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13|回复: 0

中华历法有兼收并蓄的优良品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5 09:42: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七秩龄童 于 2016-1-15 09:45 编辑

中华历法有兼收并蓄的优良品位
史  纪
     中华历纪,经受了从汉武帝《太初历》、南北朝《大明历》、唐初《戊寅历》、元初《授时历》、清初《时宪历》等五次历法大改革的考验。在五次大改革中,至少于唐季、元季和明末清初三次引进了大批外国天文历法专家,交流和吸收了当时世界先进历法
文明成果,极大地提高了历法本
身的文化品味和科学含量。五次历法大改革所积累的丰富经
验(也有很多教训!)应作认真地总结。
       关于三次引进吸收世界先进历法文明成果的情形略述于下:
       一、据《清史稿》披露,公元1657年顺治十四年四月,钦天监回回科下课了的“秋官”吴明炫上奏《疏》中提到:臣先祖默沙亦黑等十八姓自随开皇己未年(公元599年)抱着(阿拉伯)历学远涉重洋来到中国,授职历官,参加中国历法制订和“授时”工作,长达1059年之久,至今仍在钦天监供职,云云。比唐初公元618年实施《戊寅历》的时间还早三十一年,可知从公元六世纪开始,就有大批阿拉伯历法文明使者加入到中国历法工作者的队伍,为中华历法文明贡献才智。唐代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还有位随父来唐的印度人名矍昙悉达,在中国著《大唐开元占经》110卷(或分为120卷),虽然该书的主题词只有一个“占”字,故书名《占经》,并非历法专著;但因为他深谙历理,在其著作中不泛历法知识的介绍。比如通过他向中国人介绍了印度当时的历书《九执历》——这部缘起“九曜”命名印度历法的天文数据,且介绍了日、月星球以两种形式交朔时位置命名的两颗“虚星”,其印度名称为“罗口”星和“计都”星等,拓宽了中国人的知识见闻空间。该书还系统介绍了中国古代十六种历法的纪年、章率情况,为后人保留了大量古代历法资料。关于《九执历》,据欧阳修《新唐书·卷二十八下·历四下》描写:“《九执历》者,出于西域。开元六年,诏太史监瞿坛悉达译之。断取近距,以开元二年二月朔(己丑日)为历首。度法六十。月有二十九日,余七百三分日之三百七十三(月策29.530532天)。历首有朔虚分百二十六。周天三百六十度,无余分。日去没分九百分度之十三。二月为时,六时为岁。三十度为相,十二相而周天。望前曰白博义;望后曰黑博义。其算皆以字书,不用筹策。其术繁碎,或幸而中,不可以为法。名数诡异,初莫之辩也。陈玄景等持以惑当时,谓一行写其术未尽,妄矣。”由此反推,其《占经》对一些社会现象的预言也当是“或幸而(言)中,不可以为法”也。 以《殷历》例,矍昙悉达将历元定为大唐开元二年(714年。开元元年从公元713年十二月初一改号,只有一个月。)前的2761080年为“甲寅年”。这个数字代表了经过46018岁甲子循环,或36330蔀岁,到了公元714年岁首,也就是开元元年开始,就又进入甲寅之年。按四分历以每4560年为一元岁算,开元二年正处在第606元岁的中点(605.5元岁)。他将甲寅元和各种历法的“历元”都推到唐开元前的二百七十多万年前,也许是他认为是人类“混沌初开”和文明的始点之年!
    二、辽宗室子弟耶律楚材(1109-1244年)为金开州同知,金宣宗迁都后留守中都。蒙古军队攻破中都,耶律楚材为蒙所俘虏,被成吉思汗所用,以后成为成吉思汗的丞相。历史上,成吉思汗曾企图以武力征服世界,而耶律楚材则是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征服”了成吉思汗的历史巨人。公元1210年,耶律楚材随成吉思汗西征中亚途中,写了一本历法著作《征西庚午元历》,即以公元1210年为“历元”修成的历书。公元1281年,郭守敬(1231-1316年)制订《授时历》,取岁长为365.2425天,其精度比世界早于200年,达到了距实测值仅差0.0003天的水平。《授时历》实施364年,到1645年才为清代颁布实行的《时宪历》所取代。而郭守敬制订的《授时历》,则是以耶律楚材《征西庚午元历》为主要参考书而著成。
    三、公元1582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从意大利来中国传教。他来到中国后,先专心学习中华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待1601年持贡物入北京进贡万历皇帝后,才交结士大夫,1604年与“三甲进士”上海人徐光启(1562-1633)成为至交。两人互相学习,教学相长;徐光启从利玛窦学习天文、历数、兵器、水利等,与利玛窦共译《几何原理》等书传布中国。1629年,崇祯二年五月日食失验,从此时开始,朝庭任徐光启为监督,招聘到龙华民、邓光函、罗雅各、汤若望等一批外籍专家,修《崇祯历书》,徐光启以功封大学士,职礼部。1644年,徐光启病故以后,《崇祯历书》刚刚完工,明代也灭亡了。努尔哈赤第十四王子多尔衮(1612-1650)“定鼎”北京后,立即着手建立各项制度,并于当年六月约见滞留在北京的德意志专家约翰·亚当斯尔·范尔白,也就是由徐光启请来中国改了汉名的汤若望,请他们为清王朝立即制订历法。汤若望等,曾为中国带来了大批西洋观天仪器设备,但来不及重修历谱,便将徐光启主修的《崇祯历书》稿本,用《西洋西法历书》之名献给多尔衮;七月,多尔衮即以摄政王身份批示曰:“治历明时,帝王所重。今用新法正历,以迎迓天休,宜名《时宪历》,用称朝庭宪天乂民之至意。自顺治二年起,即用新历颁行天下。” 这是再次倾注了世界文明血液的、中华历法第五次大改革的内幕新闻。这批外国专家,受到朝庭重视,允许保留其生活习惯与宗教信仰。雍正时,禁洋教、毁教堂;但在北京,特旨允许留下教堂一所,供在饮天监工作的外国专家使用。这一拨外籍专家在中国约两百多年,至道光年间,才完全撤离中国。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