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clh

[其它] 二十四节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13 11:44: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这是好东西!现在的小年轻知道的少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26 04:56:52 | 显示全部楼层
論二十四節氣應與禮記月令相關,而相當可惜的是,號稱無所不包的易經,竟然不能套到二十四節氣圓圖上.
邵子的64卦圓圖,把陰陽從中對分左陽右陰,並以冬至夏至分陰陽,顯然把冬至日纏丑(回歸制)誤植到正北方的子中,以至於易學四象與四季脫鉤,更遺憾的是許多學者專家視而不見,不敢有任何懷疑.冬夏至明明太陽直射南北回歸線而移花接木到正北正南,難道沒錯?而學人稱八卦出而四象亡,更屬迂腐之至.而號稱源自歸藏易的十二闢卦,被醫易家奉為聖經,焉知其中竟大有文章?

日纏與節氣C.jpg
先天八卦與十二闢卦合圖.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27 00:37:49 | 显示全部楼层

礼记月令是抄袭吕氏春秋十二纪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27 05: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rs15 于 2015-11-27 05:19 编辑

謝謝指教.樓主這篇二十四節氣大作,確是極好又有相當正確的方位陳述.
本人感慨的是,對照現有本網站各位易學專家學者的高見,確實無法找到符合夏曆二十四節氣的圖面,因此冒著被圍剿的風險,把管見付諸公評.


image009R.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功勛 +5 收起 理由
古越中兴 + 5 足下高论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7 13:03: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下个节气就是冬至了。就天文、历法、民俗三方面来看,二十四节气中冬至是最重要的节气。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7 13:41: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先说天文。
天文上,冬至、夏至是人类最早观测太阳运行的观测结果。最早吗?也许是,但还未见明确的文字记录。那么怎么得出最早的结论呢?其实很简单,观测冬至、夏至是天文观测最简单的方法。冬至、夏至的观测通过立杆测影。中国古代日晷就是立杆测影的测量装置。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7 14:24: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文上还有两个节气很重要,就是春分和秋分。春分太阳从南方向北穿越赤道(这是天文观测,赤道为天赤道),此时太阳正处于赤道位置,垂直于赤道地面。秋分是太阳由北向南穿越天赤道,此时太阳也是与地赤道地面垂直。
之所以说春分和秋分也很重要,这是因为这两分点与两至点同样有明显的天文观测现象。而且二十四节气中只有两分两至点有观测点,其他二十节气是分度而来,或者说是定义而来。定义而来!并且世界上其他文明的天文历法都有两分两至点。四节气天下共有,没有区域限制。太阳年的时长可以根据这四节气中的任何一个节气的重复长度确定。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7 14:31: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下面谈谈两分点的确定。
这很重要吗?很重要!技术的发展是有先后顺序的,这种顺序就是历史发展的顺序。历史发展是有个过程,但文字记录未必能记下这些过程,技术特征体现出的顺序可能能补充没有的文字记录,当然这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历史,理性只是理性的一种推测,历史是现实,不是理性。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7 14:45: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两分点的观测,是将天体上的星星划出轨迹,你会发现所有的星星都有一个圆的轨迹,最大的那个圆就是天赤道圆。你再画出太阳的轨迹,他就是一个怪怪椭圆轨迹。天赤道圆和太阳圆的交点就是两分点。由男向北的是春分点,由北向南的是秋分点。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7 15:22: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两分两至点的观测方法可以看出,两至点直观简单,即使不懂的人一看就知道。两分点就有点不明不白的,其实很简单,画图,只要画出图来,这事就很简单。
比如我,没画过天体图,没测过日影,但我能做这些事,而且程序严丝合缝,不会出现错误,有问题只是观测精度的问题。
其他二十节气就是定义而来。我若不知道他的定义就无法确定其他的二十节气。我虽然不知道其他二十节气如何定义,能猜出来的。基本原则是每个分至点之间均分六份,就形成二十四节气。均分有两种均分,一种是分至点之间的时间均分,然后对应天体星位,对应出其他二十节气的点。还有就是位置均分,就是分度。分至点之间为九十度,十五度一份。两种分法是有差别的,这种差别不是误差导致。这是因为地球轨道是一个椭圆,而太阳在两个焦点的其一个上,这样不同位置地球与太阳的距离不同,距离不同,运行的速度不同。也就是说在不同的节气里,转过相同角度的时间不同。严格上说,时间等同原则要比角度等同原则更加合理,因为节气是在确定时间。
那时计时方法有限,无法时间等分,也只有角度等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7 18:40: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两分两至点具有很明显的天文观测特征,但他的们的真正意义是太阳回归年的确定。两个相同的分至点就是一个太阳回归年。用谁都一样。历史上西方常用春分点,我国冬至点用的较多。
二十四节气是农历调整农耕生产的安排。用二十四节气调整安排农耕生产的依据就是地球位置决定天气气候。但这种安排比二十四节气规定的科学意义就差的很多!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7 21: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农时安排与气候温度直接相关。地球位置是季节温度的重要决定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这就意味着只是单一以地球位置来安排农时,就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对环境温度影响的还有区域的纬度,地理位置及大环境里的气候环境等几项重要的因素。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7 21:2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就纬度来说,按照南北回归线和极地圈可将地球划分成热带、南北温带,和南北寒带,五个温度气候带。能有四季的是南北温带。热带一般说只有旱季雨季之分。南北寒带只有冬夏两季。中国陆地面积几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面积是处于北温带,虽说都是北温带南北温度差异很大,现在流行的“你在北方穿着貂,我在南方露着腰”就是这种温差的戏语。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7 21:2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就纬度来说,按照南北回归线和极地圈可将地球划分成热带、南北温带,和南北寒带,五个温度气候带。能有四季的是南北温带。热带一般说只有旱季雨季之分。南北寒带只有冬夏两季。中国陆地面积几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面积是处于北温带,虽说都是北温带南北温度差异很大,现在流行的“你在北方穿着貂,我在南方露着腰”就是这种温差的戏语。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7 21:3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按照二十四节气描述的四季,应该是在黄河南流域和淮河北流域。纬度上看在济南之南,合肥之北的纬度带上。
我在北京和天津有几年的居住,二十四季节歌里的描述季节要比津京地区早一星期到十天左右。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7 21:5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气候温度与经度也有关系,至少中原是这样。每年夏收时的收割机组成的夏收大军由东向西收割,时间跨度至少五十天,一直到新疆。这些多数是麦子,生长期差不多,收割期不同则意味着种植期不同,至少有三四十天的时间差。二十四节气歌描述的季节,经度最北到不了关中平原,在河南省的西部,大概三门峡吧。这样算下来,符合二十四季节歌区域占中国国土面积不到百分之十,人口至多是百分之十。这些区域也正好是中国最传统的区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8 22:28:44 | 显示全部楼层
追溯24节气的源头发现,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最多是社祭农祀、敬天拜地礼物的候占,推想应是先有72候辞,再分为24个天气农时之分候。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9 17:3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气候二字大概就是按温度在一年内的划分。中国传统是五天一“候”,十五天一个“节气”。上半月的“节气”称“节”,下半月的“节气”称“气”。现代的“气候”就是这么来的。古代“气候”也称“节候”。
二十四节气什么时候形成的不好说,至少在秦汉间已经成熟完善。两千年前对气候的认识总是有一些局限性。民间真正使用二十四节气的作用是,将一年时间分为不同的气候时期。不同的气候环境的地区虽然农活安排不同,但一地区一年周而复始气候基本确定,不会出现按照南方“露着腰”的口诀在北方露着腰,而在南方基本就没有“貂”可穿。若把二十四节气当一种概念接受,那就会出现该在北方穿“貂”的季节却露着腰,结果可想而知。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9 18:05:01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四节气在中国的历法上有很重要的意义。
二十四节气是按照太阳的位置确定的。现在用的“年”就是太阳年。每两个相同的“节气”就是一年。中国历法是被称作“农历”这个“农”字就是由二十四节气体现的。农历与阳历和阴历不同。阳历基本上是以太阳作为年的基本历法根本,而阴历是以月亮的朔望为一个月。这样太阳周期的一年是365.24天。而一个朔望月是29.5天,一个阴历年为十二个月,那就是一年354天,与太阳年相差十一天左右。中国的农历中的二十四节气就是调整这十一天的差距,而适时的将一年延长为十三个朔望月,以保证每年的春节在立春节气前后十几天内。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9 18: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古越中兴 于 2015-12-19 18:21 编辑
昼耕夜读 发表于 2015-12-19 17:35
气候二字大概就是按温度在一年内的划分。中国传统是五天一“候”,十五天一个“节气”。上半月的“节气” ...

    按通俗说法,形成24节气的72候辞的地理环境仅局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似乎与长江流域无关。
    我的疑虑是上述说法也不能一概而论,比如道教
六壬神枢经》认为,北方以芒种后逢第一个丙日为入梅,小暑后逢第一个未日为出梅;《田家五行》云:“芒种后雨为黄梅雨”是指长江流域;而《琐碎录》“(闽人)立夏后逢庚日入梅。”明显指闽江一带。可见地域气候首重大江大河分野,越靠南则入梅早。
    当然其它节气在各地实际也有不同的区别,农谚就是最好的佐证。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9 18:24: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历法有基本原则,阳历历法是以太阳回归年为基本历法原则,而阴历则以朔望月为基本原则。现在使用的是阳历历法。现在是用阴历历法的是伊斯兰教。一月为29.5天,用29天和30交替使用解决.5天的非整数天。一年是12个月,一年就是354天。问题来了。。。。。比如伊斯兰最大的节日开斋节是不固定的(相对于阳历,好像是伊斯兰历的九月,阴历固定)今年是春天过开斋节,七八年后就在冬天过了。只有在大概三十三年后又回到了春天过开斋节了。你若是三十三岁,按伊斯兰历你已经三十四岁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9 18:4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就继续谈中国的24节气,这个划分以现代人的观点看是一种阴阳合历,即古人的农历,每个节每个气从不是整数天,这就比人为的30天一月或是29.5天一月更接近气候的变化,是道法自然的的杰作。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9 19:0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昼耕夜读 于 2015-12-19 19:09 编辑
古越中兴 发表于 2015-12-19 18:19
按通俗说法,形成24节气的72候辞的地理环境仅局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似乎与长江流域无关。
    我的 ...

梅雨现象只有在长江下游,长江南流域和长江北的江淮流域所特有的气候现象。
应该叫“霉雨”,浪漫而多愁善感的讨厌这“霉”的感觉,改“霉雨”为“梅雨”。哪个梅不重要而是怎样定义“梅雨”。我对气象了解不多,但我知道“梅雨”是传统说法,现在只是解释梅雨现象。气象学上不会对梅雨有很准确的定义。出梅、入梅该是一种定义,那日出梅那日入梅。我不懂气象学,但我知道气象学若定义雨很多这种现象会使用两种方法。一是几日平均降雨量是多少才算雨多,才算进入霉雨季节,二是连续几日都在下一个至少的降雨量,我在江南没有长期居住过,没有梅雨季节最基本的经验,但我知道最好的办法就是先定义什么是雨多,然后在找出一般或者统计出什么时候开始雨水突然增多,然后定出梅雨期。不过这样定义出的梅雨肯定与传统说法不同,也就没什么意义了。
梅雨本身对于中国就是一种区域气象。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9 19:0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古越中兴 发表于 2015-12-19 18:48
我们就继续谈中国的24节气,这个划分以现代人的观点看是一种阴阳合历,即古人的农历,每个节每个气从不是整 ...

农历是阴阳合历,阴历月,阳历年。二十四节气就是阳历年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农历基本可以算阴历,应为他严格遵守朔望月准则。但他没有遵守一年十二个月,他用阳历年去调整一年到底是多少个月。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9 19: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梅雨”之得名,与“芒种”一词之由同理,这类气候的变化以其中有代表的农作物命名。“梅雨”者,梅子熟,菲雨入暑地而气闷心燥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9 19: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昼耕夜读 发表于 2015-12-19 19:07
农历是阴阳合历,阴历月,阳历年。二十四节气就是阳历年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农历基本可以算阴历,应为他 ...

这个么,我是认为农历、阳历、阴历这三历是各自独立的历法体系。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9 19: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文是历法的基本依据。
中国的古代天文更多的精力是放在更加合理有效的解决阴历月与阳历年的关系上,对天文其他的观测就少一点,这就导致曾经天文观测比较早和先进的天文学,再后来的发展期间很明显的落后于他国。自元代以后司天监这类天文历法部门基本上都由被称为“回回”西亚人把持。也经常借鉴“回回历”作为历法参考。
这主要是以朔望为月。阳历定义了十二个月长短随意,至于每月多长有什么道理那都是简单的事。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9 19:28: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古越中兴 发表于 2015-12-19 19:15
这个么,我是认为农历、阳历、阴历这三历是各自独立的历法体系。

体系独立,但从原则上可以归类!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9 19:3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昼兄,我的理解是,朔望月是阴历的概念,是太阴的自转再回到原点的地球视点一周之日期,与太阳公转无关。而24节气的划分是黄道轨迹的历法。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9 19:35:58 | 显示全部楼层
黄道轨迹的候气分类,是对应地球万物变化为依据,用以指导农事生息,故谓农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