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56|回复: 1

博南古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2 12:5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5-10-2 12:54 编辑
! H; r: O- c' h3 J/ A
" A/ P! O+ y+ x2 W+ c6 R1 ?- p% y( x博南古道7 }' M9 ]: _, _2 f6 b
来源:地理中国
9 N" G3 O  ?1 F0 a; @
% @; l; \/ a: H5 S! M5 D  中国境内的三条丝绸之路(西北的路上丝路、南方的海上丝路和西南方的路上丝路)中,以西南方的路上丝路发展得最早,在公元前四世纪时便已开通。这条丝路在汉代时称为“蜀——身毒道”,蜀是四川,身毒是印度的古称,既是指从四川出发,经过云南、缅甸直至印度的商路。
  Q. j" e0 k4 g, s* N bn140.jpg
8 X8 N, e' q0 o  中文名:博南古道
# ^9 A0 {& ]- [/ P  地点:四川% @* V9 q2 [  s  b  }
  时间:公元1世纪) b) M0 L5 {# ?$ H6 y
  背景:张骞出使西域& ~% K0 F& ~" P# Z4 ~
bn040.jpg - z$ K& r- u: N% k2 ?
  简介
* z9 r( `+ K1 w. v  西南丝路从四川起步,分别走东南面的五赤道和西南面的灵关道,最后汇合于大理,从大理往西,经过漾濞县城,就进入博南山区。博南是公元1世纪开始沿用的县名,治所就在今天的永平县。这条山道是汉武帝刘彻(前156-前87)于公元前105年前后下令开凿的(当时称为博南山道)。古道向西跨过澜沧江,便进入保山地区。保山是古时的永昌郡、永昌府的治所,也是这一代丝路通过的主要地区,所以“永昌道”便被作为这段古道的名称了。
% h/ h* h9 r. ^5 n hwd0bn.jpg + ?* H# U4 p. K. w7 f6 ]9 F# D
  翻越横断山脉搏南山主峰的道路不过百里。但由于博南山山势险峻、树林荫翳、烟雾迷离,山之西麓又有滚滚澜沧江为天然屏障,于是在山顶形成了军事上的制高点“丁当关”,成为我国历史上的军事前哨,因此博南山成为整条古道上最为重要的一道门槛,盘贯全山的古道则成为整条“蜀身毒道”上最为凶险,也最为著名的一段,被称为“博南古道”。   |) T/ |. q* ?# j* _  F
  站在澜沧江边,可见博南山与罗岷山绝壁对峙,旁有兰津古渡,这是走永昌道的必经之路,渡口附近有两座桥墩,建有一座中国已发现的最古老的铁索桥——霁虹桥。相传那时候每天清早桥亭大门未开时,等候过桥的商旅、人马以排成五、六里长的队伍。今天,驿路上还留有深深德马蹄窝,足以证明那时驿道上马匹来往频繁的程度。
- k4 t1 h7 k/ t bn440.jpg
2 }1 R# R6 `* z0 m$ J  历史+ B9 }1 |3 ?: b: A' `5 {+ r" q+ q
  “南方丝绸之路”的开辟
- ~! h; |/ z  W" w" H; H7 W$ l  博南古道的开辟,是张骞(前164-前114)出使西域的意外收获。当他历经千辛万苦,结果发现到西域各国“从羌中险,羌人恶之,稍北则为匈奴所得”(《史记·大宛传》),“通蜀身毒道便近,有利无害”(《史记·西南夷传》)。因此古道的开辟从开始就非同一般商道修建,就带有浓重的政治色彩和深远的军事目的。/ n' F4 ^6 O6 N8 g
  公元前138年,张骞受汉武帝派遣出使西域,以联络西域各国挟击匈奴,打开通往西域的道路。张骞在大夏“见蜀布邛竹杖”(据《史记·大宛传》),他由此推断西南有一条通往西域的道路,并在归来后,向汉武帝禀报此事。汉武帝遂派人前往西南夷,寻找开辟“蜀(四川)身毒(印度)道”。但使臣因为受到嶲唐昆明等部落的阻碍没有寻找到。公元前109年,孝武帝通过再次寻找,打开了这条通道。到公元69年(东汉永平十二年),汉王朝相继建立了哀牢、博南二县。至此,一条始于四川,分“朱提道”和“灵光道”两路进入云南,在楚雄汇合后并入“博南古道”,跨过澜沧江,再经“永昌道”“腾冲道”出缅甸、印度等国的国际性通道完全打开。张骞出使西域的使命终于得以完成。这条道路就是比西北丝绸之路还要早200年的“南方丝绸之路”。3 S" d# g4 X! c% b0 x' y. D
zq08d.jpg
6 F, p* r% E+ w; v  意义% y$ u7 B, O7 ], ~( p
  博南古道开通的历史意义,远远超出了汉王朝的期望。它的开通,实现了汉王朝的初衷,联系西域、消除匈奴威胁。并先后设置了叶榆、不韦、比苏、云南、 嶲唐、哀牢、博南、邪龙八县,建立了永昌郡,巩固加强了中央集权,开发了西南边疆。同时它还成为了我国最早与外国经济贸易往来的通道之一。通过这条道路,把国内的蜀布、邛竹杖、蚕丝、茶叶、烟、盐、中药材等货物运到南亚西亚甚至欧洲诸国,又把国外的棉纱、小百货、煤油、宝石等运回国内进行交易,使沿途经济得以发展。印度佛教境思路沿线传播,掸(缅甸)人的乐队和杂技在东汉时传入洛阳宫廷,也是通过西南丝路上的永昌道与南亚各国进行文化交流的结果。! z1 u5 w- G5 w8 _& n
  到了1937年,因滇西抗战的需要,绕行博南山的滇缅公路永平段竣工通车,大批战略物资和信息不再经由博南古道马帮驮运,国际运输线由古丝绸之路转移到滇缅公路上,但古道仍然是民间运输要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9年至1980 年,滇缅公路永平段分期得到改建,改建后的公路走势与博南古道相同,并且大部分重合,里程得到缩短,行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2002年,穿过博南山的大保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使博南古道彻底沉寂下来。博南古道、滇缅公路、320国道、大保高速公路以及开工在即的大瑞铁路,都在博南山段重合,不同的只是分别以翻越、绕行、穿透三种形式跨越了博南山这道不变的屏障,这不是机缘巧合,而是充分佐证了博南山在中国交通史上的重要性和战略意义,也佐证了先人们开辟修建博南古道的前瞻性。
) \% b& h; Q( M: t/ F% D bn340.jpg
6 C- T% d1 y/ n8 L9 i bn441.jpg
: P3 b. V! A  y- y7 D* N bn240.jpg # V$ S, _, K& {; R: g/ n3 B
* g; x8 ]; W, q- y  D2 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 12:56:21 | 显示全部楼层
曲硐古镇0 X' d* Y' D1 J0 w% a7 z
  曲硐古镇即曲硐村,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永平县博南镇境内,永平坝子南端,距县城5公里,全村面积10.66平方公里,为博南古道上重要集镇,是滇西地区回族人口聚居最为密集的自然村落,共有回族1500多户、7000多人。被誉为西南丝绸之路的博南古道,穿境而过,自古以来就是商贸重镇。这里区位优越,商贸活跃,地热资源丰富,回族文化、历史文化、宗教文化、建筑文化、餐饮文化相互交融,旅游开发前景广阔。1994年,曲硐被列为全国首批公布的500家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之一,是省州县确定的小城镇建设试点集镇,2002年,又被省、州列为中心集镇。是集民族文化体验、古道探秘寻踪、餐饮、商贸、康体休闲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圣地。' B  \$ u* \8 v+ u6 ^2 v
  对于古老的曲硐来说,这里曾发生过“红白旗”惨案,曲硐冬月二十四惨案,这两个惨案给曲硐世世代代的回*民造成了不可末灭的阴影。. E: D; t4 ?( L. O
  博南还有着很多的传奇故事。如:曲硐(奇洞)的传说,相传:曲硐的小狮山正下方有一个横穿南北走向的山洞,人们为了探寻这个洞之迷,曾多次点起火把,从北面的大口处,顺洞试探,洞越深越小,而且忽上忽下,弯曲起伏不平,进不多远无法前行试探了。后来又有人提出新的试探方法,用一条狗、一只猫,让猫先进洞,然后放狗,狗为了咬猫自然拼命猛追,猫害怕狗一直往前跑,跑到山洞最南端出口处,掉下悬崖摔死了,而狗没有跑通,也无法退回来,死于洞中。狮山的形状确像一只狮子,头朝南,尾朝北,山的东边居住勤劳善良的回*民,由于山里有“奇洞”,于是人们就把这里叫做“奇洞”,有的村民认为“奇洞”的“奇”字是“大可”二字堆起而成的,这个字对回*民不好,原因是回*民的阿拉伯语言中,“可”是指外族人,认为外族人上还加一个“大”字,将来不得了,不能取“奇洞”为村名,经反复掂量后,又取“奇”字的近音“曲”字,因洞的本身也是弯弯曲曲的,同时,还意味着“曲”字是“回”字近形字,所以狮山脚下的这个村就确定为“曲硐”,“曲硐”二字就成为这个村固定的村名了。小狮山在2000年,因大保高速公路的修建取土,又在最顶上挖出一个洞口向上的冲天洞,洞口为1.7×1.7米,用方木镶嵌,到目前,又是一个尚未人知的洞。像这样的传说还有“骷髅山的传说”、“龙抬土的传说”、“叫狗山的传说”、“摆夷山村的传说”、“回族忠孝节的传说”、“马市晴岚”……等等很多,成为当地百姓感为人知的传奇故事。
9 U+ V' f1 m/ G/ |: [  走进曲硐,你可以在小狮山清真寺充分领略伊斯兰教独特的顶礼莫拜,你可以到古村落体验古道马帮文化,你可以到商业贸易区看看核桃、皮张交易的热闹场面,你也可以走进餐馆,品味黄焖鸡、回族特色菜肴,你还可以到温泉泡泡澡,使全身得到放松。
6 l! _' K! K0 w+ u bn540.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