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60|回复: 2

[读书心得] 谈谈叶嘉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4 22:3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忘了是那一年,在电视里看到叶先生讲李煜的《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顿时被叶的诗论吸引住了,好的诗词,就是能把人类共有之感情表达出来,这里靠的意境,诗歌就是要营造意境,引起联想,方能表达语言无法表达的感情。陈祚明评论《古诗十九首》:“十九首所以为千古至文者,以能言人同有之情也。人情莫不思得志,而得志者有几?虽处富贵,慊慊犹有不足,况贫贱乎?志不可得而年命如流,谁不感慨?人情于所爱,莫不欲终身相守,然谁不有别离?以我之怀思,猜彼之见弃,亦其常也。夫终身相守者,不知有愁,亦复不知其乐,乍一别离 则此愁难已。逐臣弃妻与朋友阔绝,皆同此旨。”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叶先生评诗,她本人就是诗的化身,晶莹剔透,分享一下叶先生的讲稿:



王国维《人间词话》:
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宋道君皇帝《燕山亭》词亦略似之。然道君不过自道身世之戚,后主则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其大小固不同矣。
你读中国的古典诗歌,都不能够只看表面的意思。
王国维所说的他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的意思,本意是一个比喻,是一个象征。
李后主所写的悲哀,是倾诉了所有的有生的生命的悲哀。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我们不是李后主,但是我们的生命都是这样消逝,我们过去的往事都是这样消逝。 春花秋月何时了 是一个真理!往事知多少!是一个真理!我们每个人都在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的大网罗之中。李后主写一个人的悲哀,而他写出了所有的有生的人类共同的悲哀。这是李后主的词的成就。
而李后主怎么样达到这样一个成就呢?
我以为一个人认识宇宙、认识人生,有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方式。正如同张惠言跟王国维解说小词有不同的途径,有不同的方式。
王国维:
客观的诗人不可不多阅世
主观的诗人不必多阅世
可是,有一种人,他对于宇宙人生的认识不是外延的(而是一种内展的)。
他的内心有一个锐感的诗心,像是一池春水,你只要投下一块石头,不需要多,只要打在水的中心,只要有一点触动了它的内心,它的水波就自然向外扩散出去了,自然就扩充到一个绝大的意境,而不需要一个一个沿着池水的边一步一步的去走。你只要打在它池水的中心,它水波一延荡,一震动,摇荡性情啊,它的性情摇荡的时候,自然就把它的境界推广了。李后主就正是属于这种诗人。主观的诗人不必多阅世,而他所经历的虽然是一件悲哀的事情,他虽然没有到各种阶层、各种社会去生活过,但是他自己所经历的一个破国亡家的惨痛的悲剧,如同一块巨石,打在他这样敏锐的、富于感情的这样的一个诗人的心灵之中。他一下子就扩散了这么深沉的、这么悠远的,把整个生命的悲哀都体会了。这是李后主词的一个绝大的特色。他不是从理性去一个一个认知的,他是从感性去承受,而得到这样一个结果的。所以王国维说后主之词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的意思,是说他所写的词,写出来人类一种共同的悲哀。

人的精神、真正品格性灵的修养,不是那么肤浅的一件事情,我们不要总从那么表面来做工作,我们不要总从那么表面来认识一切的事物。
王国维 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于是有人就说这话不对,词里边顶多都写泪,很少人写到血的。他说李后主词以血书之,李后主的词也只说泪,不说血的。人家王国维说以血书不是你刺破了拿血写个字就是血书,也不是说你写的词里边都是血、血、血的,这才是血,不是。王国维所说的,就是以你内心最真切、最深挚的、发自内心深处的那一份锐感深情来写的作品。是以血书者。我们说话常常嘴皮子两片一碰就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4 22:4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千古文章一大抄,都抄来了。那不是发自你内心深处的。所以以血书者,是你要用最真切、最深挚、是你自己的心灵感情所说出来的话。李后主如果说他一生之中干了多少错误的事情,作为一个文学家,作为一个诗人,他唯一的一大长处,就是说自己的话,而且他有敏锐的真切的深挚的心灵和感情。这是所谓“以血书者”。


陈子昂的《感遇》诗: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也是说生命的短暂无常。你要知道,有的时候人之有作为、有理想,正是从这种无常之中体会出来的。

一个人真正创作了有生的伟大的事业,一定先要打破自己的自私自利的想法。


《燕山亭》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燕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闲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要欣赏批评一首词,每一句,每一个字,每一个结构,每一个组织,一定都有它的作用。这六个字的作用。你说“林花”,一朵花,一束花,不是,满林的花。所以就是“林花”两个字,那整个的一片的凋零。林花,什么样的花?林花谢了的是“春红”。春,何等美好的季节。红,何等美好的颜色。满林芳树,春天的这样红艳的美好的花朵都凋谢了,

“谢了”两个字说的多么沉痛、多么哀伤,而且是多么口语化,多么直接,多么坦率。 林花谢了春红,怎么这样好的春红竟然就谢了,竟然就满林谢了。“谢了”两个字有无穷的哀悼、悼念,真是哀悼。他的感情不假修饰,不加思索,他说了,是“太匆匆”。都是他一种感情内心最深处的流露。


花,不只是短暂三五天的生命匆匆。还“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我们人生的生命都是有限的,我们人生之中每一个人也都避不可免地会遇到一些艰难苦难的遭遇。他说有朝来的寒雨,晚来的寒风。


那风雨是整个生命的挫伤,所以“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生命的无常,生命的苦难。他用林花这么小的一个形象表现了这么大的感慨--“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从花到人。一方面是说那春红的花朵,花是红色的,像胭脂,雨点洒在花上就像泪点,是“胭脂泪”。

“相留醉”,将要凋零净尽的花树,它的红色的胭脂的花瓣上的泪点,就留我再为它沉醉一次。

冯延巳 日日花前常病酒

杜甫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王国维 君看今日树头花,不是去年枝上朵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他从林花这么小的一个形象,写到整个,还不止是整个人类,是整个有生命的,包括草木在内,它的生命的短暂无常,以及挫伤、苦难的哀伤。

这是李后主的词,它的内容博大。他不是从周延来认识的,他是从自己内心的、自己主观的一个真挚深切锐感的心灵来感受,而且这么坦率地表达出来的。

有人就说了,李后主的词,亡国以后的作品,他的意境才开阔博大了。写出来 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写出来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可是他早年的作品,当他在南唐他的宫殿之中,耽溺于歌舞享乐的淫靡生活的时候,他的作品一定是内容空乏的,是不足取的,所以,应该分别来看待。

把他前期的作品要大半否定掉的。

其实,我们认识一位诗人,如果不是只从伦理道德的观点来衡量他,如果我们真的站在一个诗人,他的心灵,他的感情,他的感动和感发的本质来看他的话,我们就发现,一个人其实是不可以分割的。

现象学的基本理论:主要的就是你内心的主体的意识,跟外在的客体的现象相接触的时候,所产生的这种意识上的活动。

现象学要追寻主体意识的根本的本质。

美国研究现象学的学者Hills Miller 每一个作者,不管他写出来多少内容风格不同的作品,但有的时候,我们还是可以透过他这些风格内容不同的作品,找到这个作者他心灵感情的一个本质是怎么样的。就好像是从心灵之中放射出来的一千条道路,这一千条道路可以通向不同的方向,表现出不同的风格,然而他本来的、原来的主体意识的根源,基本上还是一个。所以李后主的词,虽然在他以后的结果上,我们可以把它分成后期、前期的不同。但是作为他的本质来说,他有基本的一点,就是以他的最真纯的-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不失赤子之心(王国维),不管他写什么,不管他所经历的是什么,他都把他最真纯的、最敏锐的、最深挚的心灵和感情全心全意地投注进去的。这是李后主的一份特色。所以,当他把心灵感情投注在破国亡家的苦痛以后,就有释迦,基*督担荷人间罪恶之意,写出来我们人类有生的生命的共同苦难。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还有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4 22:4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李煜《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叶嘉莹:我认为我们在这里讲词的时候,其实是把次序颠倒了,在词的发展的历史上来看,是温的年代最前,然后是韦庄,然后是冯延巳,然后是李后主。这个词的发展有一个过程,因为词之所以叫做词,这个本来是很单纯的。我们现在把它当做一种文体,这是我们后来的观念。词的本身就是song words,就是歌词,歌是音乐,词就是歌词的意思。那么最早的歌词,词就是配合当时唐五代以来的流行的歌曲而演唱的歌词。本来这个流行的歌曲,是一种民间的作品,它是流行的嘛,就是贩夫走卒,你都可以按照流行歌曲的调子写一首歌词。可是那些歌词呢,因为贩夫走卒之言,他不够文雅,他没有深度,就如敦煌的曲子词。那些文人,有学问的人不看重它,以为这些曲子词庸俗,不够典雅。什么时候词被人重视了?直到五代时候的后蜀编了《花间集》。《花间集》前面有一篇欧阳炯写的序文,他说:“因集近来诗客曲子词”。大众的流行的那些个是民间的俗曲。他说我现在所编辑的,是诗人文士的,是诗客为曲子写的歌词,所以词最早被文人搜集编在一个集子里面就是《花间集》。而《花间集》它为什么叫花间?就是因为当时那些个词,这些文人所写的歌词,都是给歌儿酒女,那些十七八岁的歌女去演唱的歌词。歌者,歌女,当然是女性,而作者是男性,所以作者要托为女性的口吻,写男女的离别相思的感情,都是这样的歌词。所以按照词的发展来说,温庭筠最早所写的《菩萨蛮》都是用女性的形象来写相思怨别的歌词。所以很多人认为温庭筠的词就是金碧辉煌,一些辞藻的堆砌,没有很深刻的意思。一直到清代的张惠言,他认为温飞卿的词里面有深刻的意思,比如他说“懒起画峨眉,弄妆梳洗迟”,他说这里面有离骚的意思,那有没有呢?这是一个问题。因为我们到现在也没有讲温飞卿。他写的是没有明显的个性的,写女性的相思离别的歌词,这是早期的文人的词,温庭筠的词。


到了韦庄就不然了,因为韦庄我们上次已经讲过了,他是在晚唐的时代,他身经了离乱,唐朝后来被朱温篡夺了,他的唐朝败亡了。而且在他年轻的时候,到长安去赶考的时候,赶上了黄巢的变乱。所以韦庄虽然也写的是歌词之词,可是他历经战乱,国破家亡,他永远回不去他的唐朝,永远回不去他的洛阳跟长安了。是经过了亡国之痛,所以韦庄写的词感动人,他有很深刻的这种感情,而且是国破家亡的感情。我上次讲韦庄,其实有句话没有说,他说“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最后说“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我上次是完全用他跟长安的女子的离别来讲的。其实按照中国的传统来说,这个“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是大有深意。“凝恨对残晖”那是太阳的西沉,一个国家的败亡,而且“忆君”的“君”按照普通来说,只要是“你”,都可以称“君”。可是按照中国的传统,君主也可以称君的。所以他从个人的,跟这个女子的离别,从“香灯半卷流苏帐”,从跟女子的离别,到最后的结尾,说我“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落日西斜,国家败亡,我怀念我的故国,故君,我没有办法再表达,没有办法再叙说了。所以这个小词就很妙,就从歌筵酒席的歌词有了深刻的意思。而他之所以有深刻的意思,是因为他经过了国破家亡的变乱。

那么我们现在再看,下边这一首词,《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你们一定要注意到这个读词,不是像话剧的表演,你怎么样美声,不是。是你要把节奏、声调,透过它的节奏、声调,把原作的感情传达出来。而且你看李后主,不用雕章琢句,人家天然的句子,自然的句子脱口而出。“春花秋月何时了”,这是脱口而出。“林花谢了春红”,也是脱口而出,真是说的好。


北京现在正是各种花开的时候,可是你要知道花,只要一开,尤其像樱花海棠,一阵风马上就落。所以他说“林花谢了春红”。但是他说的好,你看这个“谢了”两个字,这是白话,谢了。这里面有很悲哀的一种感情。而且不是一朵花谢了,不是一枝花谢了,满林,所以他说林花。整体的花谢了,完全都谢了。什么样的花谢了,春天的花,红色的花,最美丽的季节,最美丽的花朵,“林花谢了春红”,真是写的好。也是写尽了所有的我们人生的无常的悲哀。下边三个字,“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他有前边的表达的这么沉重的悲哀,所以这三个字虽然是白话,但是那种沉痛的、哀婉的意思是很深刻的,“太匆匆”,真是。我眼看它花开,眼看它花落,所以“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你说林花谢了,这当然是值得惋惜,花开的时候应该是美好的。可是纵然,纵然在花开的时候,花这个生命,这个弱小而美丽的生命是“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朝晚”,早晚的对举,那不是说,你说它早晨只有雨,晚上就只有风?他说“朝来寒雨晚来风”就是朝朝暮暮雨雨风风。凡是诗词里面对举的,都是有重重叠叠的整体的意思。所以它说是“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后边他就说了,前面说的是花,是“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后边把花转变成了人:“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从花转到人。那红色的花朵上的雨点,就如同美人胭脂脸上的泪珠,所以胭脂泪。我看着那个带着雨点的花朵,我今天要尽我的情意来欣赏这一朵花,因为我今天不欣赏这一朵花,明天这朵花就没有了。所以你看红色的花朵,像美人的胭脂脸,花上的雨点像美人脸上的泪点。“胭脂泪,相留醉”,他留我为他再喝一杯酒,因为“几时重”。你什么时候再重见这一朵花?你说明年海棠花又开了,王国维有一句词写得好,明年海棠花纵然是开了,“不是去年枝上朵”,它不是去年的那一朵花了,那一朵花永远不会回来了。所以说“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杜甫写过同样的感情。杜甫有《曲江二首》,中间两句,说“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且看欲尽花经眼”,“欲尽”,快要开完了,快要完全谢去的,这个花,“欲尽”。“花经眼”,我眼看它含苞,眼看它开花,眼看它零落。“且看”,今天还有一朵花,今天还有一枝花,你就姑且、暂且看一看吧,明天可能这些花就都不存在了,所以“且看欲尽花经眼”。而且你对着花要为它喝一杯酒,你“莫厌伤多酒入唇”。“厌”是觉得太多了,你不要推辞,不要说我今天的酒已经太多了,因为明天你再想对花饮酒,就再也没有这个花了。所以“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这是杜甫的诗。而现在李后主所写的,就是“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你永远不会再看见这朵花了。“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真是无常,时时刻刻都在消逝。所以“人生长恨”,是“流水长东”。那永远拉不回来的,你的生命、你的时光,你的欢乐。“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李后主是以破国亡家的经历,换来这几首好词。他如果没有破国亡家的经历,他就写他当年听歌看舞的歌词。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说:“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我真是不愿意说这一句话,但是这无可奈何,所有的词人,写的好的,都是用生命的苦难换回来的。稼轩辛弃疾,他的词写得好。“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稼轩的词里面,豪放的词里面,有多少的那种悲哀。他20岁,他带着兵起义从沦陷的家乡到南宋来,他以为以他的才干、谋略,他的武功,他的能力,可以转眼就收复他自己的故乡山东的失地,可是直到他60多岁死去,他永远回不去了。所以稼轩的词,虽然是豪放的词,但是他里面有它非常深刻的悲哀。

苏东坡有一首是柳絮的词,表面上说的是柳絮,他说的都是他自己被贬谪的悲哀,还有跟他同样被贬谪出来的悲哀,所以词真的是。

词这个体裁它曲折变化,不像诗是直接的感发就出来了,所以词就是要写,要说那些难以言说的感情。王国维说“后主始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它不再是给歌女唱的歌词了,是文人诗客自己言志抒情的作品了,所以李后主的词真是对于词的一大开拓。

好,谢谢大家。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