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487|回复: 1

神秘的西周不其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15 15:43: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5-11-15 15:45 编辑
* c3 o# w" j6 L7 F; H# W( x0 V
: l; w# h9 z" I% J神秘的西周不其簋: Z, \' x! n$ Y
来源:滕州博物馆6 A3 d: u0 c  ^( J

5 }4 v& C9 U$ o. T$ T* j  在滕州市博物馆馆藏铭文青铜器之中,西周时期不其簋以铭文最长,记述事件最详细而堪称佼佼者。
7 [( z$ l, }8 H* u  簋是先秦时贵族们使用的一种青铜食器,主要用来盛放谷类食物,它往往与盛放肉食的鼎一起搭配使用。作为一种贵族身份的象征,在宗庙和墓葬里当祭器使用时,都要严格地遵循礼乐制度。由于青铜在当时比较昂贵,故而贵族们在重大的纪念性事件产生后往往铸造鼎、簋之类的青铜器以作纪念。在铸造时又于器身上刻铸一定的铭文以记其事,因而有着极大的历史和考古价值。
% ]; c2 e* F1 L  在滕州市博物馆馆藏铭文青铜器之中,不其簋以铭文最长,记述事件最详细而堪称佼佼者。“不其簋”于1980年出土于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北辛街道后荆沟村“居龙腰”遗址一西周残墓中,通高26厘米,腹深13厘米,壁厚1厘米,口径23.2厘米,重8.7公斤。器身椭圆,子母口带盖,盖呈腹盘状,盖顶有圈足形提手,腹部铸有对称兽首附耳,有珥。圈足外铸三个伏兽形足。盖及器身饰瓦纹和窃曲纹,顶饰蟠龙纹,圈足间饰重环纹。器内底部铸铭文12行,共151字,其中重文3字。& u+ x; D  n9 r2 I
b0b004.jpg
" f7 [) F9 N/ M1 ~4 d b0b104.jpg ; i! d5 F/ }% }6 s  Y" N
tzt980.jpg ! a* z: n0 \- N! f# |
  据《秦国文物的新认识》一文可知,不其簋是最早的秦器。其铭文讲的是秦庄公(嬴姓,赵氏,名其,?-前778)破西戎的战役,即西周宣王姬静(?-前782)十二年(公元前816年)西北强族猃狁进犯周人西部边境,王命虢季子白率不其御敌于高陵(今陕西洛水一带)三战全胜,不其因功受赏的史实。
4 R7 z; X4 \  D5 r) w  而在北京的国家博物馆却藏有一件不其簋盖,该盖高8.2厘米,口径23.2厘米,盖缘饰一周无目窃曲纹,盖身饰瓦纹,圈足形提手,盖顶饰鸟纹,盖铭13行,152字,重文3字。不仅其口径与滕州馆藏的不其簋口径完全吻合(直径亦为23.2厘米),而且簋盖铭文除比器铭多一“搏”字外,其内容、字体完全一致。
4 o& e8 J- |1 {* [) l6 a b0b204.jpg
% M% v4 ^9 \3 ?: c b0b304.jpg
; M# |' g! L- \% w: }; i gjt980.jpg & ]2 ^! F. l1 g. W+ Y
  关于“不其簋”,据史学家考证,是周宣王时于秦庄公“其”有关的器物。此簋仅出土有簋盖,簋盖上有铭文152字:唯九月初吉戊申,伯氏曰:“不其,朔方严狁广伐西俞,王命我羞追于西,余来归献禽。余命汝御追于罂,汝以我车宕伐于高陶。汝多折首执讯。戎大同,从追汝,汝及戎大敦搏。汝休,弗以我车陷于艰,汝多禽折首执讯。”伯氏曰:“不其,汝小子,汝肇敏于戎工。锡汝弓一,矢束;臣五家,田十田,用从乃事。”不其拜稽手,休,用作朕皇祖公伯、孟姬。用丐多福,眉寿无疆,永纯灵终,子子孙孙其永宝用享。“不其簋”铭文的“其”指的是秦庄公,是秦庄公的名字。此段铭文记载的是周秦联军反击犬戎的几场战争,通过这几场战争,周秦联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秦嬴十二公长期以来被动于西戎的战略处境和地位。按时代推算,当在周宣王、秦庄公时代的公元前822年前后,此后周宣王封秦庄公为西垂大夫,迁宫室都邑于西犬丘之地,“在西戎,保西垂”开始奠定了大秦基业。# B  X6 A% J6 k
zxw410.jpg
3 x/ o9 T0 @; U2 o zxw400.jpg 2 X2 z" F$ G4 N) E6 Y: ]; G
  从铸造工艺来看,后荆沟出土的不其簋,盖与器铸造工艺有着明显的差别,器的铸造工艺优于盖的铸造工艺。器的铸造精致规整,盖的铸造粗糙,纹饰模糊。从纹饰上看,后荆沟出土的不其簋的盖与器虽然都是窃曲纹,但是器上所饰是无目窃曲纹,且铸造精良,纹饰清晰,与国家博物馆不其簋盖所饰的无目窃曲纹相同。从铭文上看,器与盖内容完全相同,只是盖上比器铭多一个“搏”字,应是器铭制模中漏掉一字,从文字章法看器铭与盖铭非常相似,只是个别字的写法略有不同,这在文字没有统一前是非常正常的现象。
6 U$ H" i) {; C5 K; p8 G: A( E* T  专家们曾对两件青铜器做过考证,根据铸造工艺、纹饰、铭文等方面认为滕州博物馆收藏的不其簋与国家博物馆珍藏的不其簋盖应为一器。7 k/ R2 h; J- i! ?; ]) q$ u  {
  不其簋的簋身和盖何时分离的?秦国的铜器怎么会埋到鲁国来呢?这中间又发生了哪些事呢?不其簋的簋、盖分散,两地出土不仅成为文博界的一件奇闻、趣闻,而这件带有千年历史之谜的器物又引发诸多猜测。
& T" T: w. C2 l5 _  有人认为,不其受虢季子白统帅御敌获胜,功不自居,将记录战功、蒙受王赏荣誉的簋与簋盖,一器两持,各作纪念传于后人,造成流传两地。
& e8 m' W+ ?( R; o$ ^  也有人认为,也可能是不其因功受赏制“簋”,同时在簋内和簋盖上铸铭文,记录战功和受王赏之誉作为传家宝。后因不其的后人分散各持器、盖,造成器、盖分离,流传两地。9 K& [6 }+ o* E  n& ?& [
  还有人认为,秦与邾曾有过通婚,后荆沟在滕州城区东北方向约7里处,这一带属历史上的邾及其附庸小邾,因此,应是秦邾通姻关系的结果。* \8 i8 E* V9 C
  当然还有另外的推测,而历史留下的这个难解之谜,还有待人们进一步去考证。
7 R: B' y$ H% j; m3 Y7 w8 c1 u  F/ x, O, W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5 15:4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5-11-15 15:52 编辑   y( r0 s9 ^* z

& ^0 E7 p4 g  S( ?4 G" H1 z. y7 k秦国先祖非子1 ~+ I. D' [6 ^
  秦非子(?-前858),嬴姓,赵氏,名非子,号秦嬴,五帝时期的名士伯益之后,商朝重臣飞廉的六世孙,恶来(飞廉之子)五世孙,周朝诸侯国秦国开国君主,约公元前900年-公元前858年在位。秦非子因善于养马,得到周孝王姬辟方(?-前886)的赏识,获封秦地,成为秦国始封君,号称秦嬴。- T+ f- G8 O0 W! T$ d
zxw411.jpg / D" _+ _& M6 D: E
by2902.jpg
  _  f! b5 m# g; a# O fl0239.jpg
( N, a. d+ j% c+ Y) I1 q- z+ }" G el0239.jpg
9 J) S0 I8 s9 \/ g zxw412.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