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45|回复: 25

[周易注解] 庚白学《周易》系列——《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25 08:5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赵庚白 于 2014-12-28 06:20 编辑

声明:转载此文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坤·本经】 坤 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译】本经:坤为大地。要使老百姓能够通达顺利,就要选择适合农耕活动的地点定居,具有溪水与适合畜养耕田的马匹是要考虑的主要条件。才德出众的人具有长远思想要为以后打算,开始迷惑,后来找到合适之处。主要寻找适合农耕活动的地方,居住的地方以平坦的大地为好,会得到大家效仿响应人会越聚越多,如选择山区居住,会失去大家响应,人会选择离开人会越来越少,安逸舒适为主的地方就是吉祥的定居之处。

此卦辞篇幅较长,为方便看官指正下面特将其分段注解。


【原文】坤 元亨,利牝马之贞。
【译文】坤为大地。要使老百姓能够通达顺利,就要选择适合农耕活动的地点定居,具有溪水与适合畜养耕田的马匹是要考虑的主要条件。

注释: “”民众,百姓。《战国策》制海内,子元元。《史记·文帝本纪》以全天下元元之民。《注》古者谓人云善人,因善为元,故云黎元。其言元元者,非一人也。
”通达顺利。《后汉书·班固传》:“性类循理,品物咸亨。”
”利是会意字,由禾与刀两部分组成,刀是类似耒(léi)的农具,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刀旁有数点表示犁出地土块,所以利是犁的初文,表示犁地,耕地。
”溪谷。《大戴礼记·易本命》:“丘陵为牡,溪谷为牝。”
”用于耕种的马匹。《周礼·夏官·马质》掌质马,马量三物,一曰戎马二曰田马三曰驽马,皆有物贾。
”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左传·僖公三十二年》:“郑商人弦高将市于 周,遇之。”
”同“桢”。筑土墙时两头竖立的柱子。比喻“支柱”,“骨干”。《论衡·语增》:“夫三公,鼎足之臣,王者之贞干也。”


【原文】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
【译文】才德出众的人具有长远思想要为以后打算,开始迷惑,后来找到合适之处。主要寻找适合农耕活动的地方,

注释: 君子”泛指才德出众的人。 班固 《白虎通·号》:“或称君子何?道德之称也。君之为言羣也;子者丈夫之通称也。”
”通“悠”。长,深,远。《左传·昭公十二年》:“南蒯之将判也,其乡人或知之,过之而叹,且言曰:‘恤恤乎,湫乎攸乎!’”
”以后。《论语·八佾》:“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找到。《礼记·大学》:“虑而后后能得。”注:“谓得事之宜也。”
”事物的根本,主体。《管子·国蓄》:“凡五谷者,万物之主也。”


【原文】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译文】居住的地方以平坦的大地为好,会得到大家效仿响应人会越聚越多,如选择山区居住,会失去大家响应,人会选择离开人会越来越少,安逸舒适为主的地方就是吉祥的定居之处。

注释: 西南”后天八卦为坤,为地。
东北”后天八卦为艮,为山。
”成群,结党。《广雅》:“朋,比也,朋,类也。”
”失去。《论语·子路》:“一言而丧邦,有诸?”
”安适,安逸。《左传·僖公四年》:“君非姬氏,居不安。”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5 09:0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赵庚白 于 2015-1-1 07:39 编辑

声明:转载此文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坤】彖曰 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 坤厚载物,德合无疆。 含弘光大,品物咸亨。 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顺得常。 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安贞之吉,应地无疆。
【译】《彖》广茂的大地是根源,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依托你生长,你顺从并承托苍天,土地深厚充满物产,对人类有好处符合人类需要的东西没有止境。大地容纳宽广还在继续发扬光大,众多物产都亨通顺利。寻找类似有溪谷适合放牧田马的地方,可以采用的地方很大没有边界。草木生长的稚嫩能顺应农耕活动的地方就定居下来。君子于是开始寻找行动,开始时迷惑是背离道理,后来顺利得到了永恒不变的居地。“居住的地方以平坦的大地为好,会得到大家效仿响应人会越聚越多”是说他和类族一同前往;“如选择山区居住,会失去大家响应,人会选择离开人会越来越少。”是说最后他们也会奔向其他合适的居处享受福泽。选“以安逸舒适为主的吉祥定居之处。”符合此条件的地方无穷无尽。

此彖辞篇幅较长,为方便看官指正下面特将其分段注解。


【原文】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
【译文】广茂的大地是根源,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依托你生长,你顺从并承托苍天,

注释: “”极,最。《吕氏春秋·制乐》:“欲观至乐,必于至治。”
”根本,根源。《吕氏春秋·召类》:“爱恶循义,文武有常,圣人之元也。”
万物”统指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史记·吕不韦列传》:“吕不韦 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二十餘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
”凭借的本钱,依托。《老子·二十七章》:“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生长。《广韵》:“生,生长也。”
”你,你的。《左传·僖公十二年》:“余嘉乃勋。”
”顺从。《墨子·天志中》:“不识不和,顺帝之则。”
”捧着。《说文》:“承,奉也。受也。”


【原文】坤厚载物,德合无疆。
【译文】土地深厚充满物产,对人类有好处符合人类需要的东西没有止境。

注释: ”本义:地壳厚。厚土(覆土厚),厚地(大地)。
”充满。《诗·大雅·生民》:“厥声载路。”
”物产。《三国志·吴书·吴主传》:“十二月,扶南王范旃遣使献乐人及方物。”
”恩惠,恩德,好处。《史记·项羽本纪》:“愿伯俱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止境。《左传·成公二年》:“以逞无疆之欲。”


【原文】含弘光大,品物咸亨。
【译文】大地容纳宽广还在继续发扬光大,众多物产都亨通顺利。

注释: ”容纳。《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阿女含泪答。”
” 广,广大。《论语·泰伯》:“广大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众多。《后汉书·班固传》:“性类循理,品物咸亨。”
”物产。《三国志·吴书·吴主传》:“十二月,扶南王范旃遣使献乐人及方物。”
”都。《说文》:“咸,皆也,悉也。”


【原文】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
【译文】寻找类似有溪谷适合放牧田马的地方,可以采用的地方很大没有边界。草木生长的稚嫩能顺应农耕活动的地方就定居下来。

注释: ”种类。类似。《说文》:“类,种类相似,惟犬最甚。”
”用。《韩非子·间田》:“秦行商君而富强。”
”边界。《礼记·曲礼》:“出疆必请。”
”草木始生,稚嫩。《诗经·小雅·采薇》:“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定。《释名》贞,定也。精定不动惑也。


【原文】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顺得常。
【译文】君子于是开始寻找行动,开始时迷惑是背离道理,后来顺利得到了永恒不变的居地。

注释: ”于是。《诗经·小雅·斯干》:“风雨攸除,鸟鼠攸去。”
”永恒的,不变的。《墨子·尚贤》:“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


【原文】西南得朋,乃与类行;
【译文】居住的地方以平坦的大地为好,会得到大家效仿响应人会越聚越多”是说他和类族一同前往。

注释: ”族类。《诗经·大雅·既醉》:“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原文】东北丧朋,乃终有庆。
【译文“如选择山区居住,会失去大家响应,人会选择离开人会越来越少。”是说最后他们也会奔向其他合适的居处享受福泽。

注释: ”善,幸福。福泽。《国语·周语》:“有幸的事。有庆未尝不怡。”注:“福也。”


【原文】安贞之吉,应地无疆。
【译文】选“以安逸舒适为主的吉祥定居之处。符合此条件的地方无穷无尽。

注释: ”符合。《后汉书·应劭传》:“赏不酬功,刑不应罪。”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5 11:0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声明:转载此文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坤】象曰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译】象 坤卦象征高低起伏的大地。君子要推崇宽厚的道德品行担负起应做的事情。

注释:地势”地面高低起伏的形势。《周礼·考工记·匠人》:“凡天下之地势,两山之间,必有川焉。”
”推崇。《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因而厚遇之。”
”道德,品行。《周礼·地官》:“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
”担任,担负。《韩非子》:“故不乘天地之资而载一人之身。”
”事,事情。《诗·大雅·烝民》:“有物有则。”传:“事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6 05:2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声明:转载此文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坤】文言曰: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
【译】文言:大地最和顺,然而地壳震动也很刚劲,最安静时就会降福于地域之内,后来得到适于久居之地就可主张长期在此生活,大地能容纳各种生物并且能使其成长光大。大地的规律是多么和顺啊?农事活动要接续天气变化按时进行。

注释:“”极,最。《吕氏春秋·制乐》:“欲观至乐,必于至治。”
”合,顺。《管子·四时》:“然则柔风甘雨乃至,百姓乃寿,百虫乃蕃。”
”震动,感动。《孟子·告子下》:“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说文》疆断也。《增韻》:坚也,劲也。《司马光·潜虚》刚,天之道。
”安静。《诗·邶风·柏舟》:“静言思之。”
”福。《礼记·哀公问》:“君之及此言也,百姓之德也。”
”地域,区域。《论语·子路》:“使于四方,不辱使命。”
”注重,主张。《论语》:“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
”永恒的,不变的。《墨子·尚贤》:“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
”容纳,包含。杜甫《绝句》之三:“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生长,化育,自然界生成万物的功能。《礼记·乐记》:“乐者天地之和也··· ···和,故百物皆化。”
”接续。《汉书·异姓诸侯王表》:“古世相革,皆承圣王之烈,今汉独收孤秦之弊。”
”天气。《史记·高祖本纪》:“高祖自往击之。会天寒,士卒堕指者什二三,遂至平城。”
”按时,合于时宜。《庄子·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7 08:44:28 | 显示全部楼层
声明:转载此文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坤】初六 履霜,坚冰至。
【译】初六 行走在结霜的大地上,便会想到结坚冰的寒冬即将到来。

注释:“”走··· ···上。《诗经·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到来,到达。《论语》:“凤鸟不至。”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8 10:55:38 | 显示全部楼层
声明:转载此文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坤】初六 象曰 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译】象“行走在结霜的大地上,便会想到结坚冰的寒冬。”是说没有阳光的地方的湿气开始凝结成霜了。传达的规律是逐渐地靠近冬至这个结冰的季节了。

注释:“”没有阳光。《后汉书·周磐传》:“吾日者梦见先师东里先生,与我讲于阴堂之奥。”
”凝结。《礼记·乡饮酒义》:“天气严疑之气。”
”逐渐地,循序渐进。《说苑》:“学不陵节而施之曰驯。”
”传达,表达。《史记·赵世家》:“当道者曰:‘臣野人,致帝命耳。’”
”句中助词,无义,只增加一个音节。《楚辞·屈原·涉江》:“虽僻远其何伤。”
”道理,规律。《庄子·养生主》:“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夏至、冬至的简称。《左传·僖公五年》:“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 11:04: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赵庚白 于 2015-1-4 09:19 编辑

声明:转载此文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坤】初六 文言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易曰:「履霜坚冰至。」 盖言顺也。
【译】文言:长久友好亲爱的家庭,必定为以后留存了可庆贺的事情;长久不友好亲爱的家庭,必定为以后留存了产生灾祸的根源。凡臣下刺杀君王,儿子刺杀父亲,这都不是一朝一夕的缘故,这种情况自始以来就有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原因是虽明晰他的居心叵测却没有早日治理的结果。易经说的“当踩到地面上的薄霜,便可知道结坚冰的寒冬就要到了。”说的是事物顺理成章的发展规律。

注释:“积”久。《汉书·严助传》:“其不用天子之法度,非一日之积也。”
”友好,亲爱。《荀子·强国》:“善日者王,善时者霸。”
”《康熙字典》与“馀”同。遗留,遗存。《周礼·地官》:“委人,凡其余,聚以待颁赐。”《注》余同馀。
由来” 自始以来。《世说新语·德行》:“ 王子敬 病篤,道家上章应首过,问 子敬 :‘由来有何异同得失?’”
”逐步发展。《史记·太史公自序》:“故曰:‘臣弑君,子弑父,非一朝一夕之故也,其渐久矣。’”
”原因。《史记》:“盖闻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制礼乐各有由。”
”明察,明晰。《荀子·正名》:“故王者之制名,名定而实辨,道行而志通。”
”同“辦”治,治理。《荀子·议兵》:“城郭不辨,沟池不抇。”
”句首语气词。表示要发议论。《史记·孝文本纪》:“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不有死。”
”顺理。《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3 07:3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赵庚白 于 2015-1-4 09:19 编辑

声明:转载此文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坤】六二 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译】六二 在理的常规的做法是在安定的情况下,不读书学习的人没有不在土地上耕种的。

注释: “直”正当,在理。《论衡·物势》:“讼必有曲直,论必有是非。”
”常规,常法。《孟子·离娄下》:“汤执中,立贤无方。”
”通“泰”。平安,安定。《荀子·富国》:“天下大而富。”
”学习。《史记·苏秦列传》:“东事师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
”利是会意字,由禾与刀两部分组成,刀是类似耒(léi)的农具,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刀旁有数点表示犁出地土块,所以利是犁的初文,表示犁地,耕地。
”《说文》【刀部】利  銛也。从刀。和然後利,从和省。《易》曰:“利者,義之和也。”
《汉典》释“銛 xiān”(形声。从金,舌声。本义:田器,臿属。一种农具)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4 09: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赵庚白 于 2015-1-4 09:18 编辑

声明:转载此文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坤】六二 象曰 六二之动,直以方也。 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
【译】象 六二这爻辞所说的这个耕种活动,是在理并且是常规的做法啊。“不读书学习的人没有不在土地上耕种的。”是大地承载万物的规律得到了充分的发扬光大。


注释: “之”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韩非子·内储说上》:“宣王说之。”(之:指南郭处士来吹竽。)
”活动,举动。《论语·雍也》:“知者动,仁者静。”
”正当,在理。《论衡·物势》:“讼必有曲直,论必有是非。”
”连词。表示并列。有“并且”的意思。《楚辞·离骚》:“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常规,常法。《孟子·离娄下》:“汤执中,立贤无方。”
”规律,道理。《庄子·养生主》:“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发扬光大。《诗经·大雅·公刘》:“思辑用光。”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6 06: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赵庚白 于 2015-1-6 06:11 编辑

声明:转载此文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坤】六二 文言曰:直其正也,方其义也。 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 「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则不疑其所行也。
【译】文言:在理还是合适的意思,常规的做法还是合乎正义的行为和事情。才德出众的人做事严肃认真要将正当在理的思想牢记于心,将合乎正义的行为做为常规来处理外部事物。做事严肃认真合乎正义就有成就,所以君子有此道德就会得到众人信赖与支持不会孤立。“在理的常规的做法是在安定的情况下,不读书学习的人没有不在土地上耕种的。”那么就不会有人怀疑他们如此执著进行的耕种行动了。


注释: “直”正当,在理。《论衡·物势》:“讼必有曲直,论必有是非。”
”连词。表示选择。或者,还是。《孟子·万章下》:“将比今之诸侯而诛之乎?其教之不改而后诛之乎?”
”正当,合适。《战国策·秦策一》:“以邪攻正者亡。”
”常规,常法。《孟子·离娄下》:“汤执中,立贤无方。”
”合乎正义的行为和事情。《老子·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
君子”才德出众的人。汉班固 《白虎通·号》:“或称君子何?道德之称也。君之为言羣也;子者丈夫之通称也。”
”做事严肃认真,不苟且。《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戒尔车乘,敬尔君事,诘朝将见。”
”要··· ···做(作)··· ···。《史记·陈涉世家》:“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内心。《资治通鉴》:“内怀犹豫之计。”
以”做,从事。《论语·为政》:“视其所以。”
“立”建树,成就。《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表示因果关系。相当于“因而”、“所以”。《荀子·劝学》:“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道德,品行。《孟子·梁惠王上》:“德何如可以王矣?”
”孤单,孤立。《吕氏春秋·君守》:“君名孤寡。”
”连词。那么,就。表示因果关系。《荀子·劝学》:“金就砺则利。”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7 06: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声明:转载此文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坤】六三 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译】六三 心里怀藏着文采能作出优秀文章是可以成为国家栋梁的,有的人如能跟随最高统治者作官,那么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对统治者真心诚意,更要在工作中始终保持这种忠诚态度。


注释: “含”心里怀着、怀藏。《战国策·秦策一》:“寡人忿然,含怒日久。”
”泛指文章。颜延之《五君咏·刘参军》:“颂酒虽短章,深衷自此见。”
”可以,能。《论语·为政》:“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同“桢”。筑土墙时两头竖立的柱子。比喻“支柱”,“骨干”。《论衡·语增》:“夫三公,鼎足之臣,王者之贞干也。”
”指示代词。有人,有的——泛指人或事物。《世说新语·自新》:“或说处杀虎斩蛟。”
”跟随。《孟子·万章上》:“禹避舜之子于阳城,天下之民从之。”
”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论语·学而》:“先王之道,斯为美。”
”官职、职务。《说文·史部》:“事,职也。”
” 無。连词。 连接词组或分句,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都是如此,相当于“不论”、“无论” 《汉书·高后纪》:“无少长皆斩之。”
”通“诚”。真心,诚心。《论衡·感虚》:“疑世人颂成,闻曾子之孝天下少双,则为空生母扼臂之说也。”(空:凭空。)
”通“又”。表示进一层。《论语·公冶长》:“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始终。《汉书·李广传》:“他日射之,终不能入矣。”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9 08: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声明:转载此文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坤】六三 象辞 含章可贞;以时发也。或从王事,知光大也。
【译】《象》“心里怀着文采能作出优秀文章是可以成为国家栋梁的,”是在等待时机显现呀,“有的人如能跟随最高统治者作官,”是知识得到了发扬光大。

注释:“以”介词。在。《韩非子·五蠹》:“以是观之,夫父之孝子,君之背臣也。”
”时机。《孟子·梁惠王上》:“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显现,显露,表现。《孟子·告子下》:“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知识。《老子·三章》:“常使民无知无欲。”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 07: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赵庚白 于 2015-1-11 07:15 编辑

【坤】六三 文言曰: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无成,而代有终也。
【译】文言:暗中虽然具有美好的想法只能在心里藏着,因为跟随最高统治者作官,不能冒昧进言,需要的是诚心。诚心也是大地的道德,也是做妻子的道德,也是做臣子的道德。大地的道德所体现的无论在任何情况下的忠诚,就体现在春种秋收始终交替进行。

注释:“阴”隐蔽,暗中。《史记·殷本纪》:“西伯归,乃阴修德行善。”
”心里怀着、怀藏。《战国策·秦策一》:“寡人忿然,含怒日久。”
”因为。《捕蛇者说》:“吾以捕蛇独存。”
” 跟随。《孟子·万章上》:“禹避舜之子于阳城,天下之民从之。”
”不。《公羊传·桓公十年》:“其言‘弗遇’何?。”注:“弗,不之深也。”
”谦词。冒昧。《左传·僖公三十年》:“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通“诚”。真心,诚心。《论衡·感虚》:“疑世人颂成,闻曾子之孝天下少双,则为空生母扼臂之说也。”(空:凭空。)
”道德。《孟子·公孙丑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无论。《史记·魏公子列传》:“士无贤不孝,皆谦而礼交之。”
”就。连词。表示顺接,即连接的两部分在意义上是并列、承接或递进关系。可译作:就,并且,有时也可不译。
”交替,轮换。《汉书·刑法志》:“当此之时,合从连衡,转相攻伐,代为雌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3 06:3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声明:转载此文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坤】ls 括囊,无咎无誉。
【译】关闭穴居的土室隐居起来,没有灾祸也不会有美名。


注释:“括”关闭。《系辞》动而不括。《疏》括结而有碍也。《前汉•軰项传赞》包举宇内,囊括四海。《扬子•方言》括关闭也。
”穴居的土室 。《宋玉•风赋》盛怒於土囊之口。《注》土囊,大穴也。(穴:。《说文》土室也。《易•系辞》上古穴居而野处。《诗•大雅》陶复陶穴。)
”没有。跟“有”相对。《荀子•法行》:“无内人之疏,而外人之亲。”
”(会意。从人,从各。从“各”,表示相违背。违背人的心愿。本义:灾祸,灾殃)
”荣誉,美名。《礼记•射义》:“则燕则誉。”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4 06:05: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赵庚白 于 2015-1-14 06:08 编辑

声明:转载此文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坤】ls 象曰 括囊,无咎,慎不害也。
【译】象“关闭穴居的土室隐藏起来,没有灾祸。”是谨慎就不会受到伤害。


注释:“慎”谨慎。《说文》:“慎,谨也。”
”《说文》:“害,伤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5 15:54:30 | 显示全部楼层
声明:转载此文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坤】ls 文言曰:天地变化,草木蕃; 天地闭,贤人隐。 易曰:「括囊;无咎,无誉。」 盖言谨也。
【译】文言:天与地的自然变化,使一切草木繁育生长;天下闭塞,那么德才兼备的人就会隐匿起来。《周易》说:“关闭穴居的土室隐藏起来,没有灾祸,也不与同类交往。”这是在说要谨慎处世的道理。

注释:“天地”天与地。指自然界。《老子•三十二章》:“天地相合,以降甘露。”
”繁殖,生长。《汉书•公孙弘传》:“阴阳合,五谷登,六畜蕃。”
天地”天下。《老子•三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闭塞,堵塞。《国语•晋语》:“闭而不通。”
贤人”德才兼备的人。《史记•魏公子列传》:“自古贤人。”
”隐匿。《国语•齐语》:“隐五刃。”注:“隐藏也。”
”句首语气词。表示要发表议论。《史记•孝文本纪》:“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不有死。”
”谨慎。《说文》:“慎,谨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9 06: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声明:转载此文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坤】六五 黄裳,元吉。
【译】六五
即有可食用的黄谷,又有遮蔽下*体的衣裙,民众生活美好。

注释: “黄”指仓里的黄谷。《元典章•户部•仓库》:“即目正是青黄不接之际,各处物斛涌贵。”
”古人穿的下衣,裙。古人穿的遮蔽下*体的衣裙,男女都穿,是裙的一种,不是裤子。
” 民众,百姓。如:黎元;元元;元元之民(众百姓)。
”美好,善。《左传•文公十八年》:“孝敬、忠信为吉德;盗贼、藏奸为凶德。”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0 03:5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坤】六五 象曰 黄裳元吉,文在中也。
【译】《象》“即有可食用的黄谷,又有遮蔽下*体的衣裙,民众生活美好。”说明国君善于经营天下,将国家治理得很得当。


注释: “文” 经营天下,治理国政。《史记•諡法》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勤学好问曰文,慈惠爱民曰文,愍民惠礼曰文,锡民爵位曰文。“经纬天地”同“经天纬地”《国语•周语下》:“经之以天,纬之以地,经纬不爽,文之象也。”本指以天地为法度。后以“经天纬地”、“经纬天地”谓经营天下,治理国政。《荀子•解蔽》:“经纬天地而材官万物,制割大理,而宇宙里(理)矣。”《周书•静帝纪》:“藉祖考之休,凭宰辅之力,经天纬地,四海晏如。”
”处于某种位置。《诗经•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合适,适当。《战国策•齐策二》:“是秦之计中, 齐燕之计过矣。”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 14:3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赵庚白 于 2015-1-22 14:32 编辑

明:转载此文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坤】六五 文言曰: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
【译】文言:君子要懂得储存适当的黄谷是很普遍的道理,确定好仓库位置,储存地点要划片分解,将黄谷完好的保存在仓库里面,以便能够通达地向四方供给,开仓赈民的工作是最美好的。

注释:“黄”指仓里的黄谷。《元典章•户部•仓库》:“即目正是青黄不接之际,各处物斛涌贵。”
”合适,适当。《战国策•齐策二》:“是秦之计中, 齐燕之计过矣。”
”共同的,普遍的。《战国策•赵策二》:“子不反亲,臣不逆主,先王之通谊也。”
”道理。《荀子•儒效》:“井井兮其有理也。”
”确定。《孟子•离娄上》:“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位置。《楚辞•屈原•涉江》:“阴阳易位。”
”储存。《汉书•张汤传》:“使吏案捕汤左田信等,曰汤且欲为请秦,信辄先知之,居物致富,与汤分之。”
”划分,分解。《礼记》:“体其犬豕牛羊。”
”美好,完善。《战国策•齐策》:“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中”内,里。《荀子•非相》:“五帝之中无传政。”
”通“能”能够。《墨子•非命下》:“桀纣幽厉……不而矫其耳目之欲。”
”通,达。《韩非子•说林上》:“田成子与登台四望,三面皆畅。”“于”向。
”向。《列子•汤问》:“告之于帝。”
”《说文解字》口,四方也。八,别也。口中八象四分之形。
”供给,支付。欧阳修《请耕禁地札子》:“每岁仰河东一路税赋和籴、入中,和博斛斗支往沿边。”
”特指开仓赈民。《孟子•梁惠王上》:“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事业”事务,工作。《荀子•君道》:“故明主有私人以金石珠玉,无私人以官职事业。”
”美好的事物。王勃《滕王阁序》:“宾主尽东南之美。”
”形容事物的尽善尽美。犹言最好、最高、最大。《庄
子•逍遥游》:“至人无己。”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4 13:4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声明:转载此文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上六   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译】上六 舞龙者在郊外比高下,染成黑中有赤色的龙上下翻飞泛起黄土。


注释:“战”泛指争斗,比高下,争胜负,比高低。(论战。争战。)
     “”郊外。《说文》:“野,郊外也。”
     “”用鲜血涂沾。《汉书》:“兵可毋血刃而俱罢。”《大戴礼》血者犹血。《注》血,忧色也。
     “”《说文解字》:“黑而有赤者为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07: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象曰   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译】象 “舞龙者在郊外比高下。”是说舞龙者的技能得到了终极的发辉。


注释:“道”方式,方法,技能。晁错《论贵粟疏》:“为开其资财之道也。”
     “” 终端,终极。《荀子》:“纵欲而不穷,则民心奋而不可说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31 09: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言曰:阴疑于阳,必战。为其嫌于无阳也,故称龙焉。犹未离其类也,故称血焉。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
【译】文言:当柔弱者完成向强盛的过度,就必然会与强者比高下。因为他们实力很近似不能区分哪方更强盛,所以举起龙来比试。同样的龙不能分辨他们是哪一方的,所以举起用血涂染有区别图案的龙来比试。所谓的玄黄,说的是上面龙的颜色和大地的颜色错杂交错,上面用血涂染的龙呈现黑而有赤的玄色而大地则呈现黄*色。


注释:“凝”形成,完成。《尚书·皋陶谟》:“抚于五辰,庶绩其凝。”(孔传:“凝,成也。言百官皆抚顺五行之时,众功皆成。”)
     “”介词。表示比较,相当于“比”。《尚书·胤征》:“猛于烈火。”
     “”近似,接近。《荀子·礼论》:“一朝而丧其严亲,而所以送葬之者不哀不敬,则嫌于禽兽矣。”
     “”举。《史记·周本纪》:“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
     “”同样的。《左传·襄公十年》:“犹将退也,不如从楚,亦以退之。”
     “”差别,《战国策·赵策二》:“儒者一师而礼异,中国同俗而教离。”
     “”《说文解字》:“黑而有赤者为玄。”
     “”语气词。用于句首,以提示下文或表示对某事进行判断。
     “”在地面以上的高空。《说文解字》:颠也,至高在上,从一大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2-15 09: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声明:转载此文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用六 利永贞。
【译】用六 在大地上的农耕活动永远都是最主要的活动。


注释: “利”利是会意字,由禾与刀两部分组成,刀是类似耒(léi)的农具,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刀旁有数点表示犁出地土块,所以利是犁的初文,表示犁地,耕地。
”永久,永远。《诗·卫风》:“匪报兮,永以为好也。”
”同“桢”。筑土墙时两头竖立的柱子。比喻“支柱”,“骨干”。《论衡·语增》:“夫三公,鼎足之臣,王者之贞干也。”(骨干:某事物的主要部分、主要支柱或最实质性的成分或部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1 10:0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声明:转载此文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象曰 用六永贞,以大终也。
【译】象“用六所说的农耕活动永远都是最主要的活动。”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将民众安居乐业的生活长久保持下去。

注释: “”认为。《列子·汤问》:“我以日始出。”
      “”通“泰”。安定,平安。《荀子·富国》:“故儒术诚行,则天下大而富。”
      “”表示时间,相当于“常”、“久”。《墨子·尚贤上》:“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又如:终古(久远;经常)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1 10:2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根有据,顶!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5-1 10:52:51 | 显示全部楼层
何清鉴 发表于 2015-5-1 10:28
有根有据,顶!

谢谢老朋友顶贴。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