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99|回复: 1

还原古人逻辑原真的多个相关性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25 06: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还原古人的逻辑原真,扎实于义理学的解读,涉及到诠释学的理论应用,文化继承法的正确运用,存有多个相关性的文化问题。
一、理论解释存在,存在的意涵是什么?确定人的社会存在,心性内外,涵容物质性了,如船山所说:“音容,天也”。历史与逻辑的演变史,其实是音容的历史与逻辑的演变史。请看《新诸子论坛》27期贴《从历史逻辑谈音容》。“容者犹有迹也,音者犹无方也。容所不逮,音能逮之;故音以节容,容不能节音”。音容关系,存在的心物逻辑。人类历史,是顺乎物则的演变史,“容者犹有迹也”;又是活化心性以顺乎物则,制度的环境造人,文化造就心性,需要导向成实函斯活、活化心性的形上道,返照着音容之天的自然性与必然性。“音以节容,容不能节音”。成为验证理论立场、对错的存在音容。对音容存在的真切洞明(世事)与练达(人情),是解读古人逻辑原真的存在基础,诠释学的理论基础之一;对音容存在演变史的洞明与练达,是理解思想史演变循序的逻辑基础,诠释学的理论基础之二。
二、后人对前人的继承与还原,因于音容的历史存在已发生变化,没有可能将古人的逻辑义理原庄搬运,出现两种不同性质的继承法:一是新故相资新其故,逻辑还原基础上的逻辑升华,实现对古人义理的深化与更新。无疑是正确的文化继承法。二是搬套式,表面上是有承传意义,实质套解而曲解。比如:独尊儒术时代的汉儒董仲舒,“正其谊而不谋其利,明其道而不计其功”,符合孔儒的义利逻辑?德业一体的理论吗?又如:宋明理学的“天命之谓理”的性命学,“理在气先”的“性即理”,符合易简理得,“天命之谓性”的性命学逻辑?“存天理,去人欲”,符合孟子的圣神逻辑的“可欲之谓善”吗?“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神”。宋明理学的尊卑定理,符合孔儒尊卑定位的君子义、小人利,易简而天下之理得?请参阅《新诸子论坛》27期贴《道·本体·道体》。音容的存在道,已决定:非君主专*制时代的孔儒,与君主专*制时代的宋明理学,即帝制儒学是不同性质的儒学,混淆而视作铁板一块,造成多少无谓的文化争端,其中包括儒道争端。恰如清儒章学诚所说:“前之人正心诚意则是圣人,后之人正心诚意则是腐儒”。两种不同性质的继承法,代表着两种不同性质的立场,成是非甄别之对错,诠释学的理性逻辑之一
三、对儒学,乃至道学的文化传承,以注释的形式出现。从堆积如山的历史专著中,其实已透彻出思想史演变的逻辑循序,汇流成音容存在演变的历史循序。问题在于,从循序演变的历史与逻辑中,探寻出符合正确立场之文化继承法的理论体系,这就是我之所以推崇船山学为主导的根本原因。从儒道佛思潮走过来的船山学;经历王安石政治变法失败后走向文化变革的实学与启蒙;值明清之际,汉夷王朝再度陵替,民族灾难与危机成天崩地裂时代出现的船山学;躲进深山,艰难卓著而专注儒学经典义理的研究,实现脉理传承更高复归的船山学;经过音容存在的演变史证实为儒学最高水平的船山学;也是距现代时空三百多年,接近现代哲学的船山学。船山学有多种注释式专著,《读四书大全说》、《诗广传》、《尚书引义》、《周易外传》等,应用正确的继承法。如孔子忠恕与船山仁恕。忠恕意涵,忠实于个体的人性自然欲望与盼求,作推己及人的道德功夫,人际交往的道德准则。船山仁恕意涵,人道理欲的整体观,“以天理达人欲,更无转折”,“容不能节音”的更无转折。“于人欲见天理,须有安排”,实务安排造就符合公平、合理社会原则的人欲见天理。当思究船山仁恕观时,必联想到孔子的忠恕观,人际调理所需要个体道德之修养,恰恰就是船山仁恕整体观的人际基础;当思究孔子的忠恕观时,必联想到船山仁恕整体观,社会环境造就着孔子忠恕观的治世通行。忠恕与仁恕,个体与整体的矛盾理一,不是反映了思想演变循序的逻辑还原与逻辑升华,孔儒逻辑的深化与更新?此类逻辑事例太多了。如孔儒的“天命之谓性”的性命学,转折到船山学时代,是道心统性与人心统性成矛盾理一的神化性命学;孔儒的格物致知论,转折为理气论,“理在气中”与“理在神中”;孟子的尽心尽性,《易传》的情伪相感,转折成性情逻辑的“心统性情,性为情节”;荀子的“精于物物而物物,精于道者兼物物”的物物逻辑,转折成顺乎物则的“始奏以人,中奏以天,终奏以物”的总体理论,太多的逻辑事例了。借鉴船山学注释儒学经典义理的文化继承法,是全面理解诠释学的理性逻辑之一。
四、船山学也有专著,《老子衍》与《庄子解》等,也是还原于老庄逻辑原真的基础上作修正与纠偏,从而提出新的哲理逻辑。其中,船山的人、天、物总体理论,就是通过对庄子学的注解而提出来,请参阅船山专著《庄子解》,以及《新诸子论坛》27期贴《从历史与逻辑统一性原理谈哲学圆圈》。
五、对孔儒体系的逻辑还原与逻辑升华,新故相资新其故的文化传承与发展;对老庄学说的修正与纠偏,成形新的哲学理论。对两种不同性质的思想体系实行两种不同的继承法,如实映现的是思想史的演变循序,也是音容存在的历史演变循序。音容的历史与逻辑的演变循序之哲学抽象,归结成文化哲理是:会通古今通义。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5 10:3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搬套证例选二:
证例一:董仲舒的“正其谊不谋其利”,套解孔子的“君子喻于义”。孔子的君子义与小人利,乃成就天下利的层次规范。孔子有云:“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义利一体。董仲舒以取义舍(轻)利的义利对立为谊,走下去便是宋明理学的理欲对立,“存天理,去人欲”。
证例二:宋明理学的“天命之谓理”,套解孔儒的“天命之谓性”。心性内外成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合一的性命学,孟子有云:“命也,性焉,君子不谓命也”。宋明理学以“性即理”套解,天命定尊卑理有圣贤与愚不肖的清浊,气质禀性有善与恶之分,此理在气先,尊卑定理的性即理,套解“天命之谓性”成“天命之谓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