也有白人种群。
再说喜欢考据的浅龙兄怎么会大量的引用新闻部门的新闻做依据,这也不符合你的风格啊!新闻的引用慎之又慎,不小心就落到喜欢胡吹卯聊的新闻记者的沟里。


感谢昼耕学兄回复此文!关于“利人”说学兄已看出是本人的学习心得('独创'说不敢当),仅说明一下我的看法和出处。
1:高亨老先生在他的著作中表明了,“元亨利贞”是各种原始之祭祀活动等等。可原著《易》中有关于原始祭祀场景的描述爻辞:“王用芳于西山”。像这样的句子很多很多,主语是王,那么谁人之王?没有交代。根据《断代工程》公开发布的纪录片中郭欣研究员发言说:“夏朝时期是个万国之邦,理想的原始社会,没有王者,只有酋长..."。在余泰山先生的《古族新考》和《西域通史》中也有这等文字的记述,并说明:“夏时万邦之众,无军队可言,遇塞族抢夺而散...”。在《洋海古墓群之谜》考古纪录片中,明确地指明那些墓地是白人游牧族人生前是地穴居住地,死后埋葬于此是惯例。还指出这些白人应是天山以北、南西伯利亚白人居住地走失的一小撮游牧民族。果然在现新疆天山以北我中俄边境(上古时期没有国界之分)南西伯利亚处,俄罗斯、德、法等国参与的当代野外考古作业队就此地以发现有上古遗存的大型古墓群。藏式与鄯善洋海古墓群形制一致,双方已在交流探讨科考中。白人的出处在此给予说明。那么就《易》中出现“王用芳于西山”很明显是指墓葬群之背的“火山”、天山以西北之境地。这个王者应当是指外族白人的首领,《鄯善的洋海古墓群》最后给出了考古结论。浅龙在学习时就此推测那就是“利人”之(高级巫师)王。因为《易》书是夏、商同在时的史实记录,史书是对古人之言的有对象所发生事故的,所以《易》中所提“元亨利贞”应是人族。以人族理念再去阅读《易》之古文献,将很容易分清古文字有所指之事物的来龙去末,只不过要先搞懂古文字在当时象形的用意。例如“&#147233;龍勿用”之“勿”、“用”。勿:在甲骨文象形是山崖上流淌下来的水;在金文象形是一只手想要捞起激流中的水。因此水是流淌不停的趋势,有移动;涌出;接连;不停;不可阻挡的字义在。因此,《易》之象形是:移动的日光加之移动的流水。这本是在说:移动的时光;过去的日子。体用之和,再用汉字描写清楚《易》就是历史~!用:在古老的象形出现前,《鄯善的洋海墓地~》之形制,就是“用”字形的出处。我文章前段已有推测图片,本人根据这一推测学习,古老的甲骨象形“用”字所指应当就是白人生前的驻地;其死后的墓葬。稍微再说一下“&#147233;”象形金文,三点水明显是表现为雨水,(根据当代《安德鲁玛尔的世界史》的视频科考调研报告纪录片,以现代科技模拟古气象软件反映及表明,古老的东亚地区在7千年前后,发生过连续九年的大雨,使得海水水位骤然升高,大水倒灌横行肆虐,埋葬了很多古人类的屋宇和穴朝。)而我们金文象形的“&#147233;”古字表明屋盖下的(妇女)一只手抓住个扫把,象形告知是在向外扫水?!地穴式的驻地哪里有外啊?那外就是天啦,她必须爬出来才能生还!因此这个“&#147233;”古字也表明了大水倒灌的事实存在。那我们就再吧“&#147233;龍勿用”这四个绕口的古字连接起来读一遍吧:水势凶猛(龙)冲进了驻地。昼耕学兄看看是不是有这个意思?
2:浅龙以前发言,可能你没注意到,我现在仍然坚持夏朝的建立应在古老世界性的洪水泛滥之时,也同样是葬送了母系氏族社会之时。根据地质科学家近阶段《海进、海退》(俺花钱网上买的)的科研报告,古东亚地区在距今十万年前就开始了第一波的海进地质动作,其结果是把沿东海海边生活的原始人类赶往内陆十公里处,一部分原始人类葬送在海底,这是发生在一万两千年到九千年当中的事件。其后又经历了三次大的海进与海退动作,而最后一次海退的地质遗存表明发生在距今六千年以前。这段古老的时段里,不仅古东亚人被海进一步步地赶往了高原,古老的东亚以西、以北的古人类也同样会遭到史前世界罕见的大水袭击并也同样被大水赶上了我西域的高原地区,与这当时的万邦人族夏朝人碰了个正着,这正是余泰山老先生在他《古西域史》里描写的场面难道还有二不成?“君子終日鍵鍵夕泥若厲无咎”。—— 人们昼夜地在奔波(键键:跑路、逃命)夕阳下一脚水、一脚泥,一不留神将滑向深渊而辩不清哪里是安全地带。不是这样吗?从此之后利之白人和夏人所生混血儿——先周人,在六千年海退之后逐渐沿着冰水交加的“利涉大川”旅途上走进东海沿岸的各大岛国和沿海边缘,一路打劫烧杀淫掠,但最终这一人族彻底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可DNA遗留下有白人血统的国人有数,A 血型即是欧洲现今密集的地区和东亚的岛屿国和东海沿岸城市。
3:浅龙这是个自学功课存放地,学习人类学,没听说过可以参照什么、不可以参照什么,现在都什么年代啦压缩成光盘的包括视频资料只是缩小搜索范围的工具,没听说连新闻片都不可以纳入学习的范畴,何况浅龙参照的是官方公布的考古纪录片,所用皆是纪录片,还有连锁出处,现在还哪里有新闻片可阅?即便是新闻片,也将不采纳其当时的意识形态,只录入人形便于识别。浅龙还没来得及进入血型的考据,只是推测并不像发表成书。谢谢昼耕学兄的建议,但请别担心事,本人不是郭志成!

没来得及复查,肯定有错别字,见谅!

注:“&#147233;”者为: jin.jpg
浅龙上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7 13:3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浅龙勿用 于 2016-8-7 13:45 编辑

学者称大禹时代确有大洪水 夏朝应始于公元前1900年
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509629

http://news.sohu.com/20160806/n462911326.shtml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典故,很多中国人耳熟能详。然而在20世纪20年代“古史辨派”思潮兴起之后,这一传说因缺少实证,而一直被质疑。但一项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尚书》、《楚辞》、《史记》等古籍中对大洪水的记述可能是真实的。8月5日,该研究论文在线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上,标题是《公元前1920年的溃决洪水支持中国传说中大洪水和夏王朝的存在》(Outburst flood at 1920 BCE supports historicity of China’s Great Flood and the Xia dynasty)。
“古代典籍中关于大洪水的传说很可能是基于事实的。”8月5日,该论文唯一通讯作者及第一作者、受聘于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的吴庆龙通过邮件这样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
据《科学》报道,多位研究者都认为:接下来的研究中,相关的研究者应在黄河中下游寻找更多的科学证据。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孙庆伟表示,这些证据将增加这一研究的说服力。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的考古学家特里斯特瑞姆· 吉德尔(Tristram Kidder)表示,这是个富有创见的研究工作,表明那里发生了一场巨大的灾难性的洪水。
  研究称巨大洪水发生在大约公元前1920年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积石峡段的黄河。图片正中的大山为残余的一部分坝体,现在黄河从峡谷底部流过。吴庆龙 拍摄

《公元前1920年的溃决洪水支持中国传说中大洪水和夏王朝存在》一文的的署名作者有16位,他们分别来自于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美国的多家科研机构。研究者发现,公元前1920年左右(约4000年前),黄河上游发生了一次巨大洪水。发生时间与黄河流域从新石器时代向青铜时代的转型时间吻合。研究人员认为,这不大可能是简单的巧合。这一极端自然灾害很可能将黄河沿岸的许多文化的人群联系在一起。论文称,公元前1920年左右,一次大地震后,山体滑坡,很短时间内,在黄河上游、青海省积石峡地区(目前建有一水电站)堆集起一个约200米高的大坝,将黄河完全阻断。接下来的6个月到9个月时间里,大约120亿到170亿立方米的水被蓄积起来,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堰塞湖。当湖水漫过坝顶后,坝体很快发生溃决,大约110亿到160亿立方米的湖水倾泻而下,形成流量巨大的溃决洪水。该洪水流量的峰值达到36万到48万立方米每秒。这一流量值相当于积石峡段黄河现今流量500多倍。相比之下,历史时期黄河上最大的一次洪水,即发生于1843年的洪水的最大流量也只有3.6万方每秒。这一溃决洪水应该向黄河中下游咆哮着推进了2000公里以上,并很可能在下游平原上破坏了黄河天然堤坝,引发了黄河多年的泛滥。


  来自湖相沉积物的证据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大洪水模型的示意图。吴庆龙绘制


这一研究进行了将近十年。据《科学》网站的报道,2007年春季,论文的第一作者吴庆龙在参加一次野外考察时积石峡偶然地第看到一套古堰塞湖的湖相沉积物,推测该堰塞湖可能发生过溃决并可能是下游25公里处喇家遗址毁灭的重要原因。但是由于国内尚无巨大洪水的研究,他也不知道巨大的溃决洪水会留下什么样的证据。直到2008年7月的一个难眠之夜,他突然想到以前的考古学家和环境考古学家在喇家遗址发现的一套“黑砂”很可能就是积石峡堰塞湖溃决洪水的沉积物。随后,详细的野外考察和研究不仅证明了这一猜测,而且还发现,这一洪水的规模远远大于以前的猜测。这里也曾发生过大地震,遗址的下面掩埋着很多不幸的罹难者,直到2000年,考古学家们才发现这一史前聚落是被灾害突然毁灭的。据研究者的介绍,大地震和洪灾发生的时间相隔不到一年。因此,对罹难者的骸骨进行碳十四的测年可以确定了大洪水发生的时间。研究者推测,这很可能就是传说中那场大洪水的起源。8月5日,吴庆龙告诉澎湃新闻,“这一‘研究团队’不是特意组建的,而是在研究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吴庆龙表示,这一研究的完成是许多研究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地质学、考古学、年代学、历史学交叉的结果。这一研究开始于他在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期间,主要部分是在北京大学进行的,而最终的完成则是在受聘于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之后。所以他个人的第一署名单位是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第二署名单位是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第三署名单位是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实验室。据吴庆龙的介绍,他是2015年5月开始受聘于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聘期为两年,专门从事科学研究。


  研究称可根据洪水的发生时间推断夏朝的开始年代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喇家遗址中被掩埋的地震遇难者的遗骨。吴庆龙 拍摄

8月3日,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和《科学》(Science)期刊为这一研究论文召开新闻电话会议,并邀请美国华盛顿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教授大卫· 蒙哥马利(David R. Montgomery)在同一期上撰写专门评论文章《大禹大帝的大洪水》(Emperor Yu’s Great Flood)。
吴庆龙告诉澎湃新闻,“我们的论文仅仅为中国传说中的大洪水提供了一次巨大洪水的科学证据。基于这样规模的洪水在黄河上非常罕见,而且其发生的年代与传说大洪水的时代基本相符,可以推断,这一洪水很可能(may well be)就是传说大洪水的起源。古代典籍中关于大洪水的传说应该是基于事实的,既然关于夏朝的传说与大洪水的传说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可以推断,夏朝也应该是基于事实的。”
根据大洪水的发生年代,研究人员推断出夏朝开始的年代——公元前1900年。这意味着,夏朝开始的时间比中国史学家传统上认为的要晚了几个世纪。
论文称,这一时间不仅与黄河流域从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的重大转型时间吻合,而且也与中原的早期青铜文化——二里头文化的开始时间吻合,从而支持该邹衡等考古学家所坚持的二里头文化就是是夏朝考古遗迹的观点。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孙庆伟此前接受澎湃新闻专访时曾表示,“寻找夏的问题,是中国几代考古学者的一个梦想,也是一个使命,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夏王朝在中国历史上独特的地位,而且就学术本身来讲,因为殷墟的发掘确定了晚商的信史地位,因此很自然地就要往前去追早商和夏的问题。”
孙庆伟向《科学》表示,吴庆龙等人的这一研究具有突破性,但想让学术界广泛接受,需要更多的数据。


据《科学》报道,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吴文祥对该研究表示了异议,他认为积石峡和喇家遗址的沉积物可以有不同的解释。他还表示,最新的放射性同位素鉴定显示,二里头文化大约在公元前1750年-公元前1530年,这一时间比这一论文所提出的夏朝开始的时间,要晚得多。所以,吴文祥也认为,这一论文的作者们需要更多的证据来支撑他们的结论。







评分

参与人数 1名望 +10 銀子 +20 功勛 +3 收起 理由
乾坤客 + 10 + 20 + 3 彩!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7 13:5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我们的科学家们都能读懂帛书《六十四卦·易》或帛书《繫辭》那就好辦多了。不過這只是我淺龍的期望,而科學家們是根據水文氣象的科考事實說話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7 14:0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帛易 》的形成而言,我与浅龙兄 的观点有 异。但龙兄往往言之有物、言之有字,故坚决捍卫龙兄此类发言权利。(主要是让我学到了很多史前知识)。

不过,我学过之后可是要找问题的,龙兄得小心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7 16:3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古老的東亞人類(這幾指智人或帶有尼安德特人基因的原始人類)最早是在50萬年以前進入的,滅絕是在一萬年前左右。這是根據世界各國與當代國人科學家們的考古實證數據得出的結論。古東亞的現代人類是從18萬年前進入的。這也是當代世界各國科考學家們一致的科考數據共同的共識,目前是!

古老的東亞地域是要包括一部分東北亞今西伯利亞高原台地之一部分,否則關於大禹治水的傳說歷史故事將不會存在於我北方民族的範圍之內。畢竟當時個原始部落還沒有自己統稱的姓氏劃分,有的只是圖騰標記與有名望的部落族群特徵。因堯、舜、禹、姬各姓在今考證是出自古中亞一帶的族群,而古東亞的秦嶺和秦嶺以南的族群都是三苗九黎真正在18萬年以前進入的現代原住民部落族群,華胥氏是在古東亞大夏季形成之後對他們原始族群的統稱!這一知識來自於余泰山老先生的東亞《古族史》與當代考古知識的推測昇華。畢竟當時的地域沒有劃分疆界之說。再根據當時18萬年前到10萬年前第一次海進之古水文地質科考報告分析,當時的古東亞地域與全球氣象同處於冰河季的最後時刻,因冰河季的冰凍時代的氣象影響,我古東亞的秦嶺以北大部分地區還處於冰凍層覆蓋的荒蠻地帶,罕見人煙,植物難以生長與耐寒的動物出沒,因此只有西北的青藏高原和北方的蒙古高原一帶罕有人煙的存在,這是所謂華胥氏族人群中的咡人早已“勘探”過見聞,記載在帛書《繫辭》中的文字語境。只因最後一次的海退時期,發生在距今6000年左右。期間最大一次的洪水暴發大概發生在距今7000年前後,使得秦嶺和秦嶺以南的古部落群中在水患災害生還的個群體向西北、北方高原逃亡,形成了逃亡隊伍,而這期間有形成了各個新形勢的部落群體在敦煌高原邊界集結,這時已將過往幾百年的時光,忽然與同一洪災時刻由西伯利亞以南地域、我古新疆地域逃亡來的白種人、奧羅巴人種、古蒙古黃種人、黑人種相交集,局部發生搶奪婦幼、畜牧財產、地盤等“戰爭”,使得在再一次往古新疆地域遷徙和再次退入敦煌一帶的反复進退爭奪地盤的“戰鬥”中,成長出新生代,他們就是聯眾西北各部族,借助聯姻無果,殷人无後即成帝業時刻的先周人,推*翻了殷商王朝,形成了當時有名的周人部落王朝。這是帛書《繫辭》中為我們後人解說了這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因周人在古新疆一帶所出生,嶺南一帶的古部族群與當時世界各古族群或民族一樣,很講究血統根源純正,不與周人通婚,生怕再次被周人絞殺而遠離周王室不聽其王朝的所謂王令,借助咡人遺傳辨別方向的先進知識(這是先周、周人的盲點),“道可道也 非恆道也”—— 來有時,去將往,而有可歸路也。而周人寸步難移也!

一場7000年前暴發的洪水(九年的大雨水和史無前例的海進與海退),結束了古東亞的母系氏族社會,卻在高原敦煌一帶,受外族逃亡的侵入的影響,形成了父系氏族社會。當時的父系氏族部落萬邦群體,還沒有帝王的概念。這是帛書《六十四卦·易》帶給我們的歷史知識。

夏朝的存在是在7000年後左右,因由一個冬季時刻開始轉化為夏季成熟的到來而命名的,蟬,是當時夏季逐漸穩定而產生的昆蟲,是把整個古東亞叫醒的福星,是夏人的圖騰。
商朝與夏朝並存了後四百多年,因崇拜一種美洲帶來的鳥,可在空中盤停 —— 蜂鳥。美洲的印第安人 —— 殷地安陽人。是古東亞殷商時期的移民。他們是怎麼去的美洲網上有查。商人以蜂鳥為圖騰。在美洲已經發現了印第安人的岩壁甲骨文,與商人的甲骨文如出一轍,可現如今的印第安人解說的甲骨文與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卻又天壤之別,語境不一。
周人的圖騰是什麼呢?代考...南京歷史系教授胡阿祥先生的《國號的來源》有待商榷。

如今北方的考古學者們、歷史學者們、古文獻的學者們越學越找不著北,因不通歸去來兮的意義!而南方的學者們應該知道:
道成男,川道成女。鍵知大始,川作成物。鍵以易,川以閒。能易則&#13413;知則有親,&#13413;從則有功;有親則可久,有功則可大也;可久則賢人之德也,可久則賢人之業也;閒易閒而理得,理得而成立乎亓中。&#156987;設卦觀馬,毄辤焉而眀吉凶,剛柔相遂而生變化。是故吉凶也者,得失之馬也;&#140819;閵也者,憂虞之馬也;同變化者也,進很之馬也;剛柔也者晝夜之馬也。六肴之動,三亟之道也。是故君子之所居而安者,易之口也;所樂而妔,教之始也。君子居則觀亓馬而妔亓辤,動則觀亓變而訞亓占,是以「自天右之,吉无不利」也。”的內在含義吧。

淺龍上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7 16:44:58 | 显示全部楼层
注:
1:&#156987;
咡.JPG

2:&#140819;
某.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19 17:53:47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兄:

我读《周易》,似乎感到其中有秦人(两周之际)的身影,看到您提到:

秦人祖先大业与大费的出处,是我在帛书《系辞》中头一次明确地读到了

想了解得更详细些,请兄细解一下。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19 19:40:10 | 显示全部楼层
《系辞》开头讲天尊地卑贵贱有位,这个思想很明确地不属于儒家思想,而是出现在黄老的典籍里。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20 17:48:55 | 显示全部楼层
乾坤客 发表于 2016-8-19 17:53
龙兄:

我读《周易》,似乎感到其中有秦人(两周之际)的身影,看到您提到:

大費.JPG

之餘你我同樣在帛書《繫辭》中明確地讀到關於秦人始祖“大業”與“大費”的上古事蹟後,我非常感到驚訝後的記憶,是來自我的高中歷史老師的幾次為我班獨自加了“小灶”的(不在教程課本講義之中)秦人始祖的許多內容,也應該是來自我高中老師獨立思考與、備課蒐集史料功夫的仔細而努力的結果。巧的是我歷史老師、生理衛生老師、外語老師,皆是那個時代的歸國華僑,南方人居多。在他們的記憶中境外的華人對我族文化有著特別的更多的史料來源。而我們是在漢後《周易》的影響下,早已消失了對上古真實歷史的審視判別能力,看看上面那張圖就可以知道其端倪出自哪裡了。

用你的“
秦人祖先大业与大费”幾個字在網絡上搜索一下,很快會出現你想要的只是與答案,我也在學習中。目前只能是這樣了,要等秦皇大幕打開之時,其真*相會大白於天下,相信會有許多的傳說、捏造、意淫的“著作”也會恥於儒釋道的各家門邸。

淺龍上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20 18:05:02 | 显示全部楼层
j_ming 发表于 2016-8-19 19:40
《系辞》开头讲天尊地卑贵贱有位,这个思想很明确地不属于儒家思想,而是出现在黄老的典籍里。

老子棄周入秦,是被秦穆公邀請去的,是想看他 著的“三絕”著作,就是《德經》、《道經》。秦人規矩:不許儒人進入秦地,見一個埋一個!因此周儒也不敢貿然闖秦地。如果相范曾大人那樣會背誦《易傳》上下全篇,估計在始皇時期老早就給埋了~!未見真*相盲目忠信。再看帛書《繫辭》中的子曰語境,可領略老子身影常在。

法常 老子图.gif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20 18: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浅龙勿用 于 2016-8-20 18:42 编辑

北方文化與南方文化確實有別~,少讀姬姓後代人所著等等書籍,那裡面缺失華夏文化實在太多,更多的是在疊綴意淫的假說。

吉人之辤寡,趮人之辤多,无善之人亓辤斿,失亓所守亓辤屈……”——帛書《繫辭》

他們一切
大夏文化的缺失是源自上古大洪水氾濫的記憶~!
《周易》如此;百家爭鳴更加如此。


淺龍上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20 21:49:1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27 17:40:56 | 显示全部楼层
【轉貼】
http://www.dongzulm.com/thread-100013-1-1.html

萨燧文化

萨    燧    崇    拜  



作者:粟明清


   (《萨燧文化》一书中的一章)

                     
                                                               
        第一节  萨玛敬燧
        第二节  萨燧的伟大创造
        第三节  萨燧是中华万姓之祖
        第四节  萨燧的原型人物
        第五节  萨坛建筑
        第六节  接萨安萨
        第七节  坛萨里的埋藏物
        第八节  神奇的祭品
        第九节  神秘的祭祀
        第十节  燧石取火仪式
        第十一节  芦笙歌舞是萨燧的呼唤
        第十二节  萨燧神系
        第十三节  萨文化原生符号缺失
        第十四节  萨坛源于高庙城头山祭坛
        第十五节  萨坛文化不可思议
        第十六节  各地燧人氏陵园与萨坛比较
        第十七节  几个重大发现
        第十八节  人类的崇石情结

      侗族建寨先建萨坛,侗族祭萨先祭萨燧,侗族请神先请萨燧,萨燧无所不在,无所不能,是侗族至高无上的祖神。从远古时代以来,萨燧始终活在侗人心中。

            第一节  萨玛敬燧

      研究萨燧,首先弄清萨燧的名号。
对于萨燧侗族民间有不同称呼,学者们也有不同写法,但从来没有哪个认真去研究萨燧的名号。现在见诸于文字的称呼有:萨玛、萨岁、萨玛庆岁、萨玛庆子、萨玛天岁、萨天巴(萨巴闷)等等。
      认同的解释是:萨,是祖母。玛,是老大,即大祖母、老祖母的意思,萨天巴也是大祖母的意思;萨岁,是萨玛庆岁的简称;萨玛庆岁、萨玛庆子,这里的“庆岁”、“庆子”显然只是口音差异。有学者把“庆”解释为天,取其三宝萨堂“萨玛天岁”的意思,“天岁”是庆岁的音转。原生性之“庆”却不是天的意思。萨岁的全称是侗语,我们就应该遵循侗语的构词和语意来理解。据侗族古歌说,侗族有六十种姓,“庆”,是区别种姓的用词,汉语是“贵姓”的意思,侗语叫“庆盲”?(如“孝庆盲”──你们贵姓?),但用“敬”字音比较准确,即“敬盲”?庆岁的“岁”字,学界没有作出任何解释。民间则说我们的萨玛敬岁,“敬岁”,用侗语解释就是姓岁,也就是说,我们的始祖母岁姓。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度时期,所以中国的许多古姓都是女字旁。如姬、姚、妫、姒、姜、嬴、姞、妘等等。姓是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如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那么,岁姓从何而来呢?它储存何种文化信息?笔者认为,岁是燧字的音转,是燧字的异写,它的原生性信息是史前神化人物燧人氏,查阅史前古籍记载,燧人氏是我国史前神话时代最早的部落首领,是华胥氏、伏羲氏、女娲氏的前辈。燧人氏风姓,华胥氏、伏羲氏、女娲氏皆风姓,风姓是中华民族的万姓之祖。燧人氏,是发明燧石取火的名号,在其名后加氏为称,是东周之后对上古传说中的帝王、部落首领的称法,如燧人氏、伏羲氏、女娲氏、少昊氏等等。实际上这些称呼不是他们的姓名,而是以他们的创造发明所得的名号。以创造发明为名号,这是古代的贯例,如帝炎、帝明等等,说的是发明干兰建筑,发明种棉。燧人氏是发明燧石取火的名号,后世都叫她的名号,故有“萨燧”、“萨贝”之称。清末著名学者尚秉和先生说:“火自无而有者也,其发明至为难能。……其功又进于有巢,而即以是为帝号,可见当时之诧为神圣,而利赖之深矣。”在侗语中是敲打叫萨,锤打叫燧。在古代母系社会里,人们在敲打石头加工石器中,常常冒出火花,在偶然之中,火花浅到易燃的物体上而燃烧起来,从而发明人工取火。萨、燧这两个语意相近的侗语词连起来成了燧人氏的侗语称呼,“萨”也成了祖母的称呼;并以萨为词头,创造了“萨岜”(锤石头)、萨共(打工)、“萨贝”(灶神)、“萨平”(坪子)、“萨言”(屋场地)、“萨艳”(园地)、“斗萨”(祭萨),以及萨燧神系中诸多萨神等等一系列词语。在《侗台语是古代的普通话》一章有详细的论述;有些专家学者不懂侗台语,把燧人解释为从黑暗中走出来的意思,说遂、隧、燧、邃四个字同音,都与"贯通黑暗"意义相关:遂表示完成,其本义相当从黑暗的隧道中走出来,有豁然开朗的意味,如遂心、遂愿等;隧就是开掘隧洞,隧道中当然黑暗;燧是在木块上钻洞,目的在于取火;邃指空间或时间的深远,如同在隧洞中一样,难以辨明前景。发明人工取火虽然有“豁然开朗的意味”,但远古时代还没有文字,那时的原始人不可能用燧字字意来表述自己的发明,这种解释是牵强附会的。
      总的来说,在萨燧的研究中,主流观点是认为萨燧是远古时期的一个神话人物,是图腾崇拜、太阳崇拜、土地崇拜、生育崇拜的产物,而不是历史人物,人文始祖。然而萨燧坛里埋藏的圣物及奇特的祭祀用品雄辩地说明,萨燧不是神而是人,是中国历史上的三皇之一。说明远古时期的侗族先民是人工取火、水稻种植、伏羲八卦的创造者(后面有详细的论述)。遗憾的是我们的一些侗族学者对此抱着怀疑的心理。不敢理直气壮地宣扬我们侗族先民的伟大创造。
      由于萨燧发明人工取火,使人类彻底脱离动物界,因此,雒越民族都尊崇燧人氏为始祖母。侗族叫“萨燧”,仫佬族叫“萨兮”,布依族叫“万岁”,羌族、毛南族、壮族、瑶族叫“伏羲”, 水族叫 “伢俣”,苗族叫“萨姆”也叫“伏羲”,云南克木人叫 “查马”, 苏、皖、浙一带的百越民族叫 “沙茫”, 日本人叫“萨摩”、朝鲜人叫“撒玛”,还有些民族叫“萨嬷”、“莎妈”,远在北美的印第安人易洛魁族也叫“萨姆”,苏美尔人称“萨姆媭”等等,从这些称呼来看,我们可以把它分为两组,一组以燧人氏燧石为称,简称为“萨燧”,燧、兮、岁、羲、俣、媭是一音之转。一组以燧人氏是大祖母为称,筒称为“萨姆”,姆、嬷、摩、玛、马、妈、茫是一音之转。可以说,中国南方的少数民族及东南亚稻作民族都尊崇“萨玛敬燧”为始祖母。可见,在远古时代,他们是同出于一个女性始祖的特殊亲属关系。有学者认为萨岁又叫萨玛、萨堂、萨柄,萨巴等,诸不知,萨堂是供奉萨燧的殿堂(侗语叫顶萨);萨炳是辫婆,是吃血鬼;萨巴是萨玛的另一种说法,在母系家庭中以巴为大,巴是大姑婆的意思,萨天巴就是最大的姑婆。
       那么,“萨燧”又从何而来?侗台语称捶击为“萨”,有“萨岜”(捶石头),“萨苟”(舂米),“萨随”(打糍粑),“萨共”(打工),“萨亚”(耕田种地),“萨卡”(打桩)等语词。侗台语称敲打为“燧”,燧石,侗语是“燧岜”,即敲打石头。燧石生火,但不是敲打任何石头都能生火的,所以燧石又叫火石。火石就是硅石,火镰与火石相摩擦冒出火花,这个取火方法一直沿用到现在。在侗语中,燧又引伸为贝(即火),故又称萨燧为“萨贝”;可见“萨燧”是捶打的意思,在石器时代,凡器皆以石为之,原始人捶打石头做石器,把石头称作“岜”,萨、岜互为音转,萨也是石头,岜也是石头。萨坛里和萨堂里必须有白石(硅石),白石头成了萨燧的象征。在萨堂里的神龛上用几个白石堆积起来,头上罩一块头帕,打一把黑伞,便是萨燧的塑像。可见,侗族的“萨燧”,汉文字的“燧人氏”皆因燧石取火而得名。祖母称为萨也就由此而来。
      萨燧崇拜,是侗族的一种集体信仰,有说是侗族的原始宗教。宗教是以信仰为基础的组织,有宗教必有信仰,但有信仰不一定有宗教。侗族崇拜萨燧就属于有信仰没有宗教的自然崇拜、人文信昂。
     萨是怎样产生的?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不是空穴来风。它们都是来于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或不认识。对于还未认知的神秘力量是神话的来源,它以神话的方式传承下来。对于已经认知的自然力量,则是利用的对象。人类对自然界的火,从神秘、恐惧到利用的认识过程,萨燧发明燧石取火,说明人类征服了一种伟大的自然力,掌握这种自然力,使人类生存能力有了飞跃的发展。而燧石取火是石器时代母系社会至高无上的祖婆发明的。鲁迅先生说:“因为‘知其母不知其父’的缘故,娘儿们曾经统治过一个时期,那时的祖老太太大概比后来的族长还要威风。” 这就是说,始祖母崇拜产生于母系社会,那时的女性祖婆是部落的统治者、主宰者,是财产的占有者、继承者,是生产生活及战争的决策者指挥者,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燧人氏发明燧石取火,使人类进入熟食时代,当为母系社会祖老太太们的代表人物、神性人物,被后世拥戴为“萨神”。因此,萨燧不是宗教观念的产物,而是母系社会的产物,是始祖崇拜。

湖南通道高步萨玛敬燧坛

榕江三宝萨玛天岁元堂


(待續)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27 17:42:1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节 萨玛敬燧的伟大创造

      燧人氏生活于石器时代,是发明燧石取火的一个代表人物,是一个时代成就的反映。“燧人氏”这一词汇在中国上古神话中普遍存在。据《韩非子五蠹》记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民食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古史考》云:“太古之初,人吮露精,食草木实,山居则食鸟兽,衣其羽皮,近水则食鱼鳖蚌蛤,未有火化,腥臊多,害肠胃,于使(是)有圣人出,以火德王,造作钻燧出火,教人熟食,铸金作刃,民人*大悦,号曰燧人。”《三坟》云:“燧人氏教人炮食,钻木取火,有传教之台,有结绳之政。”《汉书》亦有“教民熟食,养人利性,避臭去毒”的记载。清末著名学者尚秉和先生说: “或谓火化而食始于庖羲,故以为号,岂知燧人既发明出火,其智慧岂尚不知炮食?况炮者裹肉而烧之,燎其毛使熟耳。在熟食中,燧人氏不仅发明了人工取火,而且最早教人熟食。”尚先生在《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中还说:“由今追想未有火之先,凡肉皆生食,其有害于人而夭折者,不知凡几,且不知味。及得熟食,肉之腥臊者忽馨香矣,草木实之淡泊寡味者忽甘腴脆关矣,水之冰者可燠饮,居之寒者可取温矣。至黑夜燔柴以御虎豹,犹后也。当夫登台传教,广播为用之时,万民之感为至粗之法。燧人去伏羲近,伏羲益发达美备耳。其创于燧人,无疑也。”尚秉和先生认为,“戴庆幸为何如,真惊天动地之伟业矣。既有火则可冶金作刃及他器用。未有火之先,凡器皆以石为之,今所谓石器时代也。”
       在远古蛮荒时期,人们还不知道利用火,东西都是生吃的,生吃植物果实还不算,就是打来的野兽,也是生吞活剥,连毛带血的吃了。到了黑夜,四处一片漆黑,野兽的吼叫声此起彼伏,人们蜷缩在一起,又冷又怕。人工取火的发明结束了人类茹毛饮血的时代,开创了的新纪元,使人类彻底摆脱了动物界。所以,燧人氏一直受到人们的敬重和崇拜,并尊他为三皇之首,奉为“火祖”、“火神”。侗台语叫“萨贝”。贝,即火。萨贝,即火神。  
火的现象,自然界早就有了,火山爆发,有火;打雷闪电的时候,树林里也会起火。可是原始人看到火,不会利用,反而怕得要命。后来通过无数次的观察、体验,才发现火可以烧野兽吃,可以照明,可以取暖等等,对人类有很大的好处。
      传说燧人氏从啄木鸟钻木取虫,发出火星得到启发,使用钻木取火的方法取火种,但这种方法很艰难,好不容易才取得火种,还得想法子把火种保存下来。为了保存火种,大家就轮流值日看守火种,长年累月,没有尽头。由于多种原因,常常使得他们失去火种而重新陷入黑暗之中。这种状况显然是不适应人类生活的需要。原始人在制作石器时,发现石与石相击也能冒出火花,于是发明了燧石取火的方法,这个方法比钻木取火方便多了,但用什么引火呢?在制作石器时无形中火花溅到易燃物上燃烧起来,经过反复试验,人们终于发现艾绒是最好的引火材料,只要有一颗火星溅上去,它就燃烧起来了。从此人们再也不需要轮流看守火种了。大发明家爱迪生发明白炽灯,仅试验用做灯丝的材料就多达上千种,由此可以想像古人发明钻木取火、燧石取火的方法同样是一个很艰难的探索过程。 
      人工取火是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造发明。恩格斯说:“就世界的解放作用而言,摩擦生火还是超过了蒸汽机。因为摩擦生火第一次使得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后与动物界分开。”
郭沫若先生在《中国史稿》中说:“人工取火的发明,对于远古人类的生活无疑起了极为重大的作用,引起后人极大的重视……”
赵朴初先生曾作诗道“燧人取火非常业,世界从此日日新。”
      有了火的帮助,就有了光明,有了温暖,有了熟食,人类食物的来源就扩大了。人类的生理和思维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而彻底摆脱了生物界,有了人类社会。
      野兽有怕火的天性,有了火就可以用火来驱逐野兽、保卫自己,也可以用火围捕野兽。在甘肃大地湾遗址和陕西半坡遗址,每个半地穴式原始住房的进口处都有一个火塘,这一位置设置透露出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如果是为了照明和取暖,火塘的位置应该设在房子的中间,效果才好。设在进口处,说明火塘是为了防止野兽半夜偷袭。
      有了火,就有了冶金作刃及他器用,从而大大拓展了人类的生存空间,人类生存能力有了飞跃性的进步。
据古籍文献记载,燧人氏还有许多发明:
      燧人弇兹氏织女发明搓绳技术,创立“结绳记事”
燧人氏观察天象以明天道 燧人弇兹氏发明《河图》、《洛书》(柯约耶劳创《河图》,柯诺耶劳创《洛书》)、创造人类早期的符号文字。《尸子》云:“ 燧人上观星辰,下察五木以为火。”“观星辰”即《河图》内容,“下察五木”就是《洛书》记录的五行内容。 河图表现的是二十八宿的自然方位,洛书*记录得却是由遥远的二十八宿规定的五大行星的运行规律。并用黑白两色画出了河图洛书图象。 正因如此,后世伏羲才可能根据河图洛书造设八卦即《易象》体系。
      燧人氏代表了伏羲女娲出现之前人类进步的发展史。这是“萨玛敬燧”原生性文化内涵,也是“萨玛敬燧”这个神性人物内存的远古文化信息。


(待續)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27 17:43:1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节 萨燧是中华万姓之祖

      中华文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始于燧人氏,燧人氏是中华民族可以考证的第一位祖先。
萨燧,是“萨玛敬燧”的简称。萨,是祖母,“萨玛”二字说的是“大祖母”,“敬”是“贵姓”的意思,“燧”才是“姓氏”。古代雒越人是“姓”与“名”不分的民族。“燧”既是“姓”,也是“名”。合起来讲,就是:“我们的大祖母(始祖母)姓燧”。
      萨玛敬燧,风姓。燧,是发明燧石取火的名号,史称燧人氏,距今约二万年左右。燧人氏创立“氏族图腾徽铭制”,始立姓氏为风,这是中国人最早之姓。风与凤在古代是相通的,风姓也可理解为凤姓,是鸟图腾氏族。之后,有的以百鸟为姓,有的以百兽为姓,有的以百虫为姓,有的以百鱼为姓,有的以山水为姓,有的以草木为姓,五花八门,无所不有。伏羲是燧人氏的后世,《帝王世纪》云:“伏羲氏,风姓也。”又《竹书纪年》曰:“太皋伏羲氏,以木德王,为风姓。”神农后稷也是风姓。伏羲时期,为制嫁娶,姓与氏有严格区分,以女子为传承中心的宗族皆称姓,以男子为传承中心的宗族则称氏。“氏同姓不同者,婚姻互通;姓同氏不同,婚姻不可通。”远古的先民以姓氏制嫁娶,实现了从愚昧向文明的跨越。
风姓是中华民族的第一姓,燧人氏是中华民族的万姓之祖。创立风姓,标志着中华民族的诞生,中华民族的百家姓、千家姓、万家姓都源于风姓,我国现在所有的姓,所有的民族都是风姓的传人(据统计,中国有单姓6931个)。所以说风族是中华民族之根,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文脉、族脉、地脉、国脉。华胥氏、神农氏、太皋氏,女娲氏、少皋氏,黄帝天鼋氏,炎帝氏,蚩尤氏,他们的共同祖先是燧人氏。
      什么是始祖?历来人们都没有认真思索这个问题,人云亦云,儒家们说炎黄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人们便说:我们是炎黄子孙。现在我们应该澄清的时候了。所谓始祖有两个概念:一是社会学意义上的人文始祖,是指开拓人文文化,为中华文明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人;二是人类学意义上的始祖,是指最初得姓的祖先、有世系可考的远祖;按照这个概念和定义,炎黄既不是人类学上的始祖,也不是最初的人文始祖。人文始祖是开拓人文文化的人,他们也可以是单项的,也可以是多项的,八代炎帝,就是八个方面的创造,炎黄也是中国历史上千千万万个创造发明者之一。把炎黄尊为华夏始祖,是汉朝以后的事情,在那之前,华夏儿女都不尊崇黄帝。现在南方诸多少数民族,都说燧人氏是他们的始祖,他们是燧人氏的子孙,伏羲女娲的后代,神农后稷的后代,蚩尤天王的后代。
      蚩尤巴有个“蚩尤是不是中华人文始祖”的讨论,有300多人发言、跟帖,绝大多数网民都认为蚩尤是中华民族地地道道的人文始祖。
“我是汉族,但我从来不承认炎黄是我的祖先,我的祖先只有蚩尤一个!!蚩尤当时是占据了今天的中原大部分地区的 而且历史上在汉代以前是没有汉族这个民族的 ,是因为汉朝成立才有所谓的汉族一说, 相反是蚩尤统领下的九黎和他的百姓构成了今天的汉民族 ,所以有黎民和百姓这样的说法, 可见蚩尤才真真正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个人认为蚩尤的地位是比炎黄二帝的高得太多了。”
      “ 我们是苗族 ,我们承认是中国人 ,但我们从来都没有承认我们是炎黄子孙。”
      “ 要真追根数源,汉族并不是从原生态的自然部族发展而来的,而是综合了各种现在所谓的少数民族才产生的。不信你可以去查查历史,早在夏商周之前,有没有汉族这个名(民)族。”
      “据说黄帝轩辕氏是羌族”,“炎帝帝榆罔和蚩尤是神农氏族的后代,九黎三苗族人。”
这些观点有一定的代表性。
      古代的部落首领都是创造发明者,也就是人文之祖。他们是首创某一人类生存技术之人,这种创造发明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也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人类的一种鲜活的力量。因此人文之祖不是一个人,而是许许多多的人。炎黄有什么创造发明呢?儒家们说,黄帝发明舟车、开创农耕,养蚕织布、天文立法、初创官制等,炎帝制作耒耜教人耕种,发明中草药创巫医巫术等等,历史明白不误地告诉我们这些人类文明早在黄帝时代之前就已创造出来了,澧阳平原的考古资料证明,早在10000—6500年前,雒越民族就已经发明了农耕、粳糯、耒耜、巫文化、纺纱织布、舟楫、陶瓷、干兰建筑等等农耕文化,那个时候炎黄还没有出生。所谓炎黄的创造发明只不过是儒家们把中国历史上前前后后的人民创造发明都往炎黄身上堆积罢了,听起来都非常可笑。可见,炎黄也不是人文初祖。
      中国历史可以追逆到一万五千多年前的燧人氏时代,炎黄时代距今才5000年,更谈不上是中华民族的人根始祖。人文始祖可以是许多人,而人根始祖只有一个。从中华民族的血脉、族脉、文脉、国脉来看,炎黄不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中华民族的始祖非燧人氏莫属。一,燧人氏是开创姓氏的祖先,她姓风,是中华民族万姓之祖。二,有世系可考,燧人氏、华胥氏、伏羲氏、女娲氏……均风姓。三,开拓人类火文化之先,燧人氏发明燧石取火,使人类从动物界中分离山来,开创人类历史文化新纪元,是真正的人文初祖。所以,燧人氏既是是人类学意义上的始祖,也是人文学意义上的始祖,是中华民族的真正始祖。中华民族不是炎黄子孙,而是萨燧子孙。


(待續)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27 17:44:5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节 萨玛敬燧原型人物  

      百越后裔各族都尊崇萨燧为始祖,其中雒越后裔雒粳(侗族)是萨文化的衷实继承者。他们从立坛到祭祀、从祭品到仪式有一套完整的、让人称奇的文化体系,一直保存至今。由于历史远久,源远流长,有许多原始文化逐渐模糊。到当代人知之甚少。并产生许多疑虑,其中争论较多的是萨燧有没有的原型人物?原型人物是谁?   
      “萨玛敬燧”有没有真实的原型人物呢?侗族学者们进行了许多有益探讨,是萨燧研究中的一个热点。纵观众多学者的研究,“萨燧”有五神说:祖母神、社神、英雄神、土地神、女娲神。
      在众多的研究文献里,英雄加祖母是主流观点。因此,我们有必要盘点历史上雒越民族所产生的女英雄,以澄清萨燧的来龙去脉。
《后汉书》说“雒越多女将”。秦汉时期最出名的女英雄要数征侧,征贰两姐妹。她们的父亲是雒将,也就是部落首领。据《后汉书》的记载,征侧,征贰甚雄勇。在汉武帝平南越之后,就宣布以其故俗治,无赋税,可到东汉不一样了,经历了百年的输出文化与经济发展,交趾的地区属性已经改变,光武帝决定向交趾地区收税,并且要取消“其故俗治”,实施中央集权制,把基层行政权与管理权以及地方立法权收归到中央,如此一来,雒将群体就受到了双重打击,政治特权没有了,经济特权也丧失了,故而决定起兵造*反。苏定以征侧诗索造*反为由,杀*死征侧的丈夫诗索,这个事件反映了中央与地方的冲突。为恢复雒王天下,为丈夫报仇,征侧征贰遂起兵造*反,一举打败了当地的官军,攻占了交趾郡。当时南方土著受汉朝那些昏官的压迫也受够了,顿时纷纷响应。九真,日南,合浦诸郡皆叛,攻陷了六十多座城池。征侧干脆建立政府,自封为女王。面对危机,汉光武帝只得任命大将马援为伏波将军平定叛乱。经过两年时间,马援彻底击败了征侧征贰姐妹。二征姐妹虽死,当地土著仍然纪念她们。现在,当地还有她们的塑像。站在汉族的立场看,她们固然是叛乱。而站在当地越族人的观点来看,她们又何尝不是英雄呢?
      孟婆、冼夫人、杏妮也是雒越的三位女英雄。在萨燧研究中,这三位女英雄被一些学者尊为萨燧的原型人物。
      孟婆说。孟婆说主要流传于龙胜县,诸葛亮降服孟获后,孟婆率众与官家兵马英勇交战,人们敬为女英雄,作为萨燧来祭祀。
杏妮说。黎平民间传说“萨燧”的原型人物是侗族姑娘“杏妮”(婄奔)。杏妮的故事发生在封建时代,侗族地区进入封建社会从宋代开始萌芽,到明代才较为成熟。起因是由侗族姑娘仰香及其女儿杏妮与财主李从庆的矛盾发展为螺蛳寨侗民与李从庆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最后杏妮率众与官兵交战,因寡不敌众,杏妮携两女跳下悬崖,殉难于弄塘凯。有些侗族学者一方面承认萨燧崇拜已历经数千年,一方面又认定仅有数百年的杏妮为萨岁,自相矛盾。
      冼夫人说。冼夫人名冼英,广东高凉人,公元512年生,公元602年逝世,享年90岁。况夫人是高凉洗氏之女,世代是南越的首领,辖地千里,统属部落十余万家。夫人从小聪敏过人,而且多谋善断。她在童年时候就练就了一身过硬本领。她熟习经*文,知诗识礼;软硬武器,样样精通。因此,夫人于少年时代就能指挥部队行军作战,南越各部落对她都非常敬佩。不久,她便从冼氏家庭中接替了俚族大首领的职位,不足二十岁,就已成为南越部族的主干,以维护国家统一、安定南疆为已任,成为率领千军万马的统帅。一个黄花少女就成了“拥有十余万家”的部落大首领,岭南六州统帅,的确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周恩来总理曾称她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巾帼英雄。”
      广东高州(高凉)西连广西,北靠云开大山,扼粤桂六县市要冲,云开大山跨越广东的郁南、罗定、信宜和广西的梧州(苍梧)、岑溪、容县、北流、陆川等县市,东面与云雾山相交,为广西、广东两省区界山。广西北流市与广东高州市、化州市、信宜市接壤。
      南朝时,岭南汉、俚民*族*矛*盾激烈,公元527年梁武帝萧衍诏令“讨平俚洞立高州”,于是派皇侄萧暎为征南将军,以高要太守西江督护孙冏为主将,新宁(新兴)太守卢子雄为次将,发动了攻击岭南俚人的战役。孙、卢继而以强大兵力越过云雾大山,横扫沿海平原和丘陵地带的俚人村寨,将俚人村寨抢光后放火烧成废墟。孙冏假借招抚封拜之名,召集各部落首领到高要参加军事会议,设伏擒杀。冼夫人的父亲和叔父先后被害。作为俚人首领的冼夫人时年才15岁,为了保境安民,她与其兄冼挺毅然率领部众撤出平原和丘陵地带,退守云雾山脉南段其中心根据地的深山丛林之中(即今高州市平云山、飞龙山、石龙和阳春市双滘、八甲一带),利用高山深谷,地形熟悉,开展非对称战争和游击战争,以武力反击孙、卢两霸的杀掠。在高山深谷之中,在盘曲绝险的半道上,埋伏军队,不敲锣、不击鼓,出奇不意出现在平原上,出击敌人的心腹之处,使敌人无城可守,无兵可用。最后不得不败退。坚持七年艰苦的抗争,终于战胜了孙、卢两霸的征剿,迫使南朝政权停止了内战。从这场旷日持久的恶战中,充分体现出冼夫人不仅是一员冲锋陷阵、武艺绝伦的勇将,而且是一位杰出的军事谋略家。
       高凉太守冯氏一家原是从北燕来投靠宋王朝的,既无当朝的士族做后台,又无地方豪强做依靠,加之他们是深入南越民族聚居的中心地带内任官的外地汉人,存在着一定的民族偏见。因此,他们的官职虽然不小,却指挥不了当地的南越土著民族。当冯融知道冼氏家庭出现一位文武双全,品貌兼优的女首领,便想通过这门亲事与地方的强大部族结成联盟,以结束自己家族独立无援的政治地位,从而更好地推行王朝政令,效忠朝廷,统治地方。梁大同元年(535年),罗州(今化州市)刺史冯融,便亲自上门拜访。冯融在俚洞首领府内,只见冼英仪表大方,态度从容。谈及军政之事对答如流,言辞精辟,智辩纵横。冯融十分钦佩,赞叹不已。他即托媒说亲,要给自己时任高凉太守的儿子冯宝娶为媳妇。
      为了发展岭南俚族大业,这位有远大抱负的雒越女子,冲破民族偏见,毅然接受了冯融的聘礼,与其子高凉太守冯宝缔结了婚姻。冼冯联姻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冼夫人的威望也更高了。大同六年(540年),冼夫人时年28岁,海南儋耳等部落千余洞也前来归附冼夫人。冼夫人根据管理的需要,请命于朝,在海南设置崖州。从此,实现海南岛永远回归祖国怀抱。
      梁大同元年(535年),冼夫人二十四岁时,与高凉太守太守冯宝结为为夫妻,在冯府,仍掌管军政大权,戎马生涯,战功卓著。
   梁武帝太清三年(549年)三月,冼夫人时年37岁。海南王侯景叛梁。他发兵攻陷台城(今南京附近),梁武帝萧衍被困饿死。广州都督肖勃征集兵力援台。高州刺史李迁仕被召往救援。大宝元年(550年)六月,李迁仕借出兵援台之机,乘势出兵占领大臬口(今江西吉安市南),然后称病不再前往台城。接着,他派人回高凉召冯宝前往州府议事。妄图拉冯宝加入反叛之中,李迁仕的阴谋被冼夫人识破,她告诫冯宝不要中李迁仕的计,过了几天,李迁仕果然谋反。冼夫人交待冯宝:李迁仕留守高州,力量单薄,防卫力量不足。我们要施展计谋智取高州,消灭叛贼。冯宝先派一使者往高州拜见李迁仕说因身体不适,不能躬亲拜见,特备厚礼遣夫人前来参见。李迁仕听了冯宝派来的使者的介绍后,果然十分欢喜。他走上城楼一看,只见夫人领着一队挑夫,个个挑着礼物,珊珊朝城而来。众人来到城下时,李迁仕连忙命令守城士兵大开城门,迎夫人率众入城。夫人入至内城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抢占城池。李迁仕见状,知道情况不妙,匆匆应战。最后,他抵挡不住夫人军队勇猛的进攻,只好落荒而逃,狼狈地带着一些残兵败将,败退到宁都(今江西宁都县)躲藏。冼夫人率兵乘胜追击至江西赣石时,与兴兵北上援台的高要太守陈霸先部队会师。两支部队联合一起,共同追击李迁仕。他们配合紧密,平叛战斗进展迅速。太宝二年(551年),他们终于擒获了李迁仕,押往南康(今江西赣县西南)斩首。552年陈霸先在冼夫人的大力资助下终于打败侯景,收复了建康。至此,平定了侯景之乱。
      梁末陈初,社会动荡。永定元年(557年)十二月,冼夫人时年45岁,丈夫冯宝病故,岭南大乱。冼夫人挺身而出,为朝廷分忧解难。她利用自己的威望,抚慰岭南百越各部落,终于使岭南各州平静下来,保证了岭南地区的社会稳定。
  永定二年(558年),夫人派遣时年九岁的儿子冯仆,率领着岭南各部落首领到丹阳(南朝国都建康,古称丹阳,亦称建康,今南京市)朝见陈武帝。陈武帝因念及冯宝过去对他的全力资助以及冼夫人协助朝廷怀集岭南之功,即封冯仆为阳春郡(今阳春县)太守。
      太建元年(569年)十月,冼夫人时年57岁,广州刺史欧阳纥谋反。次年二月,欧阳纥派人召阳春太守冯仆至高要(今广东肇庆市),引诱他参加叛乱。冯仆至高要后,了解到欧阳纥的全盘叛乱计划。他虽不愿意协从叛乱,但已身陷贼巢,难以脱身,只好密令随从速回良德将这里的情况禀告娘亲冼夫人。夫人接到密报后,知道事情危急,况且冯仆又被扣于高要,如若不从,极有被杀之可能。怎么办?夫人经过慎重考虑,权衡了国家与个人的利益后,正义凛然地说:“我为忠贞,经今两代,不能惜汝辄负国家!”于是,冼夫人即调兵遣将,加强防卫。同时亲自率领百越酋长,带着各个部族的强马精兵,北上抗击欧阳纥。他们与陈朝廷派来的平叛大将章昭达的水陆大军,互相配合,形成南北夹击之势。广州刺史欧阳纥的叛军,在冼夫人和章昭达官兵的迫击下,溃不成军。最后欧阳纥被擒,送至建康正法。至此,平定了欧阳纥的叛乱。
      平定叛乱后,陈宣帝陈顼对冼夫人等有功人员分别朝廷封赐。阳春太守冯仆因机智及时地向冼夫人提供欧阳纥的叛乱情报,使冼夫人迅速决策平叛有功,被封为信都侯,加封平越中郎将,调任石龙(今化州县东北部)太守;册封冼夫人为中郎将、石龙太夫人,并赏赐有四马拉动的座车一乘,鼓乐队一部,锦绣将旗一面,以及杖仪符节一枝,出巡仪式及礼节待遇,按刺史官职标准执行。
      祯明二年(588年)十一月,冼夫人时年76岁,隋军大举渡江攻陈;次年正月,隋军攻陷建康,陈叔宝被俘,宣告陈国灭亡。
当时岭南地区因为处在特殊的历史地位和复杂的地理条件,各个州郡都未有所附。群龙无首,焉能运行?为此,岭南各郡首领紧急相聚,一致推举冼夫人为主,号称“圣母”,保境安民,维护地方秩序,保证社会安定。
   祯明三年(589年)三月,隋高祖杨坚派总管韦洸带领两万大军南下安抚岭南,但前陈旧将豫章太守徐璒还退守着江西南康,前陈旧将东衡刺史王勇亦在广东境内积极备战抗隋,他们与隋军相拒。韦洸率兵至大庚岭下受阻。当初,冼夫人曾经将从扶南(今广西南宁境)进来的一根精美的犀杖,作为南越地方的土产礼物,朝贡给陈后主陈叔宝。现在,隋王朝为了争取冼夫人的支持,为使朝廷能够顺利接收岭南,于是隋文帝杨坚使命陈后主陈叔宝给冼夫人写了一封信,宣谕陈朝已亡,要求冼夫人以国家利益为重,归顺隋朝,并且取来冼夫人当年进贡给陈后主的扶南犀杖及陈朝兵符作为凭证,遣派晋王杨广携带给冼夫人。
      冼夫人接到陈后主的信件及验明犀杖、兵符等信物后,确信陈朝已亡。她随即召集百越各郡大小首领数千人,宣布了这一确凿消息。当时,群情悲愤,尽日恸哭。他们满含着热泪,纷纷表示要听从“圣母”冼夫人的调遣,为亡陈报仇。
   这时,冼夫人擦干了泪水,深情地看着大家,然后冷静地向他们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表示要面对现实,要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要再挑起战火,要维护国家的统一,保证地方的和平稳定。冼夫人深明大义的言行,终于说服了众首领,归顺隋朝。接着,派遣孙子冯魂带兵北上配合韦洸,擒截徐璒,迎接隋朝总管韦洸进入广州接管岭南。与此同时,举兵强迫前陈旧将王勇降隋。至此,岭南地区避免了一场一触即发的内战,保证了岭南地区的社会稳定。
  隋文帝为了表彰冼夫人支持韦洸接管岭南的功绩,特降御书,赐给冼夫人的孙子冯魂享受与朝廷三司职位同等的礼遇,册封冼夫人为宋康郡夫人。
开皇十年(590年)十一月,冼夫人时年78岁,番禺俚人首领王仲宣与泷水豪门陈佛智一起制造B乱,起兵反隋,并且威逼利诱附近一带的部落首领共同参加叛乱。他们把岭南总管韦洸围困于广州城内,一次又一次地向广州城发动猛烈进攻。在攻城战斗中,韦洸中箭阵亡,由副将慕容三藏代其指挥作战。与此同时,叛军又进兵扼守衡岭,企图切断援官兵的通道。在这危急关头,冼夫人挺身而出,迅速发兵解救广州之危。她派遣孙子冯暄率兵前往救援,但冯暄一时感到为难,下不了手,迟迟不愿发兵。冼夫人知道了这个情况后,勃然大怒!她马上逮捕了冯暄,把他关押在州府监狱里。夫人与冯暄虽是祖孙关系,但在冼夫人的心目,却是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危急关头,国事为重,没渗进一点私情面子。夫人关押了冯暄后,即改派另一孙子冯盎率师讨伐逆党陈佛智。冯盎率师到广州城下,与驻守广州的官兵里应外合,迅速出击,把陈佛智斩于马下。然后,冯盎又挥兵至南海,与隋朝大将鹿愿的援军会师,共同追击王仲宣,获得大捷,胜利而归。
   在冼夫人80岁高龄之际,亲自披上战甲,乘着骏马,张着锦伞,率领着一队手持强弓利箭的骑兵,威风凛凛地护卫着隋王朝派来的特使裴矩,巡抚岭南十州。苍梧(广西梧州)首领陈坦、冈州(广东新会县)首领冯岑翁、梁化(广西永县)首领邓马头、藤州(广西藤县)首领李光略、罗州(广东化州县)首领庞靖等纷纷前来参谒。这些首领过去都参与过王仲宣的叛乱,个个诚惶诚恐。冼夫人对他们进行了诚恳的开导,晓谕了利害,指明了出路,使他们个个心悦诚服。他们为过去参与叛乱的行为痛心疾首,表示痛改前非。在冼夫人强大的军事压力和宽宏的抚慰政策感召下,一场波及岭南夷人首领的B乱事件,终于迅速得到了平息。巡视结束后,根据朝廷旨意,冼夫人让这些首领统率回他们原来的部落。至此,岭南地区重新出现安定局面。
      冼夫人在这次平定王仲宣B乱事件中的出色表现,以及她表现出来的非凡的军事组织能力,令隋高祖杨坚感到十分惊异。他万万料不到,在这远离朝廷中心的边隅地区里,竟然涌现出一位如此杰出的将帅奇才!于是隋高祖立即降下御旨,对冼夫人家族分别进行封赠:封冼夫人的孙子冯盎为高州刺史;赦免冯暄无罪出狱,封他为罗州刺史;追赠冼夫人的丈夫冯宝为广州总管、谯国公;册封冼夫人为谯国夫人。赐宋康邑给冯仆的妻子冼氏。隋文帝还根据冼夫人的才能,授以更高的特权,他给冼夫人开设谯国夫人幕府,配备长史以下的官员,颁发印章兵符,授权她指挥调动岭南部落六州兵马,如遇紧急情况,不需事先请示朝廷即可自行决断。皇后也赐给冼夫人首饰及宴服一套。
       仁寿元年(601年),冼夫人时年89岁,番州(广州)总管赵讷贪赃枉法,残虐无度。当地俚僚民众实在忍无可忍,纷纷四散,逃亡他乡,造成新的动乱。
  冼夫人掌握了赵讷的种种罪行后,即派长史张融上京,上书朝廷,历数赵讷罪状,同时向皇上提出安抚逃亡俚僚民众和进一步治理岭南的具体意见。
  朝廷接到冼夫人的上书后,即遣使者前往番州,查证了赵讷的枉法行为,追出了大批赃物。在大量的铁证面前,朝廷将赵讷下耕,处以极刑。在此同时,隋高祖又降敕书,委托冼夫人为朝廷特使,抚慰各州逃亡俚僚。
  冼夫人接到敕书后,感到此行非同一般,责任非常重大。于是她不顾已达九十高龄的身躯,亲自载着皇帝的御书,自任为朝廷使者,巡视岭南十余州。她向逃亡在外的各部落的俚僚民众宣谕王朝旨意,开导俚僚百姓要以国家利益为重,维护民族和睦,不要搞分*裂,应该重返家园。各州俚僚对朝廷特使冼夫人的诚恳耐心的开导十分感动,一致表示要听从冼夫人的劝导,要以国家利益为重,顺应历史潮流,不搞分*裂,忠心归附朝廷。
    冼夫人顺利地完成朝廷委派的巡视岭南各州招抚亡叛俚僚的特别使命后,再次受到隋高祖的嘉奖:赐冼夫人海南临振县(海南崖县)汤沐邑一千五百户;追赠冯仆为崖州总管、平原郡公。
    仁寿初年(602年)正月十八日,冼夫人病逝。隋文帝即赙赠夫人办丧物品一千段,赐谯国夫人谥号——诚敬夫人,并亲自撰写祭文,派出使者前往拜祭。
   
       综观冼夫人的一生,她的一举一动无不显示出超乎常人的天赋。自少年时代起,冼夫人便开始了金戈铁马的军事生涯,并显示出卓越的军事才干。岭南地区几次关系到国家兴衰存亡的重大战役,按正史记载有四次军事行动是冼夫人直接指挥的:第一是梁太清三年(549)三月擒杀高州刺史李迁仕,配合陈霸先平定了侯景之乱,解救了梁朝的危亡,维护了国家的统一;第二是陈太建元年(569)十月与陈将章昭达配合,内外夹攻,击败了广州刺史欧阳纥的反叛,粉碎了其分*裂国家的阴谋;第三是隋开皇九年(589)二月,打破徐璒的封锁抗拒,迎隋将韦洸入广州,为隋的统一全中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第四是隋开皇十年(590)十一月,番禺俚帅王仲宣和土著酋长陈佛智反隋,冼夫人“在帅堂村点将台起兵救应广州”(1999年12月《广东省志·地名志》),击杀了陈佛智,并与隋将鹿愿会合,联手击败王仲宣,事平,冼夫人又亲自护卫诏使裴矩巡视岭南各地,抚慰亡叛,各州首领纷纷出迎参谒,又一次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在这些重大战役和历史事件中,冼夫人显示出一位指挥若定、高瞻远瞩的军事战略家气度。
       冼夫人逝世后,高州地区处处建立冼太庙,缅怀这位历史伟人。据不完全统计,高州各地保存的冼太庙有304座,其中专祀庙宇125座,兼祀庙宇179座。 除高州地区外,全国许多地方都建立冼太庙,其中在祖国最北端的有辽宁省丹东冼太庙;最南端的有海南省三亚冼太庙。此外,在国外一些国家也建有冼太庙,如在马来西亚的雪兰莪州建有增江冼太庙,其庙内火种是从高州冼太庙引过去的。
(以上资料来源于好搜百科《冼夫人简介》、《冼夫人的传奇一生》等)
      有学者认为“萨燧”就是“冼夫人”。侗学家向零在从江县九洞地区发现一本记叙侗族祖母神萨岁的古籍《东书少鬼》。这本古籍分两部分,前半部为颂词,后半部为颂歌,用汉字记侗语的方法流传的,汉字译文有1200多行。据《东书少鬼》的提供者玉珍老先生说,这本书最初师傅用40两白银到黎平府天甫坝寨去学来的。以后师徒代代相传,到玉珍这一代已有14代了,说明这本书从明代后期流传到现在,已有400多年了。
      书中对萨岁的生平有这样的记载:“天上萨玛天子,坐在宜州本堂,萨玛天子,坐在扬州本殿”这两句话说明宜州是萨玛天子的祖籍,扬州是萨玛天子为官的地方。宜州(别名宜山),位于广西北部,是著名壮族歌仙刘三姐的故乡。扬州古为扬越之地,临近的建康(南京)为六朝政治中心。隋文帝授冼夫人以更高的特权,给冼夫人开设谯国夫人幕府,配备长史以下的官员,颁发印章兵符,授权她指挥调动岭南部落六州兵马,如遇紧急情况,不需事先请示朝廷即可自行决断。这等特权,可不可以算是朝廷的特使呢?
      《东书少鬼》还说萨玛天子“一岁扶萨到州,二岁渡萨到寨,三岁左手接得铜扇,四岁右手接得法扇,五岁头戴银冠,六岁手握银剑,七岁脸宽团圆,八岁左手接得九条珠练,九岁右手接得葛麻细布,十岁经管金钱,十一岁有铜锣八宝,十二岁操磨剑戈,十三岁皇上飲酒(可能是朝廷给予萨玛封官授职的开始),十四岁佩弓带箭(开始率兵征战)。十五岁处事得赢,治兵得旺(是记录她开始建立政绩,武功之年,所以她才“起心杀贼,决心兴起。”到了壮年时期拥有三样法宝,即铜扇、法扇和银剑。兵权在握,战无不胜。她活到九十九岁。(转引自《贵州民族研究》1990年02期)
      《东书少鬼》的记载与冼夫人的生平有许多相同之处,如萨岁14岁带兵打仗,十五岁处事得赢,治兵得旺,曾经指挥打过中原之战、李家王君之战。中原之战就是广东原住民与中原人的冲突之战。平原之战就是梁武帝发动的“讨平俚洞立高州”之战,冼夫人时年15岁;李家王君之战,就是平定李迁仕谋反之战,冼夫人时年37岁。据我分析《东书少鬼》所说的萨燧就是冼夫人。祭萨词里也有这样的词句:“统领神兵,堂堂拥护,部领将帅,处处扶持,施拨云展雾之功,显护国安民之力,壮气腾腾,威风凛凛,名流千古,德播四方。……”
      《萨天巴论》的作者认为,萨燧的原生形态是蜘蛛,这是一种原始宗教和图腾神话萌芽的蜘蛛信仰与崇拜。侗族史诗《嘎茫莽道时嘉》分为创世史诗与英雄史诗两大部分。在创世史诗《开天辟地》中说道,萨天巴住在天上,管理上苍,她是千母之母,千王之王。萨天巴,侗语简称萨巴,巴是大姑婆,天巴是最大的姑婆。在母系社会中,大姑婆就是萨玛,和萨玛敬燧是一个意思。萨天巴有四只手,四只脚,两眼千珠。住在荒凉的天宫中,八面张起银丝网,她派姜夫修天,姜夫造了四根天柱,东南西北各立一根,架起了天蓬,可狂风东刮西扯,天蓬摇摆不定。萨天巴“张口吐出玉蛛丝,一掰一掰抛甩向四方,玉丝蛛呀绞成银丝线,一盘一盘套在天柱上。”把天地拴牢,这些描述严然是是一只大蜘蛛。然而我们看到,萨天巴在开天辟地的过程中,曾经根据需要而不断变换自己的形象和手段。姜夫修天时,她变成一只金斑蜘蛛,马王造地时她造一个火团挂在天上,溶化地上的冰雪,有了江河湖海;她造草木,扯自己身上的汗毛;她造动物用自己身上的虱蛋:萨天巴造人又变成一受伤的老鹰,她从高空掉落下来无力地扇动着翅膀,抖落的羽毛纷纷扬扬。萨天巴得到四个萨狁的同情和关照,萨狁也得到萨天巴的信任,干是就从身上扯下四颗肉倍子,将其变成四个大圆蛋,把孵化人的重担交给萨狁来承担。侗族古歌《棉婆孵蛋》说:“四个棉婆在寨脚,它们各孵蛋一个。三个寡蛋丢去了,剩下好蛋孵松恩。四个棉婆在坡脚,她们又孵蛋四个,三个寡蛋丢去了,剩下好蛋孵松桑。……”说的就是萨燧造人的神话,和《嘎茫莽道时嘉》一样,这里的“棉婆”是狁婆,狁、棉是同音异写。萨燧是鸟图腾民族,崇拜卵生,萨燧造人松恩松桑是孵鹰蛋所生,故萨燧坛里埋藏的燧石要有一它鸟糞,以象征卵生。可见,萨天巴开天辟地,创造万物,靠的是身上之物,靠的是神奇的生育能力。因此,很难说萨天巴的原生形态是蜘蛛。至于侗族的蜘蛛崇拜另当别论。
      以上所说的原型人物,除了自然崇拜蜘蛛说外,都是英雄崇拜。就其年代来说,最早出现的是秦汉时期的征侧征贰,其次是三国时期的孟婆,再次是南北朝的冼夫人,最后是明清时期的杏妮,都是阶级社会的人物,无法解释萨燧的来龙去脉,难以与萨燧坛里埋藏的圣物挂钩。 吴世华《侗族萨时代初探》认为萨神是原始氏族社会的产物,如果把中古以后的反抗封建压迫的民族英雄的桂冠戴到远古时代先祖母“萨”的头上,应以商榷。(《贵州民族研究》1990年 第2期 )我赞同吴世华的观点。不能移花接木,张冠李戴,把石器时代发明燧石取火的萨燧的桂冠戴到中古近古反抗封建压迫的征侧征贰、孟婆、冼夫人、杏妮等人的头上。
      《关于侗族萨燧崇拜的调查和探讨》认为萨燧是侗族远古传说下来的假定的最原始的女祖先。就是说萨燧是“假定”的,而不是“原生性”的。
邓敏文教授认为,“萨”是原始时代族外对偶婚制度的产物,父之母和母之母是两个婚姻集团的女性长辈。那么这两个婚姻集团的女性长辈为何叫“萨”呢?“萨”的称呼又是怎么来的呢?当女性长辈普遍上升为受人尊敬的“萨”,而萨燧又是萨中之萨,萨中之祖,可见,萨源于萨燧,萨燧又源于燧石取火。没有石器时代的“萨岜”就没有萨这个语词。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始祖崇拜与英雄崇拜是有区别的。侗族有自然崇拜、始祖崇拜、英雄崇拜。始祖崇拜源于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时代,因而最早的祖先崇拜是对女性血缘关系与祖灵的崇拜。这就是说始祖崇拜是指某个民族的开基之祖。可见,人类最初的图腾崇拜、始祖崇拜,实际上也是一种生殖崇拜,亦即对整个氏族的生命力的歌颂与崇拜,古代人都崇拜卵生就是一个实证。侗族始祖母萨燧后来上升到造天地、造人类、造万物的女神。始祖母崇拜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繁衍人类,各民族崇拜的始祖母无一不是造人的神,侗族萨燧分割肉痣造人,壮族始祖母姆洛甲,赤身露体让风一吹,就可怀孕生孩子,等等,祭祀萨燧的五种圣物中,就有三种与发展人口相关(一窝九宫蚁房、一根牵过大路的葡萄藤,一撮古树洞里的浮萍)。人们敬祀始祖母的原意是缅怀萨燧为人类提供火种,弘扬三皇文化,追忆民族之根,报孝祖先养育之恩,祈望祖灵庇佑子孙,福荫后代,人丁兴旺。因此,侗族长期保留始祖母崇拜的文化心理及遗俗,并分为始祖崇拜、远祖崇拜、祖宗崇拜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祭祀仪式及祭品也各不相同。
       远祖崇拜,侗族有神农崇拜、伏羲女娲崇拜、蚩尤崇拜,这些先祖既是英雄也是人文始祖。神农、伏羲、女娲的祭祀已包含在萨燧文化之中。蚩尤是黄帝时代的英雄,距今5000年左右,而萨燧坛源于高庙祭坛、城头山祭坛,距今7800—6000年,因而蚩尤文化没有体现在萨燧坛里。蚩尤是中华民族三大人文始祖之一,祭鼓节就是侗苗民族每7—12年举行一次的祭祀蚩尤为主题的大型节会,时间最长7─15天,规模最大,祭祀仪式最神秘。主要仪式有杀猪请神、醒鼓、簸箕飯、招牛龙、斗牛、杀牛祭祖、牛排阵、制鼓、藏鼓、背水养鱼、投火把烘鸟窝(凤凰涅盘)、游方等,整个节日是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祭品主要是木鼓、牛、鱼、猪。
       祖宗崇拜是祭祀本族本家的祖宗。清明节是一次大祭,日常则在神龛上为祖宗烧香上茶。每逢节气、红白喜事都有让祖宗先用、家人后用的祭祀仪式。 有“留席位,敬亡灵”的习俗,老人过世后,歺桌正面的中间位置给逝去的祖宗留个席位,摆上碗筷、酒杯,短则敬奉一年,长则敬奉一代,且一代接着一代的敬奉下去。
       英雄崇拜,是文化方面、道德方面和人格方面的价值认可。郁达夫在《怀鲁迅》中说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英雄不但指豪杰之士,而且包括圣贤在内。所以崇拜的对象,是意志的目标,追效的模范。黑格尔说:“崇拜是 一种精神与精神的交契”。英雄崇拜也就是自己精神上所寄托、内心深处所企望的仰慕者,一旦得到崇拜的对象,自己的精神,也就因此而得到安息之所。历史上人们尊释迦牟尼为佛祖、尊鲁班为木匠行业始祖、尊扁鹊为中医始祖、尊子贡为儒商始祖、尊仓颉为文字始祖,等等,这些人都是为人类文明作出伟大贡献的英雄,但不是始祖母。侗族敬仰“杏妮”,是对她的献身精神的认可,是英雄崇拜,而不是始祖母崇拜,其理由很简单:一是杏妮其及事迹产生于封建时代,也就是说明代之后,说她是始祖母不合时宜;其二,她不具备开基之祖繁衍人类的特征。之所以说她是萨燧的原型人物,是英雄依附之故。其三,从萨燧坛的内部结构、祭萨祭品来看,与杏妮豪不相干。
可见,始祖母崇拜与英雄崇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
       那么,萨燧的原型人物是谁呢?根据本人的研究,她就是发明燧石取火的燧人氏。
      人类最初的社会是原始社会,原始社会人们的劳动工具是石器,所以叫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人们用敲击的方法制作工具,新石器时代则用磨制的方法制作工具。从考古发现来看,有石刀、石斧、石奔、石凿、石镰、石铲、石锄、石箭头、石网坠等。可见,石器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劳动工具。之后又用石头磨制骨针器、角器,如捧、矛、箭头、鱼镖、锥、针等劳动工具和用品。而第一个使用石头为人类取火的人,就叫做萨燧 。侗语称石头为“萨”(岜),称敲打为“燧”,“燧石取火”是萨燧的汉釋,史书称其为“燧人氏”。《韩非·五蠹》篇记载了燧人氏“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的传说,反映了古代人类学会人工取火的史实。《礼记·礼运》:“未有火化,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麻丝,衣其羽皮。”燧人氏发明燧石取火,使人类由茹毛飲血进入熟食时代,人类就与动物彻底分开了,这是人类的伟大进步,燧人氏是这个时代的代表,由此而成了“王天下”。
       上面说了,始祖崇拜与英雄崇拜不能同日而语。雒越民族历史上的女英雄都产生于民族战争,是战斗英雄、军事首领。尽管有《东书少鬼》《圣婆碑》这样的古籍和民间传说,但都没有说清萨玛敬燧的来龙去脉。都没有道明接萨、安萨、祭萨的那些仪式的文化含义。她们的英雄事迹与萨坛里的文物、祭祀仪式、祭品挂不上号。


(待續)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27 17:45:5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节  萨坛建筑

      “未建寨门先建萨堂,未建住房先建萨坛”。
      鲁迅先生说过,在母权社会里“因为‘知其母,不知其父’的缘故,娘儿们曾经统治过一个时期,那时的祖老太太大概比后来的族长还要威风。”
燧人弇兹氏有三大分支:一为大鵹,二为少鵹,三为青鸟。三大族系合称“三柯氏”,也称三青鸟氏。他们以鸟为图腾,以燧人弇兹氏为始祖,尊称他为“伊萨姆”,或“伊萨姆那”,各分支的首领则称“耶劳”。
       侗台语称我们为“伊”,称祖母为“萨”,称老大为“姆”,“伊萨姆”就是“我们的始祖母”,或“我们的大祖母”。为何又称“伊萨姆那”呢?那,读挪音,侗语称鸟为挪(雒),燧人弇兹氏以鸟为图腾,以鸟为氏,认鸟为始祖,把人祖崇拜与鸟图腾崇拜结合起来,从而把燧人氏演化为祖神,这就是给“伊萨姆”加上一个那字的原故。“伊萨姆那”意为“我们鸟氏族的大祖母。”或者说“我们雒越人的大祖母”。
      “萨玛敬燧”是侗族至高无上的始祖母,是侗族的保护神,因此凡建寨就得先为始祖母燧人氏建坛,简称为“萨燧坛”。
根据通道民族志载:建萨燧坛前要请地理先生用“萨燧真鸡法”(即鸡骨卜)占卜择一吉地,然后挖个深1─1.5米、半径3─5米的土坑,圆型或楕圆型,土坑挖好后分三层摆放萨燧圣物。建萨燧坛的地旺选择。由于是占卜择吉地,因此侗乡各村寨建萨燧坛的旺地不尽相同,有的建在寨中间,有的建在寨门内的台地上,有的建在寨子后面的台地上,一般都带有台地位势,以显示萨神“高高在上”的尊严。萨燧坛周围九米之内不得建房子,不得修猪圈牛圈,不得动土种地,不得堆放杂物,还要用石柱或木桩立栏栅保护萨岁坛,保持庄严肃穆的氛围。充分表达了侗族人民对始祖燧人氏的崇敬。
       湖南通道县平坦乡高步萨岁坛外围土砖墙,内里约有50个平方,有一座双扇大门,门头上嵌一块青石板门额,门额上雕刻“萨岁坛”三个大字。坛高约1米,圆型,面积约10个平方,用砾石砌成,坛面上置几个白石,中间栽棵黄杨木,萨坛正前方设一个青石板香案。正面为拱门形状,门首雕刻“萨岁圣坛”四个字,两块青石门方雕刻龙的图案,香案上有一缽长方形的雕刻香炉和一个陶瓷灯盞,灯盞左右一摆茶杯5个,一摆酒杯5个。高步村众民于清光绪七年(1881年)岁辛己十一月在萨坛大门左侧立一块约1。2米高、0。8米宽的青石碑,碑额雕刻“万古流传”四个大字,石碑上砧有六条禁忌:
    禁达魔天子(萨坛)自点前量出一丈后边七尺六寸,永世不许起造。
      禁达魔天子从龙洪汪门口六尺宽不许起造。
    禁达魔后地基四尺三宽永世不许起造。
    禁里边吴汉祥地基二间永世不许起造。
    禁田边杨中秋门小塘一丘永世不许起造。
    禁井水冲自大路直抵山脚,永世不许寨园并作人口堆积杂木等项。
    (达魔,即萨姆,又称萨玛)。
      建萨坛的同时还要在萨燧坛的东面建一座“萨堂”,作为祭萨的埸地,有的地方坛堂合一,前面是萨坛后面是萨堂(榕江三宝的萨坛就是坛堂合一的建筑),萨堂前面还要用小卵石制作一块象征太阳和凤凰的小坪子,侗语叫“坪萨”意为萨燧的坪子。这个坪子边缘为四方型,中间有个形似太阳的圆圈,秋冬夜晚做火塘燃烧篝火,人们围绕篝火吹芦笙。围绕“太阳”用小卵石舖设成放射性的太阳光芒型状,所以又叫“撒画亥”,撒,即坪子。画,即花纹。亥,即鸡(凤凰),形似凤凰围绕太阳飞,故为“太阳鸟坪”,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标志太阳鸟一个意思。每当举行祭祀活动时人们围绕“太阳”吹笙跳舞,唱歌多耶。萨堂的建筑。纯木结构,萨堂规模各地不一,一般是三间通堂,正中位置有神龛、香炉、茶案,神龛上堆砌四个白石,三个作底座一个立其上,罩上一块青侗布,打一把黑伞,这就是萨燧的神像。左右摆放九层蚁窝等五种祭品。常日的拜祭活动都在这里进行。
       神像下面有茶案,茶案居中有一盞油灯,两边各有一个香炉,香炉下方左右各摆三个杯子(有的摆五个杯子)。上梁前,要作鸡卜,以择吉日。上梁正中雕有阴阳鱼图案,用侗家亮布(紫红色、藏青色)包裹成几何形,每个榫头和飞檐都刻有凤凰、雁鹅、白鹤、喜雀等之类的吉祥之鸟。有的说萨堂是庙,这是误解。庙原是朝廷的代名词,是帝皇朝见宫臣的地方,第一代帝皇殁后,就变成了祭祀的场所。侗族的萨坛萨堂从洪江高庙祭祀坛和城头山祭祀坛发展而来,高庙祭坛、城头山祭坛是燧人氏、伏羲女娲、神农后稷的祭坛,但不是庙。萨堂与庙堂有严格的区别。萨堂侗语不叫庙,而叫“顶萨”,意为祭祀人祖萨玛敬燧的殿堂;任何寺庙及其祭祀对象都是外来的,只有萨燧是侗族自己的,因此只有萨坛萨堂建在寨子里,其他寺庙都建在野外山边。侗家有事去拜“萨堂”,而不去拜寺庙。 我国汉代后原来作为祭祀帝皇之庙建乱了,出现家庙、文庙,如文庙——孔子庙,武庙——关帝庙。侗族地区还有飞山庙。为了维护皇室尊严,中央便制定了庙的级别规格,西汉《礼记》所载规格是“天子七庙,卿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士以下是没有资格建庙的。于是,汉庙泛滥,达176所。庙的祭祀功能也发生变化,成了人神混杂,神社一合一的场所。而萨堂始终是祭祀萨燧的殿堂。
      萨坛侗语叫“顶萨”,翻译成汉语就是萨燧的殿堂。顶萨从头到尾没有一颗汉字,只有象征三皇文化的圣物。到明清时期才出现“萨岁坛”(通道高步萨坛)、“萨玛天岁元堂”(榕江三宝萨堂)等汉文字。


(待續)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27 17:47:3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节 接萨

       据说贵州从江县弄塘凯是最早建萨燧坛的寨子,萨燧已被他们请来了,所以,其他地方和村寨建萨燧坛都必须到那里去请萨燧。到弄堂海接萨的人员由那位占卜择萨燧坛吉地的地理先生、五个中年妇女、两个男性轿夫、两个挑祭品的随行人员组成。所去之人要求男女双全,三代同堂,家庭完美。地理先生手拿红伞,身披红毡,五个中年妇女手拿黑伞,雒越古装打扮。卯时上路,来到弄堂海后,由当地的主祭师和几个妇人陪同到萨燧坛奉祭“萨玛敬燧”,当地主祭师念祭萨词,接萨方供上草鱼、油茶等祭奠品,烧香化纸,再由接萨方的地理先生念请萨词,念完,当地主祭师便将事先准备好的燧石(硅石)和一它萨燧土送给接萨方,接萨方燃放鞭炮迎接,并用新侗布将其包裹好放在轿上将其抬回。萨燧接来后,早已恭候在寨门前的全村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的盛装,吹芦笙,放鞭炮隆重迎接。
       通道平坦乡高步村的接萨路线是高步──通坪地马──牙屯堡──县溪──靖州──贵州黎平──洛香──弄堂海。
       每年举行的大型祭萨活动也有接萨仪式,不过它不到弄塘海去接,而是到河边去接。之所以到河边去接萨是因为萨燧及侗族先民雒越人原来生活在北部湾一带,珠江是雒越民族的母亲河,后来他们从珠江、湘江、资江、沅水北上,分布在东部沿海,中部荆楚,江淮,直至中原雒河一带,到河边接萨就是到萨燧原住地珠江去接萨。
       接萨由祭师领头,由几个中年男子用轿子抬着萨燧(由管理萨坛的妇女化妆成萨燧,打着一把黑伞)和祭品,芦笙队吹奏芦笙,全村的妇女们都盛装打扮,个个打伞,大家拥簇萨燧到河边举行祭祀仪式,由祭师诵祭词,献上猪头、鱼肉、茶酒,烧香化纸,完了,将萨燧抬回来,抬到寨子里的大街小巷周游一遍,叫“萨到平安寨”,然后唱歌跳舞,吹奏芦笙,鸣放鞭炮,请萨入宫。主祭师用一碗漩涡水起咒,将从河里捡来的一颗白石放到萨堂的萨神脚下或萨坛上面,众人给萨燧拜扣,主祭师给每位祭拜者一片千年矮树叶或一节蓍草(光劳),意为在萨燧的护佑下,人人幸福安康。
      夜幕陊临,山寨即刻变为女性的天下,凡成人女性皆纵性撒野,平时男人吹奏的芦笙她们拿来吹奏;平时只能在山上吹的木叶歌,她们在夜幕笼罩下的山寨里娓娓而吹;平时在长老、亲人面前不得抒唱情歌,此夜老少皆可吟唱;她们边唱边跳,互相戏谑,讲野话,做野动作,搞笑。男性在旁观看,妇女们不时要男性喊其为“奶奶”,要男人服待女性,所以有古代妇女节之说。

           第七节 萨坛里的埋藏物

       萨燧接来后,举行隆重的请萨就坛仪式,介时由主祭师主持仪式,他先用那碗两江汇合处的旋涡水起咒,请萨燧就坛就坛:“未建寨门先建萨堂,未建住房先建萨坛。请萨入宫,请萨坐堂。请萨来到千年坐,保护村寨万年长!”用旋涡水起咒请萨就坛,文化意蕴非常深厚、特殊。
      请萨就坛,叫安萨。所谓安萨 就是按照萨燧坛的结构将圣物一一安放。燧石取火是人类的第一个伟大创造,雒越民族继承始祖母的创造精神,相继发明了水稻种植、干兰建筑、伏羲八卦、水书文字等,这些创造发明都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创举,是人类进步的里程碑。没有文字的侗族先民把那些具有象征创造发明意义的圣物都埋进萨燧坛里,使萨燧坛成为记载侗族历史功绩的博物馆。
       萨玛敬燧,既是人祖又是人文始祖。人文始祖是指开拓人文文化,对人类对中华文明进步或对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做出了伟大贡献的人。三皇五帝的丰功伟绩给人们留下了深远的历史文化。燧人氏发明燧石取火,使人类从茹毛饮血进入熟食时代,拓展了人类的生存空间,被尊为三皇之首;伏羲创造阴阳八卦,制鱼网,教人渔猎,他和女娲始创婚姻制度,被尊为羲皇;神农制耒耜,种五谷,尝百草,发明医药,制作陶器,开辟集市,被尊为农皇;侗族萨坛里的埋藏物就是要体现三皇文化。埋藏物,是显圣物,各地不尽相同,但大体一致。底层中心位置安上萨燧的阴沉木雕像,一个沾有鸟糞的白石(有的没有阴沉木雕像,以粘鸟糞的白石象征),一它撒有白糯米的萨燧土,周围再按金、木、水、火、土的方位安放三角架、锅、勺、罈罐、碗筷等生活用品,原生性的三角架是三块支锅石,蚩尤发明冶金技术后,才用铁制三角架;填上一层纯净黄土作为中层,黄土上面安放两圈白石(硅石),外圈为24个白石,内圈为8个白石,又填上一层纯净黄土作为上层,黄土上面立根木桩倒扣一个大铁锅或一个大簸箕,锅下置纺纱机、织布机、女式古越装、头巾等纺织品(有的还有银冠耳环、五彩绸缎、白珠、硃砂等,显然,这不是原生性物品),填上一层厚厚的黄土。萨坛四周用砾石砌成一个1·5米高的圆型石包,皇者之坛当是圆形的,它象征完美、永恒。石包上面栽一棵黄杨木作万年伞,不少地方的萨坛上和萨堂墙上栽有野葡萄藤,如通道的独坡村萨坛,芋头村萨堂等。建萨坛时,一般都通过鸡卜确定坛主(侗语叫登萨),日后便由这家坛主管理萨坛。
       广西三江县独洞乡原人*大主*席吴天益介绍了独洞村萨坛里面所埋的显圣物:有千年阴沉木萨神雕像;三角架;火钳;锅头;银饰;锄头;沾飞燕屎的白岩石;火塘灰;两江汇合处的旋涡水;一株又高又直,有风不动,无风自摇的独活(又称对双莲);一窝九层重叠的蚂蚁窠;一坨深山老林里的老虎糞便;一撮古树洞里的自生自长的浮萍;一只蜗牛;一根悬跨溪河的葡萄藤等。显圣物各地虽然有异,但以上这些瘗物不可阙如,因为萨神的神圣性、永恒性主要由这些显圣物构成。这个埋藏物的单子虽然有的不是原生性显圣物,但基本上概括了萨坛底下的埋藏物。从各地萨坛的调查来看,独洞萨坛里的埋藏物是最全的了。从各地的祭萨仪式来看,这些显圣物有的作为三皇文化象征物埋在萨坛里,有的作为祭品摆在萨堂里,如一窝九层重叠的蚂蚁窠、一撮古树洞里的自生自长的浮萍、两江汇合处的旋涡水、一根悬跨溪河的葡萄藤、一棵无风也摇动的蓍草等,举行太祭时,必须有这些祭品,所以有些村寨要提前几年发动村民大家来寻找这些显圣物。
       萨燧坛里埋藏的这些三皇文化的神性圣物具有深邃的文化意蕴:
      一它沾有鸟糞的白石有二层含义:一是象征萨燧发明燧石取火,二是象征萨燧是鸟图腾民族。燧人氏风姓,风凤相通,是凤鸟图腾。
      一它撒有白米的萨燧土象征神农发明水稻种植。在斗牛场上,主祭师也用一它撒有白米的泥巴拍在牛背上,纪念牛打架与水稻种植的关系,异曲同工。
      一组生活器具象征人类从茹毛饮血进入生火熟食时代。
      两圈白石象征伏羲发明的四向八卦。内圈8个白石象征伏羲八卦,外圈24个白石象征伏羲占蓍法中的三变二十四数。
      一口大铁锅象征天幕,寓意原始干兰建筑。《太玄·玄告》曰:“天穹隆而周乎下”(天空的形状,中央隆起四周下垂)。《淮南子·原道训》有“以天为盖,以地为舆”的说法,意为萨燧坛象是原始干兰建筑占天得地,大吉大利。
河姆渡遗址原始干兰建筑复原图
      一棵黄杨木象征萨燧神伞。石包上面栽一棵黄杨树,然后用纯净黄土夯实。这棵黄杨树(或千年矮、榕树)叫“万年伞”。这把伞的文化意蕴很深。这是一把保护伞,避邪伞,它象征三皇文化万古长存,象征燧人、伏羲、后稷三皇荫庇侗家子孙万代;这把伞经过萨燧的超度,已经成为一把神伞,不仅妖魔鬼怪怕它,豺狼虎豹也怕它,只要打开黑伞,这些害人的东西就会跑开,巫师占卦也常用这把伞驱邪;避邪要用伞,祭祀萨燧时要打伞;侗家女出嫁要这把伞,生育儿女满月后要带这把伞回娘家报喜;老病辞世儿子要拿这把伞到外婆家报丧;母亲入棺要这把伞遮掩;七天后儿子要带母魂去舅家辞别,也要这把伞。这把伞只能半开,不能全开。这是何意?我的理解这是古代原始干兰建筑中间立一柱,依柱架木,再用茅草覆盖,形象一把半开的伞,古人以此挡风避雨,防御野兽侵害,驱除邪恶。如果全开把自己暴露在天光化日之下,就没有保护自己的作用了。这是一把神伞,象征萨燧法力无边。
      燧石取火、凤鸟图腾、水稻种植、伏羲入卦、干兰建筑等侗族先民的发明创造全在萨坛里头,显然,侗族萨燧坛是是三皇文化的历史博物馆,也是侗族文化的历史博物馆。文物是反映一个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遗物、遗迹,我们可以把它叫作民俗文物,它从不同侧面反映一个民族的历史发展,是研究民族历史的宝贵资料。侗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所以没有本民族历史的文字记载,萨燧坛里的埋藏物及民俗文化遗迹可以说是侗族的文物,遗物、遗迹加上侗语三者就成为研究侗族历史的唯一可依据的材料,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正是这些遗物、遗迹使我们看到了侗文化的博大精深。

             第八节 神奇的祭品

      萨燧坛建起来后,每年都要举行各种形式的祭萨燧活动。
      一是四时八节各家各户都要到萨燧坛前或萨堂里烧香化纸、敬茶。
      二是大年初一,要聚于萨燧坛前唱歌跳舞,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三是集体所外出“为吔”(作客)或出征,或大型工程开工典礼、鼓楼花桥起造等,先到萨燧坛(萨堂)祭萨,请萨燧领队、保护、消灾避难。如“为吔”,由一中年妇女摹仿萨燧,穿上特制的盛装,身边配有两位手持宝刀的“将军”卫护,然后由身披红毡,手端罗盘的地理先生为萨燧开路,到萨燧坛前祭祀,每人头上都插一根护身符——蓍草才出发。
      四是大祭,每年三次,正月初七一次,二月初七一次,八月初七一次。这三次的数字合起来是“128777”,这个数字含有什么样的奥妙尚在研究。笔者认为,八卦用“一”代表阳,用“-─”代表阴,用三个这样的符号,组成八种形式,叫做八卦。八卦基本单位是爻,每卦又有三爻,,代表天地人三才, 三才的天部,包括整个天体运行和气象变化。因此,我们可以作这样的推断:1、2(- --)代表阳阴,8,代表八卦,即阴阳八卦,777代表三爻,且寓意爻爻爻吉祥。
      大祭是很隆重的,家家户户都杀牲放塘取鱼祭供萨燧,男女盛装打扮,明代包汝楫《今古说部丛书》第四集《南中纪闻》对古代南蛮的盛装有如下记载:“不冠不履,男妇具右衽佩刀,男子头插雉尾,身穿短袄,胸背两臂俱花绣。妇女头髻,顶上插一根银牌为饰,上衣齐腰,亦花绣……”。全村男女老少都穿上这种古老的服饰,闪闪发光,眼花缭乱。祭萨要用三牲,但杀鱼、猪、鸭三牲只能用石器时代的敲、捶、穿插、闷水、火烧等方法,不得用刀枪、水烫。
      侗族大型的祭萨活动必须备有五种祭品:
      侗族祭祀萨燧演绎的也是三皇文化。从各地萨坛萨堂的实物及祭祀仪式来看,祭萨燧必须有一窝九宫蚁房;一勺两江汇合处的旋涡水;一棵又高又直无风也颤动的蓍草;一根横过大路的葡萄藤;一撮古木洞里的浮萍,这些祭品真可谓奇特。那么,这些祭品的文化含义是什么呢?
      一窝九宫蚁房象征母系社会;
      一勺旋窝水象征阴阳八卦(阴阳鱼);
      一棵蓍草是古代的占卦神具;
      一根葡萄藤象征女娲挥土造人;
      一撮古树洞里的浮萍象征人丁兴旺。
      1、一窝九宫蚁房象征母系社会;
为何用九宫蚁房来象征母系社会?蚂蚁为典型的社会性群体。具有社会性的3大要素:个体间能相互合作照顾幼体;具有明确的劳动分工系统;且子代能在一段时间内照顾父母代;
      九宫蚁房图(360好搜图片)
      蚂蚁窝是蚂蚁生活的地下巢穴,包含一系列彼此连通的地下小室,有通道与地面连通。 地下小室包含蚁后房、雄蚁房、交配房、育儿房、工蚁房、兵蚁房、食物贮藏室等。蚁后是蚁中之王,她的主要职责是产卵、繁殖后代和统管这个群体大家庭。雄蚁的主要任务是和蚁后交配,繁衍后代,交配房是他们的“新房”:工蚁主要职能是筑巢、觅食、饲喂幼蚁、清洁蚁巢;兵蚁的职责是护巢、护卵、保卫蚁房安全等,是一个典型的蚂蚁社会。这个蚂蚁社会的结构、分工,如同母系家庭,蚁后就是母系家庭中的“萨”(大姑婆)是统治这个大家庭的王者。祭萨要九宫蚁房,也说明萨玛敬燧是原始母系社会的权威“祖老太”。用九宫蚁房来祭祀萨玛敬燧及母系社会母系大家庭太绝妙了。九宫蚁窝。象征母系家庭,萨燧就是母系社会的祖老太——蚁后。
       2、一勺两江汇合处的旋涡水。象征伏羲八卦太极图。阴阳鱼,是侗族“伯马”(卜卦)的爻,也许阴阳鱼是根据两江汇合所形成的漩涡模样绘制的。可见,这碗漩涡水代表太极八卦图——阴阳鱼。太极图是三大先天至宝之一。呈鸿蒙色。显现无极之象(无极生太极、太极化两仪、两仪演三才、三才形四象、四象变五行、五行成六合、六和定七星、七星出八卦、八卦通九宫)。
      3、一棵又高又大无风也颤动的蓍草。蓍草即巴茅草,是伏羲占筮法的工具,占筮不能没有蓍草。无风也颤动,寓意蓍草是神灵之草。有这样的蓍草,占筮才灵。
      4、一根横过大路的野葡萄藤。这根葡萄藤代表女娲挥藤造人。《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女娲抟土造人,嫌其太慢,于是用葡萄藤蘸上泥浆在空中挥洒,泥浆纷纷飞向四面八方,落地后变成活生生的人。可见,这根不同寻常的野葡萄藤象征女娲造人,寄托了侗家对生育繁衍的希冀。
      5、一撮长在朽木空洞里的浮萍,空洞象征女阴,浮萍象征生育,寓意人丁兴旺,世世代代子子孙孙,有如浮萍分蘖一样,无穷无尽。
      这五件祭品的文化意蕴何等深邃!何等绝妙!
      据说1933年三江独洞祭萨,全村人耗时三年才找齐这些圣物。这些圣物记录了本族群在母系社会时期的组织状况,采集渔猎等社会生产方式,生存技术方面的伟大创造,及人类自身生产的信息,表达了“生命之水”及“生活之火”的深切记忆与顾恋。表明族群对三皇的崇拜,及其对凤鸟图腾、伏羲八卦、粳糯文化、生殖文化的信仰和诉求。
      1946年国民党政府强制侗族改裙为裤,一些国民党官兵到通道坪坦高步村挑侗族妇女的裙子,萨岁在阴间见此情景感到害怕(yaoc)就跑了。结果出现深夜鸡叫,大人发病,小孩生疮,便请人放阴(hongp nagk),说是萨岁怕被勾裙跑到山冲去了,并说要杀一只黑猪(oul neaml),要找(youh)围(guanv)住萨堂三围长的野葡萄藤(jaol yeds)和一丈五尺长的白芦草(nyangs jal)来祭她,她才愿回老萨堂。葡萄藤是女娲造人来保护自已的,白芦草(俗名巴芒草)是避邪除恶的护身符,萨燧因缺少这两样圣物而害怕邪恶力量,可见巫师很懂得萨燧的神性,要村民去寻找这两种圣物。高步全寨众议,推举迎萨首士,找到黑猪、野葡萄藤、白芦草等物,选择吉日,请来祭师,举行迎萨仪式。祭师和两个徒弟开路,两个侗族盛装姑娘端着茶盘,五个男人吹起芦笙,40个中年妇女穿着藏青色的侗装裙子,还有老人小孩(nyen laox lagx uns),排起队伍去山冲里迎萨,从山冲里迎到萨堂,摆起香案,一个猪头,三碗猪肠、肚、肝、肺等,烧香纸,祭祀萨岁。将野葡萄藤围住萨坛三圈,将白茅草放在萨坛土包上,祭师口念祭祀萨词,求其保佑村寨平安,迎接萨岁回堂便算完毕。(参见竹楼琴韵的博文《神奇的中国侗族萨文化》 。


(待續)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27 17:48:5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九节 神秘的祭祀

       萨燧坛里埋藏的是三皇文化,祭祀仪式演释的也是三皇文化。这种祭祀正象琴韵所说的那样,是非常神奇的。
黎平尚重侗族祭鼓节举行祭萨燧仪式。
       这种祭祀活动是很神秘的:萨燧坛上有一把半开的伞,下面有十七个人打十七把半开的伞围着萨燧坛转。祭师脚下有一块光滑的石板,他的左右有八个点着蜡烛的白碗,祭师对面还摆着七个白碗,其中只有三个白碗点蜡烛,有一盘煮熟了的鱼肉,还有两块瓦片。这些祭祀的祭品和摆设的确很神秘,其中的奥秘恐怕只有祭师才知道。根据我对萨燧的研究,试作如下解读。
      上文我己介绍了萨燧坛内部的构造,懂得它的含义,就容易解读祭祀仪式的奥秘了。尚重的这个萨燧坛没有了千年矮(黄杨木)作为万年伞,故用一顶人工伞代替。萨燧伞是保佑民族的神伞,古代侗族迁徙时就离不开这把伞,古歌中是这样说的:“公召公忞率族众,挥泪离开了平阳……手擎萨巴天神伞,保佑族众得安康”。因此祭祀萨燧时,必须打伞,而伞只能半开,这样才能避邪;萨坛上共有15个白碗,分成两半,祭师左右的八个白碗象征伏羲八卦,祭师脚下的那块石头是拍苟占卦用的,你看,祭师正聚精费神地占卦呢;祭师左右摆的八个点蜡烛的白碗,既象征燧人氏发明燧石取火,也象征伏羲八卦的理性之光。因为距今约一万多年前,燧人氏发现天纲、天纪、太极印与太极涡旋宇宙生化模式,伏羲是在此基础上发明易经八卦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侗族萨燧坛把他们的创造发明巧妙地融合起来,不能不说这是侗人的聪明才智;祭师对面又摆着七个为一组的白碗,这可能象征中华民族的七大人祖,即燧人氏、华胥氏、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蚩尤氏、轩辕氏、炎帝氏(现今学界比较流行的说法是:神农氏即炎帝;炎帝即蚩尤,炎帝、神农、蚩尤是一个人,并列举很多有价值的证据),其中三个碗点有蜡烛象征古代三皇,即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两片祭祀瓦象征女娲补天。一盘鱼肉则象征人类从“茹毛饮血”进化到人工取火的熟食时代。你看,多么深邃的文化内涵!
       除三皇外,蚩尤是侗苗民族最崇敬的人文始祖。蚩尤,是我国东部沿海九夷民族的首领(也称九黎),在历史上称为“东夷君”。“天皇”、“战神”,是侗苗民族心中的英雄、头领、祖宗。祭鼓节的许多活动都是以蚩尤为主线展开的,每年12月10日丹寨县长青乡扬颂村还专门有个 “祭尤节”。这个节日的祭祀仪式,也很神秘。我们来看看下面这张照片。

      12月10日,苗侗村民在祭祀先祖。新华社发(黄晓海 摄)
      祭坛中央供有一个盛满糍粑的大箥箕,一个火炉一张凳,祭坛前沿供有二九一十八个碗,祭坛两边各摆四个糍粑四条鱼,一共是九个糍粑,九条鱼,祭坛后部点有九炉香,还有三它连接的石头。显然,这是祭祀侗苗先祖九黎族及其首领蚩尤的节日。九个糍粑九条鱼象征九黎族,中央一个大簸箕大糍粑象征九夷族首领蚩尤,九个香炉象征九个部落,两旁八个糍粑象征八个族群都团结在蚩尤的周围,一十八个碗象征二九十八个兄弟,史书*记载是九九八十一个兄弟,若一十八倒过来读就是八十一。一个火炉一张凳象征同根共祖,是一家人。三它连接的石头象征九黎族的江山,史书*记载九黎族活动于山东、河南、河北及长江中下游一带,两根蜡烛象征红色的蚩尤旗。《皇览·冢墓记》有记,“蚩尤冢”在东平郡寿张县阚乡城中,高七丈,民常十月祀之,有赤气出如匹绛帛,民名为“蚩尤旗”。《云笈七签》卷一百:帝令画 蚩尤 之形於旗上,以厌邪魅,名 蚩尤 旗。由此开始,连天象学中也有了“蚩尤旗”的名称。《吕氏春秋》中就有这项记录。红红的血,红红的枫木,红红的心,就是蚩尤的精魂。 蚩尤血,染红了如火的每一片枫叶。你看我们的民族多么懂得历史啊,苗侗民族的祭祀节日都是历史的活化石!

          第十节 燧石取火仪式

      “安萨”、“祭萨”要封寨三天,寨门上挂着柚枝,出嫁的女子都必须事先回家参加安萨、祭萨。封寨三天也是全村熄火冷食三天,只吃事先蒸好的糯米及特制的醃菜;请萨入宫后,于午夜时分进行接火种仪式,所有参加安萨或祭萨的村民男女老少都站在萨坛前观看萨燧火种,燧人氏是凤凰图腾部族,因此点燃圣火要由一个属鸡的(鸡,即凤凰图腾)中年妇女(象征萨燧)用火镰击打燧石取火,用事先准备好的艾绒接火,然后点燃祭坛圣火,接着各家各户接萨燧火种回家点灯煮飯。现在,安萨、祭萨的原生文化大都遗失,但各地安萨、祭萨活动都还保留“燧石取火”这个仪式,这个祭祀仪式无可争辩地表明,萨玛敬燧就是燧人氏!
      在安萨祭萨活动中,排除五花八门的坛内埋藏物、祭祀仪式、祭供品,我们仍然可以看到有三点是一致的:
      ⒈安萨祭萨都有一个燧石取火的仪式;
      ⒉所有萨堂里的香案上都有一堆象征萨燧的白石神像;
      ⒊一年或三年一祭的祭萨活动都有一窝九宫蚁房,一勺两江汇合处的旋涡水,一棵无风也颤动的蓍草,一根牵过大路或小溪的葡萄藤,一撮古树洞里的浮萍。尽管对这五种神性祭品的解释各不相同,或者五种祭品不尽齐全,但总有两三种。接萨、安萨、祭萨是由祖灵信仰上升到神灵信仰的一种古俗。

            第十一节  萨燧文化的原生符号缺失

      萨燧文化博大精深,三皇文化是萨燧文化的核心,是萨燧文化的原生符号。由于我们对萨坛储存信息的误读、迷茫,使萨燧祖源文化模糊、遗失、变异,远古的萨玛敬燧近代化,深邃的文化内涵浅表化,神秘的祭祀仪式世俗化。把萨坛下埋的圣物当作当作宗教理念的产物,而不是人文崇拜的产物,把祭祀礼仪当作是对英雄崇拜的表达,而不是对远古人文始祖的虔诚信仰。一些地方的萨坛里缺了原生文化圣物,如象征萨燧之燧石没有了,象征神农发明水稻种植的萨燧土没有了,象征伏羲八卦的八个白石也没有了,萨坛底下只有堆在铁锅里的三角架、火钳、碗筷、罈罐、衣裙、首饰、纺纱机等妇女衣食生活用品;有的用一节阴沉木雕刻一女姓裸*体形象,穿上三套红、黄、绿三色绸缎衣裙,佩戴银环银帽,银圈项链,腰带当风,这等打扮显然是后来的侗族盛装。从三江独洞2007年祭萨庆典来看,关涉史前的自然崇拜、人文崇拜信息符号遗存阙如,甚至消失,而史后的英雄崇拜的文化元素彰显起来;有的地方为本族祖宗祭祀方式所替代。通道高步2013年的祭萨活动祭祀的是杏妮;象征人丁兴旺的古树洞里的浮萍变成了弄塘凯田里的浮萍;象征母系社会的九宫蚁房被解释为进进出出的侗族村寨;象征水稻种植的萨燧土变成了县衙正堂中心土。萨燧神格品位的神圣性、庄严性受到损害,出现了萨燧原生文化的扭曲、移位、转向。使萨燧的原生性、神圣性、深邃性变成了再生性、浅表性、功能性的英雄崇拜,祭祀仪式仅仅剩下祈祷消灾赐福,保佑村寨人丁兴旺,五谷丰登的欲求的表达。
      萨玛敬燧原生文化是三皇文化,萨燧的创世神话,萨燧神系的所有萨神及其功能,是萨燧的再生文化;人们对各路萨神的祭祀,萨与巫术在生老病死日常事务中的活动,形成巫术与萨燧崇拜融为一体的民间信仰文化也是再生文化,而不是萨燧的原生文化,是萨玛敬燧由祖灵上升为神灵后的产物,也就是萨玛敬燧崇拜的产物。分清原生和再生是我们研究萨玛敬燧的关键,分清了,我们的研究就理清了萨燧文化的发展脉络,把原生和再生混淆起来,我们的研究就模糊了,远古的记忆淡忘了,近古的记忆占了上风,人文消失了,神灵显耀了,本末倒置,我们有些侗族地区在安萨祭萨中被近古的一些文化事项所掩盖、所替代,其原因就在这里。

      正如广西民族大学授张泽忠所说的那样,现今的萨燧节祭祀仪式流程中,史前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之信息符号遗存已经阙如,甚至消失,史后的“祖灵崇拜——英雄崇拜”的信息文化元素得到张扬,这一史后信息替代史前信息的祭祀仪式,出现了人文蕴涵转化及价值向度的移位,萨燧作为人文始祖的至尊神格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即降格为功能神。原生性祭祀内涵狭化为仅表现史后“祖灵崇拜——英雄崇拜”的信息内容。如今的萨神只表现为抵御外侮,庛护村寨平安的英雄神。不难看出,这是把杏妮当作萨神祭祀的结果。(参见出张泽忠《侗族萨玛节与萨玛神民间信仰》)
      总之,万圣之母变成了团寨的保护神。出现这种缺失的情况是很复杂的,萨燧文化源远流长,历史长河不断纳新,传统文化不断受到冲击,传宗接代未能传承萨燧文化,人们的记忆逐步淡忘,同时与学界研究萨燧浅表化也有很大的关系。
      虽然在接萨、安萨、祭萨方面参杂了许多随意性的、浅表化的埋藏物和祭祀仪式、祭品,使萨文化的原真性残缺不全,但从侗族地区总体上来看,萨燧文化的基本原素还存在着。“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欲流之远必浚其源”(叶舒宪《中国神话哲学》中国社科出版社1992.1─6页)我们只有引导人们追根求源才能逐渐恢复萨燧文化的原真性。


(待續)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