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28|回复: 0

《易经》之《节》卦解析——摘自《周易明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1 11:5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周易明义 于 2015-3-1 11:53 编辑

第六十卦   坎上兑下

亨。 苦节不可贞。

  “苦”此处解作“痛苦”。《孟子Ÿ梁惠王上Ÿ五蠹》“乐岁终身苦。”

  “节”《尔雅》释“裁”为“节”,为裁节,节制之意。《吕氏春秋·论人》“适耳目,节嗜欲,释智谋,去巧敌。”《节》卦讲节制之事。

  “亨”,人若恣欲、肆意而为则伤身,则害理。节制可保全性命,可保天下和谐,故为“亨”。

  “苦节”,使人感觉痛苦之节制。即其节制不能让人乐意接受,为“苦节”。

  “不可贞”,使人感觉痛苦之节制,不能达到使人行为中正的目的。

《彖》曰:“节,亨”刚柔分而刚得中。“苦节不可贞”其道穷也。说以行险,当位以节,中正以通。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

  “刚柔分而刚得中”,“刚柔分”即道义与行为有出入,“刚得中”即道义节制行为,使行为符合正义,如此为“节”,可致亨。

  “其道穷也”,“节”必须建立在“中和”基础之上,在道与人情之中,若罔顾人情,急功近利,终究不可持久,不可广大。所以“苦节”,“其道穷也”。

  “说以行险”,其人乐意行难为之事,即愿意自我克制。所谓“险”指难为之事。此为“节”之基础。

  “当位以节”,欲对他人实施节制,必须要具备相应的身份或地位。比如父可以“节”子,君可以“节”民。此为“节”人之条件。

  “中正以通”,“中正”即“节”要合宜,合人情而不违于常法,如此方能“通”行。此为“节”人之原则。

  “天地节而四时成”,昼夜消长,寒暑往来,阴长阳消,天地之“节”也,皆因相节而不息,故“节”为常法。

  “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财”指物资,《荀子·天论》“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制度”即规则与标准。以规则与标准进行节制,不浪费物资,不使民众受到伤害。

  天生万物以养人,天下万物皆人之资财,但不加节制使用,必不能久长。当下人类对自然之侵掠,若不以“制度”节之,最终资源枯竭,则人无所用。人若肆意而为则会伤害身体,破坏社会道义,最终危及所有社会中人。所以“节”为德行义举。

《象》曰:泽上有水,节。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  

“泽”德为悦也。“水”行可引导而向下,比喻约束其行为使之收敛。心悦而收敛、克制,为“节”。君子实施节制必要以人心悦服为基础,以规则与标准约束其行为。

  “数”《说文》:计也。此处解作规则,《管子Ÿ幼官》“存亡之数九。”

  “度”《说文》:法制也,此处为标准、限度之意。

  “制数度”,此处指在行政方面制定行为规则与标准。

  “议”《说文》:语也,通过商讨能得合宜之结论为议,即商讨议定之意。

  “议德行”,指在道德领域商讨议定道德准则。

  “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君子在行政与道德领域,分别制定规则与标注,用以约束、节制民众之行为。

初九:不出户庭,无咎。

  “户”《说文》:护也,即用作防护的门,指房门。“户庭”即室内厅堂。

  “不出户庭”,“户庭”之内为家人,家人为夫妇,父子,兄弟。君子制定规则与标准节制人欲、民行,当以人情、人伦为基础,如此其“节”方能具备通行之可能。

  “户庭”之内,夫妇之爱“节”以义顺,父子之情“节”以孝慈,兄弟之情“节”以友恭,父子推之君臣,兄弟推之朋友。“不出户庭”意在明“节”之道以人情、人伦为基准,合于人性,人伦则可行,违悖人性,人伦则窒塞难行。比如父母节制、管教子女,可推之于老师对学生之管束,二者性质相同,但老师之节制、管教程度则应逊于父母之管教。再如人必自利而后利人,则广泛要求“大公无私”则必不可行,“私不害公”、“私不忘公”方有可能。“饥岁之春,幼弟不飨,穰岁之秋,疏客必食。”此为人情,反是“苦节”也,“不可贞”也,“其道穷”也。

  “无咎”以人情、人伦为基准,制定节制之规则与标准,为必然选择,反之不能行,则“有咎”。

  此爻明治“节”之基础。

《象》曰:“不出户庭”知通塞也。  

  “知通塞也”,君子治“节”,合乎人情、人伦则通达,反之则阻塞。

  《论语·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依于人性而推定待人之法则,孔子可谓“知通塞”者也。

九二:不出门庭,凶。

  “门”《说文》:闻也,分隔内外,内外相互听闻得到。此处指院门。“门庭”即庭院。

  “不出门庭”,“出门庭”即行于乡党、国家。“不出门庭”即治节之“数度、德行”不能行于社会。言外之意“数度、德行”不合于时义。

  “凶”,节制不能广泛致用,致于“苦节”,甚至致于悖乱,为“凶”。

  此爻明治“节”当顺应客观现实。

《象》曰:“不出门庭”失时极也。  

  “极”《尔雅》:至也,言其甚也。

  “失时极”,违背世情,远离时义,不能致用,为“凶”。

六三:不节若,则嗟若,无咎。

  “节”为世人之常,“不节”则失和,则不能致远。 “不节若,则嗟若”即不节则必有悔恨之嗟叹。“若…若”句式,其意为“不为彼,便为此”。

  “无咎”,“无”应为“勿”,自食其果,无可卸责。

  此爻明“不节”必悔。同时表明“节”应当以自觉为主,客观监督为辅。

《象》曰:“不节”之“嗟”,又谁咎也。  

  “不节”之“嗟”为咎由自取,无可卸责,又谁“咎”也?

ls:安节,亨。

  “安”《尔雅》:止也,安于。

  “安节”,安受其节。人受天地之“节”,民受“数度,德行”之节,君子受道义之“节”,“节”人之常也。

  “亨”,节为天下之常,唯“安节”能致和、致远,为通达之道。

  此爻明“安节”可致通达,反之则有困厄。

《象》曰:“安节”之“亨”,承上道也。

  “承上道”,“节”为至理,天地万物无不“节”,人之“安节”,奉行天地之道而已,故为“承上道”。“上道”亦即通衢之意。

九五:甘节,吉。往有尚。

  “甘”《说文》:美也,引申情愿、乐意。

  “甘节”,使人乐受其节制。

  “吉”人乐受其“节”,则其人修行上进,社会道义日盛,故“吉”。

  “往有尚”,“尚”为尊奉之意。人有所信仰,所以行为方能有所节制。换言之民众信奉君子之道,方能“甘节”。

  此爻明“甘节”是大道,掌教化者当谋求民众信从道义,方能“甘”于“节”。

《象》曰:“甘节”之吉,居位中也。   

  “居位中”,“节”为天理,君子治“节”,能从天理,顺人情,使人乐于节制,故君子之“节”在“中”。

上六:苦节,贞凶。悔亡。

  “悔”解作悔改、收回之意。《左传Ÿ隐公十一年》“悔祸于许”其中“悔祸”即上天收回灾祸。

  “亡”应为“乍”,二者篆体形似,“乍”《说文》:止也,制止、节制之意。

  “苦节,贞凶”,“贞凶”义穷也。不近人情、不合时义,必不可致远,不可广大,其义穷也。

  “悔乍”,“苦节”不能行,最终要悔改其节制方式。“悔乍”用法同于“悔祸”。

  此爻明治“节”之失。同时说明对出现的节制失误要及时改正。

《象》曰:“苦节,贞凶”其道穷也。

  “其道穷”,“苦节”不义,不可致远,不可广大,故“其道困穷”。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