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clh

[其它] 二十四节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19 19:40:55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严格一点,太阳对地球人事的影响就是回归线的移动,即阳历。太阴的园缺变化就是阴历。而农历就是黄道历法。这是三者的区别。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9 19:45:28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你认为三者有联系,有关联,这的确不错。黄道轨迹也离不开日月运行的影响,这就是三种历法的交融点。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9 21:41: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古越中兴 发表于 2015-12-19 19:45
当然你认为三者有联系,有关联,这的确不错。黄道轨迹也离不开日月运行的影响,这就是三种历法的交融点。

所谓的历法,其主要是确定日、月、年的周期。更广的历法也是确定周期,那就不见得是日、月、年的周期。
黄道说的就是太阳确年的方法。二十四节气或者黄道位置以太阳观测为依据,就没有月亮什么事,太阳历也就成为“年历”。月亮明显的周期是朔望月,就是大概三十天的月。阴历也就是“月历”。跟年没什么关系。典型的就是伊斯兰历法,阴历中跟年没什么关系,或者说阳历中的“月”和阴历中的“年”只是一个被“定义”了的相关概念。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9 21:48: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古越中兴 发表于 2015-12-19 19:40
说得严格一点,太阳对地球人事的影响就是回归线的移动,即阳历。太阴的园缺变化就是阴历。而农历就是黄道历 ...

二十四节气更重要的是他在一个较长的循环周期内,确定了不同的时期,相当于划分了“刻度”,这也是一种度量方式。这就相当于我们在一个大容器上标出刻度,这样无论我们是蒸馒头,蒸米饭、喂小孩水还是我们自己喝,都有了一个“刻度”,至于干什么用多少,那还是自便的,用经验确定。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9 22:07: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古越中兴 发表于 2015-12-19 19:40
说得严格一点,太阳对地球人事的影响就是回归线的移动,即阳历。太阴的园缺变化就是阴历。而农历就是黄道历 ...

如果只有阴阳二历,并且将农历按这两个基本立法划分的话,农历是应该划入阴历范畴内的历法。农历是周期性很强的“月历”,太阳历是周期性很强的“年历”。虽然农历按照二十四节气调整了“年”的长度,但他年的周期性不强。也许今年你是二月播种,来年你可能就在三月播种,这就是差月啊!而你以阳历年,每年播种日期不会相差三五天。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9 22: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严格意义上说,农历不是一个黄道上周期性历法,但他只能算是“被太阳黄道运行规律调整过的历法”。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9 22:38:09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解决农耕问题的是阳历,而非农历。或者说阳历很简单的解决了农耕生产安排,而农历很麻烦的解决了农耕问题。但农历解决了阴历无法指导农耕的问题。人们经常说农历解决了农耕问题,那是相对阴历而言,对于阳历而言,农历很麻烦的解决农耕问题。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9 22:5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文是历法的依据。所谓的依据主要是指规律,最明显的规律就是周期性规律。年月日都有规律,都有其周期。农历并不是以太阳黄道运行周期为年周期,自然规律性不强。比如农历上经常出现一年内无“立春”,或者一年内两个“立春”,这就是民俗里说的两头春。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9 22:58:03 | 显示全部楼层
能说24节气是阳历吗?阳历的称谓是何时引入中国的?数千年前就有了农历和阴历,当然那时不是这个名称,比如四分历、授时历等。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9 23:4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昼耕夜读 发表于 2015-12-19 21:41
所谓的历法,其主要是确定日、月、年的周期。更广的历法也是确定周期,那就不见得是日、月、年的周期。
...

年与月既然都是从圆周分割而来,每种历法都会有类似而独立的年月概念。阳历的年是回归年,十二等分则是月。而农历的黄道年远没有阳历年那样固定,甚至每日也非绝对的等分,这就有冬至夜短、夏至夜长等说法。总之,农历的年月日并非固定不变,就是我在前文所说道法自然。这类理论在唐朝僧一行等天文历法学家的书中多有阐述。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0 11:40: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古越中兴 发表于 2015-12-19 23:46
年与月既然都是从圆周分割而来,每种历法都会有类似而独立的年月概念。阳历的年是回归年,十二等分则是月 ...

阳历,有两个周期率,一个是太阳黄道运行的周期率,一个是地球自转的视觉周期,这就是阳历中的“年”、“日”。这两个有自然周期来确定。阳历中的“月”无自然“周期”固定,人类使用了“自定义”。
农历、阴历使用了月亮的朔望月周期为“月”,“日”与阳历相同,“年”则是自定义,伊斯兰阴历定义“年”为十二月,就是354天,农历则长短不一。
农历只是东亚使用,现在的阴历只有伊斯兰教中使用,但几乎所有的文明历法都开始于阴历,其原因是朔望月是最易观测的天象。现在的公元历,还是有阴历的残留迹象,一年中的十二个月,就是阴历的残留。
圆周上的“分度”分割也只有二十节气使用,两只两分点有明显的天文现象,其他二十节气画圆分度而来。至于黄道上的日月“点”应该看成是在黄道上的“标注”,日月点确定原则不是分度而来。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0 12:4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每种历法都有其历法最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大多数是以周期率,有很多的周期率,历法原则其实根据便宜选择其不同的周期率,而其他的历法单位则是自定义的。
比如“日”的周期率就有至少三种,这三种日长是不同的。现在的日长就是地球的视觉周期,也可以叫太阳日,天文观测上把太阳过子午线的周期当做一“日”。还有日长周期就是月亮过子午线的周期,也可叫“月亮日”(我起的名)。再就是“恒星日”任意一恒星过子午线的时差为一日。
现在用的“太阳日”每“日”太阳过一次子午线,此时地球转过的角度,大概是361度,一年下来地球就多自转一圈,一年365“太阳日”可我们自转了366圈。
“恒星日”最接近自转,但他难以观测,除非做“天文历”,其他历法不会选此周期为“日”,但这个我们一般把他当做地球自转的周期。
再有就是“月亮日”每次月亮过一次子午线的周期大概是地球自转了将近340度,一个月,月亮少转一圈。两个朔望月是59天,而月亮的升降次数只有57次!
导致这些“日”不同的原因就是自转与公转的差别导致。自转与公转方向相同,一过子午线的观测则多转,多转的角度就是公转的周期等分圆时每份的角度,一周下来就是正好差一圈。相反则少转。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