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05|回复: 1

昭明文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26 11:06: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5-9-26 11:11 编辑 ; T9 z7 u% a; X" E+ H5 i

/ }* B- S/ c  S0 C: P  [; o7 \昭明文选
, H6 C  F; F' s4 C3 A+ @" H# S& P0 f来源:文学通览
8 \, u" r+ k+ x. r
# G+ M- i' Q) d& b  《昭明文选》又称《文选》,是现存的最早一部汉族诗文总集,由南朝梁武帝萧衍(464-549)的长子萧统(501-531)组织文人共同编选。萧统死后谥“昭明”,所以他主编的这部文选称作《昭明文选》。- s4 c$ z; v2 e  z2 n: v
dlg9224s.jpg / X  \/ l8 t5 k+ D3 Q
  书名:《昭明文选》# D  {2 N% _# G9 g( o7 P% K
  又名:《文选》7 S$ q+ c/ ~( ?2 a0 L/ v! c$ L
  主编:萧统
8 U" h' S9 A" e7 Q4 g) {5 N  卷数:60卷
- }1 s$ j1 W) i( s0 _ dlg9222s.jpg 0 |5 k6 o  G9 ?5 A
  简介
4 x( z7 o6 V/ y* e) E. M9 w  《昭明文选》是现存编选最早的汉族诗文总集,它选录了先秦至南朝梁代八*九百年间、100多个作者、700余篇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因是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选的,故称《昭明文选》。萧统,是个很渊博的学者。著作多散佚,后人辑有《昭明太子集》。其主持的《昭明文选》,主要收录诗文辞赋,除了少数赞、论、序、述被认为是文学作品外,一般不收经、史、子等学术著作。选的标准是“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即情义与辞采内外并茂,偏于一面则不收。萧统有意识地把文学作品同学术著作、疏奏应用之文区别开来,反映了当时对文学的特征和范围的认识日趋明确。
0 W- O* b  ^% @! K1 ]2 K3 g/ \: o dlg9223s.jpg
5 x9 l! t" j8 q0 e6 B* O5 J& {/ O  L  关于作者
! L+ ]9 U6 w' d5 h, s  萧统,字德施,小字维摩,南朝梁代文学家,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梁武帝萧衍长子,母亲为萧衍的贵嫔丁令光(484-526),又称丁贵嫔。于天监元年十一月被立为太子,然英年早逝,未及即位即于531年去世,死后谥号“昭明”,故后世又称“昭明太子”。后人将其编撰的《文选》也称为《昭明文选》。+ ]- e$ d5 R- S
dlg9212s.jpg
: o/ F" @& F! j+ B dlg9202s.jpg ) t- _$ I" _+ b- C2 u
  萧统在东宫做太子时,东宫藏书近三万卷,一时“名才并集,文学之盛,晋、宋以来未之有也”(《梁书·昭明太子传》)。很多著名文人都聚集在他的周围,受到他的礼遇。萧统编有或著有《文集》二十卷,典诰类的《正序》十卷,五言诗精华《英华集》二十卷,历代诗文而成的总集《文选》三十卷。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昭明太子集》。萧统笃信佛教,著名的佛教大乘经典《金刚经》,其中“三十二分则”的编辑,即为他所作。原本长篇连贯的经*文,经过他整理成为容易传诵理解的三十二个分则,各段并补充浓缩精要的副标题。$ [' {% F1 |: i& P2 @3 _' \0 g+ p

; L3 k) H8 h$ o6 f7 |  文学影响
$ t. S6 y  o+ L3 I" M. [; E5 i  《文选》30卷,共收录作家130家。全书收录作品514题。编排的标准是“凡次文之体,各以汇聚。诗赋体既不一,又以类分。类分之中,各以时代相次”(《文选序》)。从分类的实际情况来看,大致划分为赋、诗、杂文 3大类,又分列赋、诗、骚、七、诏、册、令、教等38小类。赋、诗所占比重最多,又按内容把赋分为京都、郊祀、耕籍等15门,把诗分为补亡、述德、劝励等23门,这样的分类体现了萧统对古代汉族文学发展、尤其是对文体分类及源流的理论观点,反映了文体辨析在当时已经进入了非常细致的阶段。但由于分类过于碎杂,因而也遭到后世一些学者的批评。
5 k. U& C; L' _- [  d( c  《文选》的选录标准,以词人才子的名篇为主,以“文为本”(《文选序》)。后来习称为经、史、子的著作一律不选。但是史传中的赞论序述部分却可以收录,因为“赞论之综辑辞采,序述之错比文华,事出于沈思,义归乎翰藻”,合乎“能文”的选录标准。这一标准的着重点显然不在思想内容而在于讲究辞藻华美、声律和谐以及对偶、用事切当这样的艺术形式,但它为汉族文学划定了范畴,是文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对文学的独立发展有促进作用。萧统的文学思想中存在矛盾。他是当时文坛上政治地位最高的人物,六朝的绮靡文风在他身上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然而他对文学创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关系,却持重折中,内容要求典雅,形式可以华丽,认为艺术的发展必然是“踵其事而增华,变其本而加厉”(《文选序》)。从选录的技术角度来说,《文选》也存在缺陷。书中入选了一些伪作。此外,还有割裂前人文字、篇章次序安排失当等等,也是这个选本的不足之处。2 {' i0 L7 N8 O- c- f
  由于《文选》本身所具有的优点,比起同类型的其他诗文总集来,其影响远为深广。唐代以诗赋取士,唐代文学又和六朝文学具有密切的继承关系,因而《文选》就成为人们学习诗赋的一种最适当的范本,甚至与经传并列。宋初承唐代制度,亦以诗赋取士,《文选》仍然是士人的必读书,甚至有“《文选》烂,秀才半”的谚语)。北宋中期,以新经学取士,此后《文选》才不再成为士人的课本。然而作为一部汉族文学作品的精粹选本,其历史价值和资料价值则依然不废。/ I: `/ V0 h) G$ z
  隋、唐以来,学者文人对《文选》从各种角度作了研究,据不完全统计,今天还可以见到的专著即有90 种左右,其他散见的有关考据、训沽、评论更难数计。研治《 文选》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以致有了“文选学”这一名称。9 ~* c2 A# _# ]7 n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26 14:0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夫自炫自媒者,仕女之丑行;不忮不求者,明达之用心。。。。。。。玉之在山,以见珍而终破;兰之生谷,虽无人而自芳。——梁·萧统《陶渊明集序》* P: B0 I& C" \6 z& D

$ S1 Z4 W+ m7 ^呵呵,想起最近正在北京卫视和东方卫视连播的琅琊榜,就是虚构的这个朝代(南梁)的故事。. e: q! i1 e% S6 O8 l- p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