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43|回复: 0

清代印花税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19 15:0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5-8-19 15:13 编辑   R# K# O5 Y! D8 Y1 X% T
4 \4 G# Z! R# q
清代印花税票
5 W/ l; E% g8 b# \. _来源:中国经济史( m7 M$ r2 o0 P# I( m! U
2 V" w0 `- J6 `" v! A2 K. X
  1.背景
; T. j* j+ r3 M! W- w; ?6 D  光绪十五年(1889年)9月25日,晚清重臣李鸿章(1823-1901)和总理海军事务大臣奕劻(1838-1917)为筹备海军军费,上奏朝廷:“……经费之难,几于无可设措。惟有仿照外国筹费之法,酌开一周转之饷源,庶不虞其无继。查有印花税一法,西洋各国通行,传闻美国每年征税可得美金五千三百余万元,法国征税所得二千七百余万元。中国如何仿照办理,可先试行于各口之洋商……其纸由臣衙门仿照西式,用机器制成,汇发各省,由各该督抚转饬办理,若日久行之无弊,再推广于内地。可否之处,拟请饬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悉心妥议,详细获奏。如果可行,再行遵旨试办。”奕劻的奏折引起了清廷的重视,光绪皇帝(1871-1908)在奏折上批示:“下所可议。”
6 k- Z: p4 w0 b yhsp0e99.jpg
9 }' V, `$ ^) k, v yhsp0f99.jpg
9 m; M2 M9 P6 c' C+ A5 ] yhsp0g99.jpg ( W2 k9 A) i& D  a4 T! l" }1 i! V
  1896年,御史陈壁(1852-1928)又请仿行印花税。“查印花税创自荷兰,盛于英吉利,今则遍行各州,天国无之。谓之印税者,盖令民间买国家所制之印花,粘于各项契券字据之上,以为纳税之证也……”虽然当时清廷没有立即准奏,但奏疏内容比较周详,为日后开办印花税打下了基础。: `1 z& X! t5 {, k( y- H
yhsp0h99.jpg
% k6 Y7 x) D* h$ G. h  1899年,出使大臣伍廷芳(1842-1922)为开征印花税之事再奏,并引起朝廷重视,降旨总理衙门督促各出使大臣采访各国印花税章程,为试办印花税作准备。
1 `: a5 s& K# O* n8 G yhsp0i99.jpg / w) ?: b- G/ E
  1901年,两江总督刘坤一(1830-1902)、湖广总督张之洞(1837-1909)会奏:“查外国征商之政,其巨款全在印花税。其大意在抽银不抽货;抽已卖之货,不抽未卖之货,估西人解曰:‘银钱税’。然中国若能办成即较中国得二十分之一,亦可征银五六百万。中国初办,隐匿必多。推敲过细,不免纷扰。只可稍为从宽,不求算无遗策。以后稽核之法渐周,自然日臻旺矣。应请教敕查各国章程,斟酌妥办。”
# a1 U; Z' L8 \; c yhsp0j99.jpg
9 j/ g: G+ ]' |9 ?* U5 u  A( J yhsp0k99.jpg
) v) \! z* h1 n2 E5 M$ [  海关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1835-1911),不仅参加历次开征创议咨询和讨论,还两次提出开征印花税的建议,并跟在中国海关伦敦代理机构工作的金登干(1833-1907)联络。但其出发点是为了让清政府早日筹足向各列强的赔款。0 d. V1 W& T! G* u& u" M/ ?
yhsp0l99.jpg ; H+ P$ ]/ j  h1 q/ S1 R2 i: i: I1 R
yhsp0m99.jpg 0 |# k- l/ G* a2 D; l' M3 B0 W5 D; L
  直隶试用道陆树藩(1868-1926,未找到照片)上书外务部,陈述了开征印花税的理由,并详细说明了印花税不仅有税收功能,还具有对应税事项公证的功能。外务部代奏陆树藩的条陈后,光绪皇帝颁旨令外务部和户部详细商议后再奏,遂有《清外务部户部遵议试行印花税并原拟办法七条疏》。光绪二十八年十二月初一日(1902年12月30日)清廷正式批准北洋大臣直隶总督袁世凯(1859-1916)遵议仿行印花税,筹拟章程,奉旨试办,同时向日本印刷局订印印花税票6枚一套,此即清代批准第一次试办印花税。
: G& p; J+ _6 d0 Z yhsp0n99.jpg ) ]% v/ W- t5 B$ G1 O
  2.种类版别6 c5 \1 O2 c) I, |
  (1)英国版大清印花税票* q7 p. y2 n+ F7 c
  英国版大清印花税票(简称“红印花原票”,下同),由清朝政府于1896年9月委托英国华德路公司用雕刻版印制,规格18.5×22.5毫米,齿孔度14~16度,无水印厚实白纸纸张,背面刷胶,面值及颜色为洋银3美分红色,每全张纵横各10枚计100枚,总计65 万枚。后因邮政需要,大部分加盖“大清邮政”而作为邮票使用(据专家考证,未加盖红印花票53枚)。图案内容:上端为英文“CHINA”,即英文“中国” 简称(当删‘称“大清国”);中间圆圈内印有“3cents”(3美分);下端为英文“REVENUE”,即“印花税”;底图为网状花纹卷花,形似“海星图”。该票设计典雅,雕刻精细,色彩鲜丽,深受人们喜爱。对于该票是税票、邮票还是收费票,争议很大,有的认为该票是印花税票,著名集邮家周今觉即是达一观点的代表。后来有人提出异议或质疑,认为该票不是税票,是“准备贴在进口税单上以防止不法进出口商人骗取大量复出口退税”或是“为了贴在洋货进口凭证上作防伪用”的防伪标志,或是“作海关收费用凭证”即“拟用于报关单上贴用的收费凭证”,或是“清代上海江海关试行派司(‘进口货物报关签证单’的简称)制度而使用的印花或印纸”,等等。笔者认为,红印花原票应该是收税备用的印花税票,理由有五:一是红印花原票的发行背景是开辟财源,增加税收。1 a4 ~# m; O7 [. g" k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势力逐渐入侵,清三朝在财政收支上出现了困难,自同治年间起,就有各级官员,包括在海关服务的外籍高级职员,多次呈请推行印花税法,开辟财源。后经批准,由海关总税务司赫德(Robert Hart,1835~1911年,英国人)和英国联系印制,这就是闻名中外的红印花票。二是红印花原票的票名内容为“大清印花税”(与美国版大清印花税票票名内容相同),属印花税票特征内容。三是红印花原票若是邮票,则在改用时不用加盖“大清邮政”字样。事实上,红印花原票是经邮政改用后才成为邮票的。四是红印花原票若是海关收费票,则应有表示收费项目内容的文字,但该票没有表示收费项目内容的文字,因此不应是海关收费票。五是红印花原票若是查验用票证,则应无面值。事实上,税务(包括海关)查验用票证(或印花)为无面值票证,红印花原票为有面值票证,因此不应是查验用票证。关于红印花原票未实行的原因有三:一是英文翻译出现差错,即印花税票翻译为“Revenue”(“Revenue”,现译为“收入”或“收支”“国家收入”“税务署”“税务官员”“国内税收”“财政税”等),缺少一个票字。目前,词典对中文“印花税”的英译为“Stamp duty/stamp tax”,如香港的印花(税)英译为“Stamp duty”等),对印花税票的英文翻译为“Revenue stamp”(当然,也有其他翻译的,但不是“Revenue”)。二是商人反对难以实施。三是票面内容全部为英文内容,无中文字样,大清商人使用很不方便。所以,印花税未开征,印花税票也未发行使用。红印花原票现已成为稀世珍宝,被列为“华邮四宝”之首。
5 K" G, e8 v( q" d( h* V yhsp0d99.jpg
1 ]* C5 C$ v  v: q/ n$ {  (2)日本版大清国印花票% Q4 s  ], @" t/ g3 O
  日本版大清国印花税票由中国清朝政府于1903年1至3月委托日本制造局印制,规格25.5×21毫米,无水印白纸纸张。该票的中间有一个三层的椭圆,外层椭圆上部条幅上为“大清国印花票”字样,下部条幅上印有6个异体篆字“大清国印花票”,椭圆两端中部右印“制”字、左印“钱”字;第二层为“双龙戏珠纹”图,珠上有一个“甲”字;第三层即票的中心印有面值如“贰文”字样;票的四角各有一朵带有叶饰的六瓣网状花纹卷花;票的正上方外层椭圆上部有一朵倒立开放的花卉。该票全套共6枚,印制数量不详。面值和颜色分别为贰文红色、拾文蓝色、伍拾文橙黄*色、壹百文绿色、伍百文赭色、壹千文茶色6种。该票未履行的原因是:一是清廷官员反对,该票印制后,清廷内一些官员唯恐因开征印花税引起民间动乱,纷纷上奏光绪皇帝反对开征印花税;二是该票缺少一个“税”字;三是与《印花税则》规定内容不符。所以,印花税未开征,印花票也未发行使用。清代末期,该票由于未曾发行使用,所以一直入库保存。清政府崩溃之后,民*国政府在接收其财产时,日本版大清国印花票有少量流入民间。民*国初期,有加盖有关标记后流通使用的。
# z. @+ Q. H0 D9 D6 b$ Z yhsp1d99.jpg 3 G% ?* T, T0 B, v4 m
  (3)美国版大清印花税票
" m, T* S) [& ~- S$ j  美国版大清印花税票由中国清朝政府于1908年委托美国印刷公司印制,规格23×25毫米,无水印白纸纸张。全套3枚,面值和颜色分别为贰拾文赭色、壹百文绿色、壹千文红色3种。印制数量依次为5000万枚、3200万枚、1800万枚,共计1亿枚,合钱21220000 千文。3枚票的图案内容略有不同。相似的内容是,上端中间扇面(形状略有不同)上的中文内容均为“大清印花税”字样,两边圆圈(形状略有不同)中内容均为面值,下端中间扇面(形状略有不同)上的英文内容均为“CHINESE REVENUE”字样,下端中间的横条上为英文面值,两端为阿拉伯数字面值。票的中间均为中文面值。不同的是3枚票中问的图案内容分别为龙凤呈祥图、双龙抱柱图、亭殿图。该票未履行的原因:一是英文翻译出现差错,差错同红印花原票一样,即印花税票翻译为“Revenue”;二是缺少一个票字;三是因各省督抚反对征收印花税而未能实施;四是清王朝临近倒台,时局混乱,新印制的美国版印花税票来不及发行使用(目前发现有贴在光绪六年未用御纸上作为封皮纸用的)。1911年清王朝倒台后,颁发至各省的印花税票有少量流入民间。民|国初年,云南等省的军阀割据集团在自办印花税时,曾在清政府遗留下来的美国版印花税票上加盖有关标记后流通使用。
1 m7 j6 V: I0 Z. R yhsp2d99.jpg
# r0 a1 @5 v, l0 r! ^! S8 H7 R  H4 B3 e' O6 r( Q

相关帖子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