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63|回复: 3

[综合讨论] 自然内涵要清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1 16:27: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自然内涵,无疑包括人在内,上升哲学高度理解。如果是这样认识问题,立心立命,难道不是自然?为什么要立心立命?自然人性,有生存道,日用伦常。因社会分工,各正性命。不同职业路,职务级位与社会阶层的尊卑定位,习相远成就的性相近,都是生民立心立命的社会存在吧!能否定性相近?能否定习相远?能否定立心立命的自然性?习相远也是人为顺应自然的因果路,立心立命的性命运程吧!人为与自然的矛盾体,道体自然之化之一的始奏人,连接中奏天与终奏物。人、天、物均一的自然之化,立心立命的自然之化。
一、请张无屮先生据人生经验集成去思考并解答下面问题。
(1)人生性命进程,立心立命,是自然,还是人为的?
(2)易简理得,本体的级能结构理则,是自然,还是人为?
(3)健顺心性成规范行为的社会秩序,是自然,还是人为?
(4)主体性的刚柔立本因果路,是自然,还是人为的?
(5)传统政制的礼法合治,现时政治变革的礼治天下,有为自然,还是无为自然的无为而无不为?
(6)存在者追问的存在音容天,“文以载道”、“文以益质”,有为自然?还是无为自然的无为而无不为?
(7)哲学的思维活动,以人文文化为基础,还是哲学与人文分科成两家?
二、以事实逻辑实证,深化改革诸多的逻辑事实。对退休人员医保缴费事,回眸看因果。
从开初找熟人关系的医生开药,开补药、保健品,以至家庭日用品等;到小病住院,频频住院。吃医保,不吃白不吃;拿医保,不拿白不拿。心性“普世化”的“升级”与“换代”。反吃、反拿,应对白吃白拿的政策措施,方法也随之“升级”与“换代”。最后落幕:退休人员医保缴费。
(1)连串联想:自然人性,心性人,鬼神心性,心性危微之几。人性≠心性,“一物两体”;自然≠人为,“一物两体”。若承认心性人为社会存在,存在音容天;承认人是自然的人文部分,必要承认人为与自然的矛盾关系;承认人的主体性,也就承认哲学主体的人文基础。存在音容天,物则、社会双限定的音容天,“人物之元,鬼神之绍”。
(2)物则、社会双限定的音容矛盾体,心性内外,人为与自然的矛盾体。“人欲见天理,须有安排”。须有安排,要研究“普世化”的心性人吧!研究音容天的自然之化吧!有为医保的自然之化;无为医保的无为无不为;妄为医保的循环反复曲折路,思考人为应对自然的三模式。兼对习政府调整四类人出干部队伍,作人事级能结构的哲学思考。除贪腐违纪一类外,其他三类是:不作为;无担当精神;其才质与职位不相符合者。本体论的易简理得、健顺心性、刚柔立本,不是有为自然的本体论?值可深度反省,自然的内涵是什么?
面对退休人员医保缴费因果路的逻辑事实,应该引证出对无为自化的自然观深度反省。况且,是二千数百年前的文化产物,刚脱离神道设教质朴心性时代的文化产物,能搬回到现代的商品经济时代,无稽之谈吧!形上道的实学走势,天理达人欲,人欲见天理;形上理的心性启蒙,文以载道,文以益质。实学连接启蒙,能不谈心性启蒙谈实学?心性启蒙连接实学,能不谈实学谈启蒙?实学与启蒙分离,自然与人为分融,哲学与人文分家,无稽的空虚之论吧!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2 11:4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应该先学习,之后再思考。
一:为什么会有伦理学、政治学、自然哲学之类的分发呢?
重点在于,管理学和伦理学的联系,五位一体科学发展观有哪五种?伦理学在其中的地位?

二:应该引证出对无为自化的自然观深度反省。
---------------------------------------------------
“无为”的实质就是“甘为人梯”
《道德经》属于社会科学管理领域的内容,孔子说的“君子不器”,直接理解是:”君子不注重具体技术的学习,而是注重人的管理的理论学习“,也是社会管理科学的领域问题。

1: 老子、孔子和庄子对无为的理解一样吗?

答:从老子《道德经》来看,无为就是消灭了管理痕迹的作为。“无为”的理解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进行:一是方法的选择上,采用控制关键要素的方式来掌控事物的发展趋势,就是找到最有效率的方法。二是在推广这种方法时的方法或心态,“无为”暗中掌控关键要素,不露痕迹地做好“太上,下知有之”幕后管理者的工作,达到“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希言自然”的效果。甘为人梯是无为的实质,也是社会科学管理的最高境界。
从《论语·卫灵公第十五》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孔子认为“无为”是厚德所起到的示范作用,是因为先前威望的积累使自己成为了众人的表率,受到崇拜之后还要不要做事,从孔子的话音来看,无为只是端坐而已。
看起来孔子和老子的理解不一样,老子无为是消灭了管理痕迹的作为,而庄子是消灭了管理内容的不为。后世庄子和孔子的理解类似,都是表面的错误理解。


2:怎样分清楚有为、无为,做为与有所为有所不为之间的区别?

答:有为,无为是方法*论的范畴,如刀一样只是锋利与否的区别,建功还是犯罪在主体。无为、有为是方法,而“作为”是方法所取得的“成绩”。抓鱼,有用网的,有涸泽而渔的。鱼是“作为”,而不同的方法有“有为、无为”的区分。有没有成绩是做为;取得成绩的方法分有所为有所不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有道的方法分为有为和无为。
“无为”和“有为”区别的实质,在于对人性的尊重程度。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看看怎样简单理解“道德仁义礼法兵”的问题。如果我们想在冬天也能生产新鲜蔬菜的话,关键就是要控制温度的问题,塑料大棚的做法就是“法天道”的做法。 如果,是用“德”的方法的话,就是用 塑料大棚的成果来默默吸引别人;如果,用“仁”的话,就会主动推荐自己的做法,希望别人接受;如果,用“义”的话,就会搞民*意调查, 利用舆论的力量来推广自己的做法;如果,用“礼”的话,就会制定成规则,要求别人仿照执行;如果,用“法”的话,就会制定奖罚制度,来推行自己的做法;如果,用“兵”的话,就会强制别人接受自己的做法。。。。。。

因此,《老子》将用“道”的方法所取得的良好效果默默的吸引他人,属于“德”的方法。如果用主动推介这种效果的做法,就是“仁”,就是老子认为的“有为”了。
“仁”,无论做的怎样好,也比不上“道德”的层次。毛病就在于“仁”的主动性上,这个“主动性”无形中,会有低估别人智商的嫌疑,也就会有逆反心理的产生。这方面明显的例子,就是孩子的叛逆期为什么产生的问题。我们的父母就是过多的指导、操劳造成的,也就是“爱”的不当造成,没有充分尊重孩子的自我意识、独立人格的培养,抉择权利的给予,指令性太多,参考性的太少。只做了好家长而没有成为孩子的平等的好朋友的缘故。


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儒道的本质所在,也是《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的原因。而“不仁”,则是对“人性”的不尊重。认为你就是泥偶土狗,是空罐子,给你灌输什么思想,你就会有什么思想。指挥棒指向哪里,你就会朝向哪里。因此,即使是出于爱心,这种灌输式教育,是另一种意义上对智商的践踏。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就是这个意思,而从这个角度看,如果人为通过制造矛盾来引起竞争的话,只是利用人们的欲望,而忽视人人也都有精神境界的话,也是一种无视人们智商的行为。这也就是“不尚贤,使民不争”的本意。再进一步讲,真正尊重百姓人格的话,就要使百姓获得最大的成功感和满足感,连圣人的引导作用也要隐藏起来,做幕后英雄才是最慈悲的做法,也就是“太上,下知有之”的意思。



无为,是“顺应自然规律不强为”的理解,偏重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下的推导,而“法道”的重点在于将“道”对“自然万物”的掌控方法,运用到对“事业”的掌控上。
有学者认为“无为”就是顺应自然规律不强为,而没有突出主动掌控这个关键来;而“有为”是具体办事者的工作,或者将 “强为”等同于“有为”,这样的理解完全没有揭示出老子道学的睿智来。

3:无为,中庸,中和,中行的理解

孔子提到中庸的说法在《论语·雍也第六》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首先,中庸是一种品德,而不是一种方法;其次,对象是“民”,而不是“人”。古代指黎民百姓,平民。与君、官对称。《说文》:民,众萌也;《谷梁传·成公元年》: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论语·泰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这种品德是一种适度的平常心,也就是“安分”是百姓最好的品德,而不是指士大夫以上人的品德。这些人应该是“仁、智、勇”,要“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论语·学而第一》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就是例证。


中行:《论语·子路第十三》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可见“中行”是一种方法,合适的方法找不到的话,可以参考“狂者”和“狷者”两种不同的做法,两者融合,既不激进,又不过分保守,则可以获得比较适中的方法。见《论语·子罕第九》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中和:《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可见,“中和”是一种能力,正确的时机,恰当的方法是“中和”,是哲学上讲的那个最合适的“度”。

后世的《中庸》实际上是“中行”“中和”的集成,而与《论语》中的“中庸”的意思还是有很大出入的。今天,我们先认识一下来源,但依然延用《中庸》这个称谓。

中庸,作为儒学的精华,离不开儒家思想的大框架,就是高低两条线:一是“孝”这个基础;二是“仁”这个追求。这个大框架,表明了儒学治国之道的本质就是“秩序”,《论语·学而第一》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季氏第十六》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儒家善于守成的实质,也是维护这个“秩序”。

从儒学的实质,可以看出“中庸”的本质。也就是说“中庸”的大前提是保证现有体制的运行,而不是打破它,最大程度只是改革完善它或者是“清君侧”。在这个前提下,平衡各方面的利益以维持运行,是“中庸”的主旨。

而“无为”则是首先着眼于“平台”的搭建,是体制的创立者。而在具体过程中,如果有问题时,也首先会反思体制方面的漏洞。如果不是体制方面的问题,则不加以干涉,而由事物自己通过阵痛、调节来度过难关。


“无为”是根本方法的选择,“中庸”是方法执行中的方法。如金融危机的解决方案,如果是针对金融机制 改进的,就属于“无为”的范畴;而通过平衡各方利益提出资金救援,帮助度过难关的,属于“中庸”。他可能会暂缓症状,但是会干涉市场公平竞争,也解决不了机制上的问题。中庸,实质上是一种谈判中平衡各方利益的技巧,高明与否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有发言权的人是些什么人;二是最终妥协方案是根本方法还是权宜之计。

推行任何一种政策,都有左中右不同的做法,这时走中间道路是阻力较小的一种,是一种智慧,在这方面“无为”和“中庸”的选择可能是相同的,但是,“无为”更侧重于“常态”而不是随时就势宽猛交替,常态是“正”,不能因为民愤大、影响恶劣、长官意识就用“重典”侵犯法制的尊严。无为也更关注环境氛围的营造,注重水到渠成的效果,强制协调、积极协调和自动协调的含义不同,也就是“孔子言为中庸、老子言不如守中、墨家言执其两端拟守其中”之间的微妙关系。
虽然,儒家也探讨过“无为”的问题,如《论语·为政第二》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论语·泰伯第八》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於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论语·子路第十三》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第十三》子曰:“苟正其身矣,於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但是,儒家理解的“无为”更多的是因为管理者“身正、德高”而产生的不令而行的效果,而不是主动控制关键要素的方法,即使孔子在《论语·泰伯第八》中说到了“人才”的问题,但是可惜的是只是停留在了“人才”难得的程度上,而没有能进一步上升到“人才”控制效果的高度上来。

这也许是儒家总要管理者做“大头兵”,而道家则是要管理者做“教官”的原因之一吧。




4:问:无为而无不为怎样理解呢?

答:“道”的“无为而无不为”,着重“无为”取得的效果,即正因为控制了道正常运转所须要的必要条件,所以虽然不干涉具体运作,也能达到“无不为”的效果。 那么“德”的“上德无为而无以为”,是侧重执事者自身的修养心态而言的,做好事不留名,不求人知,是没有名利私心的真好事。而那些根本就没有自己在做好事的意识,则是纯朴的心性才会有的状态,“无以为” 就是这样的心境。
问:“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这句话的内涵佛道有什么不同吗?

答:“无为”是抓根本的能力,佛学是从这个角度说的。至于抓根本的目的是什么,那可是有方向性的差异的。具体到道学与佛学来说,《道德经》“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是在“ 格物、至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框架基础上的做法,是抓住规律后怎样在应用回去的做法。而佛学的“无为”则是不走这个过程,而是直接从“空幻无我”入手,破除的是整个的大框架,而进一步追究“道”之前的真*相的问题。

至于《道德经》的“致虚极,守静笃”这个保养元气的局部问题,或者道家修炼原则来说,倒是有些相通的地方。但是不能以偏概全,混为一谈。


5:老子,孔子和庄子谁位上者?
答:从学术角度看,老子属于本体论,孔子属于现象学。从管理层次看道德仁义礼法兵,老子尊道贵德取的是“德”,实践出真知。孔子取的是“仁”,墨子贵的是“义”,老子层次最高。
  无为是一种平台管理,中庸是一种谈判技巧。
  庄子是谬论的总集合,是学道悟道得道需要跨越的首关。

6:《道德经》无为 是人性化的极致和方法*论的极致的完美统一的顶层管理理论
老子无为消灭的是管理的痕迹,庄子无为消灭的是管理的内容,因而老子的“无为”是一种更智慧,将积极性隐蔽起来的更老练的做法,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原则内最睿智的做法。“无为、有为”的区别,不在于是抓全局还是抓具体,也不在于是搞人事还是搞业务,而在于将重心尽量向相对一线人员倾斜,满足一线人员的成就感、自豪感是对其真正的尊重,由此自然会迸发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来,是一种觉察不到管理痕迹的管理。这个也就是“不敢为天下先”的实质内涵,而压责任就是下属获得信任感、成就感的渠道。“无为”的实质就是“甘为人梯”,所以,才说《道德经》的无为说,是人性化的极致和方法*论的极致的完美统一,也是社会管理科学的最高境界。
无为与中庸的区别,儒学“中庸”的大前提是保证现有体制的运行,而不是打破它,最大程度只是改革完善它或者是“清君侧”。在这个前提下,平衡各方面的利益以维持运行,是“中庸”的主旨。而“无为”则是首先着眼于“平台”的搭建,是体制的创立者。而在具体过程中,如果有问题时,也首先会反思体制方面的漏洞。如果不是体制方面的问题,则不加以干涉,而由事物自己通过阵痛、调节来度过难关。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 20:5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子产提出:“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谓天道远?天道,如荀子所说物物道。人类对自然界知识的严重缺乏,能力低下,对自然灾害处在无能为力状态,能有为吗?丰年有温饱,荒年熬过饥饿关,不错了,民心盼切之实在。“天道远”,非所及,靠人道安排之有为吧!有为人道去弥补天道无为。从子产思想到孔子仁礼,不是文化传续?哲学思想不是从人文基础发展起来?天道无为,老子与孔子见解共同,差殊在于:老子主张执古道纪,返回质朴心性,道法自然于无为,反妄为,连一切人为、有为都去掉,何来人事补阙天道?孔子及后续孟子,都主张力行有为人道,去补阙天道无为,“恭己正南面”,尊卑定位的王者当道,圣贤在位,人事级能之德治主张,正己方令下必从而已。我一向主张不要停留在《论语》阶段去研究孔儒。到荀子时代,提出“精于物者而物物”的同时,提出“精于道者兼物物”不是“顺天而制天”的有为自然?弘扬人道而有为天道?自然科学与人文社科并举,不是历史文化走势?《易传》三道三才,天地人参本体论,易简理得,健顺心性,刚柔立本,不是有为自然的本体论?富有日新,不是人类事业的目标和方向?至于船山的人、天、物道体论,均一的自然之化,那就更不用说了,理论的逻辑次序!可惜先生尽是停留在孔子《论语》的水平阶段,去认识和评判儒学,漠视儒学理论的逻辑次序,先生对儒学理解之谬误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3 08: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谈中庸,心性人事的中庸本体论。孔子以心性论中庸,学术有走势。宋明理学以本体论中庸,传承孔孟,煮出夹生饭。孔孟因乎物通于人,宋明理学不因乎物,实质不通人不合乎天。心即理,性即理,成形中为心体庸守常,不能芚愚之化的中庸本体论。船山说:“刚柔(人事)文质(心性),道原并建,大中即寓其间”。船山以心性人事合一的本体论理中庸,中为体,庸定用。“维天之体即以用,凡天之用皆其体”,大中成文明走势的中庸本体论,也是人、天、物道体均一的自然之化吧!船山的中庸本体论及道体论,显然是现代哲学的文化基础。奈何,先生弃之不顾,在二千数百年的孔学处找儒家缺陷,停留在二千数百年孔老学处找基础性的文化传承,难道不感觉出“抱残守缺”的苦涩吗?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