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109|回复: 0

河南省浚县古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3 22:41: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5-4-3 22:43 编辑 : b0 o0 q1 n( x  k# Z! h1 m

4 p. _* \5 c6 r& D. j# |河南省浚县古城' [- g+ T0 y3 }4 J" ~6 N
来源:大河旅游6 F- H5 X5 A: z1 Q& r5 d9 q
* l9 \6 s4 S$ R0 v& ?$ U
  河南省鹤壁市的浚县古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明清等多次重修扩建,浚县古城渐趋完整。解放后,原城门、城楼及大部分城池渐次拆除,现仅存沿卫河一段古城墙、姑山南侧古城墙遗迹、古城中心文治阁。& I5 c( n3 m. _/ E
  探访浚县古文明之古城墙,沿卫河古城墙南北长768米,高5.7米,宽7米。基部铺砌青石,高4米;上部砌砖,砖墙厚1.3米。内实以夯土,白灰灌浆,伴以桐油,坚固异常。城墙南北两侧有券形顶城门二个。北部为观澜门,南部为允淑门。允淑门高4.75米,宽5.48米。门左侧墙壁嵌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修允淑门石碑1通。姑山古城墙遗迹东西长200米,高3.5米,仅存夯土。
4 b4 q% E) y; x! T; J  浚县古城高峻坚固,构筑精细,而且襟山带河,地理形势非凡。明代天启年间,浚县知县赵健极称其“形胜甲于阳平”。民间流传“南京到北京,比不上浚县城”。浚县古城墙是我国古代城墙建筑的优秀作品,虽历经六百余年的人为和自然毁坏,仍稳固如初,可见当初建造之坚固,工艺之精细,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建筑才能,为研究我国古代城墙的修建提供了珍贵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及科学研究价值。同时,浚县古城墙历史上作为浚县城市的主要保护体,历经几百年的战争摧残和风雨沧桑,仍保存完好,其简易实用的建筑手法以及就地取材的建筑材料,为当今建筑技艺提供了可靠的借鉴之处。此外,浚县古城墙是卫运河沿岸遗存的历史文化名城的见证,对于研究卫运河的历史变迁、大运河申遗具有重大意义。# R# y5 f$ v: U  L2 s9 [# v. N+ q
  浚县文物局相关人员表示,古城墙作为国保单位,该局将积极履行对其保护管理职能。古城墙属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河南省文物保护|法实施办法》、《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把古城墙作为浚县名城的重点文化组成部分纳入浚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 I' ], E9 {$ T6 T  古城墙保护范围:以城墙外沿为基点,向东扩伸50米,向西扩伸90米,向北扩伸50米,向南扩伸50米。古城墙建设控制地带:自保护范围边线向东扩100米至文庙,向西扩100米至桥西村,向北扩50米至北环路,向南扩50米至西大街。
1 i; f+ ^/ t7 n; F1 B, I jx0690.jpg
7 m, [" V$ C. \ jx1690.jpg 3 W; j% ~$ o4 C
云溪桥8 @# q7 R) _: }0 ]
  云溪桥又名廉川桥。在浚县县城西门外,横跨卫河。始建于明正德三年(1508年),为木石结构,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坍塌。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重建,改为石桥。云溪桥为五孔连拱式石桥,桥长60米,宽10米,桥体用青石砌成,桥下五个半圆形拱券立于桥墩之上,桥墩两端砌作分水尖,在桥两端的四角墩面上各置一卧姿的石雕水兽。
# W9 v1 n7 s' ]% S1 D  云溪桥为五孔连拱式石桥,桥面平缓。桥长60米,宽10米,桥面坡度约2%,桥面上错缝横铺禇色石板一层。两边原有望柱栏板,四角有华表,今已毁坏。桥体用青石砌成,桥下五个半圆形拱券立于桥墩之上,桥墩两端砌作分水尖。拱券除两侧券面采用单块券石横联砌筑外,均采用纵联式的拱券砌法,券面雕花卉图案,主券正中为刻龙门吞水兽。主券高大,下可行舟,经跨8.6米,矢高4.3米。两边四拱券越向外越小。在桥两端的四角墩面上各置一卧姿的石雕水兽,低头引颈作吸水状,形象凶猛逼真。4 z* E; W4 U3 o, d9 |) S
  云溪桥历经500余年,虽经风雨侵蚀和战乱,桥身仍坚固完好,总体建筑结构未发生变化。但桥四角华表已不存在,桥面两边青石望柱栏板在1958年不规范修复时被换为钢筋混凝土栏杆,桥两端的四角墩面上四个石雕水兽头部早年损毁后均用水泥修补。今云溪桥仍完好在用。
  C& Q& Z7 h! x' e2 k4 u- g  云溪桥所采用的五孔券顶及桥下三角形分水石的修建手法,不但为当今建桥技术提供了可靠地借鉴之处,同时,也为研究我国古代石质桥梁的建造技艺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2 o% y9 k1 Z3 t/ N2 k8 o
  此外,云溪桥所跨的卫河是我国古代历史大运河及其重要的一段,云溪桥作为大运河上保存完整的实物,是历史大运河活的见证,为研究大运河的流向变迁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对大运河申遗具有重大意义。
% h% |' W6 |( v9 F; M  云溪桥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河南省文物保护*法实施办法》、《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有关部门已经把云溪桥作为卫运河和浚县名城的重点文化组成部分纳入卫运河遗产保护规划、浚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同时计划拆除云溪桥周边与云溪桥整体环境不相协调的现代民宅建筑,整治美化云溪桥周边环境,再现“云溪燕语”的奇特景观。* H3 i& \4 j4 z8 X
jx2690.jpg # t- b1 w: v: B: m9 W) R6 {
jx3690.jpg
  n$ `+ H4 N: y, m  M& ]卫河7 E6 ?$ d, L  T- G  L
  卫河(永济渠)滑县浚县段北起浚县新镇双鹅头村,至安阳市滑县道口镇西部,呈西南-东北走向,宽约30~50米,是卫河(永济渠)目前保留的最为典型的一段运河故道,反映了卫河(永济渠)河道的线路走向。
3 f4 o3 |8 N' D( o3 M  历史上该段运河一直是华北平原上沟通南北的重要水道,对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对沿线的道口镇、浚县等城镇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 ]" i$ A: X! X! C: O  现存大运河滑县浚县段河道保存完整,是农田灌溉和排涝的主要河道。水质条件良好,景观风貌优美。河道两岸环境有乡村、城镇环境,其中乡村环境河道主要为土质堤岸,城镇环境多为砖石和局部混凝土加固堤岸。卫河(永济渠)滑县浚县段是现存卫河(永济渠)保存完好、内涵丰富的河段之一。
2 U# S8 z2 C$ T- O6 T4 s3 n jx3691.jpg : B5 ]- ~' z/ {7 K/ D( |0 I
黎阳仓& p7 d% o( L- e& }2 {
  黎阳仓遗址位于河南省鹤壁市浚县伾山街道办事处东关村东侧,地处大伾山北麓,东邻黄河故道,东北距黎阳城遗址约1公里,西距卫河约1.5公里。当地群众称此处为“囤上”,故又称“东关囤上遗址”。遗址地处大伾山山麓,总体呈南高北低地形。遗址北部中心区域较为平坦,地面上为耕地,中心区域东侧高差1-2米的断崖下种有大量杨树,西侧被民房占压,北侧断崖紧临民房;遗址南部自西向东呈阶梯型,南侧有东关村与田庄村相通的水泥路,中间有东西走向已废弃的沟路,地面上种有杨树,中间有一养猪场。遗址多处断崖有砖瓦残块叠压,地表发现有绳纹瓦、方格纹瓦、绳纹陶片、带菱形花纹的薄砖、带有“官”字印记的布纹板瓦、带有装饰图的筒瓦碎块等。  Y% e- N6 T, h' J
  黎阳仓是隋代名仓。开皇三年(583年)置,利用黄河向京师长安转运关东粮食。黎阳仓规模很大,宋代张舜民《画墁录》:“余曾过大伾,仓窖犹存,各容数十万,遍冒一山之上。”元代汲郡王恽《游东山记》:“遥径北麓,穿苍(仓)城,按观隋唐廪制。”杨玄感在黎阳仓起兵反隋,瓦岗军攻占黎阳仓,宇文化及与瓦岗军争夺黎阳仓大战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更使黎阳仓名垂青史。唐宋两代沿用黎阳仓,利用大运河漕运河北粮储以供应京师。政和年间(1111年~1118年)黄河改道,黎阳仓渐废。9 J2 C2 g8 [9 x* Q1 L6 k
  2010年9月,黎阳仓遗址(东关囤上遗址)被公布为浚县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8月,黎阳仓遗址作为鹤壁市大运河7项遗产之一被列入《鹤壁市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2011年10月,国家文物局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司世界遗产处处长唐炜一行莅浚调研大运河浚县段保护和申遗工作,将黎阳仓遗址追加为大运河申遗立即列入项目。2011年11月,浚县文物旅游局聘请洛阳市文物钻探队对文献记载的黎阳仓所在的大伾山北麓近100000平方米区域进行钻探调查。2011年12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黎阳仓遗址进行正式发掘。
8 x. B) z9 R" ?1 i/ \$ y$ K  黎阳仓是隋代永济渠沿线规模最大的官仓,与东都洛阳附近的洛口仓齐名,是隋代运河漕运的历史见证。截至2012年6月底,共发掘大小探方25个,探沟4条,发掘总面积2252平方米。通过勘探发掘,已摸清黎阳仓仓城平面布局近正方形,东西约260米,南北约280米,总面积约78800平方米;已探明粮仓中心区仓窖84座(其中发掘仓窖2个),占仓城面积的五分之四,仓窖直径多在8-14米之间,按平均容积计算,黎阳仓总储粮量超3000万斤,可供8万成年人吃一年;初步摸清了排水沟、运输河道及附属设施分布情况;出土陶、瓷标本残片万余件,编号在册出土文物400多件,其中建筑材料板瓦、筒瓦占90%以上,带“官”字款板瓦200余件。
8 m% J! k" q% ?# s  通过出土的陶瓷标本和地层叠压关系看,自隋朝建立起,黎阳仓横跨隋唐宋三代,整整沿用了600年。; S5 I6 v' u- A3 j7 |! [
  黎阳仓是隋唐时期(公元6~9世纪)的重要官仓之一,是大运河沿线的大型转运漕仓之一,位于黄河与永济渠之间,战略位置重要。黎阳仓始建于隋,沿用至北宋。其中地下储粮方式的仓窖始建于隋代废弃于唐代中期,是隋唐时期国家粮食转运基地,也是隋唐时期平定东北边境的后方物资供应基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晚期的地面大型仓库建筑始建于北宋初期,废弃于北宋晚期,同样是国家物资集存基地,也是北宋用兵北方边境的后方物资供给基地。
7 O: b5 G% {% F! |- Y1 D) n  直到北宋末年(公元12世纪初)废弃前,黎阳仓都是规模庞大、战略地位显赫的全国重要粮仓之一。当时的黎阳城东临黄河,西濒永济渠,水运极为便利。隋唐时期(公元6~9世纪),黄河以北各州征收的粮食,都先集中在黎阳仓,然后经黄河或者永济渠运往洛阳。由于黄河与御河之间并不通航,从黄河来的漕船过黄河后卸船,需经过陆运转运至黎阳仓,再装船入御河,向北运往华北的边境地区。依据考古勘探和现有发掘资料,发现与黎阳仓有关的主要遗迹有仓城的城墙、护城河、仓窖、大型建筑基址、路等,并在黎阳仓的中北部有一条深8米河道,形成一个完整的粮仓与黄河、永济渠相互贯通的漕运水系。; w3 l: Z3 ^, i
  黎阳仓仓城依山而建,平面布局近正方形,东西宽260米,南北残长280米。城墙整体土筑而成,护城河位于仓城城东墙的外3.5米左右,宽3.9米。
  O/ `6 O- A/ E  目前,已探明粮仓中心区仓窖84个,占仓城平面五分之四,西北角五分之一是仓窖的空白区,疑似码头和管理区。总体上看仓窖排列基本规整有序。仓窖大小不一,小的口径8米左右,大的14米左右,最常见在10米左右;距现地表最浅4.5米左右,最深的7米以上。由于黎阳仓依山而建,部分仓口遭到较严重破坏。
' A. _6 o# n3 @% I, G, _! i  北宋初年在此区域重建地上仓库时,为了确保地上大型仓库建筑的基础坚固,先在原窖藏区内层层平整填土筑夯,形成一个完整的大面积夯土基础平面。然后,在夯土基础上营建大型的砖木结构库房。考古发现黎阳仓的地面建筑年代为北宋时期,废弃年代约在北宋晚期。金代以后至今黎阳仓则沦为废墟,其最后堙没也与黎阳城圮于黄河洪水及黄河河道南迁有关。此次考古工作揭露大型建筑基址2处,清理出柱础50多个。
# y  c$ H4 a# N" G5 w% `5 q; L  目前,黎阳仓遗址已列入《鹤壁市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下一步要将其纳入大运河浚县段总体管理范畴,按照大运河浚县段保护和申遗总体安排和部署开展对黎阳仓遗址的管理工作。加强对黎阳仓遗址的考古调查,摸清黎阳仓遗址的详细情况,聘请相关单位设计制作《黎阳仓遗址保护与展示方案》。在此同时,积极做好黎阳仓遗址的“四有”工作,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强化对黎阳仓遗址的各项管理。同时,加强对黎阳仓遗址的研究,搞清黎阳仓与卫河、黎阳城的关系,进一步挖掘黎阳仓遗址的价值。
* M+ e* A/ w, W5 r7 d jx4690.jpg 3 Q# t: [! _; {: t$ ^) N4 B
jx5690.jpg
; ?8 J" i3 G. _% B. M- b探访浚县北街土圆粮仓   S  I9 Q. T4 M
  一眼望去,你也许会觉得它有些眼熟,但很难会猜到它真正的用处。这个长得像碉堡又胖又圆、个子高高的,有着半球状顶的建筑,就是本期“文物普查新发现”推介的主角——浚县北街土圆粮仓。
; r4 s/ C8 Y  ~# n jx6690.jpg
* _6 A, [2 u8 e* r3 ?* J- y7 r0 Q  时代烙印下的土圆粮仓
0 W, ^) `4 S# h) U* C1 v  据《浚县粮食志》记载,新中国成立初期,浚县开始建造新中国的第一批国建粮仓,北街土圆粮仓应运而生了。1952年,浚县县城北街直属库(今城镇粮油分公司院内),搭建了14座土圆粮仓,容量280万公斤,用于临时储粮。
1 {, m  Y/ ^; R4 D$ l# ~; {  在浚县粮油分公司院内记者看到记载中的14座土圆粮仓现在只剩下4座,东西排列,其中一座土圆粮仓的顶部被拆除,用毡布盖着。
& n6 T: X! L: f: H' W# b& {/ E2 N  北街土圆粮仓的墙体厚度有一米左右,粮仓上部有14个通风窗很是显眼。位于粮仓下部通风口处铁窗上的铁铸五角星,则给粮仓打上了明显的时代烙印。+ F: i' K# Z% R
jx7690.jpg
2 |0 N7 h. i1 n8 f# w  粮仓中的异类6 u: P2 R" i9 [* m
  北街土圆粮仓的仓身为砖结构,圆柱形,仓顶攒尖灰瓦顶,下部面东北开仓门,上部设14个通风窗和1个仓门,仓内顶部为木梁架结构,梁架用木条和泥搭建。
' A( @, `; k0 w6 M! i  一走进土圆粮仓,就被粮仓上连续四层的木梁架所吸引:数百根木头交织搭建,或横、或纵、或立,井然有序,丝毫没有杂乱感。站在粮仓中往上看,重重叠叠的木头如同伞骨一样把整个仓顶撑了起来。
" d2 b( r  H; @6 d jx8690.jpg
* D" N1 p9 E3 L9 n  a: J' e  三千年浚县粮仓史
0 M* w2 j# J6 ?% s  据浚县文物普查队队长刘献忠介绍说,土圆粮仓建筑形式很特别,它算是浚县县城内现存年代最早的粮仓了。但纵观浚县粮仓史,则至少可以追溯到商代。浚县商代的钜桥仓、隋唐黎阳仓、大伾仓,均作为国建粮仓而天下闻名。
$ H/ ~, A' r) V/ O  《史记·殷本纪》载:纣王“厚赋税……而盈钜桥之粟。”武王灭纣,“发钜桥之粟,以振贫弱萌隶。”浚县粮仓的历史至少有3000多年了。浚县另一名仓——黎阳仓于隋开皇三年建(公元583年)。隋末瓦岗义军曾派徐世绩袭击黎阳仓,并派重兵驻守,足见其地位之重要。
6 i; x" M8 ]' W" M! }  北街土圆粮仓于1956年被废弃,据《浚县粮食志》介绍,1956年以后,浚县县城内又出现了房式仓、单拱仓、双拱仓、拱瓦仓、立筒仓、土堤仓等。
( \7 t' Y  O/ m. d- G! S+ J  d1 \/ A% b+ t
  文物档案: o) a5 w! e' }# W
  名称:北街土圆粮仓# q3 v1 s2 Z7 z) R- E$ m0 A
  时代:1952年/ V" z0 {1 v& ^" g# e* r
  地理位置:浚县城内礼门街城镇粮油分公司院内8 N' K0 T6 r0 @4 ^4 l( R5 Q
  价值评定:1.对研究新中国成立后浚县作为农业大县粮食储存与粮仓建筑时代特征与演变进程有重要意义。2.北街土圆粮仓建筑形式特别,观赏性、艺术性较强,且紧挨浚县古城墙、文庙、县衙,在旅游开发上有较高价值。- e/ T- x9 _1 J2 q8 u  _, F0 H% d
5 d* d+ `: f; [( d- x+ R1 |
伾山大佛$ v8 u& t, J+ x4 q, W0 [  D; I
  伾山大佛位于河南省浚县城内大伾山东部的天宁寺院内。始建于北魏,靠山开凿,总高八丈,藏于七丈高的楼内,为世界佛屋景观之一,这是我国最早、北方最大的石佛,素有“南看乐山大佛,北看伾山大佛”之说。9 F. k8 s; Y+ Y8 C% Y& o: G9 ^  \, u
  伾山大佛开凿于十六国后赵时期,距今1600余年。高22.29米,为善跏趺座式的大型弥勒佛像。其开凿年代比乐山大佛早400多年,高度比龙门大佛高5米有余。因此,被专家称为“中国最早,北方最大”的大型摩崖石佛,大石佛造型古朴,线条遒劲,风格雄建,反映了早期造像的艺术特点,与北魏后期尤其是隋唐造像的清秀匀称风格大不相同,是我国佛教造像史发展中留下的典型范例。其历史、考古、宗教、艺术价值早已引起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被旅游界列为精品王牌。$ m. P; F) f8 M# k; k2 F
  为什么这里会有这么高峻的佛像?传说当年黄河从大伾山下流过,河水经常暴涨,冲坏堤坝,淹毁庄稼、闹的民不聊生。弥勒佛不忍心看着黎民百姓受苦,就驾祥云来到大伾山,发功治水,河妖纷纷逃匿,河水又归了东海。群众称其为“镇河将军”。为保护佛像,北魏时修建了大佛阁,建天宁寺,明代重修大佛楼,就有了今天“八丈佛爷,七丈楼”的奇观。
1 |5 M0 S" x: @: i  “八丈佛爷七丈楼”,对于许多未曾领略过大佛风貌的人来说,这句话很费解。不过到了近前,你就明白了。原来,大石佛底部低于楼房底座两米多,所以佛爷虽然住在楼里,个头儿却比楼高。$ D, \8 t5 j; G5 V  _; e8 {
jx8691.jpg   V( K; t, r% _/ Q0 M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