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72|回复: 0

[转帖] 苏轼改咏菊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19 21:5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苏轼改咏菊诗
来源:中华诗词

  每当读到“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的千古绝唱的经典名句时,自然而然地想到北宋王安石(1021-1086)的为人处世的典故。
  一天,苏轼(1037-1101)来到丞相府家,恰巧王安石不在,苏轼在书房里看到王安石写的诗稿“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轼立马提起笔来写:“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指的是王安石弄错了,菊花不会凋谢的。后来,苏轼在黄州任职的时候亲眼见到了菊花落瓣,立马意识到错改了王安石的“咏菊”诗。想向王安石赔罪,只是找不到机会。
hl090.jpg
  后来,苏轼忽然想起了王安石在他被眨黄州前提到过的一件事,原来王安石嘱托他取瞿塘峡的江水,当时因为被贬,苏轼心中不服气,倒忘了这件事,现在想一定要办得妥当。于是,顺流而下。谁想车马劳顿,苏轼竟睡觉了,醒来时就问船公现在到哪了,船公说到了下峡,苏轼没有办法,只得从下峡取了水。
hl190.jpg
  待见了王安石,苏轼对改错诗句一事向王安石谢罪,王安石说:“你没有看见过菊花落瓣我不怪你”。然后朋友二人,就谈到了取水之事,苏轼说已经带来了,王安石就赶紧叫人生火烧水煮茶,而茶色半晌方现。王安石就问:“此水何处取来?”苏轼说是中峡的,王安石笑着说:“又骗我了,这是下峡的水,怎么说是中峡的水呢?”苏轼听后大惊,问何从知晓?王安石教育他说读书人不可轻举妄动,凡是要寻根究底,并向他解释:“上峡水性太急,下峡太缓,只有中峡缓急相中。太医院宫乃明医,知老夫患中脘变症,故用中峡水引经。此水煮茶,上峡味浓,下峡味淡,中峡浓淡之中,今见茶色半晌方见,故知是下峡。”
  苏轼心悦诚服,离席谢罪,王安石又安慰他说没有什么罪。并指出他因为过于聪明,容易疏忽,王安石对苏轼做错了事,不但没有斥责他,而是中肯地劝说他,并且还指出苏轼是因为过于聪明,容易疏略造成的,这也正符合了“忠告而善道之”的原则。此后,苏轼再也不敢自视清高,他虚心求教,细心钻研,终成为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诗词大家。
  朋友有过错,这是很正常的事,圣人也有犯错误的时候,“人无完人”是也。所以,对待朋友的过错,应该委婉地劝告,即使他当时不明白,不理解,事后回想起来,也会觉得你劝说的是对的。用厉声厉色去教育老百姓,是最拙劣的行为。指责他人之过,需要稍作保留,不能直接地攻讦,最好采用委婉暗示的方式,这样使对方自然地领悟,切忌露骨直言。从王安石至今已近千年的跨度,虽说年事已久,物是人非,但亘古不变的人际关系的道理是相通的,我认为在当今社会,运用这些原理处理人际关系对事业有益无害。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