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812|回复: 10

[文房四宝] 安徽歙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28 22: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8-9-8 12:10 编辑

安徽歙砚
转自:文房四宝

  歙砚,全称歙州砚,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手工艺品。中国四大名砚之一,产于安徽黄山山脉与天目山、白际山之间的歙州,包括今天的歙县、休宁、祁门、黟县、婺源等县。歙石的产地以婺源与歙县交界处的龙尾山(罗纹山)下溪涧为最优,所以歙砚又称龙尾砚,而龙尾山则是大部分存世歙砚珍品的石料出产地。除此之外,歙县、休宁县、祁门县亦产歙砚。
  歙砚中国名砚类名,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是砚史上与端砚齐名的珍品。以砚石在古歙州府治加工和集散而得名。
  歙砚始于唐代。据北宋唐积《歙州砚谱》载:婺源砚在“唐开元中,猎人叶氏逐兽至长城里,见叠石如城垒状,莹洁可爱,因携之归,刊出成砚,温润大过端溪。”自此以后,歙砚名闻天下。
  据史料记载,盛唐时歙砚已大盛。1976年合肥出土的唐开成五年箕形歙砚,石质细润,色泽清纯, 是早期歙砚的珍贵遗存。在南唐时期,歙砚大受宠遇,中主李景精意翰墨,宝重歙石,专门在歙州设置了砚务,选砚工高手李少微为砚务官;后主李煜对歙砚极为推崇,把歙砚、澄心堂纸、李廷硅墨三者称为天下冠。
  宋代,歙砚获得很大发展,歙石开采规模扩大,歙砚精品不断涌现,名色之多、质地之细、雕镂之工,为诸砚之冠。
  1953年歙县宋代窑藏出土17块歙砚,石质与造型各异,制作巧妙,展现了歙石精美绝伦的面貌。 据砚谱记载,宋时歙石名目有眉子纹七种,外山罗纹13种,水玄金文厥状10种,各种纹色灿然烂漫,诚如宋代书法家蔡君漠所赞:“玉质纯苍理致精,锋芒都尽墨无声。相如闻道还持去,肯要秦人十五城。”诗中将歙砚与卞和玉相媲美,认为歙石价值连城。元代以后,歙石开采时断时续,但成砚依然大量涌现,成为明清宫廷和士绅之家赏鉴流连的珍品。
  歙石石质优良,莹润细密,有“坚、润、柔、健、细、腻、洁、美”八德。嫩而坚,润而不滑,扣之有声,抚之若肤,磨之如锋,宜于发墨,兼以纹理灿烂,色拟碧天,长久使用,砚上残墨陈垢,入水一濯即莹洁,焕然如新。
  此外,歙砚在雕刻、养护、砚史著录等方面均有自己的特点。现代的歙砚生产, 无论开采矿坑,还是制砚工序、雕刻技术,都有很大恢复与发展,历史上绝迹的一些花纹品种,被重新发掘出来,同时增加了若干新品种,为闻名遐耳的歙砚制作又添新的风采。

sy106605.jpg
sy106615.jpg
  歙石纹色有罗纹、眉子、金星和银星几大类。尤以罗纹、眉子之奇特者为上品。罗纹中的犀角纹、鳅背纹、细罗纹、暗罗纹,都是莹润发墨,呵之水出的精品,历来为赏鉴家所宝重。
  罗纹歙砚因其发墨益毫,历来受文人墨客青睐。北宋苏东坡(1037-1101)《赞罗纹砚诗》赞道:“罗细无纹角浪平,米丸犀壁浦云泓;午窗睡起人初静,时听西风轻瑟声。”
sdp38.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9-8 12: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8-9-8 12:12 编辑

李白砚乡游踪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唐代诗人李白(701-762)一生漫游各地,到处吟诗饮酒,是一位浪漫主义诗人。相传李白曾在唐代天宝或至德年间,为寻访江南名士许宣平,来过歙州游历。
未标题-1.jpg
  据说李白东游越中,沿途在长安、洛阳、同州、华州等驿站上看见许宣平的诗:“隐居三十载,筑室南山巅。静夜玩明月,闲朝饮碧泉。樵夫歌垄上,谷鸟戏岩前。乐矣不知老,都忘甲子年。”李白吟咏嗟叹之余,不由赞叹道:“此仙诗也。”便来到歙县寻访许宣平。
  在紫阳山下练江边,江上有一只破船,船上有一老翁,神姿飘洒,容态超逸。李白渡到对岸,对老翁道:“请问许宣平家在何处?”老翁微微一笑,便吟出两句诗:“门前一竿竹,便是许公家。”李白听后,点头前往。走了一程,忽然想起,“门前一竿竹”的船老大不就是许宣平吗!于是立即回头,然而老翁已无影无踪。李白不远万里,特来寻仙,当面错过,失之交臂,真是懊丧,便怅然在身前茅屋庵壁上题诗一首:“我吟传舍诗,来访真人居。烟岭迷高迹,云林隔太虚。窥庭但萧索,倚仗空踌躇。应化辽天鹤,归当千岁余。”后来,许宣平知道来访者竟是诗仙李白,也十分惋惜。
xxpw1.jpg
  相传,唐天宝年间,诗人李白寻访歙县隐士许宣平,结果在练江之畔失之交臂,后人为纪念此事,便在李白饮酒的地方建起了这座太白楼。游客登楼可以饱览城西山光水色、古桥塔影。太白楼位于黄山市东北约28公里处的太平古桥西侧,为黄山至千岛湖途中必经之地。该楼为双层楼阁,挑梁飞檐,为典型徽派建筑,楼内陈列有历代碑刻,古墨迹拓牌,古今名人楹联佳句。
tbl001.jpg
  古徽州歙县,还有一处古迹,是歙县练江边的一块碑和一座亭,石碑上刻李白问津处五个字。亭子叫问津亭,以纪念李白访问许宣平。李白问津,后面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说的是剑客李白,寻访同为诗人的道仙许宣平的故事。
wjt0vo25.jpg
  尽管李白许宣平只有一面之缘,但歙州秀丽宜人的山川景色,却使他留连忘返。在西干山下曾游览十寺。在兴唐寺门前见到一老翁卖歙砚,质地石色如碧云,纹理清晰妍丽,摸上去光洁、细腻、滋润,犹如婴儿肌肤那样光滑,李白买了一方捧在手中,慨然赞叹:“宝砚也、宝砚也!”即挥毫写下“砚国明珠”四个大字送给老者。晚间在练江浅滩下放舟饮酒,诗兴大发,挥毫展纸,洒墨成诗一首《兴唐寺》:
gqs0tim2.jpg
  天台国清寺,天下称四绝。
  我来兴唐游,与中更无别。
  楠木划断云,高峰顶参雪。
  槛外一条溪,几回流碎月。
  秀丽的山川,到了大诗人的笔下更增辉生色。
  太白恋恋不舍地离开歙县,从练江乘舟而下,见到新安江水清澈如镜,留下了《清溪吟》。
  诗曰: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愁远游子。
  一字一句都抒发了作者对砚乡旖旎风光的赞美。李白砚乡之游,为后人留下了不少名胜古绩。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9-8 12: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宋欧阳修比较歙端二砚
  欧阳修(1007-1072),庐陵(今江西吉安)人,24岁中进士甲科,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历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神宗朝,迁兵部尚书,太子少师。率赠太子太师、谥文忠。知滁州时,自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庆历年间,欧阳修为范仲淹遭贬辨护,并上书斥责谏官高若讷趋炎附势,不敢主张正义,因而被贬至滁州当太守。当时琅琊山僧智仙和尚跟一家茶馆老板欧阳徽都是徽州人,平时都喜爱书法,往来密切,也非常同情欧阳修,故此三人打得很火热。他们经常一起饮酒、品茶。智仙和尚为了让欧阳修少跑路,就在半山腰建了一座亭子,供欧阳修歇脚和饮酒、品茶之用。由欧阳修命名,并作《醉翁亭记》一文传古。传说,欧阳修平时写字用的砚台是端溪砚。自从结识茶馆老板欧阳徽后,用的都是歙砚。这方砚就是欧阳徽送的,叫“双龙戏珠金星砚。”此砚之星光闪闪,摸着柔嫩润滑,用手托空,轻击之,发出清脆“镗、镗、镗”之声,这是端砚无法比拟的。因此,欧阳修爱不释手,赞道:“宝砚也!宝砚也!”并写诗一首,诗曰: 徽州砚石润无声,(注)巧施雕琢鬼神惊。老夫喜得金星砚,云山万里未虚行。 以后,欧阳修在《砚谱》把端砚和龙尾砚作了一番比较。他说:“端石出端溪,色理莹润,本以子石为上。子石者,在大石中生,盖石精也,而流俗传讹,遂以紫石为上,又以贮水不耗为佳,有鸲鹆眼为贵。眼,石病也,然惟此岩石则有之。端石非徒重于流俗,官司岁以为贡,亦在他砚上,然十无一二发墨者,但充玩好而已。歙砚出于龙尾溪,其石坚劲,大抵多发墨,故前世多用之。以金星为贵,其石理数微粗,以手摩之,然世亦罕有。端溪以北岩为上,龙尾以深溪为上。尤坚而发墨,然世亦罕有。端溪以北岩为上,龙尾以深溪为上。较其优劣,龙尾远出端溪上,而端溪以后出见贵尔。”显而易见,欧阳修对歙砚的评价是远在端溪砚之上的。
oyxps0.jpg
duay6031.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9-8 12: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庭坚《砚山行》
  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黄庭坚(1045-1105),曾专程到婺源看龙尾山,并写下《砚山行》:
  新安出城二百里,走峰奔岳如斗蚁。陆不通车水不舟,步步穿云到龙尾。龙尾群山耸半空,人居剑戟旌幡里。树接藤腾雨畔痕,兽卧崖壁撑天宇。森森冷风逼人寒,俗传六月常如此。其间有石产罗纹,眉子金星相间起。居民上下百余家,鲍戴与王相邻里。凿砺砻形为日生,刻骨镂金寻石髓。选堪去杂用精奇,往往百中三四耳。磨方剪锐熟端相,审样状名随手是。不轻不燥禀天然,重实温润如君子。日辉灿灿飞金星,碧云色夺端州紫。遂令天下文章翁,走吏迢迢来涧底。时陈三日洒倾醇,祓祝山神口莫鄙。悬岩立处觉瑰飞,终日有无难指拟。不知造化有何心,融结之功存妙理。不为金玉资天功,时与文章成里美。自从天佑献朝贡,至今人求终下止。研工得此瞻朝夕,寒谷欣欣生暗喜。愿从此砚镇柚随,带入朝廷杨大义。梦开胸臆化力霖,还与空山救枯死。
  整首诗写得明白如话,生动形象,且比较全面,将龙尾山砚坑的方位、地形、交通、地理环境、砚石品种、当地居民状况,石质的品位以及砚石开采状冼,了解得很清楚。
hutj21.jpg
lws0c1t0.jpg
yansc1.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9-8 12:3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李时珍采药得歙砚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号濒湖,明蕲州人(今湖北省蕲春县南)。曾任楚王府奉祠正。一生致力整理我国医药文献,重实践,经常上山采药,深入民间。历时二十七年完成《本草纲目》五十二卷。他在医学上的成就名满天下,可是他巧得歙砚的故事却鲜为人知。
    传说药物学家李时珍曾来黄山、白岳两地采集百草。 一天,在黄山山脉灵金山东边一个山涧里。李时珍不顾一切疲劳,急忙寻找哭声。在一草丛处见一农妇倒在地下,手背被蛇咬后粗肿起来。李时珍挤去毒液,将药篮中的“七叶一枝花”和“半边莲”等草药捣碎,敷在农妇手上,不一会农妇便苏醒过来。因李时珍深知黄山地区的蛇害严重,特在身边配了“七叶一枝花”和“半边莲”等蛇药。那句“怀揣半边莲,敢伴毒蛇眠”的浴谚,相传便是李时珍所言。李时珍问农妇:“大嫂,你家住何处,叫什么名字?” “奴家在灵金山,名字叫小青。”农妇回答。 “你家中还有何人?” “我上有公婆,下有儿女。公婆染病在身,丈夫考秀才落榜后,进了空门为僧。奴打柴卖柴为生。谢谢公公救了奴家的性命,公公在上,受奴家一拜。”说着便跪在地上拜谢李时珍的救命之恩。 李时珍将小青扶起,小青死不青起来,垂泪说:“公公是我救命恩人,今日看来,公公医道不浅,还求公公救我公婆一命。”“好吧!”李时珍随小青来到灵金山,到小青家一看,家中的确贫寒。婆婆病在床上,公公双目发黄,四肢无力,儿女幼小,实在凄凉。李时珍对她公婆的病认真进行一番“望、闻、问、切”便知小青婆婆患的是“伤寒”病,公公属于“肝炎”。李时珍问:“小青,家中是否有笔、墨、砚台?” “家中官人读书时,有‘黄龙戏珠砚’。”小青将纸、墨、笔、砚拿来交给李时珍。李时珍见那“黄龙戏珠砚”石质坚细,黄于蜂蜜,两条龙栩栩如生,砚池里不放水都滋润。李时珍摸着爱不释手。他叫小青打水磨墨开药方。小青说:“我家祖传‘黄龙戏珠砚’不用倒水,只要在砚台上敲三下,砚池里水了。”李时珍用笔在砚台上敲了三下,果然水满砚池,李时珍惊奇的叫了起来:“奇砚也”。他开过药方,砚台干干净净,无一点墨迹,不洗如新,确实是“宝砚”。李时珍给小青的公婆医治一周,她婆婆的病好了,能起床劳动了,公公眼睛也恢复了光明。小青感激不尽,但是,又觉得无一物为谢,经和公婆商量,将祖传“黄龙戏珠砚”送给了李时珍。后来李时珍用这方宝砚完成了《本草纲目》的编写工作。
    《歙县志》载:“灵金山东支,曰岩山。蜿蜒东出山涧,有石色黄如蜜,可作砚。腻不减龙尾。”想必李时珍所得“黄龙戏珠砚”石料就是歙石。遗憾的是这种“歙黄”石料已失传了。
lszh2556.jpg
bcgm2.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9-8 12:3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8-9-8 12:33 编辑

徐霞客喜得歙砚
  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徐宏祖(1586-1641),江阴人。字振之,号霞客。幼年博览图经地志,见明未党争剧烈,不肯入仕,刻意远游。自二十岁始历时三十余年,足迹至十六省,对所至山川地貌,作了认真的考察研究。著有《徐霞客游记》。根据《黄山志》记载,徐霞客一生两次游黄山。第一次在万历四十四年(1616)二月,时值严冬,徐霞客不畏险阻,游览禅符寺、兹光寺、石笋、狮子林,光明顶及松谷庵等地。万历四十六年(1618)九月初,徐霞客二次游黄山,这时正是秋季,“枫松相间”、“五色纷披、灿若图绣。”徐霞客登天都峰、莲花峰至文殊院,饱览旖旎风光,不禁感叹:“黄山当生平奇览,而有奇若此,前未一探,兹游惭愧矣。”并作游黄山日记二篇。留下“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赞美诗句。徐霞客第一次游黄山,时值大雪纷飞,没有能够看到文殊院和天都峰等胜景。俗话说,“未到文殊院,未见黄山面”、“没上天都峰,等于一场空,”因此,事隔二年后,他选择了秋高气爽的大好时光重游了黄山。饱览黄山的风光后经歙县乘小舟返回江阴。从黄山到歙县,沿途秀丽的湖光山色,点缀着山花的弯弯山道、十里长亭、小桥流水,显得清新、飘逸、古老,令人心旷神怡。特别是古歙城之西、练江之滨,屹立着一座郁郁苍苍的西干山。那里青山叠翠,练江潺流,亭台玉立,寺塔高耸,使徐霞客留连忘返。徐霞客白天游山玩景,夜里就住在五明寺,向五明寺老僧借来一方砚台,写记游语文章。其间,徐霞客见老僧的砚台黝黑,闪闪发光,摸上去细洁,发墨如油,逐随口赞道:歙州砚台美而洁,深山藏匿几千年。 精雕细琢天下重,四大名砚它居先。 润若儿肤脉理细,轻叩如金质地坚。 莫道荆山璞玉美,江阴宏祖亦爱怜。 老僧见徐霞客如此珍爱歙砚,便把这方砚送给了徐霞客。徐霞客大喜过望,即在砚的背面雕上“名山为友砚作伴”七个大字。后来,徐霞客一直把此砚带在身边。可以说,歙砚为《徐霞客游记》流芳百世,立下过汗马功劳呢! xxk0tim1.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9-8 12:4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8-9-8 12:51 编辑

乾隆皇帝赞徽州文房四宝
  清代乾隆皇帝,名叫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自小聪明伶俐,六岁能吟诗,绘画。
qlxjn1.jpg
  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几次来到扬州,都是歙县盐商接驾。这些商人,都拥有巨资,他们挥霍享受之余,为家族思想与乡土观念所支配,在徽州原籍“修祠堂、建园第,树碑坊”。据说有一次乾隆皇帝到扬州,由歙县棠樾大盐商、两淮盐运使鲍漱芳(约1763-1807)接驾。
baosf1.jpg
  乾隆问:“不知爱卿何处人土?”“皇上,奴才是徽州棠樾人土。”鲍漱芳未等乾隆开口,接着说:“我的家乡山青水秀,风景如画,有雄伟秀丽的黄山山石,巍峨奇特;青松苍劲秀姿,烟云变幻飘渺。不但风景秀丽,而且歙砚、徽墨蜚声四海。”
  乾隆一听“黄山”二字,心中暗想,这正是搜集到歙砚和徽墨的好机会。于是,便说道:“爱卿陪我一道去走一遭吧!”
  乾隆皇帝打扮成客商和鲍漱芳同往徽州。鲍氏首先带乾隆到棠樾观看了朝廷赐给的忠、孝、节三座石坊。乾隆是个聪明人,知道鲍氏想凑足忠、孝、节、义四字,好光宗濯祖,流芳百世。于是,笑嘻嘻对鲍漱芳说:“爱卿之意我知道了,就允爱卿再造一座‘义’字石坊吧!”接着,乾隆皇帝要棠樾鲍氏盐商为朝廷修筑八百里河堤,拨放三省军饷作为交换条件。身为两淮盐运使的鲍漱芳,家里有的是钱,为了名声,当即答应了乾隆皇帝提出的要求。乾隆皇帝很滑,要鲍漱芳拿出纸、墨、笔、砚,立字为据。鲍漱芳也是精明人,即拿出十件“澄心堂纸”、数十包“徽墨”,一百枝“王伯力毛笔,并“九龙戏珠砚”一方,赠送给乾隆。皇上见到“九龙戏珠砚”上九条龙,栩栩栩如生,五色云气缭绕,白云宛转浮游,好象自己的化身,提笔写了“国宝”二字。又见到那“丰肌腻理,光泽如漆”的徽墨时,即写了“黄金易得,李墨难求”八字。再观澄心堂宣纸,又挥毫写下“肌卵如膜,坚洁如玉,细薄光润、冠于一时”十三个字。又为王伯力笔题“千毛选一毫”五个大字。这四幅字送给了鲍漱芳,从此,徽州文房四宝更加出了名。鲍漱芳得到乾隆皇帝的恩准,于是建造了“乐善好施”的义字石坊。乾隆在看了“慈孝里”石坊后,还为棠樾的鲍氏祠堂亲笔书写了“慈孝天下无双里,锦秀江南第一乡”的对联,以此作为对棠樾鲍氏慈孝忠节的褒奖。游过棠樾,乾隆皇帝上黄山游玩去了。
bmzy00ti.jpg
pf0tim.jpg
hs6bc.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9-8 12:5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8-9-8 12:52 编辑

纪昀玩砚改诗词
  纪昀(1724-1805),清文学家,字晓岚,又一字春帆,河北省人。乾隆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吉办大学士,谥文达。曾任四库全书编篡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这部浩大的巨著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纪昀能诗和骈文,有《纪文达公遗集》、《阅微草堂笔记》等著作。纪晓岚生平爱歙砚,他认为歙砚胜过端砚。在《阅微草堂笔记》等著作。纪晓岚生平爱歙砚,他认为歙砚胜过端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余为鲍叔堂,世孝祠记,树堂以此砚润笔,喜其柔腻,无新坑刚之气,因为之铭曰:勿曰罗纹,处为端紫,我视魏征,妩媚如此。嘉庆壬戌四月晓岚题,时年七十有九。附翁树培铭言:“歙砚日稀,尔何其寿,古貌芳心,如逢耆旧。龙尾旧坑久绝。故歙砚较端砚难得,此石犹前代物也。翁树培铭并识。” 纪晓岚在这里说明了歙砚和端砚同样妩媚艳美,而且说明了歙砚坑从历史上已失传。不像端砚从唐代开始没有停止生产过,所以纪晓岚认为歙砚难得,稀有而珍贵。据说,鲍树堂送给纪昀润笔的是他一方金星眉纹歙砚。纪晓岚爱不释手,无事就用手抚摸它,几乎入迷。一天,一位朋友请他题扇面,用的是唐代的《凉州词》诗: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因为他是爱砚入了迷,将第一句中的最后一个“间”字漏写了。观者有人说:“大文豪亦有误耶?”纪晓岚听了忽然非诗,乃诗也,何有误耶?”遂添上标点。“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人人拍手叫绝,个个佩服。
jyff8e.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9-8 12:54: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8-9-8 13:19 编辑

虚谷异乡得歙砚
  虚谷(1824-1896)俗姓朱,名怀仁,出家后改名虚谷,号倦鹤、紫阳山人,歙县人,客居扬州。是“上海画派”杰出的代表画家之一。虚谷,青年时代曾任清军参将,却同情人民革命运动,关心民族前途,对清朝政府的腐败,甚为不满,弃官为僧。他深知菩萨大佛是无法救劳苦人民出苦海的。因此,弃俗为僧后他只好到书画中寻求生活乐趣。虚俗虽然身披袈裟,却不理佛事,四处云游,和纸、墨、笔、砚打交道,频繁往来扬州、苏州、上海之间,以卖画为生。传说,有一位徽商,名叫鲍紫阳,歙县鲍家庄人。他的名字是母亲在紫阳山打柴,生在紫阳山而名。鲍紫阳当时也在扬州、苏州、上海之间经商,但爱好诗画,是一位书画收藏鉴赏家,自己也能画几笔梅花,而且对歙砚雕琢很感兴趣。与虚谷,任伯年,吴昌硕等画家,交谊甚契。一天,虚谷到鲍氏家中作客,为鲍紫阳作了一幅《梅雪图》,上面题诗:“无端白雪落沙来,古本疏技上粉台。似雪似花花似雪,梅花又向雪中开。”鲍氏对虚谷的画和诗十分钦佩。为了感谢虚谷,将一方“梅雀玉带金星砚”送给了虚谷。此砚砚头上镌刻着两句诗:“平生不与群芳斗,冰天雪地独自开。”虚谷内心很激动,摸着那柔嫩的歙砚,爱不释手,如痴如醉。赋诗赞道:“日日望砚意倍亲,闲来默对足怡神。一支笔夺乾坤秀,万幅图开天地春。但愿终生伴此石,何愁迟暮老风尘。茫茫本是知音少,自赏孤芳自写真。”后来任伯年在砚的背面为虚谷雕琢了肖像,并称虚谷“笔无常法,别出新枝”。虚谷的美术作品具有特殊风格,其特点是苍秀有趣,敷色清新,造型生动,落笔冷峭。吴昌硕(1844-1927)赞曰“十指参成香色味,一拳打破去来今。”这句话道出了虚谷的绘画技法不落俗套,敢于创新的精神。《梅雀玉带金星砚》,虚谷随身携带,一直伴他临终。虚谷死后,家人遵嘱将此砚随葬在苏州光福石壁。
xugu1.jpg
wcsh86fm.jpg
gfsbp0.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9-8 13: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8-9-8 13:19 编辑

赛金花抛砚保文物
  赛金花(1864-1936)是晚清史上的一位风云人物,关于她的风流韵事,家喻户晓。她还是一个有爱国心的女子,她抛砚保文物的故事一直流传下来。赛金花,原名郑彩云,后从鸨姓傅,晚年又名曹梦兰,名妓,黟县人。赛金花得名,有一段故事。她出生在苏州。他父亲郑八哥,是黟县二都上轴(今阳光乡)郑村人。八哥家境贫寒,流落苏州当轿夫。金花一下地不知取什么名字,郑八哥想茶叶老板郑敏之是书家子弟,又是同乡,不如请他取个名字。郑八哥到郑敏之家,郑老板正在为人写对联。郑八哥抱着女儿要他为女儿取名字。郑老板看小孩长得漂亮,思索了半日,突然望见案头上的金花金晕歙砚,于是对八哥说:“就叫赛金花吧!”从此,赛金花的名字就传开了。赛金花出世不久,父亲就病故了。长大后由于衣食无着,被人卖给妓院,1886年正式挂榜为娼。这时,正好歙县籍洪钧(1839-1893,1864年头名状元)奉光绪皇帝爱新觉罗·载湉(1871-1908)之命出使德、俄、荷、奥四国,原配何夫人不愿随行,五十岁的洪钧就将二十出头的赛金花买去做妾,充当公使夫人,并延师教以英、德、法诸国文字。赛金花聪明伶俐,精通几国文字,是达官显贵的座上客,她曾得到德国飞耐特皇后的青睐。她虽是一位名妓,却有一片爱国之情。她在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时曾有功于国。她曾讲过:“国家是人人的国家,爱国是人人的本份。”传说有一天,几个德国兵闯入她的住处,她先用英语和士兵对话,对方不懂,她马上改用德语和德兵交谈。交谈中赛金花得知联军统师叫瓦德西(1832-1904)。这瓦德西是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1815-1898)的红人,是赛金花驻德时的老相识。赛金花深知瓦德西喜爱中国书画和砚台。于是,她第二天就带着一方名砚去见瓦德西。这砚是一方仿宋插手砚。石料是“黟县青”,上面有几点金星。背面镌刻“朱嘉”二字。另外带带去了一副仿元代知名画家的山水画。赛金花在赠砚画时,向瓦德西要求:一是不要屠杀人民;二是保护文物,不要重演焚毁圆明园的悲剧。瓦德西得到钟爱之物,内心非常高兴,居然下令联军停止烧杀抢掠。对于赛金花的功绩,历来众说纷纭,这有待于史学家进一步考证。
saijh1.jpg
hj1485.jpg
gx185e.jpg
wadx1.jpg
bsmz4239.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9-8 13: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启功先生与砚石
  著名书法家爱新觉罗·启功(1912-2005)先生与砚有很深的情结,挥毫泼墨总少不了那心爱的砚。据资料介绍,他喜欢收藏砚石,其中有一方小砚,上面刻着铭文:“一拳之石取其坚,一勺之水取其净。”这“坚净”两字恰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歙砚石质细腻,在其上磨,绝无粗 厉之感,或“沙沙”之声,故曰“徽州砚石润无声”。
qg0ti.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