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902|回复: 25

[其它]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25 08:46: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教师节,吾敬吾师

1、中华第一尊师


  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时间,是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他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一整套正确的学习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提出了一系列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典范。
  孔子的教育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开始办学,到去齐国求仕之前,约7、8年时间。这一阶段他的的门徒还不大多,但是办学有成效,在社会上已经有了较大的名声。在这一时期,孔子的学生中有比他只小6岁的颜路(颜回之父),有比他只小9岁的子路。子路几乎是终生陪伴着孔子。
  第二阶段:自37岁(鲁昭公二十七年、公元前515年)从齐国返回鲁国到55岁(鲁定公十三年,公元前497年)周游列国之前。这一阶段共计18年的时间。这18年中,孔子虽然有4年多的时间在做官从政,但并没有停上授徒。这一阶段是孔子教育事业大发展的阶段。他的教育经验越来越丰富,教育水平越来越高,名气越来越大,所收的弟子越来越多。除了鲁国的学生之外,他的学生中还有来自齐、楚、卫、晋、秦、陈、吴、宋等国的求学者。孔子的威望已经树立起来。他的一些有名的弟子,如颜回、子贡、冉求、仲弓等,大都是这一时期进入孔门的。这些弟子中的一部分人后来跟随他周游了列国,一部分从了政。
  第三阶段:自68岁(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周游列国结束回到鲁国,到他去世,共5年时间。这时,他虽然被季康子派人迎回鲁国,但鲁哀公、季氏最终并没有任用他。他虽然有大夫的身份,有时也发表一些政见,但没有人听从他的意见。他把精力集中到办教育与整理古代文献典籍上了。这一时期他的学生也很多,并培养出了子夏、子游、子张、曾参等才华出众的弟子。这几个人后来大都从事了教育事业。对儒家学派的形成与发展,对孔子思想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孔子在周游列国的十四年中,也没有停止过教育活动。他在卫国、陈国先后住了数年的时间并没有从政,弟子就在身边,师生之间不可能不进行学术研讨。他带着弟子到列国去周游,本身就开阔了这些学生的眼界,他们的意志也受到了磨练。这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孔子一生从事教育事业,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在德行方面表现突出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在语言方面表现突出的有宰我、子贡,办理政事能力较强的有冉有、子路;熟悉古代文献的有子游、子夏。在孔子的弟子中,有不少人都干出了一番成就,对于当时政治,尤其是对于孔子思想的传播,对于儒家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纵观孔子的一生,他对他的学生的影响,一部分是通过言传,通过学习古代文献、传授各种技艺,而更多的、更为深刻的则是身教。他的勤奋好学,他对真理、对理想、对完美人格的追求,他的正直、善良、谦虚、有礼,他对国家的忠诚与对老百姓的关心,都深深地感染着他的学生与后人。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既是孔子的高尚师德,也是孔子提出的一条教育原则。孔子爱教育、爱学生,诲人不倦,他能平等对待学生,做到教学相长,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孔子是具有高尚师德的一代宗师。
  学生们对老师非常崇敬,当有人诽谤孔子时.学生们站出来为孔子辩护,捍卫孔子的崇高人格。“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孔子的弟子中,有些人几乎是终生陪伴着孔子,其情感之深,胜于父子兄弟。
  孔子死后,被葬于曲阜城北的泗水岸边,弟子们以对父亲之礼仪对待孔子,为其服丧3年。子贡在孔子的坟前盖了一间小屋,为孔子守坟6年。中国历史上创办私学的先行者,第一位职业教师,得到了弟子们的衷心尊敬。

孔子箴言
学而时习之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王肃注:“诵习以时,学无废业,所以为悦。”王释“学”与“习”为一义,似专指诵读。但孔子教人学“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诵习”仅是“一端”(见刘宝楠《论语正义》)。皇侃疏“时习”说:“凡学有三时。”一指年岁,二指季节,三指晨夕。近人蒋伯潜认为“学是知新,习是温故”(《十三经概论》)。

敏于事而慎于言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又《论语·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义相同。意为做事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朱熹注:“敏于事者,勉其所不足。慎于言者,不敢尽其所有余也。”(《论语集注》)又释:“事难行,故要敏;言易出,故要谨。”(《朱子语类》卷第二十二)另外在《荀子·子道》、《韩诗外传》、《说苑·杂言》等篇都有孔子语子路“慎言不哗”的记载。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迷惘。郑玄注:罔,犹罔罔无知貌。“殆”有两义:一为危殆,疑不能定。一为疲殆,精神疲怠无所得。当从前解。此句可与“温故而知新”章合参。近人杨树达注:“温故而不能知新者,学而不思也,不温故而欲知新者,思而不学也。”(《论语疏证》)孔子首倡学思并重,对孔门弟子有很深影响。如子夏言博学近思,《中庸》言博学慎思,都认为学思不可偏废。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为政》“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郑玄注:“不知可者,言不可行也”。孔安国注:“言人而不信,其余终无可”。朱熹说:“人面无真实诚心,则所言皆妄。”(《朱子语类》卷二四)近人蒋伯潜区分信有二义:“说话必须真实;说了话必须能践言。”(《语译广解》)孔子及后儒极重信,“言忠信,行笃敬”(《论语·卫灵公》)是孔门的处世原则。

讷于言而敏于行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里仁》:“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包咸注:“讷,迟钝也。言欲迟而行欲疾。”朱熹引谢良佐注曰:“放言易,故欲讷;力行难,故欲敏。”《论语》中尚有许多同义之句:“慎言其余,则寡悔”(《为政》)、“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里仁》)、“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等,均可反映孔子一以贯之之重行慎言思想。参见“敏于事而慎于言”。

德不孤,必有邻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里仁》:“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听其言而观其行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夜。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予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说苑·尊贤》记孔子言曰:“夫取人之术也,观其言而察其行也……是故先观其言而揆其行。”《大戴礼记·五帝德》:“子曰:‘吾欲以语言取人,于予邪改之。’”也即此章义。朱熹引胡氏注曰:孔子语听言观行,“特因此立教以警群弟子,使谨于言而敏于行耳。”(《论语集注》)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文子,卫大夫。“文”是他的谥。朱熹注:“凡人性敏多学不好学,位高者多耻下问。故谥法有以‘勤学好问’为文者,盖亦人所难也。”(《论语集注》)又说:“古人谥法甚宽”,“孔文子固是不好,只此节此一惠,则敏学下问,亦是它好处”足见孔子“宽肠大度,所以责人也宽”(《朱子语类》卷二九)。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按字义,文,文采;质,质朴;彬彬,杂半之貌。南宋朱熹《论语集注》:“言学者当损有余,补不足,至于成德,则不期然而然矣”。清刘宝楠《论语正义》:“礼,有质有文。质者,本也。礼无本不立,无文不行,能立能行,斯谓之中。”孔子此言“文”,指合乎礼的外在表现;“质”,指内在的仁德,只有具备“仁”的内在品格,同时又能合乎“礼”地表现出来,方能成为“君子”。文与质的关系,亦即礼与仁的关系。于此一则体现了孔子所竭力推崇的“君子”之理想人格;另一则反映了其一以贯之的中庸思想:即不主张偏胜于文,亦不主张偏胜于质;当不偏不倚,执两用中,而做到过点且属不易。“子曰:‘虞夏之质,殷周之文,至矣。虞夏之文,不胜其质;殷周之质,不胜其文;文质得中,岂易言哉?”(《礼记·表记》)

敬鬼神而远之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雍也》:“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朱熹注:“专用力于人道之所宜,而不惑于鬼神之不可知,知者之事也。”(《论语集注》)清刘宝楠则释此句为:“谓以礼敬事鬼神也”(《论语正义》)。《礼记·表记》:“子曰:‘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结合上述孔子告樊迟语,可看出孔子持与夏人商人不同的鬼神观,并教樊迟从周道。孔子在承认有鬼神的前提下,又提出对鬼神既不轻慢亦不要予以亲近,这与其在日常生活、社会活动中强调先人事,后鬼神(《论语·先进》:“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的态度相一致。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雍也》,孔子答子贡问仁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朱熹《论语集注》:“以己及人,仁者之心也,于此观之,可以见天理之周流而无闲矣。”清阮元《研经室集》:“为之不厌,己立己达也;诲人不倦,立人达人也。立者,如‘三十而立’之立;达者,如‘在邦必达,在家必达’之达。”此句犹言自己想要站得住也要使他人站得住,自己欲事事行得通也应使他人事事行得通。是以体现孔子所倡导的“恕”之道,亦即关于“仁”的实践途径与方法。以己所欲譬诸他人而成全之,系“恕”之高标准,即从积极意义上实践“仁”其低标准则是推己所厌及他人而不恶加,即从消极意义上实践“仁”(见《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察己知人,亦即承认他人之价值,关心他人之生存与发展,从又一侧面反映孔子思想的人道主义特征。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汉书·儒林传》:孔子“究观古今之篇籍”叙《书》、称《乐》、论《诗》、因鲁《春秋》、好《易》,“皆因近圣之事,以立先王之教。故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朱熹《论语集注》:“孔子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皆传先王之旧,而未尝有所作也”。其句意谓传述旧章而不创作,对古代文化既服膺又喜好。“不作”与“好古”,系孔子对终其一生之教学与学术研究生涯的概括,同时亦体现出其整理历史文化遗产的原则及其对上古文化的基本态度。所谓“不作”,朱熹认为孔子“其事虽述,而功则倍于作矣”(同上)。然后世学者认为实际上孔子有述亦有作。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述而》:“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又见《孟子·公孙丑上》:“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吕氏春秋》亦记载:“孔子曰:‘吾何足以称哉!勿已者,则好学而不厌,好教而不倦’”。其句意谓:默默将所见所闻记于心间,发愤学习从不满足,教导学生不知疲倦。南宋朱熹《论语集注》:“三者已非圣人之极至,而犹不敢当,则谦而又谦之辞”。近人钱穆认为“或以本章为谦辞,实非也。”(《论语新解》)孔子于此所举三事:其一,重在言识(记忆),不在言默,所谓“多闻,质而守之”(《礼记·缁衣》),“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论语·述而》),其二、三,则表达了孔子于求知学问的勤勉不怠和教授弟子的一腔热忱,同时也是孔子从认识和方法对“学”与“教(教诲)”的合理总结。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述而》:“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汉郑玄注:“富贵而不以义者,于我如浮云,非己之有也”。南宋朱熹《论语集注》:“其视不义之富贵,如浮云之无有,漠然无所动于其中也”。意谓:以不义手段占有的财富与官位,对于我如同天际的浮云。又见《论语》同篇:“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里仁》:“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孔子于此重申其看待和求取富贵的具体原则,即须合于“义”与“仁道”,违此而获,则被视如过眼烟云之不足取。同时亦表明其于清贫生涯甘之如饴、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与襟怀。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汉郑玄《论语注》:言此才,勉人于学也。南宋朱熹《论语集注》:“未得,则发愤而忘食;已得则乐之而忘忧;以是二者俯焉,日有孳孳而不知年数之不足。但自言其好学之笃耳”。近人康有为《论语注》:“忘食,则不知贫贱;忘忧,则不知苦戚;忘老,则不知死生;非至人安能至此”。其句意谓:发奋用功连吃饭也不记得(学有所获),便高兴得忘了忧虑,连入老境也未觉察。此实乃夫子自道,自勉之辞。《礼记·表记》:“子曰:‘《诗》之好仁如此。乡道而行,中道而废,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数之不足也。俯焉,日有孳孳,毙而后已’”。其一生好学不倦,倡导积极有为,对所创立学说的实现孜孜以求,“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礼记·中庸》),是以展示了孔子自强不息,终老不疲与明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朱熹注:“三人同行,其一我也,彼二人者,一善一恶,则我从其善,则我从其善而改其恶焉。是二人者,皆我师也。”(《论语集注》)刘宝楠引旧说,又提出两解:一谓“我并彼为三人,若彼二人以我为善,我则从之;二人以我为不善,我则改之。是彼二人,皆为吾师。书洪范云:三人占,则从二人之言。此之谓也。”一谓“三人行,本无贤愚。其有善有不善者,皆随事所见,择而从之改之。非谓一人善,一人不善也。既从其善,即是我师。”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述而》。《说文》:“坦,安也。”荡荡,广远之称。戚戚,时时忧虑之称。君子通晓事理,故待人接物处世犹如在平坦大道上行走,安然而舒泰。小人心思常为物役,患得又患失,故常有戚戚之心。皇侃疏引江熙曰:“君子坦而夷任,荡然无私。小人驰兢于荣利,耿介于得失,故长为悉府也。”程子曰:“君子循理,故常舒泰;小人役于物,故多忧戚。”(见《论语集注》)《荀子·子道》篇言君子有终身之乐,无一日之忧,小人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与此义同。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子罕》:“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雕,凋谢;松柏,喻栋梁之材。朱熹引谢上蔡注曰:“士穷见节义,世乱识忠臣。”(《论语集注》)荀子则把松柏喻君子:“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见君子无日不在是。”(《荀子·大略》)《庄子·让王》引孔子言曰:“君子通于道之谓通,穷于道之谓穷;今丘抱仁义之道以遭乱世之患,其何穷之为?故内省而不穷于道,临难而不失其德。”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孔子名言。《论语·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正义》引《申鉴·杂言下》注曰:“君子乐天知命故不忧;审物明辨故不惑;定心致公故不惧。”又《论语·宪问》所记三者次序不同:“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孔子自谦其不具备知、仁、勇三者达德,而自子贡视之,孔子三道尽备,故曰:“夫子自道也。”(《宪问》)


民无信不立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颜渊》:“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此即孔子对子贡问政之答。民信之与足食足兵为孔子治邦强国之政。然可去兵去食,不可使民无信;民信则为本。此也即与孔子的杀身成仁,孟子的舍身取义有相通这处。后朱熹有曰:“民无食必死,然死者人之所必不免。无信则虽生而无以自立,不若死之为安。故宁死而不失信于民,使民亦宁死不失信于我也”。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孔门名言。语出《论语·颜渊》:“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此是孔子弟子有若答鲁哀公所问“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时所言。也即是发挥孔子“政在使民富”(《说苑政理》)的儒家思想。孔子认为,民富在于薄税敛“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未见‘其子富而父母贫者也”(同上)。朱熹注为:“民富,则君不至独贫;民贫,则君不能贫。有若深言君民一体之意,以止公之厚敛,为人上者,所宜深念也。”(《论语集注》)《荀子·富国》曰:“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潢然使天下必有余,而上不忧不足。如是则上下俱富,多无所藏之,是知国计之极也。”

君子成人之美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颜渊》:“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朱熹注曰:“成者,诱掖奖劝以成其事也。”《大戴礼·曾子立事》:“君子己善,亦乐人之善也。己能,亦乐人之能也。”与孔子之意相近。

其身正,不令而行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子路》:“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虽令不从。”儒家一贯认为:为上者,“躬率以正而遇民信也。”“其上不正,遇民不信也。”(《汉书·公孙弘传》)“是故人主之立法,先自为检式仪表,故令行于天下。”(《淮南子·主术》)

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子路》:“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朱熹《集注》:“见小者之为利,则所就者小,而所失者大矣。”又引程子言曰孔子深知弟子“子夏之病常在近小”,故“以切己之事告之”(同上)。《论语正义》引荀子曰:“利谓便国益民也。为政者见有大利,必宜兴行,但不可见小耳”。《大戴礼记·四代》:“好见小利,妨于政。”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泰伯》:“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宪问》亦有此语。其旨“欲各专一于其职”(刘宝楠《论语正义》)。也是儒家一贯的处世态度。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论语·宪问》)后孟子又言“位卑而言高,罪也”;《中庸》也有“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均与此文相近。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正义》引解:“虑之不远,其忧即至,故曰近忧。”《荀子·大略》云:“先事虑事,先患虑患。先事虑事谓之接,接则事犹成。先患虑患谓之豫,豫则祸不生。事至而后虑者谓之困,困则祸不可御。”而人宜远虑历为儒家所重。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此即施“仁”于人。西汉董仲舒作了发挥:“以仁治人,义治我,躬自厚而薄责于外,此之谓也。”(《春秋繁露·仁义法》)《吕氏春秋·举难》又曰:“故君子责人则以仁,自责则以义。责人以仁则易足,易足则得人,自责以义则难为非,难为非则行饰。”朱熹注曰:“责己得厚,故身益修;责人薄,故人易从,所以人不得而怨之。”(《论语集注》)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孔子名言。《论语》凡四见,旨同而文小异。《学而》载:“子曰:‘不患人这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意为不必担心别人不知我,该担心的是我不知人。《里仁》作:“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上句意同,下句意为:该担心我有什么可为人知道的。《宪问》作:“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卫灵公》又作:“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已知也。”朱熹注:孔子“于此一事,盖屡言之,其丁宁之意亦可见矣。”(《论语集注》)王夫之注:“能夺我名而不能夺我志,能困我于境遇而不能困我于天人无愧之中,不患也。”(《四书训义》)

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包咸注:“有言者,不必有德,故不可以言举人也。”王肃注:“不可以无德而废善言。”意谓不因某人之言中听而举荐他,也不因某人有缺失而鄙弃其言。孔子这种稳重、全面的举人之术、听言之法为后世所重。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颜渊》:“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孔子此即言仁。《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又言恕。孔子常以“恕”释“仁”。朱熹《集注》:“恕,推己以及人也。”也即子贡所说:“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公冶长》)以后儒家都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实施“仁政”。

小不忍则乱大谋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朱熹《论语集注》:“小不忍,如妇人之仁、匹夫之勇皆是。”又说:“妇人之仁,不能忍于爱;匹夫之勇,不能忍于忿,皆能乱大谋。”(《朱子语类》卷四五)近人杨树达又分不忍有三义:“不忍忿”;“慈仁不忍,不能以义割恩”;“吝财不忍弃”(《论语疏证》)。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意为人能把道廓大,而不能用道来廓大人。王肃注:“才大者道随大,才小者道随小,故不能弘人。”朱熹注:“人外无道,道外无人。然人心有觉,而道体无为;故人能大其道,道不能大其人也。”(《论语集注》)董仲舒天人对策中也引此句,言治乱废兴在于己。今人杨伯峻认为与愿意不合。

当仁不让于师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当仁不让于师。’”“当仁”有两解:一为面临仁德;一为担当实现仁道之重任。朱熹注:“当仁,以仁为己任也。虽师亦无所逊,言当勇往而必为也。盖仁者,人所自有而自为之,非有争也,何逊之有?”(《论语集注》)“师”字一般训解为“师长”。近人钱穆训为“众人”。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是知也”之“知”,同智。朱熹注:“子路好勇,盖有强其所不知以为知者;故夫之告之。”(《论语集注》)《荀子·子道》所记可为佐证:子路盛服见孔子,孔子曰:“今女衣服既盛,颜色充盈,天下且孰肯谏女矣。”又说:“故君子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言之要也;能之曰能之,不能曰不能,行之至也。”又《儒效》篇云:“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内不自以诬,外不自以欺,以是尊贤畏法而不敢怠傲,是雅儒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子罕》:“子曰:‘三军要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安国注:“三军虽众,人心不一,则其将帅可夺而取之;匹夫虽微,苟守其志,不可得而夺也。”朱熹引侯氏曰:“三军之勇在人,匹夫之志在己。故帅可夺而志不可夺。如可夺,则亦不足谓志矣。”(《论语集注》)《礼心·缁衣》篇亦曰:“子曰:‘言有物而行有格也,是以生则不可夺志,死则不可夺名’。”

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阳货》:“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皇侃疏:“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师人必当温故而知新,研精久习,然后乃可为人传说耳。若听之道路,道路乃即为人传说,必多谬妄。所以为有德者所弃也。亦自弃其德也。”近人钱穆说:“道听,听之易,途说,说之易。入子耳,即出于口,纵闻善言,亦不为己有,其德终无可成。”(《论语新解》)《荀子·大略》:“君子疑则不言,未问则不言,道远日益矣。”与孔子反对道听途说之义相近。

道不同,不相为谋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史记·伯夷传》引此言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老庄申韩传》曰:“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耶?”近人钱穆之释有两说,一为“君子亦有意见行迹之不同,然同于道则可相与谋。惟小人贼道者,有善恶邪正之分,斯难于相谋矣。”一为“道指术业,如射与御,各精其重,不相为谋也。”(《论语新解》)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子 +30 收起 理由
寒江一叶 + 30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5 08:49:59 | 显示全部楼层
2、教师节的由来

       教师节,是我国仅有的包括护士节、记者节在内的三个行业性节日。自1931年以来,我国在不同历史时期共有过4种不同日期和性质的教师节。
  我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教师节是1931年。当时,教育家邰爽秋、程其保等在南京中央大学集会,发表要求“改善教师待遇,保障教师工作和增进教师修养”的宣言,并议定6月6日为教师节,也称双六节。不久,国民党政府先是同意6月6日为教师节,鉴于“六·六”教师节是教师自发组织设立的,后又将教师节改为8月27日(孔子生日),并颁发了《教师节纪念暂行办法》,可当时并未能在全国推行。建国后,中央人民政府曾恢复6月6日为教师节,教育部通告各地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组织庆祝活动。1951年全国教育工会成立,教育工作者被确认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1951年4月19日,教育部长和中国教育工会全国委员会主席发表书面谈话,宣布“五一国际劳动节”同时为教师节。但由于这一天缺少教师的特点,执行的结果并不理想。特别是1957年以后,在“左”的思想影响下,教师不受重视,教师节实际上已不再存在。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那天早上一起床就忽然想到老师应该有自己的节日。"教师节的最早创意人、中科院院士王梓坤教授这样说。
  1984年12月9日,王教授当天就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北京晚报》。第二天,《北京晚报》就刊出文章《王梓坤校长建议开展尊师重教月活动》,引起了读者强烈反响。12月15日,北师大钟敬文、启功、王梓坤、陶大镛、朱智贤、黄济、赵擎寰联名,正式提议设立教师节。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作出决议,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
  为了发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提高教师地位,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确定,每年9月10日为中国教师节。在第一个教师节,当时的国家主席李先念向全国教师发出慰问信祝贺节日,首都召开万人庆祝大会,教师节期间20个省市共表彰11871个省级优秀教师集体和个人。
  其实早在1932年,国民党政府曾规定6月6日为教师节,解放后废除了6月6日的教师节,改用"五一国际劳动节"同时为教师节,但教师没有单独活动,没有特点。而将教师节定在9月10日是考虑到全国大、中、小学新学年开始,学校要有新的气象。新生入学伊始,即开始尊师重教,可以给"教师教好、学生学好"创造良好的气氛。1985年9月10日,是中国恢复建立第一个教师节,而从此以年,老师便有了自己的节日。
  建立教师节,标志着教师在我国受到全社会的尊敬。这是因为教师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国家的未来。教师的工作同每个家庭、每个儿童、少年、青年息息相关。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教师起着巨大的作用。教师是铸造人类文明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人类文明发展的连续性,有赖于一代又一代的教师的劳动。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教师辛勤的、有效的劳动,那么,这个社会、国家和民族的文明进程就会遭受损失。所以,一部文明史,离开教师,是不可想象的。
  此后,每年的教师节,全国各地的教师都以不同方式庆祝自己的节日。通过评选和奖励,介绍经验,帮助解决工资、住房、医疗等方面的实际困难,改善教学条件等,大大提高了广大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积极性。
  从前,大概是孔子那个时代吧,就有教师节。最初的时候,每个老师门下都有若干的弟子,这些弟子每年总会相约在师傅的生日那天举行一个简朴而庄重的仪式,用虔敬的心态向师长送去敬仰和祝福。后来,学生也有了学生,这件事变得有些混乱了,因为师傅变得越来越多,学生越做越累,他们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如何在师傅生日这天向师傅表达虔敬态度的礼节和技巧,这件事甚至占用了学生研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时间,最后,礼仪本身索性理直气壮地变成了一门学问,人们对师傅表达虔敬的做法愈发的合理合法合乎逻辑。毫无疑问,礼仪是空前繁冗和无趣的,当它成为一门学科之后,斥责其繁冗无趣的人们会被冠以无知的评价,于是人们不再怀疑这门学科存在的价值,于是,生活在继续。
  尊师重道的风气迅速在中原弥散,每个老师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不可取代的节日。而每一个老师也会在无数个属于自己师傅的节日里虔敬、忠实、隆重其事地向老师表达祝福和感恩。后来,事情发生了一些变化,人们发现,那些学界的泰斗级和大牛级的人物总会受到最多的朝拜和感恩,因为他们的弟子遍及国家的各个角落,甚至包括隐居山林的高人。泰山级的人物在尊师拜师的礼仪文化之下迅速红遍江湖、书院、田间以及市井。再后来,人们惊奇的发现,大家在某一天焚香跪拜的居然是同一个人。原来,这个人已将天下读书人尽收于门下,事实上,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他却在一夜之间成了天下人的师傅,成了伟人,圣人,甚至神人。所谓的教师节,大概就在这个时间点上固定在了某一天。

我国教师节的演变
  
  "6.6"教师节。
  1931年5月,教育家、南京中央大学教授爽秋、程其保等发起,拟定每年6月6日为教师节。

  "8.27"教师节。
  1939年,国民党政府教育部决定以中国教育家孔子的诞辰8月27日为教师节。 

  "5.1"教师节。
  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共同商定,将教师节与"五一"国际劳动节合并一起。 

  "9.10"教师节。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第九次会议正式通过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并决定9月10日为我国的教师节。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5 08:51:03 | 显示全部楼层
3、各地的教师节

       ·台湾于每年9月28日庆祝教师节,此日亦为中国古代教育先驱孔子的诞辰。教师节最早由国立中央大学在1931年发起建立,日期为6月6日,1932年被国民政府教育部确定为全国教师节;1939年教育部改定孔子诞辰日8月27日为教师节。后来经历数及考纪专家将孔子诞辰换算为国历应为9月28日;故于1952年由国民政府行政院提请总统明令:孔子诞辰及教师节改为9月28日,以纪念至圣先师,并慰劳教师们的辛劳。
  ·香港于1997年主权移交前,教师节跟随中华民国的习惯定于每年的9月28日;主权移交后则跟随中华人民共和国改为每年的9月10日。
  ·阿尔巴尼亚的教师节是每年的3月7日,正好在母亲节的前一天。在教师节这天,阿尔巴尼亚放假一天。
  ·捷克教师节是一个假日,定于3月28日,这一天是Jan ámos Komensky (Comenius)的生日。学童们会在教师节这天送花给他们的老师。
  ·印度的教师节是9月5日,并纪念印度第二位总统Sarvepalli Radhakrishnan,他也是一位教育家。在传统上,印度教师节的这天,学校教书的工作是交给较高年级的学生负责,让老师们能够休假。
  ·拉丁美洲的教师节为9月11日,这个节日是在1943年巴拿马所举行的泛美教育会议(Interamerican Conference on Education)上所制定的。这天也是阿根廷教育家Domingo Faustino Sarmiento的逝世纪念日。
  ·许多拉丁美洲国家也会根据自己的国家的历史,设立教师节,在巴西。教师节是每年的10月15日;墨西哥的教师节始于1917年的9月,由国家议会颁布5月15日为教师节,并于1918年首次庆祝。
  ·美国的教师节是5月的第1个星期二,是个放假的节日。
  ·韩国的教师节是5月15日,在这天,学生们会送给老师们康乃馨,并和学生一起渡过欢愉的一天。
  ·新加坡的教师节是9月1日。这天新加坡所有的学校放假一天。
       ·委内瑞拉——每年1月15日定为教师节。这天除庆祝大会外,还有向教师献花等敬师活动。
       ·泰国——每年1月16日定为教师节。这天全国学校放假,隆重庆祝。各地的庆祝仪式上,向当年退休和刚参加工作的教师颁发奖状并献花。
       ·苏丹——从1971年2月24日起,全国实行教育改革,将这天定为教师节。中、小学一律放假一天,以示庆祝和纪念。
       ·捷克、斯洛伐克——每年3月28日定为教师节。这天前后的一周之内,全国广泛而隆重地举行尊师重教活动。国家向优秀教师颁发勋章或授予荣誉称号等。
       ·德国——每年6月12日定为教师节。各地开展尊师敬师活动。
        匈牙利——每年6月的第一个周一定为教师节。节前,国家要召开教师代表大会,表彰和命名一批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有的还颁以重奖。
       ·朝鲜——为纪念金日成主席1977年9月5日发表《社会主义教育提纲》,将这天定为教师节。
       ·印度——每年9月5日定为教师节,而每年11月14日的印度儿童节同时定为印度儿童教育工作者的节日。
       ·前苏联——每年10月的第一个周日定为教师节。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5 08:53:11 | 显示全部楼层
4、鲜花敬给老师

·可选剑兰花、康乃馨、太阳花、百合花、菊花、满天星。
·插成花蓝或花束,以示尊敬、祝福之意。

剑兰———怀念
剑兰花代表了怀念之情.也表示爱恋、用心、长寿、康宁、福禄。


康乃馨———温馨
       大部分康乃馨都代表了爱、魅力和尊敬之情。浅红色代表钦佩,深红色代表深深的爱和关怀。纯白色代表了纯洁的爱和幸运;花纹康乃馨代表拒绝求爱时的道歉。粉红色康乃馨具有最重要的象征和历史意义,因此粉红色康乃馨成为了不朽的母爱的象征。



太阳花———热情
       太阳花的花语是热情与活力,隐藏的爱。


百合花———纯洁
       在基督教中,百合花象征着纯洁、贞洁和天真无邪。在复活节时,百合花束经常出现在基督徒家庭中,因为它是耶稣复活的象征。在中国,百合花是母爱的象征。在古罗马和希腊的婚礼上。百合花象征着纯洁和天真,用百合花配有麦穗作为新娘的头饰,寓意着五谷丰登,百年好合。在中古世纪,百合花象征着女性之美。百合花代表了纯洁的心灵。百合花色彩丰富,大多数人把白色百合花同天真无邪和甜蜜联系在一起。白百合花被认为是圣母之花,黄色百合花表示感激和快乐。
菊花历来被视为孤标亮节、高雅做霜的象征,代表着名士的斯文与友情。菊花因其在深秋不畏秋寒开放,深受中国古代文人的喜欢,多有诗文加以赞美,如东晋大诗人陶渊明著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



满天星———百搭花
       代表了关心,纯洁、成功、喜悦,被称婚礼“百搭花”。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5 08:54:16 | 显示全部楼层
5、教师历来称谓

□人梯——最高评价的专称  
  “人梯”是:“那些为别人的成功,而做出自我牺牲,无私奉献的人”,人们把教师称作“人梯”,正是因为教师具备了这样优秀的品质和精神。

□蜡烛——最温馨动人的称谓
  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给学生照亮前进的航程,这种为“他人照亮道路,让他人看见光明,燃尽自己耀人间”的精神不正是对人民教师的最生动的比喻吗?

□春蚕——最纯挚的称谓
  人们生动地把教师比作“春蚕”,是对老师的无私奉献精神和高尚品质给予的高度评价。

□慈母——最真情感人的爱称
  中国古人云:“师如父母”, 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尊师爱师”的传统美德,也体现了老师“爱生如子”的高尚师德。

□园丁——最质朴无华的褒称
  邓小平同志曾说:“人民教师是培养革命后代的园丁,他们的创造性劳动应受到党和人民的尊重”,一代伟人用“园丁”的称谓对教师给予了高度评价。

□人类灵魂工程师——最富哲理的称谓
  “人类灵魂工程师”一词原是斯大林对作家的称谓,后来被教育家加里宁引用到教育界。

□先生——最历史悠长的尊称
    古代称教书者为“先生”、“私塾先生”、“教书先生”等,这是人民群众对教书者的敬称,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古老而悠久的尊师的优良传统和美德。   

□老师——最广泛流行的敬称
        春秋时的《尚书》云:“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把“师”的地位与天、地、君、亲并称,并写在同一牌位供众人朝拜,可见“师”的地位之高,受人之尊。  

□师傅——先秦时期的称呼
         把教师称为“师傅”,可见人们对教师的敬重程度。如今在高等学府授予教师以“教授”、“讲师”“助教”等职称,是根据所担任的教学工作和专业水平授予的,而这几种称谓在古代都有。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5 08:56:1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名师,教育一个时代

1、蔡元培

简介
   生辰: 1868年1月11日
   祭日: 1940年3月5日

      蔡元培(1868—1940),浙江绍兴人,原籍浙江诸暨,民主主义革命家和教育家。蔡元培数度赴德国和法国留学、考察,研究哲学、文学、美学、心理学和文化史,为他致力于改革封建教育奠定思想理论基础。曾任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人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他为发展中国新文化教育事业,建立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做出了重大贡献,堪称“学界泰斗、人世楷模”。他提出了“五育”(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和“尚自然”、“展个性”的儿童教育主张。他试图通过贫儿院的试验和推广,逐步以学前儿童公共教育替代当时的家庭教育,最终实现学前儿童公育的理想。他是我国近现代美育的倡导者,主张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方面实施美育,设想通过胎教院、育婴院、幼稚园三级机构实施学前儿童美育:把胎教作为美育的起点;让婴儿及其母亲生活在由自然美和艺术美构成的环境之中;认为幼稚园的美育一方面通过舞蹈、唱歌、手工等“美育的专题”进行,另一方面则要充分利用其他课内涵的美育因素,如“计算、说话,也要从排列上、音调上迎合它们的美感,不可枯燥的算法与语法。”教育论著有《蔡元培教育文选》、《蔡元培教育论著选》等。

生平

       少年时曾在绍兴古越藏书楼校书,得以博览群书。光绪十五年(1889)举人,十六年会试贡士,未殿试。十八年补殿试,为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二十年补翰林院编修。甲午战争后,开始接触西学,同情维新。
       二十四年九月返绍兴,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提倡新学。二十七年七月奔赴上海,出任南洋公学教习。二十八年与蒋观云等组织中国教育会,任事务长。夏,游历日本,同年秋回国,在上海创设爱国女校及爱国学社,任总理。并以《晨报》为阵地,提倡民权,宣传排满革命。三十年冬与陶成章、龚宝铨等在上海建立光复会,被推为会长,次年加入同盟会。三十年赴德意志帝国留学。
       民国元年(1912)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主张采用西方教育制度,废止祀孔读经,实行男女同校等改革措施,确立起我国资产阶级民主教育体制。二次革命失败后,携眷赴法,与李石曾等创办留法勤工俭学会。
       五年冬回国任北京大学校长,支持新文化运动,提倡学术研究,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实行教授治校。“五四”运动中支持学生爱国行动,多方营救被捕学生。被迫辞职后,多次赴欧洲英、法等国考察教育和讲学。民国十六年后担任国民政府常务委员、大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
       “九·一八”事变后,主张抗日,拥护国共合作。民国二十一年(1932)与宋庆龄、鲁迅等发起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积极开展抗日爱国运动。曾电救杨开慧烈士,援救许德珩等爱国民主人士,营救丁玲、朱宜权等共员。二十九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葬香港仔山巅华人公墓。
       教育部北大在诔词中有“当中西文化交接之际,先生应运而生,集中西文化于一身;其量足以容之!其德足以化之!其学足以当之!其才足以择之!呜呼!此先生所以成一代大师欤?”周恩来送挽联:“从排满到抗日战争,先生之志在民族革命;从五四到人权同盟,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老毛特发唁电:“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蔡元培培植家乡青年不遗余力,先后主办过绍郡中西学堂、绍兴府学堂、越郡公学、明道女校,曾任稽山中学名誉校董。绍兴城区笔飞弄有蔡元培故居,今建为纪念馆,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新建“元培小学”、“元培中学”以示纪念。遗著辑有《蔡元培全集》。《中国近现代人名大辞典》有录。(中共绍兴县委宣传部供稿)
      蔡元培是20世纪初中国资本主义教育制度的创者。他明确提出废止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封建教育宗旨。倡导以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为急务,以道德教育为中心,以世界观教育为终极目的,以美育为桥梁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初步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新教育体制。
       蔡元培的教育实践多在高等教育方面。他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提出大学的性质在于研究高深学问。他提倡学术自由,科学民主。主张学与术分校,文与理通科。将“学年制”改为“学分制”,实行“选科制”,积极改进教学方法,精简课程,力主自学,校内实行学生自治,教授治校。他的这些主张和措施,在北京大学推行之后,影响全国,以至有人称他为自由主义教育家。
       蔡元培也很重视劳动教育、平民教育和女子教育。他在北京大学办校役班和平民夜校,在上海创办爱国女校。蔡元培对近现代中国教育、中国革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主要是:
      1.自蔡元培始,中国才形成了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体系和教育制度。
      2.他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主张,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3.为中华民族保护了一批思想先进、才华出众的学者。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25 12:50:56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学校最缺少的就是有责任心的教师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5 14: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2、马君武

       马君武(1881~1940)  中国近代学者、教育家和政治活动家。原名道凝,又名同,改名和,字厚山,号君武。广西桂林人。
       1881年7月17日(清光绪七年六月二十二)生。早年就读于桂林体用学堂。1900年入广州法国教会所办丕崇书院学法文。1901年入上海震旦学院。同年冬赴日本京都帝国大学读化学。此间,马君武由改良主义者转变为革命民主主义者。1905年8月,第一批加入同盟会,和黄兴、陈天华等人共同起草同盟会章程,并成为《民报》的主要撰稿人之一。年底回国,任上海公学总教习,积极宣传革命。为避免清政府迫害,于1907年赴德入柏林工业大学学冶金。武昌起义爆发后回国,作为广西代表参与起草《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并任南京临时政府实业部次长。1912年出任国会参议员。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再度赴德入柏林大学学习,获工学博士。1916年回国。1917年参加孙中山发起的护法运动,任广州军政府交通部长。1921年,孙中山就任非常大总统,马君武任总统府秘书长;接着就任广西省省长。后因军阀横行,被迫辞职出走。1924年国民党实行改组,马君武跟不上革命形势,思想趋于保守,和冯自由、章炳麟等人发表宣言,反对国民党改组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1925年出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被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除党籍。
       马君武精通英、日、德、法等国文字,曾用旧诗格律译拜伦、歌德、席勒等人的诗篇;编译了《德华字典》等书,并第一个翻译出版了达尔文的《物种原始》,在当时产生了较大影响。马君武后半生致力于科学教育事业,先后任上海大夏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上海中国公学校长。1927年,应广西省政府之邀在梧州创办广西大学,任校长。在任期间,辛勤规划操持,聘请有才识之土和进步学者任教,提倡科学研究,作出了一定贡献。“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坚主抗日,他激于爱国义愤,作了《哀沈阳》一诗。抗日战争爆发后,出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1940年8月1日,在桂林病逝。

勇武校长马君武:“北蔡南马”曾与蔡元培齐名
       马君武(1881~1940)字贵和,广西桂林人,学者,国立广西大学首任校长。
       若为民国知识分子的勇武好斗排个座次,马君武想必位于前列。其多次“当众斗殴”的记载,屡屡散见于各类野史稗抄里。
        民国初,马君武怀疑宋教仁倒向袁世凯,对宋“言语讨伐”。宋按耐不住性子,打了马君武一耳光,马君武“奋起还击”,重伤宋教仁左眼。宋在医院躺了大半个月,伤口才“勉强愈合”。
        1917年初,国会讨论对德宣战,马君武为反战之中坚,但“政学系”骨干李肇甫却赞成对德宣战。马君武勃然大怒,大喝道:“放狗屁!”说罢举杖绕桌追打李肇甫。
        即便是在对诗赏月的风雅场合,马君武也难脱勇武之气。一次“南社”对诗,马君武被苏曼殊的诗“噎”得半天说不出话,“转羞为怒,急起,奋拳欲殴曼殊”。苏诗人竟“茫然不知所措”,幸亏众人劝住。
       但了解那段历史的人都说,马君武虽“性烈”,却有其“烈”的道理。他曾经是孙中山的秘书长,又是同盟会章程八位起草者之一。辛亥革命后,历任南京临时政府实业部次长、北京临时执政府司法总长、教育总长等,实为国民党元老级人物。
        这位留德工学博士,精通英、日、德、法等数国文字,又写得一手好诗。《共宣言》的纲领,是他首次译成中文,刊登在《民报》上。他还是第一个翻译并出版达尔文《物种起源》的中国人。其时,有人开玩笑说,“马君武”对上“达尔文”,真是一副“绝世好联”。
       如此文人脾性,在政坛自是四面碰壁。因固执己见,马君武曾被国民党开除。后来,国民党广西党部欲为其恢复党籍,就让他填个表。表上有“何时入党”一栏,马君武却填上“同盟会章程是我起草”,党部的官员们哭笑不得,只得作罢。
      马君武一度任广西省长,但多次与桂系军阀交恶,其座船被军阀袭击,连随侍身边的妻子都中弹殒命。死里逃生的马君武向老友陆费逵痛陈道:“政治生活,真是我所不能过的……可惜数千册心爱的书籍和许多未刊行的诗文译稿,完全丢了,实在令我心痛。”
       陆费逵答曰:“你是文学家、工业家、教育家。我国应该做的事多得很,你的脾气,不宜搞政治,何不去做本行的事业呢?”
       从此,中国政坛上便少了一个“勇夫”,却多了一个雷厉风行的大学校长。
       其时,恰逢国立北京工业大学校长空缺,全校学生一致公议,要求教育部任命马君武为校长。他的学生回忆,马校长一到,“久不冒烟之实习工厂,亦浓烟冉冉升空;严冬冷寂之教室与图书馆,亦得有煤升炉取暖,全校员生振奋不已。”
       在出任广西大学的首任校长后,马君武又奉行“锄头主义”。他要求学生拿起锄头参加建校劳动,既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又使家境贫寒的学生通过劳动得到一点报酬,以补贴生活费用的不足。
       抗战期间,为了让学生适应战斗生活,马君武还大力提倡军训。西大学生过着军事化的生活,戴军帽、扎皮带、裹绑腿,每日三餐,号兵吹号,学生列队进入食堂,有时候还要搞夜间演习。
       在用人方面,马君武不拘一格。按照当时国内惯例,大学毕业生必须担任一定年限的助教,才能晋升为讲师。马君武却从中学教师暑期讲习班中选拔人才,来广西大学担任助教。反之,对不安心本职工作、学生不满意的教师,则不管资历、学识如何,一旦聘期已满,立即予以解聘。
       马君武的同代人,显然很清楚地意识到他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地位。这位校长以其改造中国的封建教育体制、极力推广现代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与蔡元培同享盛名,有“北蔡南马”之誉。
       但这个一度“恃才傲物”的马校长,却多次因学校的工作低下“勇武”的头颅。他曾求张学良为其捐助一笔办学款,张学良拒见,他便在张的公寓门房外呆了一夜,张学良只好接见。康有为去世后,他的家人将其藏书出售,马君武得知这一消息,立即派人前往,苦苦哀求,才得以花费巨资,将康的藏书收于校图书馆。
       1936年,广西当局改组西大,规定校长由省政府主席兼任。马君武请求担任理工学院院长,遭拒,只得离开他一手创建的西大。离别前,他意味深长地对学生说,我一生做的许多工作,都是别人求我,只有办西大,是我求别人。
       但他似乎从未后悔。1939年,59岁的马君武再度出山,重任国立广西大学校长。他的居所位于校区内杉湖旁,门前是他亲撰的一副对联:“种树如培佳弟子,卜居恰对好湖山。”有后人评说,这副对联,“早洗净先前勇武之气,显得温情脉脉这般”。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5 14: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3、季羡林


         季羡林(1911-)语言学教育家和梵文学者。山东清平(今临清)人。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41年获德国格廷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副校长、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南亚东南业研究所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二届委员,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中国南亚学会第一届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一届副会长,中国语言学会第二届会长,中国外国文学研究会第一届副会长,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第一届会长。中国民主同盟盟员。1956年加入中国共。是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二至五届全国政协委员。长期从事印度古代语言文学、印度佛教史、中印文化关系史及吐火罗语的研究。著有《印度古代语言论集》、《中印文化关系史论文集》,还有《大唐西域记》等。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季老的面貌,最让人注意的是两个大大的眼袋。那不是常见的一种寿征,那眼袋里藏的是眼泪;他的眼袋之所以大,是因为感情太深,流了太多眼泪的缘故。
  季老有一个永久的悔,就是儿时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季羡林6岁就离开生母,后来有两次短暂的会面,都是由于回家奔丧,呆的时间都很短。想着母亲多少日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他发誓要在大学毕业后迎养母亲。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他上大学二年级时,母亲就去世了。“当我从北京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不该,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此后数十年,季老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直到耄耋之年,面影迷离模糊的母亲仍频来入梦,季老“总是老泪纵横,哭着醒来”。
  近些年,季老有一些师辈、故友相继故去,他在写悼念文章时,总是充满着悲哀,以至经常“泪眼模糊”,“泪如泉涌”,心灵颤抖。感情的丰富并非是因为年纪大了。1935至1945年,季老在德国哥廷根大学学习。在那里,他有一位“母亲般的女房东”和两位导师:瓦尔德施密特教授和西克教授。1941年季老获得博士学位后,曾一度尝试回国。其时,瓦尔德施密特教授被征入伍,只剩下西克教授,想到一离开德国,“这位像自己父亲一般替自己操心的老人十九是不能再见了。我本来就容易动感情,现更抑制不住了,很想哭上一场。”后来二战爆发,季老终于没走成。战争期间物资缺乏,季老几年都是饿肚子的感觉,做梦都梦见家乡的花生米,因此他发愿要给西克老人增加点营养。他省下一两个月的奶油,又不知从哪里弄到面粉和贵似金蛋的鸡蛋,以及一斤白糖,到最有名的糕点店烤了一个蛋糕。当他像捧宝盒一样把蛋糕捧到老教授家里时,教授双手颤抖,叫来老伴,共同接过去,连声“谢谢”都说不出来了。虽然这给他自己腹中的饥饿之火又加了一把火,但却成了他一生中最美好的记忆之一。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季羡林6岁离开家乡,离开母亲,因为过早失去母爱而抱恨终天;但是,“乡间的坟墓里埋有莎士比亚”,也正是因为6岁离开家乡到济南,他才有可能开始读书识字,中国今日的学术文化也才有季羡林。
  1930年高中毕业,季羡林来到北平,同时报考北大和清华,结果被两校同时录取。在清华时,由于旁听了陈寅恪的“佛经翻译文学”,种下了研究梵文和巴利文的种子。
  从清华毕业回济南当了一年的中学教员之后,由于“天上掉下来的机遇”——清华和德国学术交换处签订了互派留学生的合同,立即写信报考,结果被录取。
  在德国柏林,羞与来镀金的有权有势的子女为伍,来到哥廷根大学。在哥廷根大学的第二学期,瓦尔德施密特教授调到哥廷根大学任印度学的讲座教授,于是季老选修了梵文,几乎是他一个学生“垄断”课堂。瓦尔德施密特教授被征从军后,年已八旬原已退休的西克教授又走上讲台,教的依然是他一个中国学生。并且西克教授不久就告诉季老,要把平生的绝招全部传授给他,包括《梨俱吠陀》、《大疏》、《十王子传》,以及费了20年时间才解读了的吐火罗文。
  1946年从德国归来,经陈寅恪推荐,到北京大学。按当时规定,得学位回国的学人最高只能给予副教授职称,可是过了大概个把礼拜,季老就被定为正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文科研究所导师。
  
  即使在受到打击和摧残的时候,这种打击和摧残也往往转为“幸运”的契机,成了命运对他的“垂青”——

  “文革”时,季老最初是逍遥过一阵子的,后来由于看不惯北大“老佛爷”的倒行逆施,于是发了牛脾气,“自已跳出来”,反对“老佛爷”,结果被抄家、批斗,被打得头破血流……当他把积攒多时的安眠药片和药水都装到口袋里,最后看一眼共患难的婶母和老伴,准备越墙而出到圆明园去的时候,红卫兵突然来敲门了。他被押去挨了一场十分激烈、十分野蛮的批斗,被打得躺在地上站不起来。痛苦中他一下子得到“顿悟”:“一个人忍受挨打折磨的能力,是没有极限的。我能够忍受下去的!我不死了!我要活下去!”在那千钧一发之际,如果不是红卫兵把他拉去批斗,现在哪有季老?
  从“牛棚”出来后,季老被命令看楼门,守电话,成为一个“不可接触者”。他琢磨着找一件会拖得很长,“但又绝对没有什么结果的工作,以消磨时光”。他想到印度两大史诗之一的梵文写的《罗摩衍那》。他就晚上把梵文译成汉文散文,写成小纸条装在口袋里,白天守楼时,脑袋不停止思考,把散文改为有韵的诗。季老后来说,如果没有“文革”,如果自己不跳出来反对那臭名昭著的“老佛爷”,如果当时没有成为“不可接触者”,两万多颂、8卷本的《罗摩衍那》是绝对翻译不出来的。
  或许,将来人们可以仿太史公《报任安书》那段著名的话,续上一句:季老看门,《罗摩衍那》。“这就是人生。”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鲁迅先生在一篇文章中讲,有一个江湖郎中在集市上叫卖治臭虫的妙方,有人出钱买了一个层层密裹的纸卷,打开一看,只有两个字:“勤捉”。季老认为这个妙方“是完全对的”。他的成功经验压缩成两个字是“勤奋”。
  季老读中学时,下课后参加一个古文学习班,晚上又到一个英文学习社学习,一直到深夜。天天连轴转,持续了几年时间。在哥廷根大学,他学习了梵文、巴利文、俄文、南斯拉夫文、阿拉伯文等,还选修了其他的课,负担已经很重,而当研究吐火罗文的最高权威西克教授提出要教他吐火罗文时,为了不让老人伤心,他又遵命学了起来。在德国留学的12年中,他的日程就是学习、吃饭、睡觉,与旅游、晚会、跳舞、娱乐都无缘。回国后,为了专心研究,又独自过了16年才把家属接来。
  10余年中小学,4年大学,12年留学,再加16年独身治学,40多年的勤奋,才造就了这座学术的高峰。多年的勤奋到老来更加欲罢而不能,工作成了他人生的第一需要。季老80岁时说过:“我计划要做的事,其数量和繁重程度,连一些青年或中年人都会望而却步。”他平生最艰巨的两部书,长达80万字的《糖史》和长达数十万字的吐火罗文A方言(焉耆文)的《弥勒会见记剧本》的译释,都是在耄耋之年完成的。
  季老在《罗摩衍那》译后记中说:“我现在恨不能每天有48小时,好来进行预期要做的工作。……我现在不敢放松一分一秒。如果稍有放松,静夜自思就感受到十分痛苦,好像犯了什么罪,好像在慢性自杀。”当他不得不参加一些空话废话居多的会时,季老就在会前、会后甚至会中,构思或动笔写文章。在这种时候,他往往只用一个或半个耳朵去听,就能兜住发言的全部信息,而把剩下的一个或一个半耳朵全部关闭,把精力集中到脑海里,构思,写文章。“积之既久,养成‘恶’习,只要在会场一坐,一闻会味,心花怒放,奇思妙想,联翩飞来;‘天才火花’,闪烁不停;此时思如万斛泉涌,在鼓掌声中,一篇短文即可写成,还耽误不了鼓掌。倘多日不开会,则脑海活动,似将停止,‘江郎’仿佛‘才尽’。此时我反而期望开会了。这真叫做没法子。”这种季老式幽默的内涵,真是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了。
  季老在谈王国维所说研究学问三境界中的第三境界时说:“一个人既然立下大志做一件事情……只要努力干下去,而方法又对头,干得火候够了,成功就会到你身边来。”季老曾说机遇或命运特别垂青他,其实,很多机遇原本就是勤奋的结果,正是:“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季老从德国回来前,已经与剑桥大学签了约,可是回国后看到积贫积弱的祖国、苦难的民族和贫困的家庭,想起生为人子、为人父的责任,为了报效祖国,他留了下来,辞去国外的聘请,尽管当时国内没有他所需的研究资料。为祖国、为他人而忘我,是季老终其一生的为人准则。
  找季老写文章、写序、采访、题字的人,每天有好几拨,季老身边的工作人员,为了他的时间和健康,总是尽可能挡着。季老却说,人活着就是为了有用,我做研究写论文对人有用,跟别人谈话、为别人做事也是对别人有用,都是一样的。他很体恤人,总是替别人着想。北大的司机都愿意给季老出车,因为他从来都是人等车,而从来不让车等人。他的稿子,不管多少页,从来是工工整整,清清楚楚,没有涂改,他说要不然排字工人看起来会困难。你做错了事,他从不批评你,你忘了关楼道的灯,他自己去关,你自己以后就再也不会忘了。季老一生没说过任何人一句坏话,即使对“文革”中批斗打骂过他的人,过后也从不记恨,甚至还提拔人家。他说,这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犯的错误。犯错误的人知错了就行,你不批评他他就已经很难过了。在季老身边的工作人员说,季老就像那铁皮水壶,外冷内热,看起来很平静,其实是一个感情非常丰富的人。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刘梦溪得季老教诲多年,他说:“不管在什么场合见到季老,总想过去向他致意。可季老只要远远看见我走过去,一定会站起身来。一贯如此。对比我更年轻的后学也如此。后来我们就想了个办法,只有趁他不注意的时候悄悄坐在他旁边,他就没法站起来了。”因此刘梦溪在《季羡林先生90寿序》中深有感触地写道:“先生是‘望之温温,即之也温。晚生后学,可以相亲’。”
  在季老面前,晚生后学岂止可以相亲呢?以拍摄文化名人肖像见长的摄影家魏德运,和季老成了忘年交以后,时常去季老家中看望他。“面对季老,我总感受到慈母般的爱。每次去北大,双脚似乎不知不觉地就朝着季老家走去;每次告别,季老总要送我出门,我推辞不过,只好快步离开,可走出好远好远,回头还能看见季老高大单薄的身影……”说这番话时,魏德运这个陕西汉子眼里竟盈满了泪水。
  季老的助手和秘书说,跟着季老就像读一部大书,不止是一部关于知识的书,更是一部人格的书。有一次给季老查资料时发现,对于“佛”这个词的语源,胡适、梁启超、陈垣先生都研究过而没搞清楚,是季老解决的。可是从没听季老说,他也不让张扬。季老说,学术问题,解决就完了,我能解决只是因为我学过吐火罗文,并不是什么高下问题。

仁者乐山 仁者静 仁者寿
  季老的学生乐黛云教授特别喜欢季老的散文,她说:“文如其人,季先生的四卷散文,无一篇不是出自真情,尤其是那篇《二月兰》。”二月兰是一种常见的野花,花朵不大,紫白相间,花形和颜色都没有什么特异之处。但在季老的笔下,春天的和风吹来,“二月兰一怒放,仿佛从土地深处吸来一股原始力量,一定要把花开遍大千世界,”“只要有孔隙的地方,都是一团紫气,间以白雾,小花开得淋漓尽致,气势非凡,紫气直冲云霄,连宇宙都仿佛变成紫色的了。”
  乐先生不仅喜欢季老文中营造的那种美的情境,更从二月兰的形象中看到了季老的的人格。她深有感触地说:“季先生的二月兰,在他失去亲人、感到无边的寂寞和凄凉时,在文化大革命那些‘一腔义愤,满腹委屈,毫无人生之趣’的日子里,‘依然开放,怡然自得,笑对春风’;十年浩劫结束,人世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二月兰也还是‘沉默不语,兀自万朵怒放,紫气直冲霄汉’!和永恒无穷的大自然相比,人生是多么短暂,世间那小小的悲欢又是多么地不值一提!应该开时,二月兰就开;该消失时,它们就消失,真是‘纵浪大化中’,一切顺其自然,自己无所谓什么悲与喜。每次读先生的《二月兰》,我都仿佛看到先生人格的一个侧面。”
  季老年已九旬,还能每天坚持工作近9个小时,他有什么养生保健的秘诀吗?据季老的助手兼秘书李玉洁女士介绍,季老生活非常简朴,最常穿的衣服是中山装,饭菜清淡素简,从不讲究养生。对此,刘梦溪的看法也许能道出个中秘密:“仁者寿。季老为人平易自然,淡泊、阔大、有爱心。他的长寿是内修的结果。”
  《左传》记古人话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立德、立功、立言三者兼矣,而数十年乐此不疲,如山之固,是所谓“仁者乐山”。孔子说:仁者乐山;仁者静;仁者寿。季老今年90虚岁,已是“岂止于米”;让我们在这里真诚地对他说——共祝以茶!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5 14: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4、陈垣


       中国历史学家﹑教育家。字援庵。广东新会人。生于1880年(清光绪六年)。自幼好学﹐无师承﹐靠自学闯出一条广深的治学途径。在宗教史﹑元史﹑考据学﹑校勘学等方面﹐著作等身﹐成绩卓著﹐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推重。他重视教育事业﹐在大学和科研机构任教四五十年间﹐对广大青年学者热心传授﹐影响深远﹐造就了众多的人才。他曾任国立北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辅仁大学的教授﹑导师。1926~1952年﹐任辅仁大学校长﹔1952~1971年﹐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1949年以前﹐他还担任过京师图书馆馆长﹑故宫博物院图书馆馆长。1949年后﹐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二所所长。历任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少年时﹐他受“学而优则仕”的儒家思想影响﹐曾参加科举考试﹐未中。后以经世致用为宗旨治学。1905年﹐在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民主革命影响下﹐他和几位青年志士在广州创办了《时事画报》﹐以文学﹑图画作武器进行反帝反清斗争。继之辛亥革命﹐他和康仲荦创办《震旦日报》﹐积极宣传反清。1912年被选为众议院议员。后因政局混乱﹐潜心于治学和任教。
  他曾在一段时期内信仰宗教﹐故从1917年开始﹐他发愿着中国基督教史﹐于是有《元也里可温考》之作。他认为﹐中国基督教初为唐代的景教﹐以次为元代的也里可温教﹑明代的天主教﹑清以后的耶稣教。所谓“也里可温”﹐是元代基督教的总称。元亡﹐也里可温就绝迹于中国。但作为宗教史来说﹐它又是世界宗教史的一个组成部分。他这一著作不但引起中国文学界的注意﹐也受到国际学者和宗教史研究专家的重视。此后﹐他又先后写成专著《火祆教入中国考》(1922)﹑《摩尼教入中国考》(1923)﹑《回回教入中国史略》(1927)。
  在研究宗教史的同时﹐他还注意研究元史﹐从事《元典章》的校补工作﹐并采用了两百种以上的有关资料﹐写成《元西域人华化考》一文﹐在国内外史学界获得高度评价。在研究《元典章》的过程中﹐他曾用元刻本对校沈刻本﹐再以其他诸本互校﹐查出沈刻本中伪误﹑衍脱﹑颠倒者共一万二千多条﹐于是分门别类﹐加以分析﹐指出致误的原因﹐1931年写成《元典章校补释例》一书﹐又名《校勘学释例》。
  他在校勘学﹑考古学的成果还有《旧五代史辑本发覆》(1937)﹑《二十史朔闰表》和《中西回史日历》等书。他阅读了大量宋人﹑清人有关避讳的述作﹐并广泛收集引用了一百种以上的古籍材料﹐写成《史讳举例》一书﹐“意欲为避讳史作一总结﹐而便考史者多一门路﹑一钥匙也”。

  “七七”事变爆发后﹐北平被日军侵占。他身处危境﹐坚决与敌斗争。在大学讲坛上﹐他讲抗清不仕的顾炎武《日知录》﹐讲表彰抗清民族英雄的全祖望《鲒埼亭集》﹐以此自励﹐亦以此勉励学生爱国。同时﹐他还利用史学研究作为武器﹐连续发表史学论著﹐抨击敌伪汉奸﹐显示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在八年抗战期间﹐他连续写成《南宋河北新兴道教考》﹑《明季滇黔佛教考》﹑《清初僧诤记》﹑《中国佛教典籍概论》等宗教史论文及《通鉴胡注表微》﹐都含有讽今喻世﹑抒志表微的用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他已经六十九岁。在掌握了丰富的历史知识并曾深入研究﹑著作等身的基础上﹐他很快接受了新事物。之后的十年间﹐先后写了二十多篇短文。但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他被软禁﹐到1971年6月﹐饮恨以殁。
      陈垣没有受过正规的史学教育,全靠自己的勤奋,著作宏富,成就斐然。在中国宗教史、元史、中西交通史及历史文献学等领域的研究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成为世界闻名的史学大师。1922年胡适曾断言:"中国今日无一个史学家","南方史学勤苦而太信古,北方史学能疑古而学问太简陋,将来中国的新史学须有北方的疑古精神和南方的勤学工夫。"能够融南北之长而去其短者,首推王国维与陈垣。......"1933年4月15日,被胡适奉为“西洋治中国学泰斗,成绩最大,影响最广”的伯希和离开北京时,对前来送行的陈垣、胡适等人说:“中国近代之世界学者,惟王国维及陈先生两人。”........不幸国维死矣,鲁殿灵光,长受士人之爱护者,独吾陈君也。"  "伯氏"在平四月,遍见故国遗老及当代胜流,而少所许可,乃心悦诚服,矢口不移,必以执事(指陈垣)为首屈一指。"......日本学者桑原骘藏评介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说:"陈垣氏为现在支那史学者中,尤为有价值之学者也。支那虽有如柯劭之老大家,及许多之史学者,然能如陈垣氏之足惹吾人注意者,殆未之见也。"......桑原骘藏又说:"陈垣氏研究之特色有二,其一为研究支那与外国关系方面之对象。从来支那学者研究关系外国之问题,皆未能得要领,故支那学者著作之关于此方面者,殆无足资吾人之参考。惟陈垣氏关于此方面研究之结果,裨益吾人者甚多。""其二,则氏之研究方法,为科学的也。支那学者多不解科学的方法,犹清代学者之考证学,实事求是,其表面以精巧的旗帜为标榜,然其内容非学术的之点不少,资材之评判,亦不充分,论理亦不彻底,不知比较研究之价值。今日观之,乃知从来支那学者之研究方法缺陷甚多,……然陈垣氏之研究方法,则超脱支那学者之弊窦,而为科学的者也。"......"陈寅恪在序文中评论说:“近二十年来,国人内感民族文化之衰颓,外感世界思潮之激荡,其论史之作,渐能脱除清代经师之旧染,有以合于今日史学之真谛,而新会陈援庵先生之书尤为中外学人所推服。"......又说:"盖先生之精思博识,吾国学者,自钱晓徵以来,未之有也。"其著作对于学风流弊,"必可示以准绳,匡其趋向。"......傅斯年说:“幸中国遗训不绝,经典犹在,静庵先生驰誉海东于前,先生(陈垣)鹰扬河朔于后。”黄侃、朱希祖、尹言武等"偶谈及当世史学钜子,近百年来横绝一世者,实为门下一人(指陈垣),闻者无异辞。"......据梁宗岱说,他在一次聚集了旧都名流学者和欧美人士的欢迎伯希和宴会上担任口译,"席上有人问伯希和:'当今中国的历史学界,你以为谁是最高的权威?'伯希和不假思索地回答:'我以为应推陈垣先生。......"据陈垣的高足黄现璠回忆:  '我去日本,入东京帝国大学(今改为东京大学)研究院,读东洋史,该校名教授和田清,是我导师。曾听过考古学家原田淑人授课。东洋史学系主任池田、教授加藤繁等,都问我是不是顾颉刚的学生。我说顾先生不直接教我,惟我听过他讲话,得益不少,我是他私淑弟子。解放前,日本学者,特别是名牌大学如东京、京都、帝大教授,都看不起中国学者,惟对于顾颉刚先生和吾师陈垣先生,则推崇备至。"......又说:'留学日本帝大,该校教授和田清、加藤繁,亦有陈(垣)先生之大家作风,给余印象甚深,影响甚大。'......孙楷第和余嘉锡、王重民等人议论时贤,"以为今之享大名者名虽偶同,而所以名者在大家径庭",多为"名浮于实"的"一时之俊",而鲜"实浮于名"的"百代之英",后者惟陈垣足以当之。"
       陈垣从教70多年,任过46年大学校长。作为20世纪中国历史学教育大家,弟子满门,当中卓然有成者为姚丛吾、黄现璠、郑天挺、王重民、方国瑜、蔡尚思、邓广铭、单士元、柴德赓、白寿彝、牟润逊、赵光贤、陈述、启功、史念海、周祖谟、刘乃和、史树青(按出生年长幼排序)等等。
       2002年9月8日有两座铜像在北师大落成。一座是孔子铜像.另一座铜像是北师大老校长陈垣先生全身像。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5 14: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5、陶行知


       陶行知(1891~1946)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陶行知原名文?,后改知行、行知,安徽省歙县人。191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后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1917年秋回国,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教务主任,东南大学教育科主任。1920年,任中华教育改进社主任干事。同年,与朱其慧、晏阳初等发起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任执行书记,致力于平民教育。1926年,起草发表《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1927年,创办晓庄师范,任校长。九一八事变后,组织国难教育社,创办“山海工学团”,主张采用“小先生制”,实行“即知即传”。发起组织生活教育社。1934年出版《生活教育》半月刊。一二九运动后,积极参加抗日民主运动,与沈钧儒等联名发表《团结御侮》宣言,提出教育必须为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服务的主张。1945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任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著有《陶行知全集》(六卷)、《普及教育》(三集)等。
       在批判杜威“教育即生活”的基础上,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主张,形成“生活教育”教育思想体系。
      “教育即生活”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在陶行知看来,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他主张把教育与生活完全熔于一炉。“生活即教育”的核心内容是“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陶行知认为,人们在社会上生活不同,因而所受的教育也不同,“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过有目的的生活,便是受有目的的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可见,陶行知所说的“教育”是指终生教育,它以“生活”为前提,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育就不是真正的教育。他坚决反对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
        陶行知认为,“生活主义包含万状,凡人生一切所需皆属之”。“生活”不是人们通常狭义的理解,而是“包含广泛意味的生活实践的意思”。“生活”是包括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的总体,是人类一切实践活动的总称。“生活即教育”就其本质而言,是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具体讲,教育的目的、内容、原则、方法均由生活决定;教育要通过生活来进行;整个的生活要有整个的教育;生活是发展的,教育也应随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发展。教育改造生活是指教育不是被动地由生活制约,而是对生活有能动的促进作用。生活教育的实质体现了生活与教育的辩证关系。陶行知认为:“在一般的生活里,找出教育的特殊意义,发挥出教育的特殊力量。同时要在特殊的教育里,找出一般的生活联系,展开对一般生活的普遍而深刻的影响。把教育推广到生活所包括的领域,使生活提高到教育所瞄准的水平。”
       “社会即学校”来源于杜威的“学校即社会”,是在对杜威教育思想批判的基础上得出的。陶行知认为,在“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的东西太少,不如反过来主张“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地增加,学生、先生也可以多起来。“社会即学校”是与“生活即教育”紧密相联的,是“生活即教育”同一意义的不同说明,也是它的逻辑延伸与保证。因为生活教育的“生活”是社会生活,所以“整个社会的运动,就是教育的范围,不消谈什么联络而它的血脉是自然相通的”。
       “社会即学校”的根本思想是反对脱离生活、脱离人民大众的“小众教育”,主张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打通学校和社会的联系,创办人民所需要的学校,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真正把学校放到社会里去办,使学校与社会息息相关,使学校成为社会生活所必须。因此“社会即学校”的真正含义就是根据社会需要办学校。从教育内容说,人民需要什么生活就办什么教育;从教育形式来说,适宜什么形式的学校就办什么形式的学校。“社会即学校”不是学校消亡论,而是学校改造论,改造旧学校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5 14:2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3-2-21 09:44 编辑

6、叶圣陶

       叶圣陶(1894-1988)原名绍钧,汉族。字秉臣。江苏苏州市人,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1912年中学毕业后,因家境清贫即开始当小学教师并从事文学创作。五四运动前参加了李大钊、鲁迅支持的"新潮社"。1921年,与沈雁冰、郑振铎等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提倡"为人生"的文学观,并与朱自清等人创办了我国新文坛上第一个诗刊《诗》。他发表了许多反映人民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的作品,出版了我国童话集《稻草人》以及小说集《隔膜》、《火灾》等。1923年,叶圣陶进入商务印书馆,开始从事编辑出版工作,并主编《小说月报》等杂*志,同时继续文学创作,发表了长篇小说《倪焕之》和大量短篇小说。1930年,他转入开明书店。他主办的《中学生》杂*志,是三、四十年代最受青年学生欢迎的读物,在社会上有广泛的影响。"九一八"事变后,他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活动,参加发起成立"文艺界反帝抗日大联盟"。抗战期间,他内迁四川,先在中学、大学执教,后继续主持开明书店编辑工作,同时写下了不少散文小说诗词,从不同角度揭露了旧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悲惨生活,歌颂了在民族解放斗争中坚强不屈的普通群众。在四川他还参加发起成立"文艺界抗敌后援会",支援抗日前线的将士。抗战胜利后,他参加反对国民党政府压制民*主、争取出版自由的斗争。1946年,叶圣陶回到上海后,积极投身爱国民*主运动。他担任了中华全国文艺界协会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的日常工作,还担任了上海市小学教师联合进修会和中学教育研究会的顾问。他编辑杂*志、撰写文章、发表演讲,揭露和抨击当局内战、独*裁、卖*国的罪行,呼吁文化界教育界同人"要有所爱,有所恨,有所为,有所不为;和广大的人民,为同一目标而斗争","汇为巨力致民*主","转移风气,挽回世运",开创"为万世开太平"的局面。
   1949年初,叶圣陶应中共中央的邀请,由上海经香港到达北平,担任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主任;6月,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7月,参加第一次文代会并当选为文联全国委员;9月,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新中国成立之后,他先后出任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副署长兼编审局局长,教育部副部长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教育部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顾问等职,并当选为全国人*大第一届至第四届代表和第五届常务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第一届委员,第五届常务委员会委员,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等重要职务。1962年,叶圣陶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在1979年民进四代大会上,当选为民进中央副主*席,1984年9月,出任民进中央代主*席。
   故居在东城区东四八条71号。

主要事迹
早年生活
       叶圣陶于1894年10月28日在江苏省苏州市的吴县出生。他的父亲帮当地一个地主做帐房,家境清苦。他六岁(1899年)时,进入当地的私塾就读,其后跟随父亲工作。在工作里,他有机会走遍苏州城,体会到低下阶层的生活。
       1907年,叶圣陶进入当地的草桥中学(即后来的苏州公立第一中学堂)就读。中学时期,开始接触外国小说及当时的文艺新潮。他不单喜爱阅读这些外国小说及新文学,更与同学组织诗会《放社》。1911年,三年中学毕业后,在当地一家初等学校任教,并试验当时的新式教学法。可惜,1914年,他被排挤出学校而离开失业。在他失业期间,他全心投入文言文小说的创作。这些小说都寄到《礼拜六》杂*志发表。后来他被上海的商务印书馆附设的学校任教,同年,担任商务印书馆的小学教科书编辑。
      叶圣陶生活在一个不稳定的时代:他出生之年正值甲午战争,之后国家经历了百日维新,但很快又被列强割据。他早年的生活对他有很重要的影响,使他变得爱国,并致力投身于新闻及教育的工作上,藉以改善国家将来的命运。

文学推广运动
       受到1919年的五四运动(又名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叶圣陶终其一生都投入在推动文学*运动。他曾参与北京大学的学生组织“新潮社”,并参与出版小说、新诗、小品、文学批评及剧本等各种文学作品。1921年起在上海、杭州、北京等地中学和大学任教,并与茅盾、郑振铎等人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1923年成为文学家开办的书室“朴社”的编辑。
       1936年,与茅盾及洪深参立“中国文艺家协会”。1941年,他成为了《文史教学》的编委会成员。叶圣陶亦是当时的反日组织“文艺界反帝抗日大联盟”的始创者。

教育和新闻理念

“教是为了不教”
       叶圣陶对改进现代中文教育有重要影响。他给中文教育引入了一个全新的观念,“应当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是长期详细的灌输书本知识。”这一观点冲破了习惯于强烈依赖记忆和灌输的传统语文教学观念。此外,叶圣陶促进了批判思维的深入人心,让人们认识到个人价值判断的重要性。他认为这些学习技能应当被用来构筑学生的基础,同时也将成为学生终生学习的起点。

文学为人生
       叶圣陶在他反思现实生活的作品中动情地写道:
       “在记忆中,我似乎从来没有撰述过自己有些模糊或者不甚清楚的知识。换句话说,我不能写那些只是通过想象得来的东西,但我也没有失掉想象力。我生活在城市里,乡镇和农村,我写在那些地方观察到的事物。作为一名老师,我了解一些教育圈的生活,我也记录下来。在一些相当基础和浅显的层面,我关注着中国革*命逐渐的发展,同时,我也记录下这些事情。”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CT Hsia, 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引自59页。

       他大多数的新闻作品由人们的生活得到灵感。他相信文学作品不仅是用来供人消遣,而且也是反映生活和鼓舞读者思考现实的工具。他感觉有义务去让读者知道在他们周围真实发生的事情。这就是他为什么想要将文学和新闻报道联系起来的原因。他认为文学作品应该也被用来唤醒青年对社会的关心与敏感。这个观点如同新闻工作者讲述真*相的基本原则。叶圣陶也以记者为毕生职业。
易读性
       在叶圣陶的作品中易读性是一个显著特征。它意味着读者更有效率的感知和理解文章内容。作为一名记者,叶圣陶作中强调词语的运用。这大概是因为在他做编辑之前,曾作了10多年的教师的缘故。他认为文章是为读者而作的,同时他把文章看作是读者与作者交流的工具。当时的作者面临的一个巨大问题是他们不是拥有优秀写作技巧的素养。他们的表达是不准确且意义模糊的。只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能够欣赏他们的文章。作者不注意实用的重要性。因此,文学作品难于被普通大众接受。叶圣陶认为一个人只有把文章写得实际且易于理解,他才能够去只写一些风雅作品。如果读者不理解文章内容,文章就毫无用处。

叶圣陶先生的一封信
■吴海发
    叶圣陶先生是一座大山。这里,我就叶先生回答我的一封信,作些注释,写下个人肤浅的理解。
    信是1973年9月12日复我的。海发同志:
    本月三日手书诵悉。
    前释“打干”以“谋干”,足下说仍然不懂,这个词意义大概相当于“图谋”,而图谋的总在私利的不怎么光明的方面。因此,这个词是带有贬义的。
    冒号的用法,大家不一致,这也无可奈何。在引语之前用冒号,这是多数人所同。但是总得有“说”“说道”“问道”“曰”在前头,然后用个冒号,表示以下引号里的就是所说的话。可是现在有人以为凡是引号所包的说话之前必得用冒号,如“他抽了一口烟:‘待我想一想再决定吧。’”依我想,“抽了一口烟”是发话之前的动作,并非提示下面是所说的话,因而“烟”字之后只能用个逗号。还有人学外国的叙述方式的,如“‘我走了’,他笑着说:‘过些日子在北京碰头。’”我以为这里的冒号决不该用,“过些日子在北京碰头”固然是他说的话,在前边的“我走了”难道不也是他说的话吗?
    鲁翁之作在对话之前或用冒号,或用逗号,这情形不止鲁翁一人。如果检查各种报刊,会找到很多。到了近期,似乎转成过分多用冒号了。
    规定是一件事,大家照用不照用又是一件事。真要做到大家一致,首须作者写稿时候严格,其次则须出版社搞校对的同志严格,这是不太容易的。
    对标点符号作规定的,似乎不少,若干谈语法的书也有提及,恕我记忆力衰退,不能列举奉告。因足下提起,信笔写了以上这些话,只是闲谈而已。
    时有恒先生我还能记得,承告他的近况,甚慰。晤面时请足下代致怀念问候之意。
    我身体尚好,无多毛病,耳稍聋,眼睛尚能每天看书五六小时。承蒙询及,敢言其大略。即请
    教安
    叶圣陶
    九月十二日上午
    1973年我在徐州教书,应朋友之邀,为初中教师还有小学办初中班级的语文老师(俗称戴帽班)进修讲课,讲的内容为“叶圣陶及其作品”和“鲁迅及其作品”。叶圣陶的著作我读过一些,他的长篇小说《倪焕之》,我不仅读过上世纪50年代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删节本,80年代叶先生赠我的新印本,我还读过上海开明书店1929年出版的初版本。我在南开大学学报发表过一则关于《倪焕之》的札记。叶先生答信中提及的“打干”一词,就是我在《倪焕之》中遇到的,不懂。查《辞海》《辞源》《新华字典》等辞书均不收。无奈之下,我请教叶先生,他的第二次解释让我弄懂了。这是吴语方言中的一个词,不多见的。后来我又在《红楼梦》中也发现用过“打干”的,可见不算僻词。
    答信中提及时有恒先生,这是一位小有名气的文化人。徐州市人,在徐州市教育局中教科长任上退休。我与他结为忘年交,他家住市内户部山上。他早年参加国民革*命军,在北伐革*命中立功。他写信给鲁迅先生倾诉苦闷。鲁迅回复他一信,题为《答有恒先生》,收录在鲁迅杂文集《而已集》中。鲁迅此信很重要,可以说是鲁迅思想转折的一个重要标志。时先生也因鲁迅文而出名。时先生的不少文章没有结集出版过。他的旧体诗也做得别有风采。抗日战争时期,他在四川成都,参与中国文艺家抗敌协会活动,编辑《文艺阵地》杂*志。同时,他办有一个旧书铺,很有规模,名为“未名书店”。抗战胜利后,他将存书运回徐州,雇了一条大船,险些在长江三峡中遇险翻船。解放后,他一直护着四间屋的旧书,后来存书无偿献给了徐州师范大学。他唯一的愿望是,校方为他编一部《时有恒藏书目录》,但到他病故,目录仍未见到。病中他曾为此抱憾。他两次中风,可能因为贪杯。病中住院,我几次去看过他。
    我应时有恒嘱咐,信上代他向叶圣陶问候。在成都时,叶圣陶叶至善父子常去他的未名书店购书,一道参加中国文艺家抗敌协会活动。所以叶先生信上说:“时有恒先生我还能记得。”
    后来时有恒游北京,曾经到东四八条胡同访叶圣陶,相谈一个下午,甚欢。
    1973年秋时,叶先生身体还是健康的。他虽已赋闲不再赴教育部上班,但仍然较忙。


6v555k.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6 16: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师德故事,银幕上的花朵

1、凤凰琴

《凤凰琴》
  导演:何群
  主演:李保田 剧雪 王学圻
  类型:剧 情
  在偏远的山区来了一位年轻的女教师,她被山区艰苦的教学条件所震惊。
  老校长每天给几十个学生娃娃做饭,仅有的两位教师不仅上课,还要天天接送学生,教师的工资因为没钱而拖欠着。夜色中女人的哀号会穿过寂静荒凉的山谷,让人感到凄凉。
  尽管如此,清晨竹笛奏演奏的国歌还是会伴随着冉冉升起的太阳回响在山区学校的操场上……
观后感:
       《凤凰琴》是一部难得感人的关于中国千百万民办教师的优秀电影。对民办教师这个棘手的题材把握非常到位,故事真实,人物丰满有深度,感情真挚,表演朴实生动。
       像影片中余校长这样的普普通通的贫困山区的民办教师中国太多了。像余校长一样的好人太多了,像《凤凰琴》这样的好电影太少了。每一个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学生都不会对电影中的故事感到陌生。鸡毛蒜皮,生活琐碎,看似封建的传统:学生上课时间采药卖钱,家长给老师帮忙干活。其实是艰难条件下村民老师改善教学条件的实实在在的“特殊”方式。
       影片处理并没有像样板戏一样将民办教师余校长等塑造成完美理想不合实际的“楷模”,非常贴近现实,对贫困山区中丑陋顽固的落后封建习俗没有回避,领导以权谋私,为自己的家人亲戚走后门,部分民办教师在艰难生活中形成的虚荣与自私。作者都怀着尊重事实的心如实记录,使故事更加真实有力度,人物层次丰满。
       现实中民办教师的生存状态和电影中同样艰难,这样的人全国何止百万。这部电影最好地让观众了解了他们的艰辛生活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世界。感人!
       而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就在2008年的元月份,甘肃的一些地区赶走了这些民办教师,不但不能转正,而且教育机构说不要就不要了。开始还骗他们说只要通过相应的考试就能转正,结果现在又说没有通过考试就转正的政策。一个泱泱大国,一个堂堂政府,居然这么对待民办教师,社会上也没有人能够提供有力的帮助。为什么在这个社会上越是辛勤劳动无私贡献的人反而越受到不公正待遇?这是社会的问题还是中国民众的问题,或者其它?

[ 本帖最后由 千江有水 于 2008-10-26 16:52 编辑 ]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6 16: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2、死亡诗社

   “我走进丛林,因为我想生活的有意义,
    我希望能够生活的深刻,汲取生命中所有精华,
    而不是当我死了的时候,发现自己从没活过。”
    回想起电影《死亡诗社》,这段美丽而充满激情的台词浮现在脑海中,这是一部励志电影,一部关于青春年少时的记忆。
    电影简介
    纪念威尔顿100周年的开学典礼上,校长诺伦博士骄傲地追述着学校的辉煌成就,并让同学们牢记四大信条:传统、荣誉、纪律和卓越……新学期开始了。沉闷的氛围陈腐的说教,使得学生们倍感压抑。而教师约翰·基丁的第一堂课令大家惊诧不已,他把课本序言中某博士用数学坐标来分析诗歌的论述斥为"屁话",然后让学生们把序言通通撕掉。他不断用诗歌来激发孩子们的独立思考和自由思想,告诉他们要"抓住今天,及时行乐"。他站在桌子上念诗,他引导最胆小的学生托德在讲台上大声念出自己的诗。他让同学们重建了他上学时曾经组织的"死亡诗社"。
    尼尔深受基丁的影响,他鼓足勇气出演了话剧《仲夏夜之梦》,面对父亲的阻挠,他坚定地说:“我生命中第一次知道我想做什么!而且第一次我决定去做!不论我的父亲让不让!及时行乐!”,演出成功后,他被父亲带回家,得到的是“我要你上哈佛,做医生”及转学的决定,当晚,尼尔自杀。
    悲剧由此开始,学生们在学校的压力下纷纷在基丁老师导致尼尔死亡的认定书上签了字,基丁也被勒令离校。一切恢复了最初教条式的学习生活,在基丁回来收拾东西,即将走出教室时,那个曾经最怯懦的学生托德忽然站在课桌上,大声说:“船长,我的船长!”以此为基丁送行。一时间,大部分学生都站在了课桌上为他们的"船长"送行。“谢谢你们,孩子们!”基丁深情地留下了一个微笑。
    看完这部电影,心里有几许阴郁,也有几许欣喜。难得看到这样一部美国电影,用一个温和的方式传达了一种特殊的感情。每个人都经历过青春的成长和叛逆,社会,学校和家庭所创造的环境使我们慢慢磨平了自己的棱角,每一个学生都反对教条化的学习方式,但是,现实中的我们正在接受这样的教育方式。或许我们的生活中有人勇敢地站出来走自己的道路,但绝大部分人只好随波逐流,封闭了自己的一切。
    影片中的三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基丁老师,尼尔和托德,他们鲜明的个性使得电影情节跌宕起伏。我想,导演的意图是要展现他们追求自由的理念和过程。
   “指引方向的船长”——基丁,“船长,我的船长!”基丁以惠特曼的诗句开始了他的第一堂课,“如果大胆的话,你们可以叫我船长。我也上过地狱学校并且生存了下来。”一番话使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这样一位老师,他颠覆了传统教育理念,使学生摆脱了填鸭式教育的的牢笼。在学生们惊异的目光中,他滔滔不绝的讲述该如何使生活变得有意义,“诗歌”在基丁的眼中是神圣的,它不是用数学公式可以计算其价值的。面对威尔顿学校严肃而古板的教学方式,基丁将学生们的思想拉到一个思维跨越的极端,没有束缚的思考身边的一切事物,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影片中可以看出不善言辞的基丁早已厌倦了威尔顿这所古板的学校,它用自己年轻时曾有的激情激发学生创造诗歌的热情,“死亡诗社”更是这场颠覆运动的导火索,基丁大胆的举动使精神上倍受压抑的学生找到了自信,但同时,校方的压力也使基丁十分困惑。
   “青春的祭奠”——尼尔。影片的结局,尼尔自杀了,这个富有朝气热爱表演的青年在话剧演出成功后离开了这个世界。他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也是教育制度下的牺牲品,背负着父母的厚望,尼尔始终在抗争这个残酷的现实,他在基丁的鼓励下,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可惜的是,尼尔在听到父亲要他转学的决定后,绝望的选择的自杀的道路。尼尔的死给影片抹上了一层悲壮的色彩,也为最后基丁的离校作出了铺垫。
    “勇敢的舵手”——托德。或许谁也不会想到,在送别基丁的时候,托德第一个站在了自己的课桌上,大声说道:“船长!我的船长!”那个曾经怯懦的,永远尾随在别人身后默默无闻的托德,此时此刻勇敢地站出来为基丁送行。这一幕将影片推向了高潮,基丁应该会为自己有这样的学生而感到自豪,尽管每位同学都在认定书上签了字,但是,他们的心依旧紧紧联系在一起。教室里除了卡麦隆几个胆小鬼外,其他学生都骄傲的站在课桌上以示对基丁的敬意。
    我认为,影片的主线是托德的转变。究竟是基丁改变了托德?还是托德改变了基丁?
    或许,基丁从一个个稚嫩的脸上看见了年轻时的自己,他拼尽全力开拓学生们的思维,或许,他真的再也不希望看见教育制度下的复制品,于是他将“死亡诗社”的理念在潜移默化中传达给学生。基丁用自己的方式告诉托德,如何让自己的大脑支配自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基丁使托德走出了胆怯的阴影。而从另一方面来说,托德给予基丁很大的力量,基丁面对离校的困境,在即将走出教室的瞬间看见托德第一个站在课桌上喊着:“船长!我的船长!”基丁最终浅浅的微笑着,他深深地明白,学生们一直在支持着自己。也正因如此,片尾感动了无数的观众。
    《死亡诗社》诗歌的灵魂不死,我们怀念青春年少的梦想,更加怀念基丁给予学生们的力量。模式化的教育是一个残酷的现实,影片所讲述的不仅仅是这样的现实,更多的是反映出学生们对自主学习的向往,影片的结尾,导演将镜头从基丁的裤下穿过,看见了学生们骄傲的站在课桌上,这才是精神的胜利。
    那句掷地有声的台词“我走进丛林,因为我想生活的有意义,我希望能够生活的深刻,汲取生命中所有精华,而不是当我死了的时候,发现自己从没活过”也正告诉所有的教育者,教育的目的是希望每一个渴求知识的人,都能够寻找到自身的价值,从而更精彩的活着。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6 16: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3、美丽的大脚


  《美丽的大脚》获得2003度中国电影“金鸡奖”七项提名,并荣获最佳故事片、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导演四项大奖。一部小成本、小制作的影片,何以掀起如此轩然大波?让我们走进电影《美丽的大脚》,窥其究竟吧!
  影片讲述了因愚昧无知而失去丈夫和孩子的农村妇女张美丽,为了农村的“娃儿们”不再愚昧下去,开办了一所乡村学校。在北京过腻了养尊处优生活的夏雨,报名成为一名志愿者,来到这个偏僻的小山村。她的到来让这个原本平静的山村躁动起来。山外的世界让张美丽和孩子们感到困惑和迷茫,山里的贫乏让夏雨感到难熬。就在夏雨苦于条件恶劣即将离开时,山里人的淳朴感动了她…… 他说服了有钱的丈夫带着张美丽和孩子们到北京见见世面,可这又能改变什么呢?最终张美丽却在车祸中丧生……
  影片关注的是西部穷乡僻壤里的乡村女教师的个人命运,挖掘的是人性中最为可贵和永恒的母性。片中为农村教育事业而倾心竭力的张美丽的形象,成了打动我们的第一因素。她把学校里的每一个“娃儿”当作自己的“娃儿”,他把女性所特有的母性延拓开来,溶滴到自己所从事的农村教育事业中,这完全是其美丽心灵的彰显。物质经济的发展,大大满足了人类的需求,同时,一些弊病也纷至沓来。单元楼代替了筒子楼,却丢掉了那股“亲劲儿”;电话、手机交谈代替了串门,却淡化了“人情味儿”。处于最内层的人性因为被物欲所掩盖而越显欠缺,需求旺盛。《美丽的大脚》所宣扬的母性恰恰迎合了这种市场,打动了我们的心灵。张美丽倾心于学生、倾心于学校建设,她能为来了有知识的老师而欢欣雀跃,也能为买一台电脑而猛灌一瓶白酒。这样的“母亲”,这样的老师,谁能不为所动?
  《美丽的大脚》全片洋溢着淡淡的诙谐,但诙谐背后却是无尽的酸楚。从把“千里迢迢”念为“千里召召”,到将皮衣水洗;从给电影配音到王大河学驴叫;从王树的荤段子到孩子们抢橘子皮,影片处处有诙谐幽默,也不免使受众发笑。但静心而论,又不免发生几许酸楚。这就是他们的生存状态码?这就是我们西部乡村的小学教育吗?当他们为存一点水而搬盆运罐时,我们又在干什么?思考…… 思考 ……
  片中“城里人”与“农村人”有着明晰的界限。张美丽一直想“成功”,希望他的“娃儿们”能像城里人一样,这也许是所有“农村人”的理想。夏雨的到来使两种人、两种思想碰撞在一起。两种思想极力妥协,但始终未能合拍,农村在接受城里的一切时,都是那么的困难,那么的小心。唯一使他们产生共鸣的就是农村的教育,就是那所小学校。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改变愚昧落后的生存状态,才能使每个“娃儿”都“成功”。影片最后,电影放映员王树将光束打到小学校舍上,把学校装点成了一座庄严的圣殿,这也许是影片主题的最大体现。
  《美丽的大脚》无疑是一部优秀的故事片,但白璧微瑕,影片的剪辑及镜头的转换,些许让人感到不顺畅,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好的影片也许不能尽善尽美,但终会留给人磨砺不掉的印象。我们记下了那双美丽的大脚,也看到了那颗美丽的心灵。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6 16:24:16 | 显示全部楼层
4、一个都不能少


中文片名:《一个都不能少》(Not One Less)
导演:张艺谋
时间:1998年
主演:魏敏芝/张慧科
片长:90分钟
国家:中国/香港

 水泉小学的高老师要回家看望病重的母亲,村长从邻村找来魏敏芝给高老师代一个月课。水泉小学每年都有学生辍学。高老师临走时再三叮嘱魏敏芝,一定要把学生看住,一个都不能少。十岁的张慧科因家里欠债无力偿还,不得不失学到城里打工。魏敏芝记住高老师临行前的叮嘱,决心把张慧科找回来,她打听到张慧科城里的住处,单身一人踏上了进城之路,十三岁的魏敏芝开始了在茫茫人海里的寻找之路……

观后感:
    当我看着一条条乡间的小道,看着一间间残破的屋舍,看到一座破旧的似乎随时都会踏下的学校,看到那一张张只剩下三只脚的桌子,还有那一“条条”用砖头垒出来的“櫈子”,我的似乎快已封尘记忆就这般被这些画面掀开了,藏在我那久待在城市的身体里似乎快被麻木了的情感也这般倾泻了出来,那就趁现在吧,趁自己的身体已然疲惫,让自己的灵魂来做主。
  
   满头白发的高老师要请假一个月,去照顾家里重病的母亲。村长便请来了13岁的魏老师来代课。高老师语重心长的对魏老师说:我这班学生已经溜走了十多个,现在就剩下这些,你一定要代我管住这些孩子,一个也不能少。
  
   当我看到高老师彻夜未眠,我看到了他眼神中的不舍与牵挂。当我看到魏老师重重的点点头时,看到了她眼神中的执著与坚定。在他们简单的眼神里,我看到了他们各自的承诺和对履行承诺的执著。一个虽然已是满头的白发,却依然坚守着自己的讲台,在那摇摇欲坠的教室里,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孩子。而另一个才十三岁的孩子啊,却始终坚定不移的去履行她的承诺。哪怕是去搬砖头,去混车,走到城里,去吃剩饭,去终日不停的在电视台的门口问着“请问你是台长吗”……
  
   而我们自己呢,我们这些似乎是高级知识分子的人们呢?
  
   我扪心自问,灵魂胆怯的无处可藏。
  
   当我看到高老师用颤然的手去数着这个月内要用的粉笔“当我看到学生的日记中写道:我非常的难过,因为粉笔给摔断了,高老师经常教导我们要节约粉笔,哪怕是最短的粉笔头,高老师也要用指甲夹着,写上最后一个字”,当我看到老师和学生们用六元钱买了两瓶可口可乐,然后一人一口的轮流品尝时……我看到了一群在贫穷中珍惜,在困苦中寻找快乐的简单而纯真的灵魂。
  
   简单,自然,信任,大度……
  
   我们灵魂在被世俗而多样的生活慢慢腐蚀,是不是从物质的富足开始?难道生活的富足,总会和我们永恒追求的生活的幸福,灵魂的纯净,人与人之间信任和大度相违背吗?
  
   我认为不。那问题出现在哪呢?
  
   问题或许在于,人们在繁纷复杂的尘世中追求各种各样的所得时,却总是忘记了自己真正想要的。这个问题是如此的普遍。当你烦躁不安,当你失意不前,当你怨天尤人,只要你静下心来想想,问问自己的灵魂,自己为什么会这样?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便可以知道答案。甚至具体到你做事没有了思路,当你感觉世事烦扰,再也理不清楚之时,你也可以想想,你本来的问题是什么,你或许便可以走出细节的围陷,走出世事的困扰。甚至当你思考着人生的各种问题时,那人也是无论如何也绕开对这个问题关于人生的思考。
  
   我的思绪就这般的又飘到了关于人生的命题上来。
  
   或许,人生都是由人生过程中的运和过程前已然注定结果的命注定了的。命运的一头是神秘,另一头也是神秘。或许这两端的神秘会是一个圆的一点,而我们的每个生命都是这两个神秘的中间一个渺小的弧线段而已。
  
   可悲或可喜的是,生命只能朝着一个方向延伸。
  
   又或许,人真的有一个完美而永恒的“前世”,我们就暂且叫它为绝对生命,就像一个完美的做制作粉笔的模子,粉笔只是他的一个永不完美的人生实例而已。人的一生就是要找回那个绝对完美而规范的粉笔模子。我们的人生就像是一支粉笔,他不断的以无法复原的消逝为代价,去试图重新塑造出一个完美的绝对生命来。
  
   可悲的是,当去消逝我们生命的时候,却已完全忘记自己从哪儿来,要到哪儿去。人的生命的本源目的是什么?
  
   千万年来,千万的像我们这样的人就这样混沌的生活着,也将这样生活下去。他们会因为小的得得失失而消耗着自己的生命,会被一些鸡毛蒜皮胡乱的涂写着自己的人生;
  
   其中的少数人,他们仰望天上的星辰,去思考着人生永恒的意义,去执著的走向自己的朝圣之路。
  
   我固执的认为,朝圣者的灵魂一定可以汇聚在一个永恒的天国,在永恒的指引着尘世中的人们通向那个永恒的朝圣之路。我还固执的认为,在我们的朝圣之路上,我们的生活和灵魂都要追求那种原有的简单,自然,信任,大度……才能通向那个永恒的地方,那个地方的名字里,一定含有着真、善和美……这几个,或许,也是一个也不能少——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6 16:25:12 | 显示全部楼层
5、放牛班的春天

原名:Les Choristes
英译名:The Choir Boys
中译名:《放牛班的春天》
编导:克里斯托弗·巴哈提亚(Christophe Barratier)
主演:杰勒德·尊诺(Gerard Jugnot)
   雅克·佩兰 (Jacques Perrin)
   戴迪亚·费拉蒙(Didier Flamand)
类型:剧情/音乐
首映:2004年3月17日
发行:米拉麦克斯公司 Miramax

简介:

  世界著名指挥家皮埃尔·莫安琦(Pierre Morhange,雅克·佩兰饰)重回法国故地出席母亲的葬礼,他的旧友(戴迪亚·费拉蒙饰)送给他一本陈旧的日记,看着这本当年音乐启蒙老师克莱门特(Clement Mathieu,杰勒德·尊诺饰)遗下的日记,皮埃尔慢慢细味着老师当年的心境,一幕幕童年的回忆也浮出自己记忆的深潭……
  克莱门特是一个才华横溢的音乐家,不过在1949年的法国乡村,他没有发展自己才华的机会,最终成为了一间男子寄宿学校的助理教师,这所学校有一个外号叫"水池底部",因为这里的学生大部分都是难缠的问题儿童。到任后克莱门特发现学校的校长(Francois Berleand饰)以残暴高压的手段管治这班问题少年,体罚在这里司空见惯,性格沉静的克莱门特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改善这种状况,闲时他会创作一些合唱曲,而令他惊奇的是这所寄宿学校竟然没有音乐课,他决定用音乐的方法来打开学生们封闭的心灵。
  克莱门特开始教学生们如何唱歌,但事情进展得并不顺利,一个最大的麻烦制造者就是皮埃尔·莫安琦(Jean-Baptiste Maunier饰),皮埃尔拥有天使的面孔和歌喉却有着令人头疼的性格,谆谆善诱的克莱门特把Pierre的音乐天赋发掘出来,同时他也与皮埃尔的母亲产生了一段微妙感情。

观后感:

      一个其貌不扬的老师来到一群野性难驯的孩子中间,接下去会发生什么故事,我们基本上可以猜到十之八九。但马修这个人物的独特魅力在于,他的怀才不遇和落拓,他的悲悯和眼底温柔,乃至他暗恋学生的母亲,滑稽幽默的言行举止和非常显眼的秃头,都使他像个善良而和蔼可亲的父亲。他不是完美的,但是立体生动的,是一个说服力很强的可亲可信的老师形象。
  至为关键的,是马修真正懂得开启孩子的心灵。
  在他到来之前,“池塘之底”是一个典型的专制残暴的寄宿学校和教育制度的缩影。哈珊校长及他以下的教工,都是暴戾而简单片面的,一概地只看到孩子们叛逆、偷窃、抽烟、打架的一面,也习惯了用严厉的惩罚方式如禁闭、毒打虐待学生;而学生在皮球效应下也反弹得更为厉害,总是想方设法地报复整蛊老师,也因此导致师生间日益紧张的关系氛围。从纯粹意义来说,“池塘之底”不像个学校,而是师生间,成人与孩子间冷漠对峙的战场。
  马修来了之后也只不过是一个新学监,他无力全面地改变现状,却可以对犯错的学生宽容地放一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挽回孩子的尊严。更重要的是马修懂得尊重每一个孩子,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才能和天赋。他组建合唱团,分析每一个孩子的音色,给他们安排合适的角色,用老话来讲,是懂得因材施教,人尽其才,其实也是在暗示、激发每一个孩子,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有他人所不可替代的价值,每一个人都可以在人生社会中找寻到自己的位置。导演克里斯-巴哈蒂自己解释说这部电影要讲的就是生命的意义。就这点来说,马修可谓是孩子们真正的启蒙导师,也因此马修能够渐渐赢得孩子们的信任,获得他们的真诚依托。影片最感人的桥段是马修离开“池塘之底”时带走了佩皮诺,那一天刚好周六,终于圆了佩皮诺在周六可以等到“父亲”的愿望。佩皮诺跟马修的离去,是对马修所施行的教育方式的最好回报。而莫杭志后来成为著名的音乐家,更是马修教育理念颇有成效的明证。
  与之相对照的是,影片还设置了蒙丹这一角色,他被心理学家作为试验品投送到“池塘之底”,因为“实验品”的特殊身份和更恶劣的品性,他没有得到应该的关爱,而是遭遇更过分的歧视和虐待,还被误会错怪为盗窃学校10万法郎资产的小偷,怀恨在心的他最终一把火烧了学校宿舍。这种暴力举动可以说是对专制教育制度的最直接而又极端的报复和抗议。如果我们撇开庸俗的教育话题不谈,也可以从中看到导演的人文关怀。
  本片导演的叔叔,更著名的导演雅克·贝汉说:孩童时代的面孔,连同内心深处的情感对我们是如此珍贵,以至在日后的人生道路中,幼年时期的记忆永远无法磨灭。联系本片那些心灵有着缺陷的孩子,其实他们内心深处记住的是两种截然对立的回忆:他们的不幸是他们或者因各种原因(比如“二战”,“二战”也是成人发起的战争)被成人抛弃,或者逾越了成人世界制定的规则,辜负了成人对他们的暂时期望,就被以哈珊校长为代表的成人世界排斥在自由正常的生活之外,承受粗鲁残暴的辱骂、殴打或者禁闭。这种愚蠢野蛮而形而上的处理方法给孩子们带来的是显然是更大的心灵灾难。蒙丹的纵火,便是最明显的反面教材。孩子们的幸运在于他们遇上了马修。马修的伟大或者说可贵之处就在于他真正懂得与孩子进行心灵的对话与沟通。他的民主平等意识,他的宽厚仁慈,善良耐心,就像一缕缕春天的阳光,抚慰照耀孩子们残缺受伤的心灵,还给他们一个明媚温暖的未来与世界。这两种记忆,相信也是深植于作者心中的经历感慨和本片的故事来源及情感源泉。
  现在来看,马修的确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教师形象。影片中那个干瘦的数学老师也懂音乐,可是他并没想到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分享音乐带来的快乐,而是一天天麻木下去,到最后连说笑也不会了;哈珊校长也声称他有教育梦想,可是他此刻只是个人人讨厌的自私、虚伪、邀功谄媚(在公爵夫人面前说组合唱团是他出的主意)的暴君。马修之所以赢得尊敬,是因为他在对待孩子问题上有与众不同的足够的信心与耐心。而他慧眼识天才,发掘每一个孩子的优点和个性,开启他们的音乐智慧,这都不是常人能做到的。眼界再放宽一点,不是每个不幸的孩子都可以遇到马修这样通情达理的而且还是音乐家的老师的,尽管有点落魄。
  所以马修终究是一个带有理想色彩的被寄托了美好愿望的人物形象。他也不再是“失败的音乐家,失业的学监”,而是心灵救赎者和光明使者。这也许是因为导演自身有几十年的音乐修养的缘故,音乐及音乐家的作用有所美化而夸大。但不可否认的是,本片的音乐也因此运用得出神入化,不仅丝丝入扣地衔接剧情,而且烘托影片氛围,推动剧情发展,是音乐与剧情结合得相得益彰的绝佳典范。
  片中共出现三首完整的插曲,都是抒情柔缓的优美之作,分别对应故事叙述的时间与节气,从寒冬到初夏,也逐步反映音乐渐渐融化孩子们冰封的心灵,影片的整体情绪也随之渐趋欢快明朗。如“在回旋的风中转向,展开你的翅膀,在灰色晨曦中,找寻通往彩虹的路,揭开春之序幕”“夏日的微熹,驿动的梦,我的心燃起,骤然飞舞飘离大地”“欢乐的震颤,一切在跳跃,荣辱恐惧抛诸脑后,远离孩子们的困扰,无穷哀伤全无踪影”“黑夜中的方向,希望之光,生命的热忱,荣耀之巷”等等,从这些歌声中可以听到孩子们对音乐及马修的感恩,也似乎可以闻到他们渐渐开朗乐观的气息。而音乐及马修作为身处“池塘之底”的(黑暗中的)孩子们的指路明灯和希望之光的隐喻,也是昭然若揭。尤其第二首歌响起的时候,整个校园似乎都被空灵悠扬的童声清唱包围,沉浸在圣洁的音乐世界之中,“池塘之底”曾经的阴暗和残酷好像一扫而光,一切都是如此的祥和安乐,连数学老师也跑来为孩子们伴奏,而一向不近人情的校长,竟也自顾自地在办公室里学孩子们折纸飞机玩。可见音乐的感染力之巨大无穷。
  如果有这部影片的原声碟,我推荐收藏。
  影片在音乐之外的其他方面俱表现出色,尤其是对节奏和整体基调的把握非常纯熟,一点也不像初次出手的作品。导演叙述之流畅,转场之自然,情节之清晰利落有条不紊,都显现出手法娴熟功底深厚,如果不是因为导演出身电影世家,耳濡目染,便是艺术相通,天分过人。要拿华语片来比较的话,处女作即能达到这种不温不火恰到好处的风范,似乎只有李安的《推手》才有相似感觉。《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首优美抒情的人性赞美诗,就是不知假使离开音乐题材,克里斯-巴哈蒂是否还会有如此过人表现。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6 16:27: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四、支教,把爱洒向每一个角落

1、贡拉梅朵,高原上的雪莲


       张瑞倩,一名来自南京大学的志愿者,来到青藏高原海拔4500米的牧区小学里支教。孩子们给她起了一个动听的名字“贡拉梅朵”——藏语意为美丽的雪莲花。
       尼尕,一个可爱的小学5年级藏族孩子,身患腿疾陷入绝望。张瑞倩动员同学倾力相助,青海与上海两地,上演动人的爱心接力。如今,站立起来的尼尕重返校园。
       短暂一年,张瑞倩在青藏高原收获了一份精神财富,演绎出别样的青春年华。

    她叫贡拉梅朵
       “理想与奉献这样的词语也许过于厚重,对我来说,用一年时间去完成一个夙愿,寻找一种崭新而独特的经历,这一年的价值是无可估量的。并且我固执地相信,这一年的历练将会使我变得丰富而坚韧,这次冒险将给我未来的生活带来无限惊喜。”--张瑞倩日记。
       古都校园,宿舍窗前,弥漫着花草的清香。宁静之夜,听着一曲《青藏高原》,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一年级研究生张瑞倩,脑海里又不停闪现1年前在海拔4500米多秀寄宿小学不同寻常的日日夜夜。
       这个小学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2006年7月本科毕业后,张瑞倩通过“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选拔,作为志愿者来到青海省格尔木电视台服务一年。工作期满后,2007年4月,张瑞倩主动申请来到了只有47名学生的多秀寄宿小学担任义教,时间为一个月。
       在海拔4500米高原工作是艰辛的,即便是土生土长的康巴汉子,寒冷缺氧也会把他们的脸庞变成酱紫色。茫茫雪域,雄浑高山,这里让人有一种与世隔绝的感觉。没有电,没有手机信号,更没有网络,生活工作都在帐篷里进行,喝的是冰冻的河水,吃的都是单调的糌粑奶茶。
       牛毛帐篷里的地面就是泥土和草根。身材娇小、习惯城市生活的张瑞倩,到这里的第一天就被冻醒,她感觉到自己露在被子外面的鼻子已经结冰了。爽肤水和面霜全给冻结实了,杯子也打不开,只能放到太阳地里去晒。
张瑞倩的学生们(左三是尼尕)
       但一看到孩子,张瑞倩便忘却了艰辛。孩子们小手被冻得发黑,张瑞倩心痛地给他们涂擦药膏。张瑞倩是到多秀来的第一个汉族老师。刚开始藏族学生都好奇地打量她,交流时学生也不敢回答,笑着笑着一个个跑掉了。
       渐渐学生们胆子大了,喜欢上这个有讲不完的故事、来自大城市的大姐姐。上课时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下课一窝蜂地跑到张瑞倩的帐篷里读课文,不催晚上就不回去睡觉。这些孩子让老师画像,唱藏歌给老师听。
       孩子们给她取了个美丽的藏族名字:贡拉梅朵。张瑞倩告诉记者,每当藏族学生远远地冲着自己大喊“老师我爱你”时,幼稚的声音让人想笑,也让人感动得流泪。
       应该发动更多的人来帮助这些孩子。离开多秀,张瑞倩将自己在这里支教的视频、照片和文字提供给了格桑花西部助学论坛和雅昌艺术网。这些报道引起网友的热烈响应,学校冬季用煤和学生御寒衣物解决了,修葺校舍的资金也得到落实,广州一家外企还自发组织了实物捐助。

    我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远离亲人和朋友,远离家乡和母校,我有时会对陌生的环境感到不适,不被人理解的事情时有发生,我也曾灰心沮丧,一度质疑自己当初的选择。但2006年底救助尼尕这件事情令我深深感到,我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张瑞倩日记。
       高原的阳光,照在篮球场上投篮的14岁少年尼尕身上。然而一年半以前,尼尕腿部瘫痪,经历失学之痛,濒于绝望。是张瑞倩及众多的救助者,赋予了他生命的奇迹。
       张瑞倩在格尔木电视台志愿服务期间,利用工作之余到长江源民族学校明德小学义务讲课,这所移民学校的学生全部来自青海唐古拉山与玉树曲麻莱牧区。
       在学校,张瑞倩知道了藏族男孩尼尕的不幸遭遇。尼尕8岁时右髋骨开始莫名其妙地疼痛,后来医院诊断为“右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病情不及时治疗最终将导致腿部瘫痪。每次看到尼尕拖着单腿一瘸一瘸来学校求学,张瑞倩感到特别心酸。一段时间后,张瑞倩再也没看到尼尕的身影。班主任扎西东周告诉她说,尼尕已经走不了路了。
       张瑞倩来到尼尕家里。她了解到,尼尕的爸爸在他一岁的时候就已经去世,一家从曲麻莱草原搬到格尔木移民村后,生活全靠政府每月发放的500元补助,家里的积蓄总共只有600元。
       “我在帮助尼尕重新站起来!”曾任南京大学学工处勤工助学协会主席的张瑞倩,发挥出自己特有的能量与感召力。她立即和同学、同事联系,告诉他们尼尕的情况以及急需手术费用的详情。她的想法得到了热烈响应。很快,几万元手术费用及医院得以落实。
       2006年12月,一场青海与上海的爱心接力书写出人间的精彩。为方便尼尕去上海治病,格尔木残联为孩子捐助了一台轮椅;在上海,国际儿童医学中心为这个来自西部藏区的孩子一路绿灯,不仅以最快的速度为他办理住院手续、检查等,而且委派最好的儿科骨科医生和护士给予最好的照顾,血液中心也破例免费给他输血。
       许多素不相识的人为张瑞倩和尼尕的故事而感动。一位在上海师范大学读书的西藏男生无偿到医院帮助翻译康巴藏语,陪着他们在手术室外一等就是6个小时;格尔木的志愿者也纷纷帮助两地协调,来医院探望尼尕的人络绎不绝。
       20天后,张瑞倩与志愿者们一起,抱着成功手术后的尼尕,将他送上了火车。

    洁白哈达,见证美丽青春
       “我想,人生真正的价值就在于这些丰富而独特的人生经历吧,生活总是因为那许多不确定性才令人期待。一年的志愿生活已经结束,但挥之不去的高原情结与丰富独特的经历将是我生命里永恒的财富。”--张瑞倩日记。
       戈壁滩的红柳,昆仑山的雪,蓝天上低低的浓云,可可西里梦幻一般的光影,浓郁而独特的民族文化令张瑞倩深深着迷。当初浓郁的藏区情结让她义无反顾地选择这片土地,如今难以割舍的情义让她与这片热土紧紧相连。
       尼尕的母亲卡卓对记者说:“没有张老师,就没有尼尕的今天。尼尕出院后,张老师还不时托当地的志愿者给他送来用于康复治疗的药品。她只收下过我们表达谢意的哈达,我们一家今生今世感谢恩人!”
       帮张瑞倩联系义教工作的曲麻莱县三江源生态移民驻格尔木管委会主任南夏说,多秀地区自然条件艰苦,我们牧区干部也难得长时间在此蹲点,而张老师坚持了下来。学校孩子们思念张老师,她的到来,给学校带来不一样的快乐。
       格尔木电视台专题部主任丁一说,张瑞倩在电视台期间,话语不多,工作踏实。没想到她一年做了那么多感人的事。从大都市到十分艰苦的地区服务,不求回报,不遗余力,这对当代青年来说难能可贵。
       张瑞倩通过大学社团为藏区小学募集了两千本书籍。曾在大学社团与张瑞倩共事的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刘蒙丹说,张瑞倩是家中的独生女,但她独立、友爱、奉献、互助的精神时常感动着身边的人。她身上聚集着特有的能量,这种能量源于博大的爱。
       “在高原牧场,喜欢看到鼠兔你追我赶地打架,看肥嘟嘟的旱獭在草原上屁颠屁颠地跑,看穿着美丽藏袍的牧民们用自己的方式狂欢……”如今在大学社团,张瑞倩诉说着高原独特的体验,献身公益,已成为她生命的一部分。
       张瑞倩珍藏着那条洁白的哈达。而在高原,“贡拉梅朵”,人们记住了一朵美丽的雪莲花……


[ 本帖最后由 千江有水 于 2008-10-26 16:53 编辑 ]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6 16:30:49 | 显示全部楼层
2、徐本禹感动中国感动非洲

       徐本禹,一个人们并不陌生的名字。2003年,他从华中农业大学毕业后,孤身一人来到贵州省大方县狗吊岩小学及大石小学支教两年,由此带动全国各地数十名支教队伍到大方县支教,让无数人感动落泪,被中央电视台评为200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2007年,作为华中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05级在读研究生,徐本禹在非洲续写着感动人心的故事。然而,新的故事人们并不熟悉。
   
       2006年11月4日,小胡总书记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宣布,今后3年内“向非洲派出300名青年志愿者”。2007年1月,徐本禹响应团中央号召,与另外14名志愿者幸运地成为第一批赴非洲的志愿者,前往津巴布韦教授中文一年。从贵州山村小学,到地球另一侧的非洲,徐本禹凭借不寻常的人生经历,丰富着自己、感动着他人。
   
       2月27日,华中农业大学新学期开学的第二天,记者敲开了华中农业大学荟园徐本禹的宿舍。徐本禹给记者开门,他露出质朴的笑容,一口洁白的牙齿让人印象深刻。他仍然高瘦,一条牛仔裤配一双旧的白球鞋,一身质朴。获得过“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等多种荣誉的徐本禹在校没有任何特殊待遇,住的还是四个人一间的研究生宿舍。宿舍,也是由他牵头的“红杜鹃爱心社”布置工作的地方。桌上,摆放着一个二手的手提电脑,床边,挂着一套黑色西服,也是他唯一的一套西服,是去年初他远赴非洲津巴布韦支教时领到的出征服。
   
       作为研三的学生,虽然已经没有课,但徐本禹已经提前从家里来校十多天,为毕业论文作准备。他与导师王雅鹏商定了毕业论文的内容:贵州大石县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研究。之所以选定大石县,是因为这里是他在贵州支教的地方。3月初,徐本禹就要去大石县为毕业论文做调查研究。
   
2007,津巴布韦支教一年
   
       2007年1月,徐本禹参加其家乡山东团省委、山东省青年志愿者协会招募,成为选派到津巴布韦的青年志愿者。1月23日中午,志愿者们到达了津巴布韦的首都哈拉雷,然后被分别安排到哈拉雷、马佐威市、奎奎市、穆塔雷市、圭鲁市等5个城市,分别进行汉语、体育教学及计算机培训,还有中医诊断和治疗传授,以及牧场管理技术培训等工作,为期一年。徐本禹和另一名志愿者郝东智,被安排到了首都哈拉雷进行中文培训。
   
       “做一个代表中国的国际志愿者,一直是我的梦想。这次去非洲教中文,多了一群外国学生,与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让人很难忘!”一见面,徐本禹就询问记者如何打网络国际长途电话,他毫不掩饰自己对在哈拉雷的津巴布韦朋友的思念。今年年初,从津巴布韦完成一年的支教回来后,他一直想给那些朋友打电话,但电信公司的国际长途电话太贵,他打不起。他准备把自己在寒假期间拍的一些学校的雪景照片,给非洲的朋友寄过去。
   
       徐本禹说,津巴布韦人的修养很好,两个陌生人也会互相打招呼,表现得很友好。乘公车时,他们都很安静。如果是空车,人们上车都到有些颠簸的后面座位,先把后面坐满。虽然车上有售票员,但乘客中还是会自动站出一个人,把全车人的钱收好,然后一起交给售票员。
   
“感动中国”的人被非洲感动
     
       徐本禹说:“那里的环境美得让你想哭,那里的人真的很善良、很可爱。”曾经“感动中国”的人,被非洲感动着。“哈拉雷的居民对我们都很友好,见面会微笑着打招呼,走在大街上,很多车辆也会给我们让路。”
   
       去年2月中旬,刚到非洲不久,第一期培训班的学员“大卫”就盛情邀请徐本禹到家里做客。为了表示感谢,徐本禹带上了去贵州看望山里的孩子们时购买的一幅挂帘。大卫看到这么精美的礼物,兴奋地睁大眼睛,让徐本禹把礼物送给他的儿媳。大卫的儿媳看到这幅挂帘后,连声说太好了,并说要把这份礼物好好珍藏。
   
       后来,大卫去上课的时候经常会给徐本禹带一些吃的,渐渐地,他们成了很好的朋友。



   
          管理培训局主管是一位和蔼的中年妇女,得知她的孩子和自己年龄相仿,徐本禹就亲切地叫她“Mum”(妈妈)。后来,“Mum”特地从家里带了5只鲜嫩的玉米给徐本禹和同去支教的郝东智吃。虽然5只玉米不算什么,但还是让他们激动不已,那是他们收到当地人送给他们的第一份礼物。
   
       有一天,徐本禹在离培训管理局很远的一个酒店上课。下了课,负责接送他上下班的司机因为没有车而没有来。徐本禹只好自己坐巴士,但他不知道从酒店到车站的路怎么走、坐哪辆车,心里很焦急。
   
       天快黑了,他试着给“Mum”发短信,告诉她情况。她回复说,正在开车回家的路上,快到家了。按照当地的工作习惯,主管妈妈是不会来接他了。
   
       徐本禹一边问路,一边朝着行人所指的方向走。走了有十几分钟的样子,“Mum”给他发来了一条短信,问他现在在哪里,她要过来接。然后又很焦急地打来电话,让他回酒店等着,她正在赶过来接他。
   
       在津巴布韦,一向不注重吃的徐本禹天天下厨,最拿手的就是炸花生米和醋溜土豆丝。因为培训局只提供免费午餐,主食是玉米糊糊,徐本禹在贵州也吃过,不觉得不习惯,但晚餐必须自己动手,一般是徐本禹做饭室友涮碗。
   
       “厨师”很快遇到问题了:没油下锅!因为通货膨胀,政府限价,食用油供应商入不敷出,削减供应,超市已经断货两个月。他们买不到油,餐餐啃面包。有一次,徐本禹在路上遇见一位妇女提着一桶4升左右的食用油,大喜过望,急忙问:“请问,您在哪买的食用油?”那位妇女回答他说:“在南非。”
   
       对方的回答让他无话可说。
   
       幸好,“Mum”从家里给徐本禹送来了一瓶2升的油,并坚决不要徐本禹的钱。这瓶油,支撑了他几个月的生活。
   
非洲学生盛赞志愿者是真正的朋友  课程得到很高评价
   
       哈拉雷是津巴布韦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官方语言是英语,在公共场合和正规场合都使用英语。生活在津巴布韦,并且在教学中也要使用英文来解释,这对非英语专业的徐本禹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在徐本禹他们来到管理培训局以前,哈拉雷从没有来过中国教员,也没有开设过中文课。为了能够招到学员,管理培训局在报纸上刊登了一个招生广告。一个星期后,招到了16个学生,第一期中文培训班正式开班了,培训时间为两周。
   
       第一次用英语讲授一堂中文课,而且面对的都是成年的外国人,徐本禹认真地做了准备,第一次用英语做起了教案。上课那天,他早早地来到了教室。学员聚齐后,徐本禹就给他们讲解汉语的由来,什么是普通话,以及有关中国汉字的知识。教学内容都工整地写在大白纸上(当地没有粉笔和黑板,只提供白纸和水印笔),学员们对汉字的由来感到很好奇,学起来兴趣也很高,这让他渐渐放松下来,没有那么紧张了。

       从此,每节课都充满了欢声笑语。学习从“0”到“10”的汉语读音时,他们围成一个圈顺次报数,每当有人读错时,大家就哈哈大笑,给他指正。有一位同学,对语气助词“吗”的发音总说不准,把“你是小明吗?”读成“你是小明妈?”大家又在笑声中为他指正。
   
       两周后,学生们对汉语拼音有了基本的了解,他们开始用汉语拼音给徐本禹发短信。一天,学生Benny给徐本禹发来了拼音短信“Shang wu hao!(上午好!)”徐本禹看到这条短信时有种说不出来的快乐,也给他回了一条:“Shang wu hao,Benny.Xie xie.(上午好,班尼,谢谢。)”
   
       他去食堂吃饭时,还惊喜地发现打菜的津巴布韦师傅,已经能用中文为他报菜名了。
   
       培训的最后一节课是测试评估,老师对学生的中文水平进行测试,学生对老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评估。
   
       课程结束了,学生对徐本禹的课程给予很高的评价,其中一个学生在评估表的最后这样写道:“出色的老师,希望能够留下你们教中文。你们是善良的朋友,真正的朋友。”
   
拒绝了五六次求婚
   
       和徐本禹一起赴津巴布韦的15名志愿者都来自山东省,在出国之前,他们接受了英语强化培训。一个来自津巴布韦的留学生向他们介绍了一些当地的情况,说在津巴布韦可以一夫多妻,他的父亲就娶了15个老婆,而且会讲10种语言。这让徐本禹和志愿者们都感到不可思议而且印象深刻。
   
       “在非洲支教一年,拒绝了五六次求婚。”讲起这个事情,徐本禹觉得挺好玩。
   
       “我有个妹妹,嫁给你怎么样?”徐本禹说,去年1月刚到津巴布韦,他就碰上了异国求婚,对方是当地培训局的工作人员。徐本禹有些懵,迟疑了一下便婉言谢绝。由于大家越来越熟悉,感情也变得深厚,徐本禹说,在津巴布韦支教一年,很多中国援非男性志愿者都曾遇到过这种场景。
   

条件虽苦记忆很美

   
       今年春节后,9名来自湖北的中国援非志愿者前往厄立特里亚,3名女生来自武汉体育学院,其中1人是全国摔跤冠军;6名男士有公安人员、农业科研人员、广告公司老板等。临出发前,徐本禹传授继任者防范两招:自己理发、有外伤时避免肢体接触。
   
       由于那里有感染艾滋病的风险,为了确保安全,徐本禹他们就试着自己理发。工具是从国内带去的电推子,过去谁都没有为别人理过发,在非洲只好充当理发师了,顾不得好不好看,能剪短就行。
   
       徐本禹说,他在国内没有给别人理过发,但记得他舅舅经常给别人理发。徐本禹至今仍然记得给同伴理发的情形:没有围裙,就找了两个枕套,胸前放一块,背上放一块。自己努力回忆着老舅理发时的姿势,一手拿着电推子,一手拿着梳子。先把头发梳平,然后先从侧面“进攻”。第一推子下去,就把自己吓了一跳,侧面出现了一个“坑”,下手狠了。有了第一推子的教训,以后下手就轻了不少,先看好方向,然后用梳子撂起头发,梳子在下面控制推子剪去头发的长度。
   
       第一次动手为同事理发,花了90分钟,但徐本禹还是很有成就感。此后,其他几名中国志愿者的发型,都是他的手笔。
   
       不过,刚到津巴布韦发生的一件事情,让徐本禹心悸好长时间。到津巴布韦第二周的星期一,徐本禹去给一个小孩义务辅导中文,当他从学生家里回来后,发现身上有不少红点,而且还有一些痒。过了两天,身上的红点变得更大,而且开始出现红肿,有痛感。
   
       徐本禹害怕了。星期三的晚上,他试着挤破腿上的一个红包,结果挤出来一米粒大小的“白点”,放在灯下观察,发现这个“白点”还在蠕动。
   
       “是芒果蝇的幼虫!”徐本禹一下子慌了。
   
       他早就听说,芒果蝇幼虫喜欢寄生在人腿上喝血吃肉,随着幼虫的长大,会越钻越深。他连忙让同伴郝东智帮他从腿背上挤虫子。
   
       经过4个多小时的“奋战”,郝东智一共挤了16条虫子。当时没有麻药,都硬生生把肉皮挤破了。挤腿窝时,疼得他大叫,只好找了个盒子咬着,坚持挤完。一年的创可贴,一晚就用完了。虽然伤口一个月后就愈合了,但每处都留下了一个很黑的伤疤。
   
       条件虽然艰苦,但徐本禹说,一年的支教生涯仍让他觉得无怨无悔,因为留下的更多的是美好的记忆,是和当地的人们结下的深情厚意。
   
坚持把阳光事业做下去
   
       在离开学校远赴津巴布韦的前几天,徐本禹发现自己最牵挂的还是贵州的孩子们以及“红杜鹃爱心社”。去津巴布韦的前一天晚上,徐本禹将华中农业大学“红杜鹃爱心社”的工作交给了其他社员。每个社员用一句话为他送上了远行的祝福,并唱起了《明天会更好》。
   
       建于2004年7月的“华农贵州支教基金”,2006年12月更名为“红杜鹃爱心社”,由徐本禹创建,是学校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支持西部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窗口。
   
       为了不因自己的离开而影响助学工作,他一直忙着把爱心社的助学工作逐步交接给其他成员。“因为别人帮了我,我肯定要帮别人。”这是徐本禹进行爱心传递最为简单的动因。从贵州回到学校之后的徐本禹,课余时间一直在主持爱心社的工作,想要把爱心社做大做强,让更多人关注贫困山区的教育。
   
       在津巴布韦期间,国内很多公益助学活动没法参与了,这让徐本禹感到遗憾。但他欣慰的是,华中农业大学的“红杜鹃爱心社”的志愿者们仍然在行动——“红杜鹃爱心社”资助贵州省大方县20名乡村小学校长来武汉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培训;资助贫困高中生的项目也启动了;“红杜鹃爱心社”的网站也开通了……在津巴布韦,受中国驻津巴布韦大使馆的邀请,徐本禹作了一场报告。他以自己支教过的贵州山区学校为例,谈到了西部贫困地区的孩子们艰难求学的现状。
   
       听完后,大家都受到了感染。志愿服务队临时党支部书记成建国说:“等津巴布韦的志愿服务期满后,我们要自发组织队员,去你支教的地方看望那里的孩子们。”志愿者王宁说:“回国去贵州的时候,也把我叫上,我也捐点钱。”
   
       2月27日,徐本禹与“红杜鹃爱心社”的其他同学一起,对今年爱心社的工作进行了讨论:资助一批贫困民办代课教师;启动第三批乡村老师培训;继续资助贫困高中生;为两个小学募捐图书;周末走进武汉的几个社区,给需要帮助的以帮助。
   
       徐本禹每次发手机短信,落款都会自动显示“红杜鹃爱心社”这几个字,现在公益活动已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了。
   
       徐本禹解释说,自己起的就是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因为自己还没有参加工作,没有很多收入,最多只能用自己的生活费给孩子们捐一点书本费和学费,能量很小。但是“红杜鹃爱心社”是在学校与社会的支持下,与同学们一起做大的,所以应该宣扬的是“红杜鹃爱心社”。
   
       马上面临毕业,今后的人生何去何从,让徐本禹感到有些困惑:不知道自己以后能干什么,是留校当老师,还是另外找工作,或者继续读博士?但不管怎么样,他表示一定会通过参与的方式把这一阳光事业坚持做下去。
   
       在远离祖国的非洲,徐本禹对贫困和教育,了解得更透彻了。
   
       “以前,我见到了中国最贫困的西部山村;现在,我见到了世界上最贫困的第三世界国家,这里的农村比我们的更苦。我已深深懂得,我们的扶贫,是多么地不简单。”
   
       不管去贵州支教也好,去非洲支教也好,还是做爱心公益事业也好,徐本禹想得很简单:趁着自己年轻的时候,去做一些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情。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6 16:37:33 | 显示全部楼层
3、德国青年的十年真理执着

       从1997年至今,德国青年卢安克在中国广西的大山里已经待了十年,辗转多处山村,过着城市中人难以忍受的简陋生活。
        这个腼腆、温和、对人充满善意的39岁男人,在大山深处甘守清贫,追求着他认为的“真理”,一种类似于老子的“道”的东西。他对生活的包容,对幸福的理解,以及对人生执着,如静谧山村里的袅袅炊烟慢慢升腾,影响着那人、那山、那水......

隐遁山村的日常生活
花生配米饭喝自来水

        卢安克走在南方青黄错落的稻田间,阴天午后的浑浊阳光漫过山梁上的茂密树林,洒在他留有泥渍的宽大T恤上。这个穿着廉价迷彩裤、踏着劣质塑料凉鞋、钥匙用白色尼龙绳串在腰间的瘦弱德国人,从背后看去,仿佛是中国僻远山村里赶圩归来的农民。
        这是2007年9月5日,在广西东兰县一所山村小学义务当教师的德国人卢安克,走了三个小时的崎岖山路,到乡里能上网的地方下载了一个程序,再步行回学校。他所在小学的电脑出了问题,他希望能快点解决。
深山里的小学没有通网线。卢安克问过电信部门,回答是--要有五个以上用户申请,他们才会把网线拉过来。而在这里,凑齐五户人家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电脑在卢安克的摆弄之下恢复了正常。下午已过,黄昏来临,宁谧的山村里升起白色的炊烟。
        卢安克到校门口的小卖部买了一小袋花生米,回到宿舍炒熟了,再煮上一小锅饭,这是他的晚餐。餐桌上方,有不少苍蝇嗡嗡盘旋。在同一间屋子里,同宿舍的几位老师喝着乡间自酿的糯米酒,盘子里是油腻的五花肉。
        并无宗教信仰的卢安克不吃肉不喝酒,口渴了,直接把嘴往水龙头一凑,“这里的自来水比商店里卖的纯净水还好喝。”


        吃晚饭时,夜色渐浓的窗外有一群孩子在打篮球,嬉闹声和叫喊声混杂着,四散开去。孩子中有三个卢安克以前的学生,去年小学毕业后进入初中,由于表现非常“糟糕”,这个学期被拒收了。
        这三个孩子告诉过卢安克,他们不喜欢被人讨厌,“但别人对他们的看法已经定下来了”,卢安克说。他希望人们对这三个孩子的看法能够改变。
        他更希望世界上的很多事情能够通过教育得到改变。为此,从1997年至今,他在中国广西的大山里已经待了十年,辗转多处山村,过着城市人难以忍受的简陋生活,坚持做他的教育研究。
        因为不喜欢甚至害怕露面,他拒绝了无数次采访要求,但他的模糊形象还是通过媒体的只言片语得到了广泛传播,“活雷锋”、“白求恩”、“感动中国人物”......无数顶“帽子”飘落到他的头上,但他并不喜欢,并对一切称谓敬而远之。
        签证到期的卢安克在争议还没结束时便离开广西,回到德国。8个月之后,他再次返回中国,遁隐广西山村。

他所致力创导的教育
让孩子参与创造

        这次离开中国前,他和学生拍摄了一集全由乡间孩子真人演出的“电视剧”。
        卢安克自己创作了充满魔幻色彩的剧本。在剧情中,孩子们从“魔法世界”进入“技术世界”,最后“解放世界”。

卢安克高兴地为孩子们做衣服
        卢安克的同胞哥哥卢安思是摄影师,在收到弟弟求助的电邮后,正在泰国工作的他来到中国的大山里,并从当地电视台借来设备,协助弟弟拍这部“电视剧”。
        孩子们刚开始对剧本不感兴趣,他们最希望做的,是像香港武打片那样表演武功。卢安克不喜欢港片的暴力,但为激起孩子们的兴趣,他还是设计了些武打镜头。
        拍电视剧的过程并不轻松,学生不认真,道具很容易被破坏,“电视剧”拍完之后,卢安克和哥哥并不满意最后的完成片。但孩子们看了片子之后很惊奇,并为自己当初的不认真感到后悔。
        卢安克还是觉得学生会从中获益,“重要的是,这些孩子应该多进行文化创造活动,只有创造才能获得力量。”
        发掘人的创造能力,正是卢安克教育研究的重要部分。“我做事情的大方向是和华德福教育一样,但是具体做法不同。”
        华德福教育(Waldorf Education)是由德国教育家鲁道夫?施泰纳创立的一种已有80多年历史的教育体系,强调从头、心、手整体出发,培养和谐完整的人。从上世纪70年代起,华德福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承认。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尔?
        贝娄甚至说过:“如果我有一个学龄孩子,一定送他去华德福学校学习。”
        卢安克和哥哥卢安思是一对双胞胎,两人小时候性格孤僻,不愿意和人接触。周围环境对兄弟俩并不包容,许多孩子看不起他们,他们为此而自卑。
        为了两个孩子,他们的父亲放弃了收入优厚的工程师工作,到一所华德福学校当老师,然后用华德福的方法教育儿子,使他们受益。
        十几年前,被远东的神秘所吸引的卢安克来到中国留学,发现了这个国家对于“华德福”的陌生,他觉得这里的孩子需要这样的教育。
        卢安克选择农村作为他研究教育的基地,他认为,农村孩子可借助的力量较少,从他们身上更能看到教育的实际作用。另外,亲近自然的孩子比在钢筋水泥森林里生活的孩子更有想象力。
        刚刚过去的暑假里,卢安克住到了深山里学生的家中。这段宁静日子里,他又翻译了施泰纳的一些教育理论著作。这些年,卢安克已经写作和翻译了很多关于华德福教育的书。他把这些文字放到了自己的网站上(www.jiaoyu.org),供人免费下载。
卢安克所理解的幸福
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有学生问卢安克:“什么最幸福?”他说:“能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是最幸福的。”
        他的幸福观,更多来自他的家庭。
        卢安克兄妹四人,只有弟弟生活在德国。“他的工作是策划和组织大型晚会,他是全家挣钱最多的。”卢安克笑。双胞胎哥哥卢安思是绿色和平组织的成员,他并不参加所有绿色和平的活动,按卢安克的话来说--只有那些会被特警抓起来的他才参加。
卢安克与学生一起设计乡村桥梁模型
        卢安克的妹妹也在非洲,她放弃了德国的优越条件,受聘于纳米比亚的一所幼儿园,领着一份并不高的工资。卢安克最想念的是自己的父母。
        每天清晨,卢安克的父亲按时起床,吃完老伴做好的早餐,听一段古典音乐,吹上一会儿黑管,然后与老伴两人一起去教堂。在教堂里,他们会和别人谈起卢安克在中国的点点滴滴。而别人一般会有两种反应:一是惊奇,为这对老人有这样的儿子而惊讶;二是喜悦--卢安克给偏远地区的人带去了爱。
        从前,卢安克的父母对孩子也有一些传统的期望,就像大部分家长一样,希望卢安克能有好的收入、有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险、有自己的房子和自己的家,生活在美好舒适的环境中不用受苦。
"
        幸好有一天他们发现:为了满足他们的愿望、为了实现社会保险等目标,会让我失去理想。在发现我活在世界上不是为了把个人生活安排得更好时,他们就放弃了对我们的所有期望。这给了我自由,使我能做些我认为在世界上需要有人做的事。"卢安克说。

        渐渐地,他父母也开始这样想--这样做不再是一种损失,而是一件意想不到、让人骄傲的事--我们的儿子能做别人做不到的事。
教书不领工资
追求通向“真理”的教育

        以前,卢安克还在另外一个山村时,村民们曾请他去求政府拨款帮他们建桥。
        “他们以为我是个重要人物,只要我说句话,政府就会满足我的愿望。不过,我是走路的,政府官员是坐空调车的,
我怎么去找他们?过了几年,倒是政府的人来请我帮他们找钱,但是我也不懂得怎么找,只好拿自己的稿费给他们。”
卢安克很容易被认为是在为贫困山区扶贫扫盲,但他坚持认为这些和他无关,“我是为研究在做实验。”

        在他现在生活的广西山村,村民几乎已忘了他是一个外国人,他们像对待村里人一样,和他打招呼、聊天、开玩笑。
        在山村小学里,学生见到卢安克,经常是一起扑到他身上。每到周末或是假期,冷清的校园会让卢安克感到不安,他会住到学生家里去。刚过去的暑假,他只在学校里住了一个晚上。

卢安克与村民一起修公路
        “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家,我也需要家。我的家(学校)比较大,我的孩子(学生)比较多。他们的父母外出打工,多年不回家,他们也需要一个可以暂时替代他们父母的人,他们那么靠近我,就是因为没有父母可以靠近。”卢安克说。
        很多人觉得山村生活很苦,但卢安克却觉得舒服。去年,在离家多年后卢安克回到德国,没想到他已不习惯德国的生活了,吃东西拉肚子,很久才适应过来。
        大城市的生活对卢安克似乎诱惑不大。“大城市一方面是花费太贵,在德国一个月要花相当于几千块人民币的钱,而我在这每个月花不到100块。另一方面是不自由,不能尽情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
        卢安克不是个愿意敞露内心的人,他敏感而腼腆,声音柔和舒缓,对人充满善意。“我从来没见过他发脾气。”山村里的一位朋友这样说。只有在讲述他感兴趣的事情、比如他的教育心得时,他才会滔滔不绝。他认为天地间存在着"真理",这种“真理”类似老子的“道”,他最感兴趣的是研究能够通向“真理”的教育。
        卢安克要求自己教书不领工资,一个原因就是希望自由。“我只做我自己感兴趣的事,拿工资的人是不自由的。”
他曾经拿过工资,他在汉堡美术学院读大学时,学的是工业设计专业,但他发现这是一个错误选择。“做工业设计方面的工作需要很多时间来表现自己,向别人证明自己的能力。我做不了这样的事情。”

        他在德国做过装卸工这样的重体力活,他现在的生活费,部分就是当年他在德国做体力活赚的钱存到银行获得的利息,部分来自于父母的资助。
        媒体报道让遥远的山林里多了一些陌生的访客,卢安克最害怕的,是总有女孩跑到山里表示对他的爱慕。据卢安克的朋友说,起码有十几个女孩曾跑到大山里说想嫁给他,有的甚至租下农民房,一住就是几个月。为了避免碰见她们,卢安克只好躲到大山的更深处。
        39岁的他至今未婚,也没有女朋友。他一位朋友说,他肯定是喜欢女性的,但他性格太冷静,心动的感觉往往瞬间即过。另外,他的一些朋友认为,这些女孩的动机值得怀疑,其中多数人是想借他德国人的身份出国,而不是在山村里生活下去。
        “如果我成家的话,就不好再做现在这些不赚钱的事了,我也必须挣钱。我认为做志愿者和成家是要做出选择的,不可能两样都选择,只能选择一个。”卢安克说。
        为了回避外界的干扰,更好地做自己的研究,这些年里卢安克常常住在交通很不方便的大山深处。

安于平静生活
喜欢山里的孩子

        2007年4月份开始,卢安克获得了中国共青团国际志愿者的身份,成了广西惟一的国际志愿者。“这对我开展研究非常好,限期一年,到明年4月份为止。”
        未来会怎样?一个德国人在广西的贫困山区里待了十年,他会一直呆下去,青年、中年直至老年吗?
卢安克说他以前不会考虑未来,现在也不会。但他显然不想离开中国广西的这个小山村。“我喜欢这里的孩子,还有我的研究,离开这个地方就等于没我自己了。”卢安克低声说。

        他还是会怀念德国。“那是另一个世界,是我的另一条生命。”
        他曾是德国一家帆船俱乐部的成员,到现在已有十几年没碰过帆船了,那时他还是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来中国前,他把那艘打工挣来的二手帆船卖掉了。
        卢安克曾冒出一个想法,希望能做2008年北京奥运会帆船项目的志愿者。他当过教练,和帆船世界冠军比赛过,但一想到记者又会汹涌而来时,他又担心了:
        “志愿者的事......还是算了吧。” 也许,平静的生活才更珍贵。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6 16:39:01 | 显示全部楼层
4、汉文化使者泰国南行之路


           2007年5月20日,华中科大35名学生志愿者肩负汉语言文化传播使者的重托,前往泰国开始为期一年的海外支教生活。这是华中科技大学派出的第一批泰国支教志愿者,2008年5月20,新的一批志愿者前赴后继,背起行囊远赴他乡,开启了一条汉文化的男行之路。
       35名支教生有20名是研究生,其中男生有8名,女生占了一大半,年龄最小的只有21岁。
  武汉姑娘唐悦担任领队,她是唯一分在曼谷的支教生。她的职责是联络中国驻泰大使馆和各学校,充当其他支教者的“联络员”。另外34名学生被分配在曼谷周边十几个府(记者注:“府”是泰国的第一级行政区划,相当于中国的“省”,该国除首都曼谷为直辖市外,共有75个“府”)。其中31人都是在不同的地区“单干”,只能偶尔电话联系一下。
  22岁的女研究生涂常峰在泰国那空那育府一所偏僻的乡镇中学支教。她说,学校四周是茂密的热带植物,经常有蛇出没;房内到处是蚂蚁、蚊子、壁虎。宿舍里没床和空调,只能睡地铺,半夜常被热醒。上网、交通、购物都不便,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
  哲学系研究生李玉冰被安排在曼谷北部100公里的红统府一所学校,生活条件稍微好一些,有客厅、厨房、洗手间和浴室,室内空调、电扇、电视、冰箱齐全。
  黎世光是35名赴泰国支教志愿者中唯一的博士。接到记者的越洋电话,他的声音异常兴奋。他说,在武汉读书7年,算是半个武汉人了,一看到区号“027”的电话,顿感非常亲切。
  虽然在国外中学教的汉语非常简单,但他没有“大材小用”的感觉。他说,在那里,大家没有学历高低之分,他的目的就是让泰国孩子喜爱上汉语。

  身临暴乱,不知“无畏”
  前不久,泰国南部那拉提瓦府、陶公府、北大年府发生暴乱,在泰国支教是否安全?
  几经周折,记者于6月20日晚上才辗转联系上在距暴乱地区最近的沙墩府支教的何禾。她在电话中告诉记者,两周前,距沙墩府约2个小时车程的宋卡府发生了爆炸。
  据何禾介绍,沙墩府距曼谷1000多公里,只有武昌区这么大,是泰国南部最小的省,交通和通讯均非常不便,看上去还比较平静。
  因当地的报刊、电视和互联网上全是泰语的蝌蚪文字,看不懂,她无法了解南部发生暴乱的情形。不过她说,不知道这些情况也好,心里反而不会产生恐惧感。
  在曼谷支教的唐悦,听说了泰国前总理他信近日回国的事,感觉曼谷的治安状况还好,只是学校老师告诫过她,不要往人多的地方凑热闹。至于泰国人如何议论他信回国一事,因听不懂泰语无法知道。
  谈起泰国的暴乱,在距曼谷约200公里的北柳府支教的邹学娥说,可能她所在的学校太偏僻,当地人也是该干什么就干什么,自己没觉得有什么危险。

  泰国师生很友好
  “甜甜的微笑,轻声的问候……”邹学娥这样描述友善的泰国当地人。她把泰国称为“微笑的王国”。
  每次学生见到她时,都会双掌合十,道一声“萨瓦迪卡”(中文意“您好”),老师和学生关系非常友好,像兄弟姐妹一样。
  学校对他们也非常好,配有专门的老师负责联络工作,有时会开车送她和王黎去市场购物,因为离学校最近的市场也有2公里远,没有公交车到那里。
  有一个周末,同屋的人去曼谷了,邹学娥本打算晚上一个人去餐厅吃饭,听见楼下YOUYOU(当地的老师)的孩子哭得厉害,就拿了几颗糖去哄孩子。YOUYOU热情地邀请邹学娥去她家吃晚饭。
  邹学娥说,每次都麻烦人家,感觉挺不好意思的,却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人家,只能一遍遍地说“Thank you”。
  记者联系采访了蔡国然、李玉冰等8个赴泰国支教的华科大学生,都说当地泰国人善良、友好。蔡国然说,只是那边的物价较高,又不会泰语,没办法砍价。

  上汉语课手势+英语
  蔡国然和周勃分在佛统府的一个叫Phattarayan Wittaya School学校教汉语,负责全校初中到高中所有班级的汉语教学。学生汉语知识起点几乎为零,他们只能从“你好”“再见”“谢谢”之类最基本的日常用语开始教起。
  不会泰语使他们上课比较麻烦。遇上低年级的学生听不懂,蔡国然只好用手势比划。他说,高年级的学生英语基础好一些,有时就用英语交流。
  邹学娥说,学生没有汉语教材,而她也没什么辅导教材,只能即兴发挥。
  “武汉伢”周勃有一次给学生上“汉语俱乐部”课前,从网上下了两个绕口令去教他们念。
  “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扁担长,板凳宽,板凳没有扁担长,扁担没有板凳宽”。学生觉得确实很绕口,同时也觉得蛮好玩,课堂气氛调动起来了。“四”和“十”比较难区分,他花了大半节课才教学生区分开来。
  泰国学校一天7节课,上午4节下午3节,中午没有午休。蔡国然说,因为一所学校只有1-2名汉语老师,所以他们这些汉语老师每周的课安排得比较满,一般一周18-19节,最多的一周上22节课,每天要上好几节课,比较忙。

  一言一行维系“中国”二字
  邹学娥在博客日记里这样写道:一个人,好无聊,好孤独,房子哪里响一下心里就一咯噔,一遍又一遍地检查门锁好了没有,害怕小偷啊什么的破门而入……终于体会到了身在异国他乡的不易,做什么都得小心翼翼,说话也得三思才能出口。哎,还是家里好!
  邹学娥说,自己开始想家了,但她必须坚持到明年3月份学校放假后才能回国。
  6:20起床,7:00准时到餐厅过早,8:00参加升旗仪式,8:30上课……邹学娥的作息时间表排得很满。她说,早上不想起床也得起,总担心迟到了,怕人家觉得中国人不守时。
  有天中午,邹学娥在办公室上网聊天和给同学回邮件,没去餐厅吃饭。泰国老师派了两名学生将饭菜送到办公室里来。
  这事让邹学娥很自责:觉得有损中国人的形象,发誓下不为例了,并在今后要好好备课、教学。她说,现在自己成了外国人,感觉自己肩上的担子好重啊,一言一行都和祖国的荣誉联系在一起,不能给咱中国人丢脸。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6 16:45:23 | 显示全部楼层
五、汶川师魂,永不遗忘的名字

1、苟晓超
被英雄教师苟晓超救出的洪口镇永安坝村的2名小学生
  险情发生后,四川省通江县洪口镇永安坝村小学苟晓超老师迅速组织30名学生从三层楼上撤离至操场安全地带。随后他又冲回三楼,抱出三名年龄较小的学生。就在他第三次冲向三楼,抱起两名腿部受伤的学生时,一根横梁从上边砸下来。当抢险的人们把他从废墟中扒出来时,他的双腿已被砸断。由于失血过多,这位年仅24岁的老师不幸遇难。

2、吴忠红
在突如其来的灾害面前,崇州怀远中学700多名师生绝大多数顺利脱险,但该校英语老师吴忠红却永远离开了他爱的学生
  地震袭来,四川省崇州市怀远中学教学楼垮塌。在突如其来的灾害面前,700多名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绝大多数顺利脱险。当时,学生从楼梯口蜂拥而下,英语老师吴忠红听到有学生掉队,义无返顾地从三楼返回四楼。这时楼体突然垮塌,吴老师被坠下的重物砸倒……吴忠红老师今年45岁,已在教学战线工作了28年,面临危险,他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

3、刘宁
北川中学复课那天,劫后余生的高三8班全体合影
  刘宁:救出学生却永失爱女
  地震发生时,北川中学的刘宁老师正带领学生在县委礼堂参加会议。礼堂突然晃动起来,经验丰富的他马上意识到发生了地震,立即叫学生就地蹲在结实的铁椅子下。礼堂部分坍塌,沉重坚硬的横梁和砖头、水泥块儿向下砸,牢固结实的铁椅子起到了保护作用。刘宁老师在关键时刻冷静指挥,全班59名同学中只有两个受了轻伤。脱险之后,刘宁又跑回北川县第一中学与幸存的教职员工一起投入救援工作。5月14日7时30分,在该校念初三的女儿刘怡的遗体被从水泥断块下“掏”出来。看到女儿的遗体,他放声大哭……

4、瞿万容

                                                                     瞿万容:用身体挡住水泥板

  绵竹市遵道镇欢欢幼儿园80多名孩子正在午睡时,大地震发生了。30名熟睡的幼儿被老师抱出了房间而获救。救援队赶来时,在废墟里发现一个个小枕头、小盖被、小鞋子,也发现了年仅21岁的瞿万容和她怀中的孩子。她扑在地上,用后背牢牢挡住一块垮塌的水泥板,紧紧护住了孩子。



5、康玉龙
  康玉龙:家人去世仍坚守抢险一线
  在蓥华镇中学施救现场,一个消瘦的中年男子坚守在最前沿。他就是学校的校长康玉龙。该校约有100多名学生被埋在了教学楼废墟里。就是在这次地震中,他的岳父因房屋垮塌丧生。听到这一消息时,康校长依然奋力地抢救着学生,“只要还有一个学生没有救出来,我就不会撤离现场!”

6、薛老师
第30个幼儿抱出后,房子完全垮塌了
  薛老师:冒险抱出30个幼儿
     “我梦见了没能救出的3个孩子,他们都用求救的眼光看着我,我一醒来就哭……”这是薜老师事后的原话,透过文字,我似乎看到他眼角悲怆的泪花。
      地震前,薛老师去看在学校隔壁幼儿园代课的妻子,刚到幼儿园门口,地震就来了,房子摇摇欲坠,房内孩子们正一排一排躺在小床上睡午觉。薛老师和妻子打了一个招呼,就赶紧将孩子一个接一个地往屋外抱。几位老师见状,都接力来“拿”小孩。“孩子们睡得很沉,我有时不得不将两个孩子抱在一起!”薜老师如是说。等将第30个小孩刚抱起,房子就完全垮塌了。他还是冲进屋里,又将一个受伤的孩子抱出了房门。只是另外三个熟睡中的孩子,却还没来得及救出,他为此而深感不安,连做梦都在自责。

7、谭千秋
5月14日,张关蓉在擦拭丈夫谭千秋的遗体
      德阳市东汽中学遇难教师谭千秋
      受汶川地震影响,四川省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学楼坍塌。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该校教导主任谭千秋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4个学生,4个学生都获救了,谭老师却不幸遇难……

[ 本帖最后由 千江有水 于 2008-10-26 16:51 编辑 ]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6 16:50:46 | 显示全部楼层
8、张来亚
      汶川映秀小学张来亚和联芳
      汶川映秀小学,原来6层高的教学楼,地震后被夷为平地,在废墟中,救人中,他们看到了这样一幕:在废墟中,张来亚老师身体趴着,两手抱着向前,在他的身下,卧着两名学生,其中一名安然无恙,一名名叫周悦的只是手骨折。而张来亚老师,已经死了。由于张老师紧抱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救援人员只能含泪将之锯掉才将仍然活着的孩子救出。联芳的死状和张来亚一样。在这名女教师的双臂下面,也有两名学生,安然无恙。

9、刘晓琼
六年级的李航程和卢昱瑾为刘老师献上白花


      12日下午2点10分,刘晓琼和往日一样,站在了一年级二班的讲台上授课。
      2点28分,教学楼剧烈摇晃了起来,讲台在几秒种内塌了下去。“不好,地震了。”刘晓琼立即组织班上的47名学生往操场撤离。而就在这时,三楼一底的综合楼更加猛烈晃动,一些墙壁和石块开始往下垮塌,满屋的灰尘让视线一下子就黑了,刘晓琼的脑海也随之一片空白。
“一个都不能少”
      分不清谁是谁,只要手能碰到的人,刘晓琼就死命地往教室的门外推。“一个,两个、十个……”刘晓琼心里默默地数着,计算着还有多少学生仍旧在教室里面。手膀一阵阵的痛,一股液体混杂着灰尘流到了嘴里。
      凭味觉,刘晓琼已经分不清是泪水还是血水,当时的脑子中只有一个念头———“管不了那么多了,学生必须全部安全撤离。” 直到47名学生全部从教室里爬出,刘晓琼才忍着巨痛最后一个爬了出来。“真的很幸运,教室的门没被堵死,学生全部救出来了。”

10、杜正香
     绵阳市平武县南坝小学杜正香
      5月14日10时,震后第三天,当解放军官兵掀开因地震完全坍塌的绵阳市平武县南坝小学的一根钢筋水泥横梁时,眼前的一幕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一位死去多时的女老师趴在瓦砾里,头朝着门的方向,双手紧紧地各拉着一个年幼的孩子,胸前还护着三个幼小的生命。人们口中说的杜老师叫杜正香,是南坝小学学前班中班的代课老师。杜老师今年才48岁,不过孩子们更喜欢摇着她的手喊她“杜婆婆”。 “看得出她是要把这些孩子们带出即将倒塌的教学楼,她用自己的肩背为孩子们挡住了坠落的横梁。”参与搜救的解放军战士说,杜老师以生命守护的五个孩子最终没能生还,这可能是她唯一的遗憾。
     “小心挖,注意保护杜老师的遗体。”这句话在搜救人员中互相传递。

11、向 倩
向倩生前的相册
龙居小学21岁女教师——向倩
      废墟中,她的身体断成两截,脸部血肉模糊。她的双手仍紧紧拥着两个学生!人们怎么掰,也无法掰开她紧紧搂住学生的双手!
  地震发生时,她正在疏散学生离开教室。看到有两个学生手足无措,她大步跑过去,一手搂住一个,朝门外冲。教学楼突然垮塌,她和几名学生被埋在废墟中。
  这位老师叫向倩,去年大学毕业,到什邡龙居小学当英语老师。向倩的父亲向忠海是什邡南泉小学副校长,他悲痛欲绝:“我可以理解,作为教师,应该这样!应该这样!”

12、袁文婷
     什邡市师古镇民主中心小学一年级教师——袁文婷
     在什邡市,地震中有多座教学楼垮塌……师古镇民主中心小学校舍也遭遇了严重的破坏!3层的教学楼轰然倒塌,但师生仅伤亡10多人,该校一年级女教师袁文婷为了拯救学生,青春定格在了20岁。
  
  灾难发生时,教室里的很多孩子都吓得呆坐着,不知所措。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孩子们的伤亡,袁文婷一次又一次冲进教室,柔弱的双手抱出了一个又一个孩子。当她最后一次冲进去后,楼房完全垮塌了……

13、聂晓燕
     汶川映秀幼儿园——聂晓燕老师
     在这次地震灾害中,北川中学一千余名学生被埋,连续不断叫喊“妈妈”的声音穿透废墟。守候在废墟旁的一位女教师不断提醒学生保持体力。“老师在这里,跟你们的妈妈在一样。”而她的女儿却始终没有回应她这个母亲的呼唤。
  地震发生时,汶川映秀幼儿园的聂晓燕老师一手一个抱出了两个孩子,而她自己的孩子却被掩埋在她刚刚救出孩子的房间里。当再也不能呼叫“妈妈”的孩子被从废墟中挖出时,聂晓燕撕心裂肺:“娃娃……妈妈……来不及啊……”

14、李佳萍
李佳萍满是血迹的玉镯和戒指,安静地躺在丈夫手上
李佳萍被救出的时候,已停止了呼吸
      北川中学李佳萍老师  
      李老师用身体抵住变形门框——初二4班全体幸存者记
  这一次地震,让所有的人都措手不及;也是这次地震,让我们班上的所有幸存者永远记住了一位伟大的老师——李佳萍老师。
  当地震发生时,我们正在教室上李老师的政治课,伴随着轰隆隆的声音,教室剧烈摇晃,同学们都吓得不知道该怎么办,李老师大吼了一声:“快跑!”同时飞快地为我们打开门,拉着推着我们赶快往外逃。当时整栋楼房已经摇摇欲坠,给我的感觉是房子就要垮了。为了能让更多的同学逃出去,李老师用自己的身体抵挡住已经摇变形的门框,可一个人的血肉之躯怎么能够承受得住五层楼的重量,李老师被垮塌下来的楼房压在了下面,房屋倒塌的那一刻,李老师还拼尽全力将一个学生推了出来,学生们安全出来了,而李老师,我们伟大的老师却倒在了垮塌的房屋下,献出了她宝贵的生命,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7 10:0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推崇孔子,要是孔子真的活在当今社会,又会怎样?不敢想象。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8 07: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山仰止,景行景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6 11: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资料收集的很详细,可以收藏一下!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