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24|回复: 4

中山王三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1 21:4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山王三器
# k0 x- e% V$ E' v  U转自:先秦书法6 f$ d/ _. z& E7 {
- G8 e- a; h) v6 F% d( t
  战国时期的中山,即春秋时期的鲜虞,本是戎狄部落的一支,过去有关的史籍记载很少。1974年以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三汲乡中山王墓发掘出中山国重要遗址,遗址座落在平山县三汲公社东灵山和西灵山的南麓。出土了大量青铜器,其中中山王方壶、中山王鼎以及中山王圆壶合称中山三器。
7 |" R( L3 l. j- g& A- S  “中山三器”行文流畅,文字精美,风格独特,是中国古文字的精品奇葩。铭文以中山王鼎最多,也最精美。铭文为刻款,体现了华美的书写风格。铭文章法随势附形,排列整齐。6 f" l0 @$ X# o7 B7 g
  从书法上欣赏:铭文绮丽多姿,典雅飘逸。笔划一丝不苟,线条下垂,纤细劲秀,布局均匀。字型修长优美,重心偏上,体势秀逸,摇曳多姿,极富装饰趣味。文字排列参差错落,穿插自如。圆转流畅,灵动自然。是战国晚期金文书法艺术的代表作品。
) I/ E: T# K$ ~  b# W. @: N  从刀法上欣赏:镌刻技巧精熟,运刀如笔。线条刻划生动,多姿多彩。用刀的轻重起伏,得心应手。行刀节奏的快慢徐疾,灵活多变。单刀、双刀交替使用,提按分明。刀法曲直变化,方圆皆备。转折处衔接准确,变化丰富。契刻用单刀利刃,尖入尖出,更显爽利劲健。线条组合上追求粗细、轻重、虚实变化。横、竖等主笔粗、重、实,其它副笔细、轻、虚,这就使通篇文字产生了强烈的韵律感。  d$ U# w: V! \
  中山王铭文的迷人魅力倾倒了无数爱好者,众多书法家和篆刻家纷纷效仿,其中最著名的首推徐无闻先生,徐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古文字学专家和书法家。徐氏书写的中山王体书法作品,结构严谨,字形优美。线条挺劲,变化随意,小大由之,得心应手,潇洒自如。
1 D4 Y1 n5 V2 l) h( y3 r zhongs03.jpg
" O# p$ Z! d$ E1 Z zhongs02.jpg
6 ?5 E- k# ?. n4 I. C/ X zhongs01.jpg
9 G# ^: D! ]) g( I1 [! B, a zhongs13.jpg 0 K7 p% g* W- e/ C3 \' o
zhongs12.jpg & d/ s% p8 s4 N1 p
zhongs10.jpg
6 u9 k/ B! s  K! Q5 I& _+ F4 q0 M4 m, I zhongs11.jpg ( j  U+ {/ F+ o+ U) h3 S0 _
zhongs23.jpg 7 T  T% f6 C, Y. G! o
zhongs24.jpg
& O$ g3 Q- P6 Y" p! N6 |; {$ k+ V
% \  v, K* @" s3 |3 o& B: Z: g

相关帖子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 21:4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7-5-4 19:32 编辑 9 b$ M: b6 V" R% {" @, A
  h/ f% p8 k! o4 C5 K# j7 P
中山王墓
) b; W5 q$ y& H$ z1 E  中山王墓位于平山县三汲村,出土了大批精美绝伦的珍贵文物。仅中山王一号和六号墓出土文物就达19000余件,并以大量孤品、珍品的出土震惊中外。其中刻铭铁足铜鼎、铜方壶、铜圆壶、中山侯钺、山字形器等为研究中山王世系和中山国的政治、军事及文字书法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史料。铜错金银龙凤方案、十五连盏灯、银首人俑灯、虎噬鹿器座、牛器座、犀牛器座、双翼铜神兽以及带有压划纹的磨光黑陶鼎、石制六博棋盘、鹰柱大盆,大量的玉龙、玉虎、玉人等,则以精巧的做工,独特的造型,反映了中山国手工业在铸造冶炼及工艺加工等方面的高超技术。
. x; J- X; F# |; W+ [ zs2pa.jpg
0 L  o0 q9 e# z# z    中山王刻铭铁足铜鼎,战国,中山王鼎,有盖,子口内敛,两侧对称置一对长方形附耳,鼓腹,底部平缓,三蹄形足。外壁刻有铭文共469字。通高51.5、口径42厘米。这是我国至今发现的战国时期铜器铭文字数最多的铜器。
' ~& l2 j8 G( j: i zs3pa.jpg 9 s! j( j; ^5 S1 R
  中文名:中山王墓
9 v2 O; Y6 s  k) H  |% o4 C  地理位置:平山县三汲乡
) o/ c8 y+ m# Z) }  出土文物:大量珍贵文物
6 n7 b$ Y" C5 T4 {6 c  标志:刻铭铁足铜鼎4 _9 H; e8 c1 @1 G# L- |6 P& P. Q
! |% L7 @0 x' ^
- _( _, B" V0 ]& m' K3 X
# U. @8 ?! m3 b( W8 ^/ A  H  a
  1.中山王墓简介
* G: l- `3 g. v) w# ^  中山王墓是中国河北平山县出土的战国时期中山国陵墓,中山国是春秋战国时鲜虞仿照东周各诸侯国建立的国家。1974年河北省文物管理处在平山县三汲乡的南七汲村发掘一号、三号、四号、五号和六号等战国时期墓葬,也出土了为数庞大的车马坑与陪葬墓,并同时发现中山国的都城灵寿古城,发掘出的文物都具有北方民族文化特色,与战国晚期的赵国、魏国文物相近,但又出现许多反映游牧民族的帐幕构件、具有明显北方少数民族文化风格的青铜饰品,在世界各国展出时造成不小轰动。
: Z" q  n: ~7 O; \6 i: Z
- J  E5 m. R$ D5 `$ h, _  2.墓地规模
2 }/ [2 d+ d7 d9 J( y* N  中山王陵墓共发现两处,一处在灵寿故城以西2公里处,东西并列两座大墓,西侧的一号墓已经发掘,可以确认是中山王□的墓。另一处在城内西北部,南北错列3座大墓,已发掘的六号墓在最南端,墓主人未能确定。一号墓和六号墓的上部都有夯筑的高大封土,其上再建“享堂”。一号墓的封土和享堂保存较好,封土东西宽92米,南北长110米,高约15米,自下而上成三|级台阶状,第1级的内侧有宽1米许的砾石散水,第2级有壁柱和柱础等遗迹,顶部的第3层则有叠压成鱼鳞状的瓦片堆积,可复原为一座周绕回廊﹑上覆瓦顶的三层台榭式建筑。两墓附近还有陪葬墓和车马坑。一号墓封土范围之内,东西两侧各有陪葬墓2座,封土南面有对称的两座长方形车马坑,并有船坑和杂殉坑各1。六号墓的陪葬坑是东侧2座,西侧1座,南面也有两座对称的长方形坑,可能也是车马坑。根据两处墓地的布局,结合一号墓椁室出土的中山王陵兆域图铜版及辉县固围村魏国墓地的资料,可以对战国时期王陵的形制和规模有较多的了解。
% x' l( |& t' j0 Z+ ~4 b zsm691.jpg
9 @; Z/ H# B( y' Q ryd95.jpg ' K: V. N& t2 O: F
  3.布局和墓上建筑; k, Y! U6 z# M
  一号墓与二号墓都建有高大的封土台,其中一号墓就是中山国王的陵墓,其封土南北长110米,东西宽92米,高15米,形成三*级台阶状,台上建有回廊和厅堂三层建筑。王陵墓室结构平面为
. T- S$ }  o: `% P, \; r  长方形,中央为方形椁室,南北为两条墓道,其中一号墓的椁室用厚约2米的石块砌成,椁室内约有四层套棺。 二号墓为哀后墓。两个墓有数量庞大的陪葬器具,总数达1900多件,包含青铜礼器、乐器、雕塑、生活器具以及玉石器、陶器、漆器等,而且都有配葬墓与车马坑。
3 @) N# \6 L. V- \3 a% }9 D5 q
; J- z& p' m1 J& i% [( q  4.出土文物
4 c' ]' |7 B7 _, `, a  在中山王墓出土了为数甚多精美的器物,而它们中间有不少具有鲜虞族特色的器物。墓中有大量错金银器出土,与战国前期大相迳异,独有无双的珍宝有金银镶嵌龙凤形铜方案、错金银虎噬鹿屏风底座、十五连盏灯、错银双翼神兽、银首人俑铜灯等。其中金银镶嵌龙凤形铜方案极为精巧,周身饰有错金银色花纹,下方有四只横卧的梅花鹿,四肢曲卧于一圆形环底座,中间分别于弧面上立有四条独首双尾龙,龙身各蟠绕一凤,上方龙顶拱承一饰有云纹的方形案框。 还有造型奇特的十五连盏铜灯,全灯高82.9厘米,座径26厘米,重13.8公斤,由灯座和七节灯架所组成,仿佛一棵大树的支干周围伸出七节支架,托起15盏灯盘,而且每节支架皆可拆卸,支架上装饰著鸟、猴等小动物。' K  r1 ~5 ]+ g1 R  g
  一号墓有50余件铭刻铜器,其中有“刻铭铁足铜鼎”、“夔龙纹铜方壶”、“铜圆壶”,方壶与大鼎为中山王所著,这几件铜器铭文有提到导致燕国内乱的燕王哙让位于相邦子之事件,中山国见机派相邦司马赒率军北略燕国,占领数百里的燕地。
6 g- \5 T% \8 ^" l" i- ?% l# f9 `  墓中还发现关于战国时期陵墓建筑的一个极重要发现的金银错兆域图铜版(中山兆域图),铜版是以陵墓为主体的陵园的总平面图,面对陵园建筑的各个部分和相互距离注了尺寸,全版长约94厘米、宽度约48厘米、厚约1厘米,用金银镶错出一幅陵园的平面布置图。 该铜板为中国最早的缩尺制图,是至今中国发现最早的建筑平面设计图实物,也是世界上发现最早的铜质建筑平面设计图。
9 n4 k, x3 g, Z: J zs4pa.jpg 1 X& U; S0 [+ e0 d) ]
zs0pa.jpg ' r: K  z5 J5 P( y
zs1pa.jpg ; N6 i( b' H4 w" L$ p% C, L+ ?$ \
  出土文物还发现有两壶保存2200余年仍良好的酒,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酒。
! u0 O, Y# H  ?6 r! l) W5 y  有些考古学者认为因为在墓中有鲜虞族的器具,所以推断中山国最早是由北方民族鲜虞人所建立。而亦有认为中山国境内鲜虞与华夏民族因长期来往与共同生活而融合,使得彼此文化上的差异亦逐渐消失。; r* \: r+ S; X& w- s* r
zswy3.jpg
4 C; [7 \6 ?9 \4 {) [ zswy4.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4 20:4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平山县中山灵寿故城遗址
. U; S7 m* V! n4 m+ V   中山古城遗址地跨河北省石家庄市灵寿、平山两县,灵寿境内遗址位于灵寿县故城村一带,据县城7.5公里,面积约200万平方米,1988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元前414年中山武公初立,到公元前296年赵灭中山,中山国生存一百多年,公元前380年桓公徙都灵寿,共在灵寿建都84年,历五代国君,桓公、成公、王厝、王 和王尚。遗址大部分被故城村占压,东城区部分被南城东村占压,主要遗迹有:古城墙、赵王台、八角井、养鱼池等。- J# Q& c; Q% p9 {! n
lsc691.jpg
7 X, x6 O! ~9 G3 r; m" v) U   古城墙,整体保存较好,全部夯土建筑,周长10华里,南北长1500余米,东西长1300余米,残高3-7米。现在古城西北角缺一块,缺角面积2700平方米。西城墙、北城墙保存较好,东城墙、南城墙时断时续,城垣尚存,长期以来当地农民有在古城墙上种地的习惯,严重威胁着古城墙的安全,整个城墙急需抢救、保护、维修。
- y2 H, ~# t: z7 J6 X    赵王台保存较好,在城内西北部,是城内制高点,高五丈许,周百余步,台以夯土砸实,台上面原用巨石砌起一丈许,台雄伟,高大,台面宽阔。现在看到的赵王台直径54米,高约12米,巨石已毁。
; P" ?* i4 z! b( _3 M1 b lsc690.jpg " g" J  `9 l7 q% n. h& W
    养鱼池在赵王台东约1公里处,占地30亩,现已干涸,遗址尚存。3 \* a; m) w; S1 d
    八角井,在赵王台东南100米,井口用七块特制琉璃瓦封顶,形成八个角,故又称“八角琉璃瓦井”。整个井用特制弧形砖垒砌而成。至今弧形砖尚存,井已毁。
: U9 @1 \: h$ h; n7 x# X" Y    古城墙、赵王台、养鱼池、八角井作为战国时期的遗迹,其保存完好程度,在全国也是少有的,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
% Z( y% F  ^9 _, m& K3 }' K, H3 Z  中山灵寿故城遗址北依东林山、牛山,南临滹沱河、黄壁庄水库,距今灵寿县城约10公里,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城址东西两侧为高坡,东西城垣外有源自林山的天然溪流,自北向南逶逦入滹沱,相传为“京御河”。古城垣早已荡然无存,但地下夯土城基尚在,城址平面呈不规则桃形,北高南低,南北长约4.5公里,东西宽约4公里。城址内现有13个自然村并黄山一座。城东高坡上有一夯筑小城遗址,东西长约1400米,南北宽约1050米,小城西部当中夯筑一座土台,名曰“召王台”,属古城的军事防御设施。  z) r6 W8 V2 v5 i+ }4 @
  中山国虽为战国时期的一个小国,但其重要地位仅次于战国“七雄”。灵寿故城先后经历过五代国君——桓公、成王、衅(注:此为代用字。原字的下部应为“昔”字。下同。)、耔姿(注:此二字均为代用字。原第一字的左侧应为“妾”字;原第二字的下部应为“虫”字。)、胜,共86年。这是中山国历史上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不仅国土疆域扩大,而且农牧业尤其是手工业高度发达,创造出辉煌灿烂的中山国文化。
# D' ^- M( D, t7 e; x  中山灵寿故城由7道城垣围成,中部一条南北向隔墙将其分成东西两城。隔墙北端访驾庄东北约200米处与北城墙交接,由此向南伸展,直至张家庄,全长约5100余米。现存的完整墙基厚3.2米,宽2.5米。城址外围的夯土墙基宽约35米,厚约2至4米,长度各异。与城基相连的大型夯筑护城建筑目前仅发现4处,分布在簸箕掌、张家庙台和王陵区西门阙及西城的西门阙。其地面残存大量的板瓦、筒瓦、箭镞等遗物。城基中明显的门阙遗址仅两处,一处位于东城西北角,即隔墙与东城北墙的交接处,两墙各自拐角,互成斗城,控扼城内通往城外的唯一陆路咽喉。另一门阙位于穆家庄村西,西城垣中部,门阙外临护城河,河西一条古路沟直向门阙,残长550余米。城门向内是一条贯穿东西的古路主干道,宽约11米,自城门向东延伸940米到达9号、10号遗址中心,再东已被现代民房叠压。
8 b8 f" w" _. E, C/ D! K9 R3 h  城址内已发现的大型夯土建筑遗址共计6处。一处位于城东北区,现蒲北村的高地上,即3号遗址,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50米,残存面积仅为原面积的五分之一。其北部是北城垣,西部是黄山,南部是一条西北——东南向的天然河沟。地面残存成片的红烧土、白灰和大片的瓦砾覆盖层,常见有战国时期的绳纹板瓦、筒瓦。在地下约0.8米的同一轴线上考古工作者钻探出9个南北向排列的圆型夯筑柱基,直径1.8米,厚1.9米,柱基中心距离4.3米,在4、5、6、7号柱基上仍保留着长约1米,宽约0.7米的长方形柱础石。遗址破坏区残存大量的空心砖残片,部分印有陶文,标明制作工匠的姓名。残存瓦件主要是素面半瓦当、乳钉纹地阴云纹半瓦当、乳钉纹地兽纹半瓦当、乳钉纹云带半瓦当、山座形瓦钉帽等。铜器有圆首窄格蟠蛇纠结柄铜短剑、铜矛、带钩等。' e7 R5 u+ V3 e" b) l" u. ^0 K
  东城南部现存的三处建筑遗址分别是7号、8号、11号遗址,7号遗址遭到严重破坏。残存遗迹表明,这里曾分布着多组坐北向南的长方形大型建筑群。7号遗址的北面是8号遗址,8号遗址的东北是11号遗址,这些遗址地表的暴露遗物主要相同于3号遗址的绳纹板瓦、绳纹筒瓦、空心砖、盆、罐、碗、豆、甑、瓮等残片。# y* p; w  Y6 J1 u, j  z
  西城中部残存的两处建筑群遗址是9号、10号遗址,两者不但距离很近,而且出土遗物也基本相同,除了常见的盆、罐、豆、甑、碗、空心砖残片、绳纹矩形砖残片、素面半瓦当、乳钉纹地阴云纹半瓦当等,这里还出土了为数较少的双龙纹半瓦当。此外,在遗址西北部一组南北长65米,东西宽50米的夯土建筑遗址的瓦层中,不仅发现了与中山王衅墓相同的大型板瓦、筒瓦、乳钉纹地阴云纹圆瓦当和半瓦当、山峰形瓦钉帽饰和脊瓦等,而且还发现了其他遗址中罕见的仿东周王城的乳钉卷云纹半瓦当。大量的出土遗物及密集的建筑遗迹都表明此处曾是古城的繁华地带。6 R+ U/ s! Z: b+ Z
  古城内较大的居住遗址迄今发现两处。一处即1号遗址,位于访驾庄村南,西城王陵区内,南北长600米,东西宽470米,文化层最厚达4米。出土遗物分两层,上层系城址内常见的瓦件及生活用陶和石佩饰等;下层则是春秋时代的袋足低平裆粗绳纹灰陶鬲、绳纹粗足陶鼎、绳纹鸡冠形粗足陶鼎、细绳纹窄沿陶盆等日用陶器,证明早在灵寿故城建城前,此处已经有人类定居。7 k! A6 n, s% H3 }4 J; f2 h
  另一处即2号遗址,位于西城西南部,西临西城垣,南北长670米,东西宽400米。上层堆积战国中晚期遗物;下层分布战国早期遗物。( C6 n) F+ X; \$ m# b
  小片的居住遗址,在东城的河曲村北、西城南端的张家庙及西门外等地也有发现。
6 w: u3 S4 W" U: s% j+ M  古城内的手工业作坊遗址,集中分布在城址中部,分工较细,种类较多。4号制陶器作坊位于整个手工业作坊遗址的北部,南北长200余米,东西宽200米,文化层平均深度1.2—3米。裸露于地表及断崖的废陶堆积中,不仅存在大量烧结变形的豆、盆、罐等残片和一定数量的磨盘、陶轮、陶拍等制陶工具,而且还有一些残陶窑。大量的裸露遗物证实了当时的制陶作坊内部已有了不同的分工——东南区以烧制瓦件为主;西南区以烧制日常陶器用品为主;中部则是制陶场所。" V* V1 a" t9 S# G5 ]
  5号铸铜、铁器作坊遗址,位于制陶作坊的南面。南北长960米,东西宽580米,文化层深度1.2—1.7米,个别烧炉遗迹深达2.5米。遗址内既有大量的陶范、铜渣、铁渣,又有密集的炼炉。虽然铸造铜器、铁器的作坊区域不甚明显,但其内部分布基本可做如下区别:西南部是作坊的管理机构或居住区;东部是铸造铜、铁器的陶范作坊;东南部是铸造铁铲、钁、镰、削等生产工具的作坊;中部是铸造兵器、货币及其它小件铜器的场所;北部是铸造实用铜器的作坊。8 Z8 j9 {$ @% C8 z1 n. \+ o* _
  6号制骨器、玉器、石器作坊遗址,位于铸铜、铁器作坊的东南面,二者连续成片,此遗址东西长300米,南北宽180米。主要标本有牛骨料、角料、黑色细砂岩和页岩石圭料及骨笄、骨珠、石壁、石圭、玉人片的半成品等。这些玉人片与中山王墓道出土的玉人片属同一类型。
; X1 f3 h4 s0 ^  城址外西部的西灵山南坡下为中山王衅陵区,其中震惊中外的19000余件珍贵文物都出自于这个区域。3 B1 o" V+ i+ B  O3 z' C: l1 V+ ?
  中山灵寿故城的发现,不仅确定了其确切位置,而且反映了中山国的建筑水平和手工业发展规模,对于研究中山国的历史和文化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4 20:51:23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国相王
, G" i# s+ x4 k- Y  五国相王,指的是中国战国时期中叶五个主要诸侯国互相承认对方君主王位的事件,该事件标志着周朝天子权威的彻底消失。0 B1 u+ z3 U5 b
  战国早期,各国之中仅有楚国、越国及后来的魏国称王。前334年,魏惠王因屡败于齐国和秦国,霸业丧失,为求遏止秦国扩张,在惠施的谋划下,主动率领韩国等国的国君,前往徐州(相王中的徐州,是指薛国,原为鲁邑,后为齐邑,处于鲁楚、齐楚、齐宋之间,为战略要地,数次为各国所争。)拜见齐威王,双方互相承认对方的王位,史称徐州相王。7 X* y5 b1 V8 @
  徐州相王引起了秦、楚等传统大国的敌意。楚国立即出兵攻打齐国徐州,希望齐国取消王号。前325年,秦惠文王也自立为王,同年,魏惠王尊韩宣惠王为王。一时各国不论大小纷纷称王,其中甚至包括中山国、宋国等当时的二流国家。前323年,在公孙衍的斡旋下,魏国、韩国、赵国、燕国和中山国结成联盟,各国国君均称王,以对抗秦、齐、楚等大国。齐国对于中山国的王号不满,曾试图联合燕国、赵国攻击中山国以迫使其去王号。各国之中,独有赵武灵王认为赵国实际上没有称王的实力,所以在国内未采用王号,仅称“君”。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5 23:0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4-12-5 23:03 编辑
- R1 U7 o, k5 V/ {& j8 X) `- `9 f% e6 w- l  U* R( C% M/ {* c
赵武灵王是攻灭中山国* {- ]( }% U+ T$ |4 E- t  r/ r' i
  赵灭中山之战是中国战国时代中期的战争。从前307年攻打中山国房子到前296年并吞中山国结束,共计12年的时间,赵国不仅除掉了心腹之疾,使得南北二地得以连成一体,领土的扩张也使国力强大起来。- V* B* M( t6 I
9 S$ P* p8 \9 ]9 q2 ?9 ]6 f
  初战失利
% C! h, K6 U: P  前308年(赵武灵王十八年),赵武灵王前往边境进行实地考察,到达九门(今河北省藁城市西北),修筑野台,观察齐国与中山国的边境情况。并派遣李疵观察中山国国情。李疵报告说“中山可伐也,君不亟伐,将后于燕。”(《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听了李疵的汇报后,前307年(赵武灵王十九年),赵武灵王在信宫大会群臣,召见肥义共商天下大事,一直商量了五日后,向北攻取中山国的国土,一直打到房子(今河北省高邑县西南),燕国乘此时机挥军入侵。中山国全力打败了赵军对房子的进攻,并占领了赵国的鄗邑(今河北省柏乡县北)后,又挥师北上打败了入侵的燕军,杀*死其大将[2]。3 C, x# Z5 \/ U$ ^

- n$ q! O8 ]; `% [& I  胡服骑射# W3 u  ~! l1 r7 w
  赵武灵王在房子战败后,前往到达代国,向北行到达无穷(约在今河北省张北县北),向西行到了黄河,登上黄华山(约在山西省西北近黄河处),便说了“胡地中山,吾必有之。”(《史记·赵世家》)谋划胡服骑射的改革,即教导民众穿胡人服装,练习骑马射箭以富国强兵,得到了一些有力大臣如楼缓、肥义的支持,但赵氏贵族却持反对态度。经过赵武灵王耐心细致地说服,终于使他们转变观念,支持改革。
! c& m0 j5 R( a/ W3 T8 h$ S3 j0 z zwl2q423.jpg , L4 T$ j9 e2 x: M
  五伐中山+ h$ f4 ~) s( G4 T
  前306年(赵武灵王二十年),赵武灵王攻取中山之地,军锋抵达宁葭(今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北);同年向西攻取林胡之地,军锋抵达榆中(今内蒙古东胜一带),林胡王献马求和。为了防止列国的干预,派遗使者楼缓至秦国,仇液至韩国,王贲至楚国,富丁至魏国,赵爵至齐国,进行外交活动。3 m+ M# P/ ]: f& |' x& @( U
  前305年(赵武灵王二十一年),赵武灵王大举进攻中山,赵“以二十万之众攻中山”(《战国策·赵策》三),兵分二路。南路军队由赵武灵王总领,以赵袑统领右军,许钧统领左军,赵章统领中军,向中山国腹地出击。北路军队由牛翦统率骑兵组成的军团,赵希统率胡、代兵马。赵与率军前往陉县(今河北省无极县东北),骚扰中山国的大后方。北路军队在曲阳(今河北省曲阳县城西)会合,攻取了丹丘(今河北省曲阳县西北)、华阳(今河北省曲阳、涞源西南)与鸱之塞(今河北省华阳县东北)。赵武灵王总领的南路军队,取得了鄗、石邑(今河北省鹿泉市南)、封龙(今河北省元氏县西北)、东垣(今河北省正定县)。此次中山国失去了三分之一以上的国土,迫于无奈,只好割让四邑求和,赵国因为一时无法控制占领的中山国腹地诸邑,答应求和的要求,在取得四邑之后,便暂时撤军而回。* v# P& X9 f) X5 b' Z" S* P& U2 x
  中山国割四邑给赵,与赵国和平状态并未维持多久。前303年(赵武灵王二十三年),赵国再次进攻中山国。
" l( j) y5 o& U  前301年(赵武灵王二十五年),赵国再次进攻中山国,攻入中山国国都灵寿(今河北省灵寿县),中山王往齐国(见《资治通鉴》卷三)。明年(前300年,赵武灵王二十六年),赵国攻取扶柳(今河北省冀县),中山国东部边地尽为赵国所得,赵国的边界向北推进到与燕国、代地相邻,中山国几乎被灭,中山王死在齐国。史称“中山数割数伐”(《战国策·魏策》三),“中山五割与赵”(《吕氏春秋·先识》)赵国因多年的战争消耗了大量国力,赵武灵王为了国家民力的恢复,便“归息士民而复之”(《战国纵横家书》苏秦谓齐王章(四)),扶植尚为中山国君作为傀儡。
0 t: {& N7 D2 F  前296年(赵惠文王三年),赵国废除中山国君,将中山王尚迁徙到肤施(今陕西省榆林县南),号称“千乘之国”的中山国终于亡国。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