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536|回复: 7

[求助] “黄帝龍轩辕氏龍图出河”出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5-10 22:31: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yong321 于 2015-5-13 08:44 编辑

在网上搜“黄帝龍轩辕氏龍图出河”(含引号搜),几乎都指出此语出自《竹书 纪年》。但我好像查不到更多信息。哪里能看到《竹书 纪年》全文?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11 16: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纪年》无论古本今本,并无“黄帝龍轩辕氏龍图出河”整句,你在其中点四个标点,《纪年》中就有了,在不同的地方。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5-12 06:4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ong321 于 2015-5-13 08:44 编辑

乾坤客:谢谢!请问在哪里能读到《竹书 纪年》全文?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12 09: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发一个邮箱,我可以把今本古本都给你。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12 10:5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古本

前言:晋太康二年,汲县人发魏襄王冢,得古书七十五篇,其中有《竹书纪年》十三篇。宋代再度散佚。明代时又出现,但其中内容真伪相杂已非原貌,被大多数学者认为是后人伪作,一般称之为《今本竹书纪年》。清代学者从史书中辑收《竹书纪年》的各种引文,重新再组合成一份复原版的「竹书纪年」,一般称之为《古本竹书纪年》。  

目录
五帝纪
夏纪
殷纪
周纪
晋纪
魏纪

==================================
五帝纪

《竹书》云:昌意降居若水,产帝乾荒。
《山海经·海内经》注:《汲冢书》云:黄帝仙去,其臣有左彻者,削木作黄帝之像,帅诸侯奉之。《意林》卷四(《抱朴子》)
《抱朴子》又曰:《汲郡冢中竹书》言:黄帝既仙去,其臣有左彻者,削木为黄帝之像,帅诸侯朝奉之。《太平御览》卷七九皇王部
《抱朴子》曰:张华《博物志》曰:黄帝仙去,其臣左彻者削木为黄帝像,帅诸侯奉之。 == 亦见《汲冢书》。《太平御览》卷三九六人事部

《竹书》曰:颛顼产伯鲧,是维若阳,居天穆之阳。《山海经·大荒西经》注
《竹书纪年》曰:尧元年景子。《隋书·律历志》

《括地志》云:……《竹书》云: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史记·五帝本纪》正义
《汲冢竹书》云:舜囚尧於平阳,取之帝位。《广弘明集》卷一一法琳《对傅奕废佛僧事》
《汲冢书》云:舜放尧於平阳。《史通·疑古》
《括地志》云:……《竹书》云: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史记·五帝本纪》正义
《括地志》云:……《汲冢纪年》云:后稷放帝子丹朱於丹水。《史记·高祖本纪》正义

《竹书》亦曰:后稷放帝朱於丹水。《山海经·海内南经》注
《汲冢纪年》云:后稷放帝子丹朱。《史记·五帝本纪》正义

命咎陶作刑。《纪年》云。《北堂书钞》卷一七帝王部

《汲冢纪年》曰:三苗将亡,天雨血,夏有冰,地坼及泉,青龙生於庙,日夜出,昼日不出。《通鉴外纪》卷一注

===================================
夏纪

《汲冢书》:禹都阳城。《续汉书·郡国志》二注
臣瓒曰:……《汲郡古文》亦云居之,不居阳翟也。《汉书·地理志》注
《汲冢古文》并云:「禹都阳城。」《礼记·缁衣》正义

《纪年》曰:禹立四十五年。《太平御览》卷八二皇王部

(《纪年》):益干启位,启杀之。《晋书·束皙传》
《汲冢书》云:……益为启所诛。《史通·疑古》
(《竹书纪年》):后启杀益。《史通·杂说上》

《竹书》曰:夏后开舞九招也。《山海经·大荒西经》注

启征西河。《纪年》云。《北堂书钞》卷一三帝王部

《竹书》云:即位三十九年亡,年七十八。《真诰》卷一五注

薛瓒《汉书集注》云:(《汲郡古文》)又云:太康居斟寻。《水经·巨洋水注》
臣瓒曰:……《汲郡古文》云:太康居峕寻。《汉书·地理志》注
臣瓒云:……《汲冢古文》云:太康居斟寻。《史记·夏本纪》正义
《汲冢古文》云:太康居斟寻。《史记·周本纪》正义

薛瓒《汉书集注》:……(《汲郡古文》)又云……羿亦居之。《水经·巨洋水注》
臣瓒曰:……《汲郡古文》云:……羿亦居之。《汉书·地理志》注
臣瓒云:……《汲冢古文》云:……羿亦居之。《史记·夏本纪》正义
《汲冢古文》云:……羿亦居之。《史记·周本纪》正义

《纪年》曰:帝相即位,处商丘。《太平御览》卷八二皇王部

《纪年》曰:(帝相)元年,征淮夷。《太平御览》卷八二皇王部
(《竹书纪年》曰):后相即位,二年,征黄夷。《后汉书·东夷传》注
《竹书纪年》曰:(相)二年,征黄夷。《通鉴外纪》卷二
(《竹书纪年》曰):(后相)七年,於夷来宾。《后汉书·东夷传》注
《纪年》曰:(相)七年,(干夷来宾)。《通鉴外纪》卷二

薛瓒《汉书集注》云:按《汲郡古文》:相居斟灌。《水经·巨洋水注》

(《竹书纪年》曰):后少康即位,方夷来宾。《后汉书·东夷传》注
《纪年》曰:帝宁居原,自迁於老丘。《太平御览》卷八二皇王部

《汲郡竹书》曰:柏杼子征於东海及王寿,得一狐九尾。《山海经·海外东经》注
《汲冢竹书》:伯杼子往於东海,至於三寿,得一狐九尾。《稽瑞》
《书纪年》曰:……夏伯杼子东征,获狐九尾。《太平御览》卷九〇九兽部

《竹书纪年》曰:后芬即位,三年,九夷来御,曰畎夷、於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太平御览》卷七八〇四夷部
《竹书纪年》曰:后芬发即位,三年,九夷来御。《后汉书·东夷传》注
《竹书纪年》曰:(槐)三年,(九夷来御)。《通鉴外纪》卷二

《竹书纪年》曰:洛伯用与河伯冯夷斗。《水经·洛水注》
《竹书》作冯夷。《山海经·海内北经》注
《纪年》曰:后芬立四十四年。《太平御览》卷八二皇王部
《纪年》云:「后荒即位,元年,以玄圭宾於河,命九东狩於海,获大鸟。」《北堂书钞》卷八*九礼仪部
《纪年》曰:后荒即位,元年,以玄璧宾於河,狩於海,获大鱼。《初学记》卷一三礼部上
《纪年》曰:后芒即位,元年,以玄圭宾於河,东狩於海,获大鱼。后芒陟位,五十八年。《太平御览》卷八二皇王部

《竹书》曰:殷王子亥宾於有易而淫焉,有易之君绵臣杀而放之,是故殷主甲微假师於河伯以伐有易,灭之,遂杀其君绵臣也。《山海经·大荒东经》注
河伯仆牛,皆人姓名托寄也,见《汲郡竹书》。《山海经·大荒东经》注

《竹书纪年》曰:后泄二十一年,命畎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后汉书·东夷传》注
《纪年》曰:帝泄二十一年,加畎夷等爵命。《通鉴外纪》卷二
《纪年》曰:不降即位,六年,伐九苑。立十九年。其弟立,是为帝扃。《太平御览》卷八二皇王部

《汲冢书》曰:胤甲居於河西,天有妖键,十日并出。又言:本有十日,迭次而运照无穷。《太平御览》卷四天部
《汲郡竹书》曰:胤甲即位,居西河,有妖孽,十日并出。《山海经·海外东经》注
《汲冢书》曰:胤甲居西河,天有孽,日并出。《开元占经》卷六

《纪年》曰:帝廑一名胤甲,即位居西河,天有祅孽,十日并出。《太平御览》卷八二皇王部
《汲冢纪年》曰:胤甲即位,居西河,十日并出,其年胤甲陟。《通鉴外纪》卷二

《纪年》曰:后昊立三年(帝皋也)。《太平御览》卷八二皇王部
《纪年》曰:后发一名后敬,或曰发惠(其子立,为桀)。《太平御览》卷八二皇王部
《纪年》云:后发即位,元年,诸夷宾於王门,再保庸会於上池,诸夷入舞。《北堂书钞》卷八二礼仪部
《竹书纪年》曰:后发即位,元年,诸夷宾於王门,诸夷入舞。《后汉书,东夷传》注
(《竹书纪年》)又曰:后发即位,元年,诸夷宾於王门,诸夷入舞。《太平御览》卷七八〇四夷部
《纪年》曰:(发)元年,(诸夷宾於王门,献其乐舞)。《通鉴外纪》卷二

薛瓒《汉书集注》……(《汲郡古文》)又云:……桀又居之。《水经·巨洋水注》
臣瓒曰:……《汲郡古文》云:……桀又居之。《汉书·地理志》注
臣瓒云:……《汲冢古文》云:……桀又居之。《史记·夏本纪》正义
《汲冢古文》云:……桀又居之。《史记·周本纪》正义

《汲冢竹书》曰:不窋之晜孙。《尔雅·释亲》注

《纪年》曰:后桀伐岷山,岷山女於桀二人,曰琬、曰琰。桀受二女,无子,刻其名於苕华之玉,苕是琬,华是琰。而弃其元妃於洛,曰末喜氏。末喜氏以与伊尹交,遂以间夏。《太平御览》卷一三五皇亲部
《汲冢书》所谓苕华之玉。《山海经·西山经》注
郭璞曰:《汲冢竹书》曰:桀伐岷山,得女二人,曰琬,曰琰。桀爱二女,?其名於苕华之玉,苕是琬,华是琰也。《史记·司马相如传》集解

?苕华。《纪年》。《北堂书钞》卷二一帝王部
《纪年》曰:桀伐懡山,懡山庄王女於桀二女,曰琬,曰琰。桀受二女,无子,断其名於苕华之玉,苕是琬,华是琰。《艺文类聚》卷八三宝玉部
《纪年》曰:后桀命扁伐山民,山民女於桀二人,曰琬,曰琰。桀爱二人,女无子焉,?其名於苕华之玉,苕是琬,华是琰,而弃其元妃於洛,曰妹喜。《太平御览》卷八二皇王部
《书纪年》曰:桀伐懡山,献女於桀,二女曰琬,曰琰。桀受女,刻其名於苕华之玉,苕是琬,华是琰。《太平御览》卷三八一人事部
炖煌高纳之郡府《纪年》曰:桀伐岷山,岷山女於桀二女,曰琬,曰琰。桀爱二女,无子,刻其名於苕华之玉,苕是琬,华是琰。《太平御览》卷八〇五珍宝部
炖煌《纪年》曰:桀伐岷山,岷山女於桀二女,曰琬,曰琰。桀爱二女,无子,刻其名於苕华之玉,苕是琬,华是琰。《事类赋》注卷九玉

《汲冢古文》曰:夏桀作倾宫、瑶台,殚百姓之财。《文选·东京赋》注
《汲郡地中古文册书》曰:桀筑倾宫,饰瑶台。 《文选·吴都赋》注
《汲冢古文》曰:桀作倾宫,饰瑶台。《文选·七命》注
《纪年》曰:……桀倾宫,饰瑶台,作琼室,立玉门。《太平御览》卷八二皇王部

《书纪年》曰:夏桀末年,社坼裂,其年为汤所放。《太平御览》卷八八〇咎徵部

《纪年》曰:……汤遂灭夏,桀逃南巢氏。《太平御览》卷八二皇王部

《纪年》曰:……自禹至桀十七世,有王与无王,用岁四百七十一年。《太平御览》卷八二皇王部
《汲冢纪年》曰:有王与无王,用岁四百七十一年矣。《史记·夏本纪》集解
徐广曰:……案《汲冢纪年》曰:有王与无王,用岁四百七十一年。《史记·夏本纪》索隐
《纪年》曰:凡夏自禹以至於桀,十七王。《文选·六代论》注
《汲冢纪年》曰:(夏十七王)四百七十一年。《通鉴外纪》卷二

=====================================
殷纪

《纪年》曰:汤有七名而九征。《太平御览》卷八三皇王部
《纪年》曰:外丙胜居亳。《太平御览》卷八三皇王部

《纪年》又称:殷仲壬即位,居亳,其卿士伊尹。《春秋经传集解后序》(《太平御览》卷八三皇王部引杜预《春秋后序》同)
《纪年》云:殷仲壬即位,居亳,其卿士伊尹。《尚书·咸有一德》正义
《汲冢纪年》曰:殷仲壬即位,居亳,其卿士伊尹。《通鉴外纪》卷二

《纪年》又称:……仲壬崩,伊尹放大甲於桐,乃自立也。伊尹即位,放大甲七年,大甲潜出自桐,杀伊尹,乃立其子伊陟、伊奋,命复其父之田宅而中分之。《春秋经传集解后序》(《太平御览》卷八三皇王部引杜预《春秋后序》略同)
(《纪年》):太甲杀伊尹。《晋书·束皙传》
《纪年》云:……仲壬崩,伊尹放太甲於桐而自立也。伊尹即位於太甲七年,太甲潜出自桐,杀伊尹,乃立其子伊陟、伊奋,命复其父之田宅而中分之。《尚书·咸有一德》正义
《纪年》曰:太甲潜出自桐,杀伊尹。《文选·豪士赋》注
《汲冢书》云:……太甲杀伊尹。《史通·疑古》
(《竹书纪年》):太甲杀伊尹。《史通·杂说上》
《汲冢书》云:伊尹自篡立后,太甲潜出,亲杀伊尹而用其子。《广弘明集》卷一一法琳《对傅奕废佛僧事》
《汲冢纪年》称:伊尹放太甲於桐,尹乃自立,暨及位於太甲七年,太甲潜出自桐,杀伊尹,乃立其子伊陟、伊奋,命复其父之田宅而中分之。柳开《河东集》卷三《太甲诛伊尹论》
《汲冢纪年》曰:……仲壬崩,伊尹放太甲於桐,乃自立也。伊尹即位於太甲七年,太甲潜出自桐,杀伊尹,乃立其子伊陟、伊奋,命复其父之田宅而中分之。《通鉴外纪》卷二

按《纪年》太甲唯得十二年。《史记·鲁世家》索隐

《纪年》曰:沃丁绚即位,居亳。《太平御览》卷八三皇王部
《纪年》曰:小庚辩即位,居亳(即太庚也)。《太平御览》卷八三皇王部
《纪年》曰:小甲高即位,居亳。《太平御览》卷八三皇王部
《纪年》曰:雍己骸即位,居亳。《太平御览》卷八三皇王部
《纪年》曰:仲丁即位,元年,自亳迁於嚣。《太平御览》卷八三皇王部
《竹书纪年》曰:仲丁即位,征於蓝夷。《后汉书·东夷传》注
(《竹书纪年》)又曰:仲丁即位,征於蓝夷。《太平御览》卷七八〇四夷部
《纪年》曰:外壬居嚣。《太平御览》卷八三皇王部
《纪年》曰:河亶甲整即位,自嚣迁於相。征蓝夷,再征班方。《太平御览》卷八三皇王部
《纪年》曰:祖乙胜即位,是为中宗,(居庇)。《太平御览》卷八三皇王部
《纪年》曰:帝开甲逾即位,居庇。《太平御览》卷八三皇王部
《纪年》曰:祖丁即位,居庇。《太平御览》卷八三皇王部
《纪年》曰:南庚更自庇迁於奄。《太平御览》卷八三皇王部
《纪年》曰:阳甲即位,居奄。《太平御览》卷八三皇王部
《竹书》曰:和甲西征,得一丹山。《山海经·大荒北经》注
《纪年》曰:盘庚旬自奄迁於北蒙,曰殷。《太平御览》卷八三皇王部
《竹书纪年》曰:盘庚即位,自奄迁於北蒙,曰殷。《水经·洹水注》
瓒曰:……《汲冢古文》曰:盘庚迁於此汲冢,曰殷虚。南去邺三十里。《史记·项羽本纪》集解
《汲冢古文》云:盘庚自奄迁於殷。殷在邺南三十里。《尚书·盘庚》正义
《汲冢古文》云:盘庚自奄迁於殷。《尚书·祖乙书序》正义
《汲冢古文》云:盘庚自奄迁於北蒙,曰殷虚。南去邺州三十里。《史记·项羽本纪》索隐
《括地志》云:……《竹书纪年》云:盘庚自奄迁於北蒙,曰殷墟。南去邺四十里。《史记·殷本纪》正义
《汲冢古文》云:盘庚自奄迁於殷。殷在邺南三十里。《通鉴外纪》卷二
《括地志》云:……《竹书纪年》:自盘庚徙殷,至纣之灭,七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纣时稍大其邑,南距朝歌,北据邯郸及沙丘,皆为离宫别馆。《史记·殷本纪》正义

《汲郡古文》:殷时已有应国。《水经·滍水注》
《括地志》云:……《汲冢古文》云:殷时已有应国。《史记·梁孝王世家》正义
臣瓒曰:……(应),《汲郡古文》殷时已自有国。《汉书·地理志》注
《汲冢古文》:商时已有应国。《舆地广记》卷九汝州叶县

《纪年》曰:小辛颂即位,居殷。《太平御览》卷八三皇王部
《纪年》曰:小乙敛居殷。《太平御览》卷八三皇王部
《纪年》曰:祖庚跃居殷。《太平御览》卷八三皇王部
《纪年》曰:帝甲载居殷。《太平御览》卷八三皇王部
《纪年》曰:冯辛先居殷。《太平御览》卷八三皇王部
《纪年》:庚丁居殷。《太平御览》卷八三皇王部
《纪年》曰:武乙即位,居殷。三十四年,周王季历来朝,武乙赐地三十里,玉十獴,马八疋。《太平御览》卷八三皇王部

《竹书纪年》曰:武乙三十五年,周王季伐西落鬼戎,俘二十翟王。《后汉书·西羌传》注
《竹书纪年》曰:武乙三十五年,周俘狄王。《通鉴外纪》卷二
《竹书纪年》曰:太丁二年,周人伐燕京之戎,周师大败。{{*|《后汉书·西羌传》注《纪年》曰:太丁二年,(周公季伐燕京之戎,周师大败)。《通鉴外纪》卷二
《纪年》曰:太丁三年,洹水一日三绝。《太平御览》卷八三皇王部
《竹书纪年》曰:太丁四年,周人伐余无之戎,克之。周王季命为殷牧师。《后汉书·西羌传》注
《纪年》曰:武乙即位,周王季命为殷牧师。《文选·典引》注
《纪年》曰:太丁四年,(周伐余无之戎,克之。太丁命公季为牧师)。《通鉴外纪》卷二
《竹书纪年》曰:太丁七年,周人伐始呼之戎,克之。《后汉书·西羌传》注
《纪年》曰:太丁七年,(又伐克始呼之戎)。《通鉴外纪》卷二
《竹书纪年》曰:(太丁)十一年,周人伐翳徒之戎,捷其三大夫。《后汉书·西羌传》注
《纪年》曰:太丁十一年,周伐翳徒戎。《通鉴外纪》卷二
(《纪年》):文丁杀季历。《晋书·束皙传》

《纪年》云:文丁杀周王云云。《北堂书钞》卷四一政术部
《汲冢书》曰:文丁杀季历。《史通·疑古》
《竹书纪年》:文丁杀季历。《史通·杂说上》
《纪年》曰:帝乙处殷。二年,周人伐商。《太平御览》卷八三皇王部
《纪年》曰:帝辛受居殷。《太平御览》卷八三皇王部

臣瓒曰:《汲郡古文》:毕西於丰三十里。《汉书·刘向传》注
《汲冢古文》曰:殷纣作琼室,立玉门。《文选·东京赋》注
《汲郡地中古文册书》曰:纣作琼室,立玉门。《文选·吴都赋》注

《纪年》曰:帝辛受时,天大曀。《开元占经》卷一〇一

《汲冢纪年》曰:汤灭夏以至於受,二十九王,用岁四百九十六年。《史记·殷本纪》集解
《纪年》曰:殷自成汤灭夏以至於受,二十九王。《文选·六代论》注
《汲冢纪年》曰:二十九王,四百九十六年。《通鉴外纪》卷二

============================
周纪
〔一〕《竹书》:十一年庚寅,周始伐商。《 新唐书.历志》
    案:此唐代一行《历议》所引, 「庚寅」二字为一行推算所得,非《纪年》原文。唐兰 先生云:「唐代一行根据《尚书.武成》的月日,用他的『大衍历』来推算,认为伐纣应该是庚寅。」(《中 国古代历史上的年代问题》,刊《新建设》一九五五年 三月号。)是。

     《尚书.泰誓书序》:「惟十有 一年,武王伐殷,一月戊午,师渡孟津。」与《纪年》 合。

〔二〕《竹书纪年》曰:周武王率西夷诸侯伐殷,败 之於坶野。《水经.清水注》

     案:《尚书.牧誓》:「时甲子 昧爽,王朝至於商郊牧野。」《 书序》:「武王戎车三百两,虎贲三百人,与受战於牧野,作《牧誓》。」郑康成曰:「 『牧』一作『坶』。」孙星衍云:「『牧』作『 坶』者,《说文》云:『朝歌南七十里地。』《诗.大明》疏引《书序》注云:『牧野』 ,纣南郊地名,《礼记》及《诗》作『坶野』,古字耳。……据此则知《礼记》及《诗》旧本皆作『坶野』, 故《水经注》引《诗》亦作『坶野』,今本为后人改从近字也。」(《尚书今古文注疏》卷一一《牧誓》)

     《存真》云:「『西夷诸侯』即 《牧誓》之庸、蜀、羌、髳、微、卢、彭、濮也。」

     近出周初金文《利○》,记武王 伐纣事,云:「□(武)征商,隹(唯)甲子朝。」即 为是役。此称「甲子朝」,与《牧誓》「时甲子昧爽,王朝至於商郊牧野」合。《逸周书.世俘》:「维一月 丙午旁生魄,若翼日丁未,王乃步自於周,征伐商王纣,越若来。二月既死魄,越五日甲子,朝至接於商,则 咸刘商王纣,执矢恶臣百人。」《吕氏春秋.简选》:「武王虎贲三千人,简车三百乘,以要甲子之事於牧野 ,而纣为禽。」又《首时》:「(武王)立十二年,而成甲子之事。」武王以甲子日败纣於牧野,所谓「甲子 之事」,金文、《 尚书》以及《吕氏春秋》所记皆合 。

〔三〕《竹书纪年》曰:武王亲禽帝受於南单之台, 遂分天之明。《 水经.淇水注》

     晋束皙《汲冢书抄》云:周武王亲禽受於南单之 台。《初学记》卷二四居处部

     《郡国志》曰:……《纪年》曰:武王擒纣於南 单之台。《太平御览》卷一七八居处部

     《纪年》曰:武王擒纣於南单之台。《 太平寰宇记》卷五六卫州卫县

     案:永乐大典本、黄省曾本《水 经注》作「帝受」,戴震校本作「帝受辛」,《辑校》 同,所据即戴校。《存真》作「帝受」。他书所引皆作「受」或「纣」,无作「帝受辛」者,当以大典本为是 。《 御览》所引,《存真》、《辑校》、《订补》失收。此《郡国志》非《续汉书.郡国志》 ,《新唐书.艺文志》史部地理类著录有《郡国志》十 卷,当即其书。

     《水经.淇水注》:「南单之台 ,盖鹿台之异名也。」陈逢衡《 竹书纪年集证》卷二三云:「『分天之明』,『分』疑作『受』,谓受天之明命,观《史 记》『受天明命』自见。郑环云:明,明命也。」疑是。(《史记.周本纪》:「武王再拜稽首,曰:『膺更 大命,革殷,受天明命。』」即受天命之意。)

〔四〕《竹书》云:年四十五。《真 诰》卷一五注

     案:《真诰》云:「武王发今为 鬼官北斗君。」注:「文王之子周武王也,……」后即 引《竹书》云云。《路史.发挥》卷四、金履祥《通鉴前编》卷六皆引《竹书纪年》:「武王年五十四。」罗 氏父子及金履祥虽未见古本《纪年》,或据当时辑录之 本。《存真》作「王陟,年五十四」。《辑校》作「 武王年五十四」。皆据《路史》。所引该书,见本书附 录。
〔五〕《纪年》曰:康王六年,齐太公望卒。《 太公吕望表》,《金石萃编》卷二五

〔六〕晋侯筑宫而美,康王使让之。《纪年》云。《 北堂书钞》卷一八帝王部

     案:「筑宫」,《辑校》作「作 宫」。《存真》作「筑宫」。

〔七〕《纪年》曰: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措四 十年不用。《文选.贤良诏》注

     《纪年》曰: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措四十 余年不用。《文选.永明九年策秀才文 》注

     《纪年》曰: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措四十 余年不用。《太平御览》卷八五皇王部

     案:《御览》卷八五,《辑校》 误作八四,《存真》不误。《史记.周本纪》:「成、 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与《纪年》同。

〔八〕《纪年》曰:周昭王十六年,伐楚荆,涉汉, 遇大兕。《初学记》卷七地部下

     案:《左传.僖公四年》:「昭 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此齐桓公伐楚,管仲与楚使讯答之辞。《吕氏春秋.音初 》:「周昭王亲将征荆,辛余靡长且多力,为王右。还反涉汉,梁败,王及祭公抎於汉中,辛余靡振王北济, 又反振祭公。」西周金文多记昭王南征伐楚事,《○驭 ○》:「○驭(御)从王南征,伐楚荆。」《过伯○》 :「过白(伯)从王伐反荆。」《 贞○》:「贞从王伐荆。」唐兰先生以为均昭王南征时器(《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页五 四)。是。

     《楚辞.天问》:「昭后成游, 南土爰底,厥利维何,逢彼白雉。」闻一多先生云:「 『雉』当为『兕』,声之误也。《吕氏春秋.至忠篇》:『荆庄襄王猎於云梦,射随兕。』《说苑.立节篇》 作『 科雉』,《史记.齐太公世家》『苍兕,苍兕』,索隐曰:『一本或作苍雉』,《管蔡世 家》『曹惠伯兕』,《十二诸侯年表》作『雉』,并其比。……《初学记》七引《纪年》曰:『昭王十六年, 伐楚荆,涉汉,遇大兕』,本篇所问,即指斯役。然则昭王所逢,是兕非雉,又有明徵矣。」(《楚辞校补》 ,《闻一多全集》第二册页四0四。)雷学淇《竹书纪年义证》卷二0以「兕,水兽,与陆地者异」。皆是。

〔九〕《纪年》曰:周昭王十九年,天大曀,雉兔皆 震,丧六师於汉。《初学记》卷七地部 下

     《纪年》曰:周昭王十九年,天大曀,雉兔皆震 。《开元占经》卷一0一

     《书纪年》曰:昭王十九年,天大曀,雉兔皆震 。《太平御览》卷九0七兽部

     案:此亦记昭王南征事。西周金 文屡见「六○」或「西六○」之称,徐中舒先生云:「 西六○为王之禁军,《大雅.朴棫》之诗云:『周王於迈,六师及之』,此六师应即金文的西六○。西六○为 王禁卫,随时皆在王之左右,所以王行而『六师及之』。」(《禹鼎的年代及其相关问题》,《考古学报》一 九五九年第三期。)

〔一0〕《书纪年》曰:周昭王末年,夜有五色光贯 紫微。其年,王南巡不返。《太平御览 》卷八七四咎微部

     案:《存真》、《辑校》作「夜 清,五色光贯紫微」,所据《御览》为鲍刻本。《辑校 》云:「《路史.发挥》三注引『清』作『有』。」与影宋本《御览》合。《存真》、《辑校》所引《路史》 注,见本书附录。

     「王南巡不返」,即《左传.僖 公四年》之「昭王南征而不复」。《史记.周本纪》: 「昭王南巡狩不返,卒於江上。其卒不赴告,讳之也。」

〔一一〕《纪年》:穆王元年,筑祗宫於南郑。《 穆天子传》注

     案:《左传.昭公十二年》:「 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将皆必有车辙马迹焉。祭 公谋父作《祈招》之诗,以止王心,王是以获没於祗宫也。」正义:「马融曰:『祗宫,圻内游观之宫也。』 」
  〔一二〕(《纪年》):自周受命至穆王百年,非穆 王寿百岁也。《 晋书.束皙传》

     案:《尚书.吕刑》:「惟吕命 ,王享国百年,耄荒。」《伪孔传》:「言吕侯见命为 卿时,穆王以享国百年耄乱荒忽。」《论衡.气寿》:「周穆王享国百年。」束皙隐括《纪年》之语,以驳传 统所谓穆王寿百岁之说。雷学淇《竹书纪年义证》卷二一云:「传云自武王至穆王享国百年,谓武王在位十七 年,成王三十七年,康王二十六年,昭王十九年,至穆王元年,共享国百年也。」《存真》同。此据今本《纪 年》为说,除昭王十九年外,其余年数未见徵引,是否 可信,今不敢必。

〔一三〕《纪年》曰:穆王所居郑宫、春宫。《 太平御览》卷一七三居处部

     郑宫、春宫。见《纪年》,穆王所居室。《 初学纪》卷二四居处部

〔一四〕《纪年》曰:北唐之君来见,以一骊马是生 绿耳。《穆天子传》注

     郭璞曰:《纪年》云:北唐之君来见,以一骊马 是生绿耳。《史记.秦本纪》集解

     《纪年》曰:北唐之君来见,骊马是生绿耳。《 尔雅.释畜》正义

     案:《存真》作「献一骊马」。 《辑校》「骊马」作「骝马」,盖据明刻本《穆天子传 》,现从洪颐烜校本。《尔雅正义》所引,《存真》、《辑校》、《订补》失收 。

     《逸周书.王会》:「北唐以闾 。」孔晁注:「北唐,戎之在西北者。」朱右曾《逸周 书集训校释》卷七云:「案《穆天子传》注引《竹书纪年》云:『北唐之君来见,献一骊马是生騄耳。』即此 戎也。」

〔一五〕《竹书》亦曰:穆王北征,行流沙千里,积 羽千里。《山海经.大荒北经》注

     《纪年》曰:穆王北征,行积羽千里。《 穆天子传》注

     《竹书》曰:穆王北征,行流沙千里,积羽行千 里。《文选.江赋》注

     案:《存真》云:「《大荒北经 》云:『有大泽,方千里,群鸟所解。』《穆天子传》 云:『北至广厚之野,飞鸟所解其羽乃於此中,鸟兽绝群,载羽百车。』即谓此也。」

〔一六〕【天子北征於犬戎】。《纪年》又曰:取其 五王以东。《穆天子传》注

     案:《穆天子传》:「天子北征 於犬戎。」注:「《纪年》又曰:取其五王以东。」《 存真》作「征犬戎,取其五王以东」,云:「《后汉书.西羌传》亦引此,而云 『遂迁戎於太原』,疑亦《竹书》本文,而注不详,未 敢羼入。」《辑校》亦云:「《后汉书.西羌传》:『王乃西征犬戎,获其五王,遂迁戎於太原。』考《西羌 传》前后文皆用《纪年》,此亦当隐括《纪年》语。」作「【西征犬戎】,取其五王以东,【王遂迁戎於太原 】」。

〔一七〕《纪年》曰:穆王十三年,西征,至於青鸟 之所憩。《艺文类聚》卷九一鸟部

     《竹书》曰:穆王西征,至於青鸟所解。《 山海经.西山经》注

     《纪年》曰:穆王十三年,西征,至於青鸟之所 解。《太平御览》卷九二七羽族部

     案:《存真》云:「《西山经》 云:『三危之山,三青鸟居之。』注曰:『今在敦煌郡 ,三青鸟主为西王母取食者,别自栖息於此山也。』《艺文类聚》引郭璞赞曰:『山名三危,三鸟所憩。往来 昆仑,王母是隶。穆王西征,旋轸斯地。』」是《纪年 》原文当作「憩」。

〔一八〕《纪年》:穆王十七年,西征昆仑丘,见西 王母。其年来见,宾於昭宫。《穆天子 传》注

     《纪年》曰:穆王见西王母,西王母止之曰:「 有鸟○人。」《 穆天子传》注
《竹书》:穆王(五)十七年,西王母来见,宾 於昭宫。《山海经.西山经》注

     《纪年》云:穆王十七年西征,见西王母,宾於 昭宫。《列子.周穆王》释文

     郭璞曰:《纪年》云:穆王十七年,西征於昆仑 丘,〔遂〕见西王母。《史记.秦本纪 》集解

     《纪年》曰:周穆王十七年,西征,至昆仑丘, 见西王母,王母止之。《艺文类聚》卷 七山部

     《纪年》曰:穆王十七年,西征,至於昆仑丘, 见西王母,乃宴。《白氏六帖事类集》 卷二昆仑山

     《纪年》曰:周穆王十七年,西征,至昆仑丘, 见西王母。《太平御览》卷三八地部

     案:《辑校》云:「《山海经》 注引作『穆王五十七年』,然《 穆传》注引作『其年来见』。其年即承上文『十七年』,则《山海经》注所引,衍一『五 』字。」《订补》亦云:「《列子.周穆王篇》释文引作『穆王十七年,西征,见西王母,宾於昭宫』,可证 《山海经》注『五』字之讹。」是。日本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所收日本古钞正义:「《穆天子传》曰: ……(穆王)西征,至於昆仑之丘,见西王母。其年王母来见,宾於昭宫。」(《赵世家》)实为郭注引《纪 年》文,可补今本之脱。《史记.秦本纪》集解所引,日本庆长活字本、朝鲜刊本,「见」上有「遂」字(《 史记会注考证校补》卷五页一一),据补。《辑校》误《秦本纪》为《周本纪》,《订补》未指出。《白氏六 帖事类集》所引,《存真》、《辑校》、《订补》失收 。

     《存真》、《辑校》据诸所引文 ,析并为两条,其一作「十七年,西征昆仑丘,见西王 母,西王母止之,曰:『有鸟○人。』」其一作「西王母来见,宾於昭宫」。

     雷学淇《竹书纪年义证》卷二二 云:「『王见』至『○人』,此魏史附纪所闻之词也。 《穆天子传》不载其事,盖竹简薶沈,韦编希落,非完籍矣。『丁未,天子饮於温山』,下有『考鸟』二字, 郭注引此传文谓疑说此鸟,脱落不可知也。愚案:『○ 』字本或作『○』,字书无此字。《尔雅.释训》曰: 『甹夆,掣曳也。』司马相如《 上林赋》曰:『适足以甹君自损。』晋灼注曰:『甹,古贬字。』然则○或是○,即古砭 字,谓以喙刺人如针石也,否则即掣曳之矣。盖王见西王母,犹欲西征,故西王母止之曰:『有鸟○人』,而 王始由西而北也。」《存真》云:「字书无『○』字,疑『○』之讹。《说文》:『○,使也。』通作『甹』 。《尔雅.释训》:『甹夆,掣曳也。』」

〔一九〕留昆国见《纪年》。《穆天 子传》注

     案:《存真》列於穆王,作「【 留昆氏来宾】」。《辑校》作「 留昆」,附於「无年世可系者」。《穆天子传》:「留昆归玉百枚。」注即引《纪年》以 释「留昆」,郭璞往往以《纪年》证《穆传》,此所述自当为一事。今本《纪年》作「十五年春正月,留昆氏 来宾」。《存真》据此。现姑次於穆王西征之后。

〔二0〕《纪年》曰:穆王十七年,起师至九江,以 鼋为梁。《广韵》卷一(二十二元)

     《纪年》曰:周穆王三十七年,伐楚,大起九师 ,至於九江,比鼋鼍为梁。《艺文类聚 》卷九水部

     《纪年》曰:周穆王七年,大起师,东至於九江 ,架鼋鼍以为梁。《太平御览》卷七三 地部

     《纪年》曰:周穆王四十七年,伐纡,大起九师 ,东至於九江,比鼋以为梁。《太平御 览》卷三0五征伐部

     北龟为梁。《纪年》。《北堂书 钞》卷一六帝王部
《纪年》云:周穆王伐大越,起九师,东至九江 ,驾鼋鼍以为梁也。《北堂书钞》卷一 一四武功部

     《纪年》曰:周穆王三十七年,东至於九江,比 鼋鼍以为梁。《 初学记》卷七地部下

     《纪年》曰:周穆王三十七年,征伐,大起九师 ,东至於九江,叱鼋鼍以为梁。《文选 .江赋》注

     《纪年》曰:周穆王三十七年,伐纣,大起九师 ,东至於九江,叱鼋鼍以为梁。《文选 .恨赋》注

     《纪年》曰:周穆王三十七年,伐荆,东至九江 ,比鼋鼍为梁而渡。《白氏六帖事类集 》卷三桥

     《纪年》:周穆王东至於九江,叱鼋鼍以为梁。 《事类赋》注卷六江

     《书纪年》曰:穆王三十七年,起师,至九江, 以鼋为梁也。《 太平御览》卷九三二鳞介部

     《汲冢纪年》曰:(穆王)三十七年,(王起六 师,至於九江,伐楚)。《通鉴外纪》 卷三

     案:《事类赋》注所引,《存真 》、《辑校》、《订补》失收。诸书所引,年次或作「 七年」、「十七年」、「三十七年」、「四十七年」,地名或作「越」、「楚」、「荆」、「纡」。除其间有 讹舛外,如《辑校》所引《御览》卷三0五之「伐纣」,据鲍刻本、影宋本「纣」作「纡」,以此证《文选. 恨赋》注所引「纣」亦当为「纡」字之误。然「越」、「楚」、「纡」之间,决无致误之理,其歧异当为所据 本释文之异。

     《存真》云:「『纡』当作『纾 』,形近而讹,『纾』、『舒』通用。(《周礼.士师 》释文:「纾」本亦作「舒」。《诗》「彼交匪纾」,《荀子.劝学篇》作「匪交匪舒」。)」洪亮吉《春秋 左传诂》卷二0云:「《史记.齐世家》:『常执简公於徐州』,索隐:『徐字从人。』《说文》作『□』, 音舒。《战国策》:『楚威王战胜於徐州。』高诱注『徐州或作舒州,是时属齐。』案舒、徐、□古字通。」 是穆王之伐纡当即伐徐。

     《史记秦本纪》:「造父以善御 幸於周缪王,得骥温骊、骅骝、騄耳之驷,西巡狩,乐 而忘归。徐偃王作乱,造父为缪王御,长驱归周,一日千里以救乱。」《赵世家》:「造父幸於周缪王,造父 取骥之乘匹,与桃林盗骊、骅骝、绿耳,献之缪王。缪王使造父御,西巡狩,见西王母,乐之忘归。而徐偃王 反,缪王日驰千里马,攻徐偃王,大破之。」则《纪年》所记穆王之伐徐,或即攻徐偃王事。

     《楚辞.离骚》:「麾蛟龙使梁 津兮。」王逸注:「似周穆王之越海,比鼍鼋以为梁也 。」王氏汉人,生当《纪年》出土之前,必源於他书。《书钞》引作「伐大越」者,或为王注所云「越海」之 误。

     意者穆王南征似有一大段故事, 如架鼋鼍以为梁,君子为鹤,小人为飞鴞(见下),以 及《左传.昭公四年》之「穆有涂山之会」。(涂山,杜注在寿春东北。)此种种有关南征之传说,当与《穆 天子传》所记西征相类。

〔二一〕《纪年》曰:穆王南征,君子为鹤,小人为 飞鴞。唐写本《 修文殿御览》残卷

     案:《艺文类聚》卷九0、《太 平御览》卷九一六引《抱朴子》:「周穆王南征,一军 尽化,君子为猿为鹤,小人为虫为沙。」《御览》卷七四、八五同,惟卷八八八所引「鹤」作「鹄」。今本《 抱朴子.释滞》云:「三军之众,一朝尽化,君子为鹤,小人成沙。」不云穆王南征,当有脱文。

     《修文殿御览》出敦煌石室,现 存法国巴黎国民图书馆(伯字二五二六号),罗振玉影 入《鸣沙石室佚书》,定为北齐《修文殿御览》。洪业《所谓〈修文殿御览〉者》一文(见《燕京学报》第十 二期),认为系萧梁之《华林遍略》,似可信。现姑从 旧称。

〔二二〕《纪年》曰:穆王西征,还里天下,亿有九 万里。《穆天子传》注

     《纪年》曰:穆王东征天下二亿二千五百里,西 征亿有九万里,南征亿有七百三里,北征二亿七里。《 开元占经》卷四

     案:郭璞《注山海经序》云:「 案汲郡《竹书》及《穆天子传》,……穆王驾八骏之乘 ,右服盗骊,左骖騄耳,造父为御,奔戎为右,万里长骛,以周历四荒。名山大川,靡不登济。东升大人之堂 ,西燕王母之庐,南跞鼋鼍之梁,北蹑积羽之衢,穷欢极娱,然后旋归。」所论即穆王四征,西南北皆见《纪 年》,唯「东升大人之堂」未见徵引,(《山海经.大荒东经》云:「有大人之国,有大人之市,名曰大人之 堂。」)亦不见《穆传》,疑出《纪年》,以无确证, 姑识於此。

     《楚辞.天问》:「穆王巧梅, 夫何为周流?环理天下,夫何索求?」是《纪年》之「 还里」应作「环理」,「还」、「环」古通,即周行天下之意。

〔二三〕《汲冢纪年书》曰:懿王元年,天再旦於郑 。《太平御览》卷二天部

     《汲冢纪年书》曰:懿王元年,天再启。《 开元占经》卷三

     《汲冢纪年》:懿王元年,天再旦於郑。《 事类赋》注卷一天

〔二四〕《纪年》曰:夷王二年,蜀人、吕人来献琼 玉,宾於河,用介珪。《太平御览》卷 八五皇王部

     《纪年》云:夷王二年,蜀人、吕人来献琼玉。 《北堂书钞》卷三一

     案:《御览》卷八五,《辑校》 误作八四,《订补》未指出。《 存真》不误。雷学淇《竹书纪年义证》卷二三云:「《尔雅.释诂》曰:『介,大也。』 《释器》曰:『圭大尺二寸,谓之介。』盖此犹夏后芒 以玄珪宾於河矣。」

〔二五〕《纪年》云:【夷王】三年,致诸侯,烹齐 哀公於鼎。《史记.周本纪》正义

     《纪年》曰:……【夷王】三年,王致诸侯,烹 齐哀公於鼎。《 太平御览》卷八五皇王部

     案:《史记》正义所引,宋黄善 夫本迄清殿本「烹」皆作「翦」,「鼎」作「昴」,金 陵书局本据《御览》改,今从之。《御览》卷八五,《辑校》误作八四,《订补》未指出。《存真》不误。

〔二六〕《书纪年》云:夷王猎於杜林,得一犀牛。 《太平御览》卷八*九0兽部

     案:《存真》作「桂林」,云: 「『桂』一作『社』。」《辑校》亦作「桂林」。雷学 淇《考订竹书纪年》卷四云:「『杜林』,近本(诗铭案:指今本《纪年》。)俱讹作『社林』,《太平御览 》八百九十引作『桂林』。案《汉书.地理志》曰:『鄠杜竹林,……』据此,则王之行猎,在杜林甚明,『 桂』、『社』皆字误也。」《竹书纪年义证》卷二三同。《御览》鲍刻本作「社林」,然据《存真》、《考订 》,似有一本作「桂林」。雷氏以为当作「杜林」,是,影宋本《御览》正作「杜林」。影宋本所据为日本所 藏宋蜀刻本,文字多胜於今本,见张元济跋。本条作「 杜林」,足证鲍刻之误。

〔二七〕夷王衰弱,荒服不朝,乃命虢公率六师,伐 太原之戎,至於俞泉,获马千匹。 (注 :见《竹书纪年》。) 《后汉书.西羌传》注

     案:《存真》、《辑校》皆从「 命虢公」始引。「夷王衰弱,荒服不朝」,为此次战役 之因,后有「乃」字甚明,似此九字不应删。

〔二八〕《纪年》云:夷王七年,冬,雨雹,大如砺 。《北堂书钞》卷一五二天部

     《纪年》云:夷王七年,冬,雨雹,大如砺。《 初学记》卷二天部下

     夷王七年,雹如砺。《白氏六帖 事类集》卷一雹

《纪年》曰:夷王七年,冬,雨雹,大如砺。《 太平御览》卷一四天部

     案:《白氏六帖》所引,《存真 》、《辑校》、《订补》失收。

〔二九〕厉王无道,戎狄寇掠,乃入犬丘,杀秦仲之 族。王命伐戎,不克。 (注:「并见《 竹书纪年》。」) 《后汉书.西羌传》注

     案:《后汉书.西羌传》:「幽 王命伯士伐六济之戎,军败,伯士死焉。」注云:「并 见《竹书纪年》。」由本条上溯至「夷王衰弱」一条,又注云「见《竹书纪年》」。因此,除「夷王衰弱」条 外,其间皆应属「并见《竹书纪年》」。本条称「杀秦仲之族」,下条云「及宣王立四年,使秦仲伐戎」,二 条之间联系甚明,然《存真》、《辑校》、《订补》皆自「宣王四年」条起始作为《纪年》之文,而不及本条 ,今入辑。

〔三0〕(《竹书》):秦无历数,周世陪臣。《竹 书》云:自秦仲以前,本无年世之纪。《 广弘明集》卷一一《对傅奕废佛僧事》

〔三一〕(《纪年》):(幽)〔厉〕王既亡,有共 伯和者摄行天子事。《晋书.束皙传》

     《汲冢纪年》则云:共伯和干王位。《 史记.周本纪》索隐

     《纪年》云:共伯和即干王位。《 庄子.让王》释文

     《竹书纪年》:……共伯名和。《 史通.杂说上》

     《汲冢书》:共伯名和。《国语 补音》卷一

     《汲冢纪年》曰:共国之伯名和,行天子政。《 通鉴外纪》卷三

     案:《史记.周本纪》索隐:「 共,国;伯,爵;和,其名;干,篡也。言共伯和摄王 政,故云『干王位』也。」《庄子.让王》:「共伯得乎共首。」司马彪注:「共伯名和,修其行,好贤人, 诸侯皆以为贤。周厉王之难,天子旷绝,诸侯皆请以为天子,共伯不听,即干王位。」《史记.周本纪》正义 引《鲁连子》:「共伯名和,好行仁义,诸侯贤之。周厉王无道,国人作难,王奔於彘,诸侯奉和以行天子事 ,号曰『共和元年』。」《吕氏春秋.开春》:「共伯和修其行,好贤仁,而海内皆以来为稽矣。周厉之难, 天子旷绝,而天下皆来谓矣。」皆述共伯和事,与《纪年》同。《帝王世纪》:「共伯和干王位。」(《史记 .三代世表》索隐引)当本《纪年》。

     金文有《师○○》,称「白和父 若曰」,《师○○》、《师兑○》称「师和父」,郭沫 若同志以为即共伯和(见《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页一一四),是。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至 於厉王,王心戾虐,万民弗忍,居王於彘,诸侯释位, 以间王政。」顾炎武《日知录》卷二五「共伯和」条以为即指共伯和干王位事,疑是。

     共伯和干王位为西周末年大事, 而《史记.周本纪》综述儒家传统之说,以为「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则显与史实不合。

〔三二〕及宣王立,四年,使秦仲伐戎,为戎所杀。 王乃召秦仲子庄公,与兵七千人,伐戎破之,由是少却 。 (注:「并见《竹书纪年》。」)《后汉书.西羌传》注

     案:《存真》、《辑校》所引无 「由是少却」四字,「使秦仲伐戎」作「使秦仲伐西戎 」。

〔三三〕《书纪年》曰:宣王三十年,有兔舞镐。《 太平御览》卷九0七兽部

     《纪年》曰:宣王三囗年,有兔舞镐。《 初学记》卷二九兽部

     《纪年》曰:宣王四十年,有兔舞镐。《 白氏六帖事类集》卷二九

     案:《辑校》引有《通鉴外纪》 卷三所收一条,然《外纪》未注明出《纪年》,现不入 辑。《辑校》云:「《初学记》二十九引作『宣王三年……』。」据明晋府刻本 《初学记》「三」「年」之间空一字,当为「十」字, 非「三年」,《辑校》误。

〔三四〕后二十七年,王遣兵伐太原戎,不克。 (注:「并见《竹书纪年》。」) 《 后汉书.西羌传》注

     案:《存真》云:「《西羌传》 伐太原戎在秦仲伐西戎后二十七年;条戎之役在伐太原 戎后五年;下败北戎,灭姜邑,在此后二年。据此差次以补之。」因列此役於宣王三十一年,《辑校》同。

〔三五〕《纪年》曰:周(灵)〔宣〕王三十三年, 有马化为狐。《 开元占经》卷一一八

     《纪年》曰:周宣王时,马化为狐。《 广韵》卷四(四十禡)

     《纪年》曰:周宣王时,马化为狐。《 太平御览》卷八八七咎徵部

     《书纪年》曰:宣王时,(乌)〔马〕化为狐。 《太平御览》卷九0九兽部

     案:干宝《搜神记》卷六云:「 周宣王三十三年,幽王生,是岁有马化为狐。」当本《 纪年》。

〔三六〕后五年,王伐条戎、奔戎,王师败绩。 (注:「并见《竹书纪年》。」) 《 后汉书.西羌传》注

     案:《存真》、《辑校》列於宣 王三十六年。

〔三七〕后二年,晋人败北戎於汾隰,戎人灭姜侯之 邑。 (注:「并见《竹书纪年》。」) 《后汉书.西羌传》注

     案:《存真》、《辑校》列於宣 王三十八年。

〔三八〕明年,王征申戎,破之。 ( 注:「并见《竹书纪年》。」) 《 后汉书.西羌传》注

     案:《存真》、《辑校》列於宣 王三十九年。

〔三九〕后十年,幽王命伯士伐六济之戎,军败,伯 士死焉。 (注:「并见《竹书纪年》。 」) 《后汉书.西羌传》注

     案:《订补》云:「案《西羌传 》作『后十年』,谓周宣王三十九后十年。宣王四十六 年卒,又三年即当幽王三年。」是。《存真》、《辑校》、《订补》均泥於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后序》「惟特 记晋国,起自殇叔」之语,因自殇叔始即列晋国年次,而以幽王之事附见。《后序》之语,当与《晋书.束皙 传》参证,传文明言: 「其《纪 年》十三篇,记夏以来至周幽王为犬戎所灭,以【晋】事接之。」是《纪年》记周事当至幽王之亡为止,《太 平御览》所引有「幽王八年」,「幽王十年」事(见下),可证。昔人误会《束皙传》之「以事接之」,即为 《后序》所云「编年相次」之意,实则《晋书》当脱「 晋」字,所谓「以事接之」,指幽王死后方接以晋事。此处脱「晋」字,钱大昕《十驾斋 养新录》卷一三「竹书纪年」条及《二十二史考异》卷二一已指出:「『事』上当有『晋』字,刊本脱。」至 《后序》所云「起自殇叔」,当谓《纪年》记晋国事起 自殇叔,殇叔以前《纪年》无晋事而已。本条《存真》 、《辑校》列於晋文侯元年,《订补》以为「当作『二 年』」。

〔四0〕《纪年》曰:幽王八年,立褒姒之子曰伯服 ,为太子。《太平御览》卷一四七皇亲 部

     《纪年》曰:幽王立褒姒之子伯盘,以为太子。 《太平御览》卷八五皇王部

     《汲冢纪年》云:平王奔西申,而立伯盘以为太 子。《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正义

     案:《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正 义引束皙云:「案《左传》『携王奸命』,旧说携王为 伯服。伯服,古文作伯盘,非携王。」此束皙校正《纪年》之语。《国语.郑语》、《史记.周本纪》皆谓褒 姒之子名伯服,旧释《左传》者亦称之为伯服,并以伯服为携王。和峤、荀勖初释《纪年》时,当据《国语》 等书释作伯服,故束皙正之。案《纪年》原文应作「般」,「般」即古文「盘」字。雷学淇《竹书纪年义证》 卷二七云:「《尚书》甘盘,《史记.燕世家》作甘般 。《商书》盘庚,《国语》作般庚。」 甲骨文盘庚亦作般庚。「般」、「 服」形近,《国语》等书因误般为服,和、荀循旧误以释《纪年》,束皙正之,是。古本 《纪年》当已据束皙之说作「伯盘」,后人复据《国语》、《史记》等书臆改为「伯服」,今影宋本引此一作 「伯盘」,一作「伯服」,犹改之未尽者,而清代鲍刻本乃全改为「伯服」。《存真》、《辑校》未见宋本, 仍作「伯服」,《订补》已及见影宋本,亦未指出。又《辑校》、《订补》所引《御览》皆讹作卷八四,《存 真》作八五,不误。
《存真》、《辑校》改「幽王八 年」为晋文侯七年。

〔四一〕《书纪年》曰:幽王十年九月,桃杏实。《 太平御览》卷九六八果部

     案:《订补》云:「朱本无此条 。」实则《存真》改「幽王」为「幽公」,列入晋幽公 十年,注云:「《太平御览》九百六十八。」《辑校》既录此「幽王十年」条,又据《存真》收幽公十年条, 误。《存真》、《辑校》列於晋文侯九年。

〔四二〕盟於太室。《纪年》。《北 堂书钞》卷二一帝王部

     案:《辑校》误作卷二二,《今 本竹书纪年疏证》同误。

     《左传.昭公四年》:「周幽为 大室之盟,戎狄叛之。」《纪年》所记当即此事。《存 真》未收,《辑校》附於「无年世可系者」。今本《纪年》云:「(幽王)十年春,王及诸侯盟於太室。」现 姑从今本列此。

〔四三〕《汲冢竹书纪年》:(伯盘)与幽王俱死於 戏。先是,申侯、鲁侯及许文公立平王於申,以本大子,故称天王。幽王既死,而虢公翰又立王子余臣於携。 周二王并立。《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正义

     《汲冢纪年》曰:幽王死,申侯、鲁侯、许文公 立平王於申,虢公翰立王子余,二王并立。《 通鉴外纪》卷三

     案:《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至於幽王,天不吊周,王昏不若,用愆厥位,携王奸 命。」此携王即王子余臣。雷学淇《竹书纪年义证》卷二七云:「携,地名,未详所在。《新唐书》:《大衍 历议》谓丰岐骊携皆鹑首之分,雍州之地,是携即西京地名矣。」《国语.鲁语上》:「幽灭於戏。」韦昭注 :「幽,幽王,为西戎所杀。戏,戏山,在西周也。」 与《纪年》同。

     《存真》、《辑校》列於晋文侯 十年。《订补》云:「《左传》疏引原不系年,此据《 国语》与《史记》幽王十一年死,系之於此。」现列於幽王十一年。

〔四四〕《汲冢纪年》曰:自武王灭殷,以至〔於〕 幽王,凡二百五十七年。《史记.周本 纪》集解

     《汲冢纪年》:西周二百五十七年。《 通鉴外纪》卷三

     《汲冢纪年》曰:自武王至幽王二百五十七年。 《通鉴外纪》卷三

     案:日本高山寺藏古钞本《周本 纪》「以至幽王」作「以至於幽王」(见《史记会注考 证校补》卷四页六0),以《集解》所引「汤灭夏以至於受」(见上)例之,是,据补。

===================================
晋纪

〔一〕(《竹书纪年》):郑桓公(厉)〔宣〕王之子 。《史通.杂说上》

案:《史通.杂说上》:「《竹 书纪年》出於晋代,学者始知……郑桓公厉王之子,则 与经典所载乖剌甚多。」赵绍祖《竹书纪年校补》卷二云:「按《史通》所引本皆与经典乖剌者,若桓公为厉 王之子,则正与《史记》合,刘知几不应云乖剌也,疑《史通》有误字耳。」浦起龙《史通通释》卷一六云: 「句有误,厉王疑本作宣王。」雷学淇《考订竹书纪年》卷五亦云:「《史通.杂说篇》又误『宣』作『厉』 ,……案刘氏所谓经典,即《世本》、《史记》等书及汉晋人传注也。秦汉以后着述家皆以郑桓为厉王子,而 《纪年》独以为宣王子,故曰乖剌,若《竹书》本是厉王,何乖剌之有乎?」是,据改。

〔二〕《竹书纪年》:晋文侯二年,周宣王子多父伐 郐,克之。乃居郑父之丘,名之曰郑,是曰桓公。《 水经.洧水注》

案:「周宣」,永乐大典本、朱 谋□本皆作「同惠」。戴震校本改「同」为「周」。杨 守敬《水经注疏》卷二二据雷学淇《考订竹书纪年》改作「周宣」。案《考订竹书纪年》卷五云:「近本《水 经注》『周宣』多误作『同惠』,或更脱『惠』字,… …『同』『周』、『惠』『宣』字形相似,故钞录锓板 者多误。」《存真》改作「周厉」,《辑校》亦云:「『同惠』疑『周厉』之讹。」非是。现从雷说,并据《 注疏》本。《史记.郑世家》桓公名友,陈逢衡《竹书纪年集证》卷三五、雷学淇《竹书纪年义证》卷二六及 《存真》皆以「友」、「多」字形相近,因或作「友」 ,或作「多」。

《水经.渭水注》引《汉书》薛 瓒注:「幽王既败,虢侩又灭,迁居其地,国於郑父之 丘,是为郑桓公。」《汉书.地理志》注亦引臣瓒曰:「幽王既败,二年而灭会,四年而灭虢,居於郑父之丘 ,是以为郑桓公。」颜注所引为详,当系臣瓒原文,《水经注》为约举之辞。《辑校》云:「傅瓒亲校《竹书 》,其言又与《洧水注》所引《 纪年》略同,盖亦本《纪年》。然臣瓒以伐郐为在幽王既败二年,《 水经注》以为晋文侯二年,未知孰 是。」案幽王既败二年,据《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当晋文侯十二年,则《洧水注》所引本为「十二年」,脱 一「十」字。《存真》、《辑校》列於晋文侯二年,现 改列於十二年。

《国语.郑语》及《史记.郑世 家》皆谓郑桓公与幽王同死骊山之下,与《纪年》异。

〔三〕《汲冢竹书纪年》:二十一年,携王为晋文公 所杀。以本非适,故称「携王」。《左 传.昭公二十六年》正义

《汲冢纪年》曰:余为晋文侯所杀,是为携王。 《通鉴外纪》卷三

案:《辑校》以二十一年属晋文 侯,是。《存真》以为周平王二十一年,当晋文侯三十 一年,误从今本。

〔四〕《竹书纪年》曰:庄伯以曲沃叛,伐翼,公子 万救翼,荀叔轸追之,至於家谷。《水 经.浍水注》

案:《存真》据《太平御览》卷 八七六引《史记》:「八年,无云而雷。十月,庄伯以 曲沃叛。」列於曲沃庄伯八年。《辑校》同。所据为鲍刻,影宋本《御览》「十月」作「十年」。今本《纪年 》系「无云而雷」於周平王四十八年,当庄伯八年;又以「十月,庄伯以曲沃叛」与本条及下条并,列於桓王 元年,当庄伯十二年,系年据下条,是今本所据亦作「十月」。现仍从《存真》、《辑校》。

〔五〕《竹书纪年》曰:庄伯十二年,翼侯焚曲沃之 禾而还。作为文公。《水经.浍水注》

案:《存真》删「作为文公」四 字。戴震校本云:「案此句有讹舛,未详。」赵一清校 本则以为「『作』字疑误」。雷学淇《考订竹书纪年》卷五云:「『作』盖『是』字之讹。此惠公十五年公子 重耳入於曲沃下传文也,误衍於此。」
〔六〕(《纪年》):鲁隐公及邾庄公盟於姑蔑。《 春秋经传集解后序》

案:《春秋.隐公元年》:「三 月,公及邾仪父盟於蔑。」即此事。《辑校》云:「据《后序》在庄伯十二年正月。」是。《存真》同。

〔七〕(《竹书》):郑庄公杀公子圣。《 春秋啖赵集传纂例》卷一

案:《订补》列於庄伯十二年。 原注:「《春秋》作『段』。」是「公子圣」即《左传 》之「共叔段」。《春秋.隐公元年》「郑伯克段於鄢」,即此事。《公羊传》:「郑伯克段於鄢。克之者何 ?杀之也。」以段为庄公所杀,与《纪年》同,与《左 传》异。

〔八〕《竹书》:纪子伯、莒子盟於密。《 春秋啖赵集传纂例》卷一

案:《春秋.隐公二年》:「纪 子伯、莒子盟於密。」《公羊》、《谷梁》同,《左传》作「子帛」,即此事。《订补》列於庄伯十三年。

〔九〕《汲冢竹书纪年》曰:晋武公元年,尚一军。 芮人乘京,荀人董伯皆叛。《水经.河 水注》

案:雷学淇《竹书纪年义证》卷 二九云:「乘即《周语》『乘人不义』、《书序》『周 人乘黎』之乘,韦注训乘为陵,郑注训乘为胜。《周礼》曰:『冯弱犯寡则眚之。』郑注云:『冯犹乘陵也。 』京是邑名。」

〔一0〕《竹书纪年》曰:翼侯伐曲沃,大捷,武公 请成於翼,至桐乃返。《水经.涑水注 》

案:永乐大典本、朱谋□本作「 洞庭」,朱笺云:「一读作『桐』。」戴震校本改为「 桐」,云:「案近刻『桐』讹作『洞』,下衍『庭』字。」《存真》作「桐」,盖据戴校本。《辑校》作「桐 庭」。《存真》列於曲沃武公元年,云:「《涑水注》不引何年,以文势论之,当在此。」《辑校》同。雷学 淇《考订竹书纪年》卷五云:「 案此纪不可确知何年,然既云『武公请成』,则非庄伯时事甚明。过此以往,沃日强,翼 日弱,翼纵伐沃,无大捷之理,当是武公初立,翼伐其丧,报庄伯复攻之役也。」系於庄伯十五年「曲沃庄伯 卒」后,较《存真》所论为详,亦合於事理,唯系於庄伯十五年不如武公元年之明白,现从《存真》。

〔一一〕《纪年》又云:晋武公七年,芮伯万之母芮 姜逐万,万出奔魏。《水经.河水注》

案:《辑校》所引《路史.国名 纪》戊注,见本书附录。

《左传.桓公三年》:「芮伯万 之母芮姜,恶芮伯之多宠人也,故逐之,出居於魏。」 即此事。

〔一二〕(《纪年》又云):(晋武公)八年,周师 、虢师围魏,取芮伯万而东之。《水经 .河水注》

   
《左传.桓公四年》:「冬,王 师、秦师围魏,执芮伯以归。」雷学淇《竹书纪年义证 》卷二九云:「据《纪年》则是役也有虢无秦,以芮伯归者乃王师、虢师,故纪曰取芮伯万而东之,周在魏东 四百余里也。」

〔一三〕(《纪年》又云):(晋武公)九年,戎人 逆芮伯万於郏。《水经.河水注》

案:《辑校》所引《路史.国名 纪》戊注,见本书附录。永乐大典本、朱谋□本作「郏 」,赵一清校本、戴震校本并改作「郊」。郏,王城;郊,周邑,见《左传》桓公七年及昭公十三年杜注。杨 守敬《水经注疏》卷四云:「是作『郊』作『郏』并通 。」《存真》、《辑校》作「郊」,盖据戴校本。现 从大典本。

〔一四〕(《竹书》):鲁桓公、纪侯、莒子盟於区 蛇。《春秋啖赵集传纂例》卷一

案:《春秋.桓公十二年》:「 夏六月壬寅,公会纪侯、莒子盟於殴蛇。」《公羊》、 《谷梁》皆作「纪侯」,《左氏》作「杞侯」;《公羊》「殴蛇」,《谷梁》、《左氏》皆作「曲池」。区蛇 、殴蛇、曲池同声相通。《订补》列於晋武公十六年。

〔一五〕(《竹书》):郑杀其君某。《 春秋啖赵集传纂例》卷一

案:原释曰:「是子亹。」《左 传.桓公十八年》:「七月戊戌,齐人杀子亹而轘高渠 弥。」此云郑子亹为齐人所杀,与《竹书》异。《订补》列於晋武公二十二年。

〔一六〕《竹书》云:齐襄公灭纪郱、鄑、郚。《 史记.秦始皇本纪》正义

《竹书》云:齐襄公灭纪迁纪。《 史记.齐太公世家》正义

案:《齐太公世家》正义一条, 见日本古钞本所存正义佚文(《 史记会注考证》卷三页一四),《存真》、《辑校》未及见,《订补》失收。

《春秋.庄公元年》:「齐师迁 纪郱、鄑、郚。」与《竹书》同。《存真》、《辑校》 列於晋武公二十三年。

〔一七〕(《竹书》):齐人歼於遂。《 春秋啖赵集传纂例》卷一

《竹书纪年》:齐人歼於遂。《 新唐书.刘贶传》

案:《春秋.庄公十七年》:「 秋,齐人歼於遂。」与《纪年》同。《存真》、《辑校 》列於晋武公三十九年。

〔一八〕《汲冢古文》:晋武公灭荀,以赐大夫原氏 黯,是为荀叔。《汉书.地理志》注

《汲郡古文》:晋武公灭荀,以赐大夫原氏。《 水经.汾水注》

《汲郡古文》:晋武公灭郇,以赐大夫原(点) 〔黯〕,是为郇叔。《文选.北征赋》 注

案:《订补》所引《路史.后纪 》卷九注,见本书附录。《存真》列此於晋武公九年, 云:「此未详何年事,姑附於此。」现据《辑校》列於三十九年。

〔一九〕《纪年》:晋献公二年春,周惠王居於郑。 郑人入王府,多取玉,玉化为蜮射人。《 开元占经》卷一二0

《书纪年》曰:晋献公二年春,周惠王居於郑。 郑人入王府多取玉焉,玉化为蜮射人。《 太平御览》卷九五0虫豸部

《纪年》云:晋献公二年春,周惠王居於郑。郑 人入王府取玉焉,玉化为蜮以射人也。《 太平广记》卷四七三昆虫部引《感应经》所引

案:《辑校》、《订补》所据为 鲍刻《御览》,脱「春」字,影宋本有。《广记》所引 ,原注「出《感应经》」。《宋史.艺文志》著录有李淳风《感应经》三卷,当即其书。书今佚,《广记》尚 略有徵引,皆钞录古籍,《纪年》此条即所录古籍之一 。

干宝《搜神记》卷六云:「晋献 公二年,周惠王居於郑。郑人入王府多〔脱〕,化为蜮 射人。」原注「脱」字,示有脱文,据《御览》当为「取玉焉玉」四字。干宝曾据《纪年》体例以修《晋纪》 ,见《史通.申左》,本条当即钞自《纪年》。

〔二0〕(《纪年》):卫懿公及赤翟战於洞泽。    《春秋经传集解后序》

案:《左传.闵公二年》:「冬 十二月,狄人伐卫。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将战, 国人受甲者皆曰:『使鹤,鹤实有禄位,余焉能战!』公与石祁子玦,与宁庄子矢,使守,曰:『以此赞国, 择利而为之。』与夫人绣衣,曰:『听於二子。』渠孔御戎,子伯为右,黄夷前驱,孔婴齐殿。及狄人,战於 荧泽,卫师败绩,遂灭卫。」即此事。《后序》云:「疑『洞』当为『泂』,即《左传》所谓荧泽也。」「泂 」、「荧」音同,是。《存真》、《辑校》列於晋献公 十七年。

〔二一〕(《竹书》):郑弃其师。《 春秋啖赵集传纂例》卷一

(《竹书纪年》):郑弃其师。《 新唐书.刘贶传》

案:《史通.惑经》亦引「郑弃 其师」,云:「出《琐语.晋春秋》」,是此既见《纪 年》,又见《琐语》。《春秋.闵公二年》:「郑弃其师」,与《纪年》同。《存真》、《辑校》列於晋献公 十七年。

〔二二〕《竹书纪年》曰:晋献公十有九年,献公会 虞师伐虢,灭下阳。虢公丑奔卫。献公命瑕父、吕甥邑於虢都。《水经.河水注》

(《纪年》):晋献公会虞师伐虢,灭下阳。《 春秋经传集解后序》

案:《存真》、《辑校》所引《 路史.国名纪》己注,见本书附录。

《春秋.僖公二年》:「虞师、 晋师灭下阳。」《左氏》「下阳」,《公羊》、《谷梁 》皆作「夏阳」。《存真》列「虢公丑奔卫」以下於晋献公二十二年,当据《左传.僖公五年》:「冬十二月 丙子朔,晋灭虢,虢公丑奔京师。」《辑校》并列入十 九年。现从《辑校》。

〔二三〕(《纪年》):重耳出奔。《 史通.惑经》

案:《史通.惑经》:「且案汲 冢竹书《晋春秋》及《纪年》之载事也,如『重耳出奔 』、『惠公见获』,书其本国,皆无所隐。」《晋春秋》即《琐语.晋春秋》,是《纪年》、《琐语》二书皆 载此事。

《左传.僖公四年》:「重耳奔 蒲。」《存真》、《辑校》据此列於晋献公二十一年。

〔二四〕《竹书纪年》:晋献公二十五年正月,翟人 伐晋,周阳有白兔舞於市。《水经.涑 水注》

案:永乐大典本、朱谋□本皆作 「周」,全祖望、赵一清、戴震校本同。杨守敬《水经 注疏》卷六作「周阳」。案《水经》云:「西过周阳邑南。」作「周阳」者是。《存真》、《辑校》皆作「周 阳」。

〔二五〕《竹书纪年》:穆公十一年,取灵邱。   董逌《广川书跋》卷四

《竹书纪年》:穆公十一年,取灵邱。《 古文苑》卷一注引王顺伯《诅楚文跋》

顾野王 考其地在灵丘,《竹书纪年》穆公十一年取灵丘,故亚驼自穆公以来为秦境也。」(《书跋》同)则《纪年》 之文疑出顾野王《舆地志》所引。本辑断限迄於北宋中,厚之为干道进士,董逌亦靖康间人,以所引《纪年》 似转引而来,姑次於此。

〔二六〕(《竹书纪年》):陨石於宋五。《 史通.惑经》

案:《春秋.僖公十六年》:「 春王正月戊申朔,陨石於宋五。」与《纪年》同。《存 真》、《辑校》列於晋惠公六年。

〔二七〕(《纪年》):惠公见获。《 史通.惑经》

案:据《史通.惑经》,此条亦 见《琐语.晋春秋》。《春秋.僖公十五年》:「十有 一月壬戌,晋侯及秦伯战於韩,获晋侯。」即此事。《存真》、《辑校》列於晋惠公六年。

〔二八〕《汲郡竹书纪年》曰:晋惠公十五年,秦穆 公率师送公子重耳,涉自河曲。《水经 .河水注》

案:永乐大典本、朱谋□本皆作 「十五年」。赵一清校本引沈氏说:「晋惠公以十四年 卒,无十五年,……《涑水篇》误同。」戴震校本仍作「十五年」,《涑水注》所引(见下条)则改作「十四 年」。雷学淇《考订竹书纪年》卷五云:「『十五年』,诸本从《左传》、《史记》文作『十四年』,甚误。 案《春秋》经*文,里克弑其君卓,在鲁僖公十年正月,以夏正言之,则九年之十一月也。国君逾年改元,而晋 用夏正,则鲁僖公之十年三月,即晋惠公之元年正月矣。至僖公二十四年冬,经始书曰『晋侯夷吾卒』。通计 之,是惠公在位实十五年。《外传.晋语》亦云『十五 年十月惠公卒』,而《水经》《河水》、《涑水》二注引《纪年》 亦皆有晋惠公十五年之文。唯《左氏内传》误以惠公之 卒系於僖公二十三年,又误以秦纳重耳事系於僖公二十四年春正月,史迁作《世家》、《年表》从其说。而世 之为左学谀迁书者遂奉其误而不悟。……今据《春秋》、《国语》及《水经注》文改正。」杨守敬《水经注疏 》卷四从雷说,於河水、涑水二注皆作「十五年」。

赵绍祖《竹书纪年校补》卷二、 林春溥《竹书纪年补证》卷四皆以惠公无十五年,当为十四年之误。《存真》作「十四年」,云:「 『四』,一作『五』,误也。」《 辑校》仍作「十五年」。

〔二九〕《竹书纪年》云:晋惠公十有五年,秦穆公 率师送公子重耳,围令狐、桑泉、臼衰,皆降於秦师。狐毛与先轸御秦,至於庐柳,乃谓秦穆公使公子絷来与 师言,退舍,次於郇,盟於军。《水经 .涑水注》

案:永乐大典本、朱谋□本皆作 「十有五年」,戴震校本改作「 十四年」。《存真》作「十四年」,《辑校》作「十五年」。参上条。《订补》所引《路 史.国名纪》戊,见本书附录。

〔三0〕(《纪年》):周襄王会诸侯於河阳。《 春秋经传集解后序》

案:《春秋.僖公二十八年》: 「冬,天王狩於河阳。」即此事。《存真》、《辑校》 列於晋文公五年。

〔三一〕《汲冢古文》:文公城荀。《 汉书.地理志》注

(《汲郡古文》)又云:文公城郇。《 文选.北征赋》注

案:本条无年次,《存真》、《 辑校》列於文公五年后,雷学淇《考订竹书纪年》卷五系於元年,皆无确证。现姑从《存真》、《辑校》。

〔三二〕《竹书纪年》:齐师逐郑太子齿奔城张阳南 郑。《水经.涑水注》

案:永乐大典本、朱谋□本作「 城张阳南郑」,戴震校本改作「 张城南郑」。《涑水注》云「涑水又西南迳张阳城东」,下即引《书纪年》云云,似「阳 」字非衍。今本《纪年》作「城张南郑」,戴校据之删「阳」字,又乙「城张」为「张城」。《存真》、《辑 校》皆据戴校。雷学淇《考订竹书纪年》卷五作「张阳南郑」,删「城」字。现据大典本。林春溥《竹书纪年 补证》卷四引郑环说,以「『齐』乃『晋』之讹,『逐』乃『送』之讹,『齿』乃『兰』之讹,『奔』乃『於 』之讹,『南』乃『归』之讹」,即《左传.僖公三十年》所记晋文公围郑,纳公子兰事。雷学淇《竹书纪年 义证》卷三0系於晋献公二十四年,云:「齐师即伐郑之师,太子齿即世子华也。『华』、『齿』二字形似, 故误。……据《左传》:『是年春,齐人伐郑。夏,郑杀申侯以说於齐。秋,盟於宁毋。郑伯使太子华听命於 会,华谓齐侯:若去泄氏、孔氏、子人氏,我以郑为内臣。齐侯将许之,管仲斥言子华之奸,使无列於会,子 华由是得罪於郑。』盖齐桓因管仲之言,恶华之为人,逐之,不使在会。华知其言已泄,难以复国,乃奔於晋 之张城,又徙於秦之南郑,卒且归郑而婴戮也。」皆属猜拟之辞,未足取信。疑《涑水注》所引文有讹舛。

《存真》与上条同列於文公五年 后,云:「以上二条不详何年。」《辑校》附於「无年 世可系者」。今本《纪年》系於周襄王二十二年,当晋文公七年。现姑从《存真》编次。

〔三三〕《竹书纪年》:晋襄公六年,洛绝於○。《 水经.洛水注》

案:陈逢衡《竹书纪年集证》卷 三九云:「案字书无『○』字,当是『泂』字。泂音荧 ,卫地。否则是『向』字误添水旁。案《小雅》『作都於向』,注谓『向在东都畿内』。」《存真》改作「泂 」,《辑校》仍作「○」。

〔三四〕(《纪年》):齐国佐来献玉磬、纪公之甗 。《春秋经传集解后序》

案:《左传.成公二年》:「齐 侯使宾媚人赂以纪甗、玉磬与地。」即此事。宾媚人, 《春秋.成公二年》作国佐。杜注,宾媚人即国佐。国佐亦称国武子,齐之上卿。金文有《国差○》,首云: 「国差立事岁。」许瀚云:「齐国佐所为器,『差』,『佐』古通用。佐亦曰宾媚人,諡武子,详《春秋左氏 传》。」(於省吾《双剑誃吉金文选》卷上三引)《存真》、《辑校》列於晋景公十一年。

〔三五〕《竹书纪年》曰:楚共王会宋平公於湖阳。 《水经.沘水注》

案:《存真》云:「案楚共王立 於晋景公九年,卒於晋悼公十四年。宋平公立於晋厉公 五年。检《春秋》,是时宋皆从晋,惟鲁成公六年,鲁、卫两以晋命侵宋,然是宋共公之世,非平公也。当阙 疑。」现姑据《存真》列於晋厉公元年后。《辑校》附 於「无年世可系者」。

〔三六〕《竹书纪年》:晋昭公元年,河赤於龙门三 里。《水经.河水注》

案:戴震校本云:「案近刻『河 』下有『水』字。」《存真》、《辑校》作「河水」。 此据永乐大典本。

〔三七〕《书纪年》曰:昭公六年十二月,桃杏花。 《太平御览》卷九六八果部

案:《订补》云:「按《御览》 引此文在『幽王十年九月,桃杏实』上,同为一条,则 昭公疑非晋昭公,当是昭王之误。今本《纪年》:昭王『六年,冬十二月,桃李华』,所据尚不误。」案今本 《纪年》景王十九年「冬十二月,桃杏花」,当晋昭公六年,所据与今传《御览》同。又今本昭王六年条作「 桃李花」,与此作「桃杏花」者亦异。《订补》所疑非 是。

〔三八〕《书纪年》曰:晋定六年,汉不见於天。《 太平御览》卷八七五咎徵部

案:《辑校》作「晋定公」,影 宋本、鲍刻本皆无「公」字。

〔三九〕(《竹书》):楚囊瓦奔郑。《 春秋啖赵集传纂例》卷一

案:原注:「因曰是子常。」《 春秋.定公四年》:「冬十有一月庚午,蔡侯以吴子及 楚人战於柏举,楚师败绩,楚囊瓦出奔郑。」《左传》作「子常奔郑」。《订补》列於晋定公六年。

〔四0〕《纪年》曰:晋定公十八年,青虹见。《 太平御览》卷一四天部

〔四一〕王劭按:《纪年》简公后次孝公,无献公。 《史记.燕世家》索隐

案:《史记》《燕世家》及《十 二诸侯年表》於简公、孝公之间有献公一代,《纪年》 无。《存真》、《辑校》据此作「【燕简公卒,次孝公立】」,列於晋定公十八年后。雷学淇《考订竹书纪年 》卷五系於十九年,云:「索隐於《史记》所言在位年数,凡与《纪年》异者,多引纪文校正之,今於简公下 唯引王劭此说,是纪谓简公亦在位十二年也。」是。王劭之说当出所着《读书*记》,见《隋书.王劭传》。

〔四二〕《竹书纪年》:晋定公二十年,洛绝於周。 《水经.洛水注》

〔四三〕《纪年》曰:晋定公二十五年,西山女子化 为丈夫,与之妻,能生子。其年,郑一女而生四十人,二十死。《开元占经》卷一一三

案:《搜神记》卷六:「周哀王 八年,郑有一妇人,生四十子,其二十人为人,二十人 死。」干宝曾见《纪年》,所记当本此条。《辑校》脱「二十死」三字。

〔四四〕《竹书纪年》曰:晋定公二十八年,淇绝於 旧卫。《水经.淇水注》

案:永乐大典本作「二十八年」 ,赵一清、戴震校本删「二」字。《存真》、《辑校》 皆据戴校。今本《竹书纪年》系於周敬王三十六年,当晋定公二十八年,是所据与大典本《水经注》同。雷学 淇《 考订竹书纪年》卷五亦列於二十八 年。现据永乐大典本。

〔四五〕《竹书纪年》:晋定公三十一年,城顿丘。 《水经.淇水注》

〔四六〕《竹书纪年》曰:宋杀其大夫皇瑗於丹水之 上。又曰:宋大水,丹水壅不流。《水 经.获水注》

案:《存真》合为一条,删「又 曰」二字。《辑校》仍分二条,前条系於晋定公三十五 年,后条附「无年世可系者」。现姑据《存真》编次。《左传.哀公十八年》:「春,宋杀皇瑗。」《存真》 、《 辑校》系年据此。
〔四七〕《竹书纪年》曰:晋出公五年,浍绝於梁。 《水经.浍水注》

〔四八〕《竹书纪年》曰:晋出公五年,丹水三日绝 不流。《水经.沁水注》

〔四九〕《竹书纪年》:晋出公六年,齐、郑伐卫。 荀瑶城宅阳。《 水经.济水注》

《竹书》云:宅阳一名北宅。《 史记.穣侯列传》正义

案:「宅阳一名北宅」,雷学淇 《考订竹书纪年》卷五、林春溥《竹书纪年补证》卷四 并以为注文,《辑校》同。陈逢衡《竹书纪年集证》卷四九云:「此当是荀勖、束皙辈校正之语」,是。

〔五0〕《纪年》云:晋出公十年十一月,於粤子句 践卒,是为菼执。《史记.越世家》索 隐

案:《存真》、《辑校》后有「 次鹿郢立」,四字乃他条之文。《订补》所引《路史. 后纪》卷一三注,见本书附录。

一九六五年,湖北江陵望山一号 楚墓,曾出土越王勾践剑,铭文为:「越王鸠浅自作用 鐱。」勾践、鸠浅同声相通。

〔五一〕《纪年》云:(卫悼公)四年卒於越。《 史记.卫世家》索隐

案:《存真》云:「立悼公事, 见《左传.鲁哀公二十六年》,当晋出公之六年,则悼 公之卒,应在晋出公之十年也。」《辑校》同。雷学淇《考订竹书纪年》卷五、林春溥《竹书纪年补订》卷四 亦皆据此补於出公十年。

〔五二〕《纪年》云:於粤子句践卒,次鹿郢立,六 年卒。《史记.越世家》索隐

案:金陵局本於「勾践卒」下有 「是菼执」三字,宋耿秉本、黄善夫本、元彭寅翁本迄 清殿本皆无(见水泽利忠《史记会注考证校补》卷四一页一四)。今据耿秉等本。《存真》、《辑校》列於晋 出公十六年,作「【於粤子鹿郢卒,子不寿立】。」《订补》所引《路史.后纪》卷一三注,见本书附录。

鹿郢,《史记.越世家》作「鼫 与」,索隐引乐资云:「《越语》谓鹿郢为鼫与也。」 当出所为《春秋后传》(见《隋书.经籍志》),书今佚,据残存佚文,颇引《纪年》以证史,此云「鹿郢」 盖亦本《纪年》。《左传.哀公二十四年》作「适郢」,《越绝书》卷八作「与夷」,《吴越春秋》卷一0作 「兴夷」。金文有《者○钟》,铭曰:「隹戉十有九年,王曰:者○」,陈梦家《六国纪年表考证》谓为勾践 十九年器,疑作器者「者○」即与夷,亦即鹿郢(《燕京学报》第三七期页一八七)。

〔五三〕《竹书纪年》曰:荀瑶伐中山,取穷鱼之丘 。《水经.巨马水注》

《竹书》曰:晋荀瑶伐中山穷鱼之丘。《 初学记》卷八州郡部

《竹书纪年》曰:晋荀瑶伐中山,取穷鱼之丘。 《太平御览》卷ls地部

《竹书纪年》云:晋荀瑶伐中山,取穷鱼之丘。 《太平寰宇记》卷六七易州易县

案:《存真》云「此未详何年」 ,次於晋出公十六年后,《辑校》同。雷学淇《考订竹 书纪年》卷五列於十八年,盖从今本。现姑据《存真》列此。

〔五四〕《竹书纪年》:晋出公十九年,晋韩龙取卢 氏城。《水经.洛水注》

案:永乐大典本无「取卢」二字 ,今据戴校。《存真》作「龙」,云:「『龙』,一作 『庞』。」《辑校》作「庞」。戴校云:「『龙』,今《竹书纪年》作『庞』。 」「龙」、「庞」古音同相通。

〔五五〕《竹书纪年》:晋出公(三)〔二〕十年, 智伯瑶城高梁。《水经.汾水注》

案:永乐大典本、朱谋□本作「 三十年」,晋出公在位仅二十三年,显误。赵一清、戴 震校本据今本《纪年》改作「十三年」,《存真》、《辑校》从之。又今本本条附注云:「一本晋出公二十年 。」今本已将《纪年》晋年全改为周年,则所谓「一本 」,绝非指今本《纪年》之另一本。盖今本此条当亦 辑自《水经注》,见「三十年」有误,乃臆定为「十三 年」,当周贞定王七年。注者见他本《水经注》有作「二十年」者,因注於下,则所谓「一本」当指《水经注 》。赵绍祖《竹书纪年校补》卷二云:「出公无三十年,当以二十年为是。」雷学淇《竹书纪年义证》卷三二 亦云:「郦注云:……《竹书纪年》:晋出公二十年,智伯瑶城高梁。」即据此注语改正,并列於出公二十年 ,是。
《义证》云:「智伯瑶即荀瑶, 详见上。智本邑名,《左传》自荀首以下皆以『知』称 。」

〔五六〕按《纪年》:成侯名载。《 史记.燕世家》索隐

按《纪年》:智伯灭,在成公二年也。《 史记.燕世家》索隐

案:宋黄善夫本迄清殿本皆作「 成侯」,金陵书局本作「成公」(见水泽利忠《史记会 注考证校补》卷三四页一二)。

此以智伯灭在燕成公二年,《晋 世家》索隐引《纪年》以为在晋出公二十二年(见下) ,则成公元年当出公二十一年。逾年改元,孝公之卒,成公之立,当在出公二十年。《存真》据此列为「【二 十年,燕侯载立】」,是。《辑校》作「燕孝公卒,次成侯载立」,系於出公十九年。金文多郾(燕)侯载器 ,《三代吉金文存》卷一九、二0著录有《郾侯载戈》、《郾侯载矛》,与《纪年》可互证。

〔五七〕《竹书纪年》:晋出公二十二年,河绝於扈 。《水经.河水注》

案:永乐大典本、朱谋□本作「 二十二年」,赵一清、戴震校本据今本《纪年》改作「 十二年」,《存真》、《辑校》据之。雷学淇《考订竹书纪年》卷五系於二十二年,是。《订补》所引《路史 .国名纪》丁,见本书附录。

〔五八〕如《纪年》之说,此乃出公二十二年事。《 史记.晋世家》索隐

案:《史记.晋世家》:「哀公 四年,赵襄子、韩康子、魏桓子共杀知伯,尽并其地。 」索隐:「如《纪年》之说,此乃出公二十二年事。」《存真》据此作「【二十二年,魏桓子、韩康子、赵襄 子共杀智伯,并其地】」,《辑校》作「【二十二年,赵襄子、韩康子、魏桓子共杀智伯,尽并其地。】」皆 据《史记.晋世家》,《辑校》更全录《史记》之文。

〔五九〕《纪年》又云:出公二十三年奔楚,乃立昭 公之孙,是为敬公。《史记.晋世家》 索隐

案:《史记.晋世家》:「出公 十七年,知伯与赵、韩、魏共分范、中行地以为邑。出 公怒,告齐、鲁,欲以伐四卿。四卿恐,遂反攻出公,出公奔齐,道死。故知伯乃立昭公曾孙骄为晋君,是为 哀公。哀公大父雍,晋昭公少子也,号为戴子。戴子生忌,忌善知伯,蚤死,故知伯欲尽并晋,未敢,乃立忌 子骄为君。」《赵世家》:「襄子立四年,知伯与赵、韩、魏尽分其范、中行故地。晋出公怒,告齐、鲁,欲 以伐四卿。四卿恐,遂共攻出公。出公奔齐,道死。知伯乃立昭公曾孙骄,是为晋懿公。」据《晋世家》,出 公之后为哀公,《 赵世家》则出公之后为懿公,《六国年表》之世次又为出公错、哀公忌、懿公骄,(今本 脱懿公一代,盖后人据《晋世家》删之,《晋世家》索隐、《六国年表》正义所引皆有。)又皆无《纪年》之 敬公一代,似莫可究诘。雷学淇《竹书纪年义证》卷三二云:「《晋世家》明云:『立昭公曾孙骄为哀公。』 《赵世家》又谓骄是懿公,则哀懿自是一人之諡,犹周之贞定王,《左传》正义引《世本》,或称贞王,或称 定王也,《竹书》又谓哀懿公即敬公耳。传谓敬公是昭公之孙,孙即曾孙,犹《鲁颂》谓僖公为周公之孙,盖 孙是后裔之大名,非必皆子之子也。奔齐奔楚及在位年数,与《史记》各殊,此闻见异词,而《竹书》以晋人 纪晋事,当不误也。」是。

〔六0〕《纪年》云:不寿立十年见杀,是为盲姑, 次朱句立。《史记.越世家》索隐

案:《存真》、《辑校》列於晋 敬公三年。《订补》所引《路史.后纪》卷一三注,见 本书附录。

金文有「越王州勾矛」及「越王 州勾剑」,铭文为「越王州勾自作用矛」或「越王州勾 自作用剑」,皆鸟书,见容庚《鸟书考》(《中山大学学报》一九ls年第一期 )。一九七三年,湖北江陵藤店一号楚墓亦出土越王州 勾剑一,鸟书,铭文与过去发现者同。「州勾」即「朱勾」。朱勾,《史记.越世家》、《越绝书》卷八、《 吴越春秋》卷一0皆作「翁」。

〔六一〕按《纪年》:魏文侯初立,在敬公十八年。 《史记.晋世家》索隐

案:《存真》列於晋敬公十八年 ,於晋烈公十五年「魏文侯卒」下云:「索隐云:『《 纪年》文侯五十年卒。』考文侯立於晋敬公十八年,《晋世家》索隐有明文可据。是岁当周考王七年,至此历 三十八年,当周安王五年。《魏世家》云:『文侯三十八年卒。』是也。若果有五十年,则文侯初立应在晋敬 公六年,又与《晋世家》索隐所引不合,应阙疑。」是《纪年》文侯立於敬公十八年与在位五十年卒,二者之 间不合,如朱氏所疑。《辑校》列於敬公六年,云:「 案《魏世家》索隐引《纪年》:『文侯 五十年卒,武侯二十六年卒。』由武侯卒年上推之,则 文侯初立,当在敬公六年。索隐作『十八年』,『十八』二字乃『六』字误离为二也。」此说实本於雷学淇《 介庵经说》,所着《考订竹书纪年》卷五亦系「魏文侯立」於晋敬公六年,云:「『十八』即『六』字之讹, 盖『六』字点形少长,出於画下,即似『十八』。」

陈梦家《六国纪年表考证》以《 纪年》两条本无不合,云:「魏斯在位五十年,立十二 年而自称侯,故《晋世家》索隐云:『按《纪年》文侯初立在敬公十八年。』据《纪年》,敬公十八年当周考 王七年,魏斯既立之十二年也;其明年,周考王八年、晋幽公元年,文侯改元称元年,下至周安王六年,为称 侯之三十八年,在位之五十年。由此上推五十年至周定王二十四年为魏斯元年。此所考订,本《纪年》魏斯( 文侯)在位五十年卒之记载,分前十二年为未称侯而后三十八年为称侯改元。称侯改元之年又据《晋世家》索 隐所引《纪年》文,而此『文侯初立』应在称侯改元之前一年。」(见《燕京学报》第三六期页一一八)此折 衷之论,可备一说。现从《辑校》列於敬公六年。

〔六二〕《纪年》云:晋幽公七年,大旱,地长生盐 。《北堂书钞》卷一四六酒食部

〔六三〕《竹书纪年》曰:(晋)幽公九年,丹水出 相反击。《水经.沁水注》

〔ls〕《竹书纪年》:幽公十三年,鲁季孙会晋幽 公於楚丘,取葭密,遂城之。《水经. 济水注》

记》卷 一三曹州乘氏县

案:永乐大典本《水经注》「幽 公十三年」朱谋□本作「幽王」,笺云:「旧本作『幽 公』。」全祖望、赵一清、戴震校本改作「元公三年」。戴校本云:「案近刻讹作幽王十三年。」《存真》、 《辑校》列於晋幽公三年,「幽公」从旧本,「三年」从戴校。现据大典本《水经注》及《太平寰宇记》列於 幽公十三年。

〔六五〕《纪年》云:夫人秦嬴贼公於高寝之上。《 史记.晋世家》索隐

案:《太平御览》卷八七六引《 史记》:「幽公十二年,无云而雷,至十八年,晋夫人 秦嬴贼君於高寝。」

《存真》云:「今《史记》无之 ,当是《纪年》文也。」林春溥《竹书纪年补证》卷四 亦以为引《纪年》而误。此《史记》非《纪年》,详本书附录。《存真》、《辑校》列於晋幽公十八年,系年 据此,则是。

〔六六〕《竹书纪年》曰:晋烈公元年,赵献子城泫 氏。《水经.沁水注》

《竹书纪年》曰:晋烈公元年,赵献子城泫氏。 《太平寰宇记》卷四四泽州高平县

案:《订补》所引《路史.国名 纪》己,见本书附录。又所补《 寰宇记》一条仅见清万廷兰刻本,清乾隆乐氏本、晚清金陵书局本皆无,《存真》、《辑 校》亦未收。

〔六七〕《竹书纪年》:晋烈公元年,韩武子都平阳 。《水经.汾水注》

〔六八〕《纪年》:於粤子朱句三十四年灭滕。《 史记.越世家》索隐
案:《订补》所引《路史.国名 纪》甲,见本书附录。

《存真》、《辑校》列於晋幽公 十四年,误。案晋敬公在位仅十八年,此误从今本《纪 年》,以敬公在位为二十二年。(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证》卷下,见本书二七六页。)其间相差四年,故 本条应列於晋烈公元年。说详陈梦家《六国纪年表考证》(《燕京学报》第三六期页一一六),《订补》本此 。雷学淇《考订竹书纪年》卷五系於烈公二年。现从《 订补》。

〔六九〕按《纪年》作(燕)文公二十四年卒,简公 立。《史记.燕世家》索隐

案:《存真》、《辑校》列於晋 幽公十四年,误,当列於晋烈公元年,说详陈梦家《六 国纪年表考证》。(《燕京学报》第三七期页一七五)雷学淇《考证竹书纪年》亦系於烈公元年。

〔七0〕《纪年》内……无「肃」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索隐

案:《秦始皇本纪》:「肃灵公 ,昭子子也。」索隐:「《纪年》及《系本》无『肃』 字。立十年,《表》同。《纪》十二年。」郝懿行《竹书纪年校正》卷一三据此补「秦灵公卒」,雷学淇《考 订竹书纪年》卷五补「秦灵公立十年卒」。《存真》、 《辑校》亦作「【秦灵公卒】」。是皆以索隐所引「 立十年」为《纪年》之文。案索隐仅以《纪年》无「肃 」字,与《始皇本纪》异。「立十年」即《本纪》之「享国十年」,与《六国年表》同,而与《秦本纪》作「 十二年」者异,索隐之意如此,是此三字当非《纪年》 所有,似不应补为「秦灵公卒」。《纪年》之文已不可 知,但索隐系此於灵公即位之下,疑《纪年》本有秦灵 公初立之文,或可书为「秦灵公立」。

《考订》列於晋烈公二年,《存 真》、《辑校》列於晋幽公十五年。《订补》云:「按 灵公卒,《史记.六国表》在威烈王十一年,则当在晋烈公元年,见附表。此因敬公年岁之差异,遂误前四年 。」此说虽是,但本条是否可补为「秦灵公卒」,尚在疑似之间,现姑从旧辑,列於烈公元年。

〔七一〕《竹书纪年》:晋烈公四年,越子朱句灭郯 ,以郯子鸪归。《水经.沂水注》

     
案:《存真》云:「《水经.沂 水注》引作晋烈公四年,疑传刻讹也。」《辑校》亦以 《沂水注》所引系年与索隐不合。《存真》、《辑校》皆列於晋幽公十五年。《订补》云:「据《越世家》索 隐所引越纪年排算,此事当在晋烈公二年,见附表。疑《沂水注》『四』字或为『二』之误。《通鉴外纪目录 》:『晋烈公四年,越灭郯。』当即本《纪年》,则四年之讹相传已久。」雷学淇《考订竹书纪年》卷五系於 烈公三年,云:「盖古文『三』『四』皆积画成字,故『三』误为『□』也。」现从《订补》列於二年。

〔七二〕《竹书纪年》:晋烈公三年,楚人伐我南鄙 ,至於上洛。《 水经.丹水注》

《竹书纪年》云:晋烈公三年,楚人伐我南鄙, 至於上洛。《太平寰宇记》卷一四一商 州上洛县

《竹书纪年》:晋烈公三年,楚人伐我南鄙,至 於上洛。《舆地广记》卷一四商州上洛 县

案:《辑校》所引《路史.国名 纪》己,见本书附录。

〔七三〕《竹书纪年》:晋烈公四年,赵城平邑。《 水经.河水注》

《竹书》曰:晋列公四年,赵城平邑。《 初学记》卷八州郡部

《竹书纪年》云:晋烈公四年,赵城平邑。《 太平寰宇记》卷五四魏州南乐县

案:永乐大典本,朱谋□本《水 经注》皆作「四年」,戴震校本改作「二年」,盖据今本《纪年》。《存真》列於二年,《辑校》列於四年。
《史记.赵世家》:「(献侯) 十三年,城平邑。」《六国年表》赵献侯十三年亦列有 「城平邑」。《水经.□水注》:「□水又东迳平邑县故城南,赵献侯十三年,城平邑。」据《纪年》,献侯 十三年当晋烈公五年,与此相差一年。

〔七四〕《纪年》:三十七年朱句卒。《 史记.越世家》索隐

案:《订补》所引《路史.后纪 》卷一三注,见本书附录。《存真》、《辑校》列於晋 幽公十七年,误。《订补》云:「案此事当在晋烈公四年。」雷学淇《考订竹书纪年》卷五系於烈公五年。现 从《 订补》。

〔七五〕(《竹书纪年》):(晋烈公)五年,田公 子居思伐赵鄙,围平邑。《水经.河水 注》

案:永乐大典本作「赵鄙」,赵 一清、戴震校本改为「邯郸」,盖据今本《纪年》。雷 学淇《考订竹书纪年》卷五作「赵鄙」。《存真》、《辑校》据戴校作「邯郸」,误。

《辑校》云:「田居思即《战国 策》之田期思,《史记.田敬仲世家》之田臣思(巨思 之讹)。《水经.济水注》引《纪年》作田期,《史记.田敬仲世家》索隐引《纪年》谓之徐州子期。而据《 济水注》:『齐田期伐我东鄙。』在惠成王十七年,距此凡五十三年,且三家尚未分晋,赵不得有邯郸之称。 疑《河水注》所引『晋烈公五年』,或有误字也。」《辑校》沿戴校据今本改「赵鄙」为「邯郸」之误,以「 三家尚未分晋,赵不得有邯郸之称」;又以田居思即田期,因疑《水经注》所引《纪年》之晋烈公五年或有误 字。(《存真》亦云:「赵都邯郸,《世家》在敬侯元年,当魏武侯十一年,此盖追书也。」)

《通鉴外纪》卷一0:「(周威 烈王)九年,齐伐赵东鄙,围平邑。」据《外纪目录》 为晋烈公五年。金履祥《通鉴前编》卷一八:「威烈王十一年,齐田居思伐晋赵氏鄙,围平邑。」据《史记. 六国年表》亦在烈公五年(今本《纪年》此条亦系於威烈王十一年)。所据皆当为《河水注》引《纪年》,可 证两宋人所见之本皆作「赵鄙」及「晋烈公五年」,与永乐大典本合。《存真》、《辑校》所疑非是。又田居 思亦非田期,陈逢衡《竹书纪年集证》卷四三、四六,雷学淇《竹书纪年义证》卷三四、三七皆曾指出。《义 证》卷三四云:「 居思者,陈公子完之裔孙也,其系未详。」「居思乃田氏支庶仕於齐者。」田期即田忌, 乃桂陵之战齐军统帅,别为一人,见后。

〔七六〕案《纪年》:齐宣公〔四〕十五年,田庄子 卒。《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索隐

案:《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宣公四十五年)庄子卒,子太公和立。」索隐:「 案《纪年》:齐宣公十五年,田庄子卒;明年,立田悼子;悼子卒,乃次立田和。是庄子后有悼子,盖立年无 几,所以作《系本》及记史者不得录也。而庄周及鬼谷子亦云:田成子杀齐君,十二代而有齐国。今据《系本 》、《系家》,自成子至王建之灭,唯只十代,若如《纪年》则悼子及侯剡,即有十二代,乃与《庄子》、《 鬼谷》说同,明《纪年》亦非妄。」庄周之说见《庄子.胠箧篇》,今本《鬼谷子》无此语。

洪颐烜《校正竹书纪年》卷下、 林春溥《竹书纪年补证》卷四据此补於贞定王二十四年 ,郝懿行《竹书纪年校正》卷一二补於贞定王二十八年。《存真》、《辑校》列於晋敬公十一年。此皆据齐宣 公十五年推算,误。

雷学淇《考订竹书纪年》卷五作 「齐宣公四十五年,田庄子卒」,系於晋烈公五年,云 :「考索隐此段所引纪文,『宣公』下盖落一『四』字。《纪年》之说本亦谓宣公四十五年庄子卒,明年悼子 立,立六年,至晋烈公十一年即卒,故索隐曰『立年无几』。若庄子於宣公十五年卒,是悼立三十六年矣,岂 得云『无几』乎?」杨守敬《水经注疏》卷二四亦云:「按《史记.田齐世家》:『宣公四十五年,庄子卒。 』索隐引《竹书》作『十五年,田庄子卒;明年,立田悼子;悼子卒,乃次立田和』。索隐所引盖脱一『四』 字,若是宣公十五年,不得在晋烈公十一年也。」(《纪年》谓「晋烈公十一年,田悼子卒」。见后,故雷、 杨二氏云然。)说是,今据增「四」字,并列於晋烈公 五年。

〔七七〕案《纪年》:齐宣公〔四〕十五年,……明 年,立田悼子。《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索隐

案:《存真》、《辑校》列於晋 敬公十三年。据雷学淇《考订竹书纪年》卷五应系於晋 烈公六年,说详见上条。

〔七八〕《纪年》云:(秦)简公九年卒,次敬公立 。《史记.秦本纪》索隐

王劭按:《纪年》云:(秦)简公后,次敬公。 《史记.秦始皇本纪》索隐

案:《秦始皇本纪》索隐所引一 条,《存真》、《辑校》失收。《存真》、《辑校》列 於晋烈公六年。《订补》云:「当在烈公十年。」雷学淇《考订竹书纪年》卷五系於烈公十一年。现从《订补 》。

《史记.六国年表》秦简公在位 十五年,简公之后为惠公,惠公在位十三年。据《纪年 》则简公、惠公之间尚有敬公一代,年数亦异。但《六国年表》本於《秦记》,《秦始皇本纪》后所附《秦记 》亦同,当以《史记》为正。

〔七九〕《竹书纪年》:晋烈公十一年,田悼子卒。 田布杀其大夫公孙孙,公孙会以廪丘叛於赵。田布围廪丘,翟角、赵孔屑、韩师救廪丘,及田布战於龙泽,田 布败逋。《水经.瓠子水注》

《纪年》:宣公五十一年,公孙会以廪丘叛於赵 。十二月,宣公薨。《史记.田敬仲完 世家》索隐

《纪年》:悼子卒,乃次立田和。《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索隐

案:《存真》改晋烈公十一年为 七年,《辑校》仍列於烈公十一年。《订补》云:「朱 本『十一年』改作『七年』。盖据《田敬仲世家》索隐引『(齐)宣公五十一年』,合算晋年,而误以晋敬公 为二十二年,相差四年,遂改《瓠子水注》『十一年』为『七年』,以求符合。王氏不取。甚是。」

《史记.六国年表》:「(齐宣 公五十一年),田会以□丘反。」《齐太公世家》:「 宣公五十一年卒,子康公贷立,田会反□丘。」《田敬仲完世家》:「宣公五十一年卒,田会自□丘反。」田 会即公孙会,齐大夫,与《纪年》合。《吕氏春秋.不广》:「齐攻□丘,赵使孔青将死士而救之,与齐人战 ,大败之。齐将死,得车二千,得尸三万,以为二京。」《孔丛子.顺势》:「齐攻赵,围□丘,赵使孔青师 五万击之,克齐军,获尸三万。」即记是役,孔青亦即 孔屑。

〔八0〕《竹书》云:烈公十二年,王命韩景子、赵 烈子、翟员伐齐,入长城。《水经.汶 水注》

案:《吕氏春秋.下贤》:「( 魏文侯)故南胜荆於连堤,东胜齐於长城,虏齐侯,献 诸天子,天子赏文侯以上闻。」与《纪年》所记为一事。翟员即上条之「翟角」,魏帅。晋烈公十二年当魏文 侯四十二年。时三晋之中,文侯最强,此役实以魏为主,故《吕氏春秋》仅举文侯。金文有《○羌钟》铭文为 :「唯廿有再祀,○羌作戎,厥辟韩宗○率征秦迮齐,入长城,先会於平阴。武侄寺力,○敓楚京。赏於韩宗 ,命於晋公,邵於天子。用明则之於铭。武文咸刺,永 ○毋忘。」(《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页二三四)此「 廿有再祀」为周威烈王二十二年,当晋烈公十二年。据前条,晋烈公十一年当齐宣公五十一年;又据《史记. 六国年表,齐宣公五十一年当周威烈王二十一年,则威烈王二十二年正当晋烈公十二年,《纪年》与《○羌钟 》所记全合。○羌,韩将。所谓「赏於韩宗」指韩景子,「命於晋公」指晋烈公,「邵於天子」指周威烈王。 由《纪年》可以释《○羌钟》之文,由《○羌钟》亦可 以证《纪年》之确。

〔八一〕《纪年》……作景子,名处。《 史记.韩世家》索隐

案:《史记.韩世家》:「十六 年,武子卒,子景侯立。」索隐:「《纪年》及《系本 》皆作景子,名处。」诸本皆作「处」,明凌稚隆本、清殿本改作「虔」(见《史记会注考证校补》卷四五页 八)。《史记.六国年表》及《韩世家》皆作「虔」。《史记》作「景侯」,名「虔」,《纪年》、《世本》 则作「景子」,名「处」,与之异,索隐之释本在於此。如改为「虔」,与《史记》同,则与索隐原意不合。 《存真》、《辑校》作「虔」,非是。现从《存真》、《辑校》列於晋烈公十二年。

========================
魏纪


〔一〕按《纪年》:……(燕)简公立十三年,而三晋 命邑为诸侯。《史记.燕世家》索隐

     案:《存真》、《辑校》列於晋 烈公九年,《订补》云:「当在晋烈公十三年。」案应 列於魏文侯四十三年。

     《太平御览》卷八七九引《史记 》云:「晋烈公二十三年,(诗铭案:《存真》、《辑 校》作「二十二年」,未详何据。)国大风,昼昏,自旦至中。明年,太子喜出奔也。」《存真》、《辑校》 入辑,以「今《史记》无此文,当出《纪年》」。《辑校》云:「《史记.晋世家》索隐引《纪年》:『魏武 侯以晋桓公十九年卒。』以武侯之年推之,则烈公当卒於是年。(诗铭案:即二十二年。)烈公既卒,明年, 大子喜出奔,立桓公,后二十年为三家所迁。是当时以桓公为未成君,故《纪年》用晋纪元盖讫烈公。明年, 桓公元年,即魏武侯之八年,则以魏纪元矣。《御览》引晋烈公二十二年,知《纪年》用晋纪元讫於烈公之卒 。《史记》索隐引魏武侯十一年、二十二年、二十三年、二十六年,而无七年以前年数,知《纪年》以魏纪元 自武侯八年后始矣。」《辑校》以《御览》所引《史记》为晋纪最后一条,其下即为魏纪。《存真》亦引《史 记》此条,云:「误衍一『二』字。」列於晋烈公十二年,因以魏纪始於武侯元年」。案所引《史记》决非《 纪年》,原作「二十三年」亦非「二十二年」,详本书附录,不足以证魏纪起於何时。《晋书.束皙传》:「 三家分〔晋〕,仍述魏事。」束皙亲预整理之役,当以其言为可据,魏纪应始於晋烈公十三年,即本条燕简公 十三年「三晋命邑为诸侯」条。此说本甚分明,然以《存真》、《辑校》误系此条於晋烈公九年,复见其后尚 有烈公十一年、十二年诸条,遂避而不论,徒兢兢於魏武侯元年或八年为魏纪始年之争。至於杜预《春秋经传 集解后序》所谓「晋国灭,独记魏事」,盖以晋桓公之前,《纪年》仍记晋事,以后方独记魏事,与诸书所引 《纪年》之文亦合。《纪年》魏纪应从魏文侯四十三年开始,当周威烈王二十三年、晋烈公十三年,即《资治 通鉴》之第一年,旧时所谓战国之始。

〔二〕《纪年》齐康公五年,田侯午生。《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索隐

     案:《存真》列於晋烈公十二年 ,盖误以齐宣公卒年当烈公七年,见上。《辑校》改列 於烈公十六年,是。此应列於魏文侯四十六年。

〔三〕《纪年》云:(魏文侯)五十年卒。《 史记.魏世家》索隐

     案《存真》、《辑校》列於晋烈 公十五年,误。案文侯初立在晋敬公六年,逾年改元, 为敬公七年。敬公在位十八年,幽公亦十八年,合共三十六年,减六年则为三十年,是烈公元年为文侯之三十 一年。由此下推十九年,文侯五十年卒时应在烈公二十 年。

〔四〕按《纪年》云:(魏)武侯元年,封公子缓。 《史记.魏世家》索隐

     案:《存真》云:「公子缓,武 侯之子、惠成王之弟公仲缓也。」列於魏武侯元年。《 辑校》以为系「当作惠成王元年」,改列该年,非是,详后。

〔五〕《纪年》云:魏武侯元年,当赵烈侯之十四年 。《史记.魏世家》索隐

〔六〕《纪年》云:……(秦)敬公立,十二年卒, 乃立惠公。《史记.秦本纪》索隐

     王劭按:《纪年》云:……(秦)敬公立十三年 ,乃至惠公。《 史记.秦始皇本纪》索隐

     案:《订补》引《秦始皇本纪》 索隐,误为「集解」,又改敬公立十三年」为「十二年 」,(诸本皆作「十三年」,见《史记会注考证校补》卷六。)期与《秦本纪》索隐合。实则所谓「十二年卒 」,自敬公即位次年改元起算;所谓「敬公立十三年」,乃自即位之年起算。十二年或十三年乃计算方法之异 。《存真》列於魏武侯三年,《 辑校》列於晋烈公十八年。案应列於魏武侯二年,当晋烈公二十二年。

〔七〕《纪年》以孝公为桓公。《史 记.晋世家》索隐

     案:《史记.晋世家》:「二十 七年,烈公卒,子孝公颀立。」索隐:「《系本》云: 孝公倾。《纪年》以孝公为桓公,故《韩子》有晋桓侯。」《存真》据此作「【(魏武侯)七年,晋烈公卒, 次桓公立】」,云:「桓公,《韩非子》作桓侯,《世本》作孝公倾,见《史记》索隐。」《辑校》失收。

     《韩非子.喻老》有「蔡桓侯」 ,《文选.七发》李善注引《韩子》作「晋桓侯」,与 索隐合。《新序.杂事》有「齐桓侯」,据《文选·养生论》李善注引《新序》 ,亦为「晋桓侯」之误。盖昔人已不知晋有桓侯,遂误 改为蔡为齐。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扁鹊 曾为赵简子疗疾,后「过齐,齐桓侯客之」。束皙云: 「齐桓在简子前且二百岁,小白后无齐桓侯,田和子有桓公午,去简子首末相距二百八年。《史记》自为舛错 。」(见《文选.养生论》李善注引)「二百八年」,时间不合,影宋尤袤刻本如此作,疑误。此当属束皙考 证竹书时随疑分释之语,盖据《 纪年》晋桓侯以驳《史记》舛误。

〔八〕《纪年》:(魏武侯)十一年,城洛阳及安邑 、王垣。《史记.魏世家》索隐

     案:《史记.魏世家》:「(魏 武侯)二年,城安邑、王垣。」《存真》云:「洛阳当 作洛阴,《史记》『文侯攻秦,还筑洛阴』,是也。」《订补》云:「案《魏世家》『筑洛阴、合阳』,《六 国表》作洛阳。」

〔九〕《纪年》为十八年。《史记. 宋世家》索隐

     案:《史记.宋世家》:「悼公 八年卒。」索隐:「《纪年》为十八年。」《存真》列 於魏武侯十一年,作「宋悼公(十八年)卒」。《辑校》同。《订补》云:「案《史记》《宋世家》及《六国 表》,悼公皆作八年卒,当周安王六年,即《纪年》魏 武侯之元年也。《纪年》悼公十八年卒,此即据《史 记》卒年推后算得,当周安王之十六年。」

〔一0〕《纪年》:(齐康公)二十二年,田侯剡立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索隐

     案:《存真》列於魏武侯十四年 ,《辑校》列於十八年,皆无说。现从雷学淇《考订竹 书纪年》卷六列於魏武侯十三年。

〔一一〕《纪年》曰:翳三十三年,迁於吴。《 史记.越世家》索隐

     案:《存真》、《辑校》列於魏 武侯十七年。

     《淮南子.原道》:「越王翳逃 山穴,越人薰而出之,遂不得已。」注:「翳,越太子 也,贤不欲为王,逃於山穴之中,越人以火熏出而立之,故曰遂不得已。」《论衡.命禄》、《抱朴子.逸民 》略同。此又见《庄子.让王》、《吕氏春秋.贵生》,并作「王子搜」。《贵生》:「越人三世杀其君,王 子搜患之,逃乎丹穴。」毕沅云:「案《竹书纪年》,翳之前,唯有不寿见杀;次朱句立,即翳之父也。翳为 子所弑,越人杀其子,立无余,又见弑,立无颛。是无颛之前,方可云三世杀其君,王子搜似非翳也。」案《 史记.越世家》索隐据乐资说,以搜为翳子无颛。此种传说,或为翳,或为搜,本无一定,不可执此以疑彼。

〔一二〕《十道志》曰:……《竹书纪年》作鲂子。 《太平御览》卷一六一郡部

     《竹书纪年》作鲂子。《太平寰 宇记》卷六0赵州高邑县

     案:《御览》引《十道志》:「 高邑县,赵房子之邑。《竹书纪年》作鲂子。汉以为鄗 县(鄗音犬各反),后汉复改为高邑。」《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有「梁载言《十道志》十六卷」,当即此书 。本条《存真》、《辑校》、《订补》失辑。《寰宇记》:「《史记》云:『赵敬肃侯救燕,燕与中山公战於 房。惠文王四年,城之。』是也。《竹书纪年》作鲂子。」《订补》所引《路史·国名纪》己,见本书附录。 《存真》列於魏武侯二十年,作「赵与中山公战於访子」。《辑校》作「鲂子」附於「无年世可系者」。现从 《存真》系此。

《订补》云:「案《赵世家》: 『赵敬侯九年,齐伐燕,赵救燕。十年,与中山战於房 子。』是救燕与战房子为二事,《寰宇记》引《史记》疑误。敬侯十年当周安王二十五年,《纪年》当魏武侯 之二十年,朱氏系年即据之。」

〔一三〕(《纪年》曰):(於粤子翳)三十六年七 月,太子诸咎弑其君翳;十月,粤杀诸咎粤滑,吴人立孚错枝为君。《史记.越世家》索隐

     案:《订补》所引《路史.后记 》卷一三注,见本书附录。《存真》、《辑校》列於魏 武侯二十年。

     《订补》云:「『粤滑吴』三字 应属下读,滑吴当是地名。」非是。金文有《越王钟》 、《越王予》,称「戉(越)王者(诸)召於○」(见《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补录页一至二),复有剑二( 见容庚《鸟书考》)。一九五九年,淮南市八公山区蔡家岗更□二戈。郭沫若同志以「诸咎粤滑盖即此者召於 ○」(同上书页一),是。此以翳迁於吴,故谓之「吴 人」。

〔一四〕《纪年》云:……明年,大夫寺区定粤乱, 立初无余之。《 史记.越世家》索隐

     案:《存真》作「初无余之」, 《辑校》作「无余之」。宋耿秉本、黄善夫本、元彭寅 翁本皆有「初」字(水泽利忠《史记会注考证校补》卷四一页一五)。《订补》所引《路史.后纪》卷一三注 ,见本书附录。《存真》、《辑校》列於魏武侯二十一 年。

     「初无余之」,《史记.越世家 》作「之侯」,索隐引乐资云「 王之侯即初无余之」,当出《春秋后传》,所云「初无余之」,即本《纪年》。

〔一五〕按《纪年》魏武侯二十一年,韩灭郑,哀侯 入於郑。《史记.韩世家》索隐

     案:《存真》列於魏武侯二十二 年。《订补》云:「案《韩世家》索隐明载为武侯二十 一年,《史记》各本皆同。朱氏偶失察,其《周年表》亦同误。」宋黄善夫本、 元彭寅翁本皆作「二十二年」(见《史记会注考证校补 》卷四五页九),与《存真》合,此所谓「各本皆同」,疑不尽然。但「二十二年」当误,从下文又云「二十 二年」可知,见后。

〔一六〕《纪年》云:晋桓公邑哀侯於郑。韩山坚贼 其君哀侯,而立韩若山。《史记.韩世 家》索隐

     按《纪年》:(魏武侯)二十二年,晋桓公邑哀 侯於郑。《史记.韩世家》索隐

     按《纪年》:……韩哀侯、赵敬侯并以(晋)桓 公十五年卒。《 史记.晋世家》索隐

     案:《存真》列於魏武侯二十三 年。《订补》云:「索隐明作『 二十二年』,朱氏或据讹本《史记 》,王氏偶未察,从之而误。」《存真》所据《史记》与上举黄善夫 本、彭寅翁本同,前后皆作「二十二年」,其中必有一 误,朱氏因改后「二十二年」为「二十三年」。石印《遗书》本《辑校》作「二十二年」,不误。案晋桓公立 於魏武侯七年,则桓公十五年当武侯二十二年,是年韩哀侯卒,韩若山立,《存真》误改。

     《史记.韩世家》:「韩严弑其 君哀侯,而子懿侯立。」索隐:「若山即懿侯也,则韩 严为韩山坚也。」严古当作岩,故字为山坚。懿侯,《史记.六国年表》作「庄侯」,《纪年》又作「韩共侯 」( 见后)。懿侯以哀侯被杀而立,应在当年改元,晋桓公十五年当韩懿侯元年。

     《史记》《六国年表》及《赵世 家》皆谓赵敬侯在位十二年,卒於周烈王元年,相当於 晋桓公十四年。据《纪年》,卒於桓公十五年,在位则应为十三年。《存真》列「赵敬侯卒」於魏武侯二十三 年,云:「《纪年》桓公十五年,韩哀侯卒,赵敬侯卒。今推校是桓公十六年。」以误改《史记》索隐「二十 二年」为「二十三年」,此亦误推后一年。《辑校》系 於二十二年,是。

〔一七〕《纪年》:……后十年,齐田午弑其君及孺 子喜而为公。《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索隐

     案:《存真》云:「索隐曰:『 在田侯剡立后十年。』又云:『 梁惠王十三年当齐桓公十八年。』又引《春秋后传》曰:『田午弑田侯及孺子喜而兼齐, 是为桓侯。』是所弑者即侯剡也。」列於魏武侯二十二年。《辑校》列於二十一年,云:「《史记.田敬仲完 世家》索隐∶『《纪年》:齐康公五年,田侯午生。二十二年,田侯剡立。后十年,齐田午弑其君及孺子喜而 为公。』又据索隐引《纪年》齐宣公薨与公孙会之叛同年,而据《水经.瓠子水注》引,则公孙会之叛在晋烈 公十一年。宣公於是年卒,则康公元年当为晋烈公十二年,二十二年当为魏武侯十八年。此事又后十年,当为 梁惠成王二年。然索隐又引梁惠王十三年,当齐桓公十八年,后威王始见。(又案《魏世家》索隐引「齐幽公 之十八年而威王立。」幽公或桓公之讹。)则桓公(即田午)十八年当惠成王十三年,其自立当在是年矣。年 代参错,未知孰是。」《辑校》以晋烈公十二年当齐康公元年,本无误,然误从今本《纪年》以晋敬公在位为 二十二年(实仅十八年)之故,下推相差四年,遂误以齐康公二十二年当魏武侯十八年,因谓此后十年为梁惠 王二年,实则此年应为魏武侯二十二年,与梁惠王十三年当齐桓公十八年语合。《订补》云:「王氏既据索隐 所引梁惠成王十三年当齐桓公十八年,推算桓公立年,则当在魏武侯二十二年,与朱氏相同,不应在二十一年 。」是。又以晋年误推、计算参错之故,遂疑《 纪年》年代不合,误。

〔一八〕按《纪年》作桓侯璧兵。《 史记.宋世家》索隐

     案:《史记.宋世家》:「休公 田二十三年卒,子辟公辟兵立。」索隐:「按《纪年》 作桓侯璧兵。」《存真》列於魏武侯二十四年,作「【宋桓侯璧兵立】」。《辑校》作「宋桓侯璧兵」,附於 「无年世可系者」。又洪颐烜《校正竹书纪年》卷下补此条於周烈王三年,郝懿行《竹书纪年校正》卷一三补 於周烈王五年,林春溥《竹书纪年补证》卷四亦补於周烈王三年,或更谓桓侯元年当周安王二十二年。宋国国 君年次,《纪年》多阙,《宋世家》与《六国年表》亦多歧异。《六国年表》宋辟公元年当周烈王四年,即位 当在前一年,洪氏、林氏本此。烈王三年於《纪年》当魏武侯二十三年,现姑列於此。

     《宋世家》索隐云:「《庄子》 云:『桓侯行,未出城门,其前驱呼辟,蒙人止之,后 为狂也。司马彪云:『呼辟,使人避道,蒙人以桓侯名辟,而前驱呼辟,故为狂也。』」《太平御览》卷七三 九引《庄子》略同。此不见今本,为《庄子》佚文。雷学淇《竹书纪年义证》卷三七云:「『辟』、『璧』古 今字,犹『圭』与『珪』耳。」洪颐烜《读书丛录》卷二云:「辟公既名辟兵,不得諡为辟公,当从《纪年》 作桓公,『辟』字即涉其名而讹。」《史记》误,《纪 年》为是。

〔一九〕按《纪年》云:魏武侯以桓公十九年卒。《 史记.晋世家》索隐

     按《纪年》:武侯二十六年卒。《 史记.魏世家》索隐

     案:《存真》、《辑校》作「二 十六年,武侯卒」。

〔二0〕《纪年》作(燕)简公四十五年卒。《 史记.燕世家》索隐

     案:燕简公元年当晋烈公二年, 四十五年当魏武侯二十六年,《 存真》、《辑校》列於是年。

〔二一〕《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元年,韩共侯、赵 成侯迁晋桓公於屯留。《水经.浊漳水 注》

     《纪年》云:桓公二十年,赵成侯、韩共侯迁桓 公於屯留。已后更无晋事。《史记.晋 世家》索隐

     案:韩共侯即韩懿侯。据《水经 注》所引,索隐之「已后更无晋事」句,当属隐括之词 ,非《纪年》文。

〔二二〕《纪年》曰:惠成王元年,昼晦。《 开元占经》卷一0一

     案:郝懿行《竹书纪年校正.通 考》引作「烈王六年」,陈逢衡《竹书纪年集证》卷五 0、林春溥《竹书纪年补证》卷四、雷学淇《考订竹书纪年》卷六仍引作「惠成 王元年」,与今所据恒德堂本同。《占经》或有两本, 一本将魏纪年换算为周年,后惠成王十六年「邯郸四曀」条同。

〔二三〕按《纪年》云:……七(年)〔月〕,公子 缓如邯郸以作难。《史记.魏世家》索 隐

     案:《存真》、《辑校》列於惠 成王七年。陈逢衡《竹书纪年集证》卷四四云:「此条 当在魏武侯卒后。是役也,赵助公子缓,故赵谓韩除魏君立公中缓也。据《世家》为赵成侯、韩懿侯,……则 此条当系於烈王六年,是为魏惠王元年。……中缓争立,当在此时。……余谓当在『烈王六年,赵成侯、韩懿 侯伐我葵』之上。」雷学淇《考订竹书纪年》卷六改「七年」为「七月」,亦列於梁惠成王元年。《 魏世家》索隐所引《纪年》全文为 :「武侯元年,封公子缓。赵侯种、韩懿侯伐我,取蔡,而惠王伐赵,围浊阳。七年,公子缓如邯郸以作难。 」《辑校》云:「案『武侯元年』当作『惠成王元年』,据本文自明。」因系此条於惠成王七年。据《水经. 沁水注》所引(见下条),索隐之误不在「武侯元年」,而在「赵侯种」之前脱「梁惠成王元年」六字,以及 如《考订》所说,误「七月」为「七年」,其为钞刻之讹,抑司马贞节取《纪年》时之疏,今已不可知。参下 条。

〔二四〕《竹书纪年》曰:梁惠成王元年,赵成侯偃 、韩懿侯若伐我葵。《水经.沁水注》

     按《纪年》云:……赵侯种、韩懿侯伐我,取蔡 ,而惠成王伐赵,围浊泽。《史记.魏 世家》索隐

     案:《史记.魏世家》所引,诸 本作「浊阳」,日本南化本、伊佐早谦藏本所据古钞校 记作「浊泽」(见水泽利忠《史记会注考证校补》卷四四页一二),从之。《史记.魏世家》亦作「浊泽」。 《水经注》所引「伐我葵」,郦道元并引「司马彪《郡国志》『山阳有鄈城』」为证。今《续汉书.郡国志》 作山阳有「蔡城」,刘昭注:「 蔡叔邑」,则显非误字,与《魏世家》索隐所引「取蔡」合。此亦《 纪年》和峤、荀勖本与束皙本之异 。盖山阳之古城或作「葵」或作「 蔡」,古文二字形近,释《纪年》者因一释「葵」,一释「蔡」,两本皆流传,故一本作 「葵」,一本作「蔡」。(「葵」、「蔡」之异,反映在续汉书.郡国志》上亦一本作「鄈」,一本作「蔡」 ,其为司马彪书先后之异,抑传录者各据所知以改,今已不详,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此异文。)《辑校》云: 「索隐引作『蔡』乃字之误」,非是。赵成侯名「种」,见《史记.赵世家》,《世本》亦云:「成侯名种」 (《史记.魏世家》索隐引),与《魏世家》索隐所引《纪年》合,而《水经注》引《纪年》作「偃」,或为 二名。

     《史记.魏世家》:「惠王元年 。初,武侯卒也,子罃(诗铭案:即惠王。)与公中缓 争为太子,公孙颀自宋入赵,自赵入韩,谓韩懿侯曰:『魏罃与公中缓争为太子,君亦闻之乎?今魏罃得王错 ,挟上党,固半国也,因而除之,破魏必矣,不可失也。』懿侯说,乃与赵成侯合军,并兵以伐魏。战於浊泽 ,魏氏大败,魏君围。」《赵世家》:「(成侯)六年,伐魏,败□泽,围魏惠王。」□音浊,□泽即浊泽。 此与《纪年》所记为一事,所谓「惠成王伐赵,围浊泽」,即惠成王被围於浊泽,与《魏世家》、《赵世家》 合。

〔二五〕《竹书纪年》曰:梁惠成王元年,邺师败邯 郸师於平阳。《 水经.浊漳水注》

     《竹书纪年》云:梁惠成王败邯郸之师於平阳。 《太平寰宇记》卷五五相州临漳县

案:雷学淇《竹书纪年义证》卷 三六云:「平阳乃近邺地名,盖韩以少卒夜去,而邯郸 之师亦取道於邺而归,邺之守令要而击之,故败之於平阳。《汉书.郡国志》云:『邺有平阳城。『《水经. 浊漳水注》云:『漳水又迳平阳城北。』」

〔二六〕《竹书纪年》:梁惠成王二年,齐田寿率师 伐赵,围观,观降。《水经.河水注》

     案:永乐大典本、朱谋□本皆作 「伐赵」,赵一清、戴震校本改为「伐我」。戴校云: 「案近刻讹作『赵』」,所据实今本《纪年》。《存真》、《辑校》亦从赵、戴校本作「伐我」。《订补》云 :「 案《史记.六国表》魏表:『惠王三年,齐伐我观津。』齐表:『威王十一年,伐魏取观 。』今本《纪年》与《史记》合,诸家皆据之。然《纪年》异於《史记》者甚多,似以不改字为是。」《订补 》所引《路史.国名纪》丁注,见本书附录。

〔二七〕徐广曰:《及冢纪年》:惠王二年,魏大夫 王错出奔韩也。《史记.魏世家》集解

     案:《吕氏春秋.长见》:「吴 起治西河之外,王错谮之於魏武侯。」《观表》同。《 国策.魏策一》有「王钟」,「钟」,一作「错」。前引《史记.魏世家》:「 今魏罃得王错,挟上党,固半国也。」皆当为此魏大夫 王错。错本罃党,其「出奔韩」之故未详。或说《魏世家》之「得」当训为「失」,古得失互训,则「得王错 」当为魏罃失王错,致王错挟上党半国之力降韩与罃为敌,牵合《史记》、《纪年》,文字亦扞格难通,似迂 曲。

〔二八〕《竹书纪年》曰:梁惠成王三年,郑城邢丘 。《水经.济水注》

〔二九〕《竹书纪年》:梁惠成王三年,秦子向命为 蓝君。《水经.渭水注》

     《竹书纪年》云:惠王命秦子向为蓝田君。《 太平寰宇记》卷二六雍州田县

     《竹书纪年》曰:梁惠成王命太子向为蓝田君。 《长安志》卷一六蓝田县

     案:陈逢衡《竹书纪年集证》卷 四五云:「蓝为秦地,魏不得命太子往为蓝君也。当是 『秦』与『泰』近,而『泰』又与『太』通,故《长安志》引《纪年》讹为梁惠成王命太子向耳。」《订补》 所引《路史.国名纪》己,见本书附录。

〔三0〕《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四年,河水赤於龙 门三日。《水经.河水注》

〔三一〕《竹书纪年》:梁惠成王五年,公子景贾率 师伐郑,韩明战於阳,我师败逋泽北。《 水经.济水注》

     案:《存真》、《辑校》皆作「 我师败逋」,今本《纪年》同,疑皆误读《水经注》所 致。或谓《水经注》此文上下不言有薮泽,以「泽北」属下无主名。案「逋泽」即「圃田泽」,《水经.渠水 注》云:「(渠水)历中牟县之圃田泽。」所引《纪年》亦有「入河水於甫田」、「以行圃田之水」等文(见 下),皆可为证。昔人习见《纪年》所记战役常有「败逋」之语,因改「甫」或「圃」为「逋」。圃田泽在浊 泽之北,地理亦合。

     杨守敬《水经注疏》卷八云:「 《笺》曰:谢云『阳』一作『韩』。守敬按:今本《竹 书》作战於韩。徐文靖谓《水经注》战於阳,当是濮阳,而今本战於韩,盖濮阳本卫地,至是属之韩也。余谓 郦氏所见《竹书》必是濮阳,故引证於此,若是韩字, 非其引书之旨。」是。

     雷学淇《竹书纪年义证》卷四0 云:「韩明疑即韩朋,字相似,故误。明乃韩之公族, 氏公仲名朋,相宣王者也。」《订补》亦云:「案『明』字疑为『朋』之误,韩朋见《战国策.韩策》,即公 仲,《韩非子.十过篇》作公仲朋,《史记.田敬仲完 世家》作韩凭。『凭』、『朋』声近,通。又按韩朋 见於《战国策》及《史记.韩世家》,在韩宣惠王、襄 王之时。《济水注》又引『今王七年,韩明帅师伐襄邱』。当韩宣惠王之二十一年,与《史记》、《国策》相 合,距此五十四年;《韩世家》襄王十二年,公仲尚在,则距此又六十六年,恐无此长寿。疑此『惠王五年』 或是『后五年』之误。」黄丕烈覆刻宋姚氏本《国策》作「公仲明」、「韩明」,黄氏校勘札记云:「 鲍改『明』作『朋』。」是作「朋 」者为鲍彪校注本所改。一九七三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所出帛书《战国从横家书.公仲倗谓韩王章》作「 韩傰」、「公仲倗」。

〔三二〕《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六年四月甲寅,徙 邦於大梁。《水经.渠水注》

     《汲冢纪年》曰:梁惠王九年四月甲寅,徙都大 梁也。《史记.魏世家》集解

     臣瓒曰:……《汲郡古文》云:惠王之六年,自 安邑迁於大梁。《汉书.高帝纪》注

     《纪年》以为惠王九年。《史记 .魏世家》索隐

     《汲冢纪年》云:梁惠成王九年四月甲寅,徙都 大梁。《孟子.梁惠王上》正义

     案:《水经注》所引,永乐大典 本作「徙邦」,戴震校本改「邦」为「都」,今本显王 四年亦作「邦」,所据与大典本合。(所据今本为明天一阁本,王国维《疏证》作「都」。)《史记.魏世家 》:「惠王三十一年,徙治大梁。」此说之误,昔人考辨甚明。然《纪年》所记虽可信,亦有「六年」、「九 年」之异。《存真》、《辑校》列於六年,雷学淇《考订竹书纪年》卷六列於九年。《水经注》、《 史记》集解所引皆有「四月甲寅」 之语,或据此推算,惠王六年夏正四月丙午朔,九日甲寅,与《水经注》所引合;至九年四月己未朔,是月有 甲子、甲戌、甲申而无甲寅。共和以后年历较明,《纪年》用夏正,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后序》已指出,似属 可信。现列於六年。

     惠王迁梁以后称梁,载籍仍梁、 魏并用,金文则称梁,如《梁上官鼎》(《三代吉金文 存》二.五三)、《梁廿又七年鼎》(同上三四三),所铸布币,文为「梁充釿五十二尚□」、「梁充釿金尚 □」、「梁半尚二金尚□」(见《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卷首插图六),亦皆称梁,似尚未见称魏者。

〔三三〕臣瓒曰:《汲郡古文》:梁惠王发逢忌之薮 以赐民。《汉书.地理志》注

     臣瓒案:《汲郡古文》:梁惠王废逢忌之薮以赐 民。《左传.哀公十四年》正义

     臣瓒曰:《汲郡古文》:梁惠王废逢忌之薮以赐 民。《太平御览》卷一五八州郡部

     《竹书纪年》云:梁惠王发逢忌之薮以赐民。《 舆地广记》卷五东京开封县

     案:《订补》所引《路史.国名 纪》甲注,见本书附录。《存真》列於梁惠成王六年徙 都大梁之后,作「王发蓬忌之薮以赐民」。《辑校》附於「无年世可系者」,作 「梁惠王废逢忌之薮以赐民」。今本《纪年》系於周显 王四年「徙邦於大梁」条后,《存真》据此。雷学淇《考订竹书纪年》卷六亦列於徙都大梁之后,唯雷氏以徙 都在九年,以此与迁都有关,因列入该年。现姑列於「 徙邦於大梁」条后。

     《汉书.地理志》:「(河南郡 )开封,逢池在东北,或曰宋之逢泽也。」注:「臣瓒 曰:《汲郡古文》:梁惠王发逢忌之薮以赐民,今浚仪有蓬陂忌泽是也。」雷学淇《竹书纪年义证》卷三六云 :「 逢忌之薮一名逢泽,此乃圃田之余波,被於梁城东北者,非宋之逢泽矣。《秦本纪》集解 引徐广《音义》云:『开封东北有逢泽。』正义引《括地志》云:『逢泽一名逢池,在汴州浚仪县东南十四里 。』」本条或引作「发」,或引作「废」,声同相通。

〔三四〕王劭案《纪年》云:齐桓公十一年弑其君母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索隐

     案:《存真》列於七年,《辑校 》列於八年,应在惠成王六年。

〔三五〕《纪年》云:……十二年,寺区弟思弑其君 莽安,次无颛立。《史记.越世家》索 隐

     案:《越世家》索隐引乐资云「 号曰无颛」,当出其所为《春秋后传》,亦本《纪年》 。《存真》、《辑校》列於梁惠成王六年,应为七年。《订补》所引《路史.后纪》卷一三注,见本书附录。

〔三六〕《纪年》曰:惠成王七年,雨碧於郢。《 太平御览》卷八0九珍宝部

     《纪年》曰:惠成王七年,雨碧於郢。《 广韵》卷五(二十二昔)

     案:《存真》、《辑校》所引《 路史.发挥》卷二,见本书附录。

〔三七〕《纪年》曰:梁惠成王七年,地忽长十丈有 余,高尺半。《 太平御览》卷八八0咎徵部

〔三八〕《竹书纪年》曰:梁惠成王八年,惠成王伐 邯郸,取列人。《水经.浊漳水主》

〔三九〕《竹书纪年》曰:梁惠成王八年,伐邯郸, 取肥。《水经.浊漳水注》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12 11:03:53 | 显示全部楼层
《今本竹书纪年疏证》

《疏證》除廣倉學宭叢書本外,有《遺書》本,曾兩次印布;初名《王忠愨公遺書》,所收《疏證》係鉛印本;續印名《海寧王靜安先生遺書》,係石印本。今據《遺書》兩本互校,有初印不誤而續印諸誤者,亦有續印改正者,皆擇是而從,其有兩本皆誤,或所據今本有誤為王氏所未正者,略出案語,以為說明。

  昔元和惠定宇徵君作《古文尚書考》,始取偽古文《尚書》之事實文句,一一疏其所出,而梅書之偽益明。仁和孫頤谷御復用其法,作《家語疏證》,吾鄉陳仲魚孝廉敘之曰:「是猶捕盜者之獲得真贓。」誠哉是言也。余治《竹書紀年》,既成《古本輯校》一卷,復怪今本《紀年》為後人蒐輯,其跡甚著,乃近三百年學者疑之者固多,信之者亦且過半。乃復用惠、孫二家法,一一求其所出,始知今本所載殆無一不襲他書。其不見他書者,不過百分之一,又率空洞無事實,所增加者年月而已。且其所出,本非一源,古今雜陳,矛盾斯起。既有違異,乃生調停,糾紛之因,皆可剖析。夫事實既具他書,則此書為無用;年月又多杜撰,則其說為無徵。無用無徵,則廢此書可,又此《疏證》亦不作可也。然余懼後世復有陳逢衡輩為是紛紛也,故寫而刊之,俾與《古本輯校》並行焉。丁巳孟夏,海寧王國維。   卷上黃帝軒轅氏(杜預《春秋經傳集解後序》云:「《紀年》篇起自夏、殷、周。」《晉書?束皙傳》云:「《紀年》十三篇,記夏以來。」惟《史記?魏世家》集解引和嶠云:「《紀年》起自黃帝。」)母曰附寶,見大電繞北斗樞星,光照郊野,感而孕。二十五月而生帝於壽丘。弱而能言,龍顏,有聖德,劾百神朝而使之。應龍攻蚩尤,戰虎豹熊羆四獸之力。以女魃止淫雨。天下既定,聖德光被,群瑞畢臻。有屈軼之草生於庭,佞人入朝,則草指之,是以佞人不敢進。(以上《宋書?符瑞志》。案《宋志》此節雜采《大戴?五帝德》、《春秋元命苞》、《山海經》、《史記?五帝本紀》、《帝王世紀》諸書為之,但偽為附志者,實襲《宋志》,故但引《宋志》證之,不復旁及他書,以下放此。)

  元年,帝即位,居有熊。(《白虎通?爵篇》:「黃帝有天下,號為有熊。」《史記?五帝本紀》集解:「譙周曰:黃帝,有熊國君少典之子也。」)

  初制冕服。(《易?繫辭傳》:「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士冠禮》疏引《世本》:「黃帝作冕旒。」)   二十年,景雲見。(《藝文類聚》一、《太平御覽》七十一引《春秋演孔圖》:「黃帝將興,黃雲升於堂上。」《左傳?昭十七年》疏引服虔曰:「黃帝將興,有景雲之瑞。」)

  以雲紀官。(《左氏?昭十七年傳》:「昔者黃帝氏以雲紀,故為雲師而雲名。」)

  有景雲之瑞,赤方氣與青方氣相連,赤方中有兩星,青方中有一星,凡三星,皆黃色,以天清明時見於攝提,名曰景星。帝黃服齋於宮中,坐於玄扈、洛水之上,有鳳凰集,不食生蟲,不履生草,或止帝之東園,或巢於阿閣,或鳴於庭,其雄自歌,其雌自舞。麒麟在囿,神鳥來儀,有大螻如羊,大螾如虹。帝以土氣勝,遂以土德王。(《宋書?符瑞志》。)

  五十年秋七月庚申,鳳鳥至,帝祭於洛水。(《宋書?符瑞志》「五十年秋七月庚申,天霧三日三夜」云云,均見附注,此條即隱括為之。)   庚申,天霧三日三夜,晝昏。帝問天老、力牧、容成曰:「於公何如?」天老曰:「臣聞之,國安,其主好文,則鳳凰居之。國亂,其主好武,則鳳凰去之。今鳳凰翔於東郊而樂之,其鳴音中夷則,與天相副。以是觀之,天有嚴教以賜帝,帝勿犯也。」召史卜之,龜燋。史曰:「臣不能占也,其問之聖人。」帝曰:「已問天老、力牧、容成矣。」史北面再拜曰:「龜不違聖智,故燋。」霧既降,游於洛水之上,見大魚,殺五牲以醮之,天乃甚雨,七日七夜,魚流於海,得圖書焉。《龍圖》出河,《龜書》出洛,赤文篆字,以授軒轅,接萬神於明庭,今塞門谷口是也。(《宋書?符瑞志》。)   五十九年,貫胸氏來賓,長股氏來賓。(《山海經?海外南經》注引《尸子》曰:「四夷之民有貫胸者,有深目者,有長肱者,黃帝之德常致之。」《路史?後紀》五注引「長肱」作「長股」,乃此條所本。)

  七十七年,昌意降居弱水,產帝乾荒。(《海內經》注引古本《紀年》,無年數。)

  一百年,地裂。(《開元占經》四引《尚書說》:「黃帝將亡則地裂。」)帝陟。(《戴記?五帝德》:「黃帝生而人得其利百年。」《史記?五帝本紀》集解、《類聚》十一、《御覽》七十九引《帝王世紀》:「黃帝在位百年而崩。」)   帝王之崩皆曰陟,(《韓昌黎集?黃陵廟碑》引《紀年》「帝王之崩曰陟」,不云出注中。)《書》稱「新陟王」,謂新崩也。帝以土德王,應地裂而陟。葬,群臣有左徹者,感思帝德,取衣冠几杖而廟饗之,諸侯大夫歲時朝焉。(《御覽》七十九引《抱朴子》:「《汲郡冢中竹書》言:黃帝既仙去,其臣有左徹者,削木為黃帝之像,帥諸侯朝奉之。故司空張茂先撰《博物志》亦云:黃帝仙去,其臣思戀罔極,或刻木立像而朝之,或取其衣冠而葬之,或立廟而四時祀之。」上注即本此。)

  帝摯少昊氏

  約案:帝摯少昊氏,(《左氏?昭十七年傳》:「我高祖少皞摯之立也。」)母曰女節,見星如虹,下流華渚,既而夢接意感,生少昊。帝登位,有鳳皇之瑞。(出《宋書?符瑞志》。)或曰名清,不居帝位,帥鳥師,居西方,以鳥紀官。(《逸周書?嘗麥解》:「乃命少皞清司馬鳥師,以正五帝之官,故名曰質。」《漢書?律歷志》引《帝考德》曰:「少昊曰清。」)   帝顓頊高陽氏母曰女樞,見瑤光之星貫月如虹,感己於幽房之宮,生顓頊於若水。首戴干戈,有聖德。生十年而佐少昊氏,二十而登帝位。(《宋書?符瑞志》。)

  元年,帝即位,居濮。(《左?昭十七年傳》:「衛,顓頊之虛也,故曰帝丘。」注:「衛,今濮陽縣。」《史記?五帝本紀》集解引皇甫謐曰:「顓頊都帝丘,今東郡濮陽是也。」)   十三年,初作歷象。(《漢書?藝文志》:《顓頊歷》二十一卷。)

  二十一年,作承雲之樂。(《呂氏春秋?古樂篇》:「顓頊乃命飛龍作效八風之音,命之曰承雲。」)

  三十年,帝產伯鯀,居天穆之陽。(《大荒西經》注引《竹書》曰:「顓頊產伯鯀,是維若陽,居天穆之陽。」無年。)

  七十八年,帝陟。(《史記?五帝本紀》集解、《類聚》九、《御覽》七十九引《帝王世紀》:「顓頊在位七十八年。」)   術器作亂,辛侯滅之。(《海內經》:「共工生術器。術器首方顛,是復土壤,以處江水。」《周語》注:「賈侍中云:「共工,諸侯,炎帝之後,姜姓也。顓頊氏衰,共工氏侵陵諸侯,與高辛氏爭而王也。」或云:「共工,堯時諸侯,為高辛所滅。」昭謂言為高辛所滅,安得為堯諸侯,又堯時共工,與此異也。」維案:此條實據《海內經》與《周語》注為之。)   帝嚳高辛氏生而駢齒,有聖德,初封辛侯,代高陽氏王天下。使瞽人拊鞞鼓,擊鐘磬,鳳皇鼓翼而舞。(出《宋書?符瑞志》,惟《志》無「初封辛侯」四字。)

  元年,帝即位,居亳。(《尚書序》:「湯始居亳,從先王居。」孔傳:「契父帝嚳,都亳。」《水經?穀水注》引皇甫謐曰:「帝嚳作都於亳。」)

  十六年,帝使重帥師滅有鄶。(《逸周書?史記解》:「昔有鄶君,嗇儉滅爵,損祿群臣,卑讓上下,不臨後□小弱,禁罰不行,重氏伐之,鄶君以亡。」案:重氏,蓋國名,作偽者刪「氏」字,以為重黎之重,遂繫之帝嚳時。)

  四十五年,帝錫唐侯命。

  六十三年,陟。(《御覽》八十引陶宏景云:「帝嚳在位六十三年。」《路史?後紀》九亦云:「帝六十有三載崩。」此條本之。《史記》集解、《類聚》九引《帝王世紀》則云:「帝嚳在位七十年。」《御覽》八十引又作「七十五年」。)   帝子摯立,九年而廢。(《史記》索隱引衛宏云:「摯立九年。」正義及《御覽》八十引《帝王世紀》亦云:「摯在位九年。」)

  帝堯陶唐氏母曰慶都,生於斗維之野,常有黃雲覆其上。及長,觀於三河,常有龍隨之。一旦,龍負圖而至,其文要曰:「亦受天祐。」眉八采,鬚髮長七尺二寸,面銳上豐下,足履翼宿。既而陰風四合,赤龍感之。孕十四月而生堯於丹陵,其狀如圖。及長,身長十尺,有聖德,封於唐。夢攀天而上。高辛氏衰,天下歸之。(出《宋書?符瑞志》。)

  元年丙子。(《隋書?律歷志》、《路史?後紀》十注引古本《紀年》。)

  帝即位,居冀。(《左氏?哀六年傳》引《夏書》:「惟彼陶唐,帥彼天常,有此冀方。」偽《書?五子之歌》同。)

  命羲和歷象。(《書?堯典》:「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歷象日月星辰。」)

  五年,初巡狩四岳。(《書?舜典》:「五載一巡狩。」此蓋據《舜典》推之。)

  七年,有麟。(《路史?後紀》十:「堯在位七年,麒麟游於藪澤。」案《拾遺記》一:「堯在位七十年,有鸞雛歲歲來集,麒麟游于藪澤。」《路史》本之,而訛「七十年」為「七年」。偽《紀年》遂云:「七年有麟」矣。)

  十二年,初治兵。

  十六年,渠搜氏來賓。(《書?禹貢》:「織皮、崑崙、析枝、渠搜,西戎即敘。」)

  十九年,命共工治河。(《書?堯典》:「共工方鳩○功。」鄭注:「共工,水官名。」《周語》:「昔共工棄是道也,虞于湛樂,淫失其身,欲壅防百川,墮高堙庳,以害天下。」是共工本是水官,又曾治水,故遂有先鯀治河之說。)   二十九年春,僬僥氏來朝,貢沒羽。(《類聚》十一、《御覽》八十引《帝王世紀》:「堯時,僬僥氏來貢沒羽。」)

  四十二年,景星出于翼。(《初學記》九、《御覽》八十、又八百七十二、八百九十三引《尚書?中候》:「帝堯即政七十載,景星出翼。」《論衡?是應篇》引作「堯時,景星見于軫」。《公羊傳?宣二年》疏引《春秋感精符》:「滅蒼者,翼也。」彼注云:「堯,翼星之精,在南方,其色赤。」)

  五十年,帝游于首山。(《文選?宣德皇后令》注、《御覽》八十、《路史?餘論》七引《論語比考讖》:「堯率舜游首山。」)

  乘素車玄駒。(《文選?辯命論》注、《初學記》九、又二十四、《御覽》八十引《尸子》:「君天下者,麒麟、青龍,而堯素車玄駒。」《五帝德》:「堯丹車白馬。」《五帝本紀》:「堯彤車,乘白馬。」)   五十三年,帝祭于洛。(《初學記》六、又九引《尚書?中候》:「堯率群臣東沈璧于洛。」)

  五十八年,帝使后稷放帝子朱于丹水。(《海內南經》注引古本《紀年》:「后稷放帝朱于丹水。」《史記?五帝本紀》及《高祖本紀》正義引:「后稷放帝子丹朱。」)

  六十一年,命崇伯鯀治河。(《周語》:「其在有虞,有崇伯鯀,播其淫心,稱遂共工之過。」)

  六十九年,黜崇伯鯀。(《書?堯典》:「帝曰:「咨,四岳,湯湯洪水方割,蕩蕩懷山襄陵,浩浩滔天,下民其咨,有能俾乂。」僉曰:「於,鯀哉。」帝曰:「往,欽哉。」九載績用弗成。」是鯀治水凡九載,但此實以六十九年則妄矣。)

  七十年,春正月,帝使四岳錫虞舜命。(《書?堯典》:「帝曰:「朕在位七十載,汝能庸命,巽朕位。」岳曰:「否德忝帝位。」曰:「明明揚側陋。」師錫帝曰:「有鰥在下,曰虞。」」)帝在位七十年,景星出翼,鳳皇在庭,朱草生,嘉禾秀,甘露潤,醴泉出,日月如合璧,五星如連珠。廚中自生肉,其薄如箑,搖動則風生,食物寒而不臭,名曰「箑脯」。又有草莢階而生,月朔始生一莢,月半而生十五莢,十六日以後日落一莢,及晦而盡,月小則一莢焦而不落,名曰「蓂莢」,一曰「歷莢」。洪水既平,歸功於舜,將以天下禪之,乃潔齋修壇場於河、洛,擇良日率舜等升首山,遵河渚。有五老游焉,蓋五星之精也。相謂曰:「《河圖》將來告帝以期,知我者重瞳黃姚。」五老因飛為流星,上入昴。二月辛丑昧明,禮備,至於日昃,榮光出河,休氣四塞,白雲起,回風搖,乃有龍馬銜甲,赤文綠色,緣壇而上,吐《甲圖》而去。甲似龜,背廣九尺,其圖以白玉為檢,赤玉為柙,(詩銘案:「玉」原作「土」,脫「柙」字,據林春溥《竹書紀年補證》卷一改補。「柙」,《宋書?符瑞志》作「字」。)泥以黃金,約以青繩。檢文曰:「闓色授帝舜。」言虞夏當受天命,帝乃寫其言,藏於東序。後二年二月仲辛,率群臣東沈璧於洛。禮畢,退俟,至於下昃,赤光起,元龜負書而出,背甲赤文成字,止于壇。其書言當禪舜,遂讓舜。(出《宋書?符瑞志》。)

  七十一年,帝命二女嬪于舜。(《書?堯典》:「釐降二女于媯汭,嬪于虞。」)

  七十三年春正月,舜受終于文祖。(《書?舜典》:「帝曰:「格汝舜,詢事考言,乃言底可績,三載,汝陟帝位。」舜讓于德,弗嗣,正月上日,受終于文祖。」)

  七十四年,虞舜初巡狩四岳。(《尚書大傳》:「維元祀,巡狩四嶽八伯。」鄭注:「祀,年也。元年,謂月正元日,舜假于文祖之年也。」此以為受終文祖之後一年。)

  七十五年,司空禹治河。(《書?舜典》:「伯禹作司空。」)

  七十六年,司空伐曹魏之戎,克之。(《呂氏春秋?召類篇》:「禹攻曹魏、屈驁、有扈,以行其教。」)   八十六年,司空入覲,贄用玄圭。(《書?禹貢》:「禹錫玄圭,告厥成功。」《史記?河渠書》引《夏書》:「禹抑洪水十三年。」此司空禹治河在七十五年,入覲在八十六年,蓋本之。)   八十七年,初建十有二州。(《書?舜典》:「肇十有二州。」)   八十九年,作游宮于陶。(《史記?貨殖傳》:「昔堯作游成陽。」如淳曰:「作,起也。成陽,在定陶。」)

  九十年,帝游居于陶。(《史記?五帝本紀》:「堯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   九十七年,司空巡十有二州。(《吳越春秋》四:「堯號禹曰伯禹,官曰司空,領統州伯,以巡十二部。」)

  一百年,帝陟于陶。(案《史記?五帝本紀》、《論衡?氣壽篇》、《帝王世紀》皆云:「堯在位九十八年。」然據《虞書》云:「朕在位七十載。」此堯舉舜之歲。又云:「詢事考言,乃言底可績,三載,汝陟帝位。」此舜攝政之歲。又云:「二十有八載,帝乃殂落。」此堯崩之歲。前後得一百一年。孔傳與王肅注以堯得舜試舜共在一年,故堯在位百年,此從之。)

  帝子丹朱避舜於房陵,舜讓,不克。朱遂封於房,為虞賓。三年,舜即天子之位。(《路史?後紀》十:「帝崩,虞氏國之於房,為房侯。」)

  帝舜有虞氏母曰握登,見大虹意感,而生舜於姚墟。目重瞳子,故名重華。龍顏大口,黑色,身長六尺一寸。舜父母憎舜,使其塗廩,自下焚之,舜服鳥工衣服飛去。又使浚井,自上填之以石,舜服龍工衣自傍而出。耕於歷,夢眉長與髮等,遂登庸。(出《宋書?符瑞志》,但《志》無末三字。)

  元年己未,帝即位,居冀。(《左傳?哀六年》注:「唐虞及夏皆都冀方。」)

  作大韶之樂。(《書?益稷》:「簫韶九成。」《類聚》十一、《御覽》八十引《帝王世紀》:「乃作大韶之樂。」)

  即帝位,蓂莢生於階,鳳皇巢於庭,擊石拊石,以歌九韶,百獸率舞,景星出於房,地出乘黃之馬。(出《宋書?符瑞志》。)   三年,命咎陶作刑。(《北堂書鈔》十七引《紀年》:「命咎陶作刑。」不系年世。)

  九年,西王母來朝。(《大戴禮?少間篇》:「昔舜以天德嗣堯,西王母來獻其白琯。」《類聚》十一、《御覽》八十引《雒書靈准聽》曰:「舜受終,西王母授益地圖。」《中論?爵祿篇》:「舜受終於文祖,稱曰余一人,則西王母來獻白環。」)

  西王母之來朝,獻白環、玉玦。(出《宋書?符瑞志》,但《志》無「之來朝」三字。)

  十四年,卿雲見,命禹代虞事。(此隱括下附注為說,附注出《宋書?符瑞志》,而《宋志》實本《尚書大傳》文。《書鈔》一百六十、《路史?發揮》五雜引《宋志》所引《大傳》中語,首句皆云:「惟十有四祀。」)

  在位十有四年,奏鐘石笙筦未罷,而天大雷雨,疾風發屋拔木,桴鼓播地,鐘磬亂行,舞人頓伏,樂正狂走。舜乃磬堵持衡而笑曰:「明哉,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亦乃見於鐘石笙筦乎。」乃薦禹於天,使行天子事也。於是和氣普應,慶雲興焉,若煙非煙,若雲非雲,郁郁紛紛,蕭索輪囷,百工相和而歌《卿雲》。帝乃倡之曰:「慶雲爛兮,?縵縵兮,日月光華,旦復旦兮。」群臣咸進,頓首曰:「明明上天,爛然星陳。日月光華,弘于一人。」帝乃再歌曰:「日月有常,星辰有行。四時從經,萬姓允誠。於予論樂,配天之靈。遷于聖賢,莫不咸聽。鼚乎鼓之,軒乎舞之。精華已竭,褰裳去之。」於是八風循通,慶雲叢集,蟠龍奮迅於其藏,蛟魚踴躍於其淵,龜鱉咸出其穴,遷虞而事夏。舜乃設壇於河,依堯故事。至於下昃,榮光休氣至,(詩銘案:「氣」字原脫,據趙紹祖《校補竹書紀年》卷一補。)黃龍負圖,長三十二尺,廣九尺,出於壇畔,赤文綠錯,其文言當禪禹。(出《宋書?符瑞志》。)

  十五年,帝命夏后有事于太室。(《考工記?匠人》:「夏后氏世室。」)

  十七年春二月,入學初用萬。(《夏小正》:「二月丁亥,萬舞入學。」)

  二十五年,息慎氏來朝貢弓矢。

  二十九年,帝命子義鈞封于商。(案此放古本《紀年》「放帝子朱于丹水」句為之。)

  三十年,葬后育于渭。(《漢書?地理志》:「右扶風陳倉有黃帝孫舜妻盲冢祠。」案「盲」、「育」字形相近。)   三十二年,帝命夏后總師。(偽《書?大禹謨》:「帝曰:「格汝禹,朕宅帝位,三十有三載,耄期倦于勤,汝惟不怠,總朕師。」」)遂陟方岳。

  三十三年春正月,夏后受命于神宗。(偽《書?大禹謨》:「正月朔旦,受命于神宗。」)   遂復九州。(《漢書?地理志》:「堯遭洪水,天下分絕為十二州,禹平水土,更置九州。」)

  三十五年,帝命夏后征有苗,有苗氏來朝。(偽《書?大禹謨》:「帝曰:「咨禹,惟時有苗弗率,汝徂征。」三旬,苗民逆命。七旬,有苗格。」)

  四十二年,玄都氏來朝,貢寶玉。(《逸周書?史記解》有玄都氏。)

  四十七年冬,隕霜,不殺草木。(《呂氏春秋?應同篇》:「禹之時,天先見草木秋冬不殺。」)

  四十九年,帝居于鳴條。(《孟子?離婁下》:「舜卒于鳴條。」)

  五十年,帝陟。(《書?舜典》:「五十載,陟方乃死。」)義鈞封於商,是謂商均。后育,娥皇也。鳴條有蒼梧之山,帝崩,遂葬焉,今海州。(案《隋書?地理志》:「東海郡,梁置南、北二青州,東魏改為海州。」此附注如出沈約,不當有「今海州」語。考《困學紀聞》五云:「蒼梧山在海州界。」此作偽者所本。)   帝禹夏后氏母曰修己,出行,見流星貫昴,夢接意感,既而吞神珠。修己背剖,而生禹於石紐,虎鼻大口,兩耳參鏤,首戴鉤鈴,胸有玉斗,足文履已,故名文命。長有聖德。長九尺九寸。夢自洗於河,取水飲之。又有白狐九尾之瑞。當堯之時,舜舉之。禹觀於河,有長人白面魚身,出曰:「吾河精也。」呼禹曰:「文命治水。」言訖,授禹《河圖》,言治水之事,乃退入於淵。禹治水既畢,天錫玄珪,以告成功。夏道將興,草木暢茂,青龍止於郊,祝融之神降於崇山。乃受舜禪,即天子之位。洛出龜書,是為《洪範》。(以上出《宋書?符瑞志》。)三年喪畢,都於陽城。(《孟子?萬章上》:「舜崩,三年之喪畢,禹避舜之子於陽城。」)

  元年壬子,帝即位,居冀。(《漢書?地理志》:「潁川郡陽翟」下,臣瓚曰:「《世本》:「禹都陽城。」《汲郡古文》亦云「居之」。」是古本《紀年》不云「居冀」也。今本於堯、舜、禹皆云「居冀」者,蓋以《左傳?哀六年》杜預注云:「唐、虞及夏皆都冀方。」故云然。)   頒夏時于邦國。(《戴記?禮運》:「吾得夏時焉。」《史記?夏本紀》:「孔子正夏時,學者多傳《夏小正》云。」)   二年,咎陶薨。(《史記?夏本紀》:「帝禹立而舉皋陶薦之,且授政焉,而皋陶卒。」)

  五年,巡狩,會諸侯于塗山。(《左氏?哀七年傳》:「禹合諸侯于塗山。」)   南巡狩,濟江,中流有二黃龍負舟,舟人皆懼。禹笑曰:「吾受命於天,屈力以養人。生,性也;死,命也。奚憂龍哉。」龍於是曳尾而逝。(出《宋書?符瑞志》。)

  八年春,會諸侯于會稽,殺防風氏。(《魯語》:「昔禹致群神于會稽之山,防風氏後至,禹殺而戮之。」)

  夏六月,雨金于夏邑。(《述異記》下:「先儒說,夏禹時,天雨金三日。」)

  秋八月,帝陟于會稽。(《史記?夏本紀》:「十年,帝東巡狩,至于會稽而崩。」)

  禹立四十五年。(《御覽》八十二引古本《紀年》如此。今本既云「八年,帝陟」,又云「禹立四十五年」,足見雜綜諸書,未加修正。)禹薦益於天。七年,禹崩,三年喪畢,天下歸啟。(出《孟子?萬章上》。)   帝啟元年癸亥,帝即位于夏邑。大饗諸侯于鈞臺。(《左氏?昭四年傳》:「夏啟有鈞臺之享。」)諸侯從帝歸于冀都。

  大饗諸侯于璿臺。(《文選?王元長曲水詩序》:「至如夏后,二龍載驅璿臺之上。」注引《易?歸藏》曰:「昔者夏后啟筮享神于晉之墟,作為璿臺,于水之陽。」)

  二年,費侯伯益出就國。(《晉書?束皙傳》引《紀年》:「益干啟位,啟殺之。」《史通》《疑古篇》、《雜說篇》兩引「益為后啟所誅」。此獨云「二年,費侯伯益出就國。」蓋故與古本立異。觀後附注於「伊尹自立」云「誤以攝政為真」。於「太甲殺伊尹」云「文與前後不類」,此則易其本文,彼則加以案語,蓋正文與注出於一人所蒐集也。)

  王帥師伐有扈,大戰于甘。(原注:有扈,在始平鄠縣。《尚書序》:「啟與有扈氏戰于甘之野,作《甘誓》。」《甘誓》:「大戰于甘。」原注七字《左傳?昭元年》注文。)

  六年,伯益薨,祠之。(《越絕書》:「益死之後,啟歲善犧牲以祠之。」)

  八年,帝使孟涂如巴?訟。(《海內南經》:「夏后啟之臣曰孟涂,是司神于巴,巴人請訟于孟涂之所。」)

  十年,帝巡狩,舞九韶于大穆之野。(《海外西經》;「大樂之野,夏后啟于此舞九代。一曰大遺之野。」郭注:「《大荒經》云「天穆之野」。」《大荒西經;「夏后開上三嬪于天,得《九辨》與《九歌》以下,此天穆之野,高二千仞,開焉得始歌《九招》。」郭注:「《竹書》曰:「夏后開?九韶也。」」《御覽》八十二引《帝王世紀》:「啟升後十年,舞《九韶》。」)

  十一年,放王季子武觀于西河。(原注:武觀即五觀也。觀國,今頓丘衛縣。《楚語》:「啟有五觀。」韋注:「五觀,啟子,太康昆弟也。」《墨子?非樂下》「於《武觀》曰:「啟乃淫溢康樂,野于飲食」」云云,是《武觀》乃書篇名,非人名,此以「五觀」為「武觀》,乃雜采二書為之。觀國,今頓丘衛縣,亦《左傳?昭元年》注文。)

  十五年,武觀以西河叛。(《漢書?地理志》東郡有畔觀縣。案,本畔、觀二縣,自宋本以下,皆誤以為一縣,聯綴不分。)

  彭伯壽帥師征西河,武觀來歸。(《書鈔》十三引《紀年》:「啟征西河。」《路史?後紀》十三:「既征西河。」注:「《紀年》在二十五年。」《御覽》八十二引《帝王世紀》:「啟三十五年征河西。」此系之十五年者,以此既依《路史》啟十六年陟,則不得有二十五年、三十五年也。《逸周書?嘗麥解》:「其在殷之五子,忘伯禹之命,假國無正,用胥興作亂,遂亡厥國,皇天哀禹,賜彭壽思正夏略。」)

  十六年陟。(《路史?後紀》十三:「啟在位十有六歲,年九十一。」此本之。《真誥》十五引《竹書》:「啟即位三十九年,亡年七十八。」《路史》注引《紀年》:「啟二十九年,年九十八。」與今本迥異。《御覽》八十二引《帝王世紀》:「啟在位九年。」《通鑑外紀》:「啟在位九年。」又引皇甫謐曰:「十年。」)

  帝太康元年癸未,帝即位,居斟尋。(《水經?巨洋水注》、《漢書?地理志》注、《史記?夏本紀》正義引臣瓚曰:「《汲郡古文》:「太康居斟尋。」」)

  畋于洛表。(偽《書?五子之歌》:「畋于有洛之表。」)

  羿入居斟尋。(《水經?巨洋水注》、《漢書?地理志》注、《史記?夏本紀》正義引臣瓚曰:「《汲冢古文》:「太康居斟尋,羿亦居之。」」)

  四年陟。(《帝王世紀》、《通鑑外紀》皆云「在位二十九年」。《路史?後紀》十三云「在位蓋十有九歲,失政,又十歲而死」。並與此異。)

  帝仲康元年己丑,帝即位,居斟尋。

  五年秋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新唐書?歷志》:「張說《歷議》:新歷,仲康五年癸巳歲九月庚戌朔,日蝕在房二度。」)

  命胤侯帥師征羲和。(偽《書?胤征》:「惟仲康肇位四海,胤侯命掌六師,羲和廢厥德,酒荒于厥邑,胤后承王命徂征。」)   六年,錫昆吾命作伯。(《鄭語》:「昆吾為夏伯矣。」)

  七年陟。(《通鑑外紀》:「仲康在位十三年。」《路史》注引《紹運圖》同,《年代歷》:「二十六年。」《路史?後紀》:「仲康十有八歲崩。」均與此互異。)

  世子相出居商丘,依邳侯。(原注:一作「依同姓諸侯斟灌、斟尋」。《御覽》八十二引《帝王世紀》:「乃徙商丘,依同姓諸侯斟灌氏、斟尋氏。」)

  帝相元年戊戌,帝即位,居商。(《御覽》八十二引《紀年》:「帝相即位,處商丘。」)

  征淮夷。(《御覽》八十二引《紀年》:「元年,征淮夷。」《路史?後紀》十三:「征淮、畎。」注:「淮夷、畎夷。《紀年》云:元年。」《後漢書?西羌傳》:「后相即位,乃征畎夷。」此僅采《御覽》所引。)

  二年,征風及黃夷。(《御覽》八十二及《後漢書?東夷傳》注引《紀年》:「二年,征風夷及黃夷。」《通鑑外紀》引:「二年,征黃夷。」)

  七年,于夷來賓。(《後漢書?東夷傳》注、《外紀》注、《路史?後紀》十三注均引《紀年》:「七年,于夷來賓。」)

  八年,寒浞殺羿,使其子澆居過。(見《左?襄四年傳》,但《左傳》殺羿封澆非一年事。)

  九年,相居于斟灌。(《水經?巨洋水注》、《漢書?地理志》注、《路史?後紀》十三引臣瓚曰:「《汲冢古文》:「相居斟灌。」」)

  十五年,商侯相土作乘馬。(《周禮?校人》注、《荀子?解蔽篇》注引《世本》:「相土作乘馬。」)   遂遷于商丘。(《左氏?襄九年傳》:「昔陶唐之火正閼伯居商丘,相土因之。」)

  二十年,寒浞滅戈。(《左?襄四年傳》:「寒浞處澆于戈。」)

  二十六年,寒浞使其子帥師滅斟灌。(《左?襄四年傳》:「使澆用師滅斟灌及斟尋氏。」)

  二十七年,澆伐斟鄩,大戰于濰,覆其舟,滅之。(《楚辭?天問》:「覆舟斟尋,何道取之?」)

  二十八年,寒浞使其子澆弒帝,后緡歸于有仍。(《左?哀元年傳》:「昔有過澆殺斟灌以伐斟尋,滅夏后相。后緡方娠,逃出自竇,歸于有仍,生少康焉。」)

  伯靡出奔鬲。(《左?襄四年傳》:「靡奔有鬲氏。」但《傳》次在家眾殺羿之後。)

  斟灌之墟,是為帝丘。后緡方娠,逃出自竇,歸於有仍。(三句見上。)伯靡奔有鬲氏。(見上。)   夏世子少康生。(原注:丙寅年。《左?哀元年傳》:「后緡方娠,逃出自竇,歸于有仍,生少康焉。」)

  少康自有仍奔虞。(原注:乙酉年。《左?哀元年傳》:「少康為仍牧正,澆使椒求之,逃奔有虞。」)

  伯靡自鬲帥斟鄩、斟灌之師以伐浞。(《左?襄四年傳》:「靡自有鬲氏收二國之燼以滅浞,而立少康。」)

  世子少康使汝艾伐過殺澆。(原注:甲辰年。《左?襄四年傳》:「少康滅澆于過。」又《哀元年傳》:「使女艾諜澆。」)

  伯子杼帥師滅戈。(《左?襄四年傳》:「后杼滅豷于戈。」又《哀元年傳》:「使季杼誘豷。」)

  伯靡殺寒浞。(見上。)

  少康自綸歸于夏邑。(原注:乙巳年。《左?哀元年傳》:「虞思於是妻之以二姚,而邑諸綸。」案原本小注:「寒浞自丙寅至乙巳,凡四十年。」《通鑑外紀》羿八年,浞三十二年,亦四十年。而此書附注云:「夏有王與無王,用歲四百七十一年。」去寒浞四十年,得四百三十一年,與《易緯稽覽圖》云「禹四百三十一年」合,蓋即據《稽覽圖》以定寒浞之年也。)

  明年,后緡生少康。既長,為仍牧正,惎澆,能戒之。澆使椒求之,將至仍,少康逃奔有虞,為之庖正,以除其害。虞思於是妻之以二姚,而邑諸綸。有田一成,有眾一旅,能布其德,而兆其謀,以收夏眾,撫其官職。(以上出《左?哀元年傳》。)夏之遺臣伯靡,自有鬲氏收二斟以伐浞。(見上。)浞恃澆皆康娛,日忘其惡而不為備。(出《楚辭?離騷》。)少康使汝艾諜澆。(見上。)初,浞娶純狐氏,有子早死,其婦曰女歧,寡居。澆強圉,往至其戶,陽有所求。女歧為之縫裳,共舍而宿。汝艾夜使人襲斷其首,乃女歧也。澆既多力,又善走,艾乃畋獵,放犬逐獸,因嗾澆顛隕,乃斬澆以歸于少康。(出《楚辭?天問》而又為之辭。)於是,夏眾滅浞,奉少康歸於夏邑。諸侯始聞之,立為天子,祀夏配天,不失舊物。(末二語出《左?哀元年傳》。)

  帝少康元年丙午,帝即位,諸侯來朝,賓虞公。

  二年,方夷來賓。(《後漢書?東夷傳》注引《紀年》:「少康即位,方夷來賓。」《路史?後紀》十三注同。)

  三年,復田稷。(《周語》:「昔我先王世后稷,以服事虞夏。及夏之衰,棄稷弗務,我先王不窋用失其官,而自竄于戎狄之間。」)

  后稷之後不窋失官,至是而復。(見上。)

  十一年,使商侯冥治河。(《魯語》及《祭法》:「冥勤其官。」鄭氏《祭法》注:「冥,契六世之孫也,其官玄冥,水官也。」)

  十八年,遷于原。(此因《御覽》引《紀年》有「帝宁居原」之文,故云。)

  二十一年,陟。(《通鑑外紀》:「少康在位二十一年。」《路史?後紀》十三:「在位四十有六歲。」)

  帝杼元年己巳,帝即位,居原。(《御覽》八十二引《紀年》:「帝宁居原。」《路史?後紀》十三注引「帝予居原」。)

  五年,自原遷于老丘。(《御覽》八十二引《紀年》:「自遷于老丘。」《路史?後紀》十三注引作「自原遷于老王」。)   八年,征于東海及三壽,得一狐九尾。(《海外東經》注引《汲郡竹書》:「柏杼子征于東海及三壽,得一狐九尾。」)

  十三年,商侯冥死于河。(《魯語》及《祭法》:「冥勤其官而水死。」)   十七年,陟。(《御覽》八十二引《帝王世紀》:「帝宁在位十七年。」《通鑑外紀》從之。《路史?後紀》:「二十有七歲陟。」)

  杼或作帝宁,一曰伯杼。(均見上。)杼能帥禹者也,故夏后氏報焉。(出《魯語》。)   帝芬元年戊子,帝即位。

  三年,九夷來御。(《後漢書?東夷傳》注引《紀年》:「后芬即位,三年,九夷來御。」《外紀》、《路史?後紀》引並同。)   十六年,洛伯用與河伯馮夷鬥。(《水經?洛水注》引《紀年》:「洛伯用與河伯馮夷鬥。」不云何年。)

  三十三年,封昆吾氏子于有蘇。(《鄭語》:「己姓,昆吾、蘇、顧、溫、董。」《唐書?宰相世系表》:「昆吾之子封于蘇。」)

  三十六年,作圜土。

  四十四年,陟。(《御覽》八十二引《紀年》:「后芬立四十四年。」又引《帝王世紀》:「芬在位二十六年。」《外紀》從之。《路史?後紀》十三:「二十有六歲陟。」注:「《世紀》二十八年,《紀年》四十四年,非。」)

  芬或曰芬發。

  帝芒元年壬申,帝即位,以玄珪賓于河。(《書鈔》八十九、《初學記》十三、《御覽》八十二引《紀年》:「后荒即位,元年,以玄珪賓于河。」《初學記》「珪」作「璧」,《御覽》「荒」作「芒」。)   十三年,東狩于海,獲大魚。(《書鈔》、《初學記》、《御覽》引《紀年》與「玄珪賓河」為一年事。《書鈔》「魚」作「鳥」。)

  三十三年,商侯遷于殷。(此因《山海經》引《紀年》有「殷王子亥」,故設遷殷一事。)

  五十八年,陟。(《御覽》八十二引《紀年》:「后芒陟位,五十八年。」《路史?後紀》十三注引「后芒陟,年五十八」。《外紀》:「在位十八年。」又引《帝王本紀》云「十三年」,《路史》從《外紀》。)   芒或曰帝荒。(見上。)   帝泄元年辛未,帝即位。

  十二年,殷侯子亥賓于有易,有易殺而放之。(《大荒東經》注引《竹書》:「殷王子亥賓于有易而淫焉,有易之君綿臣殺而放之。是故殷主甲微假師于河伯,以伐有易,滅之,遂殺其君綿臣也。」)

  十六年,殷侯微以河伯之師伐有易,殺其君綿臣。(見上。)

  殷侯子亥賓于有易而淫焉。有易之君綿臣殺而放之。故殷上甲微假師于河伯,以伐有易,滅之,遂殺其君綿臣。(見上。)中葉衰而上甲微復興,故商人報焉。(出《魯語》。)

  二十一年,命畎夷、白夷、玄夷、風夷、赤夷、黃夷。(《後漢書?東夷傳》注引《紀年》:「后泄二十一年,命畎夷、白夷、赤夷、玄夷、風夷、陽夷。」《外紀》及《路史?後紀》十三所引略同。)   二十五年,陟。(《路史?後紀》十三注引《紀年》作「二十一」。《御覽》八十二引《帝王世紀》:「帝泄在位十六年。」《外紀》從之,《路史?後紀》:「帝洩二十六歲陟。」注:「《世紀》同,《年代歷》十六年,《紀年》二十一,皆非。」)

  帝不降元年己亥,帝即位。

  六年,伐九苑。(《御覽》八十二引《紀年》:「不降即位,六年,伐九苑。」《路史》引同。)

  三十五年,殷滅皮氏。(《逸周書?史記解》:「信不行,義不立,則哲士凌君政,禁而生亂,皮氏以亡。」)

  五十九年,遜位于弟扃。(《御覽》八十二引《紀年》:「六十九年,其弟立,是為帝扃。」《外紀》:「帝不降,在位五十九年。」《路史?後紀》:「五十九歲,陟。」注:「《世紀》、《年代歷》同,《紀年》六十九。」)

  帝扃元年戊戌,帝即位。   十年,帝不降陟。(見上。)三代之世內禪,惟不降實有聖德。

  十八年,陟。(《御覽》八十二引《帝王世紀》:「帝扃,在位二十一年。」《外紀》、《路史》從之。)

  帝廑一名胤甲。(《御覽》八十二引《紀年》:「帝廑一名胤甲。」)

  元年己未,帝即位,居西河。(《海外東經》注、《通鑑外紀》、《路史?後紀》注、《御覽》八十二引《紀年》:「胤甲即位,居西河。」《御覽》四引「胤甲居于河西」。)

  四年,作西音。(《呂氏春秋?音初篇》:「殷整甲徙宅西河,猶思故處,實始作為西音。」此係之夏胤甲,失之。)   昆吾氏遷于許。(原注:己姓,名樊,封于衛,夏衰為伯,遷于舊許。《左?昭十二年傳》:「昔我皇祖伯父昆吾,舊許是宅。」蓋謂陸終之子昆吾,不得在胤甲時。)   八年,天有祅孽,十日並出,其年陟。(《海外東經》注、《通鑑外紀》、《路史?後紀》引《紀年》:「天有妖孽,十日並出,其年胤甲陟。」不著何年。《御覽》八十二引《帝王世紀》:「帝廑在位二十年。」《外紀》、《路史》皆從之。)   帝孔甲元年乙巳,帝即位,居西河。   廢豕韋氏,使劉累豢龍。(《左?昭二十九年傳》:「陶唐氏既衰,其後有劉累,學擾龍於豢龍氏,以事孔甲,能飲食之。夏后嘉之,賜氏曰御龍,以更豕韋之後。」)   三年,王畋于萯山。(《呂氏春秋?音初篇》:「夏后孔甲畋于東陽萯山。」)

  五年,作東音。(《呂氏春秋?音初篇》:「孔甲乃作《破斧之歌》,實始為東音。」)   七年,劉累遷于魯陽。(《左?昭二十九年傳》:「龍一雌死,潛醢以食夏后,既而使求之,懼而遷于魯縣。」杜注:「魯縣,今魯陽也。」)王好事鬼神,肆行淫亂,諸侯化之,夏政始衰。(略本《史記?夏本紀》。)田於東陽萯山,天大風晦盲,孔甲迷惑,入於民室,主人方乳,或曰:「后來見良日也,之子必大吉。」或又曰:「不勝也,之子必有殃。」孔甲聞之曰:「以為余一人子,夫誰殃之。」乃取其子以歸。既長,為斧所戕,乃作《破斧之歌》,是為東音。(《呂氏春秋?音初篇》。)劉累所畜龍一雌死,潛醢以食夏后,夏后饗之,既而使求之,懼而遷于魯陽,其後為范氏。(《左?昭二十九年傳》。)   九年,陟。(《通鑑外紀》:「孔甲在位三十一年。」《路史》注引《年代歷》同。《路史》以胤甲、孔甲為一人,云「在位四十歲」。)

  殷侯復歸于商丘。

  帝昊昊一作皋。(《左?僖三十三年傳》:「其北陵,夏后皋之墓也。」)元年庚辰,帝即位。

  使豕韋氏復國。(原注:夏衰,昆吾、豕韋相繼為伯。此因帝孔甲時廢豕韋氏,故云然。)

  三年,陟。(《御覽》八十二引《紀年》:「后昊立三年。」《通鑑外紀》、《路史?後紀》皆云「十一年」。)   帝發   一名后敬,或曰發惠。(《御覽》八十二引《紀年》:「后發一名后敬,或曰發惠。」〔詩銘案:「惠」字原脫。〕《路史?後紀》:「帝敬發,一曰惠。」注「見《紀年》」。)

  元年乙酉,帝即位。

  諸侯賓于王門,再保墉會于上池,諸夷入舞。(《書鈔》八十二引《紀年》:「后發即位,元年,諸侯賓于王門,再保墉會于上池,諸夷入舞。」又《後漢書?東夷傳》注、《御覽》七百八十、《通鑑外紀》、《路史?後紀》分引。)   七年,陟。(《通鑑外紀》:「發在位十三年。」又引《帝王本紀》云「十二年」,《路史》同。)

  泰山震。(《述異記》上:「桀時泰山山走石泣。先儒說,桀之將亡,泰山三日泣。」)

  帝癸一名桀。

  元年壬辰,帝即位,居斟鄩。(《水經?巨洋水注》、《漢書?地理志》注、《史記?夏本紀》正義引臣瓚曰:「「太康居斟尋,桀亦居之。」」)   三年,築傾宮。(《文選?吳都賦》注引《紀年》:「桀築傾宮。」)

  毀容臺。(《御覽》八十二引《尸子》:「昔夏桀之時,容臺振而掩覆。」亦見《淮南?覽冥訓》。)

  畎夷入于岐以叛。(《後漢書?西羌傳》:「后桀之亂,畎夷入居邠、岐之間。」)   六年,歧踵戎來賓。(《呂氏春秋?當染篇》:「桀染于羊辛、歧踵戎。」)

  十年,五星錯行,夜中,星隕如雨。

  地震。   伊、洛竭。(《周語》:「昔伊、洛竭而夏亡。」)   十一年,會諸侯于仍,有緡氏逃歸,遂滅有緡。(《左?昭四年傳》:「夏桀為仍之會,有緡叛之。」)

  十三年,遷于河南。(《史記?吳起列傳》:「夏桀之居,伊闕在其南,羊腸在其北。」瓚曰:「今河南城為直之。」)

  初作輦。(《後漢書?井丹傳》:「桀乘人車。」《通典》六十六:「夏氏末代制輦。」)

  十四年,扁帥師伐岷山。(原注:一作山民。《藝文類聚》八十三、《御覽》一百三十五引《紀年》:「桀伐岷山。」《御覽》八十二引作「山民」。)

  癸命扁伐山民,山民女于桀二人,曰琬,曰琰。后愛二人,女無子焉,斲其名於苕華之玉。苕是琬,華是琰,而棄其元妃於洛,曰妹喜,於傾宮飾瑤臺居之。(出《御覽》八十二引《紀年》。)

  十五年,商侯履遷于亳。(原注:成湯元年。《尚書序》:「湯始居亳。」)

  十七年,商使伊尹來朝。(《孟子?告子下》:「五就湯、五就桀者,伊尹也。」)

  二十年,伊尹歸于商及汝鳩、汝方,會于北門。(《尚書序》:「伊尹去亳適夏,既醜有夏,復歸于亳。入自北門,乃遇汝鳩、汝方,作《汝鳩》、《汝方》。」)

  二十一年,商師征有洛,克之。(《逸周書?史記解》:「昔者有洛氏宮室無常,池囿廣大,工功日進,以後更前,民不得休。農失其時,饑饉無食,成商伐之,有洛以亡。」)

  遂征荊,荊降。(《越絕書》三:「湯行仁義,敬鬼神,天下皆一心歸之。當是時,荊伯未從也,湯於是乃飾犧牛以事荊伯,乃委其誠心。」)   二十二年,商侯履來朝,命囚履于夏臺。(《史記?夏本紀》:「桀乃召湯而囚之於夏臺。」)

  二十三年,釋商侯履,諸侯遂賓于商。(《書鈔》十引《尚書大傳》:「桀無道,囚湯,後釋之,諸侯八譯來朝者六國。」)   二十六年,商滅溫。(《鄭語》:「己姓,昆吾、蘇、顧、溫、董,則夏滅之矣。」)   二十八年,昆吾氏伐商。   商會諸侯于景亳。(《昭四年左傳》:「商湯有景亳之命。」)

  遂征韋,商師取韋,遂征顧。(《詩?商頌》:「韋、顧既伐。」)

  太史令終古出奔商。(《呂氏春秋?先識篇》:「夏桀迷惑,B亂愈甚,太史令終古乃出奔如商。」《淮南?氾論訓》:「太史令終古即奔商,三年而桀亡。」此系之二十八年,本之。)

  二十九年,商師取顧。

  三日並出。(《開元占經》六引《尚書考靈耀》:「黑帝之亡,三日並照。」又引《孝經緯》:「夏時二日並出,讖曰:「桀無道,兩日照。」」)

  費伯昌出奔商。(《博物志》十:「夏桀之時,費昌之河上,見二日,在東者爛爛將起,在西者沈沈將滅,若疾雷之聲。昌問於馮夷曰:「何者為殷?何者為夏?」馮夷曰:「西夏東殷。」於是費昌徙族歸殷。」)

  冬十月,鑿山穿陵,以通于河。(《御覽》八十二引《六韜》:「桀時有瞿山之地。十月,鑿山陵,通之於河。」)

  三十年,瞿山崩。(《御覽》引《六韜》:「桀時有瞿山之地。」「地」字疑本作「崩」。)

  殺其大夫關龍逢。(《莊子?人間世》:「昔者桀殺關龍逢。」)

  商師征昆吾。(《詩?商頌》:「韋、顧既伐,昆吾、夏桀。」)

  冬,聆隧災。(《周語》:「夏之亡也,回祿信于聆隧。」)

  三十一年,商自陑征夏邑。(《尚書序》:「伊尹相湯伐桀,升自陑。」)

  克昆吾。(《詩?商頌》箋:「昆吾、夏桀同時誅也。」詳孔疏。)

  大雷雨,戰于鳴條。(《尚書序》:「遂與桀戰于鳴條之野。」)

  夏師敗績,桀出奔三朡,商師征三朡。(《尚書序》:「夏師敗績,湯遂從之,遂伐三朡。」)

  戰于郕。(《呂氏春秋?簡選篇》:「以戊子戰于郕。」)

  獲桀于焦門。(《淮南?主術訓》:「擒之焦門。」)

  放之于南巢。(《御覽》八十三引《紀年》:「湯遂滅夏,桀逃南巢氏。」偽《書?仲虺之誥》:「成湯放桀于南巢。」)

  自禹至桀十七世,有王與無王,用歲四百七十一年。(原注:始壬子,終壬戌。《御覽》八十二引《紀年》,《文選?六代論》注、《史記?夏本紀》集解分引。《路史?後紀》注引《紀年》:「并窮、寒四百七十二年。」)(案:此都數與上諸帝在位之年數不合。綜計上諸帝在位年數,則禹八年,啟十六年,太康四年,仲康七年,相二十八年,少康二十一年,杼十七年,芬四十四年,芒五十八年,泄二十五年,不降五十九年,扃十八年,廑八年,孔甲九年,昊三年,發七年,癸三十一年,凡三百七十三年。必無王之世有九十八年,然可得四百七十一年之數,則少康陟時年已百二十歲,事難徵信。又本書諸帝即位之年,各著歲名。以歲名核之,則夏后氏始壬子,終壬戌,凡四百三十一年,而寒浞四十年亦在其中。考昔人所以定寒浞為四十年者,以古本《紀年》云「夏四百七十一年」。而《漢書?律歷志》云「四百三十二歲」,《易緯?稽覽圖》云「禹四百三十一年」,差四十年,遂以此四十年為無王之世以調停之。蓋古言歷者有此說,故《通鑑外紀》云羿八年,浞三十二年,共四十年,然《外紀》用《漢志》說,以夏為四百三十二年。此書用《稽覽圖》說,以夏為四百三十一年,而無王之年仍入此中,遂與古《紀年》四百七十一年之都數不能相應。至諸帝在位年數,復與此四百三十一年之都數不合者,因作偽者復假設喪畢即位之說。故啟在位年數以歲名差之,得十九年,而本書云十六年陟,則禹崩踰三年始即位。太康在位年數以歲名差之,當得八年,而本書云太康四年陟,則啟崩踰四年始即位。其餘放此。然如芒、扃、桀三帝,又皆踰年即位,其參差無例亦甚矣。)

  殷商成湯名履。

  湯有七名而九征。(《御覽》八十三引《紀年》)放桀於南巢而還,諸侯八譯而朝者千八百國,奇肱氏以車至,乃同尊天乙履為天子,三讓,遂即天子之位。初,高辛氏之世妃曰簡狄,以春分玄鳥至之日,從帝祀郊禖,與其妹浴於玄丘之水。有玄鳥銜卵而墜之,五色甚好,二人競取,覆以玉筐。簡狄先得而吞之,遂孕。胸剖而生契。長為堯司徒,成功於民,受封於商。後十三世,生主癸。主癸之妃曰扶都,見白氣貫月,意感,以乙日生湯,號天乙。豐下銳上,皙而有髯,句身而揚聲,長九尺,臂有四肘,是為成湯。湯在亳,能修其德。伊摯將應湯命,夢乘船過日月之傍,湯乃東至於洛,觀帝堯之壇,沈璧退立,黃魚雙踴,黑鳥隨之止於壇,化為黑玉。又有黑龜,並赤文成字,言夏桀無道,成湯遂當代之。檮杌之神,見於邳山。有神牽白狼銜鉤而入商朝。金德將盛,銀自山溢。湯將奉天命放桀,夢及天而?之,遂有天下。商人後改天下之號曰殷。(出《宋書?符瑞志》。)   十八年癸亥,王即位,居亳。(《唐書?歷志》:「張說《五星議》:成湯伐桀,歲在壬戌,其明年,湯始建國為元祀。」)

  始屋夏社。(《尚書序》:「湯既勝夏,欲遷其社,不可,作《夏社》。」《郊特牲》:「是故喪國之社屋之。」)

  十九年,大旱。

  氐、羌來賓。(《詩?商頌》:「昔有成湯,自彼氐、羌,莫敢不來享,莫敢不來王。」)

  二十年,大旱。

  夏桀卒于亭山。(《荀子?解蔽篇》:「桀死于亭山。」)

  禁弦歌舞。(《書鈔》九、《類聚》八十二、《初學記》九、《御覽》三十五等引《尸子》:「湯之救旱也,弦歌鼓舞者禁之。」)

  二十一年,大旱。   鑄金幣。(《管子?輕重八》:「湯以莊山之金鑄幣,而贖民之無○賣子者。」)

  二十二年,大旱。

  二十三年,大旱。

  二十四年,大旱。   王禱于桑林,雨。(《呂氏春秋?順民篇》:「湯克夏而正天下,天大旱,五年不收,湯乃以身禱于桑林,雨乃大至。」云云,上五年連書大旱,亦本此。)

  二十五年,作《大濩樂》。(《呂氏春秋?古樂篇》:「湯乃命伊尹,作為《大濩》。」)

  初巡狩,定獻令。(《逸周書?王會解》:「湯問伊尹曰:其為四方獻令。」)

  二十七年,遷九鼎于商邑。(《左?宣三年傳》:「桀有昏德,鼎遷于商。」)

  二十九年,陟。(《御覽》八十三引《韓詩內傳》:「湯為天子十三年,百歲而崩。」《漢書?律歷志》:「成湯方即世崩沒之時,為天子用事十三年矣。商十二月乙丑朔冬至,故《書序》曰:「成湯既沒,太甲元年,使伊尹作《伊訓》。」《伊訓》曰:「惟太甲元年十有二月乙丑朔。」」據此,則自湯元年至太甲元年為十三年,湯在天子位凡十二年。)

  外丙名勝。(《御覽》八十三引《紀年》:「外丙勝居亳。」)

  元年乙亥,王即位,居亳。(見上。)

  命卿士伊尹。

  二年,陟。(《孟子?萬章上》:「外丙二年。」《史記》同。)

  仲壬名庸。

  元年丁丑,王即位,居亳,命卿士伊尹。(《春秋經傳集解後序》引《紀年》:「仲壬即位,居亳,命卿士伊尹。」《書?咸有一德》疏、《通鑑外紀》引「命」作「其」。)

  四年,陟。(《孟子?萬章上》:「仲壬四年。」《史記》同。)

  太甲名至。

  元年辛巳,王即位,居亳,命卿士伊尹。   伊尹放太甲于桐,乃自立。(《春秋後序》、《書》疏、《外紀》引《紀年》:「仲壬崩,伊尹放太甲于桐,乃自立。」)

  約按:伊尹自立,蓋誤以攝政為真爾。

  七年,王潛出自桐,殺伊尹,天大霧三日,乃立其子伊陟、伊奮,命復其父之田宅而中分之。(《春秋後序》、《書》疏、《外紀》引《紀年》:「伊尹即位,放太甲七年,太甲潛出自桐,殺伊尹,乃立其子伊陟、伊奮,命復其父之田宅而中分之。」又《書》疏及《初學記》二引《帝王世紀》:「伊尹卒,年百有餘歲,大霧三日。」)

  約按:此文與前後不類,蓋後世所益。

  十年,大饗于太廟。(《書?盤庚》:「茲余大享于先王。」)

  初祀方明。(《漢書?律歷志》:「《伊訓篇》:「維太甲元年十有二月乙丑朔,伊尹祀于先王,誕資有牧方明。」」是本元年事,此乃繫之十年。)

  十二年,陟。(《史記?魯周公世家》索隱:「案《紀年》,太甲惟得十二年。」)

  沃丁名絢。(《御覽》八十三引《紀年》:「沃丁絢即位,居亳。」)

  元年癸巳,王即位,居亳。(見上。)

  命卿士咎單。(《尚書序》:「沃丁既葬伊尹于亳,咎單遂訓伊尹事,作《沃丁》。」)

  八年,祠保衡。(《尚書》疏、《初學記》二引《帝王世紀》:「沃丁八年,伊尹卒,年百有餘歲,大霧三日。沃丁葬以天子之禮,祀以太牢,親自臨喪三年,以報大德。」)

  十九年,陟。(《通鑑外紀》:「沃丁在位二十九年。」)

  小庚(約案:《史記》作「太庚」。)

  名辨。(《御覽》八十三引《紀年》:「小庚辨即位,居亳。」)   元年壬子,王即位,居亳。(見上。)

  五年,陟。(《御覽》八十三引《史記》:「帝太庚在位二十五年崩。」《外紀》從之。案《史記》商諸帝無在位年數,蓋採他書補之,後放此。)

  小甲名高。(《御覽》八十三引《紀年》:「小甲高即位,居亳。」)

  元年丁巳,王即位,居亳。(見上。)   十七年,陟。(《御覽》八十三引《史記》:「帝小甲在位十七年。」《外紀》:「在位三十六年。」又引《帝王本紀》云:「五十七年。」)   雍己名?。(《御覽》八十三引《紀年》:「雍己?即位,居亳。」)

  元年甲戌,王即位,居亳。(見上。)

  十二年,陟。(《御覽》八十三引《史記》:「帝雍己在位十二年崩。」《外紀》:「十三年。」)

  太戊名密。

  元年丙戌,王即位,居亳。

  命卿士伊陟、臣扈。(《書?君奭》:「在大戊時則有若伊陟、臣扈,格于上帝。」)

  七年,有桑穀生于朝。(《尚書序》:「伊陟相大戊,亳有祥,桑穀共生于朝。」)

  十一年,命巫咸禱于山川。   二十六年,西戎來賓,王使王孟聘西戎。(《海外西經》注:「殷帝大戊使王孟採藥,從西王母。」)

  三十一年,命費侯中衍為車正。(《史記?秦本紀》;「大費玄孫曰孟戲中衍,鳥身人言。帝太戊聞而卜之使御,吉,遂致使御而妻之。」)

  三十五年,作寅車。(《詩?小雅?六月》傳:「殷曰寅車,先疾也。」)

  四十六年,大有年。

  五十八年,城蒲姑。

  六十一年,東九夷來賓。

  七十五年,陟。(《書?無逸》:「肆中宗之享國,七十有五年。」《御覽》八十三引《史記》:「中宗在位七十有五年崩。」)

  大戊遇祥桑,側身修行。三年之後,遠方慕明德,重譯而至者七十六國。商道復興,廟為中宗。(原注:《竹書》作「太宗」。案:《史記?殷本紀》以太甲為太宗,太戊為中宗。《御覽》八十三引《紀年》以祖乙為中宗,則大戊或有稱太宗之理。然作此注者固不能見汲冢原書,或見他書所引《紀年》有此說與?)

  仲丁名莊。

  元年辛丑,王即位,自亳遷于囂,于河上。(《御覽》八十三引《紀年》:「仲丁即位,元年,自亳遷于囂。」)

  六年,征藍夷。(《後漢書?東夷傳》注引《紀年》:「仲丁即位,征于藍夷。」)

  九年,陟。(《御覽》八十三引《紀年》:「帝仲丁在位十一年。」《外紀》同。)

  外壬名發。   元年庚戌,王即位,居囂。(《御覽》八十三引《紀年》:「外壬居囂。」)

  邳人、侁人叛。(《左?昭元年傳》:「商有姺、邳。」)

  十年,陟。(《御覽》八十三引《史記》:「帝外壬在位一十五年。」《外紀》同。)   河亶甲名整。(《御覽》八十三引《紀年》:「河亶甲整即位。」)

  元年庚申,王即位,自囂遷于相。(《御覽》八十三引《紀年》:「河亶甲整即位,自囂遷于相。」)

  三年,彭伯克邳。(《鄭語》:「大彭、豕韋為商伯矣。」)

  四年,征藍夷。(《御覽》八十三引《紀年》:「河亶甲征藍夷。」)

  五年,侁人入于班方。彭伯、韋伯伐班方,侁人來賓。(《御覽》八十三引《紀年》:「河亶甲再征班方。」)

  九年,陟。(《御覽》八十三引《史記》:「河亶甲在位九年。」《外紀》同。)

  祖乙名滕。(《御覽》八十三引《紀年》:「祖乙滕即位。」)

  元年己巳,王即位,自相遷于耿。   命彭伯、韋伯。(見上。)   二年,圮于耿。(《尚書序》:「祖乙圮於耿,作《祖乙》。」)

  自耿遷于庇。(《御覽》八十三引《紀年》:「祖乙滕即位,是為中宗,居庇。」)   三年,命卿士巫賢。(《書?君奭》:「在祖乙時則有若巫賢。」)

  八年,城庇。

  十五年,命邠侯高圉。

  十九年,陟。(《御覽》八十三引《史記》:「祖乙在位十九年。」《外紀》同。)

  祖乙之世,商道復興,廟為中宗。(原注:《史記》與《無逸》皆無之。案:《御覽》引《紀年》:「祖乙滕即位,是為中宗。」)   祖辛名旦。   元年戊子,王即位,居庇。

  十四年,陟。(《御覽》八十三引《史記》:「祖辛在位十六年。」《外紀》同。)   開甲(原注:《史記》作「沃甲」。《史記》索隱:「沃甲,《系本》作開甲也。」)   名踰。(《御覽》八十三引《紀年》:「帝開甲踰即位,居庇。」)

  元年壬寅,王即位,居庇。(見上。)

  五年,陟。(《御覽》八十三引《史記》:「沃甲在位二十五年。」《外紀》:「在位二十年。」)   祖丁名新。

  元年丁未,王即位,居庇。(《御覽》八十三引《紀年》:「祖丁即位,居庇。」)   九年,陟。(《御覽》八十三引《史記》:「祖丁在位三十二年。」《外紀》同。)

  南庚名更。(《御覽》八十三引《紀年》:「南庚更。」)

  元年丙辰,王即位,居庇。

  三年,遷于奄。(《御覽》八十三引《紀年》:「南庚更自庇遷于奄。」)

  六年,陟。(《御覽》八十三引《史記》:「南庚在位二十九年。」《外紀》同。)

  陽甲(原注:一名和甲。)

  名和。

  元年壬戌,王即位,居奄。(《御覽》八十三引《紀年》:「陽甲即位,居奄。」)

  三年,西征丹山戎。(《大荒北經》注引《竹書》曰:「和甲西征,得一丹山。」案:隸書「和」、「祖」二字形相近,和甲疑祖甲之訛。此據郭注訛字,乃有陽甲名和之說矣。)   四年,陟。(《御覽》八十三引《史記》:「陽甲在位十七年。」《外紀》「七年」,又引《帝王本紀》云:「十七年。」)

  盤庚名旬。(《御覽》八十三引《紀年》:「盤庚旬。」)   元年丙寅,王即位,居奄。

  七年,應侯來朝。(《水經?滍水注》、《漢書?地理志》注引臣瓚曰:「《汲冢古文》殷時已有應國。」)   十四年,自奄遷于北蒙,曰殷。(《御覽》八十三引《紀年》:「盤庚旬自奄遷于北蒙,曰殷。」餘見《古本紀年輯校》。)

  十五年,營殷邑。

  十九年,命邠侯亞圉。

  二十八年,陟。(《御覽》八十三引《史記》:「盤庚在位二十八年。」《外紀》同。)

  小辛名頌。(《御覽》八十三引《紀年》:「小辛頌即位,居殷。」)

  元年甲午,王即位,居殷。(見上。)

  三年,陟。(《御覽》八十三引《史記》:「小辛在位二十一年。」《外紀》同。)

  小乙名歛。(《御覽》八十三引《紀年》:「小乙歛即位,居殷。」)

  元年丁酉,王即位,居殷。(見上。)   六年,命世子武丁居于河,學于甘盤。(《書?無逸》:「其在高宗,舊勞于外。」偽《書?說命》:「余小子舊學于甘盤,既乃遯于荒野,入宅于河。」)

  十年,陟。(《御覽》八十三引《史記》:「小乙在位二十八年。」《外紀》:「二十一年。」)

  武丁名昭。

  元年丁未,王即位,居殷。

  命卿士甘盤。(《書?君奭》:「在武丁時則有若甘盤。」)   三年,夢求傅說,得之。(《尚書序》:「高宗夢得說。」偽《書?說命》:「王宅憂,亮陰三祀。既免喪,其惟弗言,曰:夢帝賚予良弼,其代予言。」)   六年,命卿士傅說。

  視學養老。(《王制》:「凡養老,殷人以食禮。」又「殷人養國老于右學,養庶老于左學」。又「殷人縞衣而養老」。)

  十二年,報祀上甲微。(《魯語》:「上甲微能帥契者也,商人報焉。」《孔叢子?論書篇》:「《書》曰:「惟高宗報上甲微。」」)

  二十五年,王子孝己卒于野。(《尸子》:「殷高宗之子曰孝己。其母早死,高宗惑後妻言,放之而死。」)

  二十九年,肜祭太廟,有雉來。(《尚書序》:「高宗祭成湯,有飛雉升鼎耳而雊。祖己訓諸王,作《高宗肜日》。」)

  三十二年,伐鬼方。(《易?下經》:「高宗伐鬼方。」)

  次于荊。(《詩?商頌》:「撻彼殷武,奮伐荊楚。」)

  三十四年,王師克鬼方。(《易?下經》:「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

  氐、羌來賓。   四十三年,王師滅大彭。(《鄭語》:「彭姓,彭祖、豕韋、諸稽,則商滅之矣。」)   五十年,征豕韋,克之。(見上。)   五十九年,陟。(古文《尚書?無逸》:「肆高宗之享國五十有九年。」《御覽》八十三引《帝王世紀》:「武丁在位五十九年。」此從之。《隸釋》錄漢石經:「肆高宗之享國百年。」)   王,殷之大仁也。(《漢書?賈捐之傳》。)力行王道,不敢荒寧,嘉靖殷邦,至于小大,無時或怨。(四語出《書?無逸》。)是時輿地東不過江黃,西不過氐、羌,南不過荊蠻,北不過朔方,而頌聲作。(《漢書?賈捐之傳》。)禮廢而復起,廟為高宗。

  祖庚名曜。(《御覽》八十三引《紀年》:「祖庚曜居殷。」)

  元年丙午,王即位,居殷,作《高宗之訓》。(見上。)

  十一年,陟。(《御覽》八十三引《史記》:「祖庚在位七年。」《外紀》同。)

  祖甲(原注:《國語》作帝甲。)

  名載。(《御覽》八十三引《紀年》:「帝祖甲載居殷。」)

  元年丁巳,王即位,居殷。(見上。)   十二年,征西戎。   冬,王返自西戎。(原注:祖甲西征,得一丹山。案:此《大荒北經》注引《竹書》。「祖甲」原注作「和甲」。)   十三年,西戎來賓。

  命邠侯組紺。

  二十四年,重作湯刑。(左?昭五年傳》:「商有亂政而作湯刑。」)

  二十七年,命王子囂、王子良。(《西京雜記》:「霍將軍妻產二子,疑所為兄弟。霍光聞之,答書曰:「昔殷王祖甲,一產二子,曰囂曰良。」」)

  三十三年,陟。(《書?無逸》:「肆祖甲之享國三十有三年。」案:昔人多以祖甲為太甲,鄭玄以為武丁子帝甲。《御覽》八十三引《史記》:「祖甲在位十六年。」《外紀》同。)

  王舊在野,及即位,知小人之依,能保惠庶民,不侮鰥寡。(《書?無逸》。)迨其末也,繁刑以攜遠,殷道復衰。(原注:《國語》曰:「玄王勤商,十有四世,帝甲亂之,七世而隕。」)

  馮辛(原注:《史記》作廩辛。《漢書?古今人表》亦作馮辛。)   名先。(《御覽》八十三引《紀年》:「馮辛先居殷。」)

  元年庚寅,王即位,居殷。(見上。)

  四年,陟。(《御覽》八十三引《史記》:「廩辛在位六年。」《外紀》同。)   庚丁名囂。

  元年甲午,王即位,居殷。(《御覽》八十三引《紀年》:「庚丁居殷。」)

  八年,陟。(《御覽》八十四引《史記》:「庚丁在位三十一年。」《外紀》:「六年。」又《帝王本紀》云:「二十三年。」)

  武乙名瞿。   元年壬寅,王即位,居殷。(《御覽》八十三引《紀年》:「武乙即位,居殷。」)

  邠遷于岐周。(《孟子?梁惠王下》:「太王去邠,踰梁山,邑于岐山之下居焉。」)

  三年,自殷遷于河北。(《史記?殷本紀》:「武乙立,殷復去亳遷河北。」案:《正義》引《紀年》:「自盤庚遷殷,至紂之滅,更不遷都。」此妄取《史記》亂之。)   命周公亶父賜以岐邑。

  十五年,自河北遷于沬。(《史記?周本紀》正義引《帝王世紀》:「帝乙復濟河北,徙朝歌。」)

  二十一年,周公亶父薨。   二十四年,周師伐程,戰于畢,克之。(《逸周書?史記解》:「昔有畢程氏,損祿增爵,群臣貌匱,比而戾民,畢程氏以亡。」)

  三十年,周師伐義渠,乃獲其君以歸。(《逸周書?史記解》:「昔者義渠氏有兩子,異母皆重,君疾,大臣分黨而爭,義渠以亡。」)   三十四年,周公季歷來朝,王賜地三十里,玉十?,馬十匹。(《御覽》八十三引《紀年》:「武乙三十四年,周王季歷來朝,武乙賜地三十里,玉十?,馬八匹。」)

  三十五年,周公季歷伐西落鬼戎。(《後漢書?西羌傳》注引《紀年》:「武乙三十五年,周王季伐西落鬼戎,俘其二十翟王。」)

  王畋于河、渭,暴雷震死。(《史記?殷本紀》:「武乙獵于河、渭之間,暴雷震死。」《外紀》:「武乙在位三年。」又云:「《竹書紀年》:「武乙三十五年,周俘狄王。」與《帝王本紀》不同。然則三年者,《帝王本紀》說也。」)

  文丁(原注:《史記》作大丁,非。案:《後漢書?西羌傳》注、《太平御覽》、《通鑑外紀》引《紀年》皆作「大丁」。惟《北堂書鈔》四十一引《紀年》作「文丁」。《御覽》八十三引《帝王世紀》「文丁一曰大丁」。)名托。

  元年丁丑,王即位,居殷。(原注:自沬歸殷邑。)   二年,周公季歷伐燕京之戎,敗績。(《後漢書?西羌傳》注引《紀年》:「太丁二年,周人伐燕京之戎,周師大敗。」)   三年,洹水一日三絕。(《御覽》八十三引《紀年》:「太丁三年,洹水一日三絕。」)

  四年,周公季歷伐余無之戎,克之,命為牧師。(《後漢書?西羌傳》注引《紀年》:「太丁四年,周人伐余無之戎,克之。周王季命為殷牧師。」)   五年,周作程邑。(《路史?國名紀》:「程,王季之居。」)

  七年,周公季歷伐始呼之戎,克之。(《後漢書?西羌傳》注引《紀年》:「太丁七年,周人伐始呼之戎,克之。」)   十一年,周公季歷伐翳徒之戎,獲其三大夫,來獻捷。(《後漢書?西羌傳》注引《紀年》:「十一年,周人伐翳徒之戎,捷其三大夫。」《外紀》引作「十三年」。)

  王殺季歷。(《晉書?束皙傳》、《史通》《疑古篇》、《雜說篇》引《紀年》:「文丁殺季歷。」《書鈔》四十一引「文丁殺周王」云云。)王嘉季歷之功,錫之圭瓚、秬鬯,九命為伯,既而執諸塞庫。季歷困而死,因謂文丁殺季歷。(原注:執王季于塞庫,羈文王于玉門,鬱尼之情,辭以作歌,其傳久矣。案:庚信《齊王憲碑》:「囚箕子于塞庫,羈文王于玉門。」)

  十二年,(原注:周文王元年。)有鳳集于岐山。(《周語》:「周之興也,鸑鷟鳴于岐山。」)

  十三年,陟。(《御覽》八十三引《史記》:「太丁在位三年。」《外紀》同。)

  帝乙名羨。

  元年庚寅,王即位,居殷。(《御覽》八十三引《紀年》:「帝乙居殷。」)

  三年,王命南仲西拒昆夷,城朔方。(《詩?小雅》:「王命南仲,往城于方。」傳:「王,殷王也。」)

  夏六月,周地震。(《呂氏春秋?制樂篇》:「周文王立國八年,歲六月,文王寢疾,五日而地動,東西南北,不出國郊。」)

  九年,陟。(《御覽》八十三引《帝王世紀》:「帝乙在位三十七年。」《外紀》同。)

  帝辛名受。(原注:即紂也,曰受辛。)   元年己亥,王即位,居殷。(《御覽》八十三引《紀年》:「帝辛受居殷。」)

  命九侯、周侯、邘侯。(原注:周侯為西伯昌。《史記?殷本紀》:「以西伯、九侯、鄂侯為三公。」徐廣曰:「「鄂」一作「邘」。」)

  三年,有雀生鸇。(《說苑?敬慎篇》:「昔者殷王帝辛之時,爵生鳶于城之隅。」)

  四年,大蒐于黎。(《左?昭四年傳》:「商紂為黎之蒐,東夷叛之。」)   作炮烙之刑。(《史記?殷本紀》:「乃重辟刑,有炮烙之法。」)

  五年夏,築南單之臺。

  雨土于亳。(《墨子?非攻下》:「還至于商王紂,天不序其德,祀用失時,兼夜中,十日,雨土于薄。」)

  六年,西伯初禴于畢。(《唐書?歷志》:「至紂六祀,周文王初禴于畢。」)   九年,王師伐有蘇,獲妲己以歸。(《晉語》:「殷辛伐有蘇,有蘇氏以妲己女焉。」)

  作瓊室,立玉門。(《文選》《東京賦》、《吳都賦》注引《紀年》:「殷紂作瓊室,立玉門。」)

  十年夏六月,王畋于西郊。(《御覽》八十三引《帝王世紀》:「紂六月,發民獵于西土。」)

  十七年,西伯伐翟。

  冬,王游于淇。(《水經?淇水注》:「老人晨將渡淇,而沈吟難濟。紂問其故,左右曰:「老者髓不實,故晨寒也。」紂乃于此斮脛而視髓也。」)

  二十一年春正月,諸侯朝周。

  伯夷、叔齊自孤竹歸于周。(《史記?伯夷列傳》:「伯夷、叔齊聞西伯昌善養老,盍往歸焉。」)

  二十二年冬,大蒐于渭。

  二十三年,囚西伯于羑里。(《史記?殷本紀》:「紂囚西伯羑里。」)   二十九年,釋西伯,諸侯逆西伯,歸于程。(《左?襄三十一年》:「紂囚文王七年,諸侯皆從之囚。紂于是乎懼而歸之。」《逸周書?程寤解》:「文王去商在程。」)

  三十年春三月,西伯率諸侯入貢。(《左?襄四年傳》:「文王率商之叛國以事紂。」)

  三十一年,西伯治兵于畢,得呂尚以為師。(《史記?齊太公世家》:「西伯獵,遇太公望于渭之陽,立為師。」)

  三十二年,五星聚于房。(《文選?始出尚書省詩》注、《褚淵碑》注、《安陸昭王碑》注、《類聚》十、《御覽》五引《春秋元命苞》:「殷紂之時,五星聚于房。」)

  有赤烏集于周社。(《墨子?非攻下》:「赤烏銜珪,降周之岐社,曰天命周文王,伐殷有國。」)

  密人侵阮,西伯帥師伐密。(《詩?大雅》:「密人不恭,敢拒大邦。侵阮徂共,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旅。」)

  三十三年,密人降于周師,遂遷于程。(《逸周書?大匡解》:「惟周王宅程。」)

  王錫命西伯,得專征伐。(《史記?殷本紀》:「乃赦西伯,賜之弓矢、斧鉞,得專征伐。」)

  約案:文王受命九年,大統未集,蓋得專征伐,受命自此年始。   三十四年,周師取耆及邘,遂伐崇,崇人降。(《史記?周本紀》:「受命,明年伐犬戎,明年伐密須,明年敗耆國,明年伐邘,明年伐崇侯虎,而作豐邑。明年,西伯崩。」《左?襄三十一年》正義:「《尚書大傳》:文王一年質虞、芮,二年伐于,三年伐密須,四年伐畎夷,紂乃囚之。」《文王世子》正義引《大傳》:「五年,文王出,則克耆。六年,伐崇,則稱王。」二說不同,此本《大傳》及《史記》,而繫年又異。)   冬十二月,昆夷侵周。(《詩?采薇》正義引《帝王世紀》:「文王受命四年春正月丙子,昆夷侵周,一日三至周之東門。」此在受命三年冬十二月,蓋以殷正差之也。)

  三十五年,周大饑。(《逸周書?大匡解》:「惟周王宅程三年,遭天之大荒。」)

  西伯自程遷于豐。(《詩?大雅》:「既伐于崇,作邑于豐。」)

  三十六年春正月,諸侯朝于周,遂伐昆夷。(《尚書大傳》:「四年,伐畎夷。」)

  西伯使世子發營鎬。(《詩?大雅》:「考卜維王,宅是鎬京。維龜正之,武王成之。」)

  三十七年,周作辟雍。(《詩?大雅》;「鎬京辟雍。」)

  三十九年,大夫辛甲出奔周。(《史記?周本紀》;「辛甲大夫之徒,皆往歸焉。」)   四十年,周作靈臺。(《詩?大雅》:「經始靈臺。」)

  王使膠鬲求玉于周。(《韓非子?喻老》:「周有玉版,紂令膠鬲索之,文王不與。」)

  四十一年春三月,西伯昌薨。(原注:周文王葬畢,畢西于豐三十里。《漢書?劉向傳》:「文王、周公葬于畢。」注:「臣瓚曰:「《汲郡古文》:畢西于豐三十里。」」)

  四十二年,(原注:周武王元年。)西伯發受丹書于呂尚。(《大戴禮記》:「武王踐○三日,召師尚父而問焉。曰「昔黃帝、顓頊之道存乎?」師尚父曰:「在丹書。」」)

  有女子化為丈夫。(《墨子?非攻下》:「時有女為男。」)

  四十三年春,大閱。   嶢山崩。(《淮南?俶真訓》:「逮至殷紂,嶢山崩,三川涸。」又《覽冥訓》:「嶢山崩而薄落之水涸。」)

  四十四年,西伯發伐黎。(《書?西伯戡黎》。)

  四十七年,內史向摯出奔周。(《呂氏春秋?先識覽》:「殷內史向摯見紂之愈亂迷惑也,於是載其圖法,出亡之周。」)

  四十八年,夷羊見。(《周語》:「商之亡也,夷羊在牧。」)

  二日並見。(《通鑑外紀》:「紂即位以來,兩日見。」)

  五十一年冬十一月戊子,周師渡孟津而還。(《尚書序》:「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一月戊午,師渡孟津。」)

  王囚箕子,殺王子比干,微子出奔。(《論語》:「微子去之,箕子為之奴,比干諫而死。」)

  五十二年庚寅,周始伐殷。(《唐書?歷志》引《紀年》:「武王十一年庚寅,周始伐商。」)

  秋,周師次于鮮原。(《逸周書?和寤解》:「王乃出圖商,至于鮮原。」)

  冬十有二月,周師有事于上帝。庸、蜀、羌、髳、微、盧、彭、濮從周師伐殷。(原注:伐殷至邢丘,更名邢丘曰懷。偽《書?武成》:「底商之罪,告于皇天后土。」《書?牧誓》:「及庸、蜀、羌、髳、微、盧、彭、濮人。」原注十六字見《韓詩外傳》三。)

  湯滅夏以至于受,二十九王,用歲四百九十六年。(原注:始癸亥,終戊寅。《史記?殷本紀》集解引《紀年》,《文選?六代論》注、《通鑑外紀》分引。原注「戊寅」乃「庚寅」之訛。案:自癸亥至庚寅,實五百八年,而以諸帝積年計之亦同,並與都數不合。蓋以湯元年為癸亥,本於《唐書?歷志》張說《歷議》,而以周始伐商為庚寅,則本《歷議》所引《紀年》,二者本不同源,無怪與古《紀年》積年不合也。原注見其不合,乃改為戊寅,然不免與本書諸帝積年及歲名相齟齬。蓋書與注亦非盡出一人之手,或雖出一手,而前後未照也。古《紀年》「用歲四百九十六年」,與《易緯?稽覽圖》同。)

  卷下周武王名發。初,高辛氏之世妃曰姜嫄,助祭郊禖,見大人跡履之,當時歆如有人道感己,遂有身而生男。以為不祥,棄之阨巷,羊牛避而不踐;又送之山林之中,會伐林者薦覆之;〔詩銘案:「薦覆之」三字原脫,趙紹祖《竹書紀年校補》卷二據《宋書?符瑞志》補。〕又取而置寒冰上,大鳥以一翼籍覆之。姜嫄以為異,乃收養焉,名之曰棄。枝頤有異相。長為堯稷官,有功於民。后稷之孫曰公劉,有德,諸侯皆以天子之禮待之。初,黃帝之世讖言曰:「西北為王,期在甲子,昌制命,發行誅,旦行道。」及公劉之後,十三世而生季歷。季歷之十年,飛龍盈於殷之牧野,此蓋聖人在下位將起之符也。季歷之妃曰太任,夢長人感己,溲於豕牢而生昌,是為周文王。龍顏虎肩,身長十尺,胸有四乳。太王曰:「吾世當有興者,其在昌乎!」季歷之兄曰太伯,知天命在昌,適越,終身不反,弟仲雍從之,故季歷為嗣以及昌。昌為西伯,作邑于豐。文王之妃曰太姒,夢商庭生棘,太子發植梓樹于闕間,化為松柏棫柞。以告文王,文王幣率群臣,與發並拜吉夢。季秋之甲子,赤爵銜書及豐,置于昌戶。昌拜稽首受,其文要曰:「姬昌蒼帝子,亡殷者紂王。」將畋,史編卜之曰:「將大獲,非熊非羆,天遣太師以佐昌。臣太祖史疇為禹卜畋,得皋陶,其兆類此。」至于磻溪之水,呂尚釣於涯,王下趨拜曰:「望公七年,乃今見光景於斯。」尚立變名答曰:「望釣得玉璜,其文要曰:「姬受命,昌來提,撰爾洛鈐報在齊。」」尚出遊,見赤人自洛出,授尚書:「命曰呂,佐昌者子。」文王夢日月著其身,又鸑鷟鳴於岐山。孟春六旬,五緯聚房。後有鳳皇銜書,遊文王之都。書又曰:「殷帝無道,虐亂天下。星命已移,不得復久。靈祇遠離,百神吹去。五星聚房,昭理四海。」文王既沒,太子發代立,是為武王。武王駢齒望羊。將伐紂,至於孟津,八百諸侯,不期而會,咸曰:「紂可伐矣。」武王不從。及紂殺比干,囚箕子,微子去之,乃伐紂。渡孟津,中流,白魚躍入王舟。王俯取魚,長三尺,目下有赤文成字,言紂可伐。王寫以世字,魚文消。燔魚以告天。有火自天止于王屋,流為赤烏,烏銜穀焉。穀者,紀后稷之德;火者,燔魚以告天,天火流下,應以吉也。遂東伐紂,勝於牧野,兵不血刃,而天下歸之。乃封呂尚於齊。周德既隆,草木茂盛,蒿堪為宮室,因名蒿室。既有天下,遂都於鎬。(以上除首二字,末八字,皆出《宋書?符瑞志》。)   十二年辛卯,王率西夷諸侯伐殷,敗之于坶野。(《水經?清水注》引《紀年》:「王率西夷諸侯伐殷,敗之于坶野。」)

  王親禽受於南單之臺,遂分天之明。(《水經?淇水注》引《紀年》:「王親禽帝受辛于南單之臺,遂分天之明。」《初學記》二十四引:「王親禽受于南單之臺。」)

  立受子祿父,是為武庚。(《史記?殷本紀》:「封紂子武庚祿父,以續殷祀。」)

  夏四月,王歸于豐,饗于太廟。(《漢書?律歷志》逸書《武成》:「惟四月既旁生霸,粵六日庚戌,武王燎于周廟。」偽書《武成》:「厥四月哉生明,王來自商,至于豐。丁未,祀于周廟。」)

  命監殷。(《逸周書?作雒解》:「武王克殷,乃立王子祿父,俾守商祀。建管叔于東,建蔡叔、霍叔于殷,俾監殷臣。」)

  遂狩于管。(《逸周書?大匡解》、又《文政解》:「惟十有三祀,王在管。」)

  作《大武樂》。(《呂氏春秋?古樂篇》:「武王乃命周公,作為《大武》。」)   十三年,巢伯來賓。(《尚書序》:「巢伯來朝,芮伯作《旅巢命》。」)   薦殷于太廟。(《逸周書?世俘解》:「辛亥,薦俘殷王鼎。癸丑,薦殷俘王士百人。」案:此是克殷年事。)

  遂大封諸侯。(《尚書序》:「武王既勝殷,邦諸侯。」)

  秋,大有年。(《詩?周頌》:「綏萬邦,屢豐年。」)

  十四年,王有疾,周文公禱於壇墠,作《金縢》。(《書?金縢》:「既克商二年,王有疾,弗豫。」序:「周公作《金縢》。」)

  十五年,肅慎氏來賓。(《魯語》:「昔武王克商,通道於九夷八蠻,肅慎氏貢楛矢、石弩。」)

  初狩方岳,誥于沬邑。(《書?酒誥》:「王若曰:明大命于妹邦。」)

  冬,遷九鼎于洛。(《左?桓二年傳》:「武王克商,遷九鼎于洛邑。」)

  十六年,箕子來朝。(《史記?宋微子世家》:「其後箕子朝周。」)

  秋,王師滅蒲姑。(《左?昭九年傳》:「及武王克商,蒲姑、商奄我東土也。」)

  十七年,命王世子誦于東宮。(《逸周書?武儆解》:「惟十有二祀四月,王告夢。丙辰,出金枝郊寶開和細書,命詔周公旦立後嗣,屬小子誦文及寶典。」)

  冬十有二月,王陟,年九十四。(《史記?周本紀》集解:「皇甫謐曰:武王定位元年,歲在乙酉。六年庚寅崩。」《逸周書?作雒解》:「武王克殷既歸,乃歲十二月崩鎬。」《御覽》八十四引《帝王世紀》:「十年冬,王崩于鎬,時年九十三歲。」《路史?發揮》四:「案《竹書紀年》武王年五十四。」)

  成王名誦。(《逸周書?武儆解》:「屬小子誦。」《史記?周本紀》:「武王崩,太子誦代立。」)

  元年丁酉春正月,王即位,命冢宰周文公總百官。(《史記?周本紀》:「成王少,周公乃攝行政當國。」)

  庚午,周公誥諸侯于皇門。(《逸周書?皇門解》:「惟正月庚午,周公格左閎門,會群臣。」)

  夏六月,葬武王于畢。(《逸周書?作雒解》:「元年夏六月,葬武王于畢。」)

  秋,王加元服。(《大戴禮記?公冠篇》:「成王冠。」)

  武庚以殷叛。(《史記?周本紀》:「周公乃攝行政當國,管叔、蔡叔群弟疑周公,與武庚作亂叛周。」)

  周文公出居于東。(《書?金縢》:「周公居東。」)   二年,奄人、徐人及淮夷入于邶以叛。(《逸周書?作雒解》:「周公立相天子,三叔及殷東徐、奄及熊盈以略。」)

  秋,大雷電以風,王逆周文公于郊。(《書?金縢》:「秋大熟,未穫,天大雷電以風。王曰:「今天動威以彰周公之德,惟朕小子其新逆。」王出郊。」)   遂伐殷。(《尚書序》:「周公相成王,將黜殷,作《大誥》。」)

  三年,王師滅殷,殺武庚祿父。(《逸周書?作雒解》:「二年,又作師旅,臨衛政殷,殷大震潰,降辟三叔,王子祿父北奔。」)   遷殷民于衛。(《尚書序》:「成王以殷餘民封康叔。」《左?定四年傳》:「分康叔以殷民七族。」)

  遂伐奄。(《孟子?滕文公下》:「伐奄,三年討其君。」)

  滅蒲始。(原注:姑與四國作亂,故周文公伐之。《漢書?地理志》:「薄姑氏與四國共作亂,成王滅之。」)

  四年春正月,初朝于廟。(《詩序》:「《閔予小子》,嗣王朝于廟也。」)

  夏四月,初嘗麥。(《逸周書?嘗麥解》;「惟四年孟夏,王乃嘗麥于大祖。」)   王師伐淮夷,遂入奄。(《尚書序》;「成王東伐淮夷,遂踐奄,作《成王政》。」)

  五年春正月,王在奄,遷其君于蒲姑。(《尚書序》:「成王既踐奄,將遷其君于蒲姑。」)

  夏五月,王至自奄。(《書?多方》:「惟五月丁亥,王來自奄,至于宗周。」)

  遷殷民于洛邑。(《尚書序》:「成周既成,遷殷頑民。」)

  遂營成周。(《尚書大傳》:「五年,營成周。」)

  六年,大蒐于岐陽。(《左?昭四年傳》:「成有岐陽之蒐。」)

  七年,周公復政于王。(《明堂位》:「七年,致政于成王。」《尚書大傳》:「七年,致政成王。」)   春二月,王如豐。(《書?召誥》:「惟二月既望,越六日乙未,王朝步自周,則至于豐。」)

  三月,召康公如洛度邑。(《書?召誥》:「越若來三月,惟丙午朏,越三日戊申,太保朝至于洛,卜宅,厥既得卜,則經營。」)

  甲子,周文公誥多士于成周,遂城東都。(《書?召誥》:「甲子,周公乃朝用書命庶殷:侯、甸、男、邦伯。厥既命殷庶,庶殷丕作。」又《多士》:「惟三月,周公初于新邑洛,用告商王士。」)

  王如東都,諸侯來朝。(《書?洛誥》:「孺子來相宅。」又云:「汝其敬識百辟享。」)   冬,王歸自東都。(《書?洛誥》:「戊辰,王在新邑,在十有二月,惟周公誕保文武受命,惟七年。」歷家皆以戊辰為十二月晦,此云「冬王歸自東都」者,蓋偽此書者以古《紀年》用夏正,故云爾也。)

  立高圉廟。(《魯語》:「高圉大王能帥稷者也,周人報焉。」)

  八年春正月,王初蒞阼親政。(《文王世子》:「成王幼,不能?阼。」)

  命魯侯禽父、齊侯伋遷庶殷于魯。(《左?定四年傳》:「分魯公以殷民六族。」)

  作「象舞」。(《呂氏春秋?古樂篇》:「商人服象,為虐于東夷,周公遂以師逐之,至于江南,乃為「三象」以彰其德。」)

  冬十月,王師滅唐,遷其民于杜。(《左?襄二十四年傳》:「在周為唐杜氏。」又《昭元年傳》:「及成王滅唐。」)

  九年春正月,有事于太廟,初用「勺」。(《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質文篇》:「周公輔成王,作「汋樂」以奉天。」)

  肅慎氏來朝,王使榮伯錫肅慎氏命。(《尚書序》:「成王既伐東夷,息慎來賀,王俾榮伯作《賄息慎之命》。」)

  十年,王命唐叔虞為侯。(《左?昭元年傳》:「及成王滅唐而封大叔焉。」)

  越裳氏來朝。(《尚書大傳》:「成王之時,越裳重譯而來朝。」)

  周文公出居于豐。(《通鑑外紀》:「周公歸政,三年之後老于豐。」)

  十一年春正月,王如豐。

  唐叔獻嘉禾,王命唐叔歸禾于周文公。(《尚書序》:「唐叔得禾,異畝同穎,獻諸天子,王命唐叔歸周公于東,作《歸禾》。周公既得命禾,旅天子之命,作《嘉禾》。」)   王命周平公治東都。(《尚書序》:「周公既沒,命君陳分正東郊成周,作《君陳》。」)

  約案:周平公即君陳,周公之子,伯禽之弟。

  十二年,王師、燕師城韓。(《詩?大雅》:「溥彼韓城,燕師所完。」)

  王錫韓侯命。(《左?僖二十四年傳》:「邘、晉、應、韓,武之穆也。」)   十三年,王師會齊侯、魯侯伐戎。

  夏六月,魯大禘于周公廟。(《明堂位》:「季夏六月,以禘禮祀周公于太廟。」)

  十四年,秦師圍曲城,克之。(「秦」,孫之騄本作「齊」。《晏子春秋?內篇諫下第二》:「丁公伐曲沃,勝之。」《類聚》二十四引作「丁公伐曲城」。)

  冬,洛邑告成。

  十八年春正月,王如洛邑定鼎。(《左?宣三年傳》:「成王定鼎于郟鄏。」)鳳皇見,遂有事于河。(《宋書?符瑞志》,見下附注。)

  武王沒,成王少,周公旦攝政七年。制禮作樂,神鳥鳳皇見,蓂莢生,乃與成王觀于河、洛,沈璧。禮畢,王退俟。至于日昃,榮光並出幕河,青雲浮至,青龍臨壇,銜玄甲之圖,坐之而去。禮於洛,亦如之。玄龜青龍蒼光止於壇,背甲刻書,赤文成字,周公援筆以世文寫之。書成文消,龜隨甲而去。其言自周公訖於秦、漢盛衰之符。麒麟游苑,鳳皇翔庭,成王援琴而歌曰:「鳳皇翔兮於紫庭,余何德兮以感靈,賴先王兮恩澤臻,于胥樂兮民以寧。」(出《宋書?符瑞志》。)

  十九年,王巡狩侯、甸、方岳,召康公從。(《周禮?大行人》:「十有二歲,王巡狩殷國。」作偽者以成王親政,至是十有二年,故為此語。)

  歸于宗周,遂正百官。(偽《書?周官》:「惟周王撫萬邦,巡侯、甸,歸于宗周,董正治官。」)

  黜豐侯。(《說文解字?豐部》:「鄉飲酒有豐侯者。」阮諶《三禮圖》:「豐,國名也,坐酒亡國。」崔駰《酒箴》:「豐侯沈湎,荷罌抱缶。自戮于世,圖形戒後。」)

  二十一年,除治象。(《周禮?太宰》:「乃縣治象之法于象魏。」)

  周文公薨于豐。(《尚書序》:「周公在豐,將沒,欲葬成周。公薨,成王葬于畢。」)

  二十二年,葬周文公于畢。(見上。)

  二十四年,於越來賓。

  二十五年,王大會諸侯于東都,四夷來賓。(《逸周書?王會解》,文繁不具。)

  冬十月,歸自東都,大事于太廟。   三十年,離戎來賓。(《逸周書?史記解》:「昔者林氏召離戎之君而朝之,至而不禮,留而不親,離戎逃而去之。林氏伐之,天下叛林氏。」)

  約案:離戎,驪山之戎也,為林氏所伐,告于成王。

  三十三年,王遊于卷阿,召康公從。(《詩序》:「《卷阿》,召康公戒成王也。」)

  歸于宗周。

  命世子釗如房逆女,房伯祈歸于宗周。(《周語》:「昭王娶于房,曰房后。」此以為康王,殆涉昭王而誤。)   三十四年,雨金于咸陽。(《述異記》下:「周成王時,咸陽雨金。」)

  約案:咸陽天雨金,三年,國有大喪。

  三十七年夏四月乙丑,王陟。(《書?顧命》:「惟四月哉生魄,王不懌。乙丑,王崩。」《漢書?律歷志》:「成王三十年四月庚戌朔,十五日甲子哉生霸,故《顧命》曰:「惟四月哉生霸,王有疾,不豫。甲子,王乃洮沬水」,作《顧命》。翌日乙丑,成王崩。」《通鑑外紀》:「成王在位三十年,通周公攝政三十七年。」)

  康王名釗。(見《書》《顧命》、《康王之誥》。《史記?周本紀》:「成王崩,太子釗立。」)

  元年甲戌春正月,王即位,命冢宰召康公總百官。

  諸侯朝于豐宮。(《左?昭四年傳》:「康有豐宮之朝。」)

  三年,定樂歌。

  吉禘于先王。

  申戒農官,告于廟。(《詩序》:「《臣工》,諸侯助祭,遣于廟也。」朱子《集傳》:「此戒農官之詩也。」)

  六年,齊太公薨。(《太公呂望表》引《紀年》:「康王六年,齊太公望卒。」)   九年,唐遷于晉,作宮而美,王使人讓之。(《書鈔》十八引《紀年》:「晉侯作宮而美,康王使讓之。」)

  十二年夏六月壬申,王如豐,錫畢公命。(《漢書?律歷志》:「康王十二年六月戊辰朔,三日庚午,故《畢命豐刑》曰:「惟十有二年六月庚午朏,王命作冊《豐刑》。」」偽《書?畢命》:「惟十有二年六月庚午朏,越三日壬申,王朝步自宗周,至于豐,以成周之眾命畢公保釐東郊。」)

  秋,毛懿公薨。

  十六年,錫齊侯伋命。

  王南巡狩,至九江廬山。(《御覽》五十四引《尋陽記》:「廬山西南有康王谷。」)

  十九年,魯侯禽父薨。(《漢書?律歷志》:「成王元年,此命伯禽俾侯于魯之歲也。魯公伯禽推即位四十六年,至康王十六年而薨。」

  此作十九年。案:下「二十一年魯作茅闕門」,乃煬公時事,二十一年煬公已即位,前此尚有考公四年,則此書亦當從《漢志》說,以魯公薨在康王十六年也。「十九年」三字疑衍。)   二十一年,魯築茅闕門。(《史記?魯周公世家》:「魯公伯禽卒,子考公酋立。考公四年卒,立弟熙,是為煬公。煬公築茅闕門。」以《漢志》伯禽薨年推之,此歲為煬公元年。)

  二十四年,召康公薨。   二十六年秋九月己未,王陟。(《御覽》八十四引《帝王世紀》:「康王在位二十六年崩。」《外紀》同。)

  昭王名瑕。(《史記?周本記》:「康王崩,子昭王瑕立。」)

  元年庚子春正月,王即位,復設象魏。(案前于成二十一年云:「除治象。」至此復設象魏,凡四十三年。蓋作偽者見《文選》注及《御覽》引《紀年》「成、康之世,天下安寧,刑措四十餘年不用」,乃書此以影射之也。)

  六年,王錫郇伯命。(《詩?曹風》:「四國有王,郇伯勞之。」)

  冬十二月,桃李華。

  十四年夏四月,恆星不見。(《廣弘明集》十一釋法琳引《周書異記》:「周昭王即位二十四年甲寅歲四月八日,江河泉池忽然泛漲,井泉並皆溢出,宮殿人舍山川大地悉皆震動。其夜,五色光氣入貫紫微,遍于西方,盡作青紅色。周昭王問太史蘇由曰:「此何祥也?」由對曰:「有大聖人生於西方,故現此瑞。」」)

  秋七月,魯人弒其君宰。(《史記?魯世家》:「煬公六年卒,子幽公宰立。幽公十四年,幽公弟○殺幽公而自立。」)

  十六年,伐楚,涉漢,遇大兕。《初學記》七引《紀年》:「周昭王十六年,伐楚荊,涉漢,遇大兕。」)   十九年春,有星孛于紫微。(《御覽》八百七十四引《紀年》:「周昭王末年,夜清,五色光貫紫微。其年,王南巡不返。」)

  祭公、辛伯從王伐楚。(《呂氏春秋?音初篇》:「周昭王將親征荊蠻,辛餘靡長且多力,為王右。還反及漢,梁敗,王及祭公隕於漢中。辛餘靡振王北濟,反振祭公,周乃侯之於西翟。」)

  天大曀,雉兔皆震,喪六師于漢。(《初學紀》七引《紀年》:「周昭王十九年,天大曀,雉兔皆震,喪六師于漢。」《開元占經》一百一、《御覽》九百七引上二句。)

  王陟。(《御覽》八十四引《帝王世紀》:「昭王在位五十一年。」《外紀》同,又引皇甫謐曰:「在位二年。」)

  穆王名滿。(《史記?周本紀》:「立昭王子滿,是為穆王。」)

  元年己未春正月,王即位,作昭宮。   命辛伯餘靡。(《呂氏春秋?音初篇》語,見上。)   冬十月,築祇宮于南鄭。(《穆天子傳》注引《紀年》:「穆王元年,築祇宮于南鄭。」)

  自武王至穆王享國百年。(《晉書?束皙傳》引《紀年》。)穆王以下都于西鄭。(《漢書。地理志》注。)

  六年春,徐子誕來朝,錫命為伯。(《後漢書?東夷傳》:「穆王分東方諸侯,命徐偃王主之。」)

  八年,北唐來賓,獻一驪馬,是生騄耳。(《穆天子傳》注引《紀年》:「北唐之君來見,以一騮馬是生騄耳。」《史記?秦本紀》集解引「騮」作「驪」。)

  九年,築春宮。(原注:王所居有春宮、鄭宮。《御覽》一百七十三引《紀年》:「穆王所居春宮、鄭宮。」)

  十一年,王命卿士祭公謀父。

  十二年,毛公班、井公利、逢公固帥師從王伐犬戎。(《穆天子傳》:「命毛班、逢固先至于周,又乃命井利、梁固聿將六師。」)

  冬十月,王北巡狩,遂征犬戎。(《穆天子傳》:「天子北征于犬戎。」)

  十三年春,祭公帥師從王西征,次于陽紆。(《類聚》九十一引《紀年》:「穆王十三年,西征,至于青鳥之所憩。」《穆天子傳》:「天子西征,騖行至于陽紆之山,河宗柏夭先白囗,天子使○父受之。」)

  秋七月,西戎來賓徐戎侵洛。(《後漢書?東夷傳》:「徐夷僭號,乃率九夷以伐宗周,西至河上。」)

  冬十月,造父御王,入于宗周。(《史記?秦本紀》:「造父以善御幸于周繆王,得赤驥、溫驪、驊騮、騄耳之駟,西巡狩,樂而忘歸。徐偃王作亂,造父為繆王御,長驅歸周,一日千里以救亂。」)

  十四年,王帥楚子伐徐戎,克之。(《後漢書?東夷傳》:「穆王後得驥騄之乘,乃使造父御以告楚,令伐徐,一日而至。於是楚文王大舉兵而滅之。」)

  夏四月,王畋于軍丘。(《穆天子傳》:「囗辰,天子次于軍丘,以畋于藪囗。」)

  五月,作范宮。(《穆天子傳》:「甲寅,天子作居范宮。」)

  秋九月,翟人侵畢。(《穆天子傳》:「季秋,囗乃宿于房,畢人告戎曰:「?翟來侵。」」)   冬,蒐于萍澤。(《穆天子傳》:「季冬丙辰,天子筮獵苹澤。」)

  作虎牢。(《穆天子傳》:「有虎在于葭中,天子將至,七萃之士高奔戎請生捕虎,必全之。乃生捕虎而獻之,天子命之為柙,而畜之東虞,是為虎牢。」)

  十五年春正月,留昆氏來賓。(《穆天子傳》:「留昆歸玉百枚。」注:「留昆國見《紀年》。」)

  作重璧臺。(《穆天子傳》:「天子乃為之臺,是曰重璧之臺。」)

  冬,王觀于鹽澤。(原注:一作「王幸安邑,觀鹽池」,非是。《穆天子傳》:「仲冬戊子,至于盬。」注:「盬,鹽池。」)

  十六年,霍侯舊薨。(《穆天子傳》:「霍侯舊告薨。」)

  王命造父封于趙。(《史記?秦本紀》:「繆王以趙城封造父。」)   十七年,王西征昆侖丘,見西王母。其年,西王母來朝,賓于昭宮。(《穆天子傳》注引《紀年》:「穆王十七年,西征崑崙丘,見西王母。其年來見,賓于昭宮。」《西次三經》注引「穆王五十七年,西王母來見,賓于昭宮。」)

  秋八月,遷戎于太原。(《後漢書?西羌傳》:「王乃西征犬戎。獲其五王,遂遷戎于太原。」)

  王北征,行流沙千里,積羽千里。(《大荒北經》注引《紀年》。)征犬戎、取其五王以東。(《穆天子傳》注引《紀年》。)西征,至于青鳥所解。(原注:三危山。《西次三經》注引《紀年》。)   西征還履天下,億有九萬里。(《穆天子傳》注引《紀年》。)   十八年春正月,王居祇宮,諸侯來朝。

  二十一年,祭文公薨。(《逸周書?祭公解》:「謀父疾維不瘳。」)   二十四年,王命左史戎夫作《記》。(《逸周書?史記解》:「維正月,王在成周。昧爽,召三公左史戎夫曰:「今夕朕寤,遂事驚予,乃取遂事之要戒,俾戎夫主之,朔望以聞。」」)

  三十五年,荊人入徐,毛伯遷帥師敗荊人于泲。

  三十七年,大起九師,東至于九江,架黿鼉以為梁。遂伐越,至于紆。(《文選?恨賦》注引《紀年》:「穆王三十七年,伐越,大起九師,東至于九江,叱黿鼉以為梁。」《路史?國名紀》:「紆,穆王伐之,大起九師,東至九江,蚖蟬為梁。」亦本《紀年》。此兼取二書,遂云「伐越至于紆」矣。)

  荊人來貢。(《類聚》九引《紀年》:「穆王三十七年,伐楚。」)

  三十九年,王會諸侯于塗山。(《左?昭四年傳》:「穆有塗山之會。」)

  四十五年,魯侯?薨。(《史記?魯周公世家》:「幽王弟?殺幽公而自立,是為魏公。魏公五十年卒。」)

  五十一年,作《呂刑》,命甫侯于豐。(《書。呂刑》:「惟呂命。王享國百年,耄荒,度作刑以詰四方。」案《史記?周本紀》言:「穆王即位,春秋已五十矣。」《呂刑》云:「王享國百年」,故繫之于五十一年。)

  五十五年,王陟于祇宮。(《御覽》八十四引《史記》:「穆王在位五十五年。」《帝王世紀》同。《左?昭十二年傳》:「王是以獲沒于祇宮。」)

  共王名繄扈。(《史記?周本紀》:「穆王崩,子共王繄扈立。」索隱:「《世本》作「伊扈」。」)

  元年甲寅春正月,王即位。   四年,王師滅密。(《周語》:「共王游于涇上,密康公從。有三女奔之,康公弗獻。一年,王滅密。」)

  九年春正月丁亥,正使內史良錫毛伯遷命。(《考古圖?○敦銘》:「惟二年正月初吉,王在周邵宮,丁亥,王格于宣射。毛伯內門立中庭,右祝○。王呼內史冊命○。」「○,從「鼻」,即「遷」字,前人當有釋為「遷」字者,乃偽為此條。不知敦銘中毛伯與○實二人,非一人也。)

  十二年,王陟。(《御覽》八十四引《帝王世紀》:「共王在位二十年。」《外紀》:「在位十年。」又引皇甫謐曰:「在位二十五年。」)   懿王名堅。(《史記?周本紀》:「共王崩,子懿王?立。」索隱:「《世本》作「堅」。」)   元年丙寅春正月,王即位。

  天再旦于鄭。(《事類賦》注、《御覽》二引《紀年》:「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鄭。」)

  七年,西戎侵鎬。(見下。)

  十三年,翟人侵岐。(《漢書?匈奴傳》:「至穆王之孫懿王時,王室遂衰,戎狄交侵,暴虐中國。」此與上條,即據《漢書》為之。)

  十五年,王自宗周遷于槐里。(《漢書?地理志》:「右扶風槐里,周曰犬丘,懿王都之。」)

  十七年,魯厲公擢薨。(《史記?魯周公世家》:「魏公卒,子厲公擢立。厲公三十七年卒。」)   二十一年,虢公帥師北伐犬戎,敗逋。

  二十五年,王陟。(《御覽》八十四引《史記》:「懿王在位二十五年。」《外紀》同。)

  懿王之世,興起無節,號令不時,挈壺氏不能共其職,於是諸侯攜德。

  孝王名辟方。(《史記?周本紀》:「懿王崩,共王弟辟方立,是為孝王。」)

  元年辛卯春正月,王即位。

  命申侯伐西戎。(《史記?秦本紀》:「申侯之女為大駱妻,生子成,為適。申侯乃言孝王曰:「昔我先驪山之女為戎胥軒妻,生中潏,以親故歸周,保西垂,西垂以其故和睦。今我復與大駱妻,生適子成。申、駱重婚,西戎皆服,所以為王。」」)

  五年,西戎來獻馬。

  七年冬,大雨電,江、漢水。(原注:牛馬死,是年,厲王生。《御覽》八十四引《史記》:「周孝王七年,厲王生,冬大雨雹,牛馬死,江、漢俱凍。」)

  八年,初牧于汧、渭。(《史記?秦本紀》:「非子居犬丘,周孝王召使主馬于汧、渭之間。」)

  九年,王陟。(《御覽》八十四引《史記》:「孝王在位十五年。」《外紀》同。)

  夷王名燮。(《史記?周本紀》:「孝王崩,諸侯復立懿王太子燮,是為夷王。」)

  元年庚子春正月,王即位。   二年,蜀人、呂人來獻瓊玉,賓于河,用介珪。(《書鈔》三十一、《御覽》八十四引《紀年》:「夷王二年,蜀人、呂人來獻瓊玉,賓于河,用介珪。」)   三年,王致諸侯,烹齊哀公于鼎。(《御覽》八十四引《紀年》:「三年,王致諸侯,烹齊哀公于鼎。」《史記》正義引作「翦齊哀公昴」。)

  六年,王獵于社林,獲犀牛一以歸。(《御覽》八百九十引《紀年》:「夷王獵于桂林,得一犀牛。」)

  七年,虢公帥師伐太原之戎,至于俞泉,獲馬千匹。(《後漢書?西羌傳》:「夷王衰弱,荒服不朝,乃命虢公率六師伐太原之戎,至于俞泉,獲馬千匹。」注:「見《竹書紀年》。」)

  冬,雨雹,大如礪。(《初學記》二、《御覽》十四引《紀年》:「夷王七年冬,雨雹,大如礪。」)

  楚子熊渠伐庸,至于鄂。(《史記?楚世家》:「當周夷王之時,熊渠甚得江、漢間民心,乃興兵伐庸、楊粵,至于鄂。」)

  八年,王有疾,諸侯祈于山川。(《左?昭二十六年傳》:「至于夷王,王愆于厥身,諸侯莫不並走其望,以祈王身。」)

  王陟。(《史記》正義、《御覽》八十四引《帝王世紀》:「十六年,王崩。」《外紀》「十五年」。)

  厲王名胡。(原注:居彘,有汾水焉,故又曰汾王。(《史記?周本紀》:「夷王崩,子厲王胡立。」)

  元年戊申春正月,王即位,作夷宮。(《周語》:「宣王命魯孝公于夷宮。」)

  命卿士榮夷公落。(《周語》:「厲王說榮夷公,既榮公為卿士。」)

  楚人來獻龜貝。

  三年,淮夷侵洛,王命虢公長父征之,不克。(《後漢書?東夷傳》:「厲王無道,淮夷入寇,王命虢仲征之,不克。」《呂氏春秋?當染篇》:「厲王染于虢公長父、榮夷終。」)

  齊獻公山薨。(《史記?齊太公世家》:「周夷王之時,哀公之同母少弟山殺胡公而自立,是為獻公。九年,獻公卒,子武公壽立。武公九年,周厲王出奔,居彘。」)

  六年,楚子廷卒。(《史記?楚世家》:「熊廷生熊勇。熊勇六年而周人作亂,攻厲王,厲王出奔彘。」)

  八年,初監謗。(《周語》:「厲王得衛巫,使監謗者。」)

  芮良夫戒百官于朝。(《逸周書序》:「芮伯稽古作訓,納王于善,暨執政小臣咸省厥躬,作《芮良夫》。」)

  十一年,西戎入于犬丘。(《史記?秦本紀》:「周厲王無道,諸侯或叛之,西戎反王室,滅大駱犬丘之族。」)

  十二年,王亡奔彘。(《周語》:「監謗後三年,乃流王于彘。」)   國人圍王宮,執召穆公之子殺之。(《周語》:「彘之亂,宣王在召公之宮,國人圍之,乃以其子代宣王。」)   十三年,王在彘,共伯和攝行天子事。(原注:號為共和。《莊子?讓王篇》釋文引《紀年》:「共伯和即于王位。」《史記》索隱引:「共伯和即干王位。」)

  十四年,玁狁侵宗周西鄙。

  召穆公帥師追荊蠻,至于洛。

  十六年,蔡武侯薨。(《史記?管蔡世家》:「武侯之時,周厲王失國。」《十二諸侯年表》蔡武侯盡共和四年。)   楚子勇卒。(《史記?楚世家》:「熊勇六年,厲王出奔彘,十年卒。」《十二諸侯年表》楚熊勇盡共和四年。)   十九年,曹夷伯薨。(《史記?曹叔世家》:「夷伯喜二十三年,厲王奔彘,三十年卒。」《十二諸侯年表》曹夷伯盡共和七年。)

  二十二年,大旱。

  陳幽公薨。(《史記?陳杞世家》:「幽公十二年,周厲王奔于彘。二十三年,幽公卒。」《十二諸侯年表》陳幽公盡共和十年。)

  二十三年,大旱。

  宋僖公薨。(《史記?宋微子世家》:「釐公十七年,周厲王出奔彘。二十八年,釐公卒。」《十二諸侯年表》宋釐公盡共和十一年。)

  二十四年,大旱。

  杞武公薨。(《史記?陳杞世家》:「謀娶公當周厲王時,謀娶公生武公。武公立,四十七年卒。」)   二十五年,大旱。

  楚子嚴卒。(《史記?楚世家》:「熊勇卒,弟熊嚴為後,熊嚴十年卒。」《十二諸侯年表》同。楚熊嚴盡共和十四年,此較前一年。)

  二十六年,大旱,王陟于彘。(《御覽》八百七十九引《史記》:「共和十四年,大旱,火焚其屋,伯和篡位立。其年,周厲王流彘而死,立宣王。」)

  周定公、召穆公立太子靖為王。(《史記?周本紀》:「召公、周公二相行政,號曰「共和」。共和十四年,厲王死于彘,太子靜長于召公之家,二相乃共立之為王。」)

  共伯和歸其國,遂大雨。(《莊子?讓王篇》:「共伯得乎丘首。」《呂氏春秋?慎人篇》:「共伯得乎共首。」)

  大旱既久,廬舍俱焚,會汾王崩,卜于大陽,兆曰厲王為祟。周公、召公乃立太子靖,共和遂歸國。和有至德,尊之不喜,廢之不怒,逍遙得志于共山之首。

  宣王名靖。(《史記?周本紀》作「靜」,正義引《魯連子》作「靖」。)

  元年甲戌春正月,王即位,周定公、召穆公輔政。(《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宣王元年甲戌。又《周本紀》:「宣王即位,二相輔之。」)

  復田賦。

  作戎車。(《詩?小雅》:「六月棲棲,戎車既飭。」又「元戎十乘,以先啟行。」傳:「周曰元戎,先良也。」)

  燕惠侯薨。(《史記?燕召公世家》:「共和之時,惠侯卒,子釐侯立。是歲,周宣王初即位。」《十二諸侯年表》燕惠侯盡宣王元年。)

  二年,錫太師皇父、司馬休父命。(《詩?大雅》:「赫赫明明,王命卿士,南仲太祖,太師皇父。」又:「王謂尹氏,命程伯休父。左右陳行,戒我師旅。」)

  魯慎公薨。(《史記?魯周公世家》:「真公二十九年,宣王即位。三十年,真公卒。」《十二諸侯年表》魯真公盡宣王二年。「真公」,《漢書。律歷志》作「慎公」。)

  曹公子蘇弒其君幽伯疆。(《史記?曹叔世家》:「幽伯疆九年,弟蘇殺幽伯代立,是為戴伯。戴伯元年,周宣王已立三歲。」《十二諸侯年表》曹幽伯盡宣王二年。)

  三年,王命大夫仲伐西戎。(《史記?秦本紀》:「周宣王即位,乃以秦仲為大夫,誅西戎。」《後漢書?西羌傳》:「及宣王立四年,使秦仲伐戎。」)   齊武公壽薨。《史記?齊太公世家》:「武公壽二十四年,宣王立。二十六年,武公卒。」《十二諸侯年表》齊武公盡宣王三年。)

  四年,王命蹶父如韓,韓侯來朝。(《詩?大雅》:「蹶父孔武,靡國不到,為韓姞相攸,莫如韓樂。」又「韓侯入覲」。)

  五年夏六月,尹吉甫帥師伐玁狁,至于太原。(《詩?小雅》:「六月棲棲,戎車既飭。」又:「文武吉甫,萬邦為憲。」又:「薄伐玁狁,至于太原。」)

  秋八月,方叔帥師伐荊蠻。(《詩?小雅》:「蠢爾蠻荊,大邦為仇。方叔元老,克壯其猶。」)

  六年,召穆公帥師伐淮夷。(《詩序》:「《江漢》,尹吉甫美宣王也,能興衰撥亂,命召公平淮夷。」)

  王帥師伐徐戎,皇父、休父從王伐徐戎,次于淮。(《詩?大雅》:「王奮厥武。」又:「王命卿士,南仲太祖,太師皇父。整我六師,以修我戎。」又:「王謂尹氏,命程伯休父。左右陳行,戒我師旅。率彼淮浦,省此徐土。」)

  王歸自伐徐。(《詩?大雅》:「徐方不回,王曰還歸。」)

  錫召穆公命。(《詩?大雅》:「王命召虎,來旬來宣。」又:「肇敏戎公,用錫爾祉。釐爾圭瓚,秬鬯一卣。告于文人,錫山土田。」)

  西戎殺秦仲。(《史記?秦本紀》:「宣王乃以秦仲為大夫,誅西戎,西戎殺秦仲。」《十二諸侯年表》秦仲盡宣王六年。)

  楚子霜卒。(《史記?楚世家》:「熊霜元年,周宣王初立,熊霜六年卒。」《十二諸侯年表》楚熊霜盡宣王六年。)

  七年,王錫申伯命。(《詩序》:「《崧高》,尹吉甫美宣王也。天下復平,能建國親諸侯,褒賞申伯焉。」)

  王命樊侯仲山甫城齊。(《詩?大雅》:「王命仲山甫,城彼東方。」又「仲山甫徂齊」。)

  八年,初考室。(《詩序》:「《斯干》,宣王考室也。」)

  魯武公來朝,錫魯世子戲命。(《周語》:「魯武公以括與戲見王,王立戲。」《史記?周本紀》魯武公來朝在十二年,《魯世家》在武公九年,即宣王十一年。)

  九年,王會諸侯于東都,遂狩于甫。(《詩序》:「《車攻》,宣王復古也。宣王能內修政事,外攘夷狄,復會諸侯于東都。」又《詩》曰:「東有甫草,駕其行狩。」)

  十二年,魯武公薨。(《史記?魯周公世家》:「武公九年夏卒。」《十二諸侯年表》武公盡十年,正當宣王十二年。)

  齊人弒其君厲公無忌,立公子赤。(《史記?齊太公世家》:「武公卒,子厲公無忌立。厲公暴虐,齊人攻殺厲公,乃立厲公子赤,是為文公。」《十二諸侯年表》厲公盡宣王十二年。)   十五年,衛釐侯薨。(《史記?衛康叔世家》:「釐侯二十八年,周宣王立。四十二年,釐侯卒。」《十二諸侯年表》衛釐侯盡宣王十五年。)   王錫虢文公命。(《周語》:「宣王即位,不籍千畝,虢文公諫」云云。)

  十六年,晉遷于絳。(《詩譜》:「晉成侯孫穆侯又徙于絳。」案《十二諸侯年表》,是歲晉穆侯初立。《通鑑外紀》:「宣王十六年,晉獻侯薨,子穆侯弗生立,自曲沃徙都絳。」)

  十八年,蔡夷侯薨。(《史記?管蔡世家》:「夷侯十一年,周宣王即位。二十八年,夷侯卒。」《十二諸侯年表》蔡夷侯盡宣王十八年。)   二十一年,魯公子伯御弒其君懿公戲。(《史記?魯周公世家》:「懿公九年,懿公兄括之子伯御與魯人攻殺懿公而自立。」《十二諸侯年表》魯懿公盡宣王二十一年。)

  二十二年,王錫王子多父命居洛。(《史紀?鄭世家》:「宣王立二十二年,初封友于鄭。」)

  二十四年,齊文公赤薨。(《史記?齊太公世家》:「文公十二年卒。」《十二諸侯年表》齊文公盡宣王二十四年。)

  二十五年,大旱,王禱于郊廟,遂雨。(《詩?大雅》:「旱既太甚,蘊隆蟲蟲。不殄禋祀,自郊徂宮。」)   二十七年,宋惠公?薨。(《史記?宋微子世家》:「惠公四年,周宣王即位。三十年,惠公卒。」《十二年諸侯年表》宣王二十八年,宋惠公薨。)

  二十八年,楚子?卒。(《史記?楚世家》「熊?十六年,鄭桓公初封于鄭,二十二年卒。」《十二諸侯年表》楚熊?盡宣王二十八年。)

  二十九年,初不籍千畝。(《周語》:「宣王即位,不籍千畝。」)

  三十年,有兔舞于鎬京。(《御覽》九百七引《紀年》:「宣王三十年,有兔舞鎬。」《初學紀》二十九引作「三年」。)

  三十二年,王師伐魯,殺伯御。(《周語》:「三十二年春,宣王伐魯,立孝公。」)

  命孝公稱于夷宮。(《周語》:「宣王欲得國子之能導訓諸侯者,樊穆仲曰:「魯侯孝。」乃命魯孝公于夷宮。」)

  陳僖公孝薨。(《史記?陳杞世家》:「釐公孝六年,周宣王即位。三十六年,釐公卒。」《十二諸侯年表》陳釐侯盡宣王三十二年。)

  有馬化為人。(《通鑑外紀》:「宣王三十年,有馬化為人。」)

  三十三年,齊成公薨。(《史記?齊太公世家》:「成公脫立,九年卒。」《十二諸侯年表》齊成公盡宣王三十三年。)

  王師伐太原之戎,不克。(《後漢書?西羌傳》:「宣王立四年,使秦仲伐戎。後二十七年,王遣兵伐太原戎,不克。」)

  三十七年,有馬化為狐。(《開元占經》一百十八引《紀年》:「周宣王三十三年,有馬化為狐。」《外紀》亦繫之三十三年。)

  燕僖侯薨。(《史記?燕召公世家》:「惠侯卒,子釐侯立,是歲,周宣王初即位。三十六年,釐侯卒。」《十二諸侯年表》燕釐侯盡宣王三十七年。)

  楚子鄂卒。(《史記?楚世家》:「熊?卒,子熊鄂立,熊鄂九年卒。」《十二諸侯年表》楚熊鄂盡宣王三十七年。)

  三十八年,王師及晉穆侯伐條戎、奔戎,王師敗逋。(《後漢書?西羌傳》:「王遣兵伐太原戎,後五年,王伐條戎、奔戎,王師敗績。」《左?桓二年傳》:「晉穆侯之夫人姜氏,以條之役生太子。」)   三十九年,王師伐姜戎,戰于千畝,王師敗逋。(《周語》:「宣王三十九年,戰于千畝,王師敗績于姜氏之戎。」)   四十年,料民于太原。(《周語》:「宣王既喪南國之師,乃料民于太原。」)

  戎人滅姜邑。(《後漢書?西羌傳》:「後二年,晉人敗北戎于汾隰,戎人滅姜侯之邑。」)

  晉人敗北戎于汾隰。(見上。)

  四十一年,王師敗于申。(《後漢書?西羌傳》:「明年,王征申戎,破之。」)   四十三年,王殺大夫杜伯。(《墨子?明鬼下》:「周宣王殺其臣杜伯而不辜。」)

  其子隰叔出奔晉。(《晉語》:「昔隰叔子違周難,奔于晉。」注:「隰叔,杜伯之子,宣王殺杜伯,隰叔避害適晉。」)

  晉穆侯費生薨,弟殤叔自立,世子仇出奔。(《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宣王四十三年,晉穆侯卒,弟殤叔自立,太子仇出奔。」)

  四十四年。(原注:晉殤叔元年丁巳。《春秋經傳集解後序》:「《紀年》無諸國別,惟特記晉國,起自殤叔。」《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宣王四十四年,晉殤叔元年。)

  四十六年,王陟。(《史記?周本紀》:「四十六年,宣王崩。」)

  幽王名涅。(《史記?周本紀》:「宣王崩,子幽王宮涅立。」)

  元年庚申春正月,王即位。

  晉世子仇歸于晉,殺殤叔,晉人立仇,是為文侯。(《史記?晉世家》:「殤叔三年,周宣王崩。四年,穆侯太子仇率其徒襲殤叔而立,是為文侯。」)

  王錫太師尹氏、皇父命。(《詩序》:「《節南山》,家父刺幽王也。」其詩曰:「尹氏太師。」「《十月之交》,大夫刺幽王也。」其詩曰:「皇父卿士。」)

  二年。(原注:辛酉,晉文侯元年。《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幽王二年,晉文侯仇元年。)

  涇、渭、洛竭,岐山崩。(《周語》:「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是歲,三川竭,岐山崩。」注:「三川:涇、渭、洛。」)

  初增賦。

  晉文侯同王子多父伐鄶,克之。乃居鄭父之丘,是為鄭桓公。(《水經?洧水注》引《紀年》:「晉文侯二年,同惠王子多父伐鄶,克之。乃居鄭父之丘,名之曰鄭,是為桓公。」說見《古本紀年輯校》。)

  三年,王嬖褒姒。(《史記?周本紀》:「三年,幽王嬖愛褒姒。」)   冬,大震電。(《詩?小雅》:「曄曄震電。」)

  四年,秦人伐西戎。(《史記?秦本紀》:「莊公生子三人,其長男世父。世父曰:「戎殺我大父仲,我非殺戎王,則不敢入邑。」遂將擊戎,讓其弟襄公。」案《年表》襄公立在次年。)   夏六月,隕霜。(《詩?小雅》:「正月繁霜。」傳「正月,夏之四月」,則周六月也。古《紀年》用夏正,而此從周正,殊為未照。)

  陳夷公薨。(《史記?陳杞世家》:「武公卒,子夷公說立。是歲,周幽王即位。夷公三年卒。」《十二諸侯年表》陳夷公盡幽王三年。)   五年,王世子宜臼出奔申。(《史記?周本紀》:「幽王得褒姒,愛之,欲廢申后,并去太子宜咎。太子出奔申。」)

  皇父作都于向。(《詩?小雅》:「皇父孔聖,作都于向。」)

  六年,王命伯士帥師伐六濟之戎,王師敗逋。(《後漢書?西羌傳》:「王破申戎,後十年,幽王命伯士伐六濟之戎,軍敗,伯士死焉。」注:「並見《竹書紀年》。」)

  西戎滅蓋。(《後漢書?西羌傳》:「其年,戎圍犬丘,虜秦襄公之兄伯父。」此云「滅蓋」,乃「犬丘」二字訛合為「蓋」字耳。)

  冬十月辛卯朔,日有食之。(《詩?小雅》:「十月之交,朔日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醜。」序:「《十月之交》,大夫刺幽王也。」《唐書?歷志》:「張說《日蝕議》:「《小雅》:十月之交,朔日辛卯。虞○以歷推之,在幽王六年。」」)

  七年,虢人滅焦。(《水經?河水注》:「陝東城即虢邑之上陽也,虢仲之所都,為南虢。其大城中有小城,故焦國也。」)   八年,王錫司徒鄭伯多父命。(《鄭語》「幽王八年而桓公為司徒。」)

  王立褒姒之子曰伯服,以為太子。(《御覽》一百四十七引《紀年》:「幽王八年,立褒姒之子伯服以為太子。」《左傳?昭二十六年》疏引「平王奔西申,而立伯盤以為太子。」)

  九年,申侯聘西戎及鄫。(《鄭語》:「申、繒、西戎方彊。」)

  十年春,王及諸侯盟于太室。(《書鈔》二十二引《紀年》「盟于太室」四字,《左?昭四年傳》:「周幽為太室之盟,戎狄叛之。」)

  秋九月,桃杏實。(《御覽》九百六十八引《紀年》:「幽王十年九月,桃杏實。」)

  王師伐申。(《鄭語》:「王欲殺太子以成伯服,必求之申,申人弗畀,必伐之。」)

  十一年春正月,日暈。(《通鑑外紀》:「幽王之末,日暈再重。」)

  申人、鄫人及犬戎入宗周,弒王及鄭桓公。(《史記?周本紀》「申侯與繒、西夷、犬戎攻幽王,遂殺幽王驪山下。」《鄭世家》:「犬戎殺幽王于驪山下,并殺桓公。」)

  犬戎殺王子伯服。《左傳?昭二十六年》疏引《紀年》:「伯盤與幽王俱死于戲。」)

  執褒姒以歸。(《史記?周本紀》:「虜褒姒而去。」)   申侯、魯侯、許男、鄭子立宜臼于申,虢公翰立王子余臣于攜。(原注:是為攜王,二王並立。《左傳?昭二十六年》疏引《紀年》:「先是申侯、魯侯、許文公立平王於申。以本太子,故稱天王。幽王既死,而虢公翰又立王子余臣于攜。周二王並立。二十一年,攜王為晉文公所殺。以本非適,故稱攜王。」)武王滅殷,歲在庚寅。二十四年,歲在甲寅,定鼎洛邑,至幽王二百五十七年,共二百八十一年。自武王元年己卯至幽王庚午,二百九十二年。(《史記?周本紀》集解引《紀年》:「自武王滅殷以至幽王,凡二百五十七年。」《通鑑外紀》引《汲冢紀年》:「西周二百五十七年。」此「二百八十一年」,與古《紀年》不合,乃自幽王十一年逆數,至其前二百五十七年,以此為成王定鼎之歲,以與古《紀年》之積年相調停。蓋既從《唐志》所引《紀年》,以武王伐殷之歲為庚寅,而共和以後之歲名又從《史記》,無怪其格格不入也。余疑《隋志》所引堯元年丙子,《唐志》所引武王十一年庚寅,皆歷家追名之,非《紀年》本文,蓋雖古《紀年》中亦多羼入之說也。)

  平王(原注:名宜臼。《史記》作「宜咎」。)

  自東遷以後始紀晉事,王即位皆不書。(《春秋經傳集解後序》:「《紀年》無諸國別,惟特記晉國。晉國滅,獨紀魏事。」)

  元年辛未,王東徙洛邑,(《史記?周本紀》:「平王立,東遷于雒邑。」)

  錫文侯命。(《尚書序》:「平王錫晉文侯秬鬯圭瓚,作《文侯之命》。」)

  晉侯會衛侯、鄭伯、秦伯,以師從王入于成周。(《史記?衛康叔世家》:「犬戎殺周幽王,武公將兵往,佐周平戎,甚有功。」又《秦本紀》:「襄公以兵送周平王。」)

  二年,秦作西畤。(《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平王元年,秦初立西畤,祠白帝。)

  魯孝公薨。(《史記?魯周公世家》:「孝公立二十七年卒。」《十二諸侯年表》魯孝公盡平王二年。)

  賜秦、晉以邠、岐之田。(《史記?秦本紀》:「襄公以兵送周平王,平王命襄公為諸侯,賜之岐以西之地,曰:「戎無道,侵奪我岐、豐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與誓封爵之。」)

  三年,齊人滅祝。

  王賜師徒鄭伯命。(《詩?鄭風》序:「《緇衣》,美武公也,父子並為周司徒。」)

  四年,燕頃侯卒。(《史記?燕召公世家》:「頃侯二十年,周幽王為犬戎所殺。二十四年,頃侯卒。」《十二諸侯年表》燕頃侯盡平王四年。)

  鄭人滅虢。(《漢書?地理志》注:「臣瓚曰:「鄭桓公寄奴與賄于虢、會之間,幽王既敗,二年而滅會,四年而滅虢。」」)   五年,秦襄公帥師伐戎,卒于師。(《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平王五年,秦襄公伐戎,至岐而死。)

  宋戴公薨。(《史記?宋微子世家》:「戴公二十九年,周幽王為犬戎所殺。三十四年,戴公卒。」《十二諸侯年表》宋戴公盡平王五年。)

  六年,燕哀侯卒。(《史記?燕召公世家》:「哀侯二年卒。」《十二諸侯年表》燕哀侯盡平王六年。)

  鄭遷于溱、洧。(《詩譜》:「幽王為犬戎所殺,桓公死之。其子武公與晉文侯定平王于東都王城,卒取史伯所云十邑之地,左洛右濟,前華後河,食溱、洧焉。」)

  七年,楚子儀卒。(《史記?楚世家》:「熊咢卒,子熊儀立,是為若敖。若敖二十年,周幽王為犬戎所殺。二十七年,若敖卒。」《十二諸侯年表》楚若敖盡平王七年。)

  八年,鄭殺其大夫關其思。(《韓非子?說難》:「鄭武公欲伐胡,先以其女妻胡君,因問于群臣:「吾欲用兵,誰可伐者?」大夫關其思曰:「胡可伐。」武公怒而戮之。」)

  十年,秦遷于汧、渭。(《史記?秦本紀》:「文公三年,以兵七百人東獵。四年,至渭、汧之會,即營邑之。」)   十三年,衛武公薨。(《史記?衛康叔世家》:「武公五十五年卒。」《十二諸侯年表》衛武公盡平王十三年。)

  十四年,晉人滅韓。(《詩?大雅?韓奕》序箋:「韓,姬姓之國也,後為晉所滅。」)

  十八年,秦文公大敗戎師于岐,來歸岐東之田。(《史記?秦本紀》:「十六年,文公以兵伐戎,戎敗走,於是文公遂收周餘民有之,地至岐,岐以東獻之周。」案文公十六年當平王二十一年。)

  二十一年,晉文侯殺王子余臣于攜。(《左傳?昭二十六年》疏引《紀年》:「二十一年,攜王為晉文公所殺。」)

  二十三年,宋武公薨。(《史記?宋微子世家》:「武公立十八年卒。」《十二諸侯年表》宋武公盡平王二十三年。)

  二十四年,秦作陳寶祠。(《史記?秦本紀》:「文公十九年,得陳寶。」《封禪書》:「文公獲若石云,於陳倉北阪城祠之,號曰陳寶。」)   二十五年,晉文侯薨。(《史記?晉世家》:「三十五年,文侯仇卒。」《十二諸侯年表》晉文侯盡平王二十五年。)

  秦初用族刑。(《史記?秦本紀》:「文公二十年,法初有三族之罪。」)

  二十六年。(原注:丙申,晉昭侯元年。《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平王二十六年,晉昭侯元年。)

  晉封其弟成師于曲沃。(《左?桓二年傳》:「惠之二十四年,晉始亂,故封桓叔于曲沃。」《史記?晉世家》:「昭侯元年,封文侯弟成師于曲沃。」)   三十二年,晉潘父弒其君昭侯,納成師,不克。立昭侯之子孝侯,晉人殺潘父。(《左?桓二年傳》:「惠之三十年,潘父弒昭侯而納桓叔,不克,晉人立孝侯。」《史記?晉世家》:「七年,晉大臣潘父弒其君昭侯,而迎曲沃桓叔。晉人發兵攻桓叔,共立昭侯子平為君,是為孝侯,誅潘父。」)

  三十三年。(原注:癸卯,晉孝侯元年。《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平王三十三年,晉孝侯二年。案昭侯上年被殺,是年當為孝侯元年。)

  楚人侵申。(《詩?王風?揚之水》序箋:「申國在陳、鄭之南,迫近強楚,王室微弱而數見侵伐。」)

  三十六年,衛莊公卒。(《史記?衛康叔世家》:「莊公二十三年卒。」《十二年諸侯年表》衛莊公盡平王三十六年。)   王人戍申。(《詩?王風》:「彼其之子,不與我戍申。」)

  四十年,齊莊公卒。(《史記?齊太公世家》:「莊公二十四年,周始徙雒。六十四年,莊公卒。」《十二諸侯年表》齊莊公盡平王四十年。)

  晉曲沃桓叔成師卒,子?立,是為莊伯。(原注:自是晉侯在翼,稱翼侯。《史記?晉世家》:「孝侯八年,曲沃桓叔卒,子?代桓叔,是為曲沃莊伯。」)

  四十一年(原注:辛亥,莊伯元年。)春,大雨雪。(《御覽》八百七十九引《史記》:「晉莊伯元年,不雨雪。」)

  四十二年,狄人伐翼,至于晉郊。(《御覽》八百七十九引《史記》:「莊伯二年,翟人俄伐翼,至于晉郊。」)   宋宣公薨。(《史記?宋微子世家》:「武公卒,子宣公力立。十九年,宣公卒。」《十二諸侯年表》平王四十二年,宣公卒。)

  魯惠公使宰讓請郊廟之禮,王使史角如魯諭止之。(《呂氏春秋?當染篇》:「魯惠公使宰讓請郊廟之禮於天子,桓王使史角往,惠公止之。」)

  四十七年,晉曲沃莊伯入翼,弒孝侯,晉人逐之,立孝侯子郤,是為鄂侯。(《左?桓二年傳》:「惠之四十五年,曲沃莊伯伐翼,弒孝侯,翼人立其弟鄂侯。」《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平王四十七年,曲沃莊伯殺孝侯,晉人立孝侯子郤為鄂侯。)

  四十八年。(原注:戊午,晉鄂侯郤元年。《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平王四十八年,晉鄂侯郤元年。)

  無雲而雷。(《御覽》八百七十六引《史記》:「晉莊伯八年,無雲而雷。」《通鑑外紀》:「平王四十八年,晉無雲而雷。」)   魯惠公卒。(《史記?魯周公世家》:「惠公立四十六年卒。」《十二諸侯年表》魯惠公盡平王四十八年。)   四十九年。(原注:己未,魯隱公元年,《春秋》始此。《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平王四十九年,魯隱公息姑元年。)   魯隱公及邾莊公盟于姑蔑。(《春秋經傳集解後序》引《紀年》:「魯隱公及邾莊公盟于姑蔑。」)

  五十一年春二月乙巳,日有食之。(《春秋經?隱三年》:「春王二月乙巳,日有食之。」)

  三月庚戌,王陟。(《春秋經?隱三年》:「三月庚戌,天王崩。」)

  桓王(原注:名林。《史記?周本紀》:「平王崩,太子洩父蚤死,立其子林,是為桓王。」)

  元年壬戌十月,莊伯以曲沃叛,伐翼,公子萬救翼,荀叔軫追之,至于家谷。(《御覽》八百七十六引《史記》:「晉莊伯八年,無雲而雷。十月,莊伯以曲沃叛。」《水經?澮水注》引《紀年》:「莊伯以曲沃叛,伐翼,公子萬救翼,荀叔軫追之,至于家谷。」據《御覽》,此事當在平王四十九年。)

  翼侯焚曲沃之禾而還。(《水經?澮水注》引《紀年》:「晉莊伯十二年,翼侯焚曲沃之禾而還,作為文公。」)

  翼侯伐曲沃,大捷,武公請成于翼,至相而還。(原注:「相」,一作「桐」。《水經?涑水注》引《紀年》:「翼侯伐曲沃,大捷,武公請成于翼,至桐庭乃返。」)

  二年,王使虢公伐晉之曲沃。晉鄂侯卒,曲沃莊伯復攻晉,晉立鄂侯子光,是為哀侯。(《左?隱五年傳》:「曲沃叛王,秋,王命虢公伐曲沃,而立哀侯于翼。」《史記?晉世家》:「鄂侯六年卒,曲沃莊伯聞晉鄂侯卒,乃興兵伐晉。周平王使虢公將兵伐曲沃莊伯,莊伯走保曲沃。晉人共立鄂侯子光,是為哀侯。」)

  公子萬救翼,荀叔軫追之,至于家谷。(重出。)   三年甲子。(原注:晉哀侯元年。《史記?十二諸侯年表》甲子,桓王三年,晉哀侯光元年。)

  四年,曲沃莊伯卒,子稱立,是為武公,尚一軍。(《史記?晉世家》:「哀侯二年,曲沃莊伯卒,子稱代莊伯立,是為曲沃武公。」《水經?河水注》引《紀年》:「晉武公元年,尚一軍。」)

  五年,(原注:曲沃武公元年。)芮人乘京,荀人、董伯皆叛曲沃。(《水經?河水注》引《紀年》:「晉武公元年,芮人乘京,荀人、董伯皆叛。」案《左?桓九年傳》:「虢仲、芮伯、梁伯、荀侯、賈伯伐曲沃。」殆是一事,與此差十二年。)

  十一年。(原注:晉小子侯元年。《史記?十二諸侯年表》桓王十一年,晉小子侯元年。)

  曲沃獲晉哀侯。(《左?桓三年傳》:「曲沃武公伐翼,逐翼侯于汾隰,驂絓而止,夜獲之。」)   晉人立哀侯子為小子侯。(《史記?晉世家》:「哀侯九年,曲沃武公伐晉,于汾旁虜哀侯。晉人乃立哀侯子小子為君,是為小子侯。」)

  芮伯萬出奔魏。(《水經?河水注》引《紀年》:「晉武公七年,芮伯萬之母芮姜逐萬,萬出奔魏。」)

  十二年,王師、秦師圍魏,取芮伯萬而東之。(《左?桓四年傳》:「王師、秦師圍魏,執芮伯以歸。」《水經?河水注》引《紀年》:「晉武公八年,周師、虢師圍魏,取芮伯萬而東之。」《路史?國名紀》引《紀年》:「桓王十二年冬,王師、秦師圍魏,取芮伯萬而東之。」)   十三年冬,曲沃伯誘晉小子侯殺之。(《左?桓七年傳》:「冬,曲沃伯誘晉小子侯殺之。」此較前二年。《史記》《十二諸侯年表》、《晉世家》皆云:「小子侯四年,曲沃武公殺之。」此較前一年。)

  晉曲沃滅荀,以其地賜大夫原氏黯,是為荀叔。(《水經?汾水注》、《漢書?地理志》注引《紀年》:「晉武公滅荀,以賜大夫原氏黯,是為荀叔。」)

  戎人逆芮伯萬于郊。(《水經?河水注》引《紀年》:「晉武公九年,戎人逆芮伯萬于郊。」《路史?國名紀》引「郊」作「郟」。)

  十四年,王命虢仲伐曲沃,立晉哀侯弟緡于翼,為晉侯。(《左?桓八年傳》:「冬,王命虢仲立晉哀侯弟緡于晉。」此較前二年。)

  十五年。(原注:晉侯緡元年。案《史記?十二諸侯年表》以桓王十四年為晉侯緡元年。)

  十六年春,滅翼。(《左?桓八年傳》:「春,滅翼。」)

  十九年,鄭莊公卒。(《春秋經?桓十有一年》:「夏五月癸未,鄭伯寤生卒。秋七月,葬鄭莊公。」《史記?十二諸侯年表》鄭莊公盡桓王十九年。)

  二十三年三月乙未,王陟。(《春秋經?桓十有五年》:「三月乙未,天王崩。」《史記?周本紀》:「二十三年,桓王崩。」)

  莊王(原注:名佗。《史記?周本紀》:「桓王崩,子莊王佗立。」)

  元年乙酉,曲沃尚一軍,異于晉。(《水經?河水注》引《紀年》:「晉武公元年,尚一軍。」)

  六年五月,葬桓王。(《春秋經?莊三年》:〔詩銘案:原作「桓三年」,誤。〕「五月,葬桓王。」)

  十五年,王陟。(《史記?周本紀》:「十五年,莊王崩。」)

  釐王(原注:名胡齊。《史記?周本紀》:「莊王崩,子釐王胡齊立。」)

  元年庚子春,齊桓公會諸侯于北杏,以平宋亂。(《春秋經?莊十有三年》:「齊侯、宋人、陳人、蔡人、邾人會于北杏。」傳:「會于北杏,以平宋亂。」)   三年,曲沃武公滅晉侯緡,以寶獻王,王命武公以一軍為晉侯。(《史記?十二諸侯年表》釐王三年,曲沃武公滅晉侯緡,以寶獻周,周命武公為晉君。《左?莊十六年傳》:「王使虢公命曲沃伯以一軍為晉侯。」較後一年,此本《史記》。)

  四年(原注:晉武公二十八年。《史記?十二諸侯年表》釐王四年,晉武公稱并晉,已立二十八年,不更元。)

  晉猶不與齊桓公之盟。(原注:《左傳》注:「晉侯緡是年滅。」案杜注無是語,疏約言之。)

  五年,晉武公卒,子詭諸立為獻公。(《史記?十二諸侯年表》:「釐王五年,晉武公二十九年,武公卒,子詭諸立為獻公。」)   王陟。(《史記?周本紀》:「五年,釐王崩。」)   惠王(原注:名閬。《史記?周本紀》:「釐王崩,子惠王閬立。」)

  元年乙巳。(原注:晉獻公元年。《史記?十二諸侯年表》惠王元年,晉獻公詭諸元年。)

  晉獻公朝王,如成周。(《左?莊十八年傳》:「虢公、晉侯朝王。」)

  周陽白兔舞于市。(《水經?涑水注》引《紀年》:「晉獻公二十五年,翟人伐晉,周有白兔舞于市。」)

  二年,王子頹亂。(《左?莊十九年傳》:「五大夫奉子頹以伐王。冬,立子頹。」)

  王居于鄭,鄭人入王府,多取玉。玉化為蜮,射人。(《開元占經》一百二十、《御覽》九百五十引《紀年》:「晉獻公二年,周惠王居于鄭。鄭人入王府,多取玉焉。玉化為蜮,射人。」)

  九年,晉城絳。(《左?莊二十六年傳》:「晉士蒍為大司空。夏,士蒍城絳,以深其宮。」)

  十六年,晉獻公作二軍,滅耿,以賜大夫趙夙;滅魏,以賜大夫畢萬。(原注:晉滅于大夫韓、趙、魏,始于此。《左?閔元年傳》:「晉侯作二軍,以滅耿,滅霍,滅魏。賜趙夙耿,賜畢萬魏,以為大夫。」)

  十七年,衛懿公及赤翟戰于洞澤。(原注:「洞」,當作「泂」。《春秋經傳集解後序》:「《紀年》又稱:「衛懿公及赤翟戰于洞澤。」疑「洞」當為「泂」,即《左傳》所謂熒澤也。」)

  十九年,晉獻公會虞師伐虢,滅下陽,虢公醜奔衛。公命瑕父、呂甥邑于國都。(《水經?河水注》引《紀年》:「晉獻公十九年,獻公會虞師伐虢,滅下陽,虢公醜奔衛。公命瑕父、呂甥邑于虢都。」)

  二十五年春正月,狄人伐晉。(《水經?涑水注》引《紀年》:「晉獻公二十五年正月,翟人伐晉。」此誤以為惠王二十五年。)

  王陟。(《春秋經?僖八年》:「冬十有二月丁未,天王崩。」《史記?周本紀》:「二十五年,惠王崩。」)

  襄王(原注:名鄭。《史記?周本紀》:「惠王崩,子襄王鄭立。」)

  元年庚午,晉獻公卒,立奚齊,里克殺之,及卓子,立夷吾。(《史記?十二諸侯年表》襄王元年,晉獻公卒,立奚齊,里克殺之,及卓子,立夷吾。)

  二年。(原注:辛未,晉惠公元年。《史記?十二諸侯年表》襄王二年,晉惠公夷吾元年。)

  晉殺里克。(《春秋經?僖十年》:「晉殺其大夫里克。」)

  三年,雨金于晉。(《御覽》八百七十七引《史記》:「晉惠公二年,雨金。」)

  七年,秦伯涉河伐晉。(《御覽》八百七十七引《史記》:「惠公六年,秦伯涉河伐晉。」)   十五年,晉惠公卒,子懷公圉立。(《史記?晉世家》:「惠公十四年九月卒,太子圉立,是為懷公。」《十二諸侯年表》襄王十五年,圉立為懷公。)   秦穆公帥師送公子重耳,圍令狐、桑泉、臼衰,皆降于秦師。狐毛與先軫禦秦,至于廬柳,乃謂秦穆公使公子縶來與師言,次于郇,盟于軍。(《水經?涑水注》引《紀年》:「晉惠公十有五年,秦穆公帥師送公子重耳,圍令狐、桑泉、臼衰,皆降于秦師。狐毛與先軫禦秦師,至于廬柳,乃謂秦穆公使公子縶來與師言,退舍,次于郇,盟于軍。」)

  公子重耳涉自河曲。(《水經?河水注》引《紀年》:「晉惠公十五年,秦穆公帥師送公子重耳,涉自河曲。」)

  十六年。(原注:乙酉,晉文公元年。《史記?十二諸侯年表》襄王十六年,晉文公元年。)

  晉殺子圉。(《史記?十二諸侯年表》晉文公元年,誅子圉。)

  十七年,晉城荀。(《漢書?地理志》注引《紀年》:「文公城荀。」《文選?北征賦》注引作「郇」。)

  二十年,周襄王會諸侯于河陽。(《春秋經傳集解後序》引《紀年》:「周襄王會諸侯于河陽。」)

  二十二年,齊師逐鄭太子齒奔張城、南鄭。(《水經?涑水注》引《紀年》:「齊師逐鄭太子齒奔張城、南鄭。」不云何年。)

  二十四年,晉文公卒。(《史記?十二諸侯年表》襄王二十四年,晉文公薨。)

  二十五年。(原注:甲午,晉襄公驩元年。《史記?十二諸侯年表》甲午,襄王二十五年,晉襄公驩元年。)

  三十年,洛絕于○。(《水經?洛水注》引《紀年》:「晉襄公六年,洛絕于○。」)   三十一年,晉襄公卒。(《史記?十二諸侯年表》襄王三十一年,晉襄公卒。)

  三十二年。(原注:辛丑,晉靈公夷皋元年。《史記?十二諸侯年表》襄王三十二年,晉靈公夷皋元年。)

  三十三年,王陟。(《史記?周本紀》:「三十三年,襄王崩。」)   頃王(《史記?周本紀》:「襄王崩,子頃王壬臣立。」)   元年癸卯。

  六年,彗星入北斗。(《春秋經?文十四年》:「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   王陟。(《史記?周本紀》:「頃王六年崩。」)

  匡王(《史記?周本紀》:「頃王崩,子匡王班立。」)

  元年己酉。

  六年,王陟。(《春秋經?宣二年》:〔詩銘案:原作「左宣二年傳」,誤。〕「冬十月乙亥,天王崩。」《史記?周本紀》:「匡王六年崩。」)

  晉靈公為趙穿所殺,趙盾使穿迎公子黑臀于周,立之。(《左?宣二年傳》:「趙穿攻靈公于桃園,宣子使趙穿迎公子黑臀于周而立之。」)   定王。(《史記?周本紀》:「匡王崩,弟瑜立,是為定王。」)   元年己卯。(原注:晉成公元年。《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定王元年,晉成公黑臀元年。)

  六年,晉成公與狄伐秦,獲秦諜,殺之絳市,六日而蘇。(《左?宣八年傳》:「春,白狄及晉平。夏,會晉伐秦,晉人獲秦諜,殺諸絳市,六日而蘇。」)   七年,晉成公卒于扈。(《春秋經?宣九年》:「晉侯黑臀卒于扈。」《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定王七年,晉成公薨。)   八年。(原注:壬戌,晉景公元年。《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定王八年,晉景公據元年。)

  十八年,齊國佐來獻玉磬、紀公之甗。(《春秋經傳集解後序》引《紀年》:「齊國佐來獻玉磬、紀公之甗。」)

  二十一年,王陟。(《春秋經?成五年》:「十一月己酉,天王崩。」《史記?周本紀》:「二十一年,定王崩。」)   簡王(《史記?周本紀》:「定王崩,子簡王夷立。」)

  元年丙子。

  五年,晉景公卒。(《春秋經?成十年》:「晉侯獳卒。」《史記?晉世家》:「十九年,景公卒。」《史記?十二諸侯年表》晉景公盡簡王五年。)

  六年。(原注:辛巳,晉厲公元年。《史記?十二諸侯年表》簡王六年,晉厲公壽曼元年。)

  十三年,晉厲公卒。(《春秋經?成十八年》:「晉弒其君州蒲。」《十二諸侯年表》簡王十三年,欒書、中行偃弒厲公。)

  楚共王會宋平公于湖陽。(《水經?泚水注》引《紀年》:「楚共王會宋平公于湖陽。」不云何年。)   十四年。(原注:己丑,晉悼公元年。《史記?十二諸侯年表》簡王十四年,晉悼公元年。)

  王陟。(《春秋經?襄元年》:「九月辛酉,天王崩。」《史記?周本紀》:「十四年,簡王崩。」)

  靈王(《史記?周本紀》:「簡王崩,子靈王泄心立。」)

  元年庚寅。   十四年,晉悼公卒。(《史記?十二諸侯年表》靈王十四年,晉悼公薨。)

  十五年。(原注:甲辰,晉平公元年。《史記?十二諸侯年表》甲辰,靈王十五年,晉平公彪元年。)

  二十七年,王陟。(《春秋經?襄二十有八年》:「十有二月甲寅,天王崩。」《史記?周本紀》:「二十七年,靈王崩。」)

  景王(《史記?周本紀》:「靈王崩,子景王貴立。」)

  元年丁巳。

  十三年春,有星出婺女。(《左?昭十年傳》:「春王正月,有星出於婺女。」)

  十月,晉平公卒。(《春秋經?昭十年》:「秋七月戊子,晉侯彪卒。」《史記?十二諸侯年表》景王十三年春,有星出婺女。十月,晉平公卒。)

  十四年。(原注:庚午,晉昭公元年。《史記?十二諸侯年表》景王十四年,晉昭公夷元年。)

  河水赤于龍門三里。(《水經?河水注》引《紀年》:「晉昭公元年,河水赤于龍門三里。」)   十九年,晉昭公卒。(《史記?十二諸侯年表》景王十九年,晉昭公卒。)

  冬十二月,桃杏華。(《御覽》九百六十八引《紀年》:「昭公六年十二月,桃杏華。」)

  二十年。(原注:丙子,晉頃公元年。《史記?十二諸侯年表》景王二十年,晉頃公棄疾元年。)

  二十五年,晉頃公平王室亂,立敬王。《史記?十二諸侯年表》景王二十五年,周室亂,頃公平亂,立敬王。)

  敬王(《史記?周本紀》:「晉人立丐,是為敬王。」)

  元年壬午。   八年,晉頃公卒。(《史記?十二諸侯年表》敬王八年,晉頃公薨。)

  九年。(原注:庚寅,晉定公元年。《史記?十二諸侯年表》敬王九年,晉定公午元年。)

  十四年,漢不見于天。(《御覽》八百七十五引《紀年》:「晉定公六年,漢不見于天。」)

  二十六年,晉青虹見。(《御覽》十四引《紀年》:「晉定公十八年,青虹見。」)

  二十八年,洛絕于周。(《水經?洛水注》引《紀年》:「晉定公二十年,洛絕于周。」)

  三十六年,淇絕于舊衛。(《水經?淇水注》引《紀年》:「晉定公二十八年,淇絕于舊衛。」一作「十八年」。)

  三十九年,晉城頓丘。(《水經?淇水注》引《紀年》:「晉定公三十一年,城頓丘。」)

  四十三年,宋殺其大夫皇瑗于丹水之上。丹水壅不流。(《水經?獲水注》引《紀年》曰:「宋殺其大夫皇瑗于丹水之上。」又曰:「宋大水,丹水壅不流。」本是二事,此誤合為一,又本不繫年,此據《左?哀十七年傳》定之。)

  四十四年,王陟。(《史記?周本紀》:「四十二年,敬王崩。」《十二諸侯年表》:「敬王四十三年甲子崩。」惟《周本紀》集解引皇甫謐曰:「敬王四十四年,元己卯,崩壬戌。」此元壬午,崩乙丑,蓋在位之年從皇甫謐,而歲名則從《史記》也。)

  元王(《史記?周本紀》:「敬王崩,子元王仁立。」)   元年丙寅,晉定公卒。(《史記?六國表》元王二年,晉定公卒。時歲在丙寅。此以元王元年為丙寅,故以下皆遞差一年。)

  二年。(原注:晉出公元年。《史記?六國表》元王三年,晉出公錯元年。)   四年,於越滅吳。(《史記?六國表》元王四年,越滅吳。)

  六年,晉澮絕于梁。(《水經?澮水注》引《紀年》:「晉出公五年,澮絕于梁。」)

  丹水三日絕不流。(《水經?沁水注》引《紀年》:「晉出公五年,丹水三日絕不流。」)

  七年,齊人、鄭人伐衛。(《水經?濟水注》引《紀年》:「晉出公六年,齊、鄭伐衛。」)

  王陟。(《史記?周本紀》:「元王八年崩。」《六國表》同。此於敬王增一年,故元王減一年。)

  貞定王(《史記?周本紀》:「元王崩,子定王介立。」集解引皇甫謐《帝王世紀》作「貞定王」。)

  元年癸酉,於越徙都琅玡。(《吳越春秋》十:「句踐二十五年,霸於關東,從琅玡起觀臺,周七里,以望東海。」)

  四年十一月,於越子句踐卒,是為菼執,次鹿郢立。(《史記?越王句踐世家》索隱引《紀年》:「晉出公十年十一月,於粵子句踐卒,是為菼執。」又引「次鹿郢立,六年卒」。)

  六年,晉河絕于扈。(《水經?河水注》引《紀年》:「晉出公十二年,河絕于扈。」)   七年,晉荀瑤城南梁。(原注:一本「晉出公二十年」。《水經?汾水注》:「晉出公三十年,知伯瑤城高梁。」案出公無三十年,據偽此書者所見之本,當作「十三年」。)

  十年,於越子鹿郢卒,不壽立。(《史記?越王句踐世家》索隱引《紀年》:「句踐卒,次鹿郢立,六年卒。」又云:「不壽立。」)

  十一年,晉出公出奔齊。(《史記?晉世家》:「出公十七年,奔齊,道死。」)

  十二年,河水赤三日。(《通鑑外紀》:「定王十二年,晉河水赤三日。」)

  荀瑤伐中山,取窮魚之丘。(《水經?巨馬水注》、《初學紀》八、《御覽》六十四引《紀年》:「荀瑤伐中山,取窮魚之丘。」皆不云何年。)   十三年,晉韓龐取秦武城。(《水經?洛水注》引《紀年》:「晉出公十九年,晉韓龐取盧氏城。」)   十六年。(原注:晉出公二十二年。)

  十七年,晉出公薨,乃立昭公之孫,是為敬公。(《史記?晉世家》索隱引《紀年》:「出公二十三年,奔楚,乃立昭公之孫,是為敬公。」)   十八年。(原注:己丑,晉敬公元年。)

  二十年,於越子不壽見殺,是為盲姑,次朱句立。(《史記?越王句踐世家》索隱引《紀年》:「不壽立十年見殺,是為盲姑,次朱句立。」)

  二十二年,楚滅蔡。(《史記?六國表》定王二十二年,楚滅蔡。)

  二十四年,楚滅杞。(《史記?六國表》定王二十四年,楚滅杞。)   二十八年。(原注:晉敬公十一年。)

  王陟。(《史記?周本紀》:「二十八年,元王崩。」)

  考王(《史記?周本紀》:「定王崩,哀王立。三月,思王立。五月,少弟嵬立,是為考王。」)   元年。(原注:晉敬公十八年。案「十八年」當作「十二年」。)

  魏文侯立。(《史記?晉世家》索隱:「《紀年》:「魏文侯初立在敬公十八年。」」案「十八年」乃「六年」之訛,說見《古本紀年輯校》。)

  十年,楚滅莒。(《史記?六國表》考王十年,楚滅莒。)   十一年,晉敬公卒。(案:據此,敬公在位二十二年。《史記?十二諸侯年表》晉出公錯十八年,晉哀公忌二年,晉懿公驕十七年,〔此據《史記》正義說,今本並奪懿公。〕《晉世家》出公十七年,哀公驕十八年,以懿公為哀公,皆無敬公。)   十二年。(原注:晉幽公柳元年。《史記?六國表》考王四年,晉幽公柳元年。)

  魯悼公卒。(《史記?六國表》考王十二年,魯悼公卒。)

  十四年,魯季孫會晉幽公于楚丘。(《水經?濟水注》引《紀年》:「晉幽公三年,魯季孫會晉幽公于楚丘,取葭密,遂城之。」《太平寰宇記》引作「幽公十三年」。)

  十五年,王陟。(《史記?周本紀》:「考王十五年崩。」)

  威烈王(《史記?周本紀》:「考王崩,子威烈王午立。」)

  元年丙辰。(《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威烈王元年。集解:「徐廣曰:丙辰。」)

  三年,晉大旱,地生鹽。(《書鈔》一百四十六引《紀年》:「晉幽公七年,大旱,地長生鹽。」)   五年,晉丹水出,反擊。(《水經?沁水注》引《紀年》:「晉幽公九年,丹水出,相反擊。」)

  六年,晉大夫秦嬴賊幽公于高寢之上,魏文侯立幽公子止。(《史記?六國表》威烈王六年,盜殺幽公。《晉世家》索隱引《紀年》:「夫人秦嬴賊公于高寢之上。」《晉世家》:「十八年,盜殺幽公。魏文侯以兵誅晉亂,立幽公子止,是為烈公。」案:《史記》幽公在位十八年,此僅十年,蓋縮幽公之年以為敬公之年。如「丹水出,相反擊」,《水經注》引古《紀年》以為幽公九年事,而《通鑑外紀》繫之考王十年,據此,則劉恕所見《紀年》敬公僅得十二年,此以敬公為在位二十二年,乃不得不減幽公以補之矣。)

  七年。(原注:壬戌,晉烈公元年。《史記?六國表》威烈王七年,晉烈公元年。)

  趙獻子城泫氏。(《水經?沁水注》引《紀年》:「晉烈公元年,趙獻子城泫氏。」)

  韓武子都平陽。(《水經?汾水注》引《紀年》:「晉烈公元年,韓武子都平陽。」)

  八年,趙城平邑。(《水經?河水注》、《初學記》八引《紀年》:「晉烈公四年,趙城平邑。」)

  九年,楚人伐我南鄙,至于上洛。(《水經?丹水注》、《路史?國名紀》引《紀年》:「晉烈公三年,楚人伐我南鄙,至于上洛。」)

  十一年,田公子居思伐邯鄲,圍平邑。(《水經?河水注》引《紀年》:「晉烈公五年,田公子居思伐邯鄲,圍平邑。」說見《古本紀年輯校》。)

  於越滅滕。(《史記?越王句踐世家》索隱引《紀年》:「於粵子朱句三十四年滅滕。」《路史?國名紀》引作「朱句三十年」。)   十二年,於越子朱句伐郯,以郯子鴣歸。(《水經?沂水注》引《紀年》:「晉烈公四年,於越子朱句滅郯,以郯子鴣歸。」《史記》索隱引「朱句三十五年,滅郯」。)

  十四年,於越子朱句卒,子翳立。(《史記?越王句踐世家》引《紀年》:「朱句三十七年卒。」)

  十六年,齊田?及邯鄲韓舉戰于平邑,邯鄲之師敗逋,遂獲韓舉,取平邑、新城。(《水經?河水注》引《紀年》:「晉烈公十年,齊田肸及邯鄲韓舉戰于平邑,邯鄲之師敗逋,遂獲韓舉,取平邑、新城。」說見《古本紀年輯校》。)

  十七年,魏文侯伐秦至鄭,還築汾陰、郃陽。(史記?魏世家》:「魏文侯十七年,西攻秦至鄭,而還築雒陰、合陽。」《六國表》略同,皆在威烈王十八年。惟《水經?河水注》云:「周威烈王之十七年,魏文侯伐秦至鄭,還築汾陰、郃陽。」此本之。)

  田悼子卒,田布殺其大夫公孫孫,公孫會以廩丘叛于趙。田布圍廩丘,翟角、趙孔屑、韓氏救廩丘,及田布戰于龍澤,田師敗逋。(《水經?瓠子水注》引《紀年》:「晉烈公十一年,田悼子卒,田布殺其大夫公孫孫,公孫會以廩丘叛于趙。田布圍廩丘,翟角、趙孔屑、韓師救廩丘,及田布戰于龍澤,田布敗逋。」)

  十八年,王命韓景子、趙烈子及我師伐齊,入長垣。(《水經?汶水注》引《紀年》:「晉烈公十二年,王命韓景子、趙烈子及翟員伐齊,入長城。」)

  二十三年,王命晉卿魏氏、趙氏、韓氏為諸侯。(《史記?周本紀》:「威烈王二十三年,命韓、魏、趙為諸侯。」)   二十四年,王陟。(《史記?周本紀》:「威烈王二十四年崩。」)   安王(《史記?周本紀》:「威烈王崩,子安王驕立。」)

  元年庚辰。(《史記?六國表》安王元年。集解:「徐廣曰:庚辰。」)

  九年,晉烈公卒,子桓公立。(原注:《韓非子》作「桓侯」。《史記?晉世家》:「二十年,烈公卒,子孝公頎立。」索隱:「《紀年》以孝公為桓公,故《韓子》有晉桓侯。」)

  十年己丑。(原注:晉桓公頃元年。《史記?六國表》安王十年,晉孝侯傾元年。)   十五年,魏文侯卒。(原注:在位五十年。《史記?六國表》安王十六年為魏武侯元年,是文侯卒于十五年,計在位三十八年。然古《紀年》載文侯、武侯在位年數,均與《史記》不同。《史記?魏世家》索隱引《紀年》云:「文侯五十年卒,武侯二十六年卒。」以惠成王元年逆推之,文侯之卒當在安王五年。)

  大風,晝昏。(見下。)

  晉太子喜出奔。(《御覽》八百七十九引《史記》:「烈公二十二年,國大風,晝昏,自旦至中。明年,太子喜出奔。」)

  十六年,(原注:乙未,魏武侯擊元年。《史記?六國表》安王十六年,魏武侯元年。)

  封公子緩。(《史記?魏世家》索隱引《紀年》:「魏武侯元年,封公子緩。」說見《古本紀年輯校》。)   二十一年,韓滅鄭,哀侯入于鄭。(《史記?韓世家》索隱引《紀年》:「魏武侯二十一年,韓滅鄭,哀侯入于鄭。」此以為安王二十一年,誤。)

  二十三年,於越遷于吳。(《史記?越王句踐世家》索隱引《紀年》:「翳三十三年,遷于吳。」)

  三十六年,王陟。(《史記?周本紀》:「安王立二十六年崩。」)

  魏城洛陽及安邑、王垣。(《史記?魏世家》索隱引《紀年》:「魏武侯十一年,城洛陽及安邑、王垣。」)

  七月,於越太子諸咎弒其君翳。十月,越人殺諸咎越滑,吳人立孚錯枝為君。(《史記?越王句踐世家》索隱引《紀年》:「翳三十六年七月,太子諸咎弒其君翳。十月,粵殺諸咎粵滑,吳人立孚錯枝為君。」)

  烈王(《史記?周本紀》:「安王崩,子烈王喜立。」)

  元年丙午。(《史記?六國表》烈王元年。集解:「徐廣曰:丙午。」)

  魏公子緩如邯鄲以作難。(《史記?魏世家》索隱引《紀年》:「惠成王七年,公子緩如邯鄲以作難。」)

  於越大夫寺區定越亂,立初無余,是為莽安。(《史記?越王句踐世家》索隱引《紀年》:〔詩銘案:「索隱」二字原脫。〕「明年,大夫寺區定粵亂,立無余之。」)

  二年,秦胡蘇帥師伐韓,韓將韓襄敗胡蘇于酸水。(《水經?濟水注》引《紀年》:「秦胡蘇帥師伐鄭,韓襄敗秦蘇胡于酸水。」不云何年。)

  魏觴諸侯于范臺。(《魏策》:「梁主魏嬰觴諸侯于范臺。」)

  晉桓公邑哀侯于鄭,韓山堅賊其君哀侯。(《史記?韓世家》索隱引《紀年》:「魏武侯二十二年,晉桓公邑哀侯于鄭,韓山堅賊其君哀侯。」)

  六年。(原注:辛亥,梁惠成王元年。《史記?六國表》烈王六年,魏惠王元年。)

  韓共侯、趙成侯遷晉桓公于屯留。(原注:以後更無晉事。《史記?晉世家》索隱引《紀年》:「桓公二十年,趙成侯、韓共侯遷桓公于屯留。」《水經?濁漳水注》引「梁惠成王元年,韓共侯、趙成侯遷晉桓公于屯留」。索隱云:「以後更無晉事。」)

  趙成侯偃、韓懿侯若伐我葵。(《水經?沁水注》引《紀年》:「梁惠成王元年,趙成侯偃、韓懿侯若伐我葵。」《史記》索隱引「武侯元年,封公子緩。趙侯種、韓懿侯伐我,取蔡」。年與人地名俱訛。)

  七年,王陟。(《史記?周本紀》:「七年,烈王崩。」)

  我師伐趙,圍蜀陽。(《史記?魏世家》索隱引《紀年》:「惠成王伐趙,圍濁陽。」)

  齊田壽帥師伐我,圍觀,觀降。(《水經?河水注》引《紀年》:「梁惠成王二年,齊田壽帥師伐我,圍觀,觀降。」)

  魏大夫王錯出奔韓。(《史記?魏世家》集解引《紀年》:「惠王二年,魏大夫王錯出奔韓。」)

  顯王(《史記?周本紀》:「烈王崩,弟扁立,是為顯王。」)

  元年癸丑。(《史記?六國表》顯王元年。集解:「徐廣曰:癸丑。」)

  鄭城邢丘。(原注:自此韓改稱曰鄭。《水經?河水注》引《紀年》:「梁惠成王三年,鄭城邢丘。」)

  秦子向命為藍君。(《水經?渭水注》引《紀年》:「梁惠成王三年,秦子向命為藍君。」)

  二年,河水赤于龍門三日。(《水經?河水注》引《紀年》:「梁惠成王四年,河水赤于龍門三日。」)

  三年,公子景賈帥師伐鄭,韓明戰于韓,我師敗逋。(《水經?濟水注》引《紀年》:「惠成王五年,公子景賈帥師伐鄭,韓明戰于陽,我師敗逋。」)

  四年夏四月甲寅,徙邦于大梁。(《水經?渠水注》引《紀年》:「梁惠成王六年四月甲寅,徙都于大梁。」《漢書?高帝紀》注引亦作「六年」。《史記?魏世家》集解、《孟子》正義引皆作「九年」。)

  王發逢忌之藪以賜民。(《漢書?地理志》注臣瓚引《紀年》:「梁惠王發逢忌之藪以賜民。」《左?哀十四年》疏引「發」作「廢」。)

  於越寺區弟思弒其君莽安,次無顓立。(《史記?越王句踐世家》索隱引《紀年》:〔詩銘案:「引紀年」三字原脫。〕「無余之十二年,寺區弟思弒其君莽安,次無顓立。」)

  五年,雨碧于郢。(《御覽》八百九、《廣韻》二十二皆引《紀年》:「惠成王七年,雨碧于郢。」)

  地忽長十丈有餘,高尺半。(《御覽》八百八十引《紀年》:「梁惠成王七年,地忽長十丈有餘,高尺半。」)

  六年,我師伐邯鄲,取列人;我師伐邯鄲,取肥。(《水經?濁漳水注》引《紀年》:「梁惠成王八年,惠成王伐邯鄲,取列人;伐邯鄲,取肥。」)

  雨黍于齊。(《御覽》八百七十七引《史紀》:「梁惠成王八年,雨黍于齊。」)   七年,我與邯鄲趙榆次、陽邑。(《水經?洞渦水注》引《紀年》:「梁惠成王九年,與邯鄲榆次、陽邑。」)

  王會鄭釐侯于巫沙。(《水經?濟水注》引《紀年》:「梁惠成王九年,王會鄭釐侯于巫沙。」)

  八年,入河水于圃田,又為大溝而引圃水。(《水經?渠水注》引《紀年》:「惠成王十年,入河水于甫田,又為大溝而引甫水。」)

  瑕陽人自秦導岷山青衣水來歸。(《水經?青衣水注》引《紀年》:「梁惠成王十年,瑕陽人自秦道岷山青衣水來歸。」)   九年,秦師伐鄭,次于懷,城殷。(《水經?沁水注》引《紀年》:「秦師伐鄭,次于懷,城殷。」不云何年。)

  十年,楚師出河水以水長垣之外。(《水經?河水注》引《紀年》:「梁惠成王十二年,楚師出河水以水長垣之外。」)

  龍賈帥師築長城于西邊。(《水經?濟水注》引《紀年》:「梁惠成王十二年,龍賈帥師築長城于西邊。」)

  鄭取屯留、尚子。(《水經?濁漳水注》、《御覽》一百六十三引《紀年》:「梁惠成王十二年,鄭取屯留、尚子、涅。」)

  十一年,鄭釐侯使許息來致地:平丘、戶牖、首垣諸邑及鄭馳地。我取枳道,與鄭鹿。(《水經?河水注》引《紀年》:「梁惠成王十一年,鄭釐侯使許息來致地:平丘、戶牖、首垣諸邑及鄭馳道。我取軹道,與鄭鹿。」此誤為顯王十一年事。)

  王及鄭釐侯盟于巫沙,以釋它陽之圍,歸釐于鄭。(《水經?濟水注》引《紀年》:「梁惠成王十三年,王及鄭釐侯盟于巫沙,以釋宅陽之圍,歸釐于鄭。」)

  十二年,魯恭侯、宋桓侯、衛成侯、鄭釐侯來朝。(《史記?魏世家》索隱引《紀年》:「梁惠成王十四年,魯恭侯、宋桓侯、衛成侯、鄭釐侯來朝。」)

  於越子無顓卒,是為菼蠋卯,次無疆立。(《史記?越王句踐世家》索隱引《紀年》:「無顓八年薨,是為菼蠋卯。」)

  十三年,邯鄲成侯會燕成侯于安邑。(《史記?六國表》集解引《紀年》:「惠王十五年,邯鄲成侯會燕成侯于安邑。」)

  十四年,秦公孫壯伐鄭,圍焦城,不克。(《水經?渠水注》引《紀年》:「梁惠成王十六年,秦公孫壯伐鄭,圍焦城,不克。」)

  秦公孫壯帥師城上枳、安陵、山民。(《水經?渠水注》引《紀年》:「梁惠成王十六年,秦公孫壯帥師城上枳、安陵、山氏。」)

  邯鄲伐衛,取漆富丘,城之。(《水經?濟水注》引《紀年》:「梁惠成王十六年,邯鄲伐衛,取漆富丘,城之。」)

  齊師及燕戰于泃水,齊師遁。(《水經?鮑丘水注》引《紀年》:「梁惠成王十六年,齊師及燕戰于泃水,齊師遁。」)

  十五年,齊田期伐我東鄙,戰于桂陽,我師敗逋。(《水經?濟水注》引《紀年》:「梁惠成王十七年,齊田期伐我東鄙,戰于桂陽,我師敗逋。」)

  東周與鄭高都。(《水經?伊水注》引《紀年》:「梁惠成王十七年,東周與鄭高都、利。」)

  鄭釐侯來朝中陽。(《水經?渠水注》引《紀年》:「梁惠成王十七年,鄭釐侯來朝中陽。」)

  宋景鼓、衛公孫倉會師,圍我襄陵。(《水經?淮水注》引《紀年》「梁惠成王十七年,宋景○、衛公孫倉會齊師,圍我襄陵。」)

  十六年,王以韓師、諸侯師縣于襄陵。(《水經?淮水注》引《紀年》:「梁惠成王十八年,王以韓師敗諸侯師于襄陵。」)

  齊侯使楚景舍來求成。(《水經?淮水注》引《紀年》:「齊侯使楚景舍來求成。」與前事同年。)

  邯鄲之師敗我師于桂陵。(原注:秦伐韓閼與,惠成王使趙靈破之。不知是何年。《史記?魏世家》索隱:「梁惠成王十八年,趙又敗魏桂陵。」)

  十七年,燕伐趙,圍濁鹿。趙靈王及代人救濁鹿,敗燕師于勺。(《水經?滱水注》引《紀年》:「燕人伐趙,圍濁鹿。趙武靈王及代人救濁鹿,敗燕師于勺梁。」不云何年。)

  晉取玄武、濩澤。(原注:即雷澤,舜漁處。《水經?沁水注》引《紀年》:「梁惠成王十九年,晉取玄武、濩澤。」)

  十八年,齊築防以為長城。(《水經?汶水注》引《紀年》:「梁惠成王二十年,齊築防以為長城。」)   十九年,王如衛,命公子南為侯。(《水經?汝水注》、《史記?周本紀》集解、《漢書?武帝紀》注引《紀年》:「子南勁朝于魏,後惠成王如衛,命子南為侯。」不云何年。)

  二十年。

  二十一年,魏殷臣、趙公孫裒伐燕,還取夏屋,城曲逆。(《水經?滱水注》引《紀年》:「魏殷臣、趙公孫裒伐燕,還取夏屋,城曲逆。」不云何年。)

  二十二年壬寅,孫何侵楚,入三戶郛。(《水經?丹水注》引《紀年》:「壬寅,孫何侵楚,入三戶郛。」不云何年。)

  楚伐徐州。(《史記?越王句踐世家》索隱引《紀年》:「越子無顓薨,後十年,楚伐徐州。」)

  二十三年,魏章帥師及鄭師伐楚,取上蔡。(《水經?汝水注》引《紀年》:「魏章率師及鄭師伐楚,取上蔡。」不云何年。)

  孫何取?陽。(《水經?潁水注》引《紀年》:「孫何取?陽。」不云何年。)

  秦孝公會諸侯于逢澤。(《史記?六國表》顯王二十七年,秦孝公會諸侯于澤。集解:「徐廣曰:「《紀年》作逢澤。」」《水經?渠水注》同。)

  絳中地○,西絕于汾。(《水經?汾水注》引《紀年》:「梁惠成王二十五年,絳中地坼,西絕于汾。」)

  二十四年,魏敗韓馬陵。(《史記?魏世家》索隱引《紀年》:「惠成王二十六年,敗韓馬陵。」)

  二十五年。

  二十六年,穰庛帥師及鄭孔夜戰于梁赫,鄭師敗逋。(《水經?渠水注》引《紀年》:「梁惠成王二十八年,穰苴帥師及鄭孔夜戰于梁赫,鄭師敗逋。」)

  與齊田?戰于馬陵。(《史記?魏世家》索隱引《紀年》:「二十八年,與齊田?戰于馬陵。」《孫子吳起列傳》索隱引作「惠成王二十七年十二月」,乃《紀年》本文,《魏世家》索隱作「二十八年」,則改從周正。)

  二十七年五月,齊田?及宋人伐我東鄙,圍平陽。(《水經?泗水注》引《紀年》:「梁惠成王二十九年五月,齊田?及宋人伐我東鄙,圍平陽。」)

  九月,秦衛鞅伐我西鄙。(《史記?魏世家》索隱引《紀年》:「梁惠成王二十九年五月,齊田?伐我東鄙。九月,秦衛鞅伐我西鄙。十月,邯鄲伐我北鄙。王攻衛鞅,我師敗績。」)   十月,邯鄲伐我北鄙。(見上。)

  王攻衛鞅,我師敗逋。(見上。)

  二十八年,城濟陽。(《水經?濟水注》引《紀年》:「梁惠成王三十年,城濟陽。」)   秦封衛鞅于鄔,改名曰尚。(《水經?濁漳水注》、《路史?國名紀》引《紀年》:「梁惠成王三十年,秦封衛鞅于鄔,改名曰商。」)   二十九年,邳遷于薛。(《水經?泗水注》引《紀年》:「梁惠成王三十一年,邳遷于薛。」《史記》索隱引同,正義引作「三十年」。)

  三月,為大溝于北郛,以行圃田之水。(《水經?渠水注》引《紀年》:「梁惠成王三十一年三月,為大溝于北郛,以行圃田之水。」)   三十年。   三十一年,秦蘇胡帥師伐鄭,韓襄敗秦蘇胡于酸水。(原注:不知何年,附此。

  重出。)

  三十二年。

  三十三年,鄭威侯與邯鄲圍襄陵。(《史記?韓世家》索隱引《紀年》:「威侯七年,與邯鄲圍襄陵。」當在顯王四十二年。)

  三十四年,魏惠成王三十六年,改元稱一年。(《春秋經傳集解後序》:「《紀年》:〔詩銘案:「紀年」二字原脫。〕惠王三十六年,改元,從一年始,至十六年而稱惠成王卒。」《史記?魏世家》集解:「今案《古文》:「惠成王三十六年,改元稱一年,改元後十七年卒。」」)

  王與諸侯會于徐州。(《史記?六國表》魏襄王元年,與諸侯會徐州以相王。)

  於越子無疆伐楚。(《史記?越王句踐世家》:「越遂釋齊而伐楚。」)

  三十五年,楚吾得帥師及秦伐鄭,圍綸氏。(原注:不知何年,附此。《水經?伊水注》、《後漢書?黃瓊傳》注、《路史?後紀》十三引《紀年》:「楚吾得帥師及秦伐鄭,圍綸氏。」皆不云何年。)

  三十六年,楚圍齊于徐州,遂伐於越,殺無疆。(《史記?六國表》顯王三十六年,楚圍齊于徐州。《越王句踐世家》:「楚大敗越,殺王無疆,盡取吳故地,至浙江,北破齊于徐州。」徐廣曰:「周顯王之四十六年。」案《六國表》,「四十六年」乃「三十六年」之訛,此本《表》言之。)

  三十七年。

  三十八年,龍賈及秦師戰于雕陰,我師敗逋。(《史記?魏世家》:「襄王五年,秦敗我龍賈軍四萬五千于雕陰。」)

  王會鄭威侯于巫沙。(《史記?韓世家》索隱引《紀年》:「成侯七年,王會鄭威侯于巫沙。」此較前四年。)

  三十九年,秦取我汾陰、皮氏。(《史記?六國表》顯王四十年,魏襄王六年,秦取我汾陰、皮氏。)

  四十年。   四十一年,秦歸我焦、曲沃。(《史記?六國表》顯王四十年,魏襄王八年,秦歸我焦、曲沃。)

  四十二年,九鼎淪泗,沒于淵。(《史記?封禪書》:「或曰:宋太丘社亡,而九鼎沒于泗水彭城下。其後百一十五年而秦并天下。」案:此距秦并天下一百五年。)   四十三年。

  四十四年。   四十五年,楚敗我襄陵。(《史記?六國表》顯王四十六年,楚敗魏襄陵。)

  四十六年。

  四十七年。   四十八年,王陟。(《史記?周本紀》:「四十八年,顯王崩。」)

  慎靚王(《史記?周本紀》:「顯王崩,子慎靚王定立。」)

  元年辛丑。(《史記?六國表》慎靚王元年。集解:「徐廣曰:辛丑。」)

  秦取我曲沃、平周。(《史記?六國表》顯王四十七年,魏襄王十三年,秦取曲沃、平周。此較後二年。)

  二年,魏惠成王薨。(《春秋經傳集解後序》:「《紀年》:「惠王三十六年,改元從一年始,至十六年而稱惠成王卒。」」《史記》集解謂:「惠成王三十六年,改元稱一年,改元後十七年卒。」此從集解說。)

  三年,今王元年。(《史記?六國表》慎靚王三年,魏哀王元年。)

  四年。

  五年。

  六年,鄭侯使韓辰歸晉陽及向。二月,城陽、向,更名陽為河雍,向為高平。(《水經?濟水注》引《紀年》:「鄭侯使韓辰歸晉陽及向。二月,城陽、向,更名陽為河雍,向為高平。」不云何年。《史記?趙世家》集解引末二句,作「魏襄王四年」,此從之。)

  隱王(原注:《史記》作赧王,名延,蓋赧、隱聲相近。《史記?周本紀》:「慎靚王立六年崩,子赧王延立。」)   元年丁未。(《史記?六國表》周赧王元年。集解:「徐廣曰:丁未。」)

  十月,鄭宣王來朝。梁。(《史記?韓世家》索隱引《紀年》:「威侯七年十月,鄭宣王朝梁。」繫此誤。)   燕子之殺公子平,不克。齊師殺子之,醢其身。(《史記?燕召公世家》索隱引《紀年》:「子之殺公子平。」集解引:「齊人禽子之而醢其身。」據《六國表》,事在此年。)

  二年,齊地暴長,長丈餘,高一尺。(《御覽》八百八十引《紀年》:「周隱王二年,齊地暴長,長丈餘,高一尺。」)   魏以張儀為相。(《史記?六國表》赧王二年,張儀來相楚。此誤以為相魏。)

  三年,韓明帥師伐襄丘。(《水經?濟水注》引《紀年》:「魏襄王七年,韓明帥師伐襄丘。」)

  秦王來見于蒲阪關。(《水經?河水注》引《紀年》:「魏襄王七年,秦王來見于蒲阪關。」)   四月,越王使公師隅來獻舟三百、箭五百萬及犀角、象齒。(《水經?河水注》引《紀年》:〔詩銘案:「引紀年」三字原脫。〕「魏襄王七年四月,越王使公師隅來獻乘舟始罔及舟三百、箭五百萬、犀角、象齒焉。」)

  五月,張儀卒。(《史記?張儀傳》索隱引《紀年》:「梁哀王九年五月卒。」)   四年,翟章伐衛。(《史記?魏世家》索隱引《紀年》:「梁哀王八年,翟章伐衛。」)

  魏敗趙將韓舉。(《史記?韓世家》索隱引《紀年》,敗韓舉在威侯八年,說見《古本紀年輯校》。)

  五年,洛入成周,山水大出。(《水經?洛水注》引《紀年》:「魏襄王九年,洛入成周,山水大出。」)

  六年十月,大霖雨,疾風,河水酸棗。(《水經?濟水注》引《紀年》:「魏襄王十年十月,大霖雨,疾風,河水溢酸棗郛。」)

  楚庶章率師來會我,次于襄丘。(《水經?濟水注》引《紀年》:「魏襄王九年,楚庶章帥師來會我,次于襄丘。」)

  七年,翟章救鄭,次于南屈。(原注:此年未的。《水經?河水注》、《漢書?地理志》注引《紀年》:「翟章救鄭,次于南屈。」不云何年。)

  八年,秦公孫爰帥師伐我皮氏,翟章帥師救皮氏圍,疾西風。(《水經?汾水注》引《紀年》:「魏襄王十二年,秦公孫爰帥師伐我,圍皮氏,翟章帥師救皮氏圍。疾西風。」)

  九年,城皮氏。(《水經?汾水注》引《紀年》:「魏襄王十三年,城皮氏。」)

  十年。

  十一年。

  十二年,秦拔我蒲阪、晉陽、封谷。(《史記?魏世家》:「哀王十六年,秦拔我蒲阪、陽晉、封陵。」索隱云:「《紀年》作晉陽、封谷。」)

  十三年,邯鄲命吏大夫奴遷于九原,將軍、大夫、適子、代史皆貂服。(《水經?河水注》引《紀年》:「魏襄王十七年,邯鄲命吏大夫奴遷于九原,又命將軍、大夫、適子、戍吏皆貉服。」)   十四年。   十五年,薛侯來會王于釜丘。(《水經?濟水注》引《紀年》:「魏襄王十九年,薛侯來會王于釜丘。」)   楚入雍氏,楚人敗。(《史記?韓世家》集解:「《周本紀》赧王八年之後云:「楚圍雍氏。」此當韓襄王十二年、魏哀王十九年。《紀年》於此亦說:「楚入雍氏,楚人敗。」」)

  十六年,王與齊王會于韓。(《史記?六國表》赧王十六年,魏哀王二十年,魏王與齊王會于韓。)   今王終二十年。(《春秋經傳集解後序》:「《紀年》:今王終二十年。」《史記?魏世家》索隱:「《汲冢紀年》終于哀王二十年。」)

  引用書目校補竹書紀年(趙紹祖)

  古墨齋刻本校正竹書紀年(洪頤烜)   平津館刻本竹書紀年校正(郝懿行)

  東路廳署刻本竹書紀年集證(陳逢衡)

  裛露軒刻本竹書紀年補證(林春溥)

  竹柏山房刻本考訂竹書紀年(雷學淇)

  亦囂囂齋刻本竹書紀年義證(雷學淇)

  修綆堂鉛印本汲冢紀年存真(朱右曾)

  歸硯齋刻本古本竹書紀年輯校(王國維)《王忠愨公遺書》鉛印本、《海寧王靜安先生遺書》石印本今本竹書紀年疏證(王國維)   同上古本竹書紀年輯校訂補(范祥雍)

  新知識出版社鉛印本周易注疏世界書局影阮刻《十三經注疏》本尚書注疏同上毛詩注疏同上春秋經傳集解《四部叢刊》初編影宋本(杜預《後序》據明覆宋阮仲猷刻本影補)   春秋正義《四部叢刊》續編影日本古鈔卷子本春秋公羊傳注疏世界書局影阮刻《十三經注疏》本春秋穀梁傳注疏同上春秋啖趙集傳纂例《古經解彙函》刻本孟子注疏世界書局影阮刻《十三經注疏》本爾雅注疏同上廣韻《四部叢刊》初編影宋本國語士禮居覆宋本戰國策同上戰國策校注《四部叢刊》初編影元本史記文學古籍刊行社影宋浙刻集解本、涵芬樓影宋黃善夫刻本、清殿本、金陵書局刻本史記索隱汲古閣刻本校刊史記集解索隱正義札記(張文虎)

  中華書局鉛印本史記志疑(梁玉繩)

  清刻本史記會注考證(瀧川資言)

  日本鉛印本史記會注考證校補(水澤利忠)

  同上漢書涵芬樓影宋本後漢書同上晉書同上宋書同上隋書涵芬樓影元本新唐書涵芬樓影宋本資治通鑑考異《四部叢刊》初編影宋本資治通鑑外紀《四部叢刊》初編影明本穆天子傳平津館刻洪頤烜校本路史紅杏山房刻本史通《四部叢刊》初編影明刻本,又《史通通釋》(浦起龍)上海古籍出版社鉛印本山海經箋疏(郝懿行)

  琅嬛仙館刻本水經注《續古逸叢書》影永樂大典本,又戴震校本,《四部叢刊》初編影殿本水經注釋(趙一清)   乾隆趙氏刻本水經注疏(楊守敬、熊會貞)

  科學出版社影印本元和郡縣志岱南閣刻本太平寰宇記萬廷蘭刻本、乾隆樂氏刻本、金陵書局刻本長安志經訓堂刻本元豐九域志清聚珍本輿地廣記士禮居覆宋本古今同姓名錄《函海》刻本東觀餘論《學津討原》刻本墨子閒詁(孫詒讓)

  《諸子集成》鉛印本韓非子集釋(陳奇猷)   上海人民出版社鉛印本莊子集釋(郭慶藩)

  《諸子集成》鉛印本列子同上呂氏春秋集釋(許維遹)

  清華大學鉛印本廣弘明集《四部叢刊》初編影明本真誥涵芬樓影《道藏》本開元占經恆德堂刻本蘇氏演義《藝海珠塵》刻本修文殿御覽《鳴沙石室佚書》影唐卷子本初學記明晉府刻本、中華書局鉛印本北堂書鈔南海孔氏刻本藝文類聚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影宋本、又鉛印本白氏六帖影宋本稽瑞繆荃孫舊藏鈔本事類賦明嘉靖刻本太平御覽《四部叢刊》三編影宋本、清嘉慶鮑崇城刻本太平廣記文友堂影明談愷刻本、人民文學出版社鉛印本昌黎先生文集《四部叢刊》初編影元本河東先生集《四部叢刊》初編影舊鈔本文選(李善注)

  清胡克家刻本、中華書局影宋本古文苑《守山閣叢書》刻本觀堂集林(王國維)

  《海寧王靜安先生遺書》石印本卜辭通纂(郭沫若)

  日本文求堂石印本殷契萃編(郭沫若)

  科學出版社石印本兩周全文辭大糸考釋(郭沫若》同上吉金文選(于省吾)

  石印本積微居甲文說(楊樹達)

  科學出版社鉛印本殷虛卜辭綜述(陳夢家)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12 11:38:55 | 显示全部楼层
书已发,请yong321先生查收。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5-12 21:25:31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收到并能下载。

我最先发这个贴是因为读到有人说“龙”在上古并不与皇权或王权联系,那是后来的事。搜了一下,发现维*基*百*科和许多网页引用《竹书纪年》“黄帝龍轩辕氏龍图出河”一说,可以看作反证。但仔细查,发现《竹书纪年》并无整句,才想到来这里请教。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