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68|回复: 1

[古代學者] 孟子简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7 01:05: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孟子简介
1 Y$ A& K1 y4 {; K/ b转自:古诗文网, {  y( d# k+ u& m

! \7 e3 O9 v- d* ]& `% U% E; a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有字子车或子居,亦待证实)。战国时期鲁国邹(今山东省邹城市)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即孔丘,前551-前479)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A, Q0 a4 C+ c4 R0 P5 ^1 |1 w- E3 ?5 K
km005521.jpg
# L( |& {: r$ w" p3 y, L& d  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前479)大约百年左右。关于他的身世,流传下来的已很少,《韩诗外传》载有他母亲“断织”等故事,《列女传》载有他母亲“三迁”和“去齐”等故事,可见他得力于母亲的教育不少。据《列女传》和赵岐《孟子题辞》说,孟子曾受教于孔子的孙子子思。但从年代推算,似乎不可信。《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他“受业子思之门人”,这倒是有可能的。无论是受业于子思也罢,孟子的学说都受到了子思的影响。所以,荀子把子思和孟子列为一派,这就是后世所称儒家中的思孟学派。孟子与孔子合称孔孟其道,多数人称为“孔孟之道”。孔子是至圣,孟子是亚圣。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 教育家,政治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第四代弟子。继承并发扬孔子的思想,批驳杨朱,墨翟。3 ~7 @- Y% \. B! D. Q+ p/ z5 c
  父名激,母仉氏。字号在汉代以前的古书没有记载,但魏、晋之后却传出子车、子居、子舆等多个不同的字号,字号可能是后人的附会而未必可信。生卒年月因史传未记载而有许多的说法,其中又以《孟氏宗谱》上所记载之生于周烈王四年(公元前372年),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89年)较为多数学者所采用。在十五、六岁时到达鲁国后有一种说法是拜入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下,但根据史书考证发现子思去世时离孟子出生还早几十年,所以还是如《史记》中所记载的受业于子思的门人的说法比较可信。孟子本为“鲁国三桓”之后,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
3 x  P+ N9 C5 p& M km105521.jpg
2 I' R1 n& \  b, t" ~+ y1 {0 a km115521.jpg : R! E& P2 r' z9 M2 `' g
km215521.jpg 9 J0 }5 X, P, a/ L# q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再传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周游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孟子》有七篇传世:《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部头最重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逻辑严密,尖锐机智,代表着传统散文写作最高峰。孟子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即“人之初,性本善。”
, J/ k$ ]  A1 z1 Q0 T km215522.jpg
! J+ d: U: M. g; z. w. m/ G3 D9 o1 g3 ?
km315521.jpg 5 ]; \# v- @" l- U
km325521.jpg
8 M- z5 h- w- a: A+ w1 l+ Z7 X; y% J/ w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01:0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孟子见梁襄王$ g6 K$ N7 t3 X

+ G) O5 ?/ W9 M5 m, K$ E2 h/ y  [  原文
% q/ J& B, X! V# D" O  孟子见梁襄王。出, 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V5 p% J  I, B) y9 E
  “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V) A5 L7 c; @" F
  “吾对曰:‘定于一。’ “‘孰能一之?’" c' z/ u6 g+ f
  “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 a# E: l& w2 G* ^! W  “‘孰能与之?’0 T6 L& x! n4 A" J! c' M1 b! M9 E) G
  “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4 Q: y* q4 @3 z+ r0 A$ I; ^ km325522.jpg 3 n5 g2 U+ p9 f7 n% Q! s* O
  注释' ]4 d% `2 @+ A& X( g9 F
  (1)梁襄王:即魏襄王(?-前296年),名嗣(一说名赫),魏惠王的儿子。前318-前296年在位,襄是他死后的谥号。此处所说的事,当在襄王继位后不久。& }+ N- Q$ w  V9 N
  (2)语:告诉。
( m! I! i( m+ a* ^0 m+ d$ v  (3)卒:通“猝”,突然。熹《集往》概括以上描述梁襄王形态的语句云:“盖容貌辞气乃德之符,其外如此,则其中之所存者可知。”& s& A3 s8 y% l+ i% _4 Q
  (4)恶乎:怎样,如何。! k; p( f5 W8 j0 T- j
  (5)定于一:朱熹《集注》云:“必合于一然后定。”(一:统一。)' A9 R( s0 B/ i" I+ u$ a$ k
  (6)与:此处为归顺,随 从之意。
9 F3 g1 g9 M& H% H! J  (7)油然:朱熹《集注》云:“云盛貌。”
/ I3 n0 O9 y5 O  (8)沛然:朱熹《集注》云:“雨盛貌。”4 w; t0 w9 x8 s, T, C
  (9)浡然:朱熹《集注》云:“兴起貌。”
: x3 p3 |4 Z% R. y& S! t  (10)人牧:管理民众的人,即统治者。7 F+ \* x$ U, ?  u- F) T# J0 b  K
  (11)领:即脖子。
5 }+ ~+ }* t: H  (12)由:通“犹”$ g3 {" D& ?1 F
  (13)定:安定。
& Y  w4 D: D5 C* j! i) @  (14)孰:谁。
& J7 E' i% T$ V' l2 i  C  (15)嗜:喜欢。1 p5 z$ t7 l' }* e" R' m1 T2 v) @
  (16)与:归附。
: D- x( s5 k& d0 h$ v3 @5 p  Q2 k. d9 g  Z7 T/ d$ ]
  译文1 R+ l0 L" i1 {" F+ ]2 Q, N
  孟子进见梁襄王,出来后,对人说:“(梁襄王)远远看上去不像个国君的样子,走近他也看不到有什么使人敬畏的地方。
; r, ]/ v: d8 ~; O* W0 p  “(见了我后)突然问道:‘天下要怎样才能安定呢?’
, \. z0 b3 x7 e! n8 K3 \  “我回答说:‘天下安定在于统一天下。’2 A6 p% L) n5 B. Q
  “‘谁能统一天下呢?’
+ ~1 C" C, F8 Z: D/ f  “我对他说:‘不喜欢杀人的国君能统一天下。’
. K) a8 D9 S& }) d  “‘谁会归附他呢?’& b% A1 a) |, r8 ]
  “我又回答:‘天下没有不归附他的。大王您知道禾苗生长的情况吗?当七八月间一发生干旱,禾苗就要枯槁了。一旦天上乌云密布,下起大雨,那么禾苗就长得茂盛了。像这样的话,谁能阻止它呢?而现在天下国君,没有一个不嗜好杀人。如果有一个不喜欢杀人的(国君),那么普天下的老百姓都会伸长脖子期待着他来解救。如果像这样,老百姓就归附他,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这哗啦啦的汹涌势头,谁又能够阻挡得了呢?”* K) U/ n- ~3 o( K7 M  T
- z0 U1 e# a  ]3 Z# \5 D0 m9 u
  赏析
% [* O4 i7 Q& s) ^( F4 F" |  《孟子见梁襄王》赏析(徐应佩、周溶泉)
$ U* v5 U: `$ q- r/ M  清代刘熙载说:“孟子之文,至简至易,如舟师执舵;中流自在,而推移费力者不觉自屈。”(《艺概·文概》)我们读《孟子见梁襄王》也就可以得到印证。这一章选自《孟子·梁惠王上》,以孟子见过梁襄王之后,向人转述他与梁襄王对答的情况,表现了主张“仁政”“王道”的一贯思想。
) u& t+ |3 y1 e; r6 s* X4 a  孟子处于战国七雄争霸的时代,新兴地主阶级正在崛起,并要取得政治上的统治地位,因而社会矛盾更趋激烈,兼并战争日益频繁。“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战争和“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的阶级对立,正如孟子所说:“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盛于此时者也。”孟子到处宣扬“保民而王”“仁义为本”的思想,在当时符合人民的愿望,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孟子首先到梁(今开封)谒见梁惠王,向梁惠王游说,在此并见到梁惠王的儿子,也就是梁襄王。孟子与梁襄王的应对,既鲜明地表明了他的观点,又表现出他高超的谈话艺术。
+ W2 H) A. L) t7 N' o* W. o
) z) l7 x6 a! O1 \  本文特点  X5 v6 o* g, F" T
  善辩
, J7 Q$ E4 a; T. h7 |" O  孟子是一位有名的雄辩家。其门人公都子对他说:“外人皆称夫子好辩。”孟子回答说:“我岂好辩哉?不得已也!”孟子确实是为了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对付那班见利忘义、嗜杀不仁的统治者,才施展他的辩才的。孟子对付梁襄王,首先在于善于察言观色而择言。他见梁襄王“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这个国君不像个国君的样子,就是接近了他,也看不出什么威严。孟子对梁襄王的印象并不佳,因而讲话直截了当,毫不婉转曲折。其次在于围绕中心,逐步展开论述。梁襄王的命题是“天下恶乎定?”怎样才能使天下安定,孟子回答以“定于一”,襄王不知“孰能一之”,孟子对以“不嗜杀人者能一之”。梁襄王的问话不如他父亲梁惠王能提出一些他面临的矛盾,步步追问的都属于治国的常识性问题,孟子也就以严密的逻辑联系,将启发与阐释相结合的言论,使之启蒙益智。作为一国之君,只有使天下归附,才得人心,这就要爱民保民,绝不嗜杀好战,那么天下归于一统,社会也就安定了。孟子循着梁襄王问题的思路,逐步揭示所要讲的内容,而不径直揭底,使对方在获得某种满足之时,又有新的不满足,这种“引而不发,跃如也”的讲话艺术,较之捷言尽说更能收到效果。# }% Z- U& I/ u# N4 `( K
  善喻' M' h0 z3 a9 Q8 R" b
  汉代赵岐《孟子题辞》说:“孟子长于譬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比喻即使语言生动形象,具有直观性,又含意丰富,具有揭示事物本质的深刻性。《孟子见梁襄王》,同样以生动的比喻说明了“天下莫不与也”的道理。孟子将人民盼望不嗜杀的君王,比作七八月间的旱苗盼雨。苗“槁”,久旱要枯死,这时天空“油然作云,沛然下雨”,乌云像油一样的漫延,泛着光泽,大雨像满溢样哗哗倾泻,那么禾苗自然“然兴之”,蓬蓬勃勃地生长,更为茂盛。孟子以苗“槁”与“兴”的对比,说明雨对禾生死荣枯的关系,显示人民对明君与暴君的态度。孟子形容天下之民归附不嗜杀人者,“犹水之就下”,无法抗拒,也貌合神契。槁苗望雨“孰能御之”,民之归附,“沛然谁能御之”,反诘得让人毋庸置疑。要天下“与”之,都跟随君王,关键在君不嗜杀人,如甘霖惠旱苗,则民便如水归沟壑,前以天上雨水比君泽,后以地上流水比民心,两喻相衔联,又各赋其义,既自然又新颖。雨润禾苗,水向低处,生活中习见之事,易明之理,既为人熟知又深感贴切。& n7 T) C  [+ p+ w/ r& _
  犀利6 l% o* x% N. T
  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说:“孟文的犀利,庄文的恣肆,荀文的浑厚,韩文的峻峭,单拿文章来讲,实在各有千秋。”(《荀子的批判》)孟子对梁襄王的应答,也是词锋尖锐。“不嗜杀人者能一之”,而“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没有一个君王不好杀人,概括战国时广阔的社会现实,也揭示了当时尖锐的阶级矛盾,且连梁惠王、梁襄王也都一概列入嗜杀者之列。孟子看出梁襄王也属于嗜杀图霸的一类角色,也就乘机痛下针砭。他对梁惠王还申述了一番“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仁者无敌”的道理,而对梁襄王则劝之仍恐其愚,讥之则不畏其恼,言言作声,语语中的。孟子对梁襄王一番应答之后,梁襄王没有任何反应。孟子见在梁无法施行他的政治主张,便由梁到齐,“加齐之卿相”。) C2 c3 r$ h! r5 f
  孟子见梁襄王时,已是七十岁左右,先前已经游历了好多国家,到梁后先和惠王有过多次接触,因此这时是他思想很成熟的时期,也是经验很丰富的时候。他与梁襄王仅此一次接触的记载,虽然时间短暂,言谈简要,可是由此一斑,亦可见孟子的思想核心和讲话艺术。就此,对于我们了解孟子的主张以及散文艺术,是有意义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