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78|回复: 0

民本论与物物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23 06:25: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民本论,在孟子理论明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得出结论是:“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荀子的民水君舟说。前有先于孔子时代的人文文化,公天下论,“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天民一体,“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后有船山说:“君相之权藉大,士庶之穷通生死,治乱循环之数亦大”。以治乱循环之君主专*制的历史事实为借鉴,从理论高度论证民本论与民水君舟说。
一、言民本,必论仁礼。仁心统同,礼义明分。奈何,统同之仁心,处春秋战国期,礼崩乐坏的人心不古,法术势思潮流行,人心奸诈风行。有老子抨击:“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人心奸诈,假仁假义的虚假现象、妄为现象普遍,人心乱相,方有孔子的人心不古,老子的人心复古。故此,孔孟重视仁心,克己复礼为仁,尽心尽性为仁,理论的逻辑次序转向于荀子重礼方向。仁心必以礼义的规范行为见证,观其言行是否规范,度其心,分辨仁之真伪。仁心以其实践的礼义规范,本体实务的行为规范见证。当然,重礼非轻视仁,从个体言,知品节者仁,角色的行为规范曰礼。礼见证仁心,仁心依然要克己复礼为要,为实务。从整体言,仁心之大用因乎礼为体。礼体,就是物物之道体。易简理得、健顺心性成尊卑定位的规范秩序。如张载的立心立命论,《易传》本体论,仁义人道融入的仁礼本体,易简而“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船山言“理气一也,性命一也”的“理一而已”,健顺五常、“循理应乎事物”的神化性命学,易简健顺的礼义原理为仁心主宰,仁礼心成仁礼体,心性人事之仁礼本体。民本与仁礼的逻辑联结,仁礼出自民本,言民本必论仁礼。
二、论民本,必要研究物物道。正如仁心入虚位,真伪难辨,以言行实务的礼义规范作实证,理性务实也。民本如仁心,入虚饰,满口民本口号,何尝没有鬼诈心?君主专*制时代,民本与专*制并存。虚饰民本,实乃专*制,甚至专*制压倒民本时,依然民本不离口,司空见惯,见怪不怪。避民本虚饰,务实民生物物道。离开民生物物道,虚饰之口号民本,造成文胜质则史的质文心性。惉滞情,无欲理,定命定性的本体论,何来活气之民生物物道?虚饰民本也。
研究民生物物道,实务之民本。消除虚饰口号之民本,物物道,“精于物者而物物,精于道者兼物物”。引领社会潮流之精于物者与精于道者,有客观条件,宜人环境。孟子言恒心恒产,百姓安居乐业。无恒常,无安居乐业,安有精于道物的宜人环境。孔子言:“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积文学,正身行”,知品节的君子义,精于道者的礼义阶层,决不是违逆君子义的官场贪腐,学术腐*败。小人利,精于物者知品节,利为天下之礼义规范。孔子言忠恕心,船山言仁恕心。君子义仁恕天下,以己所欲之人性自然,推及天下人所欲之人性自然。小人利忠恕人际,以己所欲之人性自然,推及他人所欲之人性自然。性相近也,奈习相远!仁心统同,实务安排于人欲见天理,解决礼义明分之正义问题。合理分工的易简健顺,各正性命;合理分配的共同富裕路。人道理欲正义利物的物物道。一要解决利物非正义走向。非正义利物走不远,天道运程元亨,失利贞,招人祸,成坎坷,鬼神之绍有轮回。所以,天理达人欲,存理性,实务安排于人欲见天理,避离滥人欲、害天理,“乘乎气逐万物之变”的现象出现;二是中庸道,过与不及皆损伤。不及者,延误滞行物物道,失民情,损民欲,失民望,极度引起民心怨,民怨则出鬼诈心,小人禽兽,伤风败俗。过者,社会应用领域,未具万物己然之条理,未具知能才质之民心性,未具存在条件的音容天,失逮音容成的中庸道,失有为的自然之化。中庸道,势有轻重应乎人,逮音容成的音容天,因人、因天、因物,皆其自然也。“因乎自然而不袭古今擬议之名”,避离不必要的循环往复,避离不必要的哲学圆圈。正义利物利民生,避离非正义利物的走向,助成逮音容成中庸道的走向。正义利物利民生的物物道,民本务实的物物道。
三、民本,有着目标性和方向性;民生的物物道,实事求是之实学;正义利物利民生;理性也。理性务实的民本论。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