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38|回复: 6

[易学杂谈] 【笔记】易老相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13 09:3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易老相通

J.M.九宫格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9 08: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有欲,以观其徼。

无,名天地之始;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故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2-20 11:0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_ming 于 2015-2-23 14:19 编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2-23 14: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应该思辨:我们大笔一挥写出来的“无”,本质还是“有”。
所以按先生表述,道应四分,不可意会不可名状的“无”一分,可意不可名的“无”二分,可意可名的“无”三分,可意可名的“有”则为四分。
是故,道=1=1/4(不可意会不可名状的无)+1/4(可意不可名的无)+1/4(可意可名的无)+1/4(可意可名的有),注意:这行字依旧是可意可名的无+有的层面下表述。
按此推说,我们又是大笔一挥的“0”,其实为“可意可名的无”,但我们自欺的笼统的赋予它“不可意不可名的无”+“可意不可名的无”这额外2个属性。
回到先秦时期,那时古人表达“0”时,用空位标识,这个空位当属“可意不可名的无”;
至于“不可意不可名的无”,先秦儒道两家经典未有明提。
只有佛学,到了唐代,玄奘引入唯识宗派后,对“阿赖耶识”的描述才大抵经解理论说明,相当于解答了此问,但依旧晦涩难懂。
诚然,儒道其实均有涉及此命题,只不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儒道重在筑基,提高普遍心性罢了,至于这千古一谜,自由后人解说了。

琉璃光如来  发表于 2015-2-23 11:24

道=1=1/4(不可意会不可名状的无)+1/4(可意不可名的无)+1/4(可意可名的无)+1/4(可意可名的有)

跨越于有无之间,这是一个新命题、好命题。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2-25 20:24: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_ming 于 2015-2-28 06:48 编辑
开心易友 从图片可看出,易、老还是有本质的区别。《易》是几何级数变化;《老》是按照线性变化。

谢谢先生关注本主题。
易、老有所区别这是自然。注意,本主题的落笔是“相通” 。所谓相通,并非概念的简单比附,亦非学派的接续传承,而是就人类思维的逻辑进程及其思想义蕴的展现说的。
何况我们不能将“道”中“一、二、三”理解成简单的"1、2、3"。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29 07:07: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_ming 于 2015-3-29 08:18 编辑

易老相通

J.M.九宫格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人们一般分割地看做因果关系,其实“是生”两字有奥妙。
“太极”“两仪”是分化过程的两个端点,这个过程就是道德经所言“一”。
太极、阴、阳同域,太极为壹,阴、阳数论该几何?且有奇阳偶阴。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7-13 03:49:41 | 显示全部楼层
j_ming 发表于 2018-7-6 17:06
道生玄,玄生无,无生有,有生万物。

道(玄(无(有(万物)
道(一(二(三(万物)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有欲,以观其徼。
无,名天地之始;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故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一玄,二无,三有,乃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玄:真无——不可意会不可名状;
无:常无——可意不可名;
有:常有——可意可名。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