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16|回复: 2

[小说故事] 三生石畔无绛影 千杆竹冷含绿烟------------试论黛玉之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7 05:56: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生石畔无绛影
千杆竹冷含绿烟

---------------试论黛玉之死

这个题目我想了一会儿,别说工不工整、措词雅不雅了,就连平仄都不合。何况颦儿也说过【……‘影’字只有一个‘魂’字可对……】。我就算是【以词害意】吧!所以回避那个“魂”字的原因是我实在不能忍受程、高二奴所谓“魂归离恨天”的续文。颦儿说【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我这奇论,绛珠有知,当惊知己于“灵窍”之外。

将近二十年前,周汝昌先生让我开始了对黛玉的想象。继而才是对《红楼梦》的兴趣。
周老先生说黛玉亡于水中(当时刘心武先生还没有关于红楼梦的任何文章,当然,也可能是我没看到),我如梦方醒。只是“自沉”一说触痛了我尚还狭隘的内心与知识。我的这一点点小小想法,在周老先生的包容、博大面前,如果再去遮掩,对先生更是一种不敬。

当黛玉还是绛珠仙草,游于离恨天外时,就已经被赋予了“还泪”一任。这恐怕是我们从一开始就误读绛珠的最初原因。再结合黛玉的身世、贾府的上上下下、与宝玉的种种……我们世俗的想象中颦儿只能是楚楚可怜、终日以泪洗面。
还是收回我们可怜的想象力,细细读读《红楼梦》。如果统计一下就会发现直写颦儿流泪的场景远远少于她的笑声。就连那句被湘云说为【…只是太颓丧了些…过于清奇诡谲……】的名句——【冷月葬花魂】——颦儿都是笑着吟出的。五十回,芦雪庵中,颦儿更是【…笑的握着胸口,高声嚷道……】。当年每读至此,总莞尔唏嘘不已,我曾经在旁边写下两句话:颦儿颦儿何无那  先生先生却为何。

曹子为什么这样写黛玉呢?难道会像蒲松龄写婴宁那样,让颦儿“反笑为哭”?我想不会。这其中的深意是有的,但绝不会仅仅是告世人的那一点点所谓“寓意”。至于颦儿的笑,曹子绝非曲笔,更非反笔或隐笔,而是以直笔为我们写出了一个灵气逼人的黛玉。
这个黛玉,在那些没有残存一丝灵性的人们眼里有点双重性格。可是人们解释了近三百年都解释不清的四个字------【幽微灵秀】------恐怕只有在颦儿身上能看到其全部含义。就算黛玉这种人在这个世界上不能久存,即使【女儿之境】是【无可奈何天】。我想曹子也绝不会让黛玉去自杀。【孤标傲世偕谁隐  一样花开为底迟】-----如此一个【…真个把个菊花问的无言可对】(湘云语)的黛玉会自杀吗?

脂批中有一句【晴有林风 袭为钗副】前句简单解释为晴雯有黛玉的影子。我们“有幸”看到了这个不幸姑娘的凄惨结局。这样就很容易想到黛玉八十回后的故事大概也是这样。
晴雯死后,宝玉作《芙蓉女儿诔》。【芙蓉】二字直射绛珠。这篇诔文与其说是祭晴雯,还不如像脂砚斋说的:是提前为颦儿作的一篇祭文(后论)。每每至此总令我不忍卒读,尤其想到晴雯根本不识字。那么这篇【可以羞王公,荐鬼神】的拟楚辞之作,也只有【漂泊亦如人命薄】的黛玉能懂。所以当宝玉把其中几句改为【茜纱窗下 我本无缘 黄土垄中 卿何薄命】时,黛玉【忡然变色……无限的狐疑乱拟】。颦儿自知【病已渐成……你纵为我知己,奈我薄命何】。三十二回中“所悲者”正是“忡然变色”之因。何况最令人心碎的还有那句【近来我只觉心酸,眼泪却象比旧年少了些的。心里只管酸痛,眼泪却不多。】(四十九回)回想“还泪”一说,更是触目心惊。
    绛珠将逝,已成定局。只是曹子为什么在这里先写一篇祭文给颦儿呢?因为无论从公从私,宝玉都到了该娶的年龄了,而又决不可能娶黛玉。清时这种结合叫做“血亲还家”,不到万不得已决不允许。这一点国学大师启功先生早已证明。然而曹子之父却是过继给曹寅的。所以到了曹子这一代这种“木石前盟”在现实生活中又是可以也可能存在的。(我手里没有资料,无从考证)于是曹子有了一种极其复杂的情结。这种情结使他一方面认可宝黛之情,也许曹子自己就曾有过这种感情;一方面又不自觉的暗合着当时的历史背景。所以他必须让颦儿在宝玉娶妻之前离开那个不知“情”的世界。无情二字,不足以说出我的感悟。曹子那种强忍笔痛的感觉,此时此刻我正在体会。这是我的个人观点,或值众人一笑,我亦足矣。

看《红楼梦》时间长了,觉得曹子对生命有种很矛盾的同情与漠视。正因如此曹子写出了一个简单的无法解释的颦儿,也正因如此颦卿逝去绝不会过于悲凉。只有程、高那种仅有奴性没有灵性的无耻之徒,才会写出那样的续文。

【灰黛玉之灵窍】------被颦儿戏称为“蠢才”的宝玉给了黛玉【颦颦】之字。【眉尖若蹙】或许还可一见。【灵窍】一词恐怕再无一人配用。【一年三百六十日 风刀霜剑严相逼】这样的日子里颦儿却能【借得梅花一缕魂】。这个【灵窍】独具的颦儿,曹子还刻意堆砌雕琢,让她去自杀吗?

对生命的那种同情与冷漠,使曹子笔下的黛玉直如贾雨村所言【置之于万万人中,其聪俊灵秀之气,则在万万人之上,其乖僻 邪谬不近人情之态,又在万万人之下】。曹子以冷漠解释生命,所以简单,如颦卿辞世;曹子又以同情解释生命,所以残酷,如薄命司中众女儿。这并不复杂,只是我们只同情自己,漠视了所以生命。

之所以说这些,是因为我觉得曹子笔下所以人物没有一个是为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戏剧而设计的。至于说颦儿绝非自沉的证据……八十回中几乎没有。牵强附会之为,固然非我所愿。但又必须如此,否则此文将“不文”矣。

想来想去,还得从周汝昌先生说起。反驳周老先生的的声音从来就没有停过,近十年来更是愈演愈烈。但甭管怎么说,有一种理论至今还没有人反对过(至少我还没有看到)。那就是:《红楼》以每九回做为一个大关节。只要是熟读《红楼梦》的人都会有这种感觉。那么八十一回-----这个合九九之数的回目里,曹子究竟写了什么?没有人会否认八十一这个数字在中国的意义。为什么所有脂本都到此戛然而止,如果不是一次有系统的行为,怎会如此整齐。(注1)
这一回里一定出了件天大的事情,别的内容暂且不提,我认为黛玉就在这一回里死去。我甚至想曹子用黛玉之死这天大的悲痛去掩饰更大的悲剧与危机的开始,这也是曹子一贯用笔。我也曾想过会不会还可能发生别的大事情,如迎春之死、探春远嫁、湘云出阁。但又觉得不对。迎春是嫁后【一载荡悠悠】,时间上不符;探春更是除了各种谶语之外,一点迹象都没有。至于湘云,看七十六回与颦儿联诗似乎也没有将要出阁的意思。想了又想,只能满怀无奈与惆怅的倾向于另一种极大的可能:笑吟【冷月葬花魂】的【潇湘妃子】将【飞花逐水流】【沁芳】而去。
0晴雯结局过于凄凉,尤其【一夜叫的是娘】更像是隐伏着自幼丧母的颦儿。我倒觉得恰恰相反,正因如此,潇湘沁芳绝不会过于凄惨。我认为甚至只是一个意外造成了一场决绝的大悲剧。这正是所谓背面敷粉法。有一个很明显的奇怪现象可以证明我的想法。照宝玉和晴雯的关系,以及对女儿的态度,晴雯死后,他似乎有点悲伤不足。当天晚上就和袭人有说有笑了。这不是问题吗?我觉得这正隐伏着绛珠逝后宝玉高过离恨天的痛苦。不能想象曹子那枝足以射尽星辰的巨笔怎样描述宝玉当时的痛苦。

晴雯死时宝玉不在。原因是【…因今儿有人请老爷寻秋赏桂花,老爷因喜欢他前儿作得诗好,故此要带他们去…】是否可以说是因“父”之故,去做了一场“文”事,所以才不在。那么是不是可以想象绛珠逝时,宝玉也不在,而原因是:因“君”之故,去做了一场“武”事呢?证据就在那篇引起无数人无限遐想的《姽婳词》里。作《芙蓉诔》前宝玉又被贾政叫去作了长歌《姽婳词》。【…昨日因又奉恩旨……所以都要作一首《姽婳词》…】所为正是我前面说的“君”之故。当宝玉吟至【丁香结子芙蓉绦】贾政说【…这一句底下如何能转至武事…】芙蓉…芙蓉…绛珠在天之灵,何人能为知己!暂不感慨。再说说【武事】。七十五回,贾珍以习射为由,聚赌抽头。其中有一段贾母的问话【这两日你宝兄弟的箭如何了?”贾珍忙起身笑道:“大长进了,不但样式好,而且弓也长了一个力气。”贾母道:“这也够了,且别贪力,仔细努伤。】证明宝玉也去了。这应该勉强算作【武事】吧?!更让人无限想象的是,这一回的回目叫作【开夜宴异兆发悲音 赏中秋新词得佳谶】

八十一回很可能宝玉受君之命出门做一件【武事】。元妃正得宠,又深爱宝玉。这是完全有可能的。至于【武事】我想也不会是什么大事,可能就是个男子成年仪式。清时文献里有类似记载。宝玉走后,大观园里越发的没有人了。颦儿百无聊赖,一日池边弄水,不慎失足……【粉堕百花州】……这奇怪的想法从何而来?《红楼梦》里的重笔: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宝钗曾经说过一句【我才在河那边看着林姑娘在这里蹲着弄水儿的……】想想颦儿又喜欢李义山的那句“留得残荷听雨声”看来颦儿是喜欢水的。【滴翠】!【……前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后院墙下忽开一隙,得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我甚至想象滴翠亭就是埋香冢。颦儿在此逝水而去。因为离潇湘馆很近。【……兜了那花瓣,来至池边,抖在池内。那花瓣浮在水面,飘飘荡荡,竟流出沁芳闸去了】这不就是【百花州】吗!?

我曾经在拙文《红楼小论-------妙玉篇》里说妙玉所补的十三韵中暗示了颦儿的结局。其中有一句【露浓苔更滑】如果我的想法正确,这一句就是绝妙的注脚。
我知道不应该拿自己的推论作为证据。没有办法,支持我的观点的证据实在是太少了。先摆在这儿,笑骂由他笑骂吧!

到这里应该结束了,我真不知道怎么收尾。这篇文字写了很长很长,不是说时间和篇幅的长。是生命的回答和疑问在反反复复的减少……再增加……无数次停笔不发,从没有一篇文字写的这样痛苦。也许……终我一生,这种生命的回答和疑问都不会归置为零。只要……只要我心还系着《红楼》



                                                            乙酉年孟冬

                                                                郑艺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子 +38 收起 理由
千江有水 + 38 原创内容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5 14:0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原创么?
建议大家转贴的时候,还是在标题里写清楚吧。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5 16:3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badtimes 的帖子

人家不是注明了原创么,莫非字太小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