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77|回复: 0

[民族音乐] 中国历史上为何没有埙乐古谱遗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23 17:33: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纵观中国古代音乐史,埙的历史可称是最为久远,有7000年,但其埙乐的发展却极为缓慢。虽然在晚清时期曾留有一本《棠湖埙谱》,但其上所记载的也多是明清以来的南曲时调,而非为埙专门而作。
  
  因此,可以说,对于在商周时期就已定型的古老乐器埙来说,历史上没有埙的古谱遗存。这就需要我们考证两个方面的原因:是7000年来根本就不曾有过,还是原是有的,由于历史久远、人们的保存不善而使得古谱全部丢失?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对比古琴的历史与发展现状作个分析:我们知道古琴也是一件十分古老的中国乐器,虽然历史之久远不及埙,只有三千多年,但却存留下来上千首古谱传于今世,成为古琴文化丰厚而宝贵的遗产资料。这是什么原因呢?古琴早在秦以前已经可以用独奏的形式,以纯器乐的手法演奏从而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

        汉唐年间,古琴的形制与制作技艺就已经十分成熟,唐代古琴的制作工艺更是达到了巅峰,涌现了众多的制琴名家。乐器本身的完善较早,为后世琴曲的创作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加之琴一向为文人墨客所喜爱,流传于士大夫阶层,虽有历史的动荡、朝代的变迁,仍有相当的文献资料流传于世。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唐人郑希稷的《埙赋》中对于埙有这样的描述:“至哉!埙之自然,以雅不潜,居中不偏。故质厚之德,圣人贵焉。”我们可以看出古代贤德之人十分器重埙并且喜爱埙乐的。也就是说如果历史上曾经有过埙的成熟的曲谱,古代的知识分子是喜爱吹奏并加以流传的,无论经历怎样的风云变幻,总是有迹可循的。然而没有,在不断丰富的考古资料中,我们对于埙的古谱的搜寻毫无结果。这就证明,7000年的历史中,埙不曾有过独*立的曲谱存在(这当然是对古代音乐史的考证,不包括现代创作)。
  
  是我们古人的乐思不够、智慧不足吗?当然不是,古人留给我们大量优美的琴曲足以说明这一点;是埙的音乐不好听吗?非也。否则也不会有今人对埙乐的“天籁之音”的赞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音乐本质上是器乐的,没有器乐的发达则不会有音乐的勃兴。埙在历史上首先作为乐器是幼稚的,是不成熟的,埙的历史是其不完善的历史,或者说是不断进行着完善的历史,只是这完善的过程太过漫长。7000年前,它只有一个吹孔,只能发出一个音;商周时代不过只能发出3~5个音,也多作为统治者祭祀大典上的神器或者礼器之用,人们试图通过埙的悲凉、肃穆而又充满神秘的音乐语言,打开人神共通之路,传达古人对宇宙和自然之神的敬畏,以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汉代的埙增至六个音孔,宋元明清时代沉寂下去,不再有所发展。制作的简陋,音域的狭窄,演奏的困难,表现力的不足等太多的问题,使得埙纵有天籁之音,在中国古代的音乐史上终没能成为一件独*立的乐器,而只作为了一种特殊的装饰与陪衬,没有乐谱的存留也是自然的事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