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64|回复: 0

唐朝窦乂的“治生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5-10 11:06: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唐朝窦乂的“治生经”
4 l$ O2 z' I4 F( @- t- }# _7 `来源:风流一代
, X, D# K( K) m- X) Q& |" z dy690.jpg
5 l3 u7 E& m+ D" R6 Y( {    大唐中叶,陕西扶风(今宝鸡扶风县)有一个13岁的小儿,姓窦名乂,其几位姑姑都嫁给了国戚。有一次,担任过安州刺史的姑父张敬立返回京师时,带回了十几车安州特产———丝鞋,分送给众外甥和侄儿们。0 q& N9 G+ e* |
    一见到礼物,孩子们自然争抢挑选,唯有少年老成的窦乂伫立不动。待大家选完散开后,还剩下一车大号丝鞋,窦乂拜谢全收。张敬立问他为何不和其他人一起抢,反而要别人挑剩下的,窦乂不语,岂知年纪小小的他有着春秋时期儒商子贡的卓越眼力。7 S2 Z% T$ M$ M# z5 B" t( X: f" f
    几日后,窦乂将丝鞋拉到集市上变卖换得五百钱,暗中又去铁匠铺精制了两把小铲,将锋刃磨得甚利。五月初,正是长安城榆钱黄熟、满城飞落的时节,窦乂扫聚榆钱十余斗,然后去伯父家说:“吾想借住在嘉会坊的宗祠内,便于温补功课。”6 C  w* ?( m9 R5 ^0 x
    如愿后,窦乂每天晚上用两把铲子开垦院中的空地,打水浇灌后便将榆钱播种在沟内。过了数天后下过一场透雨,沟中部长出了榆树苗,待到秋天已高至一尺,很是茁壮,共计一万多株!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五年之后,从前种植的小榆树苗已经长大成材,窦乂砍伐后卖掉获钱至多。; x; x* `) z6 L7 E9 k, {* z$ P
    刚刚满18岁的窦乂,此时的生活已变得非常富足,钱帛、布匹、裘皮衣服等应有尽有。有了原始资本,善于“治生”的窦乂并没有停滞下来,他购买了大量蜀郡产的青麻布。每匹一百钱,雇人缝成了许多小布袋,同时,窦乂又购来内乡产的新麻鞋几百双,之后他每天都不离开宗祠,召集长安各条街坊里巷的小孩子来这里。窦乂每天给这些小孩发三张饼,十五文钱。再给他们每人一只小布袋,到了冬天,窦乂就让他们捡拾槐树籽收上来,一个月多一点的时间便收集了槐树籽两车。然后,“孩子王”窦乂又鼓励小孩们捡拾破旧的麻鞋,每三双破旧麻鞋可换一双新麻鞋,远近街邻知道这事后,换来的旧麻鞋不计其数。
) ~+ K+ Q+ f8 |, ~% i5 X    有了充足的原料,窦乂在西市又买来油靛几石,雇佣厨役煮熬。同时,他还在坊门外买下几堆遗弃的碎瓦片,雇人将泥滓洗去,另外还置办了石嘴碓、锉碓等工具。他究竟想干什么呢,原来他以按日计酬的方式,雇人用锉碓锄切破麻鞋,用石嘴碓捣碎瓦片,再用疏布筛子筛过,和上捡拾、购买来的槐籽与油靛,让仆役们日夜不停地捣搅。待到捣成乳状,将它们做成长三尺、圆径三寸的长棒万余条,称作“法烛”。
) t- A, f; ]2 F; i( N    建中初年(公元780年)六月,天降大雨,薪贵如桂,窦乂将生产的“法烛”拿出来出售,每条百文。城中百姓用它烧饭,火力比柴薪高一倍,由此又“获利无数”。
5 d% F' N6 Z  h0 W7 r    唐德宗建中年间,窦乂又跻身于房地产行业,当时太尉(相当于国防部长)李晟在长安东市建房居住,因为西征时杀人过多,常疑宅中闹鬼,心中不安的他想把房子卖掉。别人得知内情后都不敢买,唯独窦乂不忌讳。用十万二千钱买下,推平后另辟蹊径开发为大酒楼,经营转手后卖了近二百万。
5 u8 @. F5 J  [    上述故事中,我们看到的是窦乂由“个体户”演变成“制造业企业家”,之后荣升为“投资家”的成长历程。人们心中不免生异,这不过是一个普通的鸡生蛋、蛋生鸡的发家故事,何以有让人称奇之故?其实,第一,在生产法烛的过程中,窦乂从自己出力变为雇佣“小儿”和“佣人”,令自己由“劳力者”变为“劳心者”。第二,窦乂的技术创新简直就是后来“蜂窝煤”的先驱,他将可燃物(槐籽、旧麻鞋、油靛)与不可燃的骨料(碎瓦片)混合制成标准的“新型工业制品”,其热效能可以“与薪功倍”,和以前靠天吃饭、靠地种榆树已不可同日而语。
0 |2 R6 A1 E" k! z9 R    因而,颇有商业头脑的窦乂种榆树、制法烛和建酒楼的事例完全可以纳入MBA的经典课程。这个在经营中融入“发展、转型和升级”理念的私企商家,他手中掌握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不断引入能成为利润增长点的新型技术及行业经验。7 Q6 J* k" k# R7 I7 J5 W
) i7 Y7 ?# A( p  N/ U* \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