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44|回复: 1

[百家论战] 《明儒礼法学》是极好文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25 07: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新诸子论坛》中,宋大琦的《明儒礼法学》是极有水平、极有见识的好文章。
以礼法学谈论心性,仁礼心性也。
心性文化有着历史逻辑循序演变的客观规律。作者按历史逻辑流程而论理,显然在探究客观规律。特别在刘宗周的《心性本体重建》一章,作者明确表述:“刘宗周是一个全方位的思想家,宋明理学的总结性人物”。
作者说:“朱熹即主张理的客观性,也主张心即理,调和起来说‘性即理’。心学责之为支离”。理学与心学共同点是理,出现支离与简易的分别。作者又言:“把人从历史铁律的绝对统治下解放了出来”,是性即理的天理论吧!“同时又遏制了主观意志的无限膨胀”,心即理脱节客观成偏蔽,这关涉到“物理与人伦如何沟通,天理与人心如何沟通”。
作者赞同刘宗周天命气质为一的人性论,道心人心为一的人心说,认为朱熹的人性二元论,“天命之性纯善,气质之性善恶相杂”,“此是人性复杂的原因”。“王阳明提出无善无恶心之体,也是超越善恶的一种办法,但由此产生的问题却更加复杂”。理性务实,“人性就是气质之性”。“气质之性即义理之性,义理之性即天命之性,善则俱善”。所言之性,乃一定之性;生之谓性,善恶显然。所言之理,乃船山所说的理成势者、势成理者的“一定之理”。“心生之谓性,心率之谓道,心修之谓教”,人为成自然的一定之性,一定之理。
作者又言:“理学从二程开始重视大学中的修齐治平,都是由内圣外王的思路。但是很多人将内圣封闭在心性修养之内,不与物接,结果背离了孔孟积极入世的原旨,修成的人格近于禅佛而远于圣贤”。作者见解独到且尖锐,但是,想从刘宗周心学的道德本体修养中寻找到答案,不可能的事。需要确确实实的实践理性。船山言:“性命之理因乎事,理外无事;天下之务因乎物,物有其理。循理而应乎事物,内圣外王之道尽”。毕竟需要“循理而应乎事物”的实践理性。
作者论理刘宗周的理气一元、道器不二,以及道心与人心不二、理欲不二、工夫本体不二,达成主客不二、人与自然双向立法等逻辑理论,刘宗周理论与张载气学船山实学的理论有近似与相同处,从中可探究从张载气学到船山实学之间的逻辑演绎路。而作者的逻辑见解,也与鄙人见解契合,深化原有的见识,这也是鄙人对作者文章的推崇备致。
探究心性文化循序演变的客观规律,这条路走对了。但是,如何切实于所以然的逻辑探讨,这又是一个“神乎其神”的理论工夫。如孟子说:“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此点,鄙人有些见解值得与作者商榷的。
一、一切心性范畴,都有着内外关系的矛盾性质。作者认为,《郭店楚简·性自命出》中,“道始于情,情生于性”两个命题有些矛盾,有商榷处。性内情外,性质决定情质,“情受于性,性其藏也”,“情生于性”,符合逻辑。情外之情质,感应于道,“裕于情者裕于理”。知天事天而立命,穷理尽性履行于道,“道始于情”。儒家倡扬以性正情,防范情入罪淫之道的同时,也倡扬性为情节,铺展情才与余情的功贞路,发展性质,增益情质。以性正情,性为情节;心统性情,性情定心统。“还原天——命——性——情——道的逻辑架构”。
二、“性自命出、命自天降”。性乃“气以理生化乎质”的气质之性,习以成性出真知。告子的生之谓性逻辑没有错,自然而然。孟子以性善矫正,也没有错,万物皆备于我,个体选择的主观能动,君子不谓命的精神哲学。孟子言“好善而忘势”,势接天命焉能忘?孔子畏天命,孟子有得志与不得志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以性善论纠正告子人性论,有社会条件的。何言天命?作者以天命之或天之命作文意理解,透彻!天之命于君相,上承天命,下造命于民;天之命于士庶,君相造命,人事言天;天命流行,各正性命,方有士农工商兵的职业分工,人事定位立命成性。各正性命,性命分殊。故此,“性自命出,命自天降”。船山提出“顺乎物则”的“始奏以人、中奏以天、终奏以物”,终奏以物,物质生产力诸因素中,人是其中一要素,成就“始奏以人”心性动力源的各正性命,生产力成终极的决定条件。“性者性此焉耳,命者命此焉耳”。君相人事所成制度限定,是各正性命的现实性决定条件,即“中奏以天”的社会条件之一。人、天、物成总体的逻辑架构,其中,天命的人事造命,性命的客观实在,关涉到“始奏以人”的心性动力与活力问题,最具关键性环节。故张载言:“为生民立命”。船山也言:“审微而定命之谓神”。神化性命。
三、作者认为,理学与心学都从孟子心性学传承而来。诚如,阳明致良知的心学,在程朱理学背景下产生,非陆九渊心学之复制。同样,理学与心学,非孟子心性学的复制,从孟子心性学逻辑中,无法探究出理学与心学的逻辑所以然。因为,历史逻辑已进入人事心性的本体论研究阶段。从心性角度涉理欲之辩,从人事角度涉体用之实,心性人事一体。所以,只能从《易传》本体论作逻辑探究。《易传》的阴阳天道,人的级能结构排序,论理的是易简理得的各正性命。程朱理学由此道出,易简理得的各正性命,异变为性即理的天命之谓理,天命即天理,“历史铁律的绝对统治”,成等级结构,权力专崇的人事性质,定命定性观念,与理在气先、以性抑情,存天理、去人欲,以及“浑然与天地万物同体”的自然观,互为映照成逻辑一体。内圣的心性内修,“不与物接”;性理为心,忠诚异化。陆王心学从仁义人道逻辑开出,仁道非融入礼体接易简理得,弃级能知能,要仁心忠诚,与理学同入忠诚异化。理学接阴阳天道各正性命,事事物物皆有定理,显其繁杂;心学接仁义人道,心为主持简易多了。理学繁杂客观见长,心学简易主观见长。刚柔地道是张载气学与船山实学一脉。刚柔地道涵盖阴阳天道客体基础为礼本体的主客关系;涵盖仁义人道成仁礼本体。鄙人愚见,宋三学派分别从《易传》三道三才的逻辑演绎而来。理学与心学各有其理入其偏蔽,共同流入道德内修。宋明理学的心性学流向,成明清之际的实学与启蒙。
以上一隅之见,请作者与同仁指正。
现时文化流向佛道儒,儒学当要回应。希望《新诸子论坛》多发此类文章。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5-25 18:02:4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好文章,有同感,生灵感,便有发表见解的欲望,文情相启发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