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08|回复: 0

[综合讨论] 浅议王安石变法与民本空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15 06:47: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人行先生转载三篇文章中,王安石变法与民本空论,是相连着的两个问题,值得深究的问题。三人行先生转载文章,定然有独特见识,能否陈述,共同研究与思究。
我也有过思考,未成熟。总的想法,不想当然,思究其所以然。
一、王安石变法事,有多个深层问题值得思考的。
1)宋朝先后有范仲淹的庆历新政与王安石熙宁变法。宋神宗为什么支持王安石变法?变法是不得已的事,宋朝出了什么大问题?
2)盛唐过后,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高度,“顺乎物则天下之变”,要求社会的制度与文化,适应物则变化而“活化心性”,社会方可良性循环而步入正轨。宋朝建立,是顺乎物则成良性循环,还是逆物则之道成恶性循环,显然是后者。
3)宋朝开始进入官场人心危的时代,疑乎人心多。任人做事,另选人监察;行军打仗有监军。冗官多人浮于事而效率低,兼防饥民闹*事,招募入伍。冗官冗兵,长期财政困顿,入不敷出,难以为继,这也是宋朝变革的原因之一。到明朝,监察事,不用朝官用太监,结果是小人横虐,乱极朝纲。官场自律与监察机制问题,引发宋朝政局震荡,变法成必然,却成失败结局,宋朝成为君主专*制衰落期的初始阶段。
4)宋朝提倡忠君报国,汉武时代的三纲五常观念,走到尽头。三纲的封建礼教僵化成“以理杀人”,五常观念流变为道德内修。承三代有道伐无道的理念流失,转变成乱臣贼子所为,正常的王朝陵替为汉夷王朝陵替取代。落后文化的少数民族统治者占据政治上层建筑位置,元朝短命而终不说,满清统治二百六十多年,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灾难。专*制走至极度,民族分三等,君师集帝王一身,礼教极度,以理杀人。所谓学习中华文化,实是宋明理学的专*制文化,荒芜明清之际实学的理性文化,是一场文化逆转。传统文化研究,直至今天尚未走入正途。历史文化的因果链条,源头在宋朝。
四个问题的深度思究,王安石变法的失败,有制度与文化的原因,有理(顺乎物则)与势(成惯势的利益集团)的原因,也有变法的政策性与策略性的原因,也有王安石个人的智慧及资练的原因,等等。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反映出“顺乎物则”的社会需求,与君主专*制的落后制度、滞后文化之间的深度矛盾,方可明晰明清之际实学与启蒙的时代意义与文化意义,悟觉出满清文化逆转的灾难性。
二、君主专*制分汉唐生长期与宋后衰落期。君主专*制时代,是民本与专*制并存的时代。汉唐生长期,有道伐无道的理念流行,王朝正常陵替,致民本与专*制之间尚可维持相对的均衡状态,因而,也出现堪称民本典范的唐初贞观之治。进入宋后衰落期,汉夷的二度陵替,衰落特征,就是专*制压倒民本。专*制与民本之间的势成轻重问题,也有多个问题值得深思。
1)法家的法术势理论,提倡君王专权、威权与集权。秦殁后,法家理论融入为独尊儒术的君主专*制理论,成专*制与民本并存的社会现实。提倡君主专*制,终然有民本言论,附有民本实践,最终走向决不是民本,而是专*制。董仲舒说:“屈民以伸君”,民本成空论的伸君之专*制;“屈君以伸天”,以天意征兆警诫君王,续以就是治乱存亡的王朝陵替事。当王朝陵替转汉夷陵替,独存专*制致民本成空论。
2)君主专*制,导致官本位。上行下效,这是清楚不过。君王占天下之子女财帛,中央管辖官吏及地方官吏,也依此权力大小,上行下效。为了做官,什么心术、奸诈手段都可以出。官场腐*败,制度腐朽,民本的实理与实事安有?
3)官本位,完全失去是本体级能结构的“易简理得”,失去权威专崇的心性文化,得到是等级结构的官本位,权力专崇的心性文化。官场制度与官场心性,已丧失人事心性本体应有的功能(易简健顺与刚柔)与价值(盛德与富有),不具有承载民本的民生实事,丧失实理实事形上道的导向性。宋后专*制极度,民本成空论。此三。
4)民本实践必要理性务实,循实理,做实事,“实函斯活”。思想体系必要研究客观化理论。道德实践成日新盛德,富有大业的道德理论,顺乎物则致自然与人为成形矛盾理一的理论,疑乎人心成形研究矛盾因果的理论,都是心性内外统一的客观化理论。宋后,随专*制衰落伴同而来是道德的心性内修,自然的心性内修,避离因果的心性内修,都是心性内修,研究客观化理论的思想体系不復存在。文化造就心性,民本成空论。
上述见解,仅供三人行先生作参考用。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