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21|回复: 19

[综合讨论] 心狠者不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2-4 09:3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心狠者不忧,胆怯者不惧,愚蠢者不惑。人之担忧无不从慈爱引起,儿行千里母担忧。所以仁者忧。人之恐惧,皆由挑战危险而起,胆怯者从不挑战超越自己能力的事情,所以胆怯者不惧。愚蠢者从不涉及自己难以思考的事情,所以愚蠢者不惑。孔子说,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智者不惑。恰恰相反。仁者如果杜甫说,穷岁忧黎民,叹息肠内热。所以仁者忧。反之,心恨者不忧。冷若冰霜者毫无忧愁。恐惧由挑战危险而起,胆怯者从不敢涉及危险,所以胆怯者不惧。不知道孔子是如何说,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智者不惑这样的话的。绝情者不忧,不是仁者不忧。只有绝人间情,才能不忧己,不忧人。孔子从现象看问题,推崇仁,智,勇三者,不知道仁,智,勇恰恰是人之忧愁,恐惧,迷惑之源。道家以愚为修养法,则不惑。智者知之甚多,多则惑,故智者反陷愚蠢。道家以“不敢为天下先”,以“后”为法,故不惧。道家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以“不仁”为法,故不忧。清静无为,返璞归真。此是儒道二家之绝对分岭。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7 18:06: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能者多劳,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9 15:53: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自在 于 2015-2-9 16:02 编辑

不能说是错的,只是说有点隔靴搔痒,不够深刻。
前者与后者没有直接关系,有间接关系,不是第一反应,鬼谷兵法上第一条就是反应第一。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11 18:27:51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人已经不是以前意义的人了,所以楼主提出了心狠者不忧,也是对的。

试想一下古代那个基础上的人,与现代明显不同。由于基础不同,所以古代人的观点与今天人的观点也不同。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14 15:39: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人,你讲道理,没人听,现在就是不讲道理,不讲情的社会,现在是讲心狠的社会,谁心狠,谁就占优。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24 14:4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孔子说,仁者不忧,但是现在看,仁者除了担忧自己之外,还担忧别人的生活。所以仁者忧。心狠者则对别人跑酷无情,所以心狠者不忧。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28 12:3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你恰巧碰上这样的朋友,如何?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30 06:24:53 | 显示全部楼层
脸皮厚心黑而狠,厚黑学也。无忧?未必!乱世人不如太平犬。内心自持与调理,有缓解缓冲之作用。归根结底是对流,心性适应环境,环境也适宜心性吧,这才是哲学境观。原始理论雏形在《易传》,道器的矛盾理论。逻辑归结是船山的“天治者,神以依”的智神境界,圣人之文与礼。有一套完整的范畴体系及逻辑论理的义理体系。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30 12:3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心狠者怎么不忧?心狠者也忧。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5-25 08:4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完整的学理上,儒家没有建立纯粹精神性的观念,儒家的天既是意识,也是物质性的,儒家的其余的概念和观念缺少最高的本源,因而是支离之学。仁义礼智信似乎很美,但是松散支离,不能整体性指导人生。人从何处来,在世和所用,去世后何处去?儒家全不能回答。儒家缺少联系与宇宙本体的精神性,因而是经验的世俗的文字化。儒家推倒神而陷入自我的迷惑,造成天命论宿命论等神秘主义,至今流毒在世。所以,儒学至今未能完成,松散,支离,经验,偶然,无序是儒学的特点。司马迁说,几辈子都无法读完儒家的经卷,可见其何等松散。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25 18:24:09 | 显示全部楼层
辩论会有正反方,若站在正方位,肯定将楼主观点驳倒。船山言:“人也、天也、物也,皆自然之化也”。天,是人之天,始奏以人,当然有意识了。天,也是物之天,终奏以物,当然有物质性了。心物一体,天之体也,成形天的限定条件,中奏以天。天的内涵是什么?不喻自明吧!儒家的最高本源(质)是什么?民所共由,共由的性与理,共由的道与体,不是吗?只要背离共由的人类本质,肯定走不远的,楼主不是研究生命本质吗?即使在洪荒时代,与大自然的搏斗中,个体生存,必须依赖群体力量,合群也;所得物质填肚皮,也要顾及他人填肚皮,共同生存,明分也。合群明分,不是共由的人类本质吗?以后出现仁礼范畴,仁统同,合群也;礼明分,社会分工的各正性命,社会分配的理欲之辨。所以,仁礼也是共由的人类本质,儒家的最高本质。人道之仁义礼智信,不是独孤的人道,与天道元亨利贞诚合一。天道之体用,推而准之于无穷,皆是物也,富有大业也。人道之理欲,,天理达人欲,人欲见天理,日新盛德也。富有大业之日新盛德,日新盛德之富有大业,其实一也,德业也。健顺五常之仁义礼智信,健顺者,易简理得,健顺心性,刚柔立本,天人合道的理气一也,性命一也。至于指导人生,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穷理,礼知也;尽性,仁智也;以至于命,循理而应乎事物的性命学,易简理得的性命学,即神化性命,实事实理的性命学。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人生阶段都存有人事定位格物致知的具体内容吧!所谓“命日降而性日生”也。说到神,《易传》穷神致化,船山言:“审微而定命之谓神”,“天治者,神以依也”,智神之神,是否楼主之神义?至于说“人从何处,在世和所用,去世后何处去”,只要将孔子、孟子、荀子,以及张载、船山视作人能弘道的德业楷模,人文化成天下的君子自强不息精神,以及创建的理论体系对后世的文化影响,推动人文文化发展成古今通义的功绩,精神永存,载入史册,至此还不足于表率?这是正方语。若从反方论,又一套理论附和楼主讲*法。原因很清楚,二千年的儒学史存有两套性质不同的理论体系,不同的历史时代背景产生截然不同的心性文化,截然不同的学术形态。将两种不同性质的理论体系梱绑成一脉相承,现时惯性认定儒学模式的文化弊端,导致不少人鞭打专*制儒学的同时,将真正的儒学传统,民所共由理性务实的人文文化一并鞭打予否定。世人不明,文化失明。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5-30 15: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是自然物,人就无需对父母敬了,因为父母也是自然物。这样的 认识是错误的。人就是人,人不是自然物质,人至今还未能被彻底认识,到底人是什么。一个坠井的草民,花几十年去营救,这对于人是自然物而言是不值得的,因为任何自然物的人个体,也不值得这样去对待。人是无价的,人也是卑贱的,因为人的空间很大。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1 10: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类本性从“自然物”进化而来,《易经》的天地人同时代,人与大自然一体的群居生活,没有智慧型的权威人物,没有权力性的王者,卜筮问天意代人事,生产活动的组织落实,与大自然搏斗中求群体生存,无异于“自然物”性质的远古时代。然而,正是人类的合群明分本性,人类意识活动转向感性与理性,有了权威与权力一体,通天地人之王者,有了天地人参的仁礼本体论,出现两类文化,一是“精于物者而物物”的自然文化;一是“精于道者兼物物”的人文文化。人文化成天下,改变了人类“自然物的身份”了。然而,人类本性从自然物进化而来,荀子提出性恶论,孔子质文心性三类型中,“质胜文则野”,性恶质野皆属人性退化,有返回自然物(动物源)的倾向。防退化,挺进化,这是船山自然之化的蕴意,焉成楼主南辕北辙式理解。明天,鄙贴《船山论自然》,将在《荀子学与船山学》主题内发出,请楼主参看后,欢迎发表见解,再质疑。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1 12:34:40 | 显示全部楼层
质文刚柔 发表于 2015-6-1 10:01
人类本性从“自然物”进化而来,《易经》的天地人同时代,人与大自然一体的群居生活,没有智慧型的权威人物 ...

人类本性从“自然物”进化而来
----------------------------------
你见过:“自然物”进化为“人”的吗?纯粹是胡说。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1 15:46:45 | 显示全部楼层
从猿人到人的进化历史,读书时代没有读过?天生就是健全人性?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1 16:05: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莲花生于淤泥,它不还是莲花吗?人生于自然界,它不还是人吗?英雄不问出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2 19:4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自在 发表于 2015-6-1 16:05
莲花生于淤泥,它不还是莲花吗?人生于自然界,它不还是人吗?英雄不问出处。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但是人主要还是人,“人”不同于任何物质,这才是人。如果把人也看成是自然物,那么父母岂不是一块石头?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3 08:21: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自在 于 2015-6-3 08:33 编辑

当然不是,家庭关系遵守的是伦理,维系社会关系主要的是道德。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3 09:4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唯物论吧人也看成是物质很可笑。人就是人,人不是物质,人是属于灵性类动物,人是有精神灵魂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3 10:23: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慢慢成长吧。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