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07|回复: 0

[象棋] 什么是棋例中的“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5-24 18:32: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什么是棋例中的“献”?
来源:象棋百家谈

  应当承认,“献”在棋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比赛里的某些纠纷,就是因它而起。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即已发现它的身影,在烽火连天的战场上晃来晃去。由于“献”和“捉”在外形上酷似孪生同胞,因而给大家增添了不少辨认的难度。不单对其接触不多的外来人士一时搞不清楚孰兄孰弟,就连从事象棋裁判活动多年,和它们有“通家之好”的一些父辈友人,也有时在仓促之中看走了眼,指鹿为马,事后自感冒失,哑然失笑。多年以来,棋界从未放松对其真实身份的认证,但一直处于摸索前进的状态,近几年来方才取得较大收获。除了从外观上寻找“献”的特征之外,还着重从内涵方面,捕捉属于“献”的独具本性。说老实话,时至今日,不光中规与亚规在“献”的分辨与处理上,有所差异;单在国内,对于“献”的定义,也并未达到完全一致的认同。您说难不难?
  为此建议,大家塌下心来,我们利用一段时间,集中对“献”进行一次手术,开刀解剖,弄清它的内部结构,以及因之派生的连带作用,以便对症下药。当然,最有效的手术刀,仍是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对一些实例的分析对比,掌握规律,升华到理论高度,使广大裁迷朋友既能明白来龙去脉,也会增强判断能力。笔者愿在这一方面,为各位做好服务。需要大家配合的是,请多准备一些耐心和毅力,相信不难做到。
  事情还要从头说起:话说1934年秋季,香港中南体育会在先施公司天台,举办了历史上首届“省港澳象棋公开赛”。本次比赛为个人赛,报名人数甚多,分初赛、决赛两个阶段进行。经过二十余场筛选,周德裕等8人获得决赛权。最后,周德裕、冯敬如技高一筹,分获冠亚军。邓铁如、李武尚并列季军。因是对手之间四局决高下,结果应是比较准确的。
  于此期间,弈出了三局与棋例有关的“待判局面”。内有两局包含了“献”的色调,是我们“献”科医生动手术的适宜对象。另一局与“兑”有关,转给相应科室。以后择日开刀处置。(从重要性着眼,这三则棋例素材,不独留下了珍贵史料,也给后世对此类案例的判断,带来深远的影响)。单表并列第三名的李武尚与邓铁如之战。前三局两人各胜一局平一局。第四局都想赢棋,可又不能输。下到第82回合时,双方各剩车双炮。邓方虽多一卒,但士残象散,阵形凌乱,势难久战,不免动了求和之念。以下着法是红车五进一,黑车8退1,车五退一,车8进1……双方循环不已,观众议论纷纷。棋证暂作观望,红黑两方各执一词:红方说:“我的车躲前躲后,你的车追来追去,违反了‘捉一不捉二’之例。”黑方辨称:“我是把车白送给你吃,你不领情也就罢了,怎么还怪起我来,真是好人难做!”红方非常委屈地说:“我能吃你的车吗?你一炮就把我闷回去了。”黑方理直气壮地说:“那你怪谁呀?你的车不能动是你自己走成这样的,赖得着别人吗?”……(笔者按:这些对白,都是后人分析出来的潜台词,对局者当时并没有引起争论。不过此等测度之言,绝对都是双方的心里话)。
  当时根本没有,因受时代局限也不可能有完整明确的棋例规定。甚至连“献”的名词,也是若干年之后才出现的。那时顶多看成是“送吃”,不会考虑到和“捉”有什么瓜葛。所以当场棋证若是最终按照“一方送吃,一方不受,不变作和”来裁决,并不令人感到意外。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